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17年高考语文分类题库 考点15 散文阅读.doc

  • 上传人(卖家):四川三人行教育
  • 文档编号:1669008
  • 上传时间:2021-08-21
  • 格式:DOC
  • 页数:16
  • 大小:47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17年高考语文分类题库 考点15 散文阅读.doc》由用户(四川三人行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7年高考语文分类题库 考点15 散文阅读 2017 年高 分类 题库 考点 15 散文 阅读 下载 _真题分类汇编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温馨提示: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此套题为 WordWord 版版,请按住请按住 Ctrl,Ctrl,滑动鼠标滚轴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调节合适的观看 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 Word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考点 1515 散文阅读散文阅读 1. 2017全国卷甲卷T 一(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窗子以外 林徽因 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 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白 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 休息。每人手

    2、里一件简单的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在树荫底下我 看不清楚。无疑地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一筒旱烟以后,是还要走 许多路的。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官觉上来,模糊中还有几段山西 梆子的声调,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外。 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以外! 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 过是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多少区域的起伏的山峦, 昨天由窗子外映进你的眼帘,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动着的所在;每一根青的什 么麦黍,都有人流过汗;每一粒黄的什么米粟,都有人吃去;其间还有的

    3、是周折, 是热闹,是紧张!可是你则并不一定能看见,因为那所有的周折,热闹,紧张,全都 在你窗子以外展演着。 在家里罢,你坐在书房里,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那里两树马缨,几棵丁 香;榆叶梅横出疯杈的一大枝;海棠因为缺乏阳光,每年只开个两三朵叶子 上满是虫蚁吃的创痕,还卷着一点焦黄的边;廊子幽秀地开着扇子式,六边形的 格子窗,透过外院的日光,外院的杂音。什么送煤的来了,偶然你看到一个两个被 煤炭染成黔黑的脸;什么米送到了,一个人掮着一大口袋在背上,慢慢踱过屏门; 还有自来水、电灯、电话公司来收账的,胸口斜挂着皮口袋,手里推着一辆自行 车;更有时厨子来个朋友了,满脸的笑容,“好呀,好呀!”地走进门

    4、房;什么赵妈 的丈夫来拿钱了,那是每月一号一点都不差的,早来了你就听到两个人唧唧哝哝 争吵的声浪。那里不是没有颜色、声音、生的一切活动,只是他们和你总隔个窗 子,扇子式的,六边形的,纱的,玻璃的! 你气闷了,把笔一搁说,这叫做什么生活!检点行装说,走了,走了,这沉闷没 有生气的生活,实在受不了,我要换个样子过活去。健康的旅行既可以看看山水 古刹的名胜,又可以知道点内地纯朴的人情风俗。走了,走了,天气还不算太坏, 就是走他一个月六礼拜也是值得的。 没想到不管你走到哪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不错,许多时髦的 学者常常骄傲地带上“考察”的神气,架上科学的眼镜,偶然走到哪里一个陌生 的地方 望

    5、,但那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不信,你检查他们的行李,有谁不 带着罐头食品,帆布床,以及别的证明你还在你窗子以内的种种零星用品,你再 摸一摸他们的皮包,那里短不了有些钞票;一到一个地方,你有的是一个提梁的 小小世界。不管你的窗子朝向哪里望,所看到的多半则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层 玻璃,或是铁纱!隐隐约约你看到一些颜色,听到一些声音,如果你私下满足了, 那也没有什么,只是千万别高兴起来说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 道那是罪过!(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二段描写窗外四个乡下人的背影,笔触细致,表露出观看者对他们的陌生与 好

    6、奇,并引发下文关于窗子内外的感叹。 B.既然所有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永远都只在窗子之外,那么通过健康 的旅行,领略了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 C.本文写“时髦的学者”架上“科学的眼镜”,到陌生的地方“ 望”,是以调侃 的方式来讥刺他们的“考察”不过是浮光掠影罢了。 D.开头的“话从哪里说起”一句看似多余而突兀,但读完全文之后,就会明白作 者正是从那种渺茫之感开始梳理自己思路的。 【命题意图】本题重点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艺术表现手法的能力。 【解析】选 B。对文章内容理解不准确。原文第六段虽然谈到“健康的旅行既可 以看看山水古刹的名胜,又可以知道点内地纯朴的人情风俗”,

