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区域经济学:第8章-区域城市化与城乡结构.pptx

  • 上传人(卖家):金钥匙文档
  • 文档编号:1677957
  • 上传时间:2021-08-22
  • 格式:PPTX
  • 页数:68
  • 大小:1.26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区域经济学:第8章-区域城市化与城乡结构.pptx》由用户(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区域 经济学 城市化 城乡 结构
    资源描述:

    1、第八章 区域城市化与城乡结构 第一节 城市化的概念与实质 第二节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第三节 城市化规律 1 城市的概念 l “城城”:都邑四周作防御的墙,主要用于防御野兽侵袭,后来 演变为防御敌方侵袭。 l “市市”:商品交易的场所。最早的市没有固定的位置,后常在 居民点的井旁,故有“市井”之称。 l “镇镇” :“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防者谓之镇”。起着联 系城乡经济纽带作用的较低级的城镇居民点。 2 城市和城镇 3 城?镇?城市?城镇? l 相对于乡村而言 l 城市的狭义理解:只含市不含镇 城市的广义理解:含市又含建制镇 城镇的狭义理解:含市和建制镇 城镇的广义理解:含市、建制镇且含集镇

    2、 第一节 城市化的概念与实质 一. 城市化的概念和实质 l 第一,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l 第二,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l 第三,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l 第四,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 l 第五,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l 第六,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 4 二. 城市化的测度 1. 1. 城市的测度城市的测度 l 根据人口集聚规模确定(联合国规定:市人口数量最低标准为20000人;镇 人口规模最低标准为2000人) l 根据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确定(加拿大:1000人以上,人口密度大于390 人/平方公里为城镇) l 根据人口

    3、规模和产业人员结构确定(荷兰:2000人以下,男子农业从业人 员小于20%为城镇) l 根据行政级别确定(埃及:省和地区的首府为城镇) l 根据城镇的特征确定(马耳他:没有农业用地的建成区为城镇) 5 2. 城市化的测度 l 通常用城市化水平、城市化速度和城市成长力系数来衡量城市 化水平。 l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城市化的的静态指标。 l 城市成长力系数是衡量城市化的动态指标。 6 1)城市化水平 l 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总人口)100% l 优点:简单、明确,统计资料容易搜集。 l 缺点:各国设市标准不一、行政区划调整及某些人为的社会政 治因素影响、对城市人口的认定困难。 7 我国市镇人口及其总

    4、人口比例的变化 年份年份市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市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 195313.2 196414.1 198220.6 199026.2 200036.1 201049.9 世界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比较 (2000年) 2)城市化速度 平均城市化速度(p1-p0)/n p1:报告期的城市化水平 p0:基期的城市化水平 n:间隔年数 11 中国城镇化演中国城镇化演变变的三个阶段的三个阶段 12 3)城市成长力系数 l 城市化水平具有片面性,不能反映城市化的质量状况 l 城市成长力系数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指标 13 选取的十个指标:总人口、地方财政支出、制造业从业人员数、 商

    5、业从业人员数、工业产品销售额、批发业销售额、零售业销 售额、住宅竣工面积、储蓄余额、电话普及率等。 3)成长力系数计算公式 14 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15 农村人口,资 源向城市集中 城市化从集中向分散逆 向转移(逆城市化) 城乡高度融合 ,成为一体化 Phase 1.Phase 2.Phase 3. 逆城市化的图例 16 三.中国的城镇设置标准 17 l 中外居民点系列: 村庄镇城市大城市 农业活动 非农活动 产业构成 人口规模密度指标景观物质构成职能价值观念 Village Town- City - Metropolis Village Town- City - Metropolis 乡村型

    6、居民点乡村型居民点 城镇型居民点城镇型居民点 l 城镇(城市)与乡村的区别: (一)城市设置标准 l 中国市镇设置标准一直在变化。 1955年标准 1963年标准 1984年标准 1993年标准 18 1955年的市镇设置标准 l城市城市 聚居人口10 10 万以上万以上的城镇可设市,聚居人口不足10 万的城镇, 如果是重要工矿基地、省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规模较大的物 资集散地或边远地区的重要城镇,必要时可设市。 市的近郊区近郊区无论农业人口比重大小,一律视为城镇区。城镇区。 1963年,市镇设立标准提高,城市和建制镇数量大幅量少,城 市化率从1960年的19.75%下降到1963年的16.

