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2年高考作文之“东京奥运会”必备热点素材04.docx

  • 上传人(卖家):春光无限好
  • 文档编号:1663883
  • 上传时间:2021-08-18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8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年高考作文之“东京奥运会”必备热点素材04.docx》由用户(春光无限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2 年高 作文 东京 奥运会 必备 热点 素材 04 下载 _高考作文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奥运必备素材奥运必备素材 0404 【老将风采】【老将风采】 一个胜利者站上巅峰之前,一个胜利者站上巅峰之前, 都有一代又一代默默无闻的前辈,用自己踩过的坑,都有一代又一代默默无闻的前辈,用自己踩过的坑, 去找到那条通往成功的荣耀之路。去找到那条通往成功的荣耀之路。 在巅峰时期退役,以另外一种方式投入到国家体育的建设里,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传承。在巅峰时期退役,以另外一种方式投入到国家体育的建设里,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传承。 老将风采依旧,新人未来可期。老将风采依旧,新人未来可期。 1 1、程菲的故事,是奥林匹克精神最好的象征。、程菲的故事,是奥林匹克精神最好的象征。 在每届奥运会的体操女子跳

    2、马决赛中,都有数位选手选择了“程菲跳”这一高难度的动作。本次东京 奥运会上也不例外! 担任解说的奥运冠军何可欣,看到昔日队友的招牌动作出现在赛场上,忍不住激动地直呼:程菲,永 远的神! 程菲是谁? 熟悉竞技体操的人,对她一定不会陌生。 2005 年墨尔本世锦赛,是她的成名之战。在这场比赛中,17 岁的她凭借“踺子后手翻转体 180 度接前 直空翻转体 540 度”这一超高难动作,拿到中国体操历史上首枚女子跳马金牌。 在自由体操特别是跳马项目上,中国队一直难觅人才。而程菲的出现,不仅让中国女队整体实力更强 大,也彻底改变了中国女子体操的历史。从此之后,“程菲跳”成为第一个以中国女运动员命名的跳马

    3、动 作,填补了中国女子体操多年的空白。 因为这个动作的超高难度,如果有一个选手能在赛场上完美呈现出“程菲跳”,那她则拥有了绝对的 竞争力。总之,提到中国女子体操的发展,程菲绝对个绕不开的人物。 “程菲跳”一战成名,将中国带上荣耀殿堂。 即便已经退隐江湖多年,但她又似乎从来没有消失过。因为,赛场上都是程菲的传说。 她有多传奇呢? 在 2001 年到 2005 年,她是世界上唯一在跳马上两个动作都是 10 分起评的女运动员。在 2005 年 12 月 26 日这天,她作为第 43 人登上了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训练馆里的冠军榜微笑的照片和李宁、刘璇等名将的照 片一起,高挂在正对训练场的墙上。而这个时候,

    4、她才 17 岁。在当时跳马和自由操并无争金实力的情况下, 她创造了中国前无古人也后无来者的伟大纪录。 2006 年的丹麦阿胡斯世锦赛,程菲以 15.712 分获得了夺得女子跳马冠军。 2007 年 4 月,在体操世界杯卢布尔雅那站比赛中,程菲在跳马、自由操、平衡木项目上摘得三枚金牌。 2007 年 11 月,程菲成为国家女子体操队队长。 2008 年 5 月,在体操世界杯中国天津站中,程菲分别以 15.925 分、15.550 分、14.975 分的成绩,获 得平衡木、女子自由操、跳马的金牌。 同年 8 月,程菲与邓琳琳等人代表中国队以 188.900 分击败美国队,获得中国体操史上第一个女团

    5、奥 运金牌,创造历史 。 九枚世界大赛金牌,世锦赛跳马三连冠,单届世锦赛夺取三金。 为什么说她是女子体操领军的人物? 要知道,中国体操女队的强项一直都是高低杠,腿部项目的跳马和自由体操都比较弱。而程菲的出现, 弥补了中国体操女队在这个项目上的缺口。 她用自己的努力和天赋,将中国女队从雅典奥运会的低潮中拉出,一步步率领队友走上中国女子体操 的巅峰。 荣耀的背后,是日如一日的“枯燥”。 女子竞技体操因为对身体柔韧性有极高要求,所以,这也决定了体操运动员的黄金期极短。这个退役 近 10 年的前辈,其实也不过是 1988 年出生的 85 后。我们但凡能看到的实力背后,必定离不开一日又一日 的锤炼。 出

    6、生在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工薪家庭的小程菲,在 3 岁多时,就被父亲程立高决定送女儿去学乒乓 球。在黄石业余体校里,柯进教练看到她身体条件不错,就推荐她到姚菊英教练那里学体操。于是,她和 体操结下不解之缘。7 岁时,她进入武汉体院,成了武汉体院年龄最小的“中专生”。 训练有多辛苦呢? 在武汉体育学院体操队时,每天早上都有两个小时的早操时间。 从点 30 分到点 40 分,重复整套动作。只有五分钟的休息时间。而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早操训练项 目。 她很刻苦。训练时,一边哭,一边把动作完成。如果被批评动作做得不好,她就拼命做,多做几次。 练得脚跟疼,脚跟根本落不了地,也不说。 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丫头,成长

