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教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年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教案.docx》由用户(1207392380yun)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具与技术 2021 新教 科学 六年级 上册 第三 单元 工具 技术 教案 下载 _六年级上册_教科版(2024)_科学_小学
- 资源描述:
-
1、20212021 年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年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教案 第第三三单元单元工具与技术工具与技术 一、一、单元概述单元概述 当今世界,工具和技术紧密相连,工具往往是技术的物化成果,技术则是工具发明 革新的基础。工具和技术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学生对各种新技术和新工具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在生活中还积累了不少对工具 和技术的体验和感知,这些将会成为学生主动学习本单元内容的动力。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来自课程标准 5-6 年级的四个学习内容。 6.2.1 知道重大的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和变化。 17.3.1 知道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 1
2、7.3.2 知道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是常见的简单机械。 17.3.3 使用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要达成这些学习目标,就要求教师带领学生经历本单元所设定的活动,让学生在活 动中体验、感悟工具和技术在解决特定问题时能够给人们带来便利,了解工具和技术之 间的关联,从而使学生对“技术发明通常蕴含着一定的科学原理” “技术包括人们利用 和改造自然的方法、程序和产品”以及“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等主要概念有着自己 独特而深刻的理解感悟。 本单元一共有 7 课,始终围绕着“工具与技术”这一主题开展教学活动。本单元主 要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突出工具与技术的融合,又有所侧重
3、。本单元大致按照总分总的形式组织和 编排学习内容。 第 1 课点明学习主题, 第 2-5 课侧重探究几种具体而且广泛使用的工具, 第 6、7 课侧重探究两种对人类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技术,同时第 7 课也通过具体的制作 活动,对工具和技术的关系进行总结。值得注意的是第 2-6 课虽然各有所侧重,但设计 上始终把技术和工具融合在每一课教学内容之中。 突出工程技术领域的实践特点。单元中的每一课,基本上按照“发明背景任 务与测试评估与交流社会影响”这样的框架编写,有助于学生对工具与技术形 成更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同时,在每一课中借助测试任务的方式和指标的变更,逐步提 升学生实践能力。 第 1 课“紧密联系
4、的工具和技术”作为单元的起始课,一方面它承担着帮助学生明 确本单元学习的主题是“工具和技术”的任务,要探讨的是“工具和技术的联系” 。另 一方面它又可以帮助教师调查学生的前概念, 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还想知道什么。 本课创设的生活情境是“取核桃仁” ,学生从不用工具,到选用工具,再到使用专门工 具三个层次来完成任务。 在体验的基础上联系生活经验, 再进行比较、 评价, 建构对 “工 具和技术”的个体理解,开启本单元的学习历程。 第 2-4 课,我们将引导学生分别对斜面、杠杄、轮轴三种“简单机械”开展探究活 动。第 2 课“斜面”创设了两个情境,四个任务,让学生在运下来、搬上去的活动中体
5、验、感悟“斜面的作用” 。对学生探究技能的培养,本单元由零基础到逐渐开放,具体 体现在工具使用过程中评价指标的设定,本课是学生第一次进行工具评价,所以教师直 接设定了相关的指标,后面几课逐步放开,让学生根据实践的感受自主设定评价目标, 凸显了高年级探究的自主性和开放性。 第 3 课“不简单的杠杆”和第 4 课“改变运输的车轮”都是建立在学生实践、比较、 分析的基础上,理解和建构“杠杄和轮轴也是一种简单机械”的科学概念。纵览第 2、3、 4 这三课我们可以发现,教科书的內容安排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强调学生在实践 中操作工具完成特定任务,强调学生自主设定指标来评价工具在完成任务时的优缺点; 从
6、另一角度看,教科书的内容设计弱化了对工具背后隐含的简单机械原理的认知,这样 处理避免了跟初中科学的学习内容重复,降低了难度,增添了探究的趣味性。 第 5 课“灵活巧妙的剪刀”的主线是工具, “剪刀”是组合工具,是斜面和杠杆的 组合。对剪刀结构特点分析,实际就是对前面学过的简单机械的一种回顾、强化。本课 的另一条线是技术,剪刀的发明得益于技术的进步,其他多种多样的剪刀也是人们在尝 试过程中,随着经验的累积、认知的深人,不断改进的结果。所以本课具有承前启后的 作用,既是前面四课的小结,又开启了后面三课对技术的专门探究。 第 6 课“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中, “技术”成为组织教科书内容的明线。印刷
