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立体几何-latex精品讲义.pdf

  • 上传人(卖家):四川三人行教育
  • 文档编号:1669208
  • 上传时间:2021-08-21
  • 格式:PDF
  • 页数:55
  • 大小:4.47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立体几何-latex精品讲义.pdf》由用户(四川三人行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立体几何 latex 精品 讲义 下载 _其他_数学_高中
    资源描述:

    1、目录 chapter第 1 章 立体几何之外接球2 1.1 立体几何之外接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1.2 共面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1.3 平行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14 1.3.1 平行之点共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1.3.2 平行问题基础理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1.3.3 正向平移证平行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1.3.4 平行的传递性.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1.3.5 反向沿线找点找线平移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1.4 垂直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1.4.1 垂直问题基础理论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1.4.2 垂直问题基础理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1.4.3 系统法 1:面 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1.4.4 系统法 2:二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23 1.4.5 系统法 3:三勾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 1.4.6 系统法 4:四图一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 1.4.7 系统法 5:五射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 1.4.8 系

    6、统法 6:转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 1.4.9 平行垂直综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 1.5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4 1.5.1 空间向量与线线角 . . . . . . . . .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5 1.5.2 空间向量与点到面的距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6 1.5.3 定义法与角度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7 1.5.4 空间向量与线面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 . . . . . . . . 38 1.5.5 空间向量与二面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 1.5.6 空间向量与动点设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5 1.6 文科专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6 1

    9、.6.1 直接法求体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6 1.6.2 平行换点求体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7 1.6.3 等分点求体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8 1.6.4 割补法求体积. . . . . . . .

    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9 1.6.5 表面积和面积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0 1.6.6 直接法求点到面的距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1 1.6.7 平行换点求点到面的距离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 . . . . . . . . . 52 1.6.8 等体积法求点到面的距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3 第 1 页共 97 页 第 1 章立体几何之外接球 1.1立体几何之外接球 总结: 核 心 模 型 球心 1002 1球心在过两个不平行平面的外接圆圆心 且分别垂直于两个平面的两条直线的交点 四个模型 柱体模型 1002 1长方体模型 1003 2正方体模型 1004 3三条棱 a、b、c 两两相互垂直 柱切锥(柱体的切割体)模型 1002 1对棱相等模型 1 1003 2对棱相

    12、等模型 2 锥体模型 1002 1正棱锥模型 1003 2侧棱垂直底面模型 1004 3球心的投影在面的外接圆圆心上模型 面 面 夹角 模型 1002 1=90 1003 2全等三角形折叠模型 1004 3等腰三角形底边与直角 三角形斜边构成二面角 的四面体 1005 4 为任意角 外接球之柱体模型 柱体模型: 柱体模型 长方体模型 ( a、b、c 长方体的长宽高 1002 1R= a2 +b2+c2 2 正方体模型 ( a 正方体的棱 1002 1R= a2 +a2+a2 2 a、b、c 相互垂直的三条边 ( a、b、c 相互垂直的三条边 1002 1R= a2 +b2+c2 2 例1(柱体

    13、模型) 证明 R= a2 +b2+c2 2 ; 第 3 页共 97 页 对棱相等 总结: 对棱相等 对棱相等模型 1 , 为对棱长,且在长方体对角线上 1002 1R=1 2 s 2+2+2 2 对棱相等模型 2 、 为对棱长,且在正方体对角线上 1002 1R=1 2 s 2+2+2 2 , 1003 2本质为正四面体: 它的高 h= 6 3 R外接球 R内切球 = 3 1 例2(对棱相等) 证明 R= 1 2 s 2+2+2 2 第 4 页共 97 页 外接球之锥体模型 总结: 锥体模型 正棱锥模型 b 为侧棱、h 为高 1002 1R= b2 2h 侧棱垂直底面模型 h 侧棱长,r 为底

    14、面多边形的外接圆半径 直棱柱与直圆柱也满足此公式 1002 1R= s h2 4 +r2 球心的投影在面的外接圆圆心上模型 h 为球心到平面的距离 r 为面的外接圆半径 1002 1R=h2+r2 锥体之正棱锥模型: 锥体之正棱锥模型 b 为侧棱、h 为高 1002 1R= b2 2h 例3(正棱锥模型) 证明 R= b2 2h 第 5 页共 97 页 侧棱垂直底面或直棱柱与直圆柱模型 总结: 侧棱垂直底面模型 h 侧棱长,r 为底面多边形的外接圆半径 直棱柱与直圆柱也满足此公式 1002 1R= s h2 4 +r2 例4(侧棱垂直底面模型) 第 6 页共 97 页 球心的投影在面的外接圆圆

