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语文分类题库 考点11 古代诗歌阅读.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17年高考语文分类题库 考点11 古代诗歌阅读.doc》由用户(四川三人行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年高考语文分类题库 考点11 古代诗歌阅读 2017 年高 分类 题库 考点 11 古代 诗歌 阅读 下载 _真题分类汇编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温馨提示: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此套题为 WordWord 版版,请按住请按住 Ctrl,Ctrl,滑动鼠标滚轴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调节合适的观看 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 Word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考点 1111 古代诗歌阅读古代诗歌阅读 1.1. 2017全国卷甲卷T 二(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 ,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 【注】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武林:杭州
2、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 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 “彼李揆,安肯来邪?” 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 是(5 分)()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 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 留。 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
3、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命题意图】此题考查理解诗意与表现手法的能力。 【解析】选 B、D。诗歌尾联用李揆指子由,这不仅因为苏氏兄弟在当时的名位与 声望,举世皆有所闻,更重要的意图在于以此告诫子由,出使北蕃,决不可追求盛 名,须小心谨慎,安全而归。B、D 项与此意不符。 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 分) 答: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审题,“本诗首联”是分析的重点,结合诗歌题目“送 子由使契丹”理解首联内容,意为:“我寄身此地和你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何必因 为你要远行又泪湿衣巾。 ”据此,可分析诗人性格
4、。 答案:首联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氏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 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评分标准】点明性格特征给 2 分;结合首联分析给 4 分。 2.2. 2017全国卷乙卷T 二(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
5、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析】选 BE。B 项,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笔疾书的情形,如同战士衔枚 肃然疾走,不闻号令的声音。E 项,“表示完成”错,是希望其他考官严格把 关,精心阅卷,不是“依靠” 。 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 分) 答: 【命题意图】
6、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解析】鉴赏句子时,首先分析其表达技巧,然后分析相应的表达效果。此句从 表达技巧上看,运用了比喻和以动衬静的手法。比喻生动贴切,衬托效果尤佳。 分析表达效果,不要遗漏作者的情感。 答案: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动中见静,越 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每点 2 分,意思对即 可) 【诗歌赏析】 宋初的考试制度,大致承袭唐代,由州府举荐考生,入京应试,由礼部主持其 事。此诗即以一员考官的身份写出他的见闻与感受。 从诗中可知,考试时间是在初春时节。首联着力渲染了礼部试的考场环境 群英毕至,贡院里肃穆幽雅
7、,试院中焚起了香,以消除人多的异味,且能增添 祥瑞肃穆的气氛。颔联重点描绘考生答题情况,考生们大清早就入场了,没有一 点喧闹嘈杂之声。试题下发后,考生奋笔疾书,一片沙沙沙的声音,好似春蚕在吃 桑叶。颈联表明考试意义,诗人对此景象不禁生发感慨,济济多士,尽是天下英 才、国家栋梁。尾联自谦衰病,谆谆嘱托同僚,作为选拔人才的考官,应当具有慧 眼认真鉴别。诗中说自己老病,精神不济。阅卷挑选人才之事要拜托同仁,那是 谦逊之辞。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选出真才的责 任感和使命感。 3. . 2017全国卷丙卷T 二(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
8、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 ,十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 “短李” 。 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 。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 。秦吟:指作者 的讽喻组诗秦中吟 。正声:雅正的诗篇。伏:服气。 【诗意助读】一篇长恨歌写尽爱恨悲欢,十首秦中吟却是雅正诗篇。常 被元稹偷学近体新诗,苦教李绅服输古体歌行。世间功名富贵与我无缘,百年之 后文章自当出名。不要责怪我夸夸其谈,十五卷诗就在眼前。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
9、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 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 准。 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 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 可。 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的能力。 【解析】选 C、D。C 项,“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曲解诗意,“短 李”是一种亲昵的称呼,表明两人关系密切。D 项,“并不介意
10、在当时是否得到认 可”曲解诗意,诗人“世间富贵应无分”,仕途失意,诗歌自然不被认可,但作者 的期望和无奈也蕴含其中,“身后文章合有名”既是自信也是当时失意的牢骚之 语。 15.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6 分) 答: _ _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解析】这首诗首联是作者对自己不同风格诗作的评价;颔联用戏谑、幽默的语 言,表达了对老友元稹、李绅不分彼此的深厚友情;颈联由编集而引发出对人生 的慨叹;尾联表现了作者创作的甘苦与自信,以及诗集编订后的轻松与喜悦。此 诗表面上是对自己文章的夸耀,是对友人的戏谑,而实质上充满了不平、辛酸和 自嘲。 答案
11、:诗人戏谑友人,夸耀自己,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 诗歌并非全是戏言,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 【评分标准】每条 3 分,意思对即可。 4.(2017江苏卷T10、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0、11 题。 秋兴 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 ,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迮:狭窄。 10.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6 分) 答: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概括作品内容,领会作者情感。 【解析】注意对古诗词中的内容的理解,把中间两联逐句分析并加以概括。 “醉” “乾
12、坤迮”“病入中年”“百战铁衣空许国”都是应该展开描述的点。 答案:壮志难酬,抱负未展;中年多病,时光日迫;国土沦丧,战事未宁。 【评分标准】每条 2 分。 11.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 分) 答: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赏析。 【解析】基本的解题思路是“手法+翻译+表达效果”。手法上考查诗歌常见的 表现手法“想象”“虚写”。情感上从“系钓舟”可以看出归隐之情,古诗词中 的“渔”和“樵”都是非常典型的关于“归隐”的意象。 答案:以“丹枫”照应“秋”;寓情于景,诗人想象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画面,表 达了自己隐逸的愿望,也暗含无奈和苦闷之情。 【评分标准】手法 1 分,诗句大意 2 分
13、,表达效果 2 分。 5. . (2017天津卷T14)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8 分) 太湖恬亭 宋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 注,秋风斜月钓舟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 分) 答: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意境的能力。 【解析】解答本题,要在读懂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找出第二联中的意象“落日” “断桥”“人”“水”“幽树”“鸟”等,并且要分析其中描写或修饰这些意象 的词语,然后描绘出画面内容。 答案: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