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词曲鉴赏 知识梳理与练习题精编(word版含答案).doc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1661409
  • 上传时间:2021-08-17
  • 格式:DOC
  • 页数:20
  • 大小:124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词曲鉴赏 知识梳理与练习题精编(word版含答案).doc》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词曲鉴赏 知识梳理与练习题精编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 九年级 下册 语文期末 复习 古诗 词曲 鉴赏 知识 梳理 练习题 精编 word 答案 下载 _九年级下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20 页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词曲鉴赏 知识梳理与练习题精编 (四十二)渔家傲秋思 1(1)画线句描绘的景物特点是荒芜萧索,“孤城闭”暗示了军事态势的严重。 (2)全词用语精练传神。上片一个“闭”字,点明边塞战事吃紧;下片一个“泪”字,尽 显征人无尽悲怆。 2请描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所呈现的画面。 【示例】连绵起伏的群峰像千里屏障一样,烟雾迷蒙中,落日低垂,暮霭沉沉,一座边城 伫立在崇山峻岭间的荒漠上,孤零零的,城门紧紧地关闭着。 3品析“浊酒一杯家万里”一句中“一杯”和“万里”的妙处。 两个简单的数量词,巧妙地连在一起,鲜活地表现出边疆将士想要借一杯浊酒

    2、消解乡愁, 却因家乡遥远且不知归期,而乡愁更浓的无奈。 4 这首词意境深邃, 请你任选一个角度对“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句进行赏析。 本句采用了互文的写作手法,用将军与战士的白发与泪,来表达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 思乡忧国的情怀。 5这首词的上下片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片侧重描写,下片侧重抒情。全词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功业难成(壮志难酬)的哀伤, 有凄清悲凉之感,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之情。 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用近乎白描的方式描摹出一幅寥廓

    3、荒僻、萧瑟悲凉的边 塞风光图。 B“衡阳雁去无留意”是说一到秋天,衡阳的大雁奋翅南飞,毫无留恋之意,生动地表 现了征人的内心感受。 C“将军白发征夫泪”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爱国热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 将军、征夫复杂矛盾的心理。 D这首词将写景和抒情完美结合。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 亲身经历的场景,读来真实感人。 第 2 页 共 20 页 【解析】B.“衡阳雁去无留意”是说北方的大雁往衡阳飞去。 (四十三)江城子密州出猎 1在这首词中,词人用了“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三个典故。 2(2019河南)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词人出猎时的豪情“狂”态?请简要概

    4、括。 【示例一】以孙郎自喻(用典),出猎时英姿潇洒(装束气派),出猎的队伍浩大,观看出猎 的百姓众多,体现狂气。 【示例二】“狂”字为全篇定下豪放的基调。上阕主要写打猎这一特 殊场合下词人举止神态之“狂”,彰显豪气、狂傲。 【示例三】“卷”字,极言出猎队伍行走 之快、人数之多,描绘出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表现了出猎者高昂的情绪、抖擞的精神。 3词中“又何妨”一句反问语气强烈,感情丰富。联系上下句,说说该句表达了作者哪 些情感。 作者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希望朝廷能够重新重用自己,给自己机会去建功立业。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什么意思? 作者是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

    5、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 向? 运用了用典的手法,“天狼”喻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表达了作者渴望一展抱负、 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苏轼当时正值盛年,却自称“老夫”,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 流露出岁月流逝却壮志未酬的忧郁。 B词人自比孙权欲射杀老虎,照应前面的“狂”,表现了词人英姿勃发、意气风发的形 象和急于建功立业的心志。 C“鬓微霜,又何妨”写出词人时任密州太守,受到朝廷重用,老当益壮,豪情满怀; 更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心胸。 D“天狼

