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2(新教材)部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学案: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doc

  •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 文档编号:1669582
  • 上传时间:2021-08-21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208.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新教材)部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学案: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doc》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2 新教材 部编版 历史 中外 纲要 教学 15 明至清 中叶 经济 文化 下载 _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第第 15 课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目标展示定方向 课 程 标 准 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 问 题 导 引 1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表现;明清社会发展的局限性。(历史解释, 唯物史观) 2陆王心学的背景、内容、评价,与程朱理学的不同;李贽思想主张的特点;明末 清初批判思想出现的背景、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3明清时期小说的背景、成就;明清时期戏曲的背景、成就;明清时期科技发展的 表现。(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历 史 时 空 基础必备探新知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经济的发展 (1)农业 高产粮食作物_玉米_、_甘薯_

    2、推广种植。 江南等地农业的_多种经营_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很多农民还 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 (2)手工业: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 式,即开设_工场_,使用_自由雇佣_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 (3)商业 美洲等地的_白银_大量流入,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_商业资本 _的集聚。 形成实力雄厚的_商人群体_,如徽商和晋商。 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_工商业市镇_,成为 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思考 1:中国古代城市的功能呈现出怎样的演变趋势? 提示 1:唐代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

    3、重镇;宋以来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 明清时期不仅规模巨大的都会城市增多,而且还兴起了大量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2经济的局限 (1)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_小农经济_还占据压倒优势。 (2)日益僵化的_专制统治_,也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1陆王心学 (1)背景:_程朱理学_获得官方尊崇后,逐渐失去活力。 (2)代表人物:南宋_陆九渊_和明朝中期_王守仁_。 (3)主张:_致良知_为核心,“良知”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 (4)评价:陆王心学强调_主观能动性_,激励人们奋发立志;而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 又隐含一定的_平等_和_叛逆_色彩。 2李贽的

    4、思想 主张: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甚至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影响: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震动。 3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 (1)背景 明末清初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 君主专制统治加强,吏治腐败。 “西学东渐”带来先进科技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2)代表人物及主张 黄宗羲:严厉抨击_君主专制_制度,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反对重农抑商 观念,提出“_工商皆本_”。 顾炎武、王夫之:对宋明以来高度集权的_政治制度_进行了批判;倡导“_天下兴 亡_,_匹夫有责_”。 【特别提示】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带有一定的民主启蒙思想,但并没有发展形成资产阶 级性

    5、质的民主思想体系,而是对传统儒学的批评、继承与发展,特别是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儒 学中的民本思想。当时的思想主流仍然是理学。 三、小说与戏曲 1背景:城市_商品经济_繁荣、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 2成就 (1)明清小说 元末明初,施耐庵、罗贯中各自在宋元话本基础上创作的_水浒传_和_三国 志通俗演义_ ,是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 明朝中期吴承恩的_西游记_和清朝中期吴敬梓的_儒林外史_ ,分别是神话 小说和讽刺小说的杰作。 清朝中期曹雪芹的长篇小说_红楼梦_ ,以贵族家庭贾府的兴衰变迁为主线,生 动地再现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是我

    6、国_古典现实主义文学_的 高峰,也是享誉世界的名著。 (2)戏曲 传奇:明清戏曲创作也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称为传奇,代表作家有明朝 _汤显祖_、清朝_孔尚任_等。 昆曲:舞台演出方面,江苏昆山一带发源的_昆曲_长期流行。 京剧:清朝道光年间,以_徽班_为基础,融合徽、汉二调,吸取_昆曲_和其他地 方戏的艺术成分,形成了_京剧_,并且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思考 2: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这一 现象与当时社会发展有怎样的关系? 提示 2:(结合唯物史观理解)文学创作往往是现实的镜子。上述小说主人公身份的转变是 明朝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城镇繁

    7、荣、思想领域变化等诸多社会现实发生变化的结果。 四、科技 1传统科学技术的总结 (1)李时珍所著_本草纲目_ 、徐光启所著_农政全书_和宋应星所著_天工开 物_ ,分别系统记载了中国古代医药学、农学、工艺学的相关知识。 (2)徐弘祖的 _徐霞客游记_是一部地理和地质学名著。 2西方科技的传播“西学东渐” (1)背景:从明朝后期起,一些欧洲天主教传教士前来中国传教。 (2)代表人物有意大利人_利玛窦_等。 (3)表现 与一些开明的中国士大夫合作翻译_西方科学书籍_,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技 知识。 清朝前期,传教士还运用欧洲_测绘技术_,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 史料探究释疑难 主题

