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齐桓晋文之事》课件27张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 上传人(卖家):春光无限好
  • 文档编号:1689770
  • 上传时间:2021-08-27
  • 格式:PPTX
  • 页数:27
  • 大小:2.12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齐桓晋文之事》课件27张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由用户(春光无限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齐桓晋文之事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27张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齐桓晋文 课件 27 2021 2022 学年 统编 高中语文 必修 下册 下载 _必修 下册_部编版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齐桓晋文之事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孟子的名言名句? 这些句子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思想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齐桓晋文之 事,看看在这篇文章里,孟子又是如何宣扬自己的思想的。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了解孟子及孟子,体悟孟子主张及现实意义。 2积累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熟练翻译课文。 3梳理孟子阐述观点的思路,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 方法。 4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孟子,名 ,字 。曾 受业于 之孙子思的门人, 著名的 、政治家和教育 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 ” 的学说,被尊为儒家的第二号圣 人“ ”。 孟子,名 轲

    2、 ,字 子舆 。曾 受业于 孔子 之孙子思的门人, 著名的 思想家 、政治家和教育 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 仁 ” 的学说,被尊为儒家的第二号圣 人“ 亚圣 ”。 继续了解继续了解孟子孟子: 孟子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时开始周游列 国。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 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 宣扬“仁政”“王道”始终不受重用。晚年返回家 乡,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 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 七篇。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认为凡人都可以 为尧舜,每个国君都可以成为圣王。他宣 传仁政,抨击暴政,提出了一整套比较完 整的儒家政治思想。他提

    3、出了“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他反对 发动不义战争以及剥削人民、危害人民利 益的人与事。这种强烈的民本思想正是社 会变革中时代精神的体现。孟子有治国平 天下的抱负,也有有所不为的操守,他提 出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成为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 更加动荡不安。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当“百家争鸣”的时代。 所以,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 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同时,在与墨家、 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 也确立了

    4、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 给下面的字词注音:给下面的字词注音: 王( ) 胡龁( ) 便嬖( ) 觳( ) 觫( ) 褊( ) 恶( ) 挟( ) 度( ) 莅( ) 惛( ) 盍( ) 畜( ) 赡( ) 豚( ) 彘( ) 庠( )序 颁( ) wnhpin b hs bin wxidu lhnh xshntn zhxinbn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无以,则王乎 为长者折枝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盖亦反其本矣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5、 (“以”通“已”,止) (“枝”通“肢”,肢体) (“刑”通“型”,作榜样) (“盖”通“盍”,何不) (“罔”通“网”) (“已”通“矣”,确定语气) (“涂”通“途”) (“愬”通“诉”)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1、吾何爱一牛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3、至于兄弟 4、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5、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6、然后从而刑之 吝啬 用来推及到 推广到 妻子和儿女 指中原一带 接着就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翻译下列句子,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 1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2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吾,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

    6、吾幼吾,以及人之幼。 3 3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译:用这样的作为,来求取那所想要的东西,好像是爬到树 上去找鱼一样啊。 译:尊敬我家的老人,推广到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家的 小孩,推广到爱护别家的小孩。 译:使百姓生活安定来实行王道,没有谁能够抵挡得了。 本文是以什么方式来展现孟子的政治本文是以什么方式来展现孟子的政治 主张的?主张的? 明确:本文是对话体议论文,孟子要在与 齐宣王的对话中,使他接受自己的政治主 张,他就必须揣摸对方的心理,诱使对方 顺着自己的思路来谈话。 孟子是如何做到曲折委婉, 层层深入,说理既逻辑严密,又注 意形象生动

    7、的? 本文的主要行文线索是什么呢?本文的主要行文线索是什么呢? 明确: 发端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对答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 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追问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对答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追问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对答曰:“可。” 霸道王道 本文在论述上有哪些特征呢?本文在论述上有哪些特征呢? 明确:因势利导,措辞委婉,层层递进,论点明确。因势利导,措辞委婉,层层递进,论点明确。 u“以羊易牛”事例肯定齐宣王不忍之心,具备行王道条件 (事例) u“百姓皆以王为爱”为齐宣王辩解,进入谈话情境。

