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年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docx》由用户(1207392380yun)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新苏教版 科学 年级 上册 第三 单元 教材 分析 下载 _五年级上册_苏教版(2024)_科学_小学
- 资源描述:
-
1、20212021 年新年新苏教版科学五苏教版科学五年级年级上上册册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第第三三单元单元地球的表面和内部地球的表面和内部 一、一、单元设计意图单元设计意图 1.1.本单元主题的提出本单元主题的提出 地球养育了人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科学是地质、地理、海洋、气象以 及与之有关的学科的总称。人类面临的资源短缺、气候变暖、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一 系列问题,无不与地球有关,无不与地球科学有关。在地球各系统内外均有能量流动和 物质循环。板块运动、造山运动以及地震、火山喷发等就与地球内部物质、能量的不断 作用和平衡有关,它们主宰全球海陆变迁和地球物质迁移与积累,并造就千变万化的地 貌以
2、及气候。随着岩石循环学说的提出、大陆漂移现象的发现、板块学说的创立、同位 素理论的应用、 全球遥感及定位系统的布控、 数字地球的建立、 新材料新能源的开发 地球的过去、现在、将来,以及地球内部的奥秘正被人类一一揭示。 合理选择栖居地,建立呵护地球家园的全球化环保共识,是每一个地球公民的必备 素养。 千变万化的地貌与经纬度共同决定一个地区的气候和植被。 描述和区分不同地貌, 有利于学生把握主要地形的本质特征, 正确使用科学语言进行交流。 小学生对诸如温泉、 火山喷发、地震、地表变迁等不同寻常的地质现象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对火山喷 发和地震的过程、岩石风化方式、岩石成因的认识是片面的、模糊的。
3、本单元将帮助他 们发现改变地形地貌的内外自然力量,将地表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神秘的圈层结构、物质 组成和运动建立起对应关系,学习抗震防灾的基本常识。 本单元从地表探秘入手, 通过一系列模拟活动指导学生认识地球表面常见的地形及 其变化和形成原因,以及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与物质组成。学生将设计制作地形模型来表 现地形特征;将从多个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借助模拟实验进一步感受地震、火山 喷发、板块运动、岩石自然破碎的发展模式,初步了解它们的成因;将感受地震、火山 的巨大危害,了解地震、火山对人们的生产与生活造成的严重破坏,学习科学避震的一 些基本方法;在认识地球内部岩浆活动、板块运动以及风化、侵蚀、沉积作
4、用的基础上, 将地球内外因素综合起来认识岩石的三大成因。本单元内容趣味性强、可操作性强,每 课均开发或使用一个模型显示相关自然事物之间的关系,通过描述现象或运动机制支持 学生的学习,符合五年级学生认知水平。 2.2.本单元对课程标准的落实本单元对课程标准的落实 (1)本单元通过观察、实验、阅读、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 目标。 科学知识: 初步了解地球上一些与地壳运动有关的自然现象的成因。 科学探究: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 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 的信息
5、。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用科学语言、概念图、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 究结果。 科学态度: 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成探究、 设计与制作,培养创新精神。 在进行多人合作时, 愿意沟通交流, 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 形成集体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 会发展。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高年段 要求。 14.2 地球表面有由各种水体组成的水圈。 举例说明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塑
6、造着地表形态。 14.5 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描述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知道地壳运动是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 说出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构成。 15.3 人类生存需要防御各种灾害,人类活动会影响自然环境。 了解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知道抗震防灾的基本常识。 3.3.本单元在整套教材中与其他单元的关系本单元在整套教材中与其他单元的关系 4.4.本单元次级主题的构成及逻辑关系本单元次级主题的构成及逻辑关系 本单元侧重认识地球的构造和地壳变化原因,由地球的表面 火山和地震 地 球的内部 地表雕刻师四课组成,按