7、 术是闻名于世的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学生在模拟活字印刷的过程中,既体验了印刷 过程,又感受了技术和发明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变化。随着印刷术的发展 需要,印刷的工具也在不断变化更新,从人工到电气,从油墨到碳粉,印刷工具的改进 带来的是印刷的高效。 这种将技术与工具相互融合的教科书内容组织暗线同样需要我们 关注。 第 7 课“信息的交流传播” 。印刷术的飞速发展,带来的是信息的广泛传播。本课 以“制作独轮车”为任务线索,以“文字”和“视频”为信息传播形态,让学生在实践 中感受用不同工具传播信息的差别,在制作过程中感受工具在完成任务时带来的便利以 及技术对完成任务质效的影响。同时,本课也
8、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总结、提升,提供了 教师评估的内容和机会,有助于教师评估学生对工具和技术的运用和认识。 二、二、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技术是人们改造周围环境的方法,是人类能力的延伸。 重大的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和变化。 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 杠杄、滑轮、轮轴、斜面等是常见的简单机械。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能使用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用文字、图式记录,并借助记录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能用多个指标评价工具在使用过程中的效果。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感受工具的便利性,对工具和技术产生研究的兴
9、趣。 与小组同学互相帮助、在探究活动中积极主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明新的工具,产生新的技术,从而增强人的能 力,推动社会发展。 了解人类的好奇心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 社会的发展。 单元词汇单元词汇 工具:工作时所用的器具。 技术:广义的技术指人类活动所采用的所有方法和手段的总和。狭义的技术指以现 代科学为基础, 为完成研究、 生产或服务任务、 获得预期成果所设计的执行方法和手段。 人类在手工或机件的操作过程中所累积下来的经验或知识。 简单机械:能够改变力的最基本机械设备,是复杂机械的基础。
10、可分为杠杆类和斜 面类,其中杠杆类包括杠杆、滑轮、齿轮、轮轴等;斜面类包括斜面、螺旋和劈等。 信息:指音讯、消息、通信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 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可以围绕固定点转动的坚硬物体叫作杠杆。 斜面:力学上指倾斜的平面。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当物体向上移动时,斜面较直 上省力,斜面越长,越省力。 轮轴:利用杠杄原理制成的省力机械,由相互固定的轮子和同心轴组成。 滑轮:一种外缘套有绳索或链带,能绕轴心旋转的圆轮,可用来牵引物体或传递动 力。其力学的原理是源自杠杆原理的延伸。 材料清单材料清单 木棍、轮子、砖块、铁锤、核桃夹、核桃、塑料槽(也可用 PVC 线槽自制)
11、、石块(有 大有小)、水、盛水的瓶子、水槽、测力计、塑料袋、抹布、盒子、木尺、方木块、有 格子且标明起点 A 终点 B 的宽纸带、推车、木板、标志桶 A、标志桶 B、标志桶 C、重物 (就地取材,适合即可,不限)、剪刀、印有圆形和方形的纸片、印有圆形和方形的布片、 解剖剪、废旧网线、活字印刷套材(字模、印刷盘、墨、宣纸、刷子)、格子纸、计时器、 尺子、细线、竹棍、萝卜、独轮车制作指南文字稿、独轮车制作指南视频、播放视频的 手机或者其他工具。 3.1.3.1.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 ( (一一) )背景和教学目标背景和教学目标 工具和技术自古以来就紧密相连、互相促进,是人类长期
12、研究、改造自然过程的智 慧结晶。 如今, 工具和技术的运用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使用的筷子、 剪刀、小刀、电梯、自行车、汽车、手机、计算机等都是工具和技术的运用。因此,让 学生学会使用工具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使用的过程中感受工具和技术给人类生产生活 带来的便利,从而激发起对工具和技术的关注,产生探究的兴趣也就成了本课的重要任 务。 本课从让学生举例入手,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经历,进而说一说生活中用过的工 具和技术。六年级的学生可以列举很多具体的工具和技术,但要分析工具和技术之间的 联系时,就会感到很困难,因为日常生活中学生更多时候只关注二者中的其一,只觉得 一个工具好用,而容易