    8、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史料一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 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史料二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明末心学门人)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 问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工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 学。(以至于)神州荡覆,宗社丘墟(现在应当提倡)经世致用。 顾炎武日知录 探究 1:据史料一,概括黄宗羲的思想主张,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提示 1:主张:“工商皆本”。社会现实: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并发展;政府坚持重农抑商。 探究 2:史料二中顾炎武对当时的心学提出

    9、了怎样的批判,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 提示 2:顾炎武认为心学流于清谈,不研究国计民生、修身治世的问题,空谈误国。他主 张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 【拓展】明末清初三位思想家主张的相同点 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限制君权。 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 思想上:批判地继承儒学,主张经世致用。 随堂训练测达标 1明朝中期,常熟一地主购买大片沼泽,雇用乡民加以治理;部分土地改造为良田,凿 水池用以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果木蔬菜,副产品运往市场销售,所得“视 田之入复三倍”。这说明,此时江南(B) A开始出现多种经营的农业经济 B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 C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已经产生

    10、D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时期 解析据材料信息,常熟一地主采取多种经营方式生产,这体现了以粮食种植为主的自 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B 项正确;孤证不立,单个的材料不能说明某种历史现象是否“开始 出现”,A 项错误;C、D 两项明显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2(2021德州)17241851 年,江南三省(江苏、安徽、浙江)通过扩大耕地面积所生产的 粮食约占整个粮食增产的 20%,而剩余的 80%是通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获得。这反映了, 清代江南三省(C) A精耕细作在农业生产中作用减弱 B人地矛盾开始突出 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助推粮食安全 D外来高产作物引进 解析材料“而剩余的 80%是通过提高单位面

    11、积产量来获得”体现的是清代江南三省 通过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粮食产量,这是精耕细作的典型表现,因此 C 项正确;A 项排除;B、 D 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3 (2021吉林高一期中)中国古代一本农书中出现了关于甘薯的记载: 从东南亚传入中国, 因来自番邦,又名“番薯”。后来国家发生饥荒,政府大力推广甘薯种植,于是这种作物逐 渐成为百姓的重要食物。据此推断,这本农书可能最早出现在(D) A秦朝B唐朝 C宋朝D明朝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明朝时期,原产于美洲的甘薯传入中国,故选 D 项;秦朝、唐朝、 宋朝时期甘薯还没有传入我国,排除 A、B、C 三项。 4(2021江门)明末清初,黄宗羲主张,国家之根

    12、本在于制度建设,但其目的不在于维护 帝王统治,而在于利于天下万民;通过完善“学校”制度和拓宽“取士”渠道使民众参与政 治事务。由此可知,黄宗羲(A) A发展了传统的儒家政治思想B宣扬了儒家教育理念 C抨击了科举选拔人才的弊病D颠覆了传统儒家思想 解析黄宗羲认为国家制度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万民之利,同时希望民众参与政治事务, 这些思想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A 项正确; 黄宗羲思想中的“学校”更多的是参政 议政机构,排除 B 项;黄宗羲并未对科举制进行批判,排除 C 项;黄宗羲继承发展了儒家思 想,排除 D 项。 5毛泽东曾评价一部小说:“写的是几个家庭,主要是一个家庭。通过家庭反映社会,

    13、家庭是社会的缩影。不看这部小说,就不了解中国封建社会。”与材料内容相关的是(B) A 三国演义B 红楼梦 C 西游记D 水浒传 解析根据“写的是几个家庭,不看这部小说,就不了解中国封建社会”可知,这 部小说应该是描述四大家族的红楼梦 ,故选 B 项; 三国演义 西游记和水浒传都 和“几个家庭”的描述不符,排除 A、C、D 三项。 6 (2021镇江)从康熙末年到嘉庆五年, 昆曲演出有一个显著变化, 那就是达官贵人的“家 班”渐次减少而民间职业戏班大量增多。戏院兴起,观众买票看戏,演出有了固定场所。造 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A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B昆曲艺术的不断创新 C社会危机的不断加深D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 解析材料反映了清朝昆曲演出趋于平民化、大众化,结合所学可知,这与清朝城市商 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对文化生活的需要不断增长密切相关,故选 A 项;材料没有体现昆曲 艺术创新,故排除 B 项;材料不能体现社会危机加深,故排除 C 项;材料与儒家文化无关, 故排除 D 项。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新教材)部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学案: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669582.html
    小豆芽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