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19年高考热点作文素材春节与春晚(10篇).doc

  •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 文档编号:1685059
  • 上传时间:2021-08-25
  • 格式:DOC
  • 页数:12
  • 大小:7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19年高考热点作文素材春节与春晚(10篇).doc》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9 年高 热点 作文 素材 春节 10
    资源描述:

    1、20212021 年高考热点作文素材春节与春晚(一)年高考热点作文素材春节与春晚(一) 时代向前,年味永恒.1 己亥春晚:建设欢乐共同体.2 让过年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动现场.3 春节没有“年味”?传统文化也需要时代表达.4 以维护市容市貌名义禁止贴春联,难掩扰民本质.5 春节里细品文化的佳酿.6 为时代讴歌为人民歌唱.7 春晚,共享新时代荣光.8 守望传承,涵养向新而行的春节文化自信.9 奏响 14 亿人的“同心曲”.10 春节里细品文化的佳酿.11 时代向前,年味永恒时代向前,年味永恒 爆竹声中一岁除。新桃换旧符的更替,溢出浓浓的年味;辞旧迎新的时刻,更能勾 起对昨天的怀念和明天

    2、的祝福。 历史的长河缓缓向前,40 年改革开放,70 年新中国建设,风云激荡,改变着这个国 家和民族,深刻影响着每一个人。经历了从计划到市场、从匮乏到丰盈、从封闭到开放 的人们,总会不自觉地在爆竹声中感慨时代的前进,也回味儿时年味的改变。 其实,改变的是寄托年味的载体,年味并不曾改变。 年味是家和万事兴。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一顿年夜饭是人们辛劳一年的盼头。如今, 吃,已经很难唤起对年味的回忆。然而,如陀螺般运转一年的人们,更加珍惜过年时难 得的团聚。到家了,过年了,甩掉正装,系上围裙,叮叮当当,擀皮的擀皮,剁馅的剁 馅家的温馨,足以抵消一年的疲惫。 年味是奋斗后的获得感。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憧憬,新

    3、时代给人带来新的愿望。辛劳 了一年,我们在过年时,好好犒劳一下自己,这是对新一年的祝福。人们体味这种幸福, 汲取新一年奋进的力量,期待“天天都跟过年一样”。 年味是对国泰民安的祈福。一个人的幸福,从来都与时代和国家息息相关,因而, “国泰民安”成为家家户户春联上最熟悉的字眼。未来的一年,我们每个人都将和这个 国家一道,推开一扇扇未知的大门,开创新的天地。栉风沐雨,一如 70 年来走过的那样, 一如几千年来走过的那样,但我们相信,经过风雨后的彩虹更加美丽。 举杯贺新年。敬自己,敬家人,敬奋斗,敬国家,新年再出发。 (新华社太原 2 月 6 日电) 己亥春晚:建设欢乐共同体己亥春晚:建设欢乐共同体

    4、 1983 年降生,全国人民看着长大,伴随改革开放而成长,春晚也是一名“80 后”。 己亥春来时,春晚三十七。那一记准时的叩门,敲开的是家里一锅沸腾、一片欢声。 在央视己亥春晚邀约的舞台上下,亲朋俱在,少长咸集。来自大江南北的歌手,昆 仑东西的舞者,银丝上鬓的老者,血气方刚的青年,红颊皓齿的姑娘,天真烂漫的娃崽, 绝技在身的团队,妙语连珠的主持,英姿飒爽的时代楷模,憨厚淳朴的道德模范,在共 同的旋律中,互动节拍,在承继的节奏里,顾盼有情。这是一个历经三千年、步入新时 代的岁月共同体,同舟共济、万众一心,齐聚于祈望生活美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 舞台上,欣喜着彼此的欣喜,瞩望着彼此的瞩望。 在央

    5、视己亥春晚打开的聚光灯下,腾蛟起凤,谈笑风生。开场歌舞的布景屏上大树 参天,演员袖袂变换之中牡丹灿烂,春秋绵长,草木关情;复兴号经停的站台上,老两 口脉脉相守,小两口有些别扭,当班的中年夫妻恪尽职守,幸福地互相瞅一瞅,风驰电 掣的时代珍贵的是匆匆中的从容;彩练当空,飞天曼舞,壁画上的想象灵动起来,古丝 绸之路上的定格,因“一带一路”而绰约风姿。“江河湖海波涛汹涌”的下联给对成了 “洗澡没法涂沐浴液”,让人忍俊不禁;“我爱你”被迫表达为“领导好”令人啼笑皆 非;戏曲声腔还是那样委婉,篮球表演已变换了姿态,少林寺的拳脚还是那般劲健,骗 子的手段还是那般“灵验”这是一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雅俗共赏的