    7、为中国女子体操队的“一姐”。离不开她的努力,当然也离不开父母和 教练的托举。7 岁的孩子,也有想家的时候。教练赵汉华看着不忍心,想了一个办法:“把父母的照片带到 体操馆来,就像是他们一直陪着一样。” 也因为年纪太小,没有季节概念,拿出衣服就往身上套,无法照顾自己。总是找不到袜子,她爸爸就 想了个办法,给她的袜子上全部绣上“菲”字。 1997 年 8 月, 程菲父母的工资加在一起只有 800 多元, 而程菲每月的费用需要近 1000 元。 为了看孩子, 没钱坐汽车,爸爸就搭船来武汉。晚上 12 点开船,早上 6 点到汉口,看女儿训练一天。到了晚上 6 点之前, 又再赶到汉口搭船返回黄石。到家已经

    8、是半夜。程菲练体操,他也在家跟着练。年纪大了,力不从心,他 就学理论。 程菲父亲有一个观点,那便是:父母跟着子女一起成长,是对子女最大的推动。 荣誉的顶峰,是由伤病和汗水累积而成。 2012 年 6 月,? 背负旧伤的程菲,在进行一个自由操动作训练时,跟腱断裂。她形容: 把腿抬到高处,能感觉到积液像水龙头放水一样,哗哗地往下流。跟腱断裂的一瞬间,她是知道的,脚下 一热。她想熬到这一年的里约奥运会,可伤病太严重,在恩师陆善真的提议下,她退役了。 这一年,她 25 岁。 程菲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竞技都和枯燥、伤病、残酷联系在一起。” 对于体操运动员来说,最怕的不是失败,而是受伤。 不止是体操

    9、运动员,伤病是所有运动员挥之不去的阴影。 北京奥运会上刘翔就因伤病而退赛,含泪亲吻栏杆后黯然离开赛场。跳水运动员都是睁着眼睛入水, 中国跳水皇后郭晶晶 20 年苦练换取四金两银佳绩,眼睛视力却严重下降。乒乓球运动员刘诗雯手肘伤害非 常严重,在参加这届奥运会之前,刚动了一个大手术。女排朱婷的手腕伤病很严重,已经持续几年。为了 参加奥运会,一直保守治疗没做手术 而程菲,也因为在养伤时服用了大量含有激素的药物,增重近 80 斤,身体发福走形引起了大家的热议。 当我们看到一个运动员为国出征,并拿到奖牌时,不要小看这背后巨大的付出。 在竞技体育中,能站在奥运赛场上的运动员很少,拿到奖牌的更少之又少了。

    10、还有更多的运动员,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在逐梦路上早早因伤病无奈退出。 能看到的辉煌,都背负着数不清苦痛;站在高处的骄傲,都离不开前辈的坚持。 离开赛场,为更多体操健儿谋出路。 直到现在,程菲的左小腿往下,还有一条如蜈蚣般的伤口。那是在 2012 年跟腱修复手术留下的痕迹。 程立高告诉女儿:“你不上赛场,一样可以为国家做贡献。你可以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年轻的队员, 为参赛的选手加油助威。” 如今 33 岁的程菲已经是武汉学院的体操教练,拿到了硕士学位,是体育学院里的副教授和院长。她创 办了“程菲快乐体操俱乐部”,提倡快乐体操的理念。她决定跳出框来,重新审视体育的意义。 从 2008 年奥运会之后,

    11、中国体操进入一个比较低谷的时期。大多数体操运动员, 几乎是 4、5 岁练体操,10 多岁进入体操队,17、8 岁参加比赛,20 岁出头左右准备退役。一出场就必须是 巅峰,这条路上的试错率太低。 再次投身体育,是她的梦想。她想为更多的孩子启蒙,不仅能理解体育精神,体会运动的乐趣,还能 有自主选择的机会。她愿意为这项运动的未来,为运动员的未来谋求一条更好的出路。 有这样的奥运冠军,是多么幸运的事。 东京奥运会上,有这样一幕:00 后奥运冠军施廷懋、王涵在颁奖台上时,奖台下有两个人在为她们拍 照。 一个是 2000 年、2004 年、2008 年的奥运冠军郭晶晶。一个是和 2012 年、2016 年

    12、的奥运冠军陈若琳。 这是多么有爱的一幕啊!前辈们为新生代运动员打 call,关注着更年轻一代运动员们的发展。 有这样的奥运冠军,是多么幸运的事! 我们都应该带着孩子该去看看这些冠军的故事,看看她们的努力,看看她们的坚持,看看她们的赤诚 和勇敢。 这是一场战斗,也是一堂人生课。愿我们,都能找到更饱满更舒展的自己。 也正是这一代又一代人的付出,中国才能在国际体坛上,到达每一个荣耀顶峰。 2 2、高敏:中国奥运会跳板跳水金牌的开山鼻祖、高敏:中国奥运会跳板跳水金牌的开山鼻祖 果然! 东京奥运会女子 3 米板,中国再次摘下金牌! 9 连冠! 从 1988 年到 2021 年,整整 9 届奥运会,中国跳