    15、心上模型 球心的投影在面的外接圆圆心上模型: 球心的投影在面的外接圆圆心上模型 h 为球心到平面的距离 r 为面的外接圆半径 1002 1R=h2+r2 例5(球心的投影在面的外接圆圆心上模型) 【球心的投影在面的外接圆圆心上模型图】 第 7 页共 97 页 外接球之平面 平面 夹角 模型 总结: 平 面 平 面 夹 角 模 型 =90 r1为 的外接圆半径 r2为 的外接圆半径l 为 与 交线 1002 1R= s r2 1+r22 l2 4 全等三角形折叠 全等三角形或者等腰拼在一起 或者菱形折叠折叠的二面角为 h 为一个面的顶点到两面交线中点的距离 r 同一个面的外接圆半径 1002 1

    16、R= s r2+(hr)2tan2 2 等腰与直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底边与直角 三角形斜边构成二面角为 h 等腰三角形底边的高 r 等腰三角形外接圆半径 1002 1R= s r2+ (hr)2 sin2 剖面图一致 两个等腰三角形(不全部等)公底边 的二面角 等腰三角形底边 与直角三角形直角边共边二面角 1002 1R= s r2+(hr)2tan2 2 = 任意角 l 为 与 交线 为面 与面 的夹角 m 为 的外接圆圆心到 l 中点的距离 n 为 的外接圆圆心到 l 中点的距离 1002 1R2=m 2 +n22mncos sin2 + l2 4 总结: =90 r1为 的外接圆半径r2

    17、为 的外接圆半径 l 为 与 交线: 1002 1R= s r2 1+r22 l2 4 第 8 页共 97 页 例6() 【面 面 夹角 =90模型图】 第 9 页共 97 页 总结: 全等三角形折叠 全等三角形或者等腰拼在一起 或者菱形折叠折叠的二面角为 h 为一个面的顶点到两面交线 中点的距离 r 同一个面的外接圆半径 1002 1R= s r2+(hr)2tan2 2 题型 2全等三角形折叠 例7() 【全等三角形折叠模型图】 第 10 页共 97 页 总结: 等腰底边与直角斜边 等腰三角形底边与直角三角形斜边构成二面角为 h 等腰三角形底边的高r 等腰三角形外接圆半径 1002 1R=

    18、 s r2 1+ (h2r2)2 sin2 题型 3等腰三角形底边与直角三角形斜边构成二面角的四面体 例8() 【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斜边构成二面角的四面体】 第 11 页共 97 页 含二面角 的外接球终结公式: 含二面角 的外接球终结公式 l 为 与 交线 为面 与面 的夹角 m 为 的外接圆圆心到 l 中点的距离 n 为 的外接圆圆心到 l 中点的距离 1002 1R2=m 2 +n22mncos sin2 + l2 4 例9() 【含二面角 的外接球终结公式模型图】 第 12 页共 97 页 1.2共面问题 例1(2020 全国 III 理 19#$) 如图,在长方体 ABCDA1B

    19、1C1D1中,点 E,F 分别在棱 DD1,BB1上,且 2DE =ED1, BF =2FB1 ( I ) 证明:点 C1在平面 AEF 内; 第 13 页共 97 页 1.3平行问题 第 14 页共 97 页 1.3.1平行之点共面 例1(2020 全国 III 文 19#$) 如图,在长方体 ABCDA1B1C1D1中,点 E,F 分别在棱 DD1,BB1上,且 2DE =ED1, BF =2FB1证明: ( I ) 当 AB =BC 时,EFAC; (II) 点 C1在平面 AEF 内 第 15 页共 97 页 1.3.2平行问题基础理论 平行问题基础理论: 1.3.3正向平移证平行问题

