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全册配套完整精品课件2.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材料力学全册配套完整精品课件2.ppt》由用户(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材料力学 配套 完整 精品 课件
- 资源描述:
-
1、材料力学全册配套完整材料力学全册配套完整 精品课件精品课件2 屋架如图所示屋架如图所示。A处为处为 固定铰链支座,固定铰链支座,B处为活动处为活动 支座搁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支座搁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已知屋架自重已知屋架自重G,在屋架的,在屋架的 AC边上承受了垂直于它的边上承受了垂直于它的 均匀分布的风力,单位长均匀分布的风力,单位长 度上承受的力为度上承受的力为q。试画出。试画出 屋架的受力图。屋架的受力图。 如图所示,水平梁如图所示,水平梁AB用斜用斜 杠支撑,杠支撑,A ,C ,D三处均为光三处均为光 滑铰链连接。匀质梁重滑铰链连接。匀质梁重G1 ,其,其 上放一重为上放一重为G2 的电
2、动机。如不的电动机。如不 计杆计杆CD的自重,试分别画出杆的自重,试分别画出杆 CD和梁和梁AB(包括电机)的受力(包括电机)的受力 图。图。 如图所示,梯子的两部分如图所示,梯子的两部分AB和和 AC在在A点铰接,又在点铰接,又在D ,E两点用两点用 水平绳连接。梯子放在光滑水平面水平绳连接。梯子放在光滑水平面 上,若其自重不计,但在上,若其自重不计,但在AB的中点的中点 处作用一铅直载荷处作用一铅直载荷F。试分别画出梯。试分别画出梯 子的子的AB,AC部分以及整个系统的部分以及整个系统的 受力图。受力图。 F F FAy F FAx FB F F 30 60 30 60 30 60 30
3、60 45 30 60 40 45 F F 45 45 45 kN 3.28 kN 4.22 C A F F 45 45 30 60 30 60 40 45 45 =, = 9m 3m 1.5m 3.9m 5.7m 3m 90 q 45 30 60 组合梁组合梁AC和和CE用铰链用铰链C相连,相连,A端为固定端,端为固定端,E端端 为活动铰链支座。受力如图所示。已知:为活动铰链支座。受力如图所示。已知: l =8 m,F=5 kN,均布载荷集度,均布载荷集度q=2.5 kN/m,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矩的大小M= 5 kNm,试求固端,试求固端A,铰链,铰链C和支座和支座E的约束力。的约束力。 l
4、 q 60 G =, = 9m 3m 1.5m 3.9m 5.7m 3m 90 3m 9m 1.5m 3.9m 5.7m 3m 90 84.70 84.70 84.70 84.70 84.70 q 45 q 45 q 45 30 60 30 60 30 60 30 60 组合梁组合梁AC和和CE用铰链用铰链C相连,相连,A端为固定端,端为固定端,E端端 为活动铰链支座。受力如图所示。已知:为活动铰链支座。受力如图所示。已知: l =8 m,F=5 kN,均布载荷集度,均布载荷集度q=2.5 kN/m,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矩的大小M= 5 kNm,试求固端,试求固端A,铰链,铰链C和支座和支座E的
5、约束力。的约束力。 4 1 l qF 4 2 l qF l q 60 G B 60 q 60 G B 60 计算简图 杆件受力特点:外力或其合力的作用线沿杆件轴线 杆件变形特点:轴向伸长或缩短 轴向拉伸或 压缩 拉压杆:以轴向拉压为主要变形的杆件 轴向拉伸 轴向载荷 轴向压缩 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分析 观察拉压杆受力时的变形特点: FF 观察结果:1. 纵线与横线仍为直线,横线仍垂直于纵线; 2. 横线沿轴线方向平移。 假设: 横截面仍保持为平面,且仍垂直于杆件轴线; 平面假设 正应变沿横截面均匀分布 横截面上没有切应变 符号规定:拉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 平面假设 0const0const
6、 N FA A FN 1、横截面上的内力 思考:取左段轴力向右,右段轴力向左,不是 相反吗? 轴力的符号规定:拉力为正, 压力为负。 内力:相互作用力,作用线与 杆件轴线重合,称轴力 由截面法得: FF N 2-32-3材料在拉伸与压缩时的力学性能材料在拉伸与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实验标准:国家标准金属拉力试验法 (GB 22887);实验条件:常温 (室温)、 静载(加载的速度要平稳缓慢); 实验设备:对试件施加载荷的万能材料试验机; 测量试样变形的引伸仪。 实验记录:拉伸图:横坐标l,纵坐标P; 应力应变图:横坐标 ,纵坐标 。 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变 形、破坏等方面的特性
