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第10章-区域基础设设建设与发展.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区域经济学:第10章-区域基础设设建设与发展.pptx》由用户(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区域 经济学 10 基础 建设 发展
- 资源描述:
-
1、第十章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特征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 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 案例 1 第一节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特征及与经济发 展的关系 一. 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 l 基础设施:用于保证区域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 统,包括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 l 基础产业:在一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对其他产 业发展起着制约和决定作用的产业。通常指工业中上游产品的生 产,如像能源、交通、运输、原材料等产业。 2 区域经济基础设施的三个组成部分 l 区域交通系统 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运输、航空运输、城市交通等; l 公共
2、事业系统 能源、供排水、管道煤气、电信、环境保护等; l 公共工程 防洪工程、灌溉工程、防护林工程等。 社会基础设施则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及文化等社会事业。 3 另一种分类:城市基础设施和农村基础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 l 1.住宅区、别墅、公寓等居住建筑项目 l 2.高档酒店、商场、写字楼,办公楼等办公商用建筑项目 l 3.石油、煤炭、天然气、电力等能源动力项目 l 4.铁路、公路、航空、水运、道桥、隧道、港口等交通运输项目 l 5.水库、大坝、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等环保水利项目 l 6.电信、通信、信息网络等邮电通讯项目 4 农村基础设施 l 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现代化农业
3、基地及农田水利建设; l 农业生活基础设施:饮水安全、农村沼气、农村道路、农村电力等 基础设施建设; l 生态环境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防护林体系、种苗工程建设,自 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湿地保护和建设、退耕还林等问题; l 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有益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建设,包 括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卫生、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等。 5 二. 区域基础设施发展的基本特性 1. 服务的公共性与社会性 l 基础设施与其他主体设施的区别在于,后者可能只为某些企业或人提供 服务,而前者必须为全社会、全体市民提供服务。 l 公共的开放系统,不能拒绝任何使用者的需求。 l 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福利品:道
4、路、公厕、下水道、桥梁、绿地 商品:电话、自来水、电力、煤气、电信、邮政 l 出于社会公平、社会稳定及社会伦理的原因,对于一些实行商品化管理 的服务和供应,也必须无偿或低价供应。 6 二. 区域基础设施发展的基本特性(续) 2. 运转的系统性和协调性 l 城市道路网、电网、自来水管网、煤气输配管网等各类设施自成体系 l 各个分类设施系统之间的密切联系 l 形成城市内部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 3. 建设的超前性和形成的同步性 l 时间上的超前 l 容量上的超前 l 同步性指城市基础设施与相关的其它设施工程同时形成能力 4. 效益的间接性和长期性 7 三. 区域基础设施发展的基本特征 1. 基础设施的
5、建设工程规模巨大,需耗费巨额投资; 2. 基础设施的生产需要能够反映时代技术特点; 3. 基础设施经营的经济效益比较低(服务价格、维修保养状态); 4. 为了保证社会正常运行,必须保证满足社会对基础设施最低水平的 消费需求。 8 第二节 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 l 基础设施曾经是中国经济发展长期被忽视的领域,并因此成为 经济发展的瓶颈。 l 1998年7月,中国政府决定追加1000亿元财政支出,专门用于 基础设施建设。由此拉开了中国大规模建设基础设施的序幕。 9 一. 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轨迹 l 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前:以重工业为核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中的轻工 业以及第三产业发展受到不同程度
6、的限制。 l 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后: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存量迅速增长, 特别是通讯业、能源、交通。铁路营业里程增长相对缓慢,但是 铁路的线路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l 投资更多地用于短期内富有效益的领域,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 并未得到根本改变。 10 第一阶段(19491978年): 财政投资为主 l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缓慢。建设资金由单一政府财政解决,资金 的来源为国家预算拨款以及公用事业附加、工商税附加、房产税 等。投资决策权和项目审批权高度集中在中央和省市一级政府。 l 1954-1977年,全国共完成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基本建设投资 2996亿元,年均增长8.7%。 l 其中,对工业基
7、本建设投资增长的速度大大高于其他行业,年 均增长12.1%,比农业投资增幅快3.6个百分点,比交通、教育、 文化等第三产业高5.6个百分点。 11 第二阶段( 19791989年):设立城市维护 专项资金 l 80年代开始,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法 规和政策。强调公用设施建设是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能,从工商业 利润中提取城市建设维护税,新建项目必须配套建设市政公用设 施,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的部分用于城市建设等。 l 以桥梁道路征收通过费为开端,施行“贷款建设、收费还贷”的 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开辟了城市综合开发的道路。 12 第二阶段( 续) l1979-1989年的11年间,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