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高一)第二单元单元训练金卷.zip

收藏

压缩包目录 预览区
  • 全部
    •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单元训练金卷
      •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单元训练金卷 (一).doc--点击预览
      •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单元训练金卷 (二).doc--点击预览
跳过导航链接。
展开 2021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高一第二单元单元训练金卷.zip2021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高一第二单元单元训练金卷.zip
请点击导航文件预览
编号:165784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27.88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8-16
2
文币
资源描述:
2019-2020 学年必修下册第二单元训练金卷 语语 文文 (一一) 注注意意事事项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 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 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 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第卷卷 阅读题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36 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韵”是中国古典文论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最初用于音乐。梁建文帝在劝 医论中,首次把音乐的“韵”引入了诗歌美学,他敏锐地发现了诗歌中超迈悠 远、耐人寻味的那种艺术趣味,与音乐的“余响”不绝、让人回味的“韵”在感 官上相通。从此, “韵”与诗,就成为密不可分的一对姊妹。 诗人之韵,是诗人个人的音乐修养、风貌,以及这种修养、风貌在诗歌作品 中的作用。古人以“琴棋书画”来评价艺术的修养, “乐”是第一要求。他们认为, 诗人对音乐的修炼,既可以使诗人形成与众不同的气质面貌,也能使他在创作时 自然地表达内心的情感,既是一个人成为诗人的前提,又是诗人进行创作的一种 手段。清人袁枚在再答李少鹤中视神韵为先天真性情,作品中的神韵,是作 家的艺术修养的自然流露,作家的神韵,决定作品的神韵。韵既是作品中的态度 风致,也是作家的态度风致在作品中的体现。 诗歌之韵,既体现为外在的音乐形式即声律,又体现为内在的审美特质。诗 歌的外在之韵指向明确,内在之韵内涵更丰富。在古典诗论中,韵是作为作品构 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存在的。宋代李膺把“韵”比作朱弦遗音,大羹遗味,也就是 说,作品必须具有超出文本之外的、令人回味的因素,这种因素是作品必要的组 成部分,否则作品便是“庸俗鄙”一样的作品。明人胡应麟把“筋骨” 、 “肌肉” 和“神韵”作为作品的三大要素, “筋骨”相当于作品的立意, “肌肉”相当于语 言的运用, “神韵”则是精神气质。在他们看来,诗歌光有外在的形式如语言、结 构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精神风度和丰富的话语蕴涵,这是诗歌应该追求 的最高境界。 在宋人范温那里,韵也同样是作为古典诗歌的最高审美境界和追求而存在的。 他认为韵与一些具体的美的形式和风格相区别,它不是某一种具体的美,如巧丽、 雄伟、奇、巧、典、富、深、稳、清、古之类,而是对各种具体美的总的要求, 是各种美达到最高峰的产物。如果没有韵,那么空有美的形式的作品是不会令人 信服的;如果作品不能在韵上胜出,那么它的美也就随之失去。 对于接受美学来说,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在它产生以后,就已经不属于作者 本人,而是属于读者,因而面临着被无限阐释的丰富可能性。这种丰富的可能性, 是由作品中独特的话语所决定的,同时也是跟读者本人的阅读经验、接受能力、 心境等分不开的。而如果从读者接受的角度看,韵又是诗歌的美带给读者的那种 绵延悠长的回味。姚鼐在与王铁夫书中说王铁夫的诗“咀诵之余,别有余韵” , 其实就是说诗歌中的话语含蕴在经过了他的咀诵之后所呈现出来的审美感受,是 从一个读者的角度出发感受到的诗歌魅力。 “韵”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独特的 美学特征。它指向文学生产的整个过程,关乎作家、作品和读者,含义丰富多彩 而具有广阔内涵。在多元化的当代诗歌写作中,如果我们能以与时俱进的眼光, 赋予古老的“韵”新的时代精神,从中寻找和构建当代汉语诗歌的美学体系,将 会对新诗的发展大有裨益。 (摘编自文艺报徐峙“韵”的三种形态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梁建文帝在艺术上敏锐的嗅觉让他发现了“韵”与诗文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从而使“韵”成为中国古典文论中一个重要的范畴。 B诗歌美学中的“韵”有三种形态,包括诗人之韵、诗歌之韵和读者之韵,三者 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C “诗歌之韵”有内外之分,外在之韵表现为一种音乐形式,内在之韵表现为一 种审美特质,这些是诗歌构成的重要因素。 D “读者之韵”的产生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既与作品中独特的话语有关,也与读 者本人的阅读经验、接受能力、心境分不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依据文章第二段所引袁枚的观点,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缺乏较高艺术修养的诗 人很难写出艺术性很高、富有神韵的作品。 B文章第三段列举了李膺与胡应麟的观点,证明了欲使作品摆脱庸俗、粗鄙的格 调,须在作品的内涵、意蕴上下功夫,而不必去追求作品的形式。 C第五段,作者从接受美学的角度,阐释了读者之韵是诗歌的美带给读者的那种 绵延悠长的回味,是读者的一种审美感受。 D文章论证上采用了总分总结构,首先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议题,接着分析“韵” 的三种形态,最后总结并提出希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古人非常重视音乐修养,因为这种修养可以让诗人形成独特的气质面貌,同时 也是诗人进行创作的一种手段。 B明人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说“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 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远,无韵则局” ,依据原文,说的应是读者之韵。 C李膺、胡应麟和范温对“韵”都有各自的解读,不过有一点是一致的,就是他 们都认为“韵是古典诗歌的最高审美境界和追求” 。 D作者认为, “韵”的内涵非常丰富,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独特的美学特征,当 代的学人应当在继承的基础上,赋予“韵”新的时代精神。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作为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官方配套活动之一,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 局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共同主办的“一带一路”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论坛在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 今年正值改革开放 40 周年,在此背景下,本次“一带一路”生态农业与食品 安全论坛正体现了中国政府推动新一轮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着力改善营商环境、 提高监管效能,为农产品和食品贸易便利化创造条件的强大决心。论坛欢迎包括 “一带一路”沿线国在内的各国农业和食品企业抓住新的历史机遇,为消费者提 供更多高品质的农产品和食品。市场监管总局愿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各界同 仁共同努力、携手共治,为保障人类食品健康与安全做出更大贡献,本次论坛正 向世界传递这一强烈信号。 中国政府顺应当前经济发展趋势,充分满足百姓消费发展需求,高度重视生 态农业发展和食品安全工作。市场监管总局将通过改革创新,借鉴国际经验,健 全最严谨的标准,创新监管方式、实施最严格的监管,完善基础制度、实行最严 厉的处罚,落实监管责任,坚持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 全” 。 让中外民众在经贸交流中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成果和收获,是当前中国人民对 外友好协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民间友好工作赢得广泛支持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论坛愿与国内外政府部门、民间组织和企业加强合作,推介更多质量好、价格优 的国外商品进入中国市场,进一步改善百姓生活品质、提升生活水平,让国内外 民众共同分享贸易合作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成果。 (摘自证券日报 ) 材料二: (摘自中国健康报) 材料三: 食品安全治理属于世界性难题。