7、照从结果到原因、先现象后本质、由具体到宏 观的逻辑顺序展开,从观察描述地形、认识地质灾难延伸到理解导致地貌改变的内部和 外部原因,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有利于建构起本主题的核心概念“地球上有大气、 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 。 第一课地球的表面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地球表面五种常见地形的特征,运用身边 材料制作模型,表征两种地形。第二课火山和地震聚焦两种极具破坏力的地质灾害。 学生将通过阅读和交流认识火山喷发和地震的现象、发展过程与危害,借助模拟实验初 步了解火山与地震的成因,学习避震逃生的基本常识。第三课地球的内部则指向地 球内部构造和地壳运动,先向
8、学生介绍人类对地球内部的探索与认识结果,再通过模拟 实验和阅读资料初步认识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运动而导致地表持续变迁。第四课地表 雕刻师将帮助学生发现缓慢改变地球表面的外部力量,如风、流水、温度变化等,并 综合地球内部因素的作用揭示岩石三大成因,渗透岩石循环的观念。 二二、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 能使用科学语言描述地表陆地形态、地球内部圈层以及岩石成因。 能较详细地说明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以及抗震防灾的基本常 识。 乐于用模拟实验解释地震、火山喷发的成因是地壳运动。 举例说明水、温度、风等自然力量会塑造地表形态。 三三、单元活动框架单元活动框架 四四、课时建议课时建议 序号序
9、号课题课题课时课时 9地球的表面1 10火山和地震2 11地球的内部1 12地表雕刻师2 总课时6 五、分课分析五、分课分析 9.9.地球的表面地球的表面 1.教学内容 本课是单元起始课,意在指导学生观察描述地球表面五种陆地地形的特点,尝试运 用身边材料制作地形模型来表现地形特点,持续提高学生科学描述的能力及设计与物化 模型的能力。 本课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地球表面陆地地形特点。先借助摸政区 地球仪和地形地球仪让学生感受地球并不是一个光滑球体,它的表面高低起伏,有陆地 和海洋两种表现形式。再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陆地地 形,用卡通人物提示海底地形也是起伏
10、不平的。第二部分是描述各种地形的主要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四种地形,从地势高低和起伏大小两个方面准确 描述它们的特点。第三部分为制作一个包含两种地形的立体模型。教材呈现了两种立体 地形模型的表现技法, 学生可以参考这两种立体模型的材料和做法来设计制作自己的地 形模型。通过制作活动,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地形特征,培养学生设计与物化地形模型的 能力。 2.教学目标 能整体描述地表特征,能识别常见的陆地地形。 能细致观察各种地形,学会描述地形主要特征。 能制作立体地形模型,学会运用常见材料表现地形特征。 3.重点与难点 重点:描述五种典型地形的主要特征。 难点:设计制作立体地形模型。
11、 4.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政区地球仪、地形地球仪、立体地形模型、教学相关视频和 PPT。 学生分组材料:立体地形模型的制作材料,如石膏塑形布、纸板、废纸、泡沫塑料、 海绵、丙烯颜料、笔等。 10.10.火山和地震火山和地震 1.教学内容 本课意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火山与地震这两种地质灾害的重要特征、破坏能力,借 助模型理解、建构火山喷发与地震形成过程,学习避灾基本知识,树立维护生命安全的 意识,增强自护自救能力。学习本课,还能激发学生探索地球内部奥秘的好奇心和求知 欲,形成以现象为线索、以自然规律为前提的研究意识。 本课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火山喷发现象,借助图片和两个问题引 导学生
12、用生活语言描述火山喷发前后现象,再通过阅读课文学习运用科学语言描述火山 喷发的现象和危害。第二部分是模拟火山喷发,建立火山的结构模型和工作模型,模拟 火山喷发现象,帮助学生意识到火山喷发物质和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第三部分是认识地 震的危害和成因,通过精炼的文字和富有冲击力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地震对人们生产与 生活造成的严重破坏房屋倒塌、公路毁坏、铁路变形、海啸冲毁港口等。第四部分 是模拟地壳运动和地震的形成,借助三个模拟实验探究褶皱形成、岩层断裂和岩层错动 等与地震相关的地壳运动,观察并体验能量积聚及释放时会产生震动。第五部分是认识 科学避震方法, 借助阅读资料卡、 诵读避震口诀和海报, 初步了解
13、科学避震的基本方法。 2.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和阅读,学会描述火山喷发、地震的主要表现和危害。 乐于通过实验模拟火山喷发、地震,并意识到导致火山喷发和地震的力量来自地球 内部。 通过阅读与研讨,初步了解科学避震的基本方法。 3.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火山喷发和地震的重要特征、破坏能力和成因。 难点:模拟火山喷发和地震。 4.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教学 PPT 和相关视频。 学生分组材料:模拟火山喷发实验器材(三脚架、酒精灯、火柴、金属盘、土豆泥、 番茄酱、50mL 烧杯、小勺子、玻璃棒、镊子);模拟岩层褶皱和地震形成实验器材(多层 海绵、木片、厚泡沫板)。 11.11.地球的内部地球的内部