    20、 总结: 第 一 招: 正向沿线 找点找线 平移法 说明:以线 (已知直线) 平行与面 (已知平面) 为核心 如何 平移 把已知直线沿某条直线平移到已知平面内 1002 1让线过顶点或特殊点 1003 2线不超过面的轮廓 与面的交点为点,与相应点的连线为线 如何 证明 1002 1(一长一短: 中位线定理 (相似) 一样长:平行四边形 证明平行四边形常用的方法: 1002 1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1003 2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1004 3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第 16 页共 97 页 1.3.4平行的传递性 例1(2020 北京 16#$) 如图,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中,E 为 BB1

    21、中点 ( I ) 求证:BC1/ 平面 AD1E 例2(2010 浙江) 如图, 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 AB =2BC, ABC =120 E 为线段 AB 的中点, 将 ADE 沿直线 DE 翻折成 A1DE, 使平面 A1DE 平面 BCD,F 为线段 A1C 的中点 ( I ) 求证:BF/ 平面 A1DE; 变式练2.1(2017 全国 II 理 19 #$) 如图,四棱锥 P ABCD 中,侧面 PAD 为等边三角形且垂直于底面三角形 BCD,AB = BC = 1 2AD,BAD=ABC =90 ,E 是 PD 的中点 ( I ) 证明:直线 CE/ 平面 PAB; 例3(

    22、2017 全国 I#$) 如图,在四棱锥 P ABCD 中,AB/CD,且 BAP =CDP =90 ( I ) 证明:平面 PAB 平面 PAD; 第 17 页共 97 页 第 18 页共 97 页 1.3.5反向沿线找点找线平移法 总结: 第 二 招: 反向沿线 找点找线 平移法 说明:以线 (已知直线) 平行与面 (已知平面) 为核心 如何 平移 把己知平面上的线沿某条直线平移到已知直线 构建此时相交直线所形成的面 证明两个平面平行即可 如何 证明 1002 1(一长一短: 中位线定理 (相似) 一样长:平行四边形 证明平行四边形常用的方法 1002 1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1003 2两

    23、组对边分别平行 1004 3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例1(2013 辽宁) 如图,AB 是圆 O 的直径,PA 垂直圆 O 所在的平面,C 是 圆 O 上的点 ( I ) 设 Q 为 PA 的中点, G 为 AOC 的重心, 求证: QG/ 平面 PBC 变式练1.1(2018 天津理 17#$) 如图, AD/BC 且 AD=2BC, ADCD, EG/AD 且 EG=AD, CD/FG 且 CD=2FG, DG 平面 ABCD,DA=DC =DG=2 ( I ) 若 M 为 CF 的中点,N 为 EG 的中点,求证:MN/ 平面 CDE; 第 19 页共 97 页 1.4垂直问题 1.4.1垂直

    24、问题基础理论 垂直问题基础理论: 立体几何证明问题中的转化思想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如果直线 l 与平面 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 l 与平面 相互垂直,记作 l.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 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简记为“线线垂直 线面垂直” ) 符号语言: a b la lb ab=O l 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一条直线垂 直于一个平面,则这条线垂直于平面内的所有直线 符号语言: a b ab; a ( 任意)m,n,b a( 任意 m,n,b ).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

    25、重上的投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 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 注: 1. 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该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直角; 2. 一条直线与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则此直线与平面所成 的角是 0 的角; 3. 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范围是 0, 2 . 第 20 页共 97 页 1.4.2垂直问题基础理论 总结: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1. 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 做二面角. 2. 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二重角的棱上任取一点,以该点为 垂足,在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 线,这两条射 AOB 即为二面角 l 的平面角. 3. 二重角的平面角的范围是 0,. 平

    26、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 一般地,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 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 个平面互相垂直(简记为“线面垂直 面面垂直”) 符号语言: l l 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 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简记为“面面 垂直 线面垂直”) 符号语言: =l a al a 总结: 垂直问题基础理论 垂直问题辅助线常规作法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等腰梯形 1002 1过上顶点作线垂直于底 1003 2过底作两腰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 第 21 页共 97 页

