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单元共3套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1681694
  • 上传时间:2021-08-24
  • 格式:DOC
  • 页数:29
  • 大小:316.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单元共3套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新教材 统编 2019 高中历史 必修 中外 历史 纲要 单元 单元测试 答案 解析 下载 _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29 页 新教材统编版新教材统编版 (20192019)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测试卷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1.商朝历史成为“信史”得益于() A.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B.甲骨卜辞与姜寨遗址的印证 C.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D.史记记载与神话传说的印证 2.在殷人的眼中,只有通过虔诚的祭祀才能获得“上帝”的眷顾而得以维护长久统治,而以 周公为代表的周族却认为,天神是无私的,以“道德”作为赏罚标准,君主必须“保民”才 能“以德配天”。这表明() A.治国理念发生变化B.神权

    2、王权实现结合C.德治传统已经确立D.神的地位发生动摇 3.家训是指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训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的 教养、原则都有着重要的约束作用,家训或单独刊印,或附于宗谱。家训传统传承至今说明 () A.家族力量仍然强大B.宗法观念影响深远 C.封建礼教束缚人性D.社会秩序遭到破坏 4.春秋时期的军队规模不大,很少进行大规模的动员,战争时间也比较短。战国时期的战争 动辄十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参与,需要举国动员,战争往往持续数年。出现此变化的主要 原因是() A.军事技术的革新B.诸侯国加强了集权 C.法家地位的巩固D.铁犁牛耕得到普及 5.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认识到人才

    3、的重要性。如齐国规定:“德义未明于朝者,则不可加于 尊位;功力未见于国者,则不可授以重禄;临事不信于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材料说明当 时() A.世卿世禄被废除B.用人制度适应了现实需要 C.奴隶制度被废除D.权力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 6.商鞅第二次变法,在秦国普遍推行县制,把乡、邑、聚等合并为县。县令为一县之长,下 设县丞、县尉、啬夫和令史等官吏,县令等长吏可以随时由国君任免。这一举措() A.表明秦国确立君主专制B.有利于国君对地方的控制 C.得到诸侯国的普遍借鉴D.说明分封制开始崩溃 7.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则说,“不学 礼,无以立”,要“非

    4、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A.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 C.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8.战国后期,荀子到秦国访问,“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 观其士大夫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这则史料可以用来 第 2 页 共 29 页 佐证() A.统一逐渐成为时人共识B.良好的吏治利于秦的崛起和统一 C.百家争鸣局面即将结束D.秦国率先消除分封制带来的积弊 9.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先后五次东巡, 在东巡过程中进行了诸如泰山封禅、 祭祀文化名山和 舜、禹等华夏先王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

    5、 A.是秦王朝推行文化专制的重要手段B.增进了华夏民族的历史文化认同 C.加重了人民负担导致秦王朝的灭亡D.消除了关东人民对秦王朝的仇视 10.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指出: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 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A.各自为政,此消彼长B.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层层分封,等级分明D.世袭制兴,禅让制灭 11.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惠文“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秦昭王“取 郢为南郡”秦庄襄王“秦界至大梁,初置三川郡”,秦统天下的时候,“初并天下为三 十六郡”。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秦统一进程与国家体制变革相结合B.国家统一成为设置郡县的

    6、必备条件 C.争霸战争加速了分封制的瓦解进程D.秦国的官僚政治已取代了贵族政治 12.有学者认为,“始皇既卒,天下解体,怨望日甚。封建之残念,战国之余影,尚留存于 人民之脑际。于是成卒一呼,山东响应,为古代封建政体作反动,而秦遂以亡。”该学者认 为秦亡的原因是() A.群龙无首,吏治腐败B.统治残虐,民心思变 C.严刑峻法,文化专制D.推行郡县,地方离心 13.有学者认为,经秦末战乱,西汉建立之初经济调敝,特别是广:大统治区域内经济差异和 文化差异非常大,由中央统一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政策,殊为不易。此观点可以用来说明汉 初需要() A.确立独尊儒术的方针B.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C.实施郡国并行