    6、”喻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当时宋朝国力不振,国势羸弱,时常受到西 夏侵扰,“射”表达了词人杀敌立功的心志。 第 3 页 共 20 页 【解析】C.此句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以及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而不是“受到 朝廷重用”。 (四十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这首词上、下片各描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词上片追忆词人当年的军旅生活,下片描述激烈的战斗场面。表达了词人的爱国激情 和雄心壮志,抒发了词人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之情。 2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请分析“壮”表现在哪些方面。 从题材上看,表现在军营生活、战斗场面的激越雄壮;从情感上看,表现在为国立功

    7、的雄 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表现在壮丽豪放的特点。 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所展现的画面。 【示例】 战马奔腾, 像“的卢”一样飞驰而过; 雷声阵阵, 原来是放箭的弓弦发出的声音, 让人心惊不已。 4请结合词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来分析这首词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表现了词人想要收复国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可怜白发生”表现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破阵子”是词牌名,这是辛弃疾寄给他的朋友陈同甫的一首词。 B开篇第一句,将“挑”与“看”两个动作

    8、冠以“醉里”二字,使笔触由外在形象的刻 画透入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C“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是两个对仗极工整又气势雄健的句子,突出地 表现了雄壮的军容,表现了将军及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D “沙场秋点兵”中这个“秋”字用得极好。 既点明了季节, 又渲染了战争的悲凉气氛。 【解析】D.“秋”并没有渲染战争的悲凉气氛。“秋点兵”是雄豪、壮美的场面。 (四十五)满江红 1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所展现的画面。 第 4 页 共 20 页 【示例】秋高气爽,篱笆下菊花盛开,一片金黄;秋风拂来,暗香盈袖,秋天的容颜像擦 拭过一般明净。 2(2019云南)请对“四面歌

    9、残终破楚”一句作简要赏析。 运用“四面楚歌”的典故(或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写出国家四面受敌、 孤立无援的困境, 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3(2019云南)“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决心比超男子,渴望投身革命、匡国济世的思想感情。 4(2019安顺)简要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示例】引用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典故,直抒胸臆,抒发了词人走向 革命前夕的苦闷、知音难觅的悲伤、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 A“满江红”是这首词的题目,词人是中国民主革命烈士秋瑾。 B“四面歌残终破楚”中所写

    10、的是刘备的汉军兵败垓下一事。 C“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中的“蛾眉”借指女子;“殊未屑”表明词人对贵妇 人的生活依依不舍。 D词人运用“身”与“心”、“列”与“烈”两组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 她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 【解析】A.“满江红”是词牌名;B.写的是项羽兵败垓下一事;C.“殊未屑”表明词人蔑 视贵妇人生活。 (四十六)十五从军征 1“十五”“八十”是夸张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暴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极端不合理。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这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纯白描,不作惊人之笔;感情上内敛深沉。 B“十五”与“八十”照应,运用夸

    11、张手法写出主人公从军时间之久,暴露了不合理的 兵役制度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迫害。 第 5 页 共 20 页 C“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两句表现了主人公对亲人、家园的现状由想象到 急切盼知而询问的复杂心理。 D最后两句通过对主人公的动作描写,进一步抒发了其心中的悲哀,将举目无亲、孤身 一人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解析】B.没有运用夸张手法。 3简要赏析“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两句。 运用景物描写,选取野谷和野菜两种植物,描绘出庭院一派荒芜破败的景象,突出主人公 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 (四十七)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北风卷地白草折”写出了边塞狂风强劲的景象,“卷”采用正面描写,“折”

    12、采用 侧面描写。 2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比喻。以春花喻冬雪,新颖别致,想象奇特,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壮观景象,给萧条寒 冷的边塞平添了无限的温暖与希望,表现了诗人的乐观和豁达。 3请描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所展现的画面。 沙漠纵横散布着百丈坚冰,万里长空凝结着惨淡的阴云。 4“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勾画了怎 样的图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勾画出一幅空旷寂寥的雪中送别图景。 表达了作者因不舍友人归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和对 归途遥远的友人的隐隐担忧。 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3、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感情? 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春花喻冬雪,新颖别致,想象奇特,展现出 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壮观景象,给萧条寒冷的边塞平添了无限的温暖与希望。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承上启下,暗示归途艰险,以万里愁云引出送 第 6 页 共 20 页 别的气氛。 C“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可见天色已晚,暮雪纷纷,雪大风小,红旗 不卷,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传神地写出天气的奇寒。 D整首诗开篇先写塞外雪景,再写天气奇寒,为送别渲染了

