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导学案)-必修上册.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喜看稻菽千重浪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导学案)-必修上册.docx》由用户(春光无限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喜看稻菽千重浪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导学案-必修上册 首届 国家 最高 科技奖 获得者 袁隆平 导学案 必修 上册 下载 _必修 上册_部编版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喜看稻菽千重浪喜看稻菽千重浪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导学案导学案) -必修上册必修上册 一、学习资源 1作者简介 沈英甲 ,1983 年至 2003 年先后在外交部世界知识杂志和世界博 览杂志 、科 技 日 报任 记者, 期间曾 担任多 年机动 记者, 在科 技日报 曾先 后 任 副 刊 部 主 任 、 机 动记者部主任,现为高级记者。 代表作品有走进神农架、采访死亡手记、生存方式、前尘等 。 2背景展示 联 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世界上 36 个国家和地区由 于 内战 或 气 候恶 劣 等 原 因, 面临严 重的粮 食短 缺问题 。在
2、发 展中 国家, 有 1/5 的人 无法 获 得 足 够 的 粮 食 , 全 世 界每 年有 600 万学 龄前 儿童因 饥饿而 夭折 。在解 决粮食 紧缺 问题 的 过 程 中 , 科 技 进 步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我国率先培育成功的增产 20%的超级水稻必将造 福世界 。“杂 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因此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尊敬。 3走近袁隆平 (1)袁隆平简介 袁 隆 平,汉族。1953 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 任 教 。 1964 年 开 始 杂交水稻研究。1971 年调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1978 年晋升为研究员,被评为 全国劳动 模 范。1995 年当选为中国工
3、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主 任。 袁 隆 平 的 籼型杂 交水稻 研究获 我国迄 今唯一 特等发 明奖; 湖南省 委、省 政 府 授 予 袁 隆 平 “功 勋科学家”称号 ;我国发现的国际编号为 8117 的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 星”;袁隆平 先 后 荣 获 联 合 国 教 科 文 组 织 “ 科 学 奖 ” 和 联 合 国 粮 农 组 织 “ 粮 食 安 全 保 障 荣 誉 奖 ” 等 8 项国际奖励。2001 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 袁隆平是个神话。 “袁隆平”品牌被评估为 1000 亿元人民币。 1976 至 1987 年 间, 袁 隆 平让 中 国 多长 出
4、1000 亿 公斤 的 水 稻, 而 他 正 在 研 究 的 “ 超 级 稻”将能够让中国每年多养 活几亿人口。 袁 隆平获得国际 “拯救饥 饿奖 ”,他的杂交水稻也将向全球推广,解 决 21 世 纪人 类 吃 饱肚子这件头等大事。 (2)对袁隆平的评价 新华网评 :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半个世纪了,不畏艰难 ,甘于奉献 ,呕心沥 血 , 苦苦追 求,为 解决中 国人的 吃饭问 题做出 了重大 贡献。 先生的 杰 出 成 就 不 仅 属 于 中 国,而且影响世界。 新 浪网 评: 袁隆 平院 士是 中 国杂 交水 稻事 业的 开创 者 ,是 当代 神 农 。 50 多 年 来 , 他 始
5、终 在农业 科研第 一线辛 勤耕耘 、不懈 探索, 运用科 技手段 为人类 战 胜 饥 饿 带 来 绿 色 的 希 望 和金色 的收获 。他的 卓越成 就,不 仅为解 决中国 人民的 温饱和 保 障 国 家 粮 食 安 全 做 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 贾庆林评 :袁隆平热爱祖国、一心为民、造福人类的崇高品德 ,与中国共 产党肝胆相 照 、 同心同 德的思 想风范 ,与时 俱进、 勇攀高 峰的创 新精神 ,不畏 艰 险 、 执 着 追 求 的 坚 强 意 志,严 以律己 、淡泊 名利的 高尚情 操,是 当代中 国人学 习的楷 模 , 更 是 新 世 纪 呼 唤 的时代精神。
6、 “ 感动中国 2004 年度人物”袁隆平颁奖词: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 颠覆世界权威 的胆 识 ; 当他名 满天下 的时候 ,却仍 然只是 专注于 田畴, 淡泊名 利,一 介 农 夫 , 播 撒 智 慧 , 收 获 富足。 他毕生 的梦想 ,就是 让所有 的人远 离饥饿 。喜看 稻菽千 重 浪 , 最 是 风 流 袁 隆 平。” 4课文标题出处 七律到韶山 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赏析 :这首诗写得大喜大悲,气势宏大豪放。全诗以人民