    6、文化共同体, 合家欢,同其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在己亥春晚的视野内外,天地纵横,山高水长。井冈山的修竹茂林,绵延在闽浙赣、 鄂豫皖的众壑群山之中,它们是可爱的中国赞颂的山河一域,它们是星星之火燃起 的地方。十送红军唱出的瞩望,伴随着二十八年的奋斗,一条道路曲曲折折,一颗 初心矢志不移。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走完,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汽车工业的摇篮里诞生了 “解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不仅有长春,还有大庆、鞍山、北大荒。三十年从无 到有,这片黑土上战天斗地的故事也是这片国土的故事。四十年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 河,深圳从小渔村变成了大都市,从加工之城发展为创新之城,这个窗口既是改革开放 的缩影也是继续

    7、改革的前锋。从北京到井冈山,从长春到深圳,这是一个继往开来的道 路共同体,前仆后继、众志成城,我们都是追梦人,唯自强而不息。 在己亥春晚中,长短相和,兼容并包。一台电视看全家的“终端大锅饭”的时代已 经成为往事,今天亿万家庭都进入了人头没有终端多、视线没有连线多的时代。老人们 都希望看春晚时儿孙们济济一堂“看法一致”,年轻人看春晚却难免各行其是“个人观 点”。当看春晚已经进入了大方向一致,但小目标不同的时候,春晚的制作和传播也就 进入了相“机”而行的时候。己亥春晚集合起K、5G、VR、AR、AI 等技术力量,携手公 众号、客户端、抖音等多样平台,让春晚这顿年夜饭萝卜白菜齐上桌、分盘放、自助取。

    8、 这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制播共同体,大象学会了跳街舞,小象也学着迈正步,到达才有影 响,使用才出效果。春,不仅闹于“红杏枝头”,也开在“溪头荠菜花”间,央视己亥 春晚聚散依依。 央视己亥春晚,集小视角、正能量、大情怀于一体,节目暖人心、铸同心、强信心, 凝心聚气。春晚是春行的前奏。2021 年,新中国将迎来七十华诞。1949 年,我们要将革 命进行到底,2021 年我们还要将改革进行到底,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赵彤(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研究部主任) 让过年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动现场让过年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动现场 公元 2021 年 2 月 5 日,是农历乙亥(猪)新

    9、年春节。春节,在民间又称年节、 新年、大年、新岁等等,是中华民族乃至整个汉字文化圈最重要、也是最隆重的传统节 日。农历正月初一,俗称大年初一,是春节庆祝活动的高潮,但人们的“过年”活动却 早就开始了。传统春节一般从腊月初八的“腊祭”开始,这一天按照传统年俗,腊祭之 外,最重要的庆祝就是吃腊八粥。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腊八粥,象征着正式拉开了一系 列春节传统庆祝活动的序幕。腊八之后,便进入了过年时间,年味也会越来越浓郁。腊 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灶”,然后是大年三十除夕、正月初一元日正月十五元宵。 各种特有的过年活动一个一个接一个:送灶神、除尘、贴春联、挂年画、守岁、燃爆竹、 接灶神、拜年、逛庙会、闹

    10、花灯 习近平总书记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 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 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要结合新的 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传统节日蕴含了 丰富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体现并传承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追求。在新的时代条件 下,通过传统节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最好的途径。春节起源于上古殷商时期, 距今已有 4000 多年历史,具有全民性、群众性的特点,且包涵着许多传承几千年的古老 文化传统,凝聚着优秀的民族精神,因而也是传承

    11、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 华美学精神最生动的现场。 一、过年团圆:和睦家庭,浓郁亲情。春节是阖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千百年 来,每到春节,离家在外的游子,无论路途有多遥远、多艰难,都会在除夕前赶回老家。 除夕夜,全家人欢聚一堂,吃“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 “守岁”。旧年与新年交年的时刻,一家人还要燃放烟花爆竹,辞旧岁、迎新年,并恭 敬地在堂屋上焚香致礼,敬天地、祭祖宗,晚辈依次给家中尊长拜年、贺年,继而同族 亲友互致新年问候。特别是那一顿“团年饭”,都是爸爸、妈妈的拿手菜,年糕、饺子、 元宵、春卷,都是我们熟悉的味道。2015 年 1 月 20 日,习近平总

    12、书记来到洱海边大理市 湾桥镇古生村村民李德昌家,看到一家七口四代同堂,他说:“看到你们的生活,我颇 为羡慕,舍不得离开。”总书记“羡慕”的、提倡的,正是我们民族传统中的深厚的家 庭观念、和睦的家庭、浓郁的亲情。总书记还说:“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 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家庭与家中的亲人,也是乡愁最深的根源。 可以说,过年是营造大力宣传与弘扬传统家庭观念、人伦美德最好的情境的最佳时候。 二、新年拜年:和谐邻里,浓郁乡情。从元日也就是大年初一这一天开始,按照传 统过年习俗,人们开始拜年,除了亲人之间,邻里乡亲、朋友之间,也要相互拜年。人 们穿过熟悉的巷陌,在一家家熟悉的门

