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全册配套最完整精品课件2.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全册配套最完整精品课件2.ppt》由用户(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生物 地层学 配套 完整 精品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参考教材:参考教材: 何心一、徐桂荣,1993,古生物学教程。 地质出版社 参考教材:参考教材:杜远生、童金南,1998,古生物地 史学概论。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参考教材:参考教材: 龚一鸣等, 2007,地层学基础与前沿。中 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曲淑琴等, 2009,地层学概论。地质出版社 1 古生物学概述 研究地史时期生物界面貌和发展历史的科学;研究地史时期生物界面貌和发展历史的科学; 其其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地层中的生为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地层中的生 物遗体和遗迹,以及和生物活动有关的各种物物遗体和遗迹,以及和生物活动有关的各种物 质记录;质记录; 以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界为
2、线索,研究地质历以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界为线索,研究地质历 史时期的生物体及其相关各个地质和生物学方史时期的生物体及其相关各个地质和生物学方 面。面。 1 1 古生物学概述古生物学概述 “沧海桑田” 史密斯生物层序律 19世纪中后期,古生物学建立,同时地 质学体系初步形成。 最古老、最基础的地质学科之一 1 古生物学概述 与现今生物学(Neotology)相对应,但它的研究 内容在许多方面超出了现今生物学的研究范畴: 生物学方面:生物体的结构、构造、个体发育和系 统发生、生物演变和环境适应,乃至生物的生理和 生物化学等; 地质学方面:古生物的地质时间含义、古生物的地质学方面:古生物的地质时间含义
3、、古生物的 兴衰与迁移、古生物与能源,以及古生物的埋藏兴衰与迁移、古生物与能源,以及古生物的埋藏 与石化作用等。与石化作用等。 1 古生物学概述 古生物学的基础工作包括:古生物学的基础工作包括: 化石的采集和发掘化石的采集和发掘 化石的处理和古生物复原化石的处理和古生物复原 古生物鉴定和描述古生物鉴定和描述 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进而研究各类生物的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进而研究各类生物的生活方式, 生活环境和进化规律生活环境和进化规律 古生物学可分为研究地史时期动物界及其发展的学科古生物学可分为研究地史时期动物界及其发展的学科 (包括古脊椎动物学和古无脊椎动物学)和研究地史时(包括古脊椎
4、动物学和古无脊椎动物学)和研究地史时 期植物界及其发展的古植物学。期植物界及其发展的古植物学。 形形色色的生物界形形色色的生物界 数量数量 已知现生生物有170万多种 每年还要新发现1万多种 估计现存生物有500-1000万种 形形色色的生物界形形色色的生物界 数数 量量 动物界中的巨人:海生哺乳动物鲸类,以蓝鲸 最大,有记录以来捕到的一条蓝鲸,长34.6m, 重170t(=30头非洲象) 形形色色的生物界形形色色的生物界 数数 量量 最小的动物是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原生 生物) 形形色色的生物界形形色色的生物界 数数 量量 2 2 化石与古生物化石与古生物 2.1 化石的定义 2.2 化石的形
5、成条件 2.3 化石的保存类型 2.1 化石的定义 化石(Fossil):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 史时期的生物遗体和生命活动痕迹。 与一般岩石的去区别:具有生物特征: 形状、结构、纹饰,有机化学组分等; 或者具有生命活动信息:生物遗迹、遗 物、工具等。 2.1 化石的定义 2.1 化石的定义 怪诞虫 2.1 化石的定义 怪诞虫的复原 2.1 化石的定义 爪纲虫 2.1 化石的定义 爪纲虫复原 2.1 化石的定义 假化石假化石pseudofossilpseudofossil 与化石相似,但与生命活动无关,如矿物集合体、泥裂、与化石相似,但与生命活动无关,如矿物集合体、泥裂、 砾石、矿质结核,树枝状铁