    7、但结合第七段文 字来看,如果不打开心灵之窗,“不管你走到哪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 的”,所以不一定“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 。 5.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5 分) 答: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探讨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 【解析】解答本题要在理解文章内容、梳理文章思路的基础上进行。文章第 1 5 段写了透过现实生活中的形形色色的窗子,看到的窗子以外的景象;而文章最 后一段中涉及的窗子显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窗子了,而是心灵中的“窗子”,要 根据其所在的语境,理解其象征意义。 答案:指具体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分隔了不同的生活场景;指“无形 的窗子”,即心态与

    8、观念的限制,造成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膜。 【评分标准】共 5 分,答出第一点得 2 分,答出第二点得 3 分,意思对即可。 6.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态度?请结 合全文进行分析。(6 分) 答: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 【解析】一定要审清题干要求,明确“你” “我”的指代对象及其显示的作者的 视角,注意本题要求结合全文分析人称转换所蕴含的作者的态度。 答案:转“我”为“你”,“你”成为自我观察与描写的对象,蕴含着作者冷静 审视的态度;使用“你”的同时,又使用了“我”,蕴含着作者的自嘲与反思。 【评分标准】共 6 分,每点 3 分,意思对

    9、即可。 2. . (2017天津卷T161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19 题。 挺拔之姿 朱以撒 晋人普遍有好竹之癖,打开魏晋艺术史册,一群生机勃勃我行我素的人就涌 了出来,在山阴道上的竹林深处,放浪形骸,快然自足,得大自在。 这当然是我三十几岁以后才意识到的。我和魏晋间人相近之处,就是有过比 较长的山野生活,与竹相近。常常会站在山顶,看山峦连绵起伏,竹海无际。那时 我想着自己的出路,如果能像一竿竹子这般凌空而起那就好了。竹海里纤尘不染, 枝叶让天水洗净,摇曳中偶尔闪过阳光的亮泽,它们的顶端是最先接触到每一天 太阳的光芒的,不禁使我艳羡。山野稼穑,先是基于温饱的认识每一竿竹都 可以构成生存

    10、的支架,把一个个家庭托住,不至于坠入饥寒之中。而每一枚笋,春 日之笋也罢,冬日之笋也罢,对于一位腹内空洞的人而言,简单地烹调之后,无异 于美味了。那些没有成为餐桌美味者,不舍昼夜继续伸长,令人仰望。那些被山 农认为是成熟了的竹子,在叮叮咚咚的刀斧声中倒下,削去枝叶,顺着规划好的 坡道滑下,被长长的平板车载着,进入再加工的程序。和竹子一样,人也是善于生 存的植物,贫瘠清苦中也会挣扎着生长。我注意到一些竹子的确没有长好,是吃 力地拱出石块的,此后也就一直不能顺畅,总是被压制着扭曲着,不禁让人生出 怜悯。只是我一直认为它会更具备倔强的美感,它的根后来制成了一个老者形象 的工艺品,比其他的更有铁枝虬干

    11、的峥嵘了。 待到我在鹤峰原度假,已经到了闲适的年龄了。风随夕阳西下而愈加强劲, 一些植物已在形态上仓皇失措,叶片翻飞如鸟兽惊散。竹林在随风俯仰中显示了 一种从容,在徐徐的摇曳里,山野之风的张狂之力往往被斯文地化解开来。在魏 晋的文字中有不少“徐徐”的记录,“徐徐”看起来只是肢体上的动作,实则是 内心的从容优雅。内心慢了,整个人的举止也就慢了,斯文了,有风度了。竹被称 为四君子之一,它在四君子中是最为清俊的,风来了,风过了,余韵袅袅。 竹子从笋尖出土就开始了笔直向上的里程,追慕光明,从而略去了许多天下 扰攘。竹子作为人格气节的象征是有道理的。屈原的离骚充满了香草的芳 香,可惜,他写的都是湘沅泽畔