    7、的制度D.倡导休养生息的理念 14.刘邦登基诏书称,基于推翻暴秦、消灭项羽,功劳最大者为帝;次者为王为侯;最末为战 士,可以分到一定的田地。这主要说明汉初() A.等级秩序影响战争胜负B.权力分配具有军功色彩 C.统治基础呈现多元态势D.社会关系不稳定性增强 15.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受到渴望与汉朝通使往来的大宛等国的欢迎。 张骞在出使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 据此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功绩是() A.开辟了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B.建立了汉朝与西方的联系 第 3 页 共 29 页 C.确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权D.推动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

    8、二、非选择题,共 55 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 分) 材料一 有学者说,周代的宗法制完备而严格,是一个成功的创造。继位的族长在宗族 中有对宗族祖先的主祭权、对族人政治上的治理权、对宗族内共有经济的支配权。同一宗族 内,“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这种关系不断发展 的结果是君统宗统的合一。 摘编自冯尔康等中国宗族史 材料二 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封邦建国)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 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 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正是在这一背 景

    9、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理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 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摘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宗法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该制度对西周政治产生的影响。 (7 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春秋时期政治制度变革的趋势及其原因。依据战国时期的历史,说明 “制度的重新建构”。(8 分) 17.战国时期,义利观是思想家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 分) 材料一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利少而义多,为之。 荀子 利之所在,民归之;名之所彰,士死之。 韩非子 材料二 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 民之欲利者,非耕

    10、不得;避害者,非战不免。 重罚轻赏,则上爱民,民死上;重赏轻罚,则上不爱民,民不死上。 治国能抟民力而壹民务者,强;能事本而禁末者,富。 商君书 第 4 页 共 29 页 材料三 不义不处,非理不行,务兴天下之利,曲直周旋,利则止。 墨子 臣不得以行义成荣,不得以家利为功,功名所生,必出于官法。 韩非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和韩非子对“义利”的不同态度,并说明他们思 想意图的共通之处。(6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的思想主张。(6 分) (3)结合商鞅变法有关史实,评析材料三所反映的义利观。(13 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 材料一 公元前 2

    11、21 年,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在以武力夺来的广袤土地上普遍建立 郡县,形成了一套严密的地方行政管理体系。然而,郡县制对于专制统治者个人来说也有不 利的一面。 异姓的地方官吏多数是些见风使舵的势利之徒, 他们往往在王朝危难之时为自己 着想,不全力去拱卫统治者濒危的社稷。“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 前世之弊矣。 ” 西汉各侯国的权力较大, 但经汉景帝和汉武帝的努力, 诸侯国势力大为削弱。 摘编自万昌华论郡县制度的嬗变与实质 材料二 中央集权解决的是中央和地方关系的价值取向问题,以中央集权为主导,以皇 权为最高象征,自秦朝始基本稳定延续两千年。中央集权的政治功能,其根本在于保障国

    12、家 的版图统一,而国家的统一对百姓而言是安居乐业的前提条件,否则分裂必然导致内战,内 战则导致百姓生灵涂炭。对于大版图、人口众、多民族、区域差异大的大国而言,维持统一 无疑具有政治上压倒一切的优先性, 也是任何执政集团先进与否的关键指标。 对中华民族而 言,郡县制的这一灵魂至今并不过时。 摘编自曹锦清等郡县国家: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传统及其当代挑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到汉初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并分别说明两个时 期实行不同制度的原因。(8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朝确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有何意义。(7 分) 第 5 页 共 29 页 第 6 页 共 29

    13、页 答案以及解析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商朝的历史之所以能成为信史,是因为当时已经有文字记载,遗留下来的文献、甲骨 卜辞等都可以进行印证,因此本题选择 A 项。B 项只涉及一部分,排除;C 项错误,二里头遗 址是夏朝的遗址;D 项错误,史记并不是当代人记载的历史。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周代的德治理念。由材料“在殷人的眼中,只有通过虔诚的祭祀才能获得上 帝的眷顾而得以维护长久统治”可知,殷人治国强调祭祀,由材料“以周公为代表的周族却 认为,天神是无私的,以道德作为赏罚标准”可知,周朝治国强调重德保民,与商朝的 治国理念相比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故选 A 项; 材料强调的是治国