    13、水队从没让别国的国旗,在我们的国旗之上飘扬过。 跳水梦之队,再一次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超级实力。 提到奥运会女子 3 米板,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跳水皇后”郭晶晶。 有一个人比她更称得上“跳水皇后”。 她是中国奥运会跳板跳水金牌的开山鼻祖;她是历史上第一个积分超过 600 分的跳水女运动员。她一 共拿过 72 块金牌,世锦赛、亚运会、奥运会 7 年比赛,场场是冠军的纪录。直到今天,这个记录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在我的运动生涯里,从来没有让别国的国旗在我们的国旗上飘扬过!” “这辈子最骄傲的事,就是我不用去教任何人中国国歌,只要跟我同台竞技,你就一定会听到我们的 国歌!” 她就是 7 年独孤求败,

    14、统治跳水一个时代的“神话”,高敏。 高敏到底有多牛? 1983 年,13 岁的高敏第一次参加世界游泳锦标赛,初出茅庐的她,一下就拿了两项冠军。 1986 年,高敏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没想到,这个名不经传的女孩,一上场就破了世界纪录,以 582 的高分拿下冠军。此时的高敏才 16 岁,进国家队 10 个月。 从那天起,高敏开启了辉煌的职业生涯,创造了一个属于高敏的时代。 1987 年,荷兰世界杯,高敏手臂骨折、高烧不退,在这种艰难情况下,高敏依旧拿下了世界杯冠军。 最让人叹为观止的 1988 年汉城奥运会, 8 次入水,堪称跳水史的神话。 第一跳,向前翻腾一周半。体型优美的高敏,犹如一只飞燕,腾

    15、空翻转,一跃入水。 第二跳,向后翻腾。动作轻盈,宛如一条美人鱼跃入水底,水面不见任何水花。 第三跳,反身跳水,难度系数 1.9。入水似利剑,出水似芙蓉。 第四跳,向内翻腾一周半,绝了!简直是教科书般的动作! 第五跳,向前翻腾一周半,转体一周。 第六跳,向内腾空两周半,难度系数 2.4,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第七跳,向后翻腾 2 周半,在空中灵活地做着各种高难度动作。 比赛期间,苏联运动员想要干扰她,对着高敏大喊,但高敏丝毫没被影响,跳出了完成度极高的完美 一跳。 她遥遥领先第二名 45 分,成为中国第一位集世锦赛、世界杯、奥运会冠军于一身的“大满贯”得主。 1992 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又以

    16、领先第二名 58 分到巨大优势夺冠。 整整 7 年,高敏拿下了 72 枚金牌,相当于每年都有 10 枚金牌。高敏连续被美国游泳世界杂志, 评选为最佳女子跳板运动员。 国内外媒惊叹道:“跳水运动员与她生在同一个时代是个悲剧!” 是的,她就是这么牛! 哪有什么天赋异禀,不过是夜以继日的拼搏与伤痛。 时间回到 1970 年,四川自贡市一个女孩出生了,她叫高敏。高敏的爸爸,也很热爱体育,曾是重庆少 年游泳冠军。4 岁开始,她被父亲每天“丢”到釜溪河游泳。看到大人们在河里自由自在地游泳,高敏暗暗 念道: “我一定要从河这一头游到另一头。”或许基于家族的体育基因,她的游泳技术进步很快。6 岁那年, 她被父

    17、母送去练体操。然而,她对体操一点都不感兴趣。9 岁那年,她和小伙伴去釜溪河比赛游泳,却被自 贡市少年体校跳水教练一眼相中。 谈到被选中时的情形,高敏笑着道:“我那时候不知道什么叫跳水。教练让我从石头往河里跳,我就 跳了,当场跳出了腾云驾雾的感觉。” 此时的高敏还不知道,这次巧合,将会造就她职业生涯无数次人生高光。而几年后的自己,又将成为 体坛无人超越的奇迹。 虽没在游泳和体操坚持,但高敏在跳水方面,却有着异于常人的高超水平。仅在一年时间,就有了别 人 3 年才达到的水平。 10 岁那年,高敏就进入了省队。 12 岁,高敏第一次参加全国跳水比赛,她给自己的目标:挤进前 26 名,因为这样可以参加

    18、全运会。结 果她打败了多名专业对手,拿到了人生中第一枚金牌。 在省队里,对手都是比他大很多大的学员,但她从来没胆怯过。经过系统的练习,她的成绩突飞猛进。 13 岁参加世界分龄游泳锦标赛,一举夺得两项冠军。 但 15 岁那年,她遭受了接二连三的打击。参加全国青少年运动会,10 米跳台垫底成绩,倒数第一。她 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裁判好像不喜欢我的动作。但是我心态特别好,反正没受伤。”拿到倒数第一 名的她,却给国家跳水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5 岁那年,高敏入选国家跳水队。当时教练这样评价她, “年 龄大、起点低、基本功差、训练不动脑筋”,入队比大家都晚一年,那时候她成绩最后一名。 但高敏没有气馁

    19、,而是发了疯般练习,每天最早去、最晚离开。躺在床上,甚至梦里都在想,明天要 练什么,明天要改进什么技术。 她很有自信:“没有几个运动员能在 12 岁拿到全国冠军,我认为我是一个非常好的运动员。”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9 岁接受跳水训练,12 岁就成了全国冠军,16 岁成世锦赛冠军,18 岁不到就成了奥运会冠军。 拿金牌还要领先对手 100 分以上,这是她给自己的目标。 天才的苦与乐。 四年时间很快,1992 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那一年,中国只拿下了 5 枚金牌,人们议论激烈。那些失 利的运动员,遭受着无数的骂声。因大家的超高期待,她有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整夜整夜的失眠。只要入 睡,她就会