    12、之物。他一定离竹林很远吧,要不,他一定会以孤 竹自况,向楚怀王表示自己砥节立行的井渫之洁和安穷乐志卓然自异于俗常的 格调以竹子作为喻体,会胜过那些优柔的香草,也会使屈原风骨遒劲,不至 于最终绝望而自沉汨罗。当然,竹子在我眼中也有一些孤高兀傲的意象。争相轩 邈,思逐风云,都像梁山好汉单干时那般独标奇崛。相比于王维在夜间的竹林里 又是弹琴又是长啸,弄得一片喧哗,我则以为竹下独坐静听风来会更与竹默契。 李白就是这般静静地坐在敬亭山上的。竹是清肃之物,郑板桥曾在兰竹石图 上题写了“各适其天,各全其性”,认为它是循自然之道的。如果它是一个人,一 定是心怀素淡,性喜萧散,有一些不可犯之色。每一个人的内心都

    13、会有一个位置 来安放一竿竹子,或者一片竹林。所谓风骨,就是内在的支撑。 一个人爱竹,在他笔下会有哪一些流露呢,真要用两个字说道,那就是“清” 和“简”了。庾子山在小园赋中有不少数字,不过最让人欣赏的是“一寸二 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读到此处,清出来了,简也出来了。在魏晋这样一个尚 竹时代,竹是环境的背景,也是心境的背景,如果观察他们的雅集轨迹,竹林七 贤、金谷宴集、兰亭修禊,都是在茂林修竹间,在这里挥麈清谈、稽古观心,是很 有一些清简之趣的。像王羲之的大道帖、王献之的鸭头丸帖、王珣的 伯远帖,都那么小,一张便笺般大小,清简出风尘,三笔两笔,精气神都聚于此 了。在笔墨清简的背后是唯美的人格一个

    14、人可以奇点、怪点,也可以不循常 轨剑走偏锋,却不可落入尘俗的泥淖里。想想当年的阮籍,以青眼、白眼待人,相 比于今人内怀奔竞之心,好冠盖征逐之交,那时节的人在处理人的关系上显然清 简得多。 我是在农耕兄弟的老房舍里大量的竹器中看到竹子之力的,力透到寻常生 活的每一个角落,紧紧地箍住了一家人的生活、一个村子的生活,不使失散。渐 渐地,在竹林环绕中的人们也有了坚韧和忍耐。实在的劳作泥泥水水寒暑无间, 使人长于自守,默然无语。而另一面又使我察觉到民风的强悍,只是平素在体内 蓄积着,不使外泄。所不同的是农耕者远没有竹子的挺拔俊秀,少年时过早地负 重,后来再也长不高了。尽管我离开那里很久了,我还是固执地认

    15、为他们就是一 片会行走的竹子。 回到城里看到的更多是与园林建筑相匹配的纤纤细竹,优雅而有骨感。进入 古色古香的庭院,玩味钟鼎彝器、瓦甓青花,又翻动图籍残纸。忽然有一缕淡淡 的流逝感浮了上来日子是越发小巧婉约起来了。算算此时,是农历的六月七 月之交,时晴时雨,山野在潮湿中,无数的竹鞭在奋力吮吸,竹节争先向上,风雅 鼓荡,场面奇崛,整座山岭充盈着大气与生机,让热烈的阳光照彻。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节)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 分)() A.文章第三段运用了比喻、比拟、排比等修辞,文意生动,兼之长句短句错杂,富 于变化,体现了散文之美。 B.文章第四段认为屈原不能“砥节立行

    16、”、王维不能领悟竹的节操,而推许李白 和郑板桥能循自然之道的风骨。 C.“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位置来安放一竿竹子,或者一片竹林”这句话是 说,每一个懂竹的人都会获得内在支撑,成为有风骨的人。 D.随着年龄的增长、境遇的改变,同样的竹子,“我”却“读”出了不同的内涵。 E.文章采用倒叙、插叙的手法,综合运用了记叙、说理、抒情等表达方式,谈古 论今,托物言志,旨在表达对农耕兄弟的赞美,对乡村文化的眷恋。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语言、表达技巧、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 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鉴赏能力。 【解析】选 BE。B 项,“屈原不能砥节立行、王维不能领悟竹的节操”于文 无据,原文中“