    14、理念的变化而非神权王 权观念,故排除 B 项;“已经确立”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 C 项;材料中并未提及神的地位 变化,故排除 D 项。 3.答案:B 解析:材料强调家训影响至今,未强调家族力量、封建礼教、社会秩序,故选 B。 4.答案:B 解析:战国时期,各国大都推行县制、什伍制,加强了集权,将人力、物力、财力控制在国 家手中,这是进行举国动员、维系长期战争的制度条件,故 B 项正确;军事技术的革新加剧 了战争的残酷性,与举国动员参战关系不大,排除 A 项;C 项不符合史实;铁犁牛耕的普及 是在汉代以后,排除 D 项。 5.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春秋时期诸侯国重视人才本身的品德及能力,而

    15、非其出身,这适应了诸 侯争霸的现实需要,故选 B 项;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除了世卿世禄制,排除 A 项;春秋时 期,奴隶制度逐渐瓦解,但并未被废除,排除 C 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周天子势力衰微, 但权力格局未发生根本变化,排除 D 项。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根据材料“商鞅第二次变法,在秦国普遍推行县制县令等长 吏可以随时由国君任免”可知,商鞅推行县制使国君加强了对地方的直接管控,故选 B 项; 材料没有体现君主专制的确立,故排除 A 项;材料没有体现诸侯国对秦国的借鉴,故排除 C 项;春秋时期随着土地私有的发展,分封制已经开始崩溃,故排除 D 项。 7.答案:A 解析:本

    16、题考查百家争鸣。老子的意思是,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 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他认为礼是 第 7 页 共 29 页 道德缺失后的产物,所以是反对礼;而孔子则认为礼是一个人立身之本,倡导礼。这体现了 两位思想家对周礼的反思,故 A 项符合题意。 8.答案:B 解析:材料中“其百吏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等 信息反映出秦国良好的吏治,这种现象有利于秦的崛起和实现统一,故答案为 B 项;材料没 有反映人们对于统一的态度, 排除 A 项;材料没有反映百家争鸣局面的发展状况, 排除 C 项; 这种良好吏治不能

    17、佐证秦国率先消除分封制带来的积弊,排除 D 项。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秦朝的统一。根据材料“在东巡过程中进行了诸如泰山封禅、祭祀文化名山 和舜、禹等华夏先王等一系列活动”可知,这些文化活动表达秦始皇对中原华夏地区的民族 文化认同, 增进了华夏民族的历史文化认同, 故选 B 项; 材料中的活动与推行文化专制无关, 故排除 A 项;秦朝暴政加重了人民负担导致秦王朝的灭亡,与材料中的东巡活动无关,故排 除 C 项;“消除了”说法绝对化,故排除 D 项。 10.答案:B 解析:秦朝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的核心内容就是权力的高度集中,即地 方集权于中央,中央集权于皇帝,故 A 项错

    18、误,B 项正确;C 项是分封制的特点,D 项开创于 夏朝,不是“新制度”的突出特点。 11.答案:A 12.答案:D 13.答案:C 14.答案:B 解析:由材料“功劳最大者为帝”“次者为王为侯”“最末为战士”可知,汉初依据军功进 行分封,权力分配具有军功色彩,故选 B 项。材料强调战争中的功绩影响等级秩序,排除 A 项。材料强调的是分封的依据而非统治基础的表现,排除 C 项。材料并未体现社会关系的不 稳定性,排除 D 项。 15.答案:D 16.答案:(1)特点:体系完备;等级森严(族长具有专断权力);与政治关系密切(家国一体)。 影响: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加强了周

    19、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 (2)趋势:分封制、 宗法制瓦解。 原因:血缘纽带日渐疏远。 建构: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 从贵族制(世卿世禄制)向官僚制转变。 解析:本题考查西周宗法制及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制度的变革。(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 材料一“周代的宗法制完备而严格”,可得出体系完备、等级森严;根据材料一“这种关系 不断发展的结果是君统宗统的合一”,可得出与政治关系密切。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 料一“继位的族长在宗族中有对宗族祖先的主祭权、对族人政治上的治理权、对宗族内共有 第 8 页 共 29 页 经济的支配权” , 可得出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根据材料一 “

