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19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3.地下水 教案.docx

  • 上传人(卖家):韬哥
  • 文档编号:168955
  • 上传时间:2019-09-04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1.0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19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3.地下水 教案.docx》由用户(韬哥)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9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3.地下水 教案 2019 新苏教版 三年级 上册 科学 13. 地下水 下载 _三年级上册_苏教版(2024)_科学_小学
    资源描述:

    1、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资源 - 1 13地下水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遵循学生的认知顺序,逐渐深入地展开三层内容: 1.第一层(描述现象)对泉水和井水展开观察与讨论,初步认识到地下有水 2.第二层(使用模型)做一口“水井”,初步了解降雨是地下水主要来源,以及地 下水的储存位置。 3.第三层(阅读资料,提取信息)阅读课文,认识地下水的成因、储量、使用与补 充。 地下水的概念比较抽象,可以通过类比的方式给学生以思考的提示。借助简易水井模型, 能模拟出降雨进入可渗透层后,向下储存在不可渗透层上方石块缝隙中,形成井水的过程, 能对“地下水是从哪里来的”这个抽象的问题做出直

    2、观具体解释。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 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又能培养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部分生活经验和具备了初步的观察能力,对于泉水和井水有一 定的了解但无法建立概念联结说清地下水的成因。地下水资源的多少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教 师要用好地区资源与课堂紧密联系,方便学生直观感受并代入思考。在动手制作水井模型时, 考虑到三年级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弱,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前材料准备,保留学生最需要最 直观的制作部分,排除干扰节省时间,为学生在课堂上提供充足的讨论、思考与体验的时间。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地下水在地表的表现形态和形成原因。

    3、 科学探究: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制作水井模型,结合地下水示意图了解地下水的成因、储量、储存区 域。 科学态度: 1通过阅读和研讨,体验到保护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 2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思考模型与实物之间的联系,建立水井模型。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地下水是人类的主要饮用水源之一,知道地下水资源匮乏带来的影响,能举例说明人 类怎样科学技术去改善状况的。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资源 - 2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认识地下水的来源和使用途径。通过自主学习资料的方式,在回顾已有知识和阅读新资料中 建立概念,在独立思考生成观点后,进行一对一的想法配对,从而使观

    4、点完善立体。资料分 析能够提升学生思维的广度,完成科学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建立水井模型。地下水与学生的生活很难建立直接的联系,通过制作水井模型,将知识与经 验串联起来,引导学生了解降水是地下水主要来源,同时感受古代人民挖井取水的生活智慧。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每组大小不一的石头和沙子若干,塑料罐一个,去底的塑料杯一个,水若干、塑 料勺一个。 【教学时间】【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一、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师: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河流、湖泊是人们重要的淡水资源。 2师:丰富的

    5、淡水资源孕育了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无数生命,但是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人 们,他们的生活却是这样的,常年干旱缺水,那他们如何解决生活用水的问题呢? 生:地下有水,挖井。 3师:你们都觉得地下有水吗?说说理由。 4师:看来大多数同学都认为地下有水,而且还知道人们一般都用井用取用地下水。 (板书: 井 人工取用地下水的装置) 5师:地下水是如何形成的?又怎样为我们所用呢?带着这两个疑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 究地下水。 设计意图:通过上一节课的知识,将思维聚焦在水资源上,干旱到地裂的土壤图片看起来设计意图:通过上一节课的知识,将思维聚焦在水资源上,干旱到地裂的土壤图片看起来 非常震撼,引发学生思考,为后

    6、续概念提出做铺垫。非常震撼,引发学生思考,为后续概念提出做铺垫。 二、二、地下水的形成地下水的形成 1师:地下水是如何形成的呢?先说说自己的想法。 2师:看来想要知道地下水的形成,得先知道地下有什么。但一节课的时间很短,很显然老 师并不能带大家去挖一挖看看地下是什么样的,但我们可以搜集科学家和地质学家已经研究 的信息,来帮助我们进一步推测。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资源 - 3 老师给每位同学准备了一张记录单,同学们阅读资料,观察思考两个问题。 问题 1:地下结构分几层? 问题 2:这样的结构对地下水的形成有什么帮助?你猜测地下水应该存在于哪一层? T:P:S(思考:配对

    7、:分享)策略过程: 学生在记录单上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记录自己的看法,不能交流。 成对合作,问一问同伴的想法,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寻找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最后达成 一致意见,修改记录单。 老师请同学上台展示,其他同学依次进行补充。 3师总结:看来大多数同学都认为土壤稀松多孔,而最底层的岩石没有裂缝和空隙,地下水 停留在碎石层。那根据这个推测,如果我们想要打井,应该打到哪一层? 生:碎石层 4同学们推测的对不对呢?我们怎样验证?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资料的方式,在回顾已有知识和阅读新资料中建立概念,在独立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资料的方式,在回顾已有知识和阅读新资料中建立概念,在独立 思考生成观点后,

    8、进行一对一的想法配对,从而使观点完善立体。在分享的过程中,要求学思考生成观点后,进行一对一的想法配对,从而使观点完善立体。在分享的过程中,要求学 生不能重复前一个小组的想法,这样避免重复浪费时间,也鼓励学生多倾听。资料分析能够生不能重复前一个小组的想法,这样避免重复浪费时间,也鼓励学生多倾听。资料分析能够 提升学生思维的广度,但是想要思考的深度,就要通过实验建立模型来帮助理解。提升学生思维的广度,但是想要思考的深度,就要通过实验建立模型来帮助理解。 三、三、建立地层结构模型建立地层结构模型 1师:老师是没有办法带大家去挖挖看,但是我们可以学习科学家做一个模拟真实情况的模 型。开动脑筋,想想需要