    27、 1.4.3系统法 1:面 面 系统法 1:面 面: 系统法 1:一面 已知面垂直面 找交线 谁垂直交线(不垂直,作垂直) 谁垂直另一个面 例1(2018 天津#$) 如图,在四面体 ABCD 中,ABC 是等边三角形,平面 ABC 平面 ABD,点 M 为棱 AB 的中点,AB =2,AD= 23,BAD=90 ( I ) 证明:ADBC. 变式练1.1(2020 浙江 19) 如图,三棱台 DEF ABC 中,面 ADFC 面 ABC,ACB =ACD=45,DC =2BC ( I ) 证明:EFDB; 变式练1.2(2018 全国 III 理 19 #$) 如图,边长为 2 的正方形 A

    28、BCD 所在的平面与半圆弧 CD 所在平面垂直,M 是 CD 上异 于 C,D 的点 ( I ) 证明:平面 AMD 平面 BMC; 第 22 页共 97 页 1.4.4系统法 2:二线 总结: 系统法 2:二线 两个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三线合一中线,角平分线,高 例1(2017 全国 III) 如图,四面体 ABCD 中,ABC 是正三角形,AD=CD ( I ) 证明:ACBD; 变式练1.1(2007 福建文 17#$) 如图,正三棱柱 ABC A1B1C1的所有棱长都为 2,D 为 CC1的中点 ( I ) 求证:AB1 平面 A1BD; B CC1 B1 AA1

    29、 D 第 23 页共 97 页 1.4.5系统法 3:三勾股 系统法 3:三勾股: 系统法 3:三勾股 勾股定理之逆定理证明垂直 常包含基本定理 1002 1余弦定理 1003 2正弦定理 例1(2010 江苏#$) 如图, 在三棱锥 P ABC 中, D, E, F 分别为棱 PC, AC, AB 的中点,已知 PAAC,PA=6,BC=8,DF=5 ( I ) 求证:平面 BDE 平面 ABC. A E C1 B F P D 变式练1.1(2020 全国 I 理 18(2/5)#$) 如图,D 为圆锥的顶点,O 是圆锥底面的圆心,AE 为底面直径,AE =AD . ABC 是底 面的内接正

    30、三角形,P 为 DO 上一点,PO= 6 6 DO ( I ) 证明: PA 平面 PBC E O A C B D P 变式练1.2(2018 全国 II 文 19 #$) 如图,在三棱锥 P ABC 中,AB =BC =22,PA=PB =PC =AC =4,O 为 AC 的中 点 ( I ) 证明:PO 平面 ABC; 第 24 页共 97 页 第 25 页共 97 页 1.4.6系统法 4:四图一柱 总结: 系统法 4:四图一柱 四图 1002 1正方形棱垂直棱、对角线垂直 1003 2菱形对角线垂直 1004 3矩形棱垂直棱 1005 4圆直径所对圆周角 =90 一柱 1002 1直棱

    31、柱侧棱垂直底面 例1(四图一柱之正方形#$) 已知四棱锥 S ABCD 的底面 ABCD 是正方形,SA 底 面 ABCD,E 是 SC 上的任意一点. ( I ) 求证:平面 EBD/ 平面 SAC. 变式练1.1(2020 海南 20#$) 如图,四棱锥 P ABCD 的底面为正方形,PD 底面 ABCD设平面 PAD 与平面 PBC 的交线为 l ( I ) 证明:l 平面 PDC; 第 26 页共 97 页 变式练1.2(2018 全国 I 理 18 #$) 如图,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E,F 分别为 AD,BC 的中点,以 DF 为折痕把 DFC 折起,使点 C 到达点 P 的

    32、位置,且 PFBF ( I ) 证明:平面 PEF 平面 ABFD; 例2(四图一柱之菱形) 如图四边形 ABCD 为菱形,G 为 AC 与 BD 交点,BE 平面 ABCD ( I ) 证明:平面 AEC 平面 BED. A D C B E G 第 27 页共 97 页 四图一柱之圆 例3(2013 辽宁) 如图,AB 是圆 O 的直径,PA 垂直圆 O 所在的平面,C 是 圆 O 上的点 ( I ) 求证:BCPAC. 变式练3.1(2020 全国 II 理 20(4/5) 如图, 已知三棱柱 ABC A1B1C1的底面是正三角形, 侧面 BB1C1C 是矩形, M, N 分别为 BC,