13、忽略背后工具的发明需要技术的支撑。使用同一工具,新手和熟 手之间也存在经验上的差异, 这种技术上的差异也会直接影响到工具的使用效果。 因此, 教科书设计了“取出核桃仁”这样一个生活化的实践活动。 取出核桃仁的活动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取出核桃仁,二是取出相对完整的核桃仁, 这里面既包含了对工具的正确选择和使用,也包含了对完成任务的经验、操作使用工具 的技巧等的积累和改良。在评价取出核桃仁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认识工具和技术是紧 密联系的。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列举生活中的工具和技术。 了解工具和技术之间的联系。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在取岀核桃仁的活动中,能正确操作使用工具,能对使用工具的
14、过程做出评价。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感受工具和技术对生活的影响,产生认识工具和技术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知道工具可以给工作带来便利,技术和工具都是不断改变、不断进步的。 ( (二二)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木棍、轮子、砖块、铁锤、核桃夹、核桃。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班级记录表。 ( (三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单元导入 1.出示课本 39 页飞机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飞机有哪些作用?可以给我们带来哪些 方便? 2.在生活中除了飞机,还有各种各样的工具,我们经常会用到这些工具,并且在创造和 使用工具的过程中用到很多技术。 3.工具和
15、技术又有什么联系?人们又是如何发明和改进工具与技术的?从今天开始,我 们就来学习第三单元,探究工具与技术。 二、聚焦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到各种各样的工具,比如写作业我们要使用到笔、修 正带、本子、尺子、课本等等一些工具。游泳的时候我们会使用到泳衣、泳帽、护目镜 以及耳塞等一些工具。 2.出示课本 40 页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这些图片中有哪些工具? 3.教师引导,我们不仅会经常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还会运用一些技术。这些工具和技 术是用来做什么的?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4.板书课题:3.1.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 三、探索 活动一:取出核桃仁活动
16、 方法 1:不用任何工具 1.教师出示一些核桃,提出要求: 这些是一些核桃,核桃的壳比较坚硬,大家可以不用任何工具尝试用各种方法取出核桃 仁吗? 2.学生分小组活动尝试,不用任何工具取出核桃仁,并且记录下自己的方法和结果。 3.全班交流,指生说一说不使用工具取出核桃仁的方法。 预设: 用牙齿咬、用拳头捶、用手指扒、用脚跺等。 4.用这些方法取出核桃仁的效果怎样? 效果很不好,牙齿咬不动,手指扒不开,有的时候用脚跺还会把核桃仁踩碎了,而且这 样取核桃仁牙齿疼、手指疼、拳头也疼。 方法 2:使用教师提供的一些工具 1.教师提供一些工具,如木棍、轮子、砖块、铁锤等等,引导学生使用这些工具来取核 桃仁
17、,看一看效果怎样。 2.学生使用教师提供的工具再次尝试取出核桃仁。 3.全班交流,指生说一说自己使用的是什么工具?取出核桃仁的效果怎样? 预设: 利用木棍取核桃仁,核桃仁取出来了,但是比较费劲,而且核桃仁不完整。 利用砖头去核桃仁,核桃仁碎掉了。 利用铁锤去核桃仁,不需要用多大力气,用铁锤一敲就行,不过核桃仁碎掉了。 利用轮子取核桃仁,比较费时费力,取出核桃仁的难度较大。 方法 3:使用核桃夹 1.教师再提供核桃夹给学生,引导学生利用核桃夹取出核桃仁,并提醒学生注意反复多 做几次,看能不能取出相对完整的核桃仁。 2.学生分小组活动,利用核桃夹尝试取出完整的核桃仁。 3.全班交流,指生说一说有没
18、有取出相对完整的核桃仁。 活动二:评估自己取出核桃仁的过程 1.教师引导:我们刚刚利用三种方法来尝试取出核桃仁,分别是不使用任何工具、借助 一些工具、利用核桃夹。大家能否评价一下自己用不同方法取出核桃仁和利用工具取出 核桃仁的过程吗? 2.评价提示:可以从取核桃仁有没有费劲、有没有费时、取出核桃仁是否完整等方面去 评价。 3.全班交流 出示“取核桃仁活动”评价表。 取核桃仁活动取核桃仁活动 方法是否费劲是否费时是否取出完整核桃仁 用手扒很费劲很费时没有 用砖头砸不太费劲不太费时没有 用核桃夹不费劲不费时有 4.同学们,通过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取出核桃仁这一活动,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预设: 在做一
19、些事情的时候,使用工具会变得简单的多。 工具可以让我们做事更方便,更快捷,还更安全。 不同的任务要使用不同的工具去做,比如取核桃仁用核桃夹比较合适,而使用铁锤、砖 头就不太合适,效果也不好。 活动三:生活中的常用工具 1.教师引导: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夹核桃的核桃夹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工具,大家见 过哪些工具呢? 2.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工具。 3.在日常生活中的这些常见工具,我们可以将他们分一分类。 4.出示常用工具记录表。 常用工具记录表常用工具记录表 工具类别工具名称 通信类工具手机、电脑 测量工具温度计、湿度计、体温计、体重秤 机械工具螺丝刀、美工刀、吊车、塔吊、挖掘机 交通工具自行