    14、特定环境,最后写送别朋友, 山回路转中不见其踪影,隐含着对老朋友离去的不舍之情。 【解析】C.红旗不卷,并不是因为风小,而是因为天气寒冷,连红旗都冻住了,所以不再 翻卷。 (四十八)南乡子登京口 北固亭有怀 1简要赏析“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作者运用设问,诉说千年来在眼前这块土地上经历了无数朝代的兴亡更替,且化用杜甫的 诗句“不尽长江滚滚来”,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无穷愁绪。 2请赏析“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 运用典故,表现孙权年少有为,敢于和兵多将广的强敌曹操较量,不断征战,不断壮大。 赞颂了孙权不畏强敌、坚决抵抗的胆量和气魄,反衬如今当权者的庸碌无能、苟且偷

    15、安。 3(2019福建)“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 对英雄的仰慕之情;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慨之情;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 4(2019福建)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词人登楼远望,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 B“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 C“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用象征手法写出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 D词的构思巧妙,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感情深沉,意境高远。 【解析】C.并没有用象征的手法。 (四十九)过零丁洋 1首联写了作者个人经历中的两件大事,一是经科举入仕,二是起兵抗元。 第 7 页 共 20 页

    16、 2请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简要赏析。 这两句诗用工整的对偶和生动形象的比喻,把国家的破败与个人的不幸联系在一起,形象 地展现了当时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 3说说“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这句话妙在哪里。 诗人巧妙借用“惶恐滩”和“零丁洋”这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 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 境况的危苦,亦写出了他日的惶恐和今日的伶仃之感。 4本诗的尾联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决心,充分写出了诗人崇高的民族气节。 5下列各项中,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蕴含真挚沉痛的感情,极具艺术

    17、感染力。 B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构成对仗工 整的对偶句,写出了形势的险恶。 C尾联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点明主旨,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动天地的艺术效果。 D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主要原因在于诗中所表现的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 的生死观。 【解析】B.“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述有误。该句使用的是“双关”手法,概括出 诗人难忘的两次人生经历,表达了诗人因国家覆灭和自己遭受危难的痛苦心情。 (五十)山坡羊潼关怀古 1曲中描写潼关地势险峻的句子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描写主人 公在潼关驻足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的句子是:望西都,意踌躇。

    18、2曲中“踌躇”一词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作者在经过潼关的时候,看到阿房宫已变成一片废墟,不禁大发感慨,联想到国家,不禁 悲从中来,回首长安,心情止不住地忧伤。“踌躇”一词抒发了作者对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 桑的感叹,表现了作者思绪万千、徘徊不前的情态。 3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中“聚”“怒”二字的作用。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 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 第 8 页 共 20 页 4你怎样理解结尾“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含义及其表达的情感。 结尾揭示出一个道理: 无论王朝兴盛还

    19、是灭亡, 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 因为兴盛了, 统治者就会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衰亡了,就会战乱连连,人们流离失所。这一句表达出作者 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五十一)山坡羊骊山怀古 1“当时奢侈今何处”这一问句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概括回答。 表达了对从古到今历史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感慨;引出下文“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的内容。 2张养浩在另一首山坡羊潼关怀古的结尾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与本 首小令的结尾有什么不同?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从百姓的角度谈封建王朝的更迭带给人民的全是苦难;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是从王朝统治者的角度来谈的,封建统治者无论输赢 成败,