    7、84%。 19 1963的市镇设置标准 l 设市基本标准未变,但缩小了市的郊区范围,规定城市 人口中农业人口所占比重一般不应超过2020; l 市区和郊区的非农业人口列入市的城镇人口,市区和郊 区的农业人口不再作为城镇人口而列入乡村人口。 20 1984年的市镇设置标准 设市标准(设市标准(1986 1986 年)年) l 非农人口6 6万万以上,年GDP2 2亿亿元以上,已成为该地经济中心的镇, 可设市; l 对撤县设市条件做出了规定。之后,小城市数量迅速增加,成为90年 代中后期我国城市化的推动力量。但城市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一系列问题。 21 1993年的市镇设置标准 设市标准设市标准 l

    8、设市标准进一步提高,县级市的设市速度逐步得到控制。 22 (二)建制镇设置标准 l pp.171-172 23 (三)关于城乡标准的划分 l 统计口径一度混乱 l 1990年标准 市人口:设区的市所辖的区人口和不设区的市所辖街道人口 镇人口:不设区的市所辖镇的居民委员会人口,县辖镇的居民委员会人口 乡村人口:除市镇人口以外的人口 l 2000年标准 只把1500人/Km2 以上的区的人口全部算做城镇人口 1500人/Km2 以下的区,只计算真正的城镇部分,区的乡村部分不再计入城镇 24 第二节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一. 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一般分析 l 内涵: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能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各

    9、种力量及其之 间的相互关系。 l 动力机制可概括为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及其交互作用所产生 的共同作用力。 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 规模化和积聚共同构成城市对企业的拉力 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城市文明共同构成城市对居民的拉力 25 二.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机制 l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方面,工业化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决定了城市拉力的大小,进 而拉动城市化进程。 另一方面,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经济 的发展又为工业化提供巨大的市场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工 业化水平提高。 26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演进 l 二者的关系演进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起步

    10、期:以工业化的发展为核心,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 成长期:进入了工业化与城市化中期阶段,二者互动发展特 征最为明显。 成熟期:工业化的作用开始淡化,城市化逐步成为经济发展 的重心,具体表现为服务业功能的强化。 27 (二)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经济条件 工业化水平 不断提高 产业结构 递次演进 规模化与专业 化的充分发展 鼓励更多人 参与其中 28 什么样的工业化才能必然带来城市化?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逻辑框架 29 工业化水平 不断提高 产业结构递 次升级 企业的规模 化与专业化 大众广泛参 与其中 工工 业业 化化 轻工业 重工业 第三产业 城市的规模 化发展 城城 市市 化化 第一次浪潮 第 二

    11、 次 浪 潮 完善工业化环境 充实城市化的经济基础 条件条件1 1 条件条件2 2 条件条件3 3 条件条件4 4 (三)城市化对工业化的促进与推动 2) 1) 城市化将通过拉动市场扩张促进 工业化进程。 加速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为 工业现代化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30 思考: 中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相比,是否滞后? 周其仁:中国的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 31 城市化的三个途径 l工业发展,产业调整 l区域的定义发生变化-城镇标准调整提高了城市化水平 l人口迁移(城市需要劳动力,特指农村向城市迁移)-最重要的 途径 33 地区类型地区类型人口流动人口流动 总数总数 人口流动人口流动/ /户籍户籍

    12、 人口人口 人口流入 活跃地区500万或20% 次活跃地区200万或10% 人口流出 活跃地区500万或10% 次活跃地区200万5% l人口流入活跃区域: 广东(外来人口2150万人) 上海、浙江、江苏(外来人口2818万 人) 北京、天津(外来人口1004万人) l人口流入较活跃区域: 福建、山东 l人口流出活跃区域: 安徽、江西、湖南、河南、湖北、四川、 重庆 l人口流出较活跃区域: 贵州、广西、黑龙江、河北、陕西、吉 林、甘肃 34 37.8% 54.0% 27.3% 23.9% 12.4% 14.7% 9.5% 11.7% 29.1% 7.5% 48.1% 43.1% 0.0% 10

    13、.0% 20.0% 30.0% 40.0% 50.0% 60.0% 全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本乡镇乡外县内县外省内省外 2012年全国农民工分布情况 年龄比例规模 16-20岁4.9%1274万 21-30岁31.9%8294万 31-40岁22.5%5850万 41-50岁25.6%6656万 50岁以上15.1%3926万 合计100%2.6亿 2012年全国农民工年龄分布 二元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 35 如何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刘易斯模型 拉尼斯费景 汉模型 托达罗模型 代表性模型代表性模型 刘易斯模型(Lewis Model ) 36 l 第一个

