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概论:04农学概论.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农学概论:04农学概论.ppt》由用户(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学 概论 04
- 资源描述:
-
1、第四章 作物与生态环境 本章重点:本章重点: 作物生长发育对光、温、水、气、土、肥作物生长发育对光、温、水、气、土、肥 的生态资源的适应性的生态资源的适应性 难点:难点: 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光周期现象及应用;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光周期现象及应用; 温度三基点、温周期现象及应用;需水特温度三基点、温周期现象及应用;需水特 性;作物营养临界期与最大效率期;土壤性;作物营养临界期与最大效率期;土壤 肥力要素。肥力要素。 学 习 目 标 一、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s) 1、生态因子的概念 与作物相关的所有环境因子,统称生态因子。 作物存在的生态系统称为农田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
2、统也是由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所组成。 农作物本身是这个系统生物因子中的一个种群。 第一节 作物的生态因子 2、生态因子是作物生产系统的重要组分 作物:系统主体。 生态因子:系统客体,为作物提供生存空间、能源和物质 作物生产系统 包括光照、温度、水分、空气资源及活动现象。 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代谢活动和形态变异,决定作物的地理分布。 气候因子与其它生态因子密切相关,例如:随地理经、纬度和海拔而变 化;随植被类型和人为变化而变化 。 二、生态因子的分类及作用方式 1、气候因子(Climatic elements) 包括土壤理化性状、土壤肥力和土壤生物结构及活动现象。 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代谢活
3、动,决定作物的地理分布。 2、土壤因子(Soil elements) 包括除作物本身外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种类及活动现象。 3、生物因子(Living things) 与作物生长发育和生存竞争生态资源形成有害生物 害虫 杂草 病原物 与作物互利共生形成有益生物 益虫:如蜜蜂 有益微生物:如根瘤菌 包括调节作物与生存资源相适应的技术和维持作物生产系统正常运行提 供的经济、物质投入。 干预作物生产的最活跃条件。 4、人为因子(Anthropogenic factors) 第二节 作物与光照 一、光照强度与作物的生长发育 (一)光照强度与作物生长 光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
4、质是 作物进行生长的物质基础。 细胞的增大和分化,作物体积的增长、重量的增加都与光照强度 有密切的关系。 光还能促进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制约器官的生长发育速度;植物 体各器官和组织保持发育上的正常比例,也与一定的光照强度有关。 作物种植过密,光照就不足,节间过分拉长,不但影响分蘖或分 枝,且影响群体内绿色器官的光合作用,导致茎秆细弱而倒伏,造成 减产。 (二)光照强度与作物发育 作物花芽的分化和形成即受光照强度的制约。 通常作物群体过大,有机营养的同化量少,花芽的形成也减少, 己经形成的花芽也由于体内养分供应不足而发育不良或早期死亡。 开花期,如果光照减弱会引 起结实不良或果实停止发育,甚 至落
5、果。 棉花在开花、结铃期如遇长 期阴雨天气,光照不足,影响碳 水化合物的制造与积累,就会造 成较多的落花落铃。 (三)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 光补偿点在一定的光照强度下, 实际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达到平衡,表 观光合速率等于零,此时的光照强度即为光补偿点。 光补偿点时的净光合率为零,即光合作用生产的干物质量与呼吸消耗的 干物质量相等。 阳生植物光补偿点,为全日照量35% 阴生植物光补偿点,为全日照量1%以下 作物正常生长要求高于光补偿点的光照强度 开花结实光补偿点 小麦1.82.0千LX 玉米0.8千LX 豌豆1千LX 几种常见作物的需光特性 (三)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 光饱和点随着光照强度的进一步增
6、强, 光合速率也逐渐上升,当达到一定值之后, 光合速率便再不受光照强度的影响而趋于 稳定,此时的光照强度叫做光饱和点。 阳生作物光饱和点,为全日照量100% 阴生作物光饱和点,为全日照量1050% 水稻、棉花光饱和点4050千Lx 小麦、菜豆、玉米光饱和点30千Lx 大豆光饱和点27千Lx 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要求不高于 光饱和点的光照强度。 作物群体中一般仅顶层叶可能处于 光饱和点或以上,顶层叶以下必然低于光饱和点。 二、光照时间与作物的生长发育 (一)作物对光照时间的反应类型 短日照作物 长日照作物 中间型作物 (二)作物的光周期反应及类型分布 光周期(Photoperiodism)