6、质沉积物等砾石、矿质结核,树枝状铁质沉积物等 大化石大化石macrofossilmacrofossil 用常规方法在肉眼下既能研究的化石用常规方法在肉眼下既能研究的化石 微化石微化石microfossilmicrofossil 肉眼不能直接可靠地分辨,需要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及通肉眼不能直接可靠地分辨,需要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及通 过一定的手段才能进行研究的生物体或身体的微小部分过一定的手段才能进行研究的生物体或身体的微小部分 超微化石超微化石nannofossil:nannofossil:小于小于1010m m 2.1 2.1 化石的定义化石的定义 2.2 2.2 化石的形成化石的形成 2.2
7、2.2 化石的形成化石的形成 条条 件件 2.2.1 2.2.1 生物本身的条件生物本身的条件 2.2.2 2.2.2 生物死后的环境条件生物死后的环境条件 2.2.3 2.2.3 埋藏条件埋藏条件 2.2.4 2.2.4 时间条件时间条件 2.2.5 2.2.5 成岩石化条件成岩石化条件 2.2.12.2.1生物本身的条件生物本身的条件 生物硬体生物硬体 矿化硬体:矿化硬体:矿化程矿化程 度,矿化组分度,矿化组分 比较稳定的是方解比较稳定的是方解 石、硅质化合物、石、硅质化合物、 磷酸钙等磷酸钙等 不太稳定的是霰石不太稳定的是霰石 和含镁方解石等和含镁方解石等 有机质硬体:有机质硬体:如几丁
8、质薄膜、角质层、如几丁质薄膜、角质层、 木质物等木质物等 2.2.12.2.1生物本身的条件生物本身的条件 生物软体生物软体 2.2.2 2.2.2 生物死后的环境条件生物死后的环境条件 即生物死后所处的外界环境条件 物理条件 如高能水动力条件下生物尸体易被破坏 化学条件 如水体PH值小于7.8时,CaCO3易于溶解; 氧化环境中有机质易腐烂 生物条件 如食腐生物和细菌常破坏生物尸体 2.2.3 2.2.3 埋藏条件埋藏条件 与埋藏的沉积物性质有关: 圈闭较好的沉积物易于保存,如化学沉积物、生物成因的 沉积物 一些特殊的沉积物还能保存生物软体部分,如松脂、冰川 冻土等。 具孔隙的沉积物中的古生
9、物尸体易被破坏 基底上的内栖生物,以及一些表栖生物也能破坏沉积物内 的生物遗体 2.2.4 2.2.4 时间条件时间条件 埋藏前的暴露时间 及时埋藏有利于形成化石 埋藏后不被再发掘出来 石化作用时间 经过地质历史时间的成岩石化作用 短暂、近期内的生物埋藏不成为化石 2.2.5 2.2.5 成岩石化条件成岩石化条件 埋藏的尸体与周围的沉积物一起,在漫长的地史 成岩过程中,逐步石化,形成岩石的一个部分。 石化作用石化作用petrifaction 埋藏在沉积物中的生物体,在成岩作用中埋藏在沉积物中的生物体,在成岩作用中 经过物理化学作用的改造而成为化石的过程。经过物理化学作用的改造而成为化石的过程。
10、 沉积物固结成岩过程中的沉积物固结成岩过程中的压实作用压实作用和和结晶结晶 作用作用都会影响化石的石化作用和化石的保存都会影响化石的石化作用和化石的保存 2.2.5 2.2.5 成岩石化条件成岩石化条件 (1)矿质充填作用 生物硬体组织中的一些空隙,经过石化作用被一 些矿物质沉淀充填,使得生物硬体变得致密和坚 硬。 充填作用可发生在生物硬体结构中,如贝壳的为空、 脊椎动物的骨髓;也可以发生在生物硬体结构之间,如 有孔虫的房室、珊瑚的隔壁之间。 2.2.5 2.2.5 成岩石化条件成岩石化条件 (2)置换作用 在石化作用过程中,原来的生物体组分被溶解,外来 矿物质充填,如硅化、钙化、白云石化、黄
11、铁矿化等 如果溶解速度等于充填速度,原生物质的微细结构可 以保存下来 如果溶解速度大于充填速度,则原来的微细结构难以 再现 2.2.5 2.2.5 成岩石化条件成岩石化条件 (3)碳化作用 石化作用过程中,生物遗体中不稳定的成分分 解和升馏挥发,仅留下较稳定的碳质薄膜保存 为化石。 通常是几丁质的生物体发生此石化作用,如植 物叶化石、笔石枝化石等。 2.2 2.2 化石的形成化石的形成 化石记录的不完备性 现今我们能够在地层中观察到的化石仅是各地 史时期生存过的生物群中极小的一部分 现生生物:已记录170多万种,估计有500 1000多万种 古生物:已记录13万多种,大量未知 2.3 2.3
12、化石的保存类型化石的保存类型 2.3.1 2.3.1 实体化石实体化石 2.3.2 2.3.2 模铸化石模铸化石 2.3.3 2.3.3 遗迹化石遗迹化石 2.3.4 2.3.4 化学化石化学化石 2.3.12.3.1实体化石body fossil 全部生物遗体或部分生物遗体的化石 2.3.2 模铸化石(mode and cast fossil) 保存在岩层中生物体的印模和铸型。根据 化石与围岩的关系分成4类: 印痕化石;印模化石;核化石;铸型化石 (1 1)印痕化石)印痕化石 impression fossilimpression fossil 生物生物软体软体在围岩上留下的在围岩上留下的印