    13、前停下来,一句简单的问候、祝福,却拉近了邻 里关系、朋友关系。习近平总书记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规划先行,遵循乡村 自身发展规律,补农村短板,扬农村长处,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 愁。”新年里人们相互之间一句简单的问候、祝福,就是那浓浓的乡土味道,就是那让 人永铭于心的乡愁。在新时代的乡村、社区建设中,我们应该注意保留原有特色,让寻 常巷陌,始终保留着我们自小就熟悉的乡土味道和乡村风貌。以春节为契机,促进和谐 邻里,浓郁乡亲,促进醇美人际关系的建立。同时,吸引在他乡工作生活的人们,回到 家乡、建设家乡。同时,也借传统节日,提升乡村文化建设,在各方面推进移风易俗, 培育文明乡

    14、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三、新春庙会、灯会:文化中国,提升文明。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各民族都有 逛庙会、闹花灯的年俗活动。这种年俗活动,最具文化性和民族性。比如正月十五的闹 花灯活动,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 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描绘了南宋时元宵节人 们观赏花灯的盛况。花灯的制作、闹花灯中的灯谜游戏以及其它各种活动,都蕴藏着深 厚的民族文化。比如花灯灯谜,就有关于汉字的结构、声韵等知识,还有诗词的格律、 典故等知识,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和现场。2005 年中宣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 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

    15、统的意见,明确了利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 秀传统的方向和路径。 2018 年 8 月 22 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 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 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 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 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春节传统民俗活动中,就有大量这样的“优秀 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有大量的“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我们要把 它们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并加以弘扬,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

    16、供丰厚滋养。 让我们的年,过得更传统、更文化、更中国! 春节没有春节没有“年味年味”?传统文化也需要时代表达?传统文化也需要时代表达 假期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春节,标志着合家团圆、幸福快乐,国人对这 个传统佳节的期待,实在无需赘述。但也有不少人认为,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 “年味”正在变淡。送压岁钱的越来越少了,抢红包的越来越多了。年终守岁不再是不 可或缺的仪式,全家聚集在电视机前品鉴春晚的场面也不多见了。就连那顿曾让长辈花 尽心思的年夜饭,如今也能在明亮、整洁的餐厅里解决。这是否意味着,传统文化正在 从我们的生活中悄悄退场? 不久前,一部名为啥是佩奇的短片刷爆了我们的朋友圈,感动了

    17、无数网友。 影片中的爷爷显然是“落伍”了,他既不精通先进的通讯方式,也不了解孙子的最新喜 好。这位可爱又有些倔强的老人,为何能让屏幕前的观众热泪盈眶?虽然他与现代生活 方式格格不入,却让我们再次寻觅到了生命之源故乡、亲情还有人世间最永恒最珍 贵的爱,才是支撑人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春节的意义,不也正是如此吗? 以家族为本位、家国一体,是中国传统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家,于国人而言 不仅是生活单位,更是魂牵梦萦之所。春运的壮观景象,未必能为西方世界理解,国人 却能心领神会。与最爱的家人相会,方不负一年的奔波与辛劳。再先进的通信设备、再 清晰的视频画面,也无法替代面对面的温度。 更重要的是,在春节的相聚

    18、中,每一个中国人都将面临心灵的终极拷问:我是 谁?有个耳熟能详的段子是这么说的:身处北上广的托尼、露西、汤姆、莫妮卡,回到 村里,就变回了二狗、翠花、建国、小芳。撇开戏谑的成分不谈,能在故乡找回自己、 发现自己,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们常常把“不忘初心”挂在嘴边,但回到生命的原点, 才更能真正回忆起奋斗的目标、珍贵的理想到底是什么。春节,不仅是短短一周的相聚, 更是在新的一年重新出发的起点。 能从春节汲取力量的,又何止是个人?互相关爱、真诚祝福,构成了每一个春 节的底色,也印证了中华民族的特征:团结统一、勤劳勇敢。传统文化,无需大张旗鼓 的宣传,也无需不厌其烦的诉说,它早已印刻在每一张摆放着年夜

    19、饭的餐桌上、每一个 温暖人心的拥抱里、每一幅合家欢的幸福画面中。 当然,我们不必否认,随着时间的推移,欢度春节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抱 残守缺、停滞不前,并不是可取的态度。在饭桌上被亲友逼问、催婚,为了领压岁钱不 停地磕头,凡此种种,都给欢乐祥和的春节气氛添上了不和谐音。因此,想要过好春节, 不妨大胆做好减法,去除不必要的陋习。 同时,为让传统文化生生不息,我们也应确立崭新的表达方式。有人说,不再 看春晚是家庭气息淡薄的表现。其实,全家一起看电影或看网剧,又何尝不是一种新年 俗?娱乐、休闲方式的多元化,意味着我们的精神生活已经变得更自由、更丰富。同理, 俏皮的表情包取代了千篇一律的祝福,有趣的