    20、这 种关系不断发展的结果是君统宗统的合一”,可得出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2) 第一小问“趋势”,根据材料二“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再依靠封建制重 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可得出分封制、宗法制瓦解。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 料二“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可得出血缘纽带日渐疏远。第三小问“制度的重 新建构”,根据材料二“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建立君 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由贵族制向官僚制转变。 17.答案:(1)不同态度:荀子主张先义后利,重义轻利;韩非子主张追求利益,重利轻义。共 通之处:调整个体与社会、国家的义利关系;为统治阶级

    21、提供治国思路。 (2)思想主张:奖励耕战;重农抑商;主张严刑峻法。 (3)评析:墨家、法家的义利观代表了社会整体利益的需求,以利天下为价值取向;商鞅变法 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以利为出发点,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和军功,为秦国实现富国强 兵、国家统一奠定基础,逐步形成了以法制为核心的义利观,打破了旧贵族的义利观;义与 利是对立统一的,应实事求是地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贵义重利,取利于义,肯定正当利 益。 解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第一小问不同态度,根据材料一“先义而后利者 荣,先利而后义者辱。利少而义多,为之”,可得出荀子主张先义后利,重义轻利;根 据材料一“利之所在,民归之;名之

    22、所彰,士死之”,可得出韩非子主张追求利益,重利轻 义。第二小问共通之处,结合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可得调整个体与社会、国家的义 利关系,为统治阶级提供治国思路。(2)根据材料二“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能 事本而禁末者,富”,可得出重农抑商;根据材料二“非耕不得非战不免”,可得出奖 励耕战;根据材料“重罚轻赏,则上爱民,民死上”,可得出主张严刑峻法。(3)首先,归纳 材料的义利观,得出观点:墨家、法家的义利观代表了社会整体利益的需求,以利天下为价 值取向。其次,结合商鞅变法的相关史实对材料的观点进行论述:商鞅变法顺应时代发展趋 势,以利为出发点,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和军功,为秦国实现

    23、富国强兵、国家统一奠 定基础, 逐步形成了以法制为核心的义利观, 打破了旧贵族的义利观。 最后, 进行总结升华: 义与利是对立统一的,应实事求是地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贵义重利,取利于义,肯定正 当利益。 18.答案:(1)变化:由秦朝的郡县制到汉初郡国并行制。原因:秦朝,吸取分封制教训,加强 中央集权的需要。汉初,统治者认为秦朝郡县制存在弊端,巩固刘氏家族统治地位的需要。 (2)意义:奠定了中央集权统治的基础;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民生的安定;为后世 地方行政制度提供了借鉴。 解析:(1)变化:根据“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在以武力夺来的广袤土地上普遍建立郡县” “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

    24、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可得出由秦朝的郡县制到汉 第 9 页 共 29 页 初郡国并行制。原因:秦朝,根据所学可得出吸取分封制教训,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初, 根据“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可得出统治者认为秦朝 郡县制存在弊端,巩固刘氏家族统治地位的需要。(2)意义:根据“对于大版图、人口众、多 民族、区域差异大的大国而言,维持统一无疑具有政治上压倒一切的优先性,也是任何执政 集团先进与否的关键指标。对中华民族而言,郡县制的这一灵魂至今并不过时”,可从奠定 了中央集权统治的基础、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民生的安定、为后世地方行政制 度提供了借鉴等方

    25、面概括。 第 10 页 共 29 页 新教材统编版新教材统编版 (20192019)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测试卷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1.西晋时, 太子的卫兵多达万人, 太子师傅增至六人, 太子舍人、 洗马等属官增至三四十人, 皆由当时名流担任。南朝宋武帝刘裕即位后,增加太子兵力,到宋文帝时东宫兵力“至有实 甲万人”。梁朝太子精兵不下万人。这表明,西晋、南朝时期() A.太子掌兵严重威胁皇权B.官僚政治日趋完善 C.皇权维系诉诸亲缘关系D.皇子争立现象频繁 2.晋室南迁,衣冠南渡,为了仰仗随司马氏

    26、东迁的中原士族,司马皇族极力拉拢世家大族如 王姓大族,“王与马,共天下”,上层士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寒门 庶族只能居于下位,东晋成为门阀政治的代表时期。这反映出当时() A.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B.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 C.考试选官制度已经确立D.选官重视家族经济基础 3.“自魏晋重中书之官,居喉舌之任,则尚书之职,稍以疏远。至梁、陈,举国机要,悉在 中书,献纳之任,又归门下,而尚书但听命受事而已。 ”这说明魏晋南朝时期() A.宰相参政议政职能制度化B.中枢机构异变利于皇权加强 C.制衡机制提高了行政效率D.中央决策呈现民主化趋势 4.北魏孝文帝时期所颁行的 考课法 ,