    33、B1C1的中点, P 为 AM 上一点. 过 B1C1和 P 的平面交 AB 于 E, 交 AC 于 F. ( I ) 证明: AA1/MN, 且平面 A1AMN 平面EB1C1F; A B C A1 B1 C1 N M O F EP 第 28 页共 97 页 1.4.7系统法 5:五射影 总结: 系统法 5:五射影 射影定理 点到射影面的射影线垂直射影面 例1(五射影) 如图,在斜三棱柱ABC A1B1C1中,AB =BC =2, ABC=120,又顶点 A1在底面 ABC 上的射影落在 AC 上,M 为 AC 的中点 ( I ) 求证:AA1BD 第 29 页共 97 页 1.4.8系统法

    34、 6:转化 总结: 系统法 6:六转化 平行的传递性 1002 1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1003 2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若其中一条垂直一个平面 则另一条直线也垂直于该平面 例1(六转化 2015 新课标) 如图,四边形 ABCD 为菱形,G 为 AC 与 BD 的交点,E 平面 ABCD ( I ) 求证:平面 AEC 平面 BED. x O y O z C BA D F E O G H 第 30 页共 97 页 1.4.9平行垂直综合 例1(2020 江苏 15#$) 在三棱柱 ABC A1B1C1中,ABAC,B1C 平面 ABC,E,F 分别是 AC,B1C 的中点 ( I )

    35、 求证:EF/ 平面 AB1C1; (II) 求证:平面 AB1C 平面 ABB1 变式练1.1(2019 北京文 18#$) 如图,在四棱锥 P ABCD 中,PA 平面 ABCD,底面 ABCD 为菱形E 为 CD 的中 点 ( I ) 求证:BD 平面 PAC; (II) 若 ABC =60,求证:平面 PAB 平面 PAE; (III) 棱 PB 上是否存在点 F,使得 CF/ 平面 PAE?说明理由 变式练1.2(2019 江苏 16#$) 如图,在直三棱柱 ABC A1B1C1中,D,E 分别为 BC,AC 的中点,AB =BC求证: ( I ) A1B1/ 平面 DEC1; (I

    36、I) BEC1E 第 31 页共 97 页 变式练1.3(2018 全国 III#$) 如图,矩形 ABCD 所在的平面与半圆弧 CD 所在平面垂直,M 是 CD 上异于 C,D 的点 ( I ) 证明:平面 AMD 平面 BMC; (II) 在线段 AM 上是否存在点 P,使得 MC/ 平面 PBD?说明理由 变式练1.4(2018 江苏 15 #$) 在平行六面体 ABCDA1B1C1D1中,AA1=AB,AB1B1C1 ( I ) 求证:AB/ 平面 A1B1C; (II) 平面 ABB1A1 平面 A1BC 变式练1.5(2018 北京文 18 #$) 如图,在四棱锥 P ABCD 中

    37、,底面 ABCD 为矩形,平面 PAD 平面 ABCD,PAPD, PA=PD,E,F 分别为 AD,PB 的中点 ( I ) 求证:PEBC; (II) 求证:平面 PAB 平面 PCD; (III) 求证:EF/ 平面 PCD 变式练1.6(2017 山东文 18 #$) 由四棱柱 ABCDA1B1C1D1截去三棱锥 C1B1CD1后得到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O 为 AC 与 BD 的交点,E 为 AD 的中点,A1E 平面 ABCD ( I ) 证明:A1O/ 平面 B1CD1; 第 32 页共 97 页 (II) 设 M 是 OD 的中点,证明:平面 A1EM

    38、平面 B1CD1 变式练1.7(2017 北京文 18#$) 如图,在三棱锥 P ABC 中,PAAB,PABC,ABBC,PA=AB =BC =2,D 为 线段 AC 的中点,E 为线段 PC 上一点 ( I ) 求证:PABD; (II) 求证:平面 BDE 平面 PAC; (III) 当 PA/ 平面 BDE 时,求三棱锥 E BCD 的体积 第 33 页共 97 页 1.5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例1(2018 上海 17#$) 已知圆锥的顶点为 P,底面圆心为 O,半径为 2 ( I ) 设圆锥的母线长为 4,求圆锥的体积 (II) 设 PO=4,OA,OB 是底面半径,且 AOB =9