    17、向楚怀王表示自己砥节立行的井渫之洁和安穷乐志卓然自异于俗 常的格调”并非说“屈原不能砥节立行”;E 项,“文章采用倒叙、插叙的手 法”不准确。 17.题目为“挺拔之姿”,但画线部分却写扭曲的竹子,是否合乎题旨?为什么?(3 分) 答: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文章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 【解析】应从合乎题旨的角度回答。要从扭曲的原因分析,突出竹子顽强的生命 力,还要体会竹子的象征意义。 答案:合乎题旨。竹子虽外形扭曲,但仍具挺拔之姿,象征着艰苦环境下顽强奋进 的人生,深化了主旨。 【评分标准】自己的观点 1 分,结合文章分析 2 分。 18.赏析文章末段的文字。(5 分) 答: 【命题意图】本题

    18、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 力。 【解析】本题是赏析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解答此类题,要注意从语段位置、语 段内容、语段特色、语段与文章中心的关系等角度分析。本题要求赏析文章末 段,从结构上考虑,要注意其与前文的关系;从内容上分析,要看本段主要写了什 么内容,与文章中心有何关系;从手法上分析,则要看这段文字运用了怎样的手 法。据此分析,本段文字显然与前文内容形成照应关系,并且通过对比手法,以城 市里竹子的优雅纤细来突出山野里竹子的生机勃发,进而赞美了竹子争先向上 的顽强生命力。据此,分条表述即可。 答案:想象山野里竹子生机勃发,与城市里竹子的优雅纤细形成对比。赞美 了

    19、竹子争先向上的顽强生命力,给读者更深广的思考空间。照应前文,以景收 束全篇,增强了抒情性。(从语言角度赏析也可得分) 【评分标准】写出一个要点给 1 分,两个要点给 3 分,三个要点给满分。 19.(9 分) (1)文章写出了竹子的哪些精神气质?(3 分) 答: (2)你最欣赏其中哪种精神气质?结合生活经验谈谈你的体会。 (80 字左右)(6 分) 答: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 精神的能力。 【解析】本题第(1)问是分析概括竹子形象的主要特征,解答此题可以结合文章 中作者对竹子这一形象的描述或者作者对竹子这一形象的抒情议论概括。 如 “竹 海里纤尘

    20、不染,枝叶让天水洗净,摇曳中偶尔闪过阳光的亮泽”“竹林在随风俯 仰中显示了一种从容”“竹子在我眼中也有一些孤高兀傲的意象”等信息中都 包含着对竹子这一形象特征的论述,从中整合出主要信息即可。第(2)问要“结 合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可以任取一点自由发挥。 答案:(1)坚韧忍耐、从容优雅、孤高兀傲、风骨高洁、清简、争先向上等。 (2)提示:首先,要先明确自己最欣赏的精神气质。然后,要结合文本和自己的生 活实际写出充分的分析,并做到要点清晰,分析有理有据。 【评分标准】第(1)问要概括出最少三种特征,每概括出一种特征得 1 分;第(2) 问,点明欣赏的精神气质,2 分;谈体会,4 分。 3.

    21、. (2017北京卷T1924)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924 题。 根河之恋 根河是鄂温克人 1的母亲河。 春天,根河从厚厚的冰层中泛起春潮,河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它推去坚 冰,欢快地伸展腰肢,向远方而去。这破冰时节的河水才是它真正的本色,纯真清 洌,水晶一般透明。这条源自大兴安岭的河,原本的名字“葛根高勒”,正是清澈 透明的意思。在一个个春天的日子里,根河回到童年,回到本真,然后再一次次丰 满成熟,将涓涓乳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生物。 传统的鄂温克人跟森林河流贴得最近。他们与驯鹿为伴,生活起居、狩猎劳 动,都离不开看上去“四不像”的驯鹿。眼下,这些温顺的大鹿在全世界已所剩 不多,鄂温克人结束