    20、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五十二)相见欢 1这首词写景简练而有序,“月如钩”一句写仰望之景,“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句 写俯视之景。上阕通过对西楼、月、梧桐、深院这些景物的描写,渲染了凄凉幽冷的环境,烘 托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凄冷。 2赏析“月如钩”中“钩”字的妙处。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将残月比作玉钩,渲染了孤寂凄凉的环境;“钩”谐音 “勾”,勾起词人离愁别恨,为下文直抒胸臆做了铺垫(蓄势)。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以丝喻愁,写出了离愁怎样的特点? “剪不断”写出离愁繁多和绵长的特点;“理还乱”写出离愁的纷繁杂乱,难以理清的特 点。 4结合全词理解“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中“一般滋

    21、味”的具体含义。 指亡国之君的离愁别恨,亡国之痛。 第 9 页 共 20 页 5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作为亡国之君的哀之痛,思之切。 古诗词比较阅读 (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问题。 【甲】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乙】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两首诗,都有“看”这一动作,陈子昂用的是“见”,杜甫用的是“览”。能否把 杜诗中的“览”字改为“见”字?为什么? 【示例】不能。“见”的距离较近,而杜诗中,诗人想象自己站在泰山之巅,向

    22、下、向远 处看,视野开阔,用“览”字,更有一种一览无余的豪情。 2同样是登高望远,陈子昂写“不见”,杜甫却写“终当见”。无论是“不见”,还是 “终当见”,总有诗人自己的用意,你能结合诗歌内容及诗人的经历,说说你的理解吗? 【示例】陈子昂渴望遇见燕昭王那样的贤君,但生不逢时,内心充满了怀才不遇的孤寂, 所以写“不见”。杜甫登临泰山之巅时才二十多岁,又逢开元盛世,对攀登人生顶峰充满雄心 壮志,所以写“终当见”。 (二)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回答问题。 【甲】行路难(其一) 第 10 页 共 20 页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

    23、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以夸张的笔法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反衬出诗 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箸、拔剑四顾的迷惘痛苦之情。 B“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用短句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唱出无穷的忧虑及 焦灼不安的心声。 C“八百里分麾下炙

    24、,五十弦翻塞外声”营造了激烈雄壮的战斗场面。 D“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表明词人的最高理想是忠君报国、建功立业。 【解析】C.这两句并不是写战斗场面。 2这两首诗词的结尾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示例】 【甲】诗是用典抒情,表现的是积极进取、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乙】词是直抒 胸臆,表达的是壮志难酬的悲愤。 (三)阅读下面两首词,回答问题。 【甲】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乙】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25、 第 11 页 共 20 页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 【甲】词中的“八百里”指牛,这里泛指酒食; 【乙】词中的“神州”指中原地区。 B 【甲】词用“挑”“看”“回”三个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英雄迟暮的形象; 【乙】词中的“悠悠”既指时间流逝之快,也指词人思绪无穷。 C 【甲】词中“马作的卢飞快”描绘了一幅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神速奔赴前线的 画面。 【乙】词中“不尽长江滚滚流”一句,用长流不息的江水表达词人无尽的愁思和感

    26、慨。 D 【甲】词运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阔大雄奇而又深沉的意境; 【乙】词通篇 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叹雄壮,意境高远。 【解析】B.【甲】词这三个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形象。 2作者在这两首词中抒发的感情有何相同之处? 都抒发了作者想要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却已年老体迈的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 (四)(2019永州)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问题。 【甲】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乙】山行 项斯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

    27、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注释】枥:同“栎”,一种乔木。茗:茶的雅称。 1下列对【甲】 【乙】两首诗有关内容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C) A 【甲】诗首联中“足鸡豚”与颈联中“箫鼓追随”均表现出村民热情好客的特点。 第 12 页 共 20 页 B 【甲】诗尾联写诗人如有“闲”时,哪怕拄着拐杖,也愿意“乘月”而来,再访此地。 C 【乙】诗颈联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具体描写了村民焙茶和抽丝的劳动场景。 D 【乙】诗尾联写诗人相约当地采药人,与之一道进入深山密林采药。 【解析】A.“箫鼓追随”描绘春社的热闹情景,并非表现村民的热情好客;B.“闲”字理 解不当,整句应