    20、梦到自己从跳板上摔落的样子。跳水这件让她燃起生命之光的事情,如今多了不少压力。 她说:“我害怕失去那块人们眼里板上定钉的奥运金牌,我害怕训练多了会受伤,我害怕训练少了对 手超过我。”严重的时候,她甚至感觉到人生无望。拿起药片准备往嘴里塞,但理智告诉她,这样会连累 太多人。 她安慰自己:“只要自己跳出自己平时训练时的 80,冠军就是你的。” 毫无疑问,那年她又拿下了冠军。 她曾在跳水台上意外摔落,肺出血吐血了 3 个月。面对训练的伤痛、身心的压力,没多久,22 岁的她 不得不宣布退役,结束了属于高敏的神话时代。 关于退役这件事,高敏讲了一个故事: “从小我就画画特别差,所以从来不敢碰画笔。但是如

    21、今的我,却拿起了画笔,从早上 6 点坐到晚上 10 点,有时候一呆就是好几天。我的老公笑说,以前怎么也想象不出我能拿冠军,现在明白了。” 成为一个时代的传奇并非易事,所有人为之鼓掌的背后,更多的是当初她对梦想的坚持与热情,以及 无数个黑夜的血与泪。 多年后,有主持人在采访中问她:“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你是否还会选择这样的职业运动员道路?” 高敏立刻肯定地回答:“当然,因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可以代表你的国家。” 荣耀与平淡。 告别赛场,高敏没有放弃体育事业,而是前往美国进修。她被美国一所大学聘请担任跳水俱乐部的教 练员,又和自己的翻译苏东相识相恋结婚,生下了可爱的儿子。后来,苏东就因事业前往新

    22、加坡,两人选 择了离婚。庆幸的是,生活的美好又一次向她挥手。离婚后,她带着孩子前往加拿大。那一年,她认识了 自己的头号粉丝现任老公。而她加拿大的事业也是风生水起,组建国际集团,成立了国际基金会、创 办公司、开建国际学院。 多年的漂泊,高敏对祖国的想念越来越深,她决定回国。参加跳水节目,当跳水教练、作为综艺节目 嘉宾,写作出书、当主持人,她将生活过得有声有色。再之后,高敏出现在新闻里,都是参加各种公益。 成立公益基金会,帮助那些退役贫困运动员和伤残运动员。拍卖世锦赛金牌,用来帮助中国申奥。这几年 的微博动态里,她帮助运动员,帮助家乡,帮助困难儿童 而她自己,过得格外朴素。身着休闲运动装,住着几十

    23、年的老房子。老旧的空调,古老的窗户,墙上 贴着国画。没有豪华的的装修,没有金碧辉煌的家具,生活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日常的生活就是,练字、 画画,也自己种菜、种花。 从熠熠生辉的跳水女皇,到归于平淡的公益人,再到低调的平凡生活者。 对高敏来说,荣誉的传奇史也好,平凡的人生也罢,其实都是她对人生的最好诠释。 生活的平淡,成就了时光的婉约,在繁杂的社会里彰显珍贵。 踏上赛场,是她一生无悔的选择;告别赛场,是她此生不悔的决定。 卸下冠军头衔,她在人生的赛场中开启了新的征程。 新的征途,一路一路向前,一路繁花。 3 3、惠若琪:身体力行,传递、惠若琪:身体力行,传递“女排精神女排精神” 逆境中倔强地昂起头

    24、!这是人民日报对中国女排的评价。 2020 东京奥运会,女排姑娘们拼尽全力,无缘八强。 每个中国人,无不揪心。 为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女排精神;为带伤上场的伤员们;更为从不轻易就失掉的信念。 正如女排前队长惠若琪在声援中所说的:“支持与信任,胜过千言万语。相信我们队伍的力量。”寥 寥二十字,道尽她对昔日教练和队友们的信心! 惠若琪,2016 年里约奥运会冠军队的时任队长。2017 年因病退役。同年,和男友走进婚姻殿堂。 如今,一眨眼三年过去,她也升级成了母亲。虽为母亲,不再活跃于排球场上。和众多母亲一样,“被 迫”走上研究宝宝屎尿屁奶的新旅程。但在 8090 心目中,她永远是元气满满前队长。

    25、球迷们说,喜欢她,是“始于外貌,忠于品质”。 三十年前的春天,一个可爱的女婴诞生了。作为家里的大女儿,她有一个美丽好听的名字:惠若琪。 中文发音和波兰语“uroczy”很像,后者也有“极其美丽”的意思。这很符合惠若琪脱俗的气质,也预兆 着她辉煌的人生经历。 8 岁那年,原本在政府部门工作的爸爸辞职,到南京发展。举家搬迁。离开打小熟悉的大连,来到连一 个亲戚都没有的陌生城市。当地人说的话,听不懂;气候,也不适应;加上自己又高又瘦,总被人注目。 诸多的不适,给她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融不进集体生活,为此她对自己有很深的怀疑。这时,“排球” 找上她了。那天学校正在接受体育检查,她像往常一样在操场做广播