7、英雄为主角,肯定了人 民创造 历 史 的真理 。在内 容上可 谓博大 精深, 在艺术 上也独 具匠心 。它融 记 叙 、 抒 情 和 议 论 于 一体,同时运用了多种对比的艺术手法,如时间上昔与今的对比 ,色彩上红 与黑的对比, 感 情 上咒与 喜的对 比,等 等,通 过对比 ,在总 体格调 上形成 了从灰 暗 凝 重 到 明 朗 欢 快 的 旋律,使诗的境界大为开阔。 5文体知识 (1)新闻与通讯的区别 新闻中的事实一般是概 括性的,通讯则要求通过具体的人物和事 件反映现实生 活。 新闻的时效性比通讯更 强。 新闻叙述更简洁、明快 ,篇幅短小;通讯则要详细叙述,一般篇 幅比较长。 新闻主要以
8、记叙为主,可以适当增加议论 ;通讯则可运用记叙 、描写 、抒情、议论等 多种表达方式。 (2)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是报刊、广播、电视上最为常见的通讯形式之一,是一种重要的应用文体,也 是 实 用文写 作学科 研究的 重要文 体之一 。它以 人物的 新近行 动为新 闻 , 重 在 表 现 人 物 的 品 质 、性格 和精神 面貌, 通过个 别显示 一般, 通过平 凡突出 伟大, 达 到 揭 示 时 代 特 征 、 感 染 并且教 育读者 的目的 。写人 之所以 重要, 就因为 人是有 思想的 。 采 写 人 物 通 讯 就 是 为 了 通过人 的思想 、人的 精神面 貌去教 育人、 感染人 。光写
9、 事迹, 不 写 思 想 , 人 物 是 平 面 的 ;写了 思想, 人物才 有了灵 魂、生 命,才 能有感 染他人 的力量 。 人 物 通 讯 有 两 个 方 面 , 可以称 为 “两条 线” ,一 条是 “过程 线 ” ,一 条是“ 思想 线 ” 。 “过 程 线” 是 人 物 生 活 的经历 或事件 发展的 过程, 它是事 物的表 面现象 ; “ 思想 线 ” 则 是 作 者 根 据 人 物 事 迹 所 提炼出 的主题 ,它贯 穿于人 物的典 型事迹 中,反 映着事 物的本 质 意 义 。 有 的 记 者 在 采 写 人物的 先进事 迹时, 常常被 事情的 过程牵 着鼻子 走,摆 脱不了
10、 “ 过 程 线” 的 圈 绕 , 多 半 是将好 思想、 好品德 、好人 好事平 铺直叙 地照实 写出来 ,没有 把 这 些 材 料 提 高 一 步 来 认 识,只 是罗列 现象、 堆砌材 料、就 事论事 ,这就 很难表 现出人 物 的 精 神 世 界 来 。 著 名记者郭梅尼说得好:“中国有句古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 深,有龙则 灵。 报 道 先进人 物,借 用这句 话来说 事例 不在多 ,有 神 则灵 。这 里 说 的 神 是 指 先进人物的精神面貌、先进思想和人物行为。” 根据基本结构形态的不同,人物通讯有三种类型: 传记式:特征是较完整 地写出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篇幅较长, 内
11、容丰富。 特写式 : 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一侧面。 虽然比一般的特写涉 及的范围大得 多, 但属于集中于一事、一个侧面的写法。真正写一时一事的人物通讯,也很常见 。 群像式 :特点是报道对象不止一个,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是同一 时空范围内 的几个同类人。 二、学习探究 探究活动一:阅读全文,整体感知 课 文 写 了 哪 几 件 事 ? 这 些 事 分 别 体 现 了 袁 隆 平 哪 些 方 面 的 精 神 品 质 ? 按 时 间 顺 序 找 出 事例,以事例中叙议结合的句子中的某些关键词语作为归纳“精神品质”的提示和 依据。 具体事件精神品质 答案: 具体事件精神品质 2001 年
12、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勇于实践,敢于探索 1961 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热爱并献身于农科研事业 1964 年,袁隆平终于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 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 创新 1992 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1986年以来, 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思想, 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具有战略眼光, 矢志为中国 和世界人民做贡献 探究活动二深入品读,感悟赏析 (一)把握文章内容,感知人物形象 1第二部分中,袁隆平在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样解 决的? 答案 :权威论
13、断的否定:杂交无优势 。有些人的嘲笑 :对遗传学的无知。有些学 者认为:杂交制种无法应用于生产。 以上三点都是袁隆平在研究中遇到的困难,但他并不迷信权威,而是认真 分析,勇于创 新,大胆试验,用事实证明他的培育杂交水稻的理论设想是科学的,是切实可 行的。 2 第三部分中, “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主要是围绕什么来写的?这部 分 在选 材 上 有 什么特点? 答案 :这部分说明袁隆平 是“真理的侍者,是事实的追随者 ”。主要围 绕“三不稻 ”这 个 情 节来写 。这部 分在选 材上的 特点有 两个: 一是有 个性, 突出了 袁 隆 平 对 于 杂 交 水 稻 的认知与众不同;二是选材精,不庞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