14、1.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深入前两课本质层面,旨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和地壳运 动模式,初步了解地壳运动会导致地表发生全球性或小范围的海陆变迁,能初步从宏观 层面解释地形高低起伏、火山地震频发的原因。 本课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地球内部结构与地壳运动。先让学生根据地 表火山喷发、地热、地震中的物质和能量推测地球内部可能是怎样的,再通过阅读资料 认识人类探索地球内部的主要方法和成果,以及科学家对地球内部圈层运动模式作出的 猜测。第二部分是模拟地球板块的漂移与碰撞,通过观察进一步理解地壳运动时板块之 间或靠近或远离、或挤压或抬升的现象,意识到能量来自地壳下方处于对流运动状态的 岩浆
15、。第三部分是认识地壳运动导致海陆变化,遵循从局部到整体的认知规律,先让学 生根据喜马拉雅山上发现的菊石化石、鱼龙化石推测喜马拉雅山地区很久以前的情况, 建立陆地和海洋会转化的意识;再观察地球大陆板块变化示意图,比较今天的地球与两 亿年前的地球有什么不同,认识陆地的变化趋势,从而认识海陆变迁、大陆漂移也是地 壳运动的结果,为今后继续认识地表变迁理论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通过资料学习,能说明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与特点。 通过阅读、模拟实验,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模式,能解释地壳缓慢移动的原因和结 果。 借助研讨与交流,认识海陆变迁、大陆漂移也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3.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说明地球内部的
16、圈层结构与特点。 难点:通过模拟实验推测、解释地壳运动的原因和表现。 4.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教学 PPT 与视频。 学生分组材料:模拟地壳运动的实验材料(烧杯、水、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 火柴、湿抹布、泡沫块、胶水或洗衣液等),补充阅读资料。 12.12.地表雕刻师地表雕刻师 1.教学内容 本课承接本单元前面三课,重在探讨改变地表的外部自然力量,揭示岩石的三大成 因, 起到总结延伸的作用。 学生将借助模拟活动认识到除了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 流水、 风、温度变化等外部自然力量也在缓慢改变着地表形态。学习本课,能促进学生整体认 识导致地表变迁的内部力量和外部自然力量, 为后续认识岩石循环、 化
17、石成因奠定基础, 有利于深化认识、提高开发与使用模型的能力。 本课内容具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初步认识外部自然力量会改变地表形态, 通过课文直接告诉学生“地球表面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除了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 风、水、冰、温度变化等外部自然力量也会改变地表的形态。第二部分是探究外部自然 力量如何改变地表形态,如温度变化和风对地表的影响,意识到水、冰、风、生物和重 力将岩石、土壤和沉积物破碎成较小的颗粒并使它们四处迁移。第二部分共安排了三个 小活动:一是通过模拟实验发现温度变化会使岩石碎裂;二是通过模拟实验探究风对地 貌的影响;三是识别图片中改变岩石和地貌的外部自然力量。第三部分为“模拟变
18、质岩 的形成,认识岩石三大成因,安排了两个小活动:一是阅读资料,认识岩石的三大成因; 二是模拟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2.教学目标 乐于模拟外部自然力量改变地表的过程,大致说明作用方式和结果。 通过模拟变质岩的形成过程和阅读活动,能说明三类岩石的形成原因。 能举例说明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塑造着地表形态。 3.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从模拟实验中学习,理解作用方式,说明三类岩石的成因。 难点:说明自然力量作用方式和三类岩石的成因。 4.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教学 PPT 与相关视频资料。 学生分组材料:模拟温度变化对岩石的影响的实验材料(坩埚钳、页岩薄片或石灰 岩、酒精灯、火柴、冷水),模拟风对地表的影
19、响的实验材料(深塑料盒、石子、玉米粉、 玉米碎粒、吸管数根),模拟变质岩形成的实验材料(三种颜色的橡皮泥或超轻黏土、塑 料垫板等)。 六六、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地球科学地球科学 地球科学是七大基础学科之一,是以地球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 圈和日地空间)的过程与变化及其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的基础学科。 地球科学的范围很广,包括地质学、地理学,以及其他衍生学科,如海洋学、气象 学和天文学,可谓纵横几万里,上下数亿年。地质学探讨地球的历史与各部分组成,包 括其演化和构造、岩石与矿产的分布;海洋学研究海水的运动、海水的物理与化学性质 及海底地形;气象学分析大气的组成、构造和运动;而有关地球起