    28、有“能不时造访”之意;D.诗人并未“相约”,而是路上相逢,便随采药人进 入深山岛云之中。 2 【甲】 【乙】两诗均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所写之景有何共同特点?请概括分析。 都写了山村风光的美丽;都写了农事丰收的盛景;都借景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五)(2019黄冈)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问题。 【甲】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从军行 骆宾王 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 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 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 【注释】从军行:汉乐

    29、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写军旅生活。不求生入 塞:典出班超上书求代“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 A 【甲】诗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感情深沉;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 联系在一起,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B 【甲】诗颈联巧妙设计地名与心情的“双关”,概括出诗人难忘的两段人生经历,表 达了诗人因国家即将覆灭和自己遭受危难而悲凉痛苦的心情。 C 【乙】诗“意气溢三军”中的“溢”字是“满而涌出”的意思,化抽象为具体,写出 第 13 页 共 20 页 了全军将士的高昂斗志和英雄气概。 D 【乙】诗颔联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天象、兵器交相映衬

    30、的描写,表现出唐军出征时昼 夜兼程、气冲云霄的威武。 【解析】D.【乙】诗颔联运用对偶的手法。 2体会【乙】诗中“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中“抱”“践”两字的含义,并赏析这 两句诗。 这两个字动感极强,“抱”字是说将士们拉开弓弦就像怀抱着明月,“践”字是写将士们 纵马奔驰踏起漫天烟尘。这两句诗描写了大军直插敌腹、锐不可当的战斗画面,抒发了将士们 建功立业的豪情。 3 【甲】 【乙】 两诗尾联在抒情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两首诗分别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都是直抒胸臆。 【甲】诗表现了文天祥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忠贞不屈的昂扬 斗志。 【乙】诗表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甘愿血洒疆场的精神气概。 (

    31、六)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问题。 【甲】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战城南 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注释】白日:喻指君主。典出宋玉九辩 :“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 【甲】诗通过描写出使塞上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同时“单车”“征 蓬”“归雁”等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忧郁和激愤。 第 14 页 共 20 页 B 【甲】诗尾联既是实写,又暗示了边塞

    32、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将士们戍 守边关、奋勇杀敌的敬意。 C 【乙】诗以征战者的口吻记述戍边生活,将战场的血腥与残酷场面写得淋漓尽致,读 者从诗句里可以感受到将士内心的低落与哀怨。 D 【乙】诗颔联通过典型景物“幡旗”“甲胄”来描绘战场景象。战旗猎猎,盔甲似鱼 鳞,不但写出了军队的威武,而且写出了士兵的斗志昂扬。 【解析】C.“将战场的血腥与残酷场面写得淋漓尽致”有误,“将士内心的低落与哀怨” 不合诗意。 2 【乙】诗尾联表达了征战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尾联揭示了征战者光明的内心世界。尽管征尘千里,遮天蔽日,但征战者心中始终充满明 亮的阳光,心系祖国,怀着必胜的信心,视死如归,报效君王

    33、(国家)。 3两首诗颈联都描写了边塞景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景色的特点。 【甲】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放眼望去,广阔无垠的大漠上,远处烽火台 缕孤烟直上云霄;杳无尽头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此句选取了塞外特 有的景物“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描绘了雄浑寥廓、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 【乙】诗:“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冰冻的水寒冷得使马受了伤,悲凉的北风倍添 征人思乡怀归的愁绪。此句抓住冬天的景物“冻水”“悲风”,极言天气之寒,突出了萧瑟凄 冷的边塞景色。 课外古诗词鉴赏 一、山水田园 (一)潭上作 张乔 竹岛残阳映翠微,雪翎禽过碧潭飞。 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

    34、渔家不欲归。 【注释】翠微:青山。 1联系全诗,说说前两句的作用。 刻画出了绿水青山中野鸟遨游的优美闲逸的场景,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 2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后两句诗通过对渔家生活的简述,抒发了诗人向往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情感。 第 15 页 共 20 页 (二)村居 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注释】陂:山坡。槿花:又称木槿,夏秋之交开花,花冠为紫红色或白色。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表达了诗人悠闲宁静而又略带清愁的心境。 4动静结合的写法是这首诗的特点,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一、二两句主要描写绿水、田地、翠竹、屋篱