    27、规定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员必须接受三年一度的考核, 根据结果决定官员们的升迁罢免,力图“愚滞无妨于贤者,才能不壅(堵塞)于下位”。这说 明考课法旨在() A.缓和中央与地方矛盾B.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C.限制世家子弟的入仕D.激发官员重学热情 5.从唐太宗到唐肃宗,皇帝私人秘书机构的职能逐渐从“文学侍从”发展到“专掌内命”的 内相,架空中书省,成为事实上的宰相。这反映了() A.文官政治色彩日益浓厚B.相权对皇权的制约弱化 C.中央集权制度日趋完善D.宰相议政职能逐渐消失 6.唐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谏官制度。谏官不仅要随宰相入阁议事,“有失辄谏”,而且可以 随时进封事,不限早晚, “不须令宰相先知”,

    28、保证谏官的独立谏净权。这反映出唐代() A.中枢决策机构出现异变B.实现了监察的全覆盖 C.朝廷内部出现再次分权D.利用监察制加强皇权 7.武则天以皇帝的名义把氏族志改为姓氏录,规定凡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可入谱,只 以官位定尊卑。同时,增加“殿试”,把初唐每年 4-7 个进士的录取名额增至 20 人,然后 让这些人去巡视各地,并负责选拔推荐人才。这些做法的相同目的是() A.打击门阀贵族,加强皇权统治B.削弱李氏家族,抬高武姓势力 第 11 页 共 29 页 C.提高官员地位,弱化宗法观念D.扩大科举范围,笼络天下英才 8.唐朝政事堂为政府最高机构,凡皇帝命令需经政事堂群相会议正式通过方可送尚书省

    29、执 行,若未加盖政事堂印章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则被认为违法。这表明() A.古代政治制度日益成熟B.专制皇权遭到严重削弱 C.分权与制衡体制的形成D.宰相擅权现象越发严重 9.资治通鉴记载:唐“边帅不久任,不遥领,不兼统,功名著者往往入为宰相。” 最初节度使只掌管军务, 另设掌钱粮的度支使、 管屯田的营田使, 防区内的政事由刺史掌管。 但玄宗后期,节度使开始兼领度支使、营田使,后来又兼采访使,采访处置使等。这种变化 () A.成为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B.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导致了地方权力过度膨胀D.说明了唐地方官制得到完善 10.下表是唐代科举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据此可知,在

    30、唐代()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初试二试三试 明 经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 论语 尔雅 ,每经帖十条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 进 士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 每经帖十条 作诗、赋、文各一 篇 作时务策五道 A.科举制成为选官的唯一方式B.进士科更注重选拔具有才华和能力的人才 C.明经科完全脱离社会的实际D.进士科考试对唐诗的繁荣起着决定性作用 11.北魏实行均田制,把土地划分为生产谷物的露田,栽植桑、榆、果木的桑榆田,植麻的 麻田,造屋和种菜的园宅田,备休耕的倍田,明确规定各类上地的用途。这一做法() A.推动北方经济恢复发展B.推动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C.有利于棉纺织业的发展D

    31、.限制了土地的高度集中 12.唐朝府兵制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是兵农合一的制度,府兵农忙时生产,农闲时操练。 府兵卫士二十一岁入军,六十岁免役。他们参战的武器、马匹、粮食均需自备,全国都有负 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这一制度() A.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B.练就了专业的军事队伍 C.不利于商业的繁荣发展D.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13.按照唐制,凡属皇帝敕令,必须经三省政事堂会议正式议决通过,并加盖“中书门下之 印”,方可颁行生效,因此唐代也就出现了“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的现象。这说明唐 代三省制下() 第 12 页 共 29 页 A.中枢决策的有效性加强B.君权受到一定程度制约 C.宰相之间

