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概论:1-2、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发展.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国对外贸易概论:1-2、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发展.ppt》由用户(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对外贸易 概论 中国 对外开放 对外贸易 发展
- 资源描述:
-
1、第一章第一章 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发展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发展 本章结构 第一节、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对外开放政策与对外开放格局 第三节、对外贸易的建立与发展 第四节、对外贸易的作用 第二节 中国对外开放政策与对外开放格局 一、实行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 对外开放政策作为中国的基本国策,对其现代化建 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实行对外开放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 必然结果,是客观经济规律,只能认识它、适应它,而 决不能违背它。 (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 要求;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
2、义制度的本质特 征。实行对外开放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途 径。 (三)对外开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 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资源的合理配置;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必须引进国外的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价值规律 的作用;这些都要求实行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政策的确立 1980年年6月,第一次月,第一次 公布对外经济政策公布对外经济政策 1981年年11月政府工作月政府工作 报告明确实施报告明确实施 1982年年12月,确立对外开放月,确立对外开放 政策为基本国策政策为基本国策 二、 对外开放的内涵 (一)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含义 大力发展和不断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积极参加 国际交换和国际竞
3、争,由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 以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事业。 (二)对外开放政策的内容 区分对外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最主要内容和最根 本内容的不同,领会对外贸易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1、主要内容 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贸易;积极引 进先进 技术和设备,特别是有助于企业技术改造的适用先进技术;积极 有效地利用外资;积极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发展对外 技术援助和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设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 带动内地开放。 2、最主要的内容 发展对外贸易,利用外国资金,引进先进技术设备。 3、最根本的内容 发展出口贸易是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的物质基础,决定着我 国对外开放的深度
4、与广度,因此是对外开放政策的最根本内容 三、对外开放格局 由于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地理条件差 异较大,因此,对外开放并没有采取全国同步开 放的方针。经过二十年的努力,由点到线、由线 到面,由边缘向纵深,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形 成了以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为重点的全方位、 多渠道、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表 (一)19921992年以前,重点开放沿海地区,逐 步向内地开放 早在实行对外开放初期,党中央和国务院就确定了 “重点开放沿海地区,逐步向内地开放”的经济发展战 略。按照此项战略,将我国地域的对外开放分为经济特 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四个层次。 1、建立经济
5、特区 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个层次。它们有着 国家给予的特殊政策,从外贸经营权、利润留成、财政 包干、税收优惠、以及一定程度的立法权都归地方控制。 经济特区的设立,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和开创性措 施。 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沿海开放城市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二个层次。国家对这些城 市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政策。在这些开放城市中,有条件的地方 可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开发新 技术、新产品、新兴工业。 3、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三个层次。国家对其实 行沿海开放城市的优惠政策。沿海经济开放区可凭借交通方便, 对外联系广泛,工农业基础好,有丰富的
6、劳动力资源,以及蓬勃 发展的乡镇企业的力量,并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通过吸引外商 直接投资,大力发展外向型的加工工业和出口创汇农业,扩大出 口创汇。 4、逐步向内地开放 内地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第四个层次。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 指导思想,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就是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 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逐步推进,由沿海带动整个内地的 发展,促进全国经济的振兴 (二)1992年以后,逐步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党的十四大报告为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确定了发展目 标:对外开放的地域要扩大,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 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因此,1992年以后,我国在继续 开放沿海地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放了陆地边
7、境市、镇, 沿江(长江)城市和内陆省会城市,使我国形成了全方位 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1、开放陆地边境市、镇 进一步开放陆地边境市、镇,是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要步骤。 我国对陆地边境市、镇,实行类似沿海开放城市的政策。沿边地 区利用中央赋予的政策,逐步打开了封闭的门户,一种以贸易为 先导,以内地为依托,以高层次经济技术合作为重点,以开拓周 边国家市场为目标的沿边开放新态势已经形成。 2、开放沿江和内陆省会城市 沿江和内陆省会城市的开放,将使我国对外开放向纵深地域 发展。我国通过该地区的开放,不仅促进了长江流域和大半个中 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于扩大和完善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缩小东、 中、西部地区差距都
8、将会产生积极影响。 3、进一步扩大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 1999年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 战略。加快西部对外开放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主要内容。为了推 动西部对外开放,国家在吸引外资、发展对外经济合作方面给予 了西部地区许多政策支持。 西部大开发战略区域范围图 (三)对外开放的特点 1、渐进式开放; 由点到面、由浅入深,以经济特区和沿海城 市位重点,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推进; 2、独立自主、平等互利前提下的开放; 3、以经济开放为基础的全方位对外开放; 4、向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开放。 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十五计划期间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一)由单方面开放,转变为与世
9、贸组织成 员之间的相互开放 (二)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转 向更加平衡的全面开放战略 (三)由“引进来”为主的开放模式,转变 为“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开放模式 第三节 对外贸易的建立与发展 一、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建立 二、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建立 旧中国对外贸易完全依附于帝国主义列强,属 于半殖民地性质。新中国成立后,从四个方面建立 了社会主义对外贸易。 (一)废除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二)没收官僚资本 (三)建立国营对外贸易企业 (四)改造私营进出口企业 二、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发展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经历了五个时期,各时期的发展 都与该时期国民
10、经济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特征密切 联系在一起。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019521952年)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 (三)第二个五年计划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19581965年) (四)十年动乱与拨乱反正时期(19661978年) (五)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197820032003年)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019521952年) 该时期国家的中心任务是恢复国民经济、进行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开展反帝国主义封锁禁运斗争。根据这些任务, 这一时期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1、积极发展与前苏联、东欧国家的经贸关系。 2、进口大量恢复
11、和发展国民经济必需的物资与抗美援 朝物资。 3、相应组织农副土特产品及原料产品的出口。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 该时期国民经济的中心任务是启动中国的工业化进 程。围绕国家奠定工业化初步基础的中心任务,对外贸 易发展呈以下特点: 1、从前苏联、东欧国家分别进口156项和68项重 点建设工程所需技术设备。 2、除了出口传统的农副产品外,增加了轻纺产品 的出口。 3、拓展了与东南亚国家和西方国家的贸易关系。 4、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并从1956年起扭转了长期 的逆差局面。 (三)第二个五年计划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19581965年) 该时期在大跃进左倾思想指导下,加上三年特大
12、自 然灾害,中苏关系恶化,国民经济发生了暂时困难,为 此国家制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根 据这一方针,对外贸易发展呈以下特点: 1、对外贸易额从急剧增加到大幅度下降后转为逐 步回升。 2、进口中粮食等生活资料比重大幅度增加,生产 资料比重下降。 3、贸易伙伴开始面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 同日本和西欧的贸易取得突破性进展。 4、出口商品根据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的需求进行了 调整,轻纺产品出口增加较快。 (四)十年动乱与拨乱反正时期(19661978年) 1、文革前期,由于“左倾”思想严重泛滥, 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对外贸易处于停滞下降 状态。 2、文革后期,由于周恩来和邓小平先后
13、主持 工作,国民经济有所恢复,加之比较有利的国际 环境,对外贸易由下降转为回升,并创建国以来 最高水平。 (五)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197820032003年) 1978年底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上来,并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国民经济持续迅速发展,对外贸易也进入新的 发展时期。 1、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2、外贸增长率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和世界贸易增长率 3、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显著提高 4、国民经济发展对外贸依存度较高 5、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6、进出口市场不断扩展 7、对外贸易方式多样化 8、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 9、沿海地区是我国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