7、 自然界一昼夜间的光暗交替称为光周期。 光周期现象(Photoperiodic effect) 植物对昼夜长度发生反应的现象叫做光周期现象。 长日作物和短日作物暗期光间断和光期短暂 黑暗对花形成的影响 (二)作物的光周期反应及类型分布 (三)光周期反应在引种上的应用 在作物引种时应特别注意作物开花对光周期的要求。 纬度相近地区之间,因光照时间相近,引种成功可能性较大。 短日照作物由南方(短日照、高温)向北方(长日照、低温)引种时, 由于北方生长季节内日照时数比南方长,气温比南方低,往往出现营 养生长期延长,开花结实推迟的现象。 短日照作物由北方向南方引种,则往往出现营养生长期缩短、开 花结实提
8、前的现象。人们常常利用短日照作物的这种反应,将北方作 物品种引到南方,用于夏季播种,争取一茬收成。 三、光质与作物的生长发育 (一)作物生长发育可利用的光谱 光合有效辐射即可见光区(400720 nm)的大部分光波能被绿色 植物所吸收,用于进行光合生产,这部分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 光合有效辐射约占太阳总辐射量的40%一50%。 三、光质与作物的生长发育 (一)作物生长发育可利用的光谱 三、光质与作物的生长发育 (二)光质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作物种子萌发 光质诱导种子萌发受光敏色素的调控。 光质影响种子的萌发的机制是光敏色素影响赤霉素的合成以及对赤霉素 的敏感性,光敏色素的信号传导可以提
9、高种子对赤霉素的敏感性。 白光和波长660NM的红光有促进需光种子萌发的作用。 (二)光质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作物种子萌发 2、作物根系生长 3、作物茎的生长 4、作物叶片生长 5、作物花芽分化与开花 红光诱导长日植物开花、抑制短日开花;远红光(红外光)则相反。 红、蓝光可造成玉米雄花穗轴及颖花的全部退化。 四、作物的光合生产潜力 (一)作物对光能的利用 1、光能利用率的理论值 光能利用率是指植物光合作用所累积的有机物所含的能量,占照射 在单位地面上的日光能量的比率。 一般认为,光能利用率的理论值为5%。 超高产玉米667m2产量达到900kg,已接近光能利用率5%。 1、光能利用率的理
10、论值 2、光能利用率低的原因 目前,我国农田平均年光能利用率只有0.3-0.4%,高产田为1-2%;世界 农田约为0.2%;地球上水陆植物平均只有0.1%。 (1)漏光损失 作物生长初期叶面积很小,日光大部分漏射在地面上而损失。生产水平 较低的大田,一生不封行,直到后期漏光也很多。 (2)光饱和浪费 稻麦光饱和点约为全日照的1/3-1/2,更强的光不能提高光合速率,而 形成浪费。 (3)条件限制 温度过高过低,水分过多过少,某些矿质元素缺乏,CO2供应不足,病 虫害等等。 (二)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1、培育和选择高光效品种 优良品种具有合理的株型结构,能充分利用光能资源,积 累的有机质多
11、。 高光效品种应具有利于光合作用的叶、分枝(蘖)、茎结 构的理想株型。 2、改革种植制度,增加光合面积和时间 (1)提高复种指数 复种指数指全年内农作物的收获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 提高复种指数就相当于增加收获面积,延长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的光合 时间。 如在前茬作物生长后期,即在行间播种或栽植后茬作物,这样当前茬作 物收获时,后茬作物己长大。如麦套棉、豆套薯、粮菜果蔬间混套种等。 (2)改变株型 近年来国内外培育出的水稻、小麦、玉米等高产新品种,都是杆矮、叶 挺而厚的株型。种植此类品种可增加密植程度,提高叶面积系数,并耐肥抗 倒,因而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3、合理密植,改善田间小气候 合理密植就是
12、使作物群体得到合理发展,使之有最适的光 合面积,最高的光能利用率,并获得最高收获量的种植密度。 第三节 作物与温度 一、温度的变化节律及其对作物的影响 气温变化可分为:气温变化可分为: 周期性变化(节律性变温)和非周期性变化(非节律性变温)周期性变化(节律性变温)和非周期性变化(非节律性变温) 1 1、气温的时间变化、气温的时间变化 气温的气温的日较差日较差:日最高温度(午后:日最高温度(午后2 2时)与日最低温度(日时)与日最低温度(日 出之前)的差。热带平均为出之前)的差。热带平均为1212,温带,温带88,极地,极地3-4 3-4 。 夏季较冬季数值大;晴天较阴天大;低海拔较高海拔大。夏
13、季较冬季数值大;晴天较阴天大;低海拔较高海拔大。 气温的气温的年较差年较差:最热月均温与最冷月均温之差。:最热月均温与最冷月均温之差。 在北半球,在北半球,最热月最热月出现在出现在7 7月(大陆)和月(大陆)和8 8月(海洋),月(海洋), 最冷月最冷月出现在出现在1 1月(大陆)和月(大陆)和2 2月(海洋)。月(海洋)。 气温的年较差随纬度增加(海拔升高)而增加(降低)。气温的年较差随纬度增加(海拔升高)而增加(降低)。 海洋比陆地小,沿海比内陆小,湿润地比干燥地方小。海洋比陆地小,沿海比内陆小,湿润地比干燥地方小。 (1 1)气温的水平分布(水平地理分布)气温的水平分布(水平地理分布)