有效破解这一世界性难题,需要进行系统的 创新。我国属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研究我国食品监管体制改革,不可忘记 这一基本国情。纵观全球,独立监管、统一监管和专业监管,已成为食品安全监 管的基本模式。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 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 时代,人民群众对食品消费的需求不会仅仅满足于食品的安全保障,对食品的质 量、营养、口味等将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亚里士多德曾说:“事业是理念与实 践的生动结合。 ”在新时代,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食品 安全领域,广大企业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通过系统改革创新,加快推进我国食 品安全治理现代化,全面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全面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水平,还需要企业创新食品安全治理文化。因为 “文化”是社会治理的“灵魂” 。从全球的范围来看,食品安全治理文化创新属于 食品安全治理创新体系中最为艰难、最具创造、最富智慧的创新。文化是一个复 合体,包括知识、艺术、法律、宗教、习俗以及其他社会现象;是由社会环境所 决定的生活方式的整体;文化是分层次的,包括物质的、制度的、心理的等形式; 文化具有传承性、渗透性、持久性等。食品安全的治理使命、治理愿景、治理价 值、治理战略等,是食品安全治理文化中最核心、最本质、最精髓的内容。 (摘自中国食品安全报 ) 4下列不属于举办“一带一路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论坛”的目的的一项是 (3 分) ( ) A为农林产品和食品贸易便利化创造条件。 B欢迎各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高品质的农产品和食品。 C传递中国为保障人类食品健康与安全做出更大贡献的强烈信号。 D推介更多质量好、价格优的国外商品进入中国市场。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 “文化”是社会治理的“灵魂” ,这就决定了全面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水平需 要创新食品安全治理文化。 B当前,相对于食品的口味、价格而言,安全性并没有引起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 的高度重视,这亟待改变。 C在新时代,人民群众对食品的质量、营养、口味等将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但 食品消费的安全性还是要放在更高的位置。 D食品安全监管,既要遵守独立监管、统一监管和专业监管的基本模式,又要从 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进行创新。 6结合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概括食品安全治理如何才能做到“理念和实践”的 有机结合。 (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我愿做一棵树 李国华 村庄西边那棵大柏树枯了,上了年纪的老人说,那是因为这棵古柏树偷听了 村里太多太多的故事。 说到这棵古树,记忆的闸门总也关不住,似有凶猛的洪水不停地在撞击。我 的家乡下竹中村史载已有 1700 年的历史,往上推算一下就到了东晋时期,我脑子 里时常闪着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他描绘的最佳幸福生活。我多么祈盼那粒桃 花源的种子在故乡的泥土里长成参天大树。 有树的地方就有绿,绿色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永恒体现。听奶奶说,树, 是家乡曾经的骄傲。这个骄傲却在两次疯狂的砍伐中逝去了。二十世纪四五十年 代,我们家乡也曾有一番桃源美景。那时,你顺着村前的溪水行走三四百步,也 有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中间还有梨树和李子树,芳草鲜美,落英缤 纷。穿过桃林,呈现在眼前的也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 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村庄东西南北各有一条路,路的两边是田,田的两边是山, 山的两坡全被松树、杉树、香樟树包裹着。一山连着一山,一峰接着一峰,一沟 环着一沟,放眼望去满坡堆着烟雨,尽是满眼的绿。奶奶讲,不知什么时候老虎 也迷恋上了这里的美景。那会儿村里谁家孩子夜晚啼哭,大人们常说:“你再哭, 等下老虎来了。 ”这的确不是吓唬人的,村里的伍叔公就在村后头打死了一只老虎。 