13、痕印痕 怪诞虫怪诞虫 中华微纲虫中华微纲虫 (2)印模化石 mold fossil 生物硬体在围岩表面上的印模(包括: 外模、内模、复合模) (3)核化石 core fossil 生物硬体所包围的内部空间或生物硬体溶解后 形成的空间,被沉积物充填固结形成的化石 (4)铸型化石 cast fossil 在已形成外模和内核后,原壳体被全部溶解并被另一 种矿物质充填形成的化石。 2.3.3 遗迹化石(ichnofossil) 保存在岩层中古代生物活动留下的痕迹和遗物 2.3.3 遗迹化石(ichnofossil) 西峡恐龙蛋化石的发现与研究 西峡恐龙蛋胚胎及复原图 2.3.3 遗迹化石(ichnof
14、ossil) 遗迹化石对于研究生物的生活习性、生活 方式及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3.4 化学化石(chemical fossil) 也称为分子化石(molecular fossil) 生物遗体虽被破坏,但组成生物的有机成生物遗体虽被破坏,但组成生物的有机成 分经分解后形成的物质仍可保存在地层中,虽分经分解后形成的物质仍可保存在地层中,虽 其无形,但具有一定的化学分子结构,如各种其无形,但具有一定的化学分子结构,如各种 有机质,氨基酸等有机质,氨基酸等 2.3 2.3 化石的保存类型化石的保存类型 3 本节要求 本节掌握:本节掌握: 石化作用及其类型;石化作用及其类型; 印模化石和印痕化石
15、如何区别;印模化石和印痕化石如何区别; 化石形成的条件;化石形成的条件; 化石的类型化石的类型 课下自学掌握:课下自学掌握: 化石的埋藏学化石的埋藏学 本节小结 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界及其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界及其 发生发展与相关地质记录的学科发生发展与相关地质记录的学科 保存在地质历史时期岩层中的生物遗体或遗迹保存在地质历史时期岩层中的生物遗体或遗迹 实体化石实体化石 模铸化石 模铸化石 遗迹化石 遗迹化石 化学化石 化学化石 形成条件形成条件 形成过程形成过程 生物体与生物群的变化生物体与生物群的变化 思 考 从化石的形成从化石的形成条件条件化化 石不完整性石不完整性 从化石的形成从化石的
16、形成过程过程分分 析化石不完整性析化石不完整性 化石不完整性的意义化石不完整性的意义 第二章第二章 古生物的分类和谱系古生物的分类和谱系 1 1 古生物的分类方法古生物的分类方法 2 2 古生物的分类等级与命名古生物的分类等级与命名 3 3 古生物的分类体系古生物的分类体系 根据一定的原则将生物归并成不同的类群,并作不同等级的 系统排列 自然分类:按照生物亲缘关系所作的分类 人为分类:按照生物之间的形态上的表面相似性所作的分类 分类学(taxonomy):研究生物分类所依据的原理和方法 1 1 古生物的分类方法古生物的分类方法 综合分类学或进化分类学(synthetic or evolutio
17、nary systematics) 数值分类学或表型分类学(numerical or phenetic taxonomy) 分支系统学(cladistics) 1 1 古生物的分类方法古生物的分类方法 1.1 1.1 综合分类学或进化分类学(综合分类学或进化分类学(synthetic synthetic or evolutionary systematicsor evolutionary systematics) 是以达尔文进化论以及以生殖隔离作为标志的现代物种 概念为理论基础的进化分类学 区分分类群的主要方法: 总体性状的相似程度总体性状的相似程度 共同始祖的密切程度共同始祖的密切程度 对特
18、定环境的适应性性状对特定环境的适应性性状 生物之间的相似性是由于从共同祖先继承的结果,差异 是后裔变异的结果。 2 2 古生物的分类等级古生物的分类等级 2 2 古生物的分类等级古生物的分类等级 物种 species 生物学中最基本的分类单元,它不是人为的分 类单位 生物进化中客观实体 2 2 古生物的分类等级古生物的分类等级 生物学上的物种 由杂交可繁殖后代的一系列自然居群组成,物种之 间是生殖隔离的。 它们具有: 共同的起源 共同的形态特征 共同的地理区 共同的生态环境 2 2 古生物的分类等级古生物的分类等级 古生物学中的物种鉴别标志: 共同的形态特征; 构成一定的居群; 具有一定的生态