    35、、榆树、槿花等静景,三、四两句主要描写 夕阳下缓缓归来的老牛、悄立牛背的寒鸦等动景。前后动静结合,烘托出了村居宁静平和的氛 围。 (三)(2019德州模拟)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5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展现的画面。 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清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忽然飘来一阵蔷薇花香, 香气沁人心脾。 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诗写出了诗人在夏日山亭的悠闲之感,表达了对夏日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二、怀乡、送别 (四)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

    36、安不见家。 黄鹤楼上听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注释】这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 落 ,诗人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 7第二句中的“望”字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 第 16 页 共 20 页 包含了诗人被流放后的愤懑痛苦,以及对家人的思念、对国事的关切、对往事的回忆、对 朝廷的眷恋。 8第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想象(借景抒情、虚实结合),借想象中梅花纷纷飘落的景象表达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五)(2019娄底)送凌十一归长沙 曾国藩 昨日微雨送残秋,落叶东西随水流。 世间万事皆前定,行止迟速非自由。 谋道谋食两无补,只有足迹遍九州。 一杯劝

    37、君且欢喜,丈夫由来轻万里。 【注释】凌十一:作者的朋友。 9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首联描绘了一幅秋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残秋图。用萧条的秋景渲染了凄凉伤感的气氛,烘 托了诗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10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 诗人规劝友人好男儿志在四方,不必为今日的离别而伤感。诗人希望友人痛快地饮完这杯 酒后振作精神奔赴目的地,随遇而安,去干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六)(2019岳阳)九日送别 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注释】蓟(j)庭:地名。 11请简要分析“今日暂同芳菊酒”中的“暂”字的妙处。 一个“暂”字,把作者和朋友分别时

    38、本依依不舍,但转念又觉即使悲切也无济于事,还不 如今天忘却离别的忧伤, 高高兴兴、 开怀同饮菊花美酒这样复杂的情感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出来。 12从全诗看,末句写“断蓬”有什么用意? “断蓬”,就是飞蓬,时值深秋,蓬草枯黄断根,遇风飞旋。作者用“断蓬”暗喻,明日 一别,就像那飞蓬一样,不知道何时才能够再见。表现出诗人对和朋友此时的相聚十分珍惜, 第 17 页 共 20 页 对即将的离别的万分悲伤。 (七)(2019扬州)赠别 赵嘏 水边秋草暮萋萋,欲驻残阳恨马蹄。 曾是管弦同醉伴,一声歌尽各东西。 13请赏析首句中的“萋萋”。 “萋萋”是指草茂盛的样子;首句运用叠词,增强了音韵美,写出了水边草木的

    39、繁茂,渲 染了离别时悲伤的气氛;眼前的草和诗人心中面对离别时的不舍一样蓬勃,烘托出诗人悲戚的 心情。 14诗人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 即将与友人各奔东西,表现了诗人依依不舍之情;临水送别,残阳暮秋,眼前的荒凉景色 勾起了诗人心中的愁思, 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之情; 曾经一起管弦相伴, 而后不知何时能相见, 表达了诗人对前途的迷茫与担忧。 三、爱国忧民 (八)病起书怀 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注释】江干:江边。阖棺:盖棺。庙社:宗庙社稷,指国家朝廷。和銮:天 子的车驾。 15下列

    40、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首联“病骨”“孤臣”刻画了诗人孤苦无依、万分憔悴的形象。 B“位卑未敢忘忧国”不是呼吁天下人爱国,而是在勉励自己。这是诗人对眼下压抑的 形势进行的自我宣泄。 C“出师一表通今古”表达了诗人对出师表的赞美之情,可见出师表的文学成 就极高。 第 18 页 共 20 页 D“夜半挑灯更细看”描写诗人勤奋苦读的样子,说明诗人正在用行动来为国分忧。 【解析】C.“出师一表通今古”运用典故,除表达诗人对出师表的赞美外,还抒发了 诗人的爱国情怀。可收复河山对于诗人来说毫无办法,只能独自一人挑灯细看诸葛亮的传世之 作, 希望皇帝能早日悟出“出师一表通今古”的道理。 并