7、。 实验试件:(a)圆截面标准试件: 或 dl10dl5 (b)矩形截面标准试件(截面积为A): 或 Al3 .11Al65. 5 实验原理: 1、低碳钢的拉伸实验 低炭钢含炭量在0.25%以下的碳素钢。 b a c f d e b s e p a o 1 o 2 o 3 o 4 o 实验表象 参考值四个阶段 屈服阶段 1、同时存在塑性和弹性变形; 2、应力小幅波动,应变快速增加; 3、试样表面出现与轴线成45度角滑移线 屈服极限:s或或0.2 1、只有弹性变形; 2、有符合虎克定理=EE的线性阶段; 3、试样无明显表象。 比例极限:p p 弹性极限: e e 弹性阶段 ( 段)oa ( 段)
8、ac 1、同时存在塑性和弹性变形; 2、应力随应变非线性减少; 3、变形多集中在横截面积迅速收缩的某一小 段范围内,直至试样最后断裂。 强化阶段 颈缩阶段 强度极限:b b 1、同时存在塑性和弹性变形; 2、应力随应变非线性增长; 3、试样被明显强化。 ( 段)ce ( 段)ef 滑移线 颈缩 四个阶段试件的变化: 两个塑性指标 1、延伸率: 式中: 试样拉断后标距的长度; 试样原标距的长度; 塑性材料与脆性材料的量化标准: 的材料称为塑性材料。如低碳钢和青铜等; 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如铸铁、混凝土等。 2、截面收缩率: 式中: 试样原横截面面积; 试样断裂处的横截面面积 。 %100 1 l
9、 ll 1 l l %5 %5 %100 1 A AA 1 A A 一个概念 冷作硬化:应力超过屈服极限后卸载,再次加载,材料的比例极限提高, 而塑性降低的现象。 利: 提高了材料在弹性阶段内的 承载能力。 利之用: 用冷加工的方法来提高 材料的强度 。 弊: 降低了材料的塑性。 卸载定律:在卸载过程中,应力和应变按直线规律变化。 O O 2、其它塑性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o a a b 2 . 0 e p b %2 . 0 e f 这些材料与低碳钢相同之处是断裂前要 经历大量塑性变形,不同之处是没有明 显的 屈服阶段。 。 名义屈服极限:对于没有。明显屈 服阶段的塑性材料,通常以产生 塑性应
10、变。时的应力作为屈服极 限。用 表示。 。%2 . 0 2 . 0 3、塑性材料在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实验标准 、实验条件 、实验设备、实验记录同拉伸试验。 实验试样:高度约为直径的 倍的圆柱体或立方体。 35 . 1 b a c f d e b s e p a 低碳钢压缩时的应力-应变曲线 铸铁拉伸应力应变图 实验表象 1、以弹性变形为主,且很小; 2、应力-应变曲线近似符合虎克定律,并以 割线的斜率作为弹性模量; 3、断裂时,断口处的横截面积几乎没有变化。 参考值 强度极限: o b b 5、脆性材料在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c o b 实验表象 1、同时存在弹性和塑性变形,塑性 变形较大; 2、
11、应力随应变非线性增长。非线性 不可由线性虎克定理近似代替; 3、破坏形式为出现与轴线成45度角 的裂纹。 参考值 强度极限: 实验结论 不可用拉伸实验代替压缩实验来测出所需的参考值,因为 c bc 52 2-5 2-5 拉伸或压缩时的变形拉伸或压缩时的变形 1、纵向变形 F 纵向的相对变形 纵向的绝对变形 lll 1 l l 纵向线应变,拉应变为正,压应变为负。 b 1 b l 1 l F 2、虎克定律 式中: 表示材料弹性性质的一个常数,称为 E 拉压弹性模量,亦称杨氏模量。 EA lF l N 实验证明: EA 反映杆件抵抗拉伸(或压缩)变形的 能力,称为杆件的抗拉(压)刚度。 虎克定律的
12、适用条件: (1)材料在线弹性范围内工作,即 。 P (2)在计算杆件的伸长 时,长度内其 均应为常数,否则应分段计算或进行积分。 ll AEFN, 3、横向变形 横向的绝对变形: 横向的相对变形(横向线变形): b 1 b 1 bbb b b 横向变形系数或称泊松比,其值随材料而异。 实验证明: 或 屋架如图所示屋架如图所示。A处为处为 固定铰链支座,固定铰链支座,B处为活动处为活动 支座搁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支座搁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已知屋架自重已知屋架自重G,在屋架的,在屋架的 AC边上承受了垂直于它的边上承受了垂直于它的 均匀分布的风力,单位长均匀分布的风力,单位长 度上承受的力为度上承
13、受的力为q。试画出。试画出 屋架的受力图。屋架的受力图。 如图所示,水平梁如图所示,水平梁AB用斜用斜 杠支撑,杠支撑,A ,C ,D三处均为光三处均为光 滑铰链连接。匀质梁重滑铰链连接。匀质梁重G1 ,其,其 上放一重为上放一重为G2 的电动机。如不的电动机。如不 计杆计杆CD的自重,试分别画出杆的自重,试分别画出杆 CD和梁和梁AB(包括电机)的受力(包括电机)的受力 图。图。 如图所示,梯子的两部分如图所示,梯子的两部分AB和和 AC在在A点铰接,又在点铰接,又在D ,E两点用两点用 水平绳连接。梯子放在光滑水平面水平绳连接。梯子放在光滑水平面 上,若其自重不计,但在上,若其自重不计,但