    22、了最后的狩猎,放下了猎枪。他们离开森林,进入城市或远走 他乡,但敖鲁古雅部落受人尊重的长辈 94 岁的玛丽亚索一步也不想离开她的驯 鹿。 一踏进根河,我就听说了她美丽的名字。先前见到过作家乌热尔图为这位老 奶奶拍的一张照片。白桦林里,老人穿着长袍,扎着头巾,侧身站在一头七叉犄角 的驯鹿前,她微微佝偻着身子,皱巴巴的手轻抚着鹿柔细的皮毛。鹿依偎在她的 袍子下,那儿一定有着母亲的气息。她神色沉静而坚毅,嘴角两旁的皱纹宛如桦 树皮上的纹路,仿佛她的脸上就印刻着她相守了一生的森林。她或许就是根河的 化身,充满了母性的慈祥,又有着丰富的传奇。年轻时她漂亮能干,是大兴安岭远 近闻名的女猎手,与丈夫在密林里

    23、行走,打到的猎物无论多远,总是她领着驯鹿 运回部落。这位伟大的母亲至今仍恬然 生活在她的鹿群之中。 其实我很想去为玛丽亚索拍一张照片。这些年,涌到玛丽亚索猎民点参观 游览的人络绎不绝,但我想,我这样匆匆来去,怎能配得上她的丰厚?怎能有乌热 尔图探望她时目光里的深沉呢? 因为乌热尔图是根河的儿子。当年,这位从小生活在大兴安岭的鄂温克青年 捧着他的琥珀色的篝火走上了文坛,刹时让人眼前一亮。人们从他的小说里, 认识了这个寂寞又热烈的民族。出乎意料的是,乌热尔图后来辞去京官重返故 乡。时隔多年,当我行走在呼伦贝尔草原上,那些将天边画出蜿蜒起伏线条的山 丘,那些怒放成海洋或孤零零独自开放的鲜花,那些低头

    24、吃草或昂头沉思的马群, 还有那些袒露 在草原上始终默默流淌的河,都让人忍不住心潮起伏。这位鄂温克 作家返乡的理由还需要问吗?就是这草原这河流这民族,是祖先留在他身体里的 血脉在涌动啊! 乌热尔图在回到草原以后的日子里,完成了呼伦贝尔笔记等一系列著作 和摄影作品,那是他数十载的文化寻根,是他作为一个鄂温克的儿子,对母亲的 深情眷念与报答。 我们山外的人远道来看山,原本住在山上的人却搬下了山。 人类到了 21 世纪,越来越意识到人与自然必须平等相处。生活在根河的大 多数鄂温克人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山林,将更多的空间留给了无边的草木以及驯 鹿、黑熊、狼、灰鼠和蝴蝶。在离城市不远的一个地方,新建了童话般的

    25、家园, 这座小城就叫了根河。 我们去到那里时,从山林里搬出的鄂温克人正三三两两地在自家门前干着 一些零碎的活儿。男人穿着时尚的 T 恤和牛仔裤;女人们烫了发,有的还挑染成 了黄的深红的,她们的裙子仍然长长的,跟老去的玛丽亚索一样,但却是城市里 流行的花色。 这里的房屋都是政府投资兴建的,咖啡色外墙,小尖顶,搬进来的一家家鄂 温克人按照自己的想法装扮屋子,盘算 着未来。鄂温克人与外族人通婚是常见的 事情,近些年更为普遍,他们的孩子大多取的是鄂温克名字,成为这新部落的新 一代。这里曾有过多年的繁忙,大兴安岭的木材源源不断地从根河运往大江南 北。眼下,过往的一切留在了画册里。伐木工变作了看林人,大批

    26、工人需要学习 新技能,谋求新职业,他们在努力与以往告别,与未来接轨。 根河天亮得很早。走到窗前一看,根河就在眼前,河对面的广场上已经有许 多人在翩翩起舞,似乎这个小城的人都聚集在此了。根河的水伴着音乐荡漾,我 忍不住踱过根河桥,进入了舞者的欢乐。用不着有任何忐忑,大家都是这样笑着 来又笑着去的。这些根河小城中的曼妙 舞者啊!我模仿着她们举手投足,扭动腰 肢,想象着生活在此的种种愉悦。那是我度过的最为愉快的时刻。 阳光将河水映照得流光溢彩。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 的深奥,我只能记住这些人和这些让人眷恋的时光。 (取材于叶梅的同名散文) 【注】1鄂温克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