    26、体操。一名培养出很多排球运动员的 老师一眼看到她的“高海拔”:这不是一个打排球的好苗子吗?于是邀请她进训练班集中训练。究竟她能 不能坚持呢?父母心里充满疑问。 毕竟全家人都知道,她从小就不爱运动。 连同龄人玩的跳绳、跳皮筋, 她也不感兴趣。 没想到,初次踏入训练场的惠若琪,看到和自己差不多身高的队友们,瞬间像找到了组织。接触过后, 她坚定地告诉爸爸:“我非常喜欢排球,想一直打下去。”考虑到她的未来,和她的兴趣,父母决定,在 南京定居,让她心无旁骛地做自己喜欢的事。 如果说孩子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父母的引导、帮助和尊重,是助力孩子遇到良师的重要前提。 在未来一切尚未明朗的情况下,父母的决定

    27、就像是赌博。做错一个决定,影响的会是孩子一生。可恰恰是 这份以孩子为中心的爱,让惠若琪父母当机立断,给予最实际有力的支持。这背后,是父母的无私和伟大。 事实证明,惠若琪没有辜负父母这份用心。 在学校组织的小队员排球训练班中,惠若琪不是光有热情,还有毅力。零基础的她,为了赶超别人, 只能拼命地练。到了体校,以为努力得到认可,谁知道那只是开始。双手掂球,每次她只能两三个。和其 他早已能掂两三百个球的“前辈”相比,她获赠外号一“捡球生”。教练的训练,也不儿戏。一有人懈怠, 就骂;不少孩子受不了,选择离开。就算再难,她都咬紧牙关坚持着。每天放学,第一时间就是去体校练 球。下午四点到晚上八点。生活除了学

    28、习,就是排球,完全没有任何其他娱乐活动。有一次发烧高达 40 度, 妈妈劝她去看病,她还执意要去体校。 天道酬勤。 长年累月的刻苦训练,惠若琪过人的天赋一点点被挖掘出来。一年不到,她就成为队里的头号。 2006 年,年仅 15 岁的她,迎来了人生第一次大考。见她身体条件不错,江苏省排球队有意借用她。一 用吓一跳。虽然她年纪小,力量小,但球感、动作、技巧,均为上乘。别人进省一队,起码要从三队开始 练。唯独她,直接到一队。 所有人都等着,她这颗体坛新星将带来什么样的惊喜。或许在每一项技能上,天赋的确很重要。但在 班主任的口中,惠若琪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IQ、EQ 都很高,但更重要的,是身上那股

    29、韧性。由于训 练的高强度,以及外出参加比赛的机会较多。惠若琪文化课缺课的情况严重,成绩一度跌到倒数。可班主 任没有放弃她,她也不放弃自己。师生二人制定了学习计划,惠若琪一有时间就埋头苦读。终于把成绩从 倒数第一,拉到全班第一。 母校的温暖,给她枯燥乏味的训练带来鼓励和支持。老师和学弟学妹们的关爱,始终不断激励着她勇 往直前。 常说,千里马需要遇见伯乐,才有用武之地。惠若琪这一路走来,有人慧眼识珠,看出她的厉害;也 有人在她遭遇挫折困难的时候,拉她一把。谁都没想到,有更多的大伯乐,正在等着她。 加入省队后,惠若琪所向披靡。坐上主力的位置,代表省女排出战全国联赛。这时,国家女排主教练 陈忠和断定她

    30、是个好苗子,邀请她参加中国女排集训。17 岁的她,完全就像是一股新鲜血液,流进中国队。 球技高、球风凶,是她给人留下最大的印象。 两年后,她从替补位很快到了主力位。有人称她,是中国队的补救骑兵。只要惠若琪上场,总有机会 反败为胜。而她,为了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常常负伤上场。世界女排大奖赛和荷兰队对战时,她意外受伤。 每天被迫接受常人根本难以忍受的牵拉活动,连男医生看了都直流眼泪,惠若琪一声不吭。治疗稍作休息, 有需要她上的场她从不推脱。 伤痛带给她的,不是气馁和灰心。而是更多的斗志。 2010 年,伤好复出的惠若琪,扛起中国女排大旗,成为主攻手。随后的技术排名,她都名列前茅。最 佳 MVP、最佳

    31、一传、最佳发球无数的“最佳”,悉数纳入囊中。 2013 年,高光时刻来了。郎平执教女排,委她为中国女排队长。历史上,主攻担任队长的女排队员并 不多,可见她的实力和天赋有多强大。长达 8 年的任期中,她带领着队员们,为中国交上了无数份满意的 答卷。 2014 年,斩获世锦赛亚军,创下 16 年来最佳战绩;2015 年,亚洲女排锦标赛,时隔四年重新夺冠 教练重用她,队友信任她,她对自己的要求从未降下。终于,身体问题彻底爆发。 在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下,惠若琪的心脏出了问题。这跟此前的肩膀脱臼完全不同。动手术,就像在鬼门 关前走一趟。第一次的效果不理想,需要动第二次。可能病情来得突然,责任心过强的她,

