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发展经济学讲义14.ppt

  • 上传人(卖家):金钥匙文档
  • 文档编号:1678154
  • 上传时间:2021-08-22
  • 格式:PPT
  • 页数:23
  • 大小:236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发展经济学讲义14.ppt》由用户(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发展 经济学 讲义 14
    资源描述:

    1、发展经济学 第十四讲 陈风波 C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九章 农村发展 在发展中国家,小农经济是农村部门的核心, 农村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小农经济的发展或改 造。 中国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人口的21, 但以世界40的农民养活了世界上仅仅的7 的非农民,中国的农民占世界农民的2/5。 农民的概念 几种传统划分: 职业和生活区域:农民是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称为职业的“农民”(Farmer 或 Cultivator); 阶级:农民并列于城市工人、资产阶级和乡村地主,他们具备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属性; 社会文化:称为社会的“农民”(Peasant),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农民是前工业社 会和非市民社会中

    2、的成员,他们是传统的(Traditional)和前近代性的(Back-forward), 和其从事的职业并不存在很大关系; 技术和阶级的交叉角度:农民受到封建地主的压迫,同时所采用的技术水平低下,虽 然是农耕社会中的主体,但经济上依附于地主和其他阶层。 我们现在是否还能按照这些标准来确定农民的身份? 什么叫经济意义上的小农? “农民组成从事农业的家庭,通过利用农民组成从事农业的家庭,通过利用 他们自己所拥有他们自己所拥有的土地和家庭劳动力进的土地和家庭劳动力进 行农业生产来维持生计,他们是整个经行农业生产来维持生计,他们是整个经 济体系的一部分,但部分地参与并不那济体系的一部分,但部分地参与并

    3、不那 么完善的市场么完善的市场”(Ellis,1988:12) 一个问题? 农户的行为是理性的吗?农户的生产性 为是有效率的吗? 传统和现代的小农观点: 传统的观点: 小农户生产规模较小;技术比较落后;文化素质低下;拒绝新技术, 守旧;小农户自给自足,不倾向市场交易效率低下,必须要彻 底改造 。 现代的观点: 小农和资本主义企业家一样是理性的,具有进取精神并且能够对资 源做出最为适度运用,他们追求收益的最大化。传统小农的落后主 要来自于新要素和技术的缺乏。(舒尔茨,2000) 农民筹划一项组织计划不是出自相互联系的逻辑思维和推断,而是 出自对经验的沿用和效法,出自经年累月并通常是无意识的对成功

    4、 的经济活动方法的选择。(恰亚诺夫,1996) 小农概念应该注意的几点: 区别农户并不应该仅仅从所从事的产业来划分,农民不包含那些只从事 非农产业的社会人群,同时从事农业生产相关的林业、农业不动产个体 也不包含在内; 农民是一个随时间和环境而不断变化的主体,而不是一般理解那样是传 统的和停滞的,农民社会内部是不断分化的; 分析农民的经济行为时,必须将农户作为一个分析的单位,农户和其他 较大的经济体发生作用; 农民所处的经济市场环境并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他们只是部分地参与 市场活动,所面临的市场是不完善的。 中国的小农是如何形成的? 基本国情:人多地少、经济发展滞后 历史的原因: 重农主义;诸子

    5、均分家产;井田制均田制庄园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集体化家庭联产承 包 小农会如何变化? 内卷化: 人口压力 黄宗智,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 2000 黄宗智,长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 局,2000 分化: 商业化的影响;财富的马太效应土地的集中;国家 和制度的影响 中国农业发展的贫困陷阱 人均耕地少 自然灾害频 繁,产量波动 人均产出 较低, 处于 糊口水平 农业剩余较少 工商业不发达 不能吸收农村 劳动力 人口众多 耕地有限 河湖的围垦 过密化生产、 风险回避 低水平循环 改造传统农业的基本思路 强制的市场化或商业化改革改变传 统农业自给自足的状态(农业