    32、彼此相互制衡D.政事堂掌握最高决策权 14.敦煌莫高窟中所存北魏时期的释迦牟尼塑像,身上斜披印度袈裟,头顶扎扁圆形发髻, 保留键陀罗样式;中唐时期的胁侍菩萨塑像则肤色白净,表情随和,保留唐代平民的两片螺 圆形发髻。这种变化反映出() A.隋唐文化的开放包容B.儒学主流地位的丧失 C.佛教文化逐渐本土化D.统治者对佛教的重视 15.骆驼这种独特的动物成为唐代的一种象征符号,从国家、社会到精神生活层面,我们都 能够看到骆驼的身影。骆驼在唐代的全面参与反映了() A.骆驼已取代耕牛成为主要的农用动力B.各阶层寻求异域珍宝的社会奢靡之风 C.已形成西部少数民族移居中原的浪潮D.对外贸易与开拓成为社会的

    33、价值追求 二、非选择题,共 55 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 材料一 夏、商、西周时期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 的,这使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 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尽管历次朝代更迭都会出现土地及民心层面的天下分裂,但伴随 着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土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 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 的认同上。 经历过春秋战国的重重洗礼, 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 集权体制的飞跃。 摘编自王宣华先秦中原文化区域“大一统”秩序观及当代价值探析 材料二 公元 589 年

    34、,隋朝结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完成统一。魏晋南北朝时期虽 然呈现分裂割据的局面,但统一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西晋后洛阳的正音“南染吴、越, 北杂夷虏”,及东晋长江下游扬州“侨吴混合之语音最盛行”,而且“此种相互同化作用范 围甚广”。自曹魏起,南北政权都重视通往淮河流域的水道,开凿或疏通了一系列水道以运 兵和运粮,“使长江、黄河间的水路交通进一步拓展”。在北魏宣武帝即位后 50 年中,南 北双方进入一个相对和平共处的时期,文化交流频繁,装饰艺术风格,特别是装饰题材、造 型及纹饰渐趋相近。当时虽然南北分裂,但交往频繁,南、北朝间国书往来,本来的套话是 “想彼境内宁静,此率土安和”,后来为“欲示无

    35、外之意”而不分彼此,改成“想境内清晏, 今万国安和”,并取得南北一致认同。 第 13 页 共 29 页 摘编自严耀中论魏晋南北朝的走向重新统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先秦至秦朝“大一统”内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朝建立大 一统国家的历史意义。(8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最终走向统一的因素,谈谈 你对“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的认识。(12 分) 17.不同视角看孝文帝改革。(20 分) 某班历史社团就孝文帝改革展开了课外阅读与讨论。 王同学展示了自己的课外阅读,清朝赵翼廿二史札记的部分内容: 魏孝文帝欲迁洛以变旧风。恐大臣不欲,乃发京师步骑百

    36、余万南伐,至洛阳群 臣请停南伐, 帝曰: “今者之举, 兴发不小, 动而无成, 何以示后?若不南伐, 便当迁洛。 ” 诏迁洛之人,死者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注:北方地名)人,皆为洛阳人。又诏改国姓为 元氏。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里的“魏”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政权。王同学展示的材料说明 孝文帝改革得以推进,得益于哪两个因素?(5 分) 进而,王同学又展示了下面这段文字: 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 此。盖徒欲兴文治以比于古帝王,不知武事已渐弛也。 (2)王同学展示的这段材料表达了对孝文帝改革怎样的评价?其依据是什么?(5 分) 针对王同学

    37、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 李同学展示了自己的阅读材料进行反驳。 他出示了钱穆 国 史大纲的引文: 魏孝文迁都一则元魏政制,久已汉化,塞北荒寒,不配做新政治的中心。二则北方 统一以后,若图吞并江南,则必先将首都南移。三则一般鲜卑人,建国已逾百年,而不 免暮气渐重,魏孝文实在想用迁都的政策来与他的种人以一种新刺激。孝文帝对汉文化 衷心欣羡,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整体的汉化。惜乎孝文南迁五年即死。他 的抱负未能舒展,鲜卑人追不上他的理想,而变乱由此起。 (3)若要有力反驳王同学的观点,李同学必须结合本段材料从哪些角度进行论证?(5 分) 社团指导老师在听了两位同学的发言后,肯定了他们发言的合理性