    32、想到了“退役” 。 这是她此前从未有过的念头。 她很害怕、惶恐、不安,只好斗胆敲开了郎平的大门,想寻求一点点的帮助。 出于对她的了解和关爱,郎平跟她说:“距离里约奥运会还有五个多月的时间,好好休息,我们需要 你。”这番话,犹如强心剂打进惠若琪的心里。 她知道,别人还没放弃她,她也不该这么快就放弃自己。 于是,手术康复后,她重返球场。这一次, 她带领大家在里约赛场上,凭一记“探头球”,拿到阔别 12 年之久的冠军奖杯。 迎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这份大礼。心满意足的惠若琪,终于安心地宣布退役。 她是一个特别懂得取舍的明白人。昔日,在那个特别能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上,她挥洒泪水和汗水, 在所不辞。别人对她

    33、寄予厚望,她也从不辜负。而在抵达一个又一个的巅峰后,她没有恋战,也没有苦苦 挣扎。明白自己还能给什么,不能给什么,做出最好的选择。 如果说前面的人生,排球驱使了她的成长。那么后面的路,她想尽自己最大的可能,继续为排球事业 做贡献。 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 可惠若琪的退役,并没有和排球分开。排球给她的,不止是荣誉,名气,还有精神和信念。用她的话 来说,就是“向希望奔跑的勇气,少一点怨天尤人,多一点绝地反击”。 退役后的日子,并不轻松。以前自己训练、生活,都有人盯着,监管着。恢复自由身的日子,要继续 朝着梦想奔跑,成了摆在她面前的一大课题。很快地,她意识到,自己需要把更多在排球生涯中收获到的

    34、正能量,传递给大家。 她创立同名女排发展基金会,希望帮助更多有需要的运动员。也将排球带到偏远地区,开体育课,举 办运动会。让更多人孩子感受排球的魅力、学习体育精神,是她想要为之努力的目标之一。 退役,是挑战,也是人生新的尝试和可能。从运动员到创业家、公益人的转型,她知道自己做对了。 一次,在跟支教的孩子接触后,她收到了一条纸条,上面写着:“我长大了也要像你们一样拿冠军。”那 些孩子,在没见到她之前,没上过体育课,更别说摸过排球了。一个个初醒般的梦想被慢慢点燃起来,她 感动到几乎落泪。 现在的孩子何其有幸。他们能用自己亲眼所见,去感知运动健儿们的拼搏、坚韧和不屈不挠。甚至去 深挖每个奖牌背后,运

    35、动员们所付出的血和汗。孩子们也许没有机会,像运动员们上场为祖国的荣誉而战, 但一定能备受感染。不管有没有拿到金牌,登没登上领奖台。见证这个奋斗的过程,就是上了一堂又一堂 生动形象的品德必修课。 就算是退役了的运动员们,“惠若琪”们,他们曾经被体育魂影响了人生。接下来,他们也愿意用自 己的余生,身体力行地影响更多人。 祝愿每一个昔日的“惠若琪”,即便他们不在一线奋斗,却也在背后默默支持和祝福。 他们曾经留下来的感动,一定能成为许许多多后辈人的精神财富。 4 4、丘索维金娜:无悔的母亲,勇气的赞歌、丘索维金娜:无悔的母亲,勇气的赞歌 7 月 25 日的东京体育馆,观众席空无一人,台下却人声鼎沸。

    36、他们在等一个人。 一位熟悉的身影走上赛场。 深呼吸、助跑、起跳、腾空、旋转、落地。她张开双臂,对着世界起舞。 14.166 分的成绩,无缘跳马决赛。 她走下赛场,全场掌声雷动。 丘索维金娜眼含热泪,转身挥手,告别一个时代。这是她留给世界的最后一跳。传奇散场,但传奇的 故事还没落幕。 1992 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体操新星闪耀,备受瞩目。 那一年,女子自由操赛场,裁判打出了体操历史上最后一个满分,10 分。 那一年,中国运动员陆莉,拿下了高低杠金牌、平衡木银牌,一时风头无两。 也是那一年,最受关注的体操团体金牌,花落刚刚解体的苏联。那时的参赛队伍叫独联体。时年 17 岁 的丘索维金娜,就是金牌军团

    37、中的一员。 10 年磨一剑,7 岁开始学体操的丘索维金娜,初登赛场就技惊四座。在跳马场,她一个飞跃,潇洒落 地。在平衡木,她身轻如燕,平稳着陆。梳着齐刘海,扎着马尾辫,浓眉大眼,丘索维金娜的脸上写着稚 气。那时的她初生牛犊,还不懂得人生二字。 时间拨转到 10 年后。 2002 年釜山亚运会,看到丘索维金娜出场,观众吃了一惊。她不是退役了吗? 在人们的印象里,这位曾经的体操翘楚,退役、结婚、生子,早就过上了平凡快乐的生活。 那一年,她 27 岁,已经过了体操运动员的黄金期,理当功成身退。 可丘索维金娜没有。 对体操,她忘不了、放不下。 不甘平淡安逸的生活,舍不得心中的热爱,丘索维金娜结束哺乳期

    38、后,摩拳擦掌,蓄势待发。 这一复出,就拿下了亚运会两金一银的好成绩。 就在此刻,妈妈焦急地打来电话。“阿廖沙在咳血,被救护车送走了!”没多久,确诊了,白血病。 晴天霹雳。情况紧急,一刻也等不得。 把儿子送到乌兹别克斯坦最大的医院,到了那,心凉了半截!一台治疗机器,几十个人抢着用;一次 性注射器,煮一煮又接着用;消毒产品不够,拿漂白粉来代替。阿廖沙用的导管甚至是全医院唯一的一根, 还是丘索维金娜和丈夫“找路子”弄来的。医生更是直言不讳:这里治不好你的儿子。想要治病,需要好 的医疗条件,还需要钱。她们找到了德国的医院,变卖了房子、车子,倾家荡产,依旧杯水车薪。 权衡之下,她们决定分工合作丈夫专心带