    39、0,M 为线段 AB 的中点,如图,求 异面直线 PM 与 OB 所成的角的大小(正切值) 第 34 页共 97 页 1.5.1空间向量与线线角 例1(2018 江苏 25#$) 如图,在正三棱柱 ABC A1B1C1中,AB =AA1=2,点 P,Q 分别为 A1B1,BC 的中点 ( I ) 求异面直线 BP 与 AC1所成角的余弦值; 第 35 页共 97 页 1.5.2空间向量与点到面的距离 例1(2019 上海 17#$) 如图, 在长方体 ABCDA1B1C1D1中, M 为 BB1上一点, 已知 BM =2, CD=3, AD=4, AA1=5 ( I ) 求直线 A1C 与平面

    40、 ABCD 的夹角; (II) 求点 A 到平面 A1MC 的距离 第 36 页共 97 页 1.5.3定义法与角度问题 例1(2018 天津文 17#$) 如图,在四面体 ABCD 中,ABC 是等边三角形,平面 ABC 平面 ABD,点 M 为棱 AB 的中点,AB =2,AD=23,BAD=90 ( I ) 求证:ADBC; (II) 求异面直线 BC 与 MD 所成角的余弦值; (III) 求直线 CD 与平面 ABD 所成角的正弦值 第 37 页共 97 页 1.5.4空间向量与线面角 例1(2020 北京 16#$) 如图,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中,E 为 BB1中点

    41、( I ) 求证:BC1/ 平面 AD1E (II) 求直线 AA1与平面 AD1E 所成角的正弦值 变式练1.1(2020 全国 II 理 20(4/5) 如图, 已知三棱柱 ABC A1B1C1的底面是正三角形, 侧面 BB1C1C 是矩形, M, N 分别为 BC, B1C1的中点, P 为 AM 上一点. 过 B1C1和 P 的平面交 AB 于 E, 交 AC 于 F. ( I ) 证明: AA1/MN, 且平面 A1AMN 平面EB1C1F; (II) 设 O 为 A1B1C1的中心, 若 AO/ 平面 EB1C1F, 且 AO=AB, 求直线 B1E 与平面 A1AMN 所成角的正

    42、弦值. A B C A1 B1 C1 N M O F EP 变式练1.2(2020 浙江 19) 如图,三棱台 DEF ABC 中,面 ADFC 面 ABC,ACB =ACD=45,DC =2BC ( I ) 证明:EFDB; (II) 求 DF 与面 DBC 所成角的正弦值 第 38 页共 97 页 变式练1.3(2020 海南 20#$) 如图,四棱锥 P ABCD 的底面为正方形,PD 底面 ABCD设平面 PAD 与平面 PBC 的交线为 l ( I ) 证明:l 平面 PDC; (II) 已知 PD=AD=1,Q 为 l 上的点,QB = 2,求 PB 与平面 QCD 所成角的正弦值

    43、 变式练1.4(2020 山东 20#$) 如图,四棱锥 P ABCD 的底面为正方形,PD 底面 ABCD设平面 PAD 与平面 PBC 的交线为 l ( I ) 证明:l 平面 PDC; (II) 已知 PD=AD=1,Q 为 l 上的点,求 PB 与平面 QCD 所成角的正弦值的最大值 变式练1.5(2018 江苏 25#$) 如图,在正三棱柱 ABC A1B1C1中,AB =AA1=2,点 P,Q 分别为 A1B1,BC 的中点 ( I ) 求异面直线 BP 与 AC1所成角的余弦值; (II) 求直线 CC1与平面 AQC1所成角的正弦值 变式练1.6(2018 全国 I 理 18

    44、#$) 如图,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E,F 分别为 AD,BC 的中点,以 DF 为折痕把 DFC 折起,使点 C 到达点 P 的位置,且 PFBF ( I ) 证明:平面 PEF 平面 ABFD; 第 39 页共 97 页 (II) 求 DP 与平面 ABFD 所成角的正弦值 变式练1.7(2018 全国 III 理 19 #$) 如图,边长为 2 的正方形 ABCD 所在的平面与半圆弧 CD 所在平面垂直,M 是 CD 上异 于 C,D 的点 ( I ) 证明:平面 AMD 平面 BMC; (II) 当三棱锥 M ABC 体积最大时,求面 MAB 与面 MCD 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 变