    20、抢红包打消了“节日腐败”的烦恼敢 于拥抱新生事物,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才能获得新生。 2017 年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 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 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将振兴传统文化挂在嘴边是远远不够的,当务之急 是让它们的文化品格、深刻内核与新时代融为一体。 身为新晋网红的“故宫文创”“故宫淘宝”纷纷在春节前推出了手账笔记本、 宫廷点心、窗花静电贴等创意十足的新产品。有数据现实,“年俗游”已经成为春节出 行新热点,故宫“宫廷式春节”让故宫旅游热度同比增长 126%。我们大可不必为年味

    21、的 “消退”而唉声叹气,只要能把握时代脉搏,为传统文化找到新“语态”,春节等传统 节日的内涵还能得到进一步的拓展。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将传统文化发扬光 大,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李勤余) 以维护市容市貌名义禁止贴春联,难掩扰民本质以维护市容市貌名义禁止贴春联,难掩扰民本质 春节临近,几乎各家各户都在挂灯笼、贴春联,但内蒙古呼和浩特的一些商家, 可能就无法延续这个过年习俗了。近日,有网友反映当地城管部门发布通知:主干道两 侧禁止张贴春联。部分市民不解,认为“不贴春联没有年味”,商家表示自己想贴但不 敢贴。呼和浩特城管对此作出回应,称是为避免往年出现的节后春联破损影响市容市貌 问题。 贴春

    22、联这一延续上百年的春节习俗,居然就这样被定性为“破损市容市貌”, 以至于必须禁止,这真是让人始料未及。然而检索相关信息可知,近几年,以维护市容 市貌名义禁止贴春联乃至撕春联的荒唐事,并不是第一次发生。比如 2017 年春节,山东 济宁城管部门从正月初三起就对辖区的春联门贴展开专项整治行动。其名义,也无非是 为了市容市貌的需要,甚至上升到整治“视觉污染”的高度。 抛开习俗文化不谈,仅从表面观感上看,张贴春联更多是增加了年味,而绝不 至于背上破损市容市貌的“骂名”。按照当地城管部门的说法,今年出此新规,是因为 主干道刚刚进行了整治。但是,整治后的街道,却需要以斩断贴春联习俗的代价来维护 某种“干净

    23、”形象,未免太过霸道。 相较于这种禁令的不合时宜,和对私权与民俗的侵扰之嫌,究竟谁有资格来定 义市容市貌的标准,是这类现象无法回避的一个关键议题。所谓的市容市貌整洁,真的 连必要的习俗空间都容忍不了吗?维护市容市貌的整洁,很明显应该是为了生活于斯的 市民,若为了追求某种整齐划一的“市容市貌”标准,连在市区主干道两侧贴春联的自 由都被剥夺,究竟谁是受益者?这是不是手段吞噬了目的? 市容市貌的整治,当然需要。但是限度在哪,边界在哪,应该清清楚楚,不是 说只要祭出这个由头,权力部门就自动拥有无远弗届的行动空间。比如,由于贴春联后 可能造成一些印记不便于清理,城管部门或可以提倡市民使用较容易清洁的粘糊

    24、材料。 但是,这也仅仅只能限于一种提倡。强制要求,乃至索性禁止张贴春联,都涉嫌越过正 常的权力边界,构成对于私权的侵扰。它传递给市民的,不是相关部门对于市容市貌的 维护决心,而是一种让人反感的权力自负。 涉及对私权的限制的规定,都应该极其谨慎。不少人会从禁止贴春联想到禁止 燃放烟花爆竹,虽然两者都参杂习俗的因素,但贴春联和燃放爆竹是有明显区别的,不 能混为一谈。其一,两者的负面影响,完全不在一个级别。其二,也更重要的一点,是 市民的主观意愿不同,少放乃至不放烟花爆竹,在当前已经有较强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共 识。事实上,必要性(负面影响)到底有多大,社会认同度多高,这是任何类似治理举 措出台前都该有

    25、的考量。 主干道两侧禁贴春联,当地的市容市貌是否真的能够因此得到更大改善,严重 存疑。但是,可以肯定,这样的规定却让一条条街道失去了该有的年味和人情味儿。更 值得警惕的是,它所凸显出的行政霸道与粗暴,以及对于私权和习俗的敬畏缺乏,将会 影响到当地相关部门乃至地方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任然) 春节里细品文化的佳酿春节里细品文化的佳酿 临近春节,思亲情感急剧升温,文化乡愁浓烈释放。春节这道文化命题总是令 人回味无穷,越是深入咀嚼,越能品味到文化自信厚积薄发的力量。 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引进来量能扩充的今天,人们对“年味”的理解、对过 年方式的选择也更为丰富多元。但不论文化表象怎么样,像亲情团聚、敬