    14、人口流动模型。 l 1954年,刘易斯在无限劳动供给下的经 济发展中提出。 l 基点:二元经济结构(传统农村部门与现 代城市部门并存) 刘易斯模型 37 模型的基本假设:二元经济结构(Dual Economy) 以现代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 相对较高 以工业部门或城市部门为代表 以传统生产方式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极低 以农业部门或农村部门为代表 资本主义部资本主义部 门门 非资本主义非资本主义 部门部门 刘易斯模型 38 模型的基本假设:无限的劳动力供给 l 现代工业部门在现行一个固定工资水平上能够得到它所需要 的任何数量的劳动力。 l 存在着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很小或等于零,甚至为负数

    15、的劳动 力。 刘易斯模型 39 对“无限的劳动供给”的进一步解释 农业中剩余劳动力规模巨大 农业劳动生产率极低,人均收入只能维持最低限度生活水平 不会低于农业(工业劳动生产率总是高于农业) 但也不会高出很多(当收入差别过大,流入城市的劳动力将远 超就业机会) 原因原因 工业工业 部门部门 工资工资 农业人口若不受限制将流向城市。只要工业扩张,就可按现行 工资水平雇佣到任何数量的劳动力。 结果结果 刘易斯模型 40 模型的基本假设:工资水平不变 l 在二元经济结构中,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决定于传统农业部 门的收入。 l 资本主义部门的工资要高于生存收入。 刘易斯模型 提高每个工人装备水平,劳动生产

    16、率相应提高。 雇佣更多劳动力来扩大规模,引起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流动。 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劳动力需求增加并不会提高工业工资 生产扩张带来更大利润。 资本资本 用途用途 进一进一 步步 利润转化为投资,形成更大资本积累,又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 继续增雇工人扩大规模,进一步引诱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直至农村 剩余劳动力全部被工业部门吸收完。 更进更进 一步一步 工业扩张与劳动力转移过程 一旦剩余劳动力转移完,农业劳动生产率就会提高,收入会相应提高 。工业部门想雇佣更多农村劳动力,就必须提高工资。 结果结果 l 假定工业部门获得利润被全部用于投资,形成新资本积累。 l 最终,劳动供给不再无限丰富,而

    17、是象资本一样相对稀缺;农业象工业一样 现代化,二元经济变为一元经济,发展中国家进入工业化。 刘易斯模型 42 l 横轴:劳动力 l 纵轴:劳动的边际产品和工资 l OA:传统农业部门的生存收入 l OW:工业部门现行工资水平,稍高 于农村生存收入水平 l WS:劳动力无限供给的供给曲线 K3 K2 K1 D1(K1) D2(K2) D3(K3) FGHS S W A O D1 D2 D3 L1L2L3Ln 劳动供给劳动供给 Fig6-1. Lewiss Model刘易斯模型 MP, W l D1(k1), D2(k2), D3(k3):不同资本水平 下的劳动边际生产率曲线。 实际工资/边际产出

    18、 刘易斯模型(劳动力转移过程) 43 刘易斯刘易斯 假定假定 只使用资本、劳动要素 资本稀缺,劳动丰富 假设现假设现 代工业代工业 最初的最初的 资本量资本量 为为K1 对应的劳动边际生产率曲线为D1D1(k1) 资本为K1,雇佣OL1劳动 利润全部储蓄,用作投资,劳动雇佣 由L1增加到L2 只要农业部门有剩余劳动,这个过程就能会继 续下去,最终劳动边际生产率曲线右移到 D3D3(k3),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全部被工业部门 吸收为止。 K3 K2 K1 D1(K1)D2(K2) D3(K3) FGHS S W A O D1 D2 D3 L1L2L3Ln 劳动供给劳动供给 Fig6-1. Lewis

    19、s Model刘易斯模型 MP, W 实际工资/边际产出 刘易斯模型(劳动力转移过程) 44 剩余劳动剩余劳动 消失时消失时 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提高 农村劳动者收入相应增加 工业部门要想得到更多农业劳 动力,就不得不提高工资,以 与农业部门相竞争 假设一个假设一个 国家的剩国家的剩 余劳动总余劳动总 量为量为OLn 超过OLn,劳动供给曲线开始上 升,如虚线SS所示 从水平线到上升的线的转折点 被称为是刘易斯转折点刘易斯转折点 K3 K2 K1 D1(K1)D2(K2)D3(K3 ) FGHS S W A O D1 D2 D3 L1L2L3Ln 劳动供给劳动供给 Fig6-1. Lewiss