    39、娃,而丘索维金娜,开始了没日没夜的苦练。为了参加 更多的比赛,跳马,练;全能,也练!体力不够,难度来凑。丘索维金娜狂练被誉为“死亡穹顶”的跳马 招式,一个失误,都可能摔成瘫痪。 苦练的代价是伤痛。一次世锦赛,丘索维金娜一个纵身,双脚扭转落地。疼痛袭来,跟腱断裂。这样 的伤痛,几乎伴随丘索维金娜半生。伤疤结了痂,从痛楚上开出了花。可丘索维金娜的字典里,没有放弃 二字! 队友问她:“为了钱,你不要命了?”她只回了一句:“没办法,一枚世锦赛金牌值 3000 欧元。”受 伤最严重的时候,她几乎半年内无法正常行走,更别提训练了。不是没想过放弃,但是有一天早上,她躺 在床上,打开电视。正在播放残奥会的报道

    40、。“那些人太强大了,每个人都绝望过、战斗过。最后都战胜 了自己。我的困境和他们相比都不值一提。我有手有脚。应该继续拼下去。” 汗水和泪水换来一张张参赛的入场券,她又把它们换成一枚枚沉甸甸的奖牌。 2002-2005,她拿下 2 枚世界跳马金牌,7 枚世界比赛奖牌。以她名字的体操动作有三个,一个比一 个难。纽约客曾问美国名将西塞娜要不要试试“丘妈绝招”,她回了一句:“我可不想死.” 丘妈,太拼了!作为运动员,她拼尽全力,以命相博:“每一场我都全力以赴,摔倒了,就第一时间 爬起来。”作为母亲,她殚精竭虑,亦步亦趋:“即使没有希望,也要让孩子记住奔跑的自己,而不是妈 妈的眼泪。”对于丘索维金娜来说,

    41、这是身为母亲的本能。 你未痊愈,我不敢老。 2008 年的北京,33 岁的丘索维金娜披上德国队服。 她面色沉静,目光如炬。助跑,如子弹逃膛,嗖地一声,起跳,在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落地。 用几近完美的方式,向世人展示属于她的跳跃。那是国际体操以她名字命名的丘索维金娜跳。 一枚银牌,如释重负。 中国观众热情地为她欢呼、鼓掌、呐喊,亲切地叫她“丘妈”。 时隔 16 年站上奥运会领奖台,丘妈留下释然的泪水。 久违的奥运会奖牌,这是属于母亲的勋章。 很多人关心儿子的病情,好消息是,在北京奥运会后,阿廖沙就痊愈了!此时的儿子已经长成了大小 伙,比妈妈高一个头多。受父母的影响,阿廖沙从小热爱足球,现在已

    42、经是一个足球专业运动员啦。 人们说,那下一次,她不会来了吧。没想到 2012 伦敦奥运会,37 岁的丘索维金娜,又来了! 这一次, 她不再以母亲的身份参加,而是丘索维金娜自己。 “37 岁和 41 岁,又有什么区别呢?我该为自己而战了。” 2012 年奥运后,她本来宣布周一退役,但是一觉醒来,反悔了。 丘索维金娜调皮一笑:“我说是星期一退役,但我可没说是哪年、哪月哦,我还没玩够呢!”为母则 刚的她,内心里也有一个长不大的少女 2016 年的纽约,她索性放手一搏。跳马决赛,她选择“死亡之跳”,难度是并列最高的 7.0,全世界 只有 5 人成功完成过。落地时一个小偏差,丘妈错失奖牌。 和时间的比赛

    43、中,她还在坚持。 丘索维金娜一边训练,一边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人生。对于身份,她说:“你可以成为妻子,也 可以成为母亲,也可以成为奥运奖牌的获得者。” 别人质疑她靠年龄博眼球,她回应: “年龄只是一个数字,但我唯一记得的数字,是我紧身衣的编号! ” 这个夏天,当丘索维金娜高举祖国国旗,第 8 次站上奥运赛场。她不再肩负着拯救儿子的重担,不再 身背赚取奖金的压力。某个瞬间,她或许会想起 29 年前。17 岁初登大赛时,自己的无忧无惧;或许会想起 19 年前,晴天霹雳的电话,此后无尽的坚守;或许会想起 13 年前,33 岁时的奥运银牌,苦盼太久的如 释重负。 挥手再见,落子无悔。 有人说,她是人

    44、类不屈于自然规律的引路者;是无愧的母亲,是勇气的赞歌。 当前半生的拼搏,无法挽救自己的儿子,这位母亲选择重新出山;当一切终得圆满,她又选择坚持, 纯粹地享受竞技场上的快乐。 助跑、冲刺、旋转、落地。 前半程,她只能马不停蹄地向前奔跑。后半程,她把奔跑变成人生。 你很难想象,她已经 46 岁了。可依旧每天坚持训练十几个小时,不断地旋转、起跳。像一个永动机, 连轴转动,超长待机。 丘妈的人生大起大落,亦如一场跳马,正要起风,偏遇急流。拼过命,摔过跤,受过伤。老天爷将她 扔下悬崖,但她却顽强地学会了飞翔。 最终以让人敬佩的姿态,稳稳落地。 【奥运好素材】【奥运好素材】 1 1、马龙:马到成功,龙飞万