    26、老慈幼这些世 代相传的优秀文化因子,牢牢占据着春节文化的中枢。一位学者说得好,“一切文化将 最终积淀为人格”。对家的依恋和向往,构成了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文化人格,以至于亲 情眷顾成为中国人深入骨髓的文化胎记,过年回家成为春节最重要的节日仪式。年复一 年,亿万个家庭的团圆故事总会在春节集中上演,“人类最大规模的周期性迁徙”,成 为春节这股文化潮汐持久不衰的生动见证。 “春节是老百姓最看重的节日,那些传统的老理儿咱可不能丢。”首都文明办 发出文明过大年倡议书,勾起不少人对“老理儿”和“老礼儿”的记忆。在春节这个文 化丛里,其中写满了“廿三糖瓜粘,廿四扫房日,廿五炸了丸子炸豆腐”之类的节日仪 式,“过

    27、年不许说不吉祥的字眼”之类的风俗讲究。“老理儿”不是因为古老才有价值, 而是因为有价值才被人们铭记在心。这也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传统文化这部历史巨著 里,散落着不少已遗失、被遗忘的美好元素。无论走到多远的未来,我们都应努力做一 个向历史学习的虚心学生。 春节是农耕文明赐予中国人的礼物,但文化不会停留在昨日,正如崭新未来总 是永不停歇奔涌前行。老家朋友发来一个视频链接,点开发现邻村自导自演的“村晚” 好生热闹,节目有流行歌曲、广场舞、诗歌朗诵、魔术,也有豫剧选段、古筝演奏、武 术表演、自编“三句半”。通过网络直播,外地游子同样分享到家乡的甜蜜幸福。土地 上生长出来的文化追求,折射出乡村文化振兴的

    28、蓬勃希望,也为春节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注入源头活水。事实上,春节文化一直在维新不已。改革开放 40 年来,从央视春晚开播 到短信祝福、网络贺年,再到如今旅游、健身、读书等各式过年潮流,新的文化样态不 断孕生蝶变,让春节这杯时间的佳酿散发出历久弥新的芬芳。 如果说传统性是春节的精髓,那么时代性就是春节的生命。守护好作为文化传 统的春节,便能守住民族根和魂;发展好引领时代潮流的春节新文化,便能让传统之花 永开不败,让文化自信挺立不倒。让我们相聚春节时光里,一起重温情感认同、夯实文 化归属,打造最持久、最深沉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为时代讴歌为时代讴歌为人民歌唱为人民歌唱 随着难忘今宵歌声的

    29、响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1 年春节联欢晚会圆满落 幕。壮观天地、韵溯古今,镜头前一张张幸福祥和的笑脸,唱出了“欢乐吉祥、喜气洋 洋”的新年愿景,激荡着新时代的中国梦,给十几亿中国观众、海外同胞、国际友人送 上了除夕“精神年夜饭”。 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我们看到,从北京主会场到江西井冈山、 吉林长春(一汽)以及广东深圳三个分会场,东西南北中大联欢,团圆与吉祥的“年味 儿”弥漫于 960 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收获到了精神滋养与温暖能量。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坚持不懈地“开门办春晚”,既是对时代需求的热烈呼应,也是 开门建设主流文化的积极探索。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由一群平均

    30、年龄 82 岁的老艺术家 共同演唱,“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的家国情在心中升腾。老艺术家老当 益壮,年轻人则用青春的气息感染着不同年龄层的人们,让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跃动 青春,李易峰、朱一龙的灌篮秀让观众感受到运动的力与美;奋发向前,成龙与陈伟霆、 邓伦的我奋斗 我幸福唱响新时代的火热激情;追梦赤子,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 吴磊、江疏影、周冬雨、景甜等以“追梦人”的饱满姿态,表达了年轻人的活力律动和 青春梦想;众明星带来的歌曲中国喜事热情奔放、载歌载舞中洋溢出的中国人特有 的乐观和自信,唱出了中国人心中的欢喜。 随着时代浪潮的不断涌进,春晚愈加承担着黏合文化渴求、抚慰民众心灵的重