    9、哪些材料? 生:土壤 碎石 岩石 2师:为了防止弄脏桌子和衣物,我们需要一个不漏水的罐子把这些材料装起来,刚好就用 罐子的底部模拟岩石层,在罐子底部放上石子模拟碎石层;再放入沙子和泥土模拟土壤层。 3师:(出示模型)现在模型建立好了,地下水从哪里来呢? 生:用水模拟下雨。 4师:我们在罐子上方均匀的洒水表示降雨,同学认真观察水去了哪里。 5师:为了方便大家挖井,老师已经事先把井的位置放在了地层里,大家可以利用勺子来挖 井。挖哪一部分的土壤? 生:挖井里面的。 6师:请大家根据实验步骤完成我们的验证,看一看打到哪一层地下水储量最丰富。 实验步骤: 补充地下水:一位同学利用装置均匀的将水洒在模型上

    10、,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水去了哪里。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资源 - 4 协作挖井:利用小勺挖取井内泥土,观察打到哪一层地下水储量最丰富的。 7师:下雨后,地下水去了哪里? 生:雨后,一部分水渗入地下,水慢慢向下渗入土壤中。再慢慢向下填满土壤和岩石的空隙 中。再向下,下面的岩石没有裂缝和空隙啦!所以地下水会停留在不可渗透的岩石层上面。 (板书:可渗透层:土壤、碎石 不可渗透层:岩石) 8师:哪一层的地下水储量最丰富的?我们打井要打到哪一层? 生:碎石层。 设计意图:地下水与学生的生活很难设计意图:地下水与学生的生活很难建立直接的联系,通过制作水井模型,将知识与经验建立直接的联

    11、系,通过制作水井模型,将知识与经验 串联起来,方便学生理解,同时感受古代人民挖井取水的生活智慧。串联起来,方便学生理解,同时感受古代人民挖井取水的生活智慧。 四、四、认识泉认识泉 1师:事实上,地下结构要比我们今天的模型复杂的多。想要打井就要先做地质勘探,并不 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打井。有的地方储水量少,打到岩石层也没有水;但有的地方储水量丰 富、地形适宜,地下水反而会自己跑出来!你们见过吗?我们一起来看下。 2师:(播放泉动图)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这就是泉,是地下水的天然露头。泉水常年不 断地汇入河流,是河流补给的重要部分。(板书:泉 地下水的天然露头) 设计意图:在建立对井认识的基础上认识泉

    12、,同时点出地下水的天然露头与河流的关系,设计意图:在建立对井认识的基础上认识泉,同时点出地下水的天然露头与河流的关系, 形成概念联结。形成概念联结。 五、五、地下水的现状地下水的现状 1师:在现在,中国仍然有 400 多个城市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随着时代的发展,人越来 越多,地下水的状况并不乐观。我们通过视频通过视频了解会发生什么。 2这里有一副关于地下水漫画,想一想漫画想要表达什么? 3师:看来即便有雨水的补充,但由于人类过度开采,地下水越来越少。人们想出各种办法 补充地下水,提高地下水储量,读一读这两幅图,说一说是用什么方法补充地下水的? 生:透水砖 透水混凝土 4同学们回家之后继续想一想

    13、,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补充地下水?做一个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 孩子,帮助地球妈妈解决遇到的这些难题。 设计意图:视频和漫画夸张直观的表现手法,让学生直观感知地下水资源现状,从而着眼设计意图:视频和漫画夸张直观的表现手法,让学生直观感知地下水资源现状,从而着眼 思考如何改善此状况。思考如何改善此状况。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13地下水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资源 - 5 井 人们取用地下水的装置 可渗透层 :土壤、碎石 泉 地下水的天然露头 不可渗透层 :岩石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科学课相对于其他三大领域而言,最大的不同在于脱离学生日常 生活情境,

    14、概念抽象难以理解大多只能借助模型来建立直观的认识与解释。学生往往因概念 深奥苦涩和不够了解而导致兴趣缺缺课堂沉闷,教师也容易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走回头路, 把提升科学思维的科学课上成了老套的“填鸭式教学”。 通过自主学习资料的方式,在回顾已有知识和阅读新资料中建立概念,资料分析能够提 升学生思维的广度,但是想要思考的深度,就要通过实验建立模型来帮助理解。科学模型和 建模是个体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它超越了对科学事实的简单识记,是人类科学探究的核心 成分。通过构建模型,将自身的心智变化与自然世界联系起来,对客观世界进行深入理解和 探索。 本课主要是利用水井模型进行研究、学习。地下水与学生的生活很难建立直接的联系, 通过制作水井模型,将知识与经验串联起来,引导学生了解降水是地下水主要来源,同时感 受古代人民挖井取水的生活智慧。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模型活动在课堂中的渗透,学生科学建模的能力有了较大 提升,然而,学生对于科学模型本质的理解水平却并不高。大部分学生认为模型是某种事物 的复制品、是独特唯一的或是不能被改变的,并且他们无法理解如何利用科学模型来说明科 学想法和理论。因此,教学中既要帮助学生理解建模的目的、实质以及评估模型的标准等, 又要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建立模型以描述、解释、预测客观世界,比较和评估不同的模 型,在建模的实践活动中深化科学概念的建构。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9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3.地下水 教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68955.html
    韬哥
         内容提供者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