    41、未表示“ 出师表 的文学成就极高”。 16此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联系全诗,简要分析。 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表达了诗人的报国心声和为国分忧的责任感。 慨叹与伤感之情。 年老多病,屡遭挫折,壮志难酬的深深慨叹和感伤。乐观之情。仍对个人和国家前途充满着 希望,因为盖棺方能定论。 (九)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 吕温 绿原青垄渐成尘,汲井开园日日新。 四月带花移芍药,不知忧国是何人! 17诗的前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运用对比的手法描绘了一边是土地龟裂、禾苗枯焦、黄尘四起的严重灾情,另一边是贵族 的府第里“汲井开园”的图景,“日日新”与“渐成尘”形成鲜明对比。 18诗歌

    42、的后两句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针对“权门移芍药”事件,谴责贵族特权阶级只顾自己享乐,不管人民死活,不忧国 家前途的丑恶行径,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十)秋夜纪怀 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浮太清。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路,炬火驿前迎。 【注释】明河:银河。太清:指天空。散关:即大散关。炬火驿前迎:举着火 把到驿馆前迎接。 19颔联写景精细,请用优美的语言描写出来并分析其作用。 第 19 页 共 20 页 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作用:全联细致 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20颈联和

    43、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日在大散关的战斗生 活,期望重返战场,报效国家。 四、边塞征战 (十一)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21本诗从题材上属于边塞诗,这一题材的唐代代表诗人还有高适(岑参)。 22 “貂锦”在句中指战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前两句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风貌? 借代。表现了战士们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风貌。 (十二)过五原胡儿饮马泉 李益 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 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 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 莫遣行人照

    44、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 【注释】王原:唐代五原县属盐州,今为内蒙古五原。中唐时,这是唐和吐蕃反复争 夺的边缘地区。李益曾为幽州节度使刘济幕府,居边塞十余年。 23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颈联。 “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中上句写冬景,下句写春景,上句暗喻饮马泉收复 前的景象, 下句暗喻饮马泉收复后的景象, 冬春的不同景象暗喻了饮马泉今昔的不同。 “从来” 是指过去,“今日”指的是现在,此处今昔对比,写出一种艰难与欢畅的具体感受,突出内心 的隐忧,这两句也表明诗人对过去的回顾和对将来的展望。 24请简要分析本诗蕴含着的丰富而复杂的情感。 对于收复五原的庆幸、欣慰之情。对边防尚未巩固的

    45、隐忧。对朝廷的期望和忠告。 第 20 页 共 20 页 (十三)关山月 李咸用 离离天际云,皎皎关山月。 羌笛一声来,白尽征人发。 嘹唳孤鸿高,萧索悲风发。 雪压塞尘清,雕落沙场阔。 何当胡无人,荷戈朝凤阙。 【注释】关山月:乐府旧题。凤阙:原为汉代宫阙名,这里借代皇宫、朝廷。 25“嘹唳孤鸿高,萧索悲风发。雪压塞尘清,雕落沙场阔”四句选取了哪些典型意象?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选取了“孤鸿”“悲风”“雪”“塞尘”“雕”“沙场”等边塞诗歌的典型意象。 嘹唳的 孤鸿、萧索的悲风营造了哀婉凄凉的氛围;“雪压塞尘清,雕落沙场阔”则营造了雄浑壮阔而 又苍凉悲壮的意境。 26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如何变化的?试简要分析。 前六句表达征夫漂泊在外、没有依靠而引发的思亲怀远之情;中间两句是因思乡和漂泊在 外而生发的凄苦、悲凉之情;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浑、豪 迈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词曲鉴赏 知识梳理与练习题精编(word版含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66140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