    8、u“牛羊何择焉”为百姓辩解 u取譬设喻不能与不为(比喻) u缘木求鱼和邹与楚战大欲的危害(反面) u“制民之产”和“谨庠序之教”具体措施 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 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 表示要去实行,孟子面对的又一问题 是什么?面对这一情况,孟子又是怎 样使齐宣王最终说出“我虽不敏,请 尝试之”的? 明确:孟子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 心与?”一激,使齐宣王说出心中想法,再解释齐宣王“大欲” 之意,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 “便嬖”五项,旁敲侧击,逼出齐宣王的“大欲”:“欲辟土 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然后又用“缘木求鱼”的

    9、 比喻形象地说明了齐宣王要以区区之齐去战胜八倍于自己的各 诸侯国是多么愚蠢,再以邹楚之战类比以一齐而战诸侯,指出 齐胜绝无可能。生动的比喻,到位的类比分析,彻底打碎了齐 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他看到欲王天下只有一条路可 走,那就是“发政施仁发政施仁”。 孟子提出的具体措施是什么呢?孟子提出的具体措施是什么呢? 明确:明确: 1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2 2、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3 3、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

    10、矣; 4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结果: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结果: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体现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富民、教民的政治主张。 分析本文的写作技巧:分析本文的写作技巧: 1列举多种例证:事例、设例、语例。 2用正反对比突出事理。 3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气势。 4因势利导,措辞委婉。层层递进,论点明确。 5类比推理。 6 6采用生动的比喻,使道理具体化。采用生动的比喻,使道理具体化。 “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

    11、舆 薪”以“见舆薪”“举一羽”比喻保民,来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 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喻意是:保民是轻而易举,力所能及的事。 “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形象地对比出前者是绝对做 不到的,而后者不过是举手之劳。在文中用以比喻行仁政。 “天下可运于掌”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王天下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缘木求鱼”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齐宣王要以区区之齐去战胜八倍 于自己的各诸侯国是多么愚蠢,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齐宣王 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 成语积累:成语积累: 1 1、秋毫之末:秋毫之末: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比喻极微小的东 西或极细微的地方。 2 2、

    12、不见舆薪:不见舆薪:看不见一车柴禾。比喻不下功夫去做。 3 3、缘木求鱼:缘木求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不可能达到目的。 4 4、发政施仁:发政施仁:发布政令,实施仁政。 5 5、放辟邪侈:放辟邪侈:指肆意作恶衣帛食肉:穿着精美的丝绸服装,吃 的是肉食。形容生活富裕。 6 6、不饥不寒:不饥不寒:不挨饿受冻,生活不愁温饱。 【讨论】孟子政治理论里面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你认为这【讨论】孟子政治理论里面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你认为这 种理想在当时能实现吗?为什么?种理想在当时能实现吗?为什么? 明确:孟子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又和谐, 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首先这个社

    13、会的核心人物国君有仁 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其次,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 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来,天下“疾其君者”欲归附于之;再次,国 家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恒产,足温饱,知孝悌,懂礼节,不仅自己的 家中安乐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满爱心,整个社会不再有受难之人。 总之,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他的理想社会,与柏拉图的“理想 国”一样,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在古代,尤其是在那样一个“霸道” 之风盛行的社会,是没有实现的可能的。 总结总结 : 孟子把孔子侧重于道德修养的“仁”,发展为他的政治论“仁 政”,主张行王道,制民产,省刑薄赋,申孝悌之义。他又提出 “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不忍 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就是仁政。他还提出了民贵君轻思想,这 在当时是十分可贵的。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 反对功利,反对战争,这些在当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 实际的空论。但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 望,具有进步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齐桓晋文之事》课件27张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689770.html
    春光无限好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