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13《唐诗五首》优课教学设计.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13《唐诗五首》优课教学设计.doc》由用户(阳光灿烂杨老师)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版 唐诗五首 统编 初中 年级 上册 语文 13 唐诗 教学 设计 下载 _八年级上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第 1 页 共 12 页 1313 唐诗五首唐诗五首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唐诗五首选入五首唐朝律诗,有五言,有七言。野望写田园风光,抒发诗人 孤独、彷徨之情;黄鹤楼写登临之景,抒发诗人吊古伤今、思念家乡之情;使至塞 上描绘塞外雄浑壮阔的景象,表现对个人荣辱浮沉的达观之情;渡荆门送别摹写诗 人辞亲远游所见景象,表达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钱塘湖春行点染西湖早春气象, 表现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学习已经不陌生,小学以及七年级,学生学习背诵了不少诗歌,在 诗歌方面已经有了很多积累。但是,学生对于律诗这种集中在同一课的学习可能还不多, 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律诗相关
2、常识的引导与教学,从而有助于学生对律诗学习的深入。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领略律诗的韵律美。 2.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 3.借助资料,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4.联想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积累优美的诗句。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五首诗。 2.学习律诗相关常识,整体理解诗歌文本。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1.感受律诗的韵律之美,把握诗歌思想感情。 2.提高学生古典诗歌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第 2 页 共 12 页 1.掌握律诗的基本特征,了解
3、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领略律诗的韵律美。 2.疏通诗意,字斟句酌地读诗,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简介唐诗一、简介唐诗 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个朝代都有诗,但唯有唐代的诗歌流传数量最多、影响最为广泛。 作为中华民族最珍贵文化遗产之一的唐诗,或雄壮浑厚,或清雅秀丽,意境深远,具有深 厚的美学韵味。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唐代,走进唐诗,走进历史,走进情怀。 (板书:唐诗五首)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由对唐诗的简单介绍引入课文,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二、了解律诗二、了解律诗 1.律诗的基本特征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
4、,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 或“七律”。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 基本特征如下: (1)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 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2)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限押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 可不押。 (3)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每句中用字平仄音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音相对。 (4)一般说来,律诗的第二、三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律诗的基本特征,把握律诗结构,为接下来的教学做铺垫。 2.把握律诗的结构起承转合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元代范德机的
5、诗格: “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 ” 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是艺术创作常用的结构技巧之一。 一首律诗一般由四联构成,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往往遵循起承转合的 格局。 首联,起,开门见山,直接扣题。 第 3 页 共 12 页 颔联,承,紧承首联,延续延伸。 颈联,转,转折变化,由此及彼。 尾联,合,呼应开头,收束全诗。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此课件资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一般律诗的思路特点,加深理解。 三、教读野望三、教读野望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王绩(约 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
6、)人,唐代诗人。 贞观初年,因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今属山西万荣),故自号“东皋子”。性情简放, “不喜拜揖”,曾三仕三隐。其山水田园诗朴素自然,意境浑厚,对于扭转齐梁以来绮靡 诗风,开创唐诗盛世做出重要贡献。 2.放声吟诵,读出节奏 (1)读准字音。 东皋 (o)徙 倚(x)驱犊 (d) (2)读出节奏。 (点生读,师指导)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借助注释,疏通诗意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诗意。 预设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我)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徘徊