14、气温的水平分布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密切相关。气温的水平分布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般纬度每增加一般纬度每增加1 1,年平均温度降低,年平均温度降低0.50.5。 全球年平均温度为全球年平均温度为14.314.3,北半球为,北半球为15.215.2,南半球为,南半球为 13.313.3。全球平均最高气温在北纬。全球平均最高气温在北纬1010附近。附近。 温度年较差由赤道向极地增大。温度年较差由赤道向极地增大。 2 2、气温的空间变化、气温的空间变化 (2 2)气温的垂直分布)气温的垂直分布 一般对流层的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一般对流层的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海
15、拔每升高 100100米温度降低的数值,称为米温度降低的数值,称为气温直减率气温直减率。 对流层气温直减率平均为对流层气温直减率平均为0.65/100m0.65/100m。 但有时上层空气比接近地面的空气更热。称为但有时上层空气比接近地面的空气更热。称为“逆温逆温”。 形成逆温的原因主要是:形成逆温的原因主要是: 辐射逆温:辐射逆温:夜晚(或冬季)由于地面温度显著降低,近夜晚(或冬季)由于地面温度显著降低,近 地空气层温度随之冷却。导致出现低雾、霜、露等天气现象。地空气层温度随之冷却。导致出现低雾、霜、露等天气现象。 地形逆温:地形逆温:山上冷空气顺坡下沉,谷底暖空气被近上升。山上冷空气顺坡下
16、沉,谷底暖空气被近上升。 发展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通常要在南坡谷底以上发展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通常要在南坡谷底以上303050m50m为宜。为宜。 二、作物生长发育的基点温度 1、温度三基点概念 最适温度:最适温度:作物生长发育作物生长发育 最快要求的温度最快要求的温度 最低温度:最低温度:作物生长发育作物生长发育 要求的起点温度(低限)要求的起点温度(低限) 最高温度:最高温度:作物生长发育作物生长发育 所能承受的高限温度所能承受的高限温度 2、作物的三基点温度有如下特征: 不同作物的三基点温度不同。不同作物的三基点温度不同。 喜温作物喜温作物适温较高,生长的起点温度适温较高,生长的起点温度
17、1010,主要有水稻、,主要有水稻、 棉花、玉米、大豆、麻类、甘薯等春播作物;棉花、玉米、大豆、麻类、甘薯等春播作物; 耐寒作物耐寒作物适温较低,生长起点温度一般在适温较低,生长起点温度一般在2 233,主要有,主要有 小麦、大麦、油菜、蚕豆、甜菜等秋播作物。小麦、大麦、油菜、蚕豆、甜菜等秋播作物。 生育时期不同,三基点不同。生育时期不同,三基点不同。如花生苗期开花下针期如花生苗期开花下针期 结荚期结荚期 不同器官三基点也不同。不同器官三基点也不同。 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种子营养器官生殖器官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种子营养器官生殖器官 温度临界期温度临界期:对外界温度最敏感的时期(:对外界温度最敏感的
18、时期(减数分裂减数分裂开花开花) 最适温度比较接近于最高温度,最高温度多在最适温度比较接近于最高温度,最高温度多在30304040 之间,之间,生产中往往高温危害少。低温危害多。 作物名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 油菜 小麦 大豆 水稻 玉米 花生 棉花 5 10 13 20 18 16 1820 1418 20 2528 2530 2528 2528 2530 30 32 29 4045 38 38 35 作物性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和开花时,对外界温度最敏感,作物性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和开花时,对外界温度最敏感, 如遇低温或高温都会导致严重减产。这种对外界温度最敏感如遇低温或高温都会导致严重减产。这种
19、对外界温度最敏感 的时期称为的时期称为温度临界期。温度临界期。 几种作物开花期的温度三基点(几种作物开花期的温度三基点() 3、温度临界期 依据萌发的最适温度确定依据萌发的最适温度确定作物的适宜播期作物的适宜播期 主要应用于春播作物;主要应用于春播作物; 依据温度临界期的温度三基点依据温度临界期的温度三基点调节生育期调节生育期 错开作物开花期不与最高温度相遇,主要应用于夏收作物;错开作物开花期不与最高温度相遇,主要应用于夏收作物; 错开作物开花期不与最低温度相遇,主要应用于水稻错开作物开花期不与最低温度相遇,主要应用于水稻。 温度三基点在作物生产上的应用温度三基点在作物生产上的应用 指某一生育
20、时期或某一时段内,逐日平均气温累积之和。指某一生育时期或某一时段内,逐日平均气温累积之和。 通常用通常用00及及1010期间的积温值来表示。期间的积温值来表示。 活动积温:活动积温:是指是指生物学零度的日平均温度的累积值。生物学零度的日平均温度的累积值。 生物学零度一般指最低温度,喜温作物多用生物学零度一般指最低温度,喜温作物多用1010,耐寒作物常用,耐寒作物常用00。 有效积温:有效积温:指日均温与生物学零度的差值的累加值。准确性较高。指日均温与生物学零度的差值的累加值。准确性较高。 如玉米的生物学零度为如玉米的生物学零度为1010,五月中旬日平均温度为,五月中旬日平均温度为12.012.