    45、式练1.8(2018 浙江 19 #$) 如图, 已知多面体 ABCA1B1C1, A1A, B1B, C1C 均垂直于平面 ABC, ABC =120, A1A=4, C1C =1,AB =BC =B1B =2 ( I ) 证明:AB1 平面 A1B1C1; (II) 求直线 AC1与平面 ABB1所成的角的正弦值求直线 AC1与平面 ABB1所成的角的 正弦值 第 40 页共 97 页 1.5.5空间向量与二面角 例1(2020 全国 I 理 18(2/5)#$) 如图,D 为圆锥的顶点,O 是圆锥底面的圆心,AE 为底面直径,AE =AD . ABC 是底 面的内接正三角形,P 为 DO

    46、 上一点,PO= 6 6 DO ( I ) 证明: PA 平面 PBC (II) 求二面角 B PC E 的余弦值. E O A C B D P 例2(2007 福建文 17) 如图,正三棱柱 ABC A1B1C1的所有棱长都为 2,D 为 CC1的中点 ( I ) 求证:AB1 平面 A1BD; (II) 求二面角 AA1DB 的大小(余弦值) B CC1 B1 AA1 D 例3(2020 天津 17) 如图,在三棱柱 ABC A1B1C1中,CC1 平面 ABC,ACBC,AC =BC =2,CC1=3, 点 D,E 分别在棱 AA1和棱 CC1上,且 AD=1,CE =2,M 为棱 A1

    47、B1的中点 ( I ) 求证:C1MB1D; (II) 求二面角 B B1E D 的正弦值; (III) 求直线 AB 与平面 DB1E 所成角的正弦值 第 41 页共 97 页 变式练3.1(2020 全国 III 理 19#$) 如图,在长方体 ABCDA1B1C1D1中,点 E,F 分别在棱 DD1,BB1上,且 2DE =ED1, BF =2FB1 ( I ) 证明:点 C1在平面 AEF 内; (II) 若 AB =2,AD=1,AA1=3,求二面角 AEF A1的正弦值 变式练3.2(2020 江苏理 24#$) 在三棱锥 ABCD 中, 已知 CB =CD= 5, BD=2, O

    48、 为 BD 的中点, AO 平面 BCD, AO=2,E 为 AC 的中点 ( I ) 求直线 AB 与 DE 所成角的余弦值; (II) 若点 F 在 BC 上,满足 BF = 1 4BC,设二面角 F DE C 的大小为 ,求 sin 的 值 变式练3.3(2019 全国 III 理 19 #$) 图 1 是由矩形 ADEB, RtABC 和菱形 BFGC 组成的一个平面图形, 其中 AB =1, BE = BF =2,FBC =60将其沿 AB,BC 折起使得 BE 与 BF 重合,连结 DG,如图 2 ( I ) 证明:图 2 中的 A,C,G,D 四点共面,且平面 ABC 平面 BC

    49、GE; (II) 求图 2 中的二面角 B CGA 的大小 第 42 页共 97 页 变式练3.4(2019 全国 II 理 17#$) 如图,长方体 ABCDA1B1C1D1的底面 ABCD 是正方形,点 E 在棱 AA1上,BEEC1 ( I ) 证明:BE 平面 EB1C1; (II) 若 AE =A1E,求二面角 B EC C1的正弦值 变式练3.5(2019 天津理 17 #$) 如图,AE 平面 ABCD,CF/AE,AD/BC,ADAB,AB =AD=1,AE =BC =2 ( I ) 求证:BF/ 平面 ADE; (II) 求直线 CE 与平面 BDE 所成角的正弦值; (II

    50、I) 若二面角 E BDF 的余弦值为 1 3,求线段 CF 的长 变式练3.6(2019 全国 I 理 18 #$) 如图, 直四棱柱 ABCDA1B1C1D1的底面是菱形, AA1=4, AB =2, BAD=60, E, M, N 分别是 BC,BB1,A1D 的中点 ( I ) 证明:MN/ 平面 C1DE; (II) 求二面角 AMA1N 的正弦值 第 43 页共 97 页 变式练3.7(2019 北京理 16 #$) 如图, 在四棱锥 PABCD 中, PA 平面 ABCD, ADCD, AD/BC, PA=AD=CD=2, BC =3,E 为 PD 的中点,点 F 在 PC 上,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立体几何-latex精品讲义.pdf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66920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