    27、在东北大兴安岭和呼伦贝 尔草原。 19.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恬然:自然放松,沉静从容 B.袒露:毫不遮掩、毫无保留地展现 C.盘算:精打细算 D.曼妙:舞姿轻盈而美丽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词语的意思及其语境义。 【解析】选 C。C 项的“盘算”本义为“心里算计或筹划”,“精打细算”则更 强调“仔细地计算”,后者比前者更精细。原文“盘算”是指鄂温克人按照自己 的想法在装扮屋子,筹谋着未来的生活,而并没有强调太过精细地计算。题目中 解释为“精打细算”,与“盘算”在词义侧重点和感情色彩上有出入。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28、传统的鄂温克人生活在山里,以打猎为生,驯鹿是他们生活、劳动的重要帮手。 B.乌热尔图为玛利亚索拍摄的照片,生动地表现了她历经的沧桑与母性的慈 祥。 C.第六段中作者运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展现了呼伦贝尔草原的美丽风光。 D.搬出山林的鄂温克女子穿上了城市里流行的裙子,过上了快乐时尚的新生活。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解析】选 D。D 项“搬出山林的鄂温克女子穿上了城市里流行的裙子”有误, 原文为“她们的裙子仍然长长的,跟老去的玛利亚索一样,但却是城市里流行的 花色” 。 由此可知,裙子长度依然保守,只是裙子花色为现代流行,而非选项中 “城 市里流行的裙子”。 21

    29、.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5 分) 答: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理解能力。 【解析】第一问“特点”属于概括题,限定范围为第二段,筛选有关根河的描述 即可。第二段总共四句,分别描写春天根河破冰的生命力;根河河水的清澈本色; 根河的原本名字及其含义;根河像母亲河一样养育两岸生物。第二问要求答象征 意义。由春天“河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得出象征鄂温克人在艰难环境中迸 发出的顽强生命力;由“纯真清洌,水晶一般透明”得出象征鄂温克人淳朴的性 格,纯净的文化;由“将涓涓乳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生物”得出河流象征孕育鄂 温克人的母亲,哺育两岸的万千生物。 答案:(1)特点:

    30、有生命力,欢快奔腾;纯真清洌,水晶一般透明;丰满成熟,哺育两 岸万千生物。(2)象征意义:象征鄂温克人在艰难环境中迸发出的顽强生命力,以 及鄂温克人乐观向上的性格;象征鄂温克人淳朴的性格,纯净的文化;象征孕育 鄂温克人的母亲。 【评分标准】特点 2 分,答出两点可得 2 分;象征意义 3 分,每答出一点得 1 分。 【知识拓展】 象征和比喻 象征是一种艺术手法,它和比喻修辞手法有相似之处。正如比喻要求喻体和 本体之间要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一样,象征也要求象征之物与被象征之物之间有 某种相似的特点,从而可以让人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不过,比喻属于修辞范围, 它可比喻抽象的事物,也可比喻具体的事物;而象

    31、征则属于艺术手法,它与构思 相关,属写作构思技巧,而不只是语言加工问题。象征一般都用来表现某种抽象 的概念或思想感情,也就是说,它是通过某一具体形象表现出一种更为深远的含 义,让读者自己去意会,从而让读者获得美的享受。这是一种隐晦、含蓄而又能 使读者产生体会愉悦的美感的技巧。 另外,象征是针对全篇而言,而比喻是针对某一句而言;运用象征手法的文 章中是不会出现本体的,而比喻往往是会出现本体的。象征是在不能、不敢、不 愿的前提下运用的写作手法,而比喻的目的只是为了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属于 修辞手法。 22.作者在结尾说“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请 根据文意,说明“这河的深