    31、要职 责。平平仄仄,岳云鹏和孙越的将传统的猜字谜、吟诗作对融入相声,令人捧腹大笑的 同时,也让观众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学的魅力;葛优搭档蔡明、潘长江的小品“儿子” 来了,在带来欢声笑语的同时抨击社会丑恶现象,发人深省;沈腾、马丽等接地气的 占位子聚焦教育问题,让我们“笑中有思”; 孙涛、林永健带来的小品演戏给你 看,当面揭穿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虚假主义等官场腐败现象,体味反腐中的“获得 感”。 新中国 70 周年华诞之际, 2021 年春晚的每一个舞步、 每一个音符都饱蘸着对拥抱美 好未来的憧憬与信心;从革命老区井冈山 “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共和国长子” 吉林长春老工业基地的现代化力量,到中

    32、国最年轻的城市深圳展现出的勇于探索和创新 的城市形象,天南地北汇聚成澎湃涌动的热流,拥抱着这大美新时代。“星辰连着大海, 丝路连着世界,歌唱美好新时代,幸福中国一起走”,歌舞幸福中国一起走,让全 国各族人民都获得鼓舞、获得力量,满怀豪情、同心奋进;“给我再去相信的勇气”, 歌舞夜空中最亮的星唤醒了年轻人对梦想的不懈追寻,点亮了除夕夜的明亮星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文艺要反映好 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2021 年春晚以高昂 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让情感凝聚,使梦想交汇,真真切切地体现出人民群众的获得 感与幸福感。脚踏

    33、实地、观照时代,立足于人民的文艺创作散发出感人肺腑的人间真情, 描绘出当今社会生活的大美画卷;激荡天涯、拥抱未来,大国的文化自信闪耀在伟大复 兴中国梦的朗朗晴空下,凝聚在每个中国人的开阔胸怀中。为时代讴歌,为人民歌唱,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1 年春节联欢晚会通过集高度、深度、广度于一体的文艺盛宴, 真正彰显出当代“追梦人”执着追求“中国梦”的坚定信念,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从“高 原”阔步迈向“高峰”。 春晚,共享新时代荣光春晚,共享新时代荣光 阖家团圆除旧岁,举国欢庆贺新春。2021 年央视春晚隆重登场,在除夕夜给全球华 人奉上一道文化大餐,在精彩绝伦的节目中品味年味、感悟团圆的意义,于三地分会

    34、场 共庆佳节、共享新时代的荣光。 时间是我们的奋斗坐标,标注下每一个人的前进脚步。去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今 年我们迎来了新中国成立 70 年华诞。2021 春晚以“奋进新时代、欢度幸福年”为主题, 彰显的正是当代追梦人执着追求中国梦的坚定信念,讴歌的是新时代人民群众满满的幸 福感与获得感。浸润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力作,紧扣时代脉搏的热情讴歌,坚持守正创 新的舞台特色,春晚让亿万人民感受到喜庆祥和的春节氛围,激荡出 960 多万平方公里 上的青春梦想。 收看春晚直播,新时代的气息可谓扑面而来。创意表演青春跃起来节奏热情澎 湃、表演青春洋溢,“未来为我敞开时代的舞台“的歌声激励着年轻人勇于追梦

    35、;歌曲 我奋斗我幸福大气磅礴,传递出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的信念;我们都是追梦人 的旋律催人奋进,鼓舞人心,“千山万水奔向天地跑道,你追我赶风起云涌春潮”充分 展现了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国梦征程上的伟大奋斗观众在一个个精彩节目的陪伴中度 过了一段美好时光,也由衷地为祖国的发展繁荣喝彩鼓掌。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亿万人民的团结奋斗让“中国号”航船行驶到更加开阔的 水域。井冈山分会场的一曲映山红让观众重温那段充满光荣与梦想的红色记忆;吉 林长春(一汽)分会场的歌舞时代号子再现新中国建设时期的火热场景;广东深圳 分会场的歌舞青春畅想带我们领略改革开放进程中迸发出的青春热火一代代人 点燃奋斗热情,让这片古

    36、老而现代的土地呈现出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气息。新时代同 心圆梦的征程上,通过奋斗书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荣光;实现更大的梦想,还需要汇聚 更多努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精神特质,2021 央视春晚,一个关键词不容忽视,那就是创 新。从“儿子”来了演戏给你看等直抒胸臆的现实主义题材小品,紧扣民生热 点、紧接时代地气;到敦煌飞天将芭蕾舞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美轮美奂惊艳观众; 再到启用全媒体传播和 5G 传输,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听体验,今年央视春晚可以说 彰显着创新的精气神。不仅仅因为这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之后的首次春晚,更在于 春晚

    37、是祖国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从中可以看到一个日新月异的中国,正在以创新赢得 更大发展空间。 央视春晚上很多节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一首我和我的祖国让不少人表 示“听哭了”。这首歌由郭淑珍、李光羲、胡松华、刘秉义、于淑珍、杨洪基、德德玛、 关牧村等合唱,表演者中,半数以上都是 70 岁以上,年纪最大的为 92 岁。时间变动不 居,但始终不变的是一代代人对祖国的热爱、割舍不断的是心中的家国情怀,而这,恰 恰是春晚带给人们的精神滋养。共享新时代的荣光,汇聚逐梦前行的力量,我们必将走 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明天。 守望传承,涵养向新而行的春节文化自信守望传承,涵养向新而行的春节文化自信 如果从汉武帝时期制