    20、Model刘易斯模型 MP, W 实际工资/边际产出 课堂讨论:中国是否已经进入刘易斯拐点 l 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 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 动力逐渐减少,最终达到瓶颈状态。 45 刘易斯模型 46 刘易斯模型的缺陷 l 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假设不符合事实; l 模型只强调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而忽视了农业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拉尼斯和费景汉对刘易斯模型做出修正,提出 了拉尼斯费景汉模型(Ranis-Fei Modle, R-F) 后人对模型的修正 舒尔茨(1964)的质疑 l 舒尔茨研究了1918-1919年印度在发生了全国

    21、性的流感前后的 农业生产情况; l 发生了全国性的流感以后的农业劳动力减少了8.3%,产量同时 下降了3.8%; l 死亡率高的地区,产量下降的幅度也很大; l 那么,印度是否并没有以前所说的那么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 47 森(1967)的解释 l 流感影响的是全家人,劳动力成户减少,于是土地成块地撂荒; l 劳动力无法轻易地进行流动和替代,导致产量成比例地下降; l 此时的产量下降并不能说明印度的农业中不存在剩余劳动力; 48 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R-F模型) 49 l 对刘易斯模型进行了改进。 l 认为因农业生产率提高而出现农业剩余是农业劳动力流入工 业部门的先决条件。 农业的发展对工业部

    22、门的扩展及劳动力转移具有决定性意义。 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50 基本观点 l 发展中国家农业部门存在数量巨大的剩余劳动力。在剩余劳 动力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以前,农业劳动力的收入水平被假 定不变,并始终等于平均产品价值。 l 不变的平均收入水平被叫做不变制度工资。存在农业剩余劳 动时,农业劳动者的收入由制度决定,而不是由市场决定。 l 经济发展过程和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划可化分为三个阶段。 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51 l 模型把经济发展和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与刘易斯模型没有区别。工业部门吸收的是劳动边际 生产率为零或接近于零的劳动力。 第二阶段:伪装失业者被工业吸收阶段。工业部

    23、门吸收的是劳动 边际生产率低于制度工资的剩余劳动力。 第三阶段:农业商业化阶段。农业剩余劳动力都被工业部门吸收 ,农业和工业的工资水平都由其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来决定。 四、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第一阶段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 l 首先转移的是零值劳动力(边际生 产率为零的劳动力)。 l 尽管农业劳动力减少,但农业总产 出不变。 l 工资水平不变,劳动力供给无限( 类似于刘易斯模型)。 四、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第二阶段伪装失业者被工业吸收阶段 l 农业伪装失业者(边际生产率小于平 均收入水平的劳动力)转移,农业总 产量下降。 l 总产量下降,粮食短缺,粮价上涨。 l 农产品价格上涨,促使工业提高工资 ,无

    24、限劳动供给结束。 四、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第三阶段农业商业化阶段 l 农业部门的收入不再取决于不变制 度工资,而是由农业劳动的边际产 出决定,意味着农业的商业化。 l 当农业劳动力边际产出与工业劳动 力的边际产出相等时,劳动力转移 停止。 l 二元结构转化为一元结构。 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55 模型的贡献 l 是对刘易斯模型的重大发展。 l 给予了农业部门在经济发展中的合理地位,并比较透彻地分 析了农业部门如何决定和影响工业部门的扩张和劳动力的转 移。 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56 模型的缺陷 l 有关不变制度工资水平的假设难以得到现实支持; l 未考虑城市失业现象。 托达罗模型 57 l模型提出的背景

    25、:尽管城市中的失业不断加剧,仍有大量农 村人口流入城市。人口流动不仅没有带来经济发展,反而成 为经济发展的障碍和拖累。 l 1960s末1970s初,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美提出预期收入模型 ,用于揭示城市失业与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并存的现象。 托达罗模型 58 模型改进之处: l假设城市工业部门存在失业可能性。农业劳动者迁入城市的 动机主要决定于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实际收入*就业概率), 差异越大,流入城市的人口越多。 l讨论三部门就业问题(农业部门、城市正规部门、城市非正 规部门)。人们在由农村进入城市的过程中,往往难以一步 到位,进入正规部门就业,而是更多的先被非正规部门吸纳 。 托达罗模型 59