    32、奥”的含义、 “抵达不了”的原因及作者寄托的情感。 (6 分) 答: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文章关键词句含义的理解以及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能力。 【解析】对“这河的深奥”的含义的理解,关键是看这“深奥”的具体表现,我 们可以由表及里地理解,先看根河本身的特点,主要在第二段,我们可看出根河 那旺盛的生命力和对两岸万千生物的养育;再看在根河边生活着的人,这里既有 玛利亚索这样的个体形象,也有如鄂温克人这样的集体形象,写出他们的思想 行为便是对“深奥”含义的深层理解。对于原因的分析,需要纵观全文,从庞杂 的信息中细致地检索出原因。而对于情感,概括归纳出几个论点即可。 答案:“这河的深奥”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33、:(1)根河的生命力以及养育两岸万千生 物的伟大。(2)以玛利亚索为代表的鄂温克人停止传统的打猎、伐木活动,转为 守护驯鹿和看护森林,与森林河流和谐共处。(3)鄂温克人搬下山,将更多的空间 留给草木以及驯鹿等动物,努力与以往告别,与未来接轨。“抵达不了”的原因 是“我们”是山外的人,匆匆来去,无法深刻体会鄂温克人贴近森林河流生活的 丰厚经历和思索。表达了作者对森林河流的敬畏和对鄂温克人转变传统生活方 式、保护自然的敬意。 【评分标准】含义 3 分,每个含义各 1 分;原因 1 分,情感 2 分。 23.文章叙写了玛丽亚索、乌热尔图和走出山林的人们。请分别概括他们各自 “根河之恋”的表现。作者这

    34、样构思体现了怎样的匠心?(6 分) 答: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以及对主旨的把握能力。 【解析】先确定每个人物故事在文中的范围,概括时注意使用文中出现的关键词 句。三种人的“根河之恋”就是他们与这片土地的关系,可据此找到文中的有关 信息,比如乌热尔图的 “根河之恋” 表现在通过文学讲述根河和鄂温克人的文化。 匠心方面,文章叙写的“玛丽亚索、乌热尔图和走出山林的人们”实际上代表 了这片土地三代人选择的不同故事,故事不同但情感相似,他们都在爱着自己的 故乡,都在与森林河流和谐共处,这就照应了“根河之恋”这个题目。 答案:(1)玛丽亚索的“根河之恋”是她的驯鹿,是对传统的坚守

    35、。(2)乌热尔 图的“根河之恋”表现在通过文学讲述根河和鄂温克人的文化。后来辞去京官 回到故乡亲近身体里的文化血脉,并完成呼伦贝尔笔记等作品,表达对故乡 的眷念和报答。(3)走出山林的人们意识到人与自然必须平等相处,把更多的空 间留给森林河流和驯鹿等,努力与以往生活方式告别,并以欢乐的态度与未来接 轨。这样构思让文章结构清晰,不同的鄂温克人都以不同的方式爱着故乡、与森 林河流和谐共处,一起呼应了文章主旨和题目“根河之恋”。 【评分标准】三种人的“根河之恋”每种人 1 分,答全给 4 分;最后一问 2 分。 24.鄂温克人与根河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对经典作品中环境与人物的联系,理 解不正确的一项

    36、是(3 分)() A.大观园是红楼梦中人物活动的一个主要场所。正是这个众姐妹诗意生活 着的“世外桃源”,造就了贾宝玉力求摆脱世俗的叛逆性格。 B.边城的故事发生在 20 世纪 30 年代湘西小镇茶峒。山明水净的湘西风光, 映衬了翠翠、爷爷、傩送等人物心灵的澄澈纯净与人性的善良美好。 C.红岩讲述的是在黎明前的黑暗里共产党员在监狱中艰苦卓绝的斗争。牢 房的阴暗、刽子手的凶残,突显了革命者信念的坚定、意志的坚强。 D.阿 Q 正传写的故事以辛亥革命时期的未庄为主要场景。赵太爷、假洋鬼 子为代表的统治阶级对阿 Q 的压迫和欺凌,是阿 Q“精神胜利法”形成的重要原 因。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古现代必考名著的掌握。 【解析】选 A。A 选项中贾宝玉力求摆脱世俗的叛逆性格并不是由“大观园”造 成的,而是由封建大家庭贾府造成的,“大观园”是贾宝玉的精神乐土。B、 C、D 三项都符合文意。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7年高考语文分类题库 考点15 散文阅读.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669008.html
    四川三人行教育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