    6、内部和工业的发 展) ,土改,建立集体农庄,将农民改 变成农业工人,实行规模华生产。 渐近式的市场化改革民粹主义,通 过逐步的市场参与而改变传统农民。 改变农民本身:教育、新要素的提供 农业与经济发展 农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卡尔多) 产品贡献:食物和原料的提供 市场贡献:工业产品的市廛 要素贡献:资本、劳动力 外汇贡献:购买新的设备 社会发展与农业、农村功能论 时期昭和二十 年代 昭和三十年代昭和四十年代昭和五十年代昭和六十年代 发展阶段复兴时期高速增长前期 工业扩张 城市膨胀 高速增长后期 环境公害问题 频发 低速增长时期 城市和地域问题多发 重视生活质量 信息化时期 贸易和国际问题多

    7、发 国际交流频繁 农业、农村 功能变化 生存水准 之上的经 济功能 生活水准之上 的经济功能 生存水准之上 的经济功能 生态环境功能 生活水准之上 的经济功能 生存水准之上 的经济功能 社会文化功能 生态环境功能 生活水准之上的经济 功能 生存水准之上的经济 功能 综合功能 社会文化功能 生态环境功能 生活水准之上的经济功能 生存水准之上的经济功能 农学价值追 求 生产的农学生的农学空间的农学 (综合价值) 生命的农学(生态环境价值) 生活的农学(生活价值) 祖田修,农学原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P44 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 小型农场 小农并不一定追求利润最大化 小农的生活受到土地的

    8、限制:人多地少导致地价很高而工资 较低(连牲畜的使用都较少) 劳动力的回报按平均产出获得 技术停滞 如何改造传统农业 土改(大陆和台湾的土地改革) 土地所有制种类:庄园制、租典制(货币地租、实物 地租、以工代租等)、分成制、公社制(俄国村社, 传统中国的社田,广东的族田)、集体化制 土改的作用:激励、分享增长的好处,减少不确定性; 但同时增加了土地的分散度 技术的变革:新要素的使用(新品种、化肥、 农药、新种植方式等 ) 农村非农产业与经济发展 小农经济的二元性兼业化(自愿性兼业 和强制性兼业) 兼业对于小农的作用 兼业的根源是什么? 非农产业发展和兼业的作用 一个农户模型:不存在兼业条件 下

    9、的农户时间分配 U1 U2 0 C Lf Ll T E 非农活动存在条件下的农户时间 分配 U1 U2 0 C Lf Ll T Lnf w 改革与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改革前的农村经济 1949年以前:传统市场经济。 土地私有并可以自由买卖,劳 动力可以自由流动,商品市场也是存在的。 1949-1953年期间:市场调控为主计划调控为辅。在此期间实 施土地改革,土地买卖、劳动力雇佣和高利贷被禁止。商品 市场是全面开放的,粮油实行议购议销。 1953-1968年期间:计划调控为主市场调控为辅。粮票的普遍 发行,粮油统购统销。农户不再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劳动力 市场已经不存在了,资本市场被国家有计划的信

    10、贷所代替, 土地市场不复存在。土地三级(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 所有,三级核算) 1968-1979年期间是完全计划经济时期。1968年,所有的除 了口粮之外的粮棉油产出都要交售给国家。1969年市场交易 完全被取消,农业生产、销售和分配完全为计划方式所取代。 改革前农村或农业的主要职能 为城市工业的发展提供农产品(工农产品的 剪刀差:农业的发展并不是为了农业本身) 为国家提供外汇 农村改革的过程 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79-1989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 辅。 20世纪80年代,国家开始全面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农户重新成为农业生产主体,农户对土地只拥有使用权 而没有转让权。

    11、1985年取消了统购统销制度,对部分农产品实行合 同定购制度,农户成为生产主体,能够自己安排劳动时 间和投入强度,自由安排合同定购任务之外的种植业、 养殖和非农活动,农户活动开始多样化。跨地区的农业 劳动力流动还很少。 第二个阶段 1989-至今,这段时期为市场经济为主计划经济为辅的时期。 1993年取消了城市粮食配给制度。粮食不再成为短缺商品,市场经 济体制在广大农村开始占主导地位。农户土地的承包期限延长30年。大 量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经商,非农收入占农户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大 部分农户仍然处在兼业化状态。 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政府建立粮食保护价收购制度。 2005年农业部制定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办法,明 确了农户对耕地的流转权,从而为土地市场的建立提供了政策上的依据。 改革的意义 农民的双重解放(财产的权利和经济活动的自由) 自由内涵和价值 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发展经济学讲义14.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67815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