    38、定太初历,将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孟春为岁首开始算起, 正月初一过春节的习俗已经有 2000 多年历史。经过一代代人的塑造和传承,春节已经成 为一个集价值观念、历史传统、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于一体的重磅节日。春节里的文 化传统,集中体现出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比如,敬天拜地祭祖先,显示出 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先辈的怀念;又如,尊老爱幼、团圆和睦,表达着血浓于水的温馨甜 蜜;再如,迎禧接福、祈祷未来,见证人性的温暖与奋发的热情。文化无处不在,文化 就是我们可感可触的现实生活。春节里所谓的“年味”,大抵就蕴藏在这些文化传统中。 春节“空心化”问题,近年来屡被提及。泛滥的红包犹如“春劫”,羁绊住血脉

    39、里 喷涌的亲情;就业结婚生娃之类的过度关心,让团聚变成尴尬的“堂审”;“吃顿年夜 饭,就算过节”,折射出节日的单调与乏味;“四处拜年,奔波酒桌”,体现出人心的 浮躁与无奈如果轻视了春节的文化意味,把过节矮化为“吃、玩、睡”“玩、买、 游”,那么无论再多的消遣和吃喝,也弥补不了精神的空虚。在许多人的潜意识里,春 节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乡愁”。消除这种乡愁,关键就在于重新认识和整合春节里的文 化资源,在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和创新时代文化中找到属于当代人的春节文化坐标。 前不久,一套为 2021 年春节量身打造的 2 枚己亥年生肖邮票,获得集邮迷的热 情追捧。“肥猪旺福”的邮票上,一只憨态可掬的猪奔跑出

    40、灵动生风的喜感,象征奔向 美好生活;另一张“五福齐聚”的邮票,两只大猪和三只小猪其乐融融,寄托着新春时 节合家团圆、五福临门的美好祝福。从“屋下有猪”寓意“家”的汉字演变,到十二生 肖中“猪”压轴出场寓意和顺,传统文化里有许多美好文化意象值得发掘。这充分提醒 我们,与其眼高手低排斥传统文化,莫如仔细钻研和体味一下传统文化。短暂一次回眸, 收获的可能是惊艳灵魂的美丽。 正如人们在春节里穿新衣、添新岁、纳新福,期待万象更新、辞旧迎新一样,春节 其实也是常维新的。特别是在今天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齐头并进的形 势下,春节文化也在经历着创新蝶变。过去全家人围炉夜话,共享年夜大餐,如今人们

    41、忙着在群里抢红包、在网络上看春晚、在微信圈里发祝福。过去城市务工者返乡过春节, 如今“反向春运”昭示城市化新动向。怎样过年,形式一直在变化,但价值内核却经久 不变,那就是我们内心中对亲情团聚的依依眷恋,对生活幸福的热切向往,对未来光景 的无比期待。而这些价值,正是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 源远流长的文化之河,因为不断汇入新元素,所以才能奔流向海、前程远大。春节 里有千百年来我们民族不变的文化信仰,也有我们走向未来最为深厚的文化自信。我们 共同依偎在春节这盏民族文化的明灯下,一定能迎来一个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 奏响奏响 1414 亿人的亿人的“同心曲同心曲” 春节来临之际,习近平在北京看望慰问基层干

    42、部群众,并向全国人民致以新春祝福。 在北京市公安局合成作战指挥大厅,通过视频慰问一线执勤民警,叮嘱他们注意安全、 保重身体;在草厂胡同的居民院落为群众贴“福”字,同他们一起包饺子、炸饹馇;在 快递服务点,称赞仍在工作的快递小哥像“勤劳的小蜜蜂”饱含深情的话语,无微 不至的关怀,为冬日的寒冷增添了浓浓的暖意。 有人说:春节是中国人心灵的最大公约数。每逢新春,习近平总书记总要走到干部 群众中间,访民声,送祝福。在曾插队 7 年的陕西延川梁家河“走亲戚”,自掏腰包给 乡亲们送年货;在内蒙古阿尔山,冒着零下 30的严寒来到困难职工家中,看地窖、坐 炕头;在四川汶川,和村民一起打酥油茶。从延安到井冈山,