19、特征; 分布于一定的地理范围。 3 3 古生物的命名古生物的命名 所有经过研究的生物,都要给予科学的名称 学名scientific name 根据国际动物之植物命名法规及有关规定, 为某一类生物(含古生物)建立的科学名称。 各级分类单元均采用拉丁文和拉丁化文字表示各级分类单元均采用拉丁文和拉丁化文字表示 单名法 用一个词来表示生物分类单元的学名 Anthzoa(珊瑚纲) Claraia(克氏蛤) 用于属以上分类单元的命名 其中第一个字母用大写 属名用斜体拉丁文或拉丁化文字 3 3 古生物的命名古生物的命名 双名法 用于种的命名 Claraia aurita(带耳克氏蛤) 即在种本名之前加上它所
20、归属的属名,以构成一个 完整的种名 种名用斜体拉丁文或拉丁化文字 种名字母全部用小写 3 3 古生物的命名古生物的命名 三名法 用于亚种的命名 Claraia aurita minor(带耳克氏蛤微小亚种) 即在属名和种名之后再加上亚种名 亚种名用斜体拉丁文或拉丁化文字 亚种名字母全部用小写 3 3 古生物的命名古生物的命名 3 3 古生物的命名古生物的命名 界Kingdom Animalia Linnaeus,1758(动物界) 门Phylum Chordata Haeckel,1874(脊索动物门) 亚门Subphylum Vertebrata Linnaeus,1758(脊椎动物亚门)
21、纲Class Mammalia Linnaeus,1758(哺乳纲) 目Order Carnaivora Bowdich,1821(食肉目) 科Family Felidae Fischer et Waldheim,1817(猫科) 属Genus Panthera Oken,1816(豹属) 种Species Panthera tigris Linnaeus,1758 为了便于查阅,各级正式学名之后要写上命 名者的姓氏和公元年号 学名+姓氏,年号 Squamularia grandis Chao,1929 3 3 古生物的命名古生物的命名 sp. species未定种 Eumorphotis s
22、p. sp. indet.-species indeterminate不定种 Redlichia sp. Indet. cf.-conformis相似种 Claraia cf. wangi gen. nov.-genus novum新属 Pseudoclaraia gen. nov. sp.nov.-species novum新种 Clarkina vini sp.nov. 一些缩写单词一些缩写单词 如属名、种名是第一次提出的,则在发表时分别于名称之如属名、种名是第一次提出的,则在发表时分别于名称之 后加注后加注gen.novgen.nov(genus novmgenus novm,新属)和,
23、新属)和sp.nov.sp.nov. (species novumspecies novum,新种)。发表新属时要指定模式种,新种)。发表新属时要指定模式种 (type speciestype species),作为建立依据。发表新种则要指定),作为建立依据。发表新种则要指定 模式标本(模式标本(type specimentype specimen)。)。作为描述新种主要依据的作为描述新种主要依据的 单一标本,称为单一标本,称为正模(正模(holotypeholotype),),其他作为补充的标其他作为补充的标 本,称为本,称为副模(副模(paratypeparatype). . 3 3 古生
24、物的命名古生物的命名 传统系统树传统系统树 分子系统树分子系统树 生生 物物 学学 分分 类类 体体 系系 五界分类系统五界分类系统 4.1 原核生物界原核生物界 细胞不具真核,包括古细菌类和真细菌类 典型化石如叠层石(strmatolite) 4.2 原生生物界原生生物界 简单的真核生物,单细胞或多细胞简单的真核生物,单细胞或多细胞 植物状原生生物植物状原生生物藻类(藻类(algaealgae) 动物状原生生物动物状原生生物原生动物(原生动物(protozoansprotozoans) 真菌状原生生物真菌状原生生物水霉、粘菌水霉、粘菌 4.3 真菌界 真菌细胞内不含光合色素,也无质体,是典型
25、 的异养生物,包括寄生和腐生。 化石最早出现于前寒武纪,但化石十分罕见。 某些真菌的菌丝体与藻类或蓝细菌共生形成一 种特殊的共生体,称为地衣(lichens)。 4.4 4.4 植物界植物界 植物是适应于陆地生物、具有光合作用能力的 多细胞真核生物,包括4大类: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 4.5 4.5 动物界动物界 动物一般都具有运动能力并表现出各种行为,动物一般都具有运动能力并表现出各种行为, 异养,体内消化异养,体内消化 (1 1)海绵动物门)海绵动物门 (2 2)古杯动物门)古杯动物门 (3 3) 腔肠动物门腔肠动物门 ( 4) 软软 体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