7、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 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晖。牧人驱赶着那牛群回圈,猎人带着猎获的鸟兽归 来。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只好吟唱着那首采薇,怀念古代隐士伯夷和 叔齐了。 4.字斟句酌,赏析诗句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第 4 页 共 12 页 我们可以这样赏析诗句:这句诗中,“”一词用得好,它写出了, 表现了。 小组合作,选择诗句富有表现力的字词,赏析诗句。 预设(1)“徙倚”是徘徊的意思,写出人物内心的苦闷和矛盾。“欲何依”,化 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表现出诗人想在政 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 (2)“
8、秋色”“落晖”这些词充满了浓浓秋意,淡淡伤感。诗人举目四望,山、树 都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3)“返”“归”这些充满温情的词在诗人这里,却呈现出忧郁、孤独、清冷的色 彩,这都是诗人心绪投射于外物的反映。 (4)“采薇”运用了典故,诗人在现实中难觅知音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 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品质,抒发了诗人的隐士情怀。 5.走进情怀,理解情感 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预设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氛围中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 绪,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师小结:这首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 和苦闷
9、。这首诗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全诗 言辞自然流畅,风格朴素清新,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本环节先引导学生简单了解诗人王绩,从而感受诗歌蕴含的情感。然后 通过字斟句酌的读诗方法,感受诗歌中投射出来的诗人孤寂的心境。最后教师在学生交流 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四、教读黄鹤楼四、教读黄鹤楼 1.释题导入,知人论世 黄鹤楼是位于武汉蛇山上的一座名楼,号称“天下江山第一楼”。当年仕途失意的崔 颢登临此楼,产生一种吊古伤今、人去楼空的寂寞情怀,加上被神话传说触动,胸中不禁 迸发出诗情,面对无限的时空唱出了一曲悠远的千古绝响
10、。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崔颢(?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他生长在经济繁荣、文化昌 第 5 页 共 12 页 盛的开元、天宝时代,他二十岁左右中进士,因干谒著名学者李邕,不被赏识,自此“文 誉”被毁,有二十年左右时间,多在京城以外做官或当外官的幕僚,一生漫游足迹遍布大 江南北。中唐的文学家把他与盛唐大诗人王维并称:“沈(佺期)、宋(之问)既殁,而 崔司勋颢、王右丞维复崛起于开元、天宝之间”。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七言 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2.放声吟诵,读出节奏 (1)读准字音。 崔颢 (ho)千载 (zi)萋 萋(q) (2)读出节奏。 (点生读,师指导) 课
11、件出示:课件出示: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借助注释,疏通诗意 (学生借助注释,默读并弄懂诗歌大意)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黄鹤离去,这地方只剩下一座黄鹤楼。(仙人驾)黄鹤离去不再返 回,千百年来(只剩下)白云在此飘荡。晴日里的原野上汉阳一带的树木分明可见,碧绿 茂盛的草木长满鹦鹉洲。太阳将要落山,故乡在何处?眼前只见雾霭笼罩江面,令人发愁。 4.研读共品,自由赏析 (1)斟词酌句。 师:请同学们分析“此地空余黄鹤楼”和“白云千载空悠悠
12、”中的两个“空”意义有 什么不同。 (生交流讨论,师点答) 预设第一个“空”强调空间上的虚无。仙人驾鹤离去后,兀立于苍茫宇宙下的黄鹤 楼似乎无所凭依,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孤独感。第二个“空”强调时间上的 邈远。千载白云,空自飘荡,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 (师生对读:生读一、三句,师读二、四句;读出空茫的感觉) (2)赏析诗句。 第 6 页 共 12 页 师:诗人在第五、六句写了什么景象?第七、八句又抒发了什么情感? 预设第五、六句写登楼所见的明丽之景,第七、八句抒发了清冷的思乡之情。 师小结:这首诗通过诗人在仕途失意之际游览黄鹤楼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吊古伤今之 情,
13、抒写了思念家乡的愁思。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本环节首先引导学生简单了解黄鹤楼,然后根据朗读停顿引导学生把握 诗人的情感。在梳理诗意后通过品析名句里的重点字词,进一步了解诗歌的意境,理解诗 人所传达出来的情感。 五、教读使至塞上五、教读使至塞上 1.放声吟诵,读出节奏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此诗押“n”韵,在诵吟韵脚字时,要特别注意平仄起伏,这样读诗,才会读出韵味 来。 2.借助注释,自行疏通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师点拨:这首诗重点写景,诗人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以“征蓬”“归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