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七章古诗鉴赏-基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性阅读微专题从比较角度鉴赏古诗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mrli2018
  • 文档编号:16830
  • 上传时间:2018-07-12
  • 格式:PPT
  • 页数:58
  • 大小:2.74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七章古诗鉴赏-基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性阅读微专题从比较角度鉴赏古诗课件.ppt》由用户(mrli20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9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第七 古诗 鉴赏 基于 思想 内容 艺术 特色 阅读 专题 比较 角度 课件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微专题从比较角度鉴赏古诗,第七章古诗鉴赏基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性阅读,专题微语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与单篇诗歌的鉴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两点外在的、形式上的区别:一是阅读的对象在数量上的区别;二是比较鉴赏多了一道“作比较”的程序。命题者往往选取两首在主题、风格、题材、体裁、作者等方面有某些相同或相异之处的诗歌进行比较。其比较点往往是两首诗歌的相同之处或相异之处。从设题来看,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不同诗歌对相同意象的比较或不同诗歌对同一,对象描写优劣的比较;不同诗歌中同一“炼字”的比较和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不同诗歌对描写相同对象的表现手法的比较;同一诗人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比

    2、较等等。因此,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整体把握,知同辨异”。“知同”就是发现两首诗歌中相同、相似的东西,“辨异”就是分辨两首诗歌中不同乃至相对的东西。“知同”也好,“辨异”也好,重点都要落实到上面提到的一些主要对比点上,都要从诗歌中找到具体依据。,一、形象异同比较鉴赏1.(2017北京)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晓行巴峡王维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注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注树杪:树梢。,鉴赏,鉴赏此诗描写了巴峡周围的景色和风土人情。词句清丽,景象雄伟。开头点明时间和地点,说在暮

    3、春的黎明诗人行经巴峡,心中却思念着遥远的京城。接着写诗人沿途所见所闻,晴江边有浣衣的少女,朝阳里传来一片鸡鸣。江面上舟船聚拢,水上人家的集市已经开始了;遥望江岸远山,山桥竟横跨在树梢之上。有人认为“万井”是指千泉万涓,而不是指千家万户。因为以巴峡的地势,不可能像平原一样聚居很多人家。也有道理,可备一说。然而这些美丽的景象并不能让诗人欢快起来,因为身在异乡,难免有思乡之愁。尤其是听到人们说着异乡方言,莺啼还是故乡声音的时候。诗人最后说,幸得山水有许多的意趣,才能稍稍缓解他的离别之情。,从格律上说此诗是一首五言排律,中间几联在形式上都是对仗,在内容上都是写景,很有特色。诗人既好山水,自然善于捕捉异

    4、地的自然景物、风俗民情等特殊的美感。“晴江一女浣”“水国舟中市”等句子,写出了诗人即目所得的优美风光。水国舟市,道尽水乡的独特风貌;桥过树梢,极写山乡的奇幻景观。“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使人视野开阔,诗歌意境也随之宏远。不同的方言俚俗,相同的莺啼鸟叫,写尽在外流浪漂泊异乡人的思念之情。此地虽有山水情趣,也只能稍事排解离别之情、思念之苦。虽然有淡淡的离乡之愁,但总的说来,全诗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并不消沉。,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

    5、,答案晓行巴峡:所用的“晴江”“浣女”“朝日”“鸡鸣”“水国”“万井”等意象,显示了巴峡水乡的祥和,色调明丽,诗人置身其中,虽有淡淡的思乡之情,情感却并不悲苦。对比诗句:所用的“猿鸣”“玉露”“枫树”等意象,显示了巫峡的萧瑟阴森,色调凄冷,情感悲苦。,答案,解析,解析此题属于比较鉴赏题,题干中已明确给出了比较的角度,即意象和情感。解答此题,首先应该找出各句诗中出现的意象,然后通过这些意象分析诗歌表达的情感。“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中,描写三峡用的意象是“猿鸣”。猿鸣极哀,诗人通过猿的叫声,渲染了巫峡的凄清,表达了内心的凄凉和悲苦。“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中,描写三峡用的意象

    6、是“玉露”“枫树林”。诗人借此写出了秋天巫峡的凋零衰败之气,表达了内心的凄苦。晓行巴峡描写三峡,选用了晴江、浣女、朝日、鸡鸣、水国、舟中市、山桥、万井、二流等色调明丽、富有巴峡乡土气息的意象,表达了诗人身处清丽的景物之中的闲适之情;从诗歌最后一句“稍解别离情”可知,诗人还有一点淡淡的思乡之情。,2.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郊外唐庚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山好更宜馀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新城道中二首(其一)苏轼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

    7、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鉴赏,唐诗鉴赏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描写初春郊外的景象。早春二月,乍暖还寒,当城里人还为春寒料峭所困,不知领悟春光的时候,郊外却早已是榆槐吐嫩,春色满原了。最先透露早春消息的不是桃红李白,而是溪边阳坡上榆槐枝头的鹅黄初绽。不仅立意新,而且足见诗人敏锐的观察力。“春光”“榆槐”,高度概括,点明题意,并领起下文。颔联“山好更宜馀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乃全篇警句,紧承“春光”二字展开形象化描写。上句写远景:远山泛绿,依稀尚见斑斑积雪,色彩鲜明,更衬远山之葱翠。唯“积雪”方显“山好”。下句写近景:春雨淅沥,溪流渐涨,不再枯涩,故生意盎然;两岸垂杨,日渐染绿,倒映水中,摇曳生姿