    26、 基本结论: l对迁移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是人口流动的决策基础; l城乡预期收益的差异是决定迁移决策的关键变量,而影响预期的主要 因素是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和就业概率; l就业概率取决于城市传统部门就业总人数与新创职位数; l当乡城收入差异巨大时,就业概率对迁移决策影响减弱,人口净迁移 速度超过现代部门的就业创造率,出现严重的城市失业现象。 托达罗模型 60 政策意义: l 应当减轻因发展战略偏向城市而引起的城乡就业机会不均衡 现象; l 通过创造城市就业机会难以解决城市失业问题; l 不加区别地发展教育事业,会进一步加剧人口流动和失业; l 在城市部门中,通过工资补贴和对稀缺要素的传统定价方式

    27、 不能有效扩大城市就业。 (四)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与工业化的非协同性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特征: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特征: l 城市人口增长迅速,不仅在增速上高于发达国家,在绝对量上也超 过了发达国家; l 城乡人口同时增长; l 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人口集中的情况日益突出; l 城市化快于工业化。 61 由于上述原因,正准备或已经进入现代经济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在尚未 实现应有的发展目标之前,就已经形成了“过度城市化”。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非协同性 工业化的推进,必然引起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集中和城市的发展。 但两者也会出现非协同性: 1. 城市化发展超前性 l 城市化发展速度远高于工农业生产率增长:

    28、农村贫困对人口外流的推 动、 城市的相对繁荣对人口流动的拉动。 62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只是人口的城市化,而不是 城市化的全部内容。 产生的问题: 加剧了城市失业与就业不足; 基础设施问题日益严重; 环境污染、犯罪等。 拉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过度城市化 2. 城市化发展的滞后性 以中国为典型 l 钱纳里对101国的统计分析:95年中国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应该为43.9%,而中国只有29.4%。 l 原因:中国严格的城乡分离制度(户籍、粮食供给、副食品及 燃料供给、住宅、生产资料供给、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险、 劳动保护、人才等制度)。 64 第三节 城市化

    29、规律 一. 城市化规律 1. 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相互促进,并随着社会经 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城市化水平。 2. 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 3. 大城市超前增长规律 65 66 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拉平的“S”曲线 注意:不要把加速期的 30和 60绝对化。 t 城市化的预备期 城市化的起步期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期 城市化成熟期 % 30 60 农业社会农业社会 工业化工业化 前期前期 工业化工业化 中期中期 工业化工业化 后期后期 工业化进程工业化进程 后工业后工业 社会社会 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 l 1979年,美国地理学家 诺瑟姆(Ray. M. Northam) 发现,各国城市化发展过

    30、 程所经历的轨迹,可以概 括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 曲线 。 城市化发展的S型曲线 二. 城市化的五阶段论 第一阶段 K0.5,为前城市化阶段。 第二阶段 0.5K1,为城市化初期阶段。 第三阶段 K1,城市化的中期阶段。 第四阶段 城镇人口比重50%,初步进入城市社会。 第五阶段 城镇人口比重65%,进入成熟的城市社会。 67 K=0.5K=0.5、K=1K=1和城市化水平超过和城市化水平超过50%50%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三大重要转折点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三大重要转折点。 城镇人口增长系数(K)= 城镇人口增长规模/总人口增长规模 中国城市化发展及基本政策的阶段性 城市化城市化 阶段阶段 城市化城市

    31、化 特征特征 城市发展城市发展 政策导向政策导向 阶段性的阶段性的 问题与矛盾问题与矛盾 第1阶段: 1952-1978年 有工业化 而无城市化 服从于重工业超前发展战略,设 置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限制城 市化进程。 城市发展缓慢, 城市病严重 第2阶段: 1979-1991年 强工业化 弱城市化 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道路, 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进程 小城镇过度分散, 缺乏聚集经济, 环境问题突出 第3阶段: 1992-2002年 城市化高速增长, 土地快速扩张、 流动人口急速增加 调整人口统计口径, 城市化成为政府的目标, 自上而下的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 城市规模膨胀, 城市化水平虚高, 双重二元结构冲突激烈 第4阶段: 2003-当前 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 相互促进, 统筹城乡发展 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城市化道路, 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互动 城市化虚高弱化了国家 政策宏观效应 68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区域经济学:第8章-区域城市化与城乡结构.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67795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