21、0,10.510.5, 8.68.6,4.94.9,7.67.6,12.012.0,15.115.1,18.218.2,16.016.0,计算:,计算: 活动积温:活动积温: 12.0 + 10.5 + 12.0 + 15.1 + 18.2 + 16.0 = 83.8 12.0 + 10.5 + 12.0 + 15.1 + 18.2 + 16.0 = 83.8 有效积温:有效积温:(12.010) + (10.510) + (12.010) + (15.110) + (12.010) + (10.510) + (12.010) + (15.110) + (18.210) + (16.010)
22、= 23.8 (18.210) + (16.010) = 23.8 三、积温 积温在作物生产上的应用 1 1)确定作物安全播种期,估计作物的生育速度和各生育期)确定作物安全播种期,估计作物的生育速度和各生育期 到来的时间。到来的时间。 2 2)预测产量)预测产量。可确定是属于丰收年还是歉收年。可确定是属于丰收年还是歉收年。 3 3)制定种植制度。)制定种植制度。一个地区的积温代表了此地区的热量资一个地区的积温代表了此地区的热量资 源,根据积温确定农业区划,安排作物布局。源,根据积温确定农业区划,安排作物布局。 如如1010的积温在的积温在36003600以下的地区只适于一年一熟,以下的地区只适
23、于一年一熟,36003600 50005000可以一年两熟,可以一年两熟,50005000以上可以一年三熟。以上可以一年三熟。 标志着某些重要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开始、终止或转折,标志着某些重要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开始、终止或转折, 对农业生产有指示或临界意义的日平均温度,称为农业界限温对农业生产有指示或临界意义的日平均温度,称为农业界限温 度。度。 四、农业界限温度 00:北方土壤冻结或解冻,农事活动终止或开始,为农耕期;:北方土壤冻结或解冻,农事活动终止或开始,为农耕期; 55:早春作物播种、小麦积极生长,作物的生长期或生长季;:早春作物播种、小麦积极生长,作物的生长期或生长季; 1010
24、:喜温作物(水稻、棉花等)开始播种与生长,作物生长活跃期;:喜温作物(水稻、棉花等)开始播种与生长,作物生长活跃期; 1515:喜温作物开始快速生长,喜温作物的快速生长期;:喜温作物开始快速生长,喜温作物的快速生长期; 2020:热带作物开始积极生长,热带作物的积极生长期。:热带作物开始积极生长,热带作物的积极生长期。 五、土壤温度与作物生长发育 1 1、土壤的热量特征、土壤的热量特征 主要影响因素:土壤的热容量和导热率,主要影响因素:土壤的热容量和导热率, 土壤的热容量分为土壤的热容量分为: : 重量热容量(土壤比热)重量热容量(土壤比热):1g1g土壤增温土壤增温11所需的热量,所需的热量
25、, 容积热容量容积热容量:1cm1cm3 3土壤增温土壤增温11所需的热量。所需的热量。 空气空气的容积热容量比的容积热容量比水水小,因此冬季灌水可以抵抗低温。小,因此冬季灌水可以抵抗低温。 土壤湿度高可增加土壤导热性。土壤湿度高可增加土壤导热性。 2 2、土壤温度的变化、土壤温度的变化 时间变化:日变化(下午时间变化:日变化(下午1 1时左右土表温度最高时左右土表温度最高, ,日出时最低)与年变化日出时最低)与年变化 (1-21-2月低,月低,7-87-8月最高)月最高) 空间变化:越深,越低,变幅也越小。空间变化:越深,越低,变幅也越小。 浅色浅色土壤对太阳辐射能的反射强,吸收少,温度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