    43、从张北草原到大凉山,这 些地名,与河北正定、福建宁德一起,串起了总书记工作生活的轨迹,见证着把人民放 在最高位置的深情。他去得最多的地方是基层,只因为他最深的牵挂是人民。 “总书记的话像火塘里的火一样温暖,给我力量。”大凉山区 70 岁的吉木子洛老人 回忆起 2018 年春节前夕总书记到访的经历时曾说,“就像最亲近、最热心的老亲戚,他 来到我家火塘边,挨着我坐下”。拉家常,问冷暖,算收入账,总书记的话语总让人倍 感亲切、深受鼓舞。因为学究范、文件腔打不开群众的话匣子;说大白话、讲真问题, 才能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汲取可资参考的决策智慧。促膝相谈,体现了我党“从群众中 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

    44、多一些“群众语言”,少一点“官样文章”,把人民当 亲人,这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基本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追求就是让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草厂胡同 所说的一番话,为广大党员干部指明了工作方向。过去几个春节,总书记曾嘱咐甘肃定 西的引洮供水工程建设要尊重科学、审慎决策、精心施工;曾鼓励河北张北小二台镇的 村民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有记者沿着总书记的“春节足迹”进行回访发现,清冽的洮 河水如今已滋润着陇中的旱地,张北的“山药蛋”也成为脱贫的“金蛋蛋”。这也启示 党员干部,解民忧,不仅要说好话,更要办好事。在访贫问苦、嘘寒问暖之外,更应为 地区发展献计献策、把脉开方;要力戒节庆慰问中的

    45、走过场、做样子,而应在为群众谋 幸福的工作中流汗水、下真功。毕竟,发展“搞出名堂”,未来“更有盼头”,春节自 然一年比一年过得红火。 在公安干警、建筑工人、快递小哥、餐馆店主背后,是近 14 亿血脉相连的中国人。 而实现强国梦的伟力,归根结底源于基层沃土、发自亿万人民。“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与每家每户一道计算收支账,其实是在算民心账。党员干部应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 关心民生,倾听民声,“以百姓心为心”。近 14 亿颗心彼此相连,将为前进的中国注入 无穷的力量。 春节里细品文化的佳酿春节里细品文化的佳酿 临近春节,思亲情感急剧升温,文化乡愁浓烈释放。春节这道文化命题总是令 人回味无穷,越是深

    46、入咀嚼,越能品味到文化自信厚积薄发的力量。 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引进来量能扩充的今天,人们对“年味”的理解、对过 年方式的选择也更为丰富多元。但不论文化表象怎么样,像亲情团聚、敬老慈幼这些世 代相传的优秀文化因子,牢牢占据着春节文化的中枢。一位学者说得好,“一切文化将 最终积淀为人格”。对家的依恋和向往,构成了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文化人格,以至于亲 情眷顾成为中国人深入骨髓的文化胎记,过年回家成为春节最重要的节日仪式。年复一 年,亿万个家庭的团圆故事总会在春节集中上演,“人类最大规模的周期性迁徙”,成 为春节这股文化潮汐持久不衰的生动见证。 “春节是老百姓最看重的节日,那些传统的老理儿咱可不能丢。

    47、”首都文明办 发出文明过大年倡议书,勾起不少人对“老理儿”和“老礼儿”的记忆。在春节这个文 化丛里,其中写满了“廿三糖瓜粘,廿四扫房日,廿五炸了丸子炸豆腐”之类的节日仪 式,“过年不许说不吉祥的字眼”之类的风俗讲究。“老理儿”不是因为古老才有价值, 而是因为有价值才被人们铭记在心。这也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传统文化这部历史巨著 里,散落着不少已遗失、被遗忘的美好元素。无论走到多远的未来,我们都应努力做一 个向历史学习的虚心学生。 春节是农耕文明赐予中国人的礼物,但文化不会停留在昨日,正如崭新未来总 是永不停歇奔涌前行。老家朋友发来一个视频链接,点开发现邻村自导自演的“村晚” 好生热闹,节目有流行

    48、歌曲、广场舞、诗歌朗诵、魔术,也有豫剧选段、古筝演奏、武 术表演、自编“三句半”。通过网络直播,外地游子同样分享到家乡的甜蜜幸福。土地 上生长出来的文化追求,折射出乡村文化振兴的蓬勃希望,也为春节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注入源头活水。事实上,春节文化一直在维新不已。改革开放 40 年来,从央视春晚开播 到短信祝福、网络贺年,再到如今旅游、健身、读书等各式过年潮流,新的文化样态不 断孕生蝶变,让春节这杯时间的佳酿散发出历久弥新的芬芳。 如果说传统性是春节的精髓,那么时代性就是春节的生命。守护好作为文化传 统的春节,便能守住民族根和魂;发展好引领时代潮流的春节新文化,便能让传统之花 永开不败,让文化自信挺立不倒。让我们相聚春节时光里,一起重温情感认同、夯实文 化归属,打造最持久、最深沉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9年高考热点作文素材春节与春晚(10篇).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68505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