14、在AB的中点的中点 处作用一铅直载荷处作用一铅直载荷F。试分别画出梯。试分别画出梯 子的子的AB,AC部分以及整个系统的部分以及整个系统的 受力图。受力图。 F F FAy F FAx FB F F 30 60 30 60 30 60 30 60 45 30 60 40 45 F F 45 45 45 kN 3.28 kN 4.22 C A F F 45 45 30 60 30 60 40 45 45 =, = 9m 3m 1.5m 3.9m 5.7m 3m 90 q 45 30 60 组合梁组合梁AC和和CE用铰链用铰链C相连,相连,A端为固定端,端为固定端,E端端 为活动铰链支座。受力如图
15、所示。已知:为活动铰链支座。受力如图所示。已知: l =8 m,F=5 kN,均布载荷集度,均布载荷集度q=2.5 kN/m,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矩的大小M= 5 kNm,试求固端,试求固端A,铰链,铰链C和支座和支座E的约束力。的约束力。 l q 60 G =, = 9m 3m 1.5m 3.9m 5.7m 3m 90 3m 9m 1.5m 3.9m 5.7m 3m 90 84.70 84.70 84.70 84.70 84.70 q 45 q 45 q 45 30 60 30 60 30 60 30 60 组合梁组合梁AC和和CE用铰链用铰链C相连,相连,A端为固定端,端为固定端,E端端 为
16、活动铰链支座。受力如图所示。已知:为活动铰链支座。受力如图所示。已知: l =8 m,F=5 kN,均布载荷集度,均布载荷集度q=2.5 kN/m,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矩的大小M= 5 kNm,试求固端,试求固端A,铰链,铰链C和支座和支座E的约束力。的约束力。 4 1 l qF 4 2 l qF l q 60 G B 60 q 60 G B 60 材材 料料 力力 学学 中国地质大学力学教学部中国地质大学力学教学部 弹塑性力学基础弹塑性力学基础 李李 同同 林林 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 力学教研室力学教研室 第一章第一章 绪绪 论论 一、一、 学科分类学科分类 弹塑性力学弹塑性力学 二、二、
17、 弹塑性力学的研究对象弹塑性力学的研究对象 三、三、 弹塑性力学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弹塑性力学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四、 弹塑性力学的基本任务弹塑性力学的基本任务 五、五、 弹塑性力学基本假设弹塑性力学基本假设 六、六、 弹塑性力学发展概况弹塑性力学发展概况 七、张量概念及其基本运算七、张量概念及其基本运算 一、学科分类一、学科分类 弹塑性力学弹塑性力学 按运动与否分按运动与否分: 静力学静力学:研究力系或物体的平衡问题,不涉及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如飞机停在地 面或巡航。 运动学运动学:研究物体如何运动,不讨论运动与受 力的关系; 如飞行轨迹、速度、 加速度。 动力学:动力学:研究力与运
18、动的关系。 如何提供加速度? 1 1、学科分类、学科分类 按研究对象分按研究对象分: 一般力学一般力学: 研究对象是刚体研究对象是刚体。研究力及其与 运动的关系。分支学科有理论力学理论力学,分析力学分析力学等。 流体力学流体力学:研究对象是气体或液体。涉及到: 水力学、空气动力学水力学、空气动力学等学科。 固体力学固体力学:研究对象是可变形固体。研究材料 变形、流动和断裂时的力学响应。其分支学科有: 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学、 塑性力学、塑性力学、 弹塑性力学、断裂力学、流变学、疲劳等。弹塑性力学、断裂力学、流变学、疲劳等。 按研究手段分按研究手段分:(理论分析、实
19、验和数值计算) 有实验力学、计算力学实验力学、计算力学二个方面的分支。 按应用领域分按应用领域分: 有飞行力学飞行力学、船舶结构力学船舶结构力学、岩土力学、量岩土力学、量 子力学子力学等。 2 2、弹塑性力学、弹塑性力学 弹塑性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弹塑性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学科,是研究可变形固体受到外荷载或温度学科,是研究可变形固体受到外荷载或温度 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应力、应变和位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应力、应变和位 移及其分布规律的一门科学,是研究固体在移及其分布规律的一门科学,是研究固体在 受载过程中产生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阶段受载过程中产生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阶