20、车、飞机、火车、轿车 5.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一般使用这些常用的工具来做什么?又是如何使用它的?如果没 有这些工具,会有哪些不方便? 6.继续出示生活中常见工具记录表,引导学生继续填写相关内容。 常见工具记录表常见工具记录表 工具用处用法如果没有 手机联系亲朋好友 打电话、发微信、发短信、视 频 如果没有手机与亲朋好友联 系,就非常麻烦。 电脑 编写资料、传输 资料、查阅资料 上网查阅资料、传输资料 没有电脑无法查阅资料, 不能 及时的把资料传输给对方 温度计测量温度放在需要测量的物体中 如果没有温度计就不知道物 体的温度 秤称物体重量称 如果没有称, 就不知道物体的 重量和质量 螺丝刀拧螺丝
21、 只要旋转就可以把螺丝拧上 去或者拧下来 如果没有螺丝刀, 螺丝就很难 拧上去或者拧下来 自行车代步工具去不远的地方可以骑自行车 如果没有自行车, 就要走路过 去,费时费力 飞机交通工具 出远门、 长距离的旅行, 乘坐 飞机 如果没有飞机, 我们就无法在 短时间内从一个城市到达另 一个城市。 四、研讨 刚刚我们了解了生活中的常用生活工具,了解了这些常用工具的用途及使用方法以及给 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下面我们来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 1:你认为使用工具和不使用工具有什么区别? 使用工具会让所做的事情变得更加简单,更加方便快捷,省时又省力;不使用工具会让 所做的事情变得艰难费时费力,效果也很差。
22、 问题 2: 在上面的探究任务中不同的工具使用方法相同吗?效果如何?使用核桃夹之后, 你解决问题的技巧有什么变化? 预设: 在夹核桃的任务中,不同的工具使用的方法是不相同的,效果也不相同。 使用核桃夹夹核桃,使这个任务变得更加方便、快捷、简单,省时省力,而且效果很好。 因此,针对不同的事情,我们尽量选择合适的工具,这样会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问题 3:结合探究的过程,说说你的工具和技术的看法。 出示课本 42 页工具与技术的关系维恩图,学生仔细阅读这幅图片上的文字内容,进一 步了解工具与技术的关系。 预设: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技术, 可以根据技术来发明工具, 技术和工具都是可以改进的。 工
23、具与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工具常常是一些物品,有的是任务中用到的物体,不同工 具优劣不同。而技术常常是一些方法,同一任务中可以用到多种技术。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生活中的常用工具,知道了这些常用工具的名称、类别、 作用、使用方法以及使用范围,同时,我们还知道了工具与技术的关系,了解了他们之 间的不同之处。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有关工具和技术的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工具和 技术的知识。 3.2.3.2.斜面斜面 ( (一一) )背景和教学目标背景和教学目标 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工具和技术”及其联系有了一些认识,这一课则 是缩小视角,开始聚焦到一种工具的研究。 学生对斜面并
24、不陌生,公路上的斜坡、地下车库的斜坡、商场的斜坡式自动扶梯都 是学生熟悉的。本课重点研究的是斜面作为一种工具在搬运物体过程中的作用。学生通 过用塑料槽从上至下搬运石块、水的活动,建立起斜面可以省力的直观认知;通过用工 具测量用斜面搬运物体和直接提升之间力的差异,对比数据建构起斜面省力的认识。综 合起来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从上往下还是从下往上搬运,利用斜面比直接搬运都要省 力。 正因为斜面可以省力,所以对斜面的应用出现在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教科书拓展 部分列举了许多斜面应用的例子, 既是巩固学生对斜面作用的认知, 又进一步凸显了 “重 大的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和变化”这一单元大
25、概念。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利用斜面滑道从上往下搬运物体十分省力。 利用斜面从下往上搬运物体比直接搬运物体要省力。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能利用器材搭建一个斜面,完成特定的搬运任务。 能正确操作测力计,准确测量利用斜面搬运物体和直接提升物体所用的力的大小。 能根据提供的指标完成工具的测试和评价。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与同伴合作探究时,互相协作,关系融洽。 愿意倾听其他同学的表达,乐于分享自已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相当广泛,给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 ( (二二)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塑料槽(也可用 PV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