    8、,画面生动。唯“垂杨”方显“水生”。此句与苏轼诗句“溪柳自摇沙水清”可谓异曲同工。“生”“欲”二字用得巧妙,前者摹写风生水起的情状,后者传递垂杨日渐苍翠之态势。突显了早春的生气勃勃,透露出诗人的欣喜之情。,颈联“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则又变换句式,调整描写角度,从听觉和味觉方面来写春郊之景象。本来这两句按正常语序应是“日暖莺声如人语,风来草际送药香”,这样写也是好句。但诗人别开生面,以莺、草为主,以日、风为宾,以倒装句式来突出花底莺声因日暖而悦耳动听,草际药香因清风而浓郁远播,让人自然联想到莺飞草长,丽日融和,百花争艳的无限春光。如此另辟蹊径,方不落俗套。“如人语”“作药香”用拟人

    9、手法,以情笔写景,读来亲切,达到了情景交融、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颔、颈两联,对仗极其工稳,遣词极为精当,足见诗人功力之深厚,推敲锤炼之严谨。尾联“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春光满眼,稍纵即逝;欲寻佳句,顿觉茫茫。其立意,与诗人另一名篇醉眠结句“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颇为相似。只不过醉眠宁静平淡,而本诗则在极尽春光烂漫之后,笔锋陡然一转,用一“疑”字引出:此中似有佳句,正欲纵笔撷取时,却又如雪泥鸿爪,难觅其踪了,空留下一片茫然,徒增惆怅。而这一怅然的感触,不仅深切道出忽有所悟,落笔忘筌的诗家甘苦;更让人倍增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自古难全之慨。恰如音乐之戛然而止,而留给听众以无限之悬想,以收

    10、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效果。,统观全诗,清新之气扑面而来;而辞意之流畅,形象之鲜明,一扫宋诗枯涩冷峭、偏重理趣之弊,堪称精品。统观全诗,清新之气扑面而来;而辞意之流畅,形象之鲜明,一扫宋诗枯涩冷峭、偏重理趣之弊,堪称精品。,苏诗鉴赏新城道中二首(其一)是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二月视察杭州属县,自富阳经过新城(今富阳新登镇)时所作。首联“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写诗人正打算去山里,恰好这时春风吹断了屋檐下积雨的声音,他心里愉悦,因而觉得春风极通人性,仿佛知道他这羁旅之人要去山里,特意为他吹断了积雨。这样写,就使“东风”着上了人的感情色彩。这一联诗,写“我欲山行”,写春风吹断了积雨,

    11、新颖别致,饶有诗意,有领起下文描写春晴之日山村风物、山人生活的作用,也为全诗写景抒情奠定了轻松活泼的基调。,颔联描写春晨山村晴景:“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诗人选择了山头、白云、树梢、初升的太阳四种自然景物来加以描绘,并以“披絮帽”(戴棉絮制成的帽子)与“挂铜钲”(挂铜盘)分别比喻“岭上晴云”与“树头初日”。以絮喻白云并非苏轼首创,此前韩愈就有“晴云如擘絮”(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的诗句,但苏诗用“披絮帽”来比喻笼罩在山头上的白云,在前人的基础上是有所突破的,较为贴切、形象、生动。诗人以“挂铜钲”喻“树头初日”也基本上达到了“形似”。,颈联继续描写山村的自然景物,语言生动,诗意盎

    12、然。出句“野桃含笑竹篱短”重在描写“野桃”,对句“溪柳自摇沙水清”主要是刻画“溪柳”。前者以“野桃含笑”这拟人化的形象生动地反映出野生的桃树鲜花绽开;而以“竹篱短”三字侧面烘托“野桃”高过竹篱。后者写溪边柳的枝条在春风吹拂下摇曳多姿,翩翩起舞。写活了“野桃”“溪柳”,使山村自然景物充满了勃勃生机,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尾联由自然景物的描写转入对山人及其生活的反映,更增添了这种喜情。本联紧扣一个“乐”字。雨过天晴,春暖花开,景致优美,令人心旷神怡,何况这又是闹春耕的大好时光呢?如此美景良辰怎不使山人倍感欢欣呢?你看西崦(西山)人家又是煮芹,又是烧笋,忙着春耕,其乐无穷!这首诗意境优美,充满生机的景色

    13、与西山人家煮芹烧笋喜闹春耕的生动场面以及诗人欢快的心情交织在一起,散发着泥土的馨香、生活的气息,组成一幅诗意盎然的山村风物画。,唐诗的“莺边日暖如人语”和苏诗的“西崦人家应最乐”两句诗中都写到“人”,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唐诗写到的人是广义上的人,是比喻(比拟)的对象,诗人用比喻(比拟)、听觉等手法,表现郊外景色的美丽,抒发内心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苏诗提到的“人”是特定环境中的山间农人,他们在春天忙着耕种,表现出山村生活的生机勃勃,寄托着诗人向往农人生活的情感。,答案,形象异同比较有两个层面,一是形象内涵、特点异同比较,二是形象作用异同比较。形象内涵、特点异同较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意象(主要指景象和物象)内涵比较,一方面是人物形象特点的分析比较。对于前者,先要看意象选取上有何不同,如上面第1题关于意象方面的比较,再主要是看意象在自身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七章古诗鉴赏-基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性阅读微专题从比较角度鉴赏古诗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683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