20、段 这两个紧密相连的变形阶段力学响应的一门这两个紧密相连的变形阶段力学响应的一门 科学。科学。 二、二、 弹塑性力学的研究对象弹塑性力学的研究对象 在研究对象上,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是固 体,且基本上是各种杆件,即所谓一维构件。 造成两者间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弹塑性力学研究对象也是固体,是不受弹塑性力学研究对象也是固体,是不受 几何尺寸与形态限制的能适应各种工程技术几何尺寸与形态限制的能适应各种工程技术 问题需求的物体。问题需求的物体。 三、弹塑性力学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三、弹塑性力学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1 1、弹塑性力学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弹塑性力学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 弹塑性力学与
21、材料力学同属固体力学的 分支学科,它们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 思路上都是一致的,但在研究问题的基本方 法上各不相同。其基本思路如下: (1) (1) 受力分析及静力平衡条件受力分析及静力平衡条件 ( (力的分析力的分析) ) 物体受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应当满足的条件 是什么?(静力平衡条件) (2) (2) 变形的几何相容条件变形的几何相容条件 ( (几何分析几何分析) ) 材料是均匀连续的,在受力变形后仍应是连续 的。固体内既不产生“裂隙”,也不产生“重叠 ”, 此时材料变形应满足的条件是什么?(几何相 容条件) (3) (3) 力与变形间的本构关系力与变形间的本构关系 ( (物理分析物理
22、分析) ) 固体材料受力作用必然产生相应的变形。 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变形,就有相应不同的 物理关系。 弹塑性力学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弹塑性力学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 以受力物以受力物 体内某一体内某一 点(单元点(单元 体)为研体)为研 究对象究对象 单元体的受力单元体的受力 应力理论;应力理论; 单元体的变形单元体的变形 变形几何理论;变形几何理论; 单元体受力与变形单元体受力与变形 间的关系间的关系本构理本构理 论;论; 建立起普建立起普 遍适用的理遍适用的理 论与解法。论与解法。 1 1、涉及数学理论较复杂,并以其理论与解、涉及数学理论较复杂,并以其理论与解 法的严密性和普遍适用性为特点;法的
23、严密性和普遍适用性为特点; 2 2、弹塑性的工程解答一般认为是精确的;、弹塑性的工程解答一般认为是精确的; 3 3、可对初等力学理论解答的精确度和可靠、可对初等力学理论解答的精确度和可靠 进行度量。进行度量。 四、四、 弹塑性力学的基本任务弹塑性力学的基本任务 可归纳为以下几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1建立求解固体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分布规律的建立求解固体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分布规律的 基本方程和理论;基本方程和理论; 2 2给出初等理论无法求解的问题的理论和方法,给出初等理论无法求解的问题的理论和方法, 以及对初等理论可靠性与精确度的度量;以及对初等理论可靠性与精确度的度量; 3 3确定和充分
24、发挥一般工程结构物的承载能力,确定和充分发挥一般工程结构物的承载能力, 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效益; 4 4为进一步研究工程结构物的强度、振动、稳定为进一步研究工程结构物的强度、振动、稳定 性、断裂等力学问题,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性、断裂等力学问题,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五、五、 弹塑性力学的基本假设弹塑性力学的基本假设 (1 1)连续性假设:假定物质充满了物体所)连续性假设:假定物质充满了物体所 占有的全部空间,不留下任何空隙。占有的全部空间,不留下任何空隙。 (2 2)均匀性与各向同性的假设:假定物体内)均匀性与各向同性的假设:假定物体内 部各点处,以及每一点处各个方向上的部各点处,以及每
25、一点处各个方向上的 物理性质相同。物理性质相同。 (3 3)力学模型的简化假设:)力学模型的简化假设: (A A)完全弹性假设)完全弹性假设 ; (B B)弹塑性假设。)弹塑性假设。 几何假设几何假设小变形条件小变形条件 (A A)在弹塑性体产生变形后建立平衡方程时,可以)在弹塑性体产生变形后建立平衡方程时,可以 不考虑因变形而引起的力作用线方向的改变;不考虑因变形而引起的力作用线方向的改变; 从而使得平衡条件与几何变形条件线性化。从而使得平衡条件与几何变形条件线性化。 (B B)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可以略去相关的二次及二)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可以略去相关的二次及二 次以上的高阶微量;次以上的高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