    38、。同时,引导他们参看下 面这段历史材料: 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给各族人民带来了苦难,在长期的冲突与交往中,民族交融 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缩小了 第 14 页 共 29 页 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4)相比前面的材料,这段材料从更深刻、更广阔的视角看待这一历史,试说明之。(5 分)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 分) 材料一 时间事件 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 134 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魏文帝黄初元年(220 年)乃立九品官人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 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 武则天长安二年(

    39、702 年)始置武举 材料二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 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 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升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必然 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 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 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1)材料一反映了哪几种选官制度?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选官标准的变化。 (5 分) (2)请根据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指出古代选官制度所蕴含的积极的价值取向。(5 分

    40、) (3)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的影响。(5 分) 第 15 页 共 29 页 答案以及解析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西晋时,太子的卫兵多达万人,太子师傅增至六人”“梁朝太子精兵不下 万人”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统治者都在加强太子的兵力,以亲缘关系来维系和加强 政治上的皇权统治,故选 C 项。太子掌兵是为了加强皇权,且威胁皇权的说法与材料“南朝 宋武帝刘裕即位后,增加太子兵力”不符,排除 A 项。官僚政治是指具有机能专业化、职务 凭资格、行动按固定规章办事、权力分等级等特点的系统行政管理体制,排除 B 项。材料没 有反映皇子争立现象,排除 D 项。 2.答案:A

    41、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东晋门阀政治。根据材料“王与马,共天下”“上层士族通过九品官人 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可知,东晋时期世家大族受皇族重用,并且垄断仕途、干预朝 政,故 A 项正确;门阀政治加强了阶层固化,不利于封建国家扩大统治基础,不能体现政治 制度上的进步,故 B 项错误;考试选官为科举制的特点,故 C 项错误;材料中九品官人法以 家世门第为选官标准,重视门第出身,故 D 项错误。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魏晋南朝时期的三省制。结合所学可知,东汉尚书职权显要,材料反映魏晋 置中书分其权,南朝又设门下,尚书地位进一步削弱,这一变化有利于皇权加强,故选 B 项。 4.答案:B 5.答案

    42、:A 解析:题干中皇帝私人秘书机构职能的变化,反映了皇权的加强相权的削弱。故选 A。 6.答案:D 解析:材料表明,唐代谏官不仅能随宰相入阁议事,而且可以随时进封事,不用提前告知宰 相,可见谏官制度可使下情更更好地上达,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皇权,故选 D 项;谏官只负责 谏议,中枢决策机构并未出现异变,排除 A 项;材料只是强调了“保证谏官的独立谏净权”, 并未体现唐代监察的全覆盖,且“全覆盖”说法绝对,排除 B 项;材料不能体现唐代朝廷内 部的分权,排除 C 项。 7.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唐朝加强专制统治。 根据材料大意可知, 武则天把 氏族志 改为 姓氏录 , 扩大入谱官员的范围,提高新

    43、兴地主阶级的社会地位;增加进士录取名额,并让新晋进士进 一步推荐人才,从而扩大了新兴地主规模。培植新兴地主阶级,改变王朝的权力构成就是为 了打击门阀氏族势力,加强皇权,故选 A 项;武则天将氏族志改为姓氏录,规定以 第 16 页 共 29 页 官位尊卑定等级,培植新兴地主阶级,削弱了所有的门阀世族而不是针对具体姓氏,故排除 B 项;提高官员地位,弱化宗法观念,是打击门阀贵族、加强皇权统治的措施,而不是目的, 故排除 C 项;D 项表述未能包含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社会地位的内容,以偏概全,故排除。 8.答案:A 9.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唐代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藩镇割据。 材料明确指出唐代节度使设

    44、计的初衷和 权限变化,这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A 选项,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经济, 节度使权限的变化是制度性因素,不是根本原因,故不选;B、C 选项,节度使权限的变化 导致地方实力增强,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分析错误,不选 B 而选 C;D 选项,材料中节 度使权限变化不能说明地方官制的完善,而是对地方体制的破坏,故不选。 10.答案:B 11.答案:A 1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唐代府兵制的影响。由题干中的唐朝府兵制规定府兵“参战的武器、马匹、 粮食均需自备”可知,府兵制增加了作为府兵的农民的经济负担,故选 A 项;由于府兵制是 兵农合一的制度,农忙时参加生产,农闲时操练,所