20、源、太阳系的形成和 天体的运动变化,乃至宇宙的演化,均属天文学的研究范围。 人们意识到,地球科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对地球的认识程度同世界各民族的 起源、历史、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进程紧密相连。譬如,人们手上所戴的黄金和钻石饰 品,都来自地球的矿产资源;盖房子所用的沙、石、水泥,其原料也来自地球;所吃的 鱼虾,大都取自海洋;气温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巨大;天体的运行,也时时刻刻影响着 我们。因此,地球科学是一门很基础、很重要的学科。 地形学的研究意义地形学的研究意义 地形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特征及其发生、发展、结构和分布规律的学科。其研究 内容包括地球表面形态和形成动力的分析,地球表面形态的发生、
21、发育规律和组成地貌 的沉积物,还研究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地形可以影响气候变化,造成气候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地形对于中国气候的影响最 显著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l)山脉常为南北暖冷气团的障壁,以东西走向的山脉最为显著,形成山脉南北不 同的气候特点。例如,秦岭南坡温暖多雨,北坡寒冷少雨;南郑和西安仅一山之隔,气 温和年降水量的区别却很明显。南郑 1 月平均气温为 3C,7 月为 26.7C,平均年降 水量为689.5毫米; 西安1月平均气温为-0.5C, 7月为28.1C, 平均年降水量为566.3 毫米。 “一样春风有两般,南枝盛开北枝寒”则是形容南岭南北两侧气候差异的脍炙人 口的名句。 (2
22、)山地阻碍和影响了寒潮的路径,使得由北冰洋或西伯利亚流来的冷气团受层层 山地的阻挡,路径迂回曲折。不像北美洲那样,由于山脉以南北走向为主,北方来的冷 气团可以长驱南下。中国自西北侵入的寒潮最初是从西北向东南,以后又转成向南或向 西南方向流动,而当寒潮到达中国东部平原后,则能一直深入到华南,这都是地形影响 的结果。 (3)青藏高原的存在对空气运动的影响。青藏高原阻碍着高空西风急流,造成急流 分支与汇合等作用,这对于高原南北两侧的气压系统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影响全国甚 至全世界的大气环流,最明显的是加强了中国、印度和日本的季风。 (4)山地面向暖湿气流的一侧常为多雨的中心,如喜马拉雅山的南坡、四川
23、盆地的 西缘、台湾中央山脉南段的西坡;而背向暖湿气流的一侧常因焚风作用使气温增高。中 国长江以南冬春多雨,则是由于江南丘陵的地形阻碍,冷空气易于堆积,造成半稳定性 的锋面。 (5)在自由大气中,高度每上升 100 米,温度减低 0.6C。在山地也发生随高度升 高而温度降低的现象, 不过情况更要复杂一些。 因为在山区影响温度变化的不仅是高度, 还有地形形态和坡向。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 入此中来。 ”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句,他早就认识到庐山由于山高谷深,气候、物 候与平地不同,从而产生春来晚、秋去早的变化。李白的塞下曲开头写道: “五月 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24、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 ,同样是地形对气候、物候影响的极 好的科学纪实。此外,即使高度相同,地形形态不同造成的气候差异也是十分大的。 地形还可以破坏或掩盖地理环境的纬度地带性,从而影响农业、副业生产布局;优 美的地理环境的形成,更是与地形条件息息相关。因此,对于中国地形的研究不但具有 理论上的意义,而且对于如何根据各地的具体地形条件,因地制宜地合理推动农、林、 牧、副、渔和旅游等事业的发展,以及不断改造自然条件,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等方面都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今,地形学已广泛应用于矿产和地下水资源的普查、各种工程勘测与设计,以及 农业、军事和编制地图等生产实践中。 中国陆地地形中国陆地
25、地形 中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上分布着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平均 海拔在 4000 米以上。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平均海拔在 1000 2000 米之间。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间有丘陵和低山,其海拔多在 500 米以下。中国陆地地形多样,类型齐全,平原少,山地多,陆地高差悬殊。西部多 是海拔几千米的高原和山地,东部主要是平原和千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就好像一座巨 大的阶梯,由西向东逐级下降。 四大高原四大高原 中国有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它们集中分布在 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上。由于高度、位置、成因和受外力侵蚀作用不同,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