    45、里、马龙:马到成功,龙飞万里 7 月 30 日晚,东京奥运会男子乒乓球单打决赛在东京体育馆打响,这是两位中国选手之间的“内 战” , 世界第一、 头号种子樊振东对阵超级全满贯得主马龙。 最后 33 岁高龄的马龙 4 比 2 力克樊振东, 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第二次大满贯,同时也是奥运乒乓史上第一位蝉联男单冠军的球员。 敢于拼搏,超越自我。 获胜后,马龙用“做梦”来总结自己过去五年几乎艰难到极限的夺冠之旅。的确,伤病缠身的他 曾经一度连参加奥运会都很难,但是“龙队”用自己的刻苦和顽强,最终实现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 务。赛前,马龙低调地说:“同樊振东比赛,我要去拼。”而这种精彩的男单决赛中,他的确也

    46、拼到 了极致,最终用一场畅快淋漓的完胜,让自己再度走上奥运巅峰。“过去两年的实力来看,樊振东的 确实力要比我强,所以我要去拼他!”马龙夺冠后说。对于心怀梦想的龙队而言,他以梦为马,从不 可能到可能,成为世界乒坛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家之一。 热爱乒乓,勇立潮头。 乒坛史上第 10 位大满贯选手、中国男乒队长、 首位集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亚运会、亚锦 赛、亚洲杯、巡回赛总决赛、全运会单打冠军于一身的超级全满贯男子选手,诸多头衔加持的马龙, 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马龙 1988 年 10 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马龙自幼就属于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特别的听话懂 事,学习和训练从来都不用别人操心。马龙父亲

    47、因乒乓球既能“锻炼身体”,又“不容易受伤”而让 5 岁的马龙开始学习打乒乓球。11 岁时马龙进入辽宁省体校,师从第 34 届世乒赛冠军王俊。13 岁时 正值北京西城体校的教练到辽宁挑选苗子,教练关华安看中了马龙,并把他从辽宁带到了北京,继续 学习乒乓球。马龙回忆,“我从小也喜欢打乒乓球,在我五岁的时候,我的父母就把我送到了少年宫 去练习。我父母那一辈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乒乓球情结。记得小时候,大人们经常坐在一起看比赛, 一屋子的人守着电视给运动员们加油。” 曾经在马龙的生活中,乒乓球的背后是枯燥而繁琐的训练,正是因为对乒乓球的热爱和冠军的信 念,让他依旧坚持了下来。在国家队打拼了 4 年之后,1

    48、8 岁马龙获得了参加乒乓球世锦赛的资格,并 成功拿到了自己职业生涯里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从此便一发不可收。 马龙共获得过 24 枚世界冠军的奖牌,实现了乒坛超级全满贯,加上 2019 年匈牙利世乒赛冠军, 马龙一共拿到 23 个世界冠军头衔。超过了匈牙利“赢球怪物”巴纳在 1939 年所创造的 22 个世界冠军 的纪录,可以说马龙作为乒坛现役第一人毫无争议。 耐心蛰伏,创造奇迹。 由于常年征战,马龙的手腕和膝盖已经超负荷运作,伤病几乎贯穿了他整个运动员生涯。自 2018 年下半年起,马龙因膝伤先后缺席男乒世界杯、瑞典公开赛、奥地利公开赛、国际乒联年终总决赛以 及匈牙利公开赛。 “过年的时候一天都

    49、没休息,去治疗康复还没效果,当时不是慌了,是有点崩溃了。 ” 马龙说。 回顾往昔受伤经历 ,马龙表示,“这是别人没有的,我觉得能扛过来就是一个财富,也能考验自 己的耐心。以往,经历的困难都来自场内得不了冠军,或这个对手克服不了一直输。但受伤不同,着 急不得,只能去等待。耐下心来每天重复一样的事,从早到晚一样的事,那种煎熬的感觉是以往没有 的。” 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曾说,“马龙是非常伟大的运动员,这不只是说他的成绩,而是在他面对伤 病的时候,大家看不见他付出了多少努力,做出了多少内心的挣扎。他这种精神不只让他赢了,更能 够带动全世界乒乓球所有人的发展。”在刘国梁心中,马龙已经是一个超越时代的运动

    50、员,“我觉得 大家应该珍惜这么优秀的运动员,榜样就在我们身边。这对年轻队员、对整个队伍的氛围太重要了。 这样的运动员打一场少一场,看一场少一场。我坚信,马龙还期待着继续创造奇迹,他战斗的心一点 也没减弱。”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2016 年里约奥运会,终得圆满。拿到大满贯后,马龙没有选择功成身退。在新的奥运周期,一局 一局拼搏,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双圈大满贯。马龙作为中国男乒队长,是精神领袖,肩负东京奥运男单 和男团的两大重任。谈及东京奥运会时他表示,“既然天天这么努力,首先还是要有这样一个梦想, 更主要的是对得起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希望能够在这么一个完美的舞台上再次展现自己”。 老骥伏枥,志在千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年高考作文之“东京奥运会”必备热点素材04.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66388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