    45、以并不是专业的军事队伍,故排除 B 项;府兵制属于兵农合一的制度,与农业和军事有关,而与商业发展无关,故排除 C 项;府 兵仅仅是在战时作战,平时属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所以不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故排除 D 项。 1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唐代的三省制。根据材料“凡属皇帝敕令,必须经三省政事堂会议正式议决 通过”可知,皇权受到一定程度制约,故选 B 项;材料体现不出中枢决策的有效性,故排除 A 项;材料体现的是皇权和相权的关系,并不是宰相之间的制约,故排除 C 项;中国古代皇 帝掌握最高决策权,故排除 D 项。 1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唐代三教合一的思想文化潮流。根据材料可知,佛教塑

    46、像在中唐时期的特征 已经有中国化的表现,这反映出佛教文化逐渐本土化,故选 C 项;材料强调佛教的本土化, 而不是文化开放,故排除 A 项;唐朝时儒学仍然是主流,故排除 B 项;材料无法体现统治者 的态度,故排除 D 项。 15.答案:D 16.答案: (1)变化:由土地和心理层面的统一到制度层面的统一;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 意义:政治上,维护了国家统一与社会安定。经济上,可以有效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开展 大规模生产活动,维护了小农经济的稳定并创造了辉煌的农耕文明。民族关系上,促进了民 第 17 页 共 29 页 族交融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文化上,推动了文化的整体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华文明的

    47、 传承与发展。 (2) 因素:移民的大潮推动了文化交融;水陆道路的打通减少了大一统的地理障碍;民族交融 的加强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要求统一的主观愿望。 认识:从历史的长时段看,中原王朝实行的一些政策、制度,起到了凝聚民心的作用;从文化 认同看,追求统一的文化认同始终存在;从民众基础看,普通民众追求统一;从自然因素看, 中国的地理环境具有封闭性,内部地形相对平坦,受外族侵扰较少,利于国家治理;从生产 方式看,以农立国是中国古代中原王朝的基本国策,统一有利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人口的 增长,社会稳定与繁荣。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夏、商、西周时期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 面, 秦统一

    48、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 得出由土地和心理层面的统一到制度 层面的统一; 由材料 “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的认同上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 跃”得出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第二小问,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民族 关系、文化等角度思考。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南染吴、越,北杂夷虏”“侨吴混合 之语音最盛行”“此种相互同化作用范围甚广”并结合所学得出移民的影响;根据“都重视 通往淮河流域的水道”并结合所学得出水陆交通的影响;根据“南北双方进入一个相对和平 共处的时期,文化交流频繁”并结合所学得出民族交融的影响;根据“取得南北一致认同” 并结合所学得出主观愿望的影响。第二

    49、小问为认识类设问,可以按步骤进行分析。第一步, 明确认识的对象,即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第二步,梳理材料和所学知识,确定作 答角度。材料一说明:秦朝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的秩序。(时间存续)材料二说明:即使在大 分裂时期,也存在统一趋势。(文化认同)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地理环境具有封闭性,外 部侵扰较少,地形相对平坦,利于国家治理。 (自然环境)普通民众渴望统一,拥护统一。 (民生愿望)中原王朝以农立国,统一利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人口的增长。 (生产方式) 17.答案:(1)政权:北魏。因素:灵活的策略;坚定的决心。 (2)评价:对孝文帝改革持一定的批评态度。依据:认为孝文帝改革用中原文化改变了

    50、鲜卑族 尚武的精神,导致国家衰落。 (3)改革具有历史必然性;国家衰落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4)从时间角度, 不再将孝文帝改革作为一个孤立历史事件作短时段分析, 而是放眼长时段, 从之后国家日趋统一的历史影响来评价孝文帝改革。 从空间角度, 不再局限于北魏一个王朝 的疆域,而是从全国的统一来看问题。从民族交融角度,不再将鲜卑族、汉族看作孤立的、 对立的民族,而是从中华民族的角度审视问题。从多民族国家发展角度,不再计较一朝一代 的得与失,而是从整个古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视角审视问题。 第 18 页 共 29 页 解析:(1)政权:根据“魏孝文帝”“迁洛”等得出是北魏。因素:根据“恐大臣不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单元共3套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681694.html
    wenku818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