伍叔公是个拳师,很有招式,七八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伢子很难拢他的身。那天傍 晚,伍叔公从后山那片松树林下来,走在半路突然听到一丝异样的声音。凭着自 己的功夫,他知道这是一只野兽。伍叔公警觉地回头观望,这一望不打紧,把他 惊出了一身冷汗,不远处站着一只吊睛白额虎。第二天,政府给他颁了块“打虎 英雄”的匾。奶奶说,四乡八镇的高音喇叭那几天连着响个不停,直喊得圈栏里 的猪失了眠,捣鼓得村里村外无人不晓得“伍叔公打虎” ,那架势,犹似当年武松 打虎威镇阳谷县。 很快,伍叔公的故事成了传说。不仅老虎没有了藏身栖息的美景,而且树上 的飞鸟也无处做窝了。1958 年,村民们疯狂砍树,不管大树小树,见树就砍,全 部抛进了炼钢铁的火炉里,全村只有几蔸大古树是幸免者,后来这几棵树成了村 里的“风水树” 。长在村西的这几蔸大古柏,树腰粗,当时村民想把它锯掉去炼钢 铁,结果锯子没那么长,锯不了。于是,叫黑牛哥拿斧头去砍,斧头下去却把黑 牛两手的虎口震裂了,只绷出一小片木屑,树口还往外流着水。村里上了年纪的 长辈说,这树成精了,吓得黑牛甩下斧头屁股一转,走了。许多年后,我在这棵 树下站了很久。我想,树的生命难道只是枝、是叶?人的生命难道只是肉、是血? 在这场运动中青山已逝,没有了绿,整个村庄曾经拥有的蓬勃生机与活力连 同那些铁炉灰飞烟灭,风光不再。树没了,好比解开了村庄的衣扣,露出了一截 干瘪的躯体,多少有些荒凉。没有了树,鸟的巢也空了。也许,空巢注定是飞鸟 的宿命,还有村庄的宿命。几声鸦鸣,更把夜色染沉,奶奶说村庄里所有的鸟都 瘦了。鸟看不见自己的心事,只因为它飞在空中。没有落脚歇息的地方,风去了 哪儿呢? 经过二十多年不断植树造林,到了 1983 年,村里的荒山又披上了绿装。这时 村里的田分了,山林也分了,牛羊和农具也分了,能变现的事都让村民兴奋。穷 怕了的村民,再次失去理智,又一次疯狂,疯狂砍树,一夜之间树一棵一棵地轰 然倒下。山空了,村子空了,在我的记忆中,乡亲们砍下了树,种下了风,收获 了暴风雨。那一年村里的大人吃了亏,老人吃了亏,妇女也吃了亏,就是小孩没 有吃亏。老天爷说,小孩子还不懂事,大人怎么就糊涂了呢?值得庆幸的是,村 西那几棵“风水树”再一次逃过一劫。 又一个二十年过去了,村边四周的山依然杂草丛生,零星点点地站着几棵树, 多少让人揪心。今天,当我听到村西那棵古柏树枯了,心情极为难过,我知道它 的心思。树没了,我愿是一棵树 (选自散文选刊 )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文章以“大柏树枯了”开头,以“古柏树枯了”结尾,首尾照应,全文思路清 晰,结构严谨。 B文章第三段借奶奶之口详细描述家乡的环境和相关传说,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 眷恋与热爱。 C文章第四段叙述村里人砍古柏树时发生的一些怪事,渲染了恐惧的氛围,为下 文作者的议论作铺垫。 D文章恰当运用拟人、比喻、对比等多种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文 学色彩。8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6 分) 9文章以“树没了,我愿是一棵树”结尾,作者这样处理有哪些意图?请从 情感、结构、主题三个方面任选两个方面,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434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苏绰字令绰,武功人,魏侍中则之九世孙也。累世二千石。父协,武功郡守。 绰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从兄让为汾州刺史,太祖饯于东都门外。 临别,谓让曰:“卿家子弟之中,谁可任用者?”让因荐绰。太祖乃召为行台郎 中。在官岁余,太祖未深知之。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 式后太祖与仆射惠达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以其事绰即为量定惠达 入呈太祖称善。谓惠达曰:“谁与卿为此议者?”惠达以绰对,因称其有王佐之 才。太祖曰:“吾亦闻之久矣。 ”寻除著作佐郎。 属太祖与公卿往昆明池观渔,行至城西汉故仓地,顾问左右,莫有知者。或 曰:“苏绰博物多通,请问之。 ”太祖乃召绰,具以状对。太祖大悦,因问天地造 化之始,历代兴亡之迹。绰既有口辩,应对如流。太祖益喜,乃与绰并马徐行至 池,竟不设网罟而还。遂留绰至夜,问以治道,太祖卧而听之。绰指陈帝王之道, 兼述申韩之要。太祖乃起,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语遂达曙不厌。及朝,谓 周惠达曰:“苏绰真奇士也,吾方任之以政。 ”即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自是 宠遇日隆。绰始制文案程式,朱出墨入,及计帐、户籍之法。 大统三年,齐神武三道入寇。诸将咸欲分兵御之,独绰意与太祖同,遂并力 拒窦泰,擒之于潼关。四年,加卫将军、右光禄大夫,封美阳县子,邑三百户。 绰性俭素,不治产业,家无余财。以海内未平,常以天下为己任。博求贤俊, 共弘治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太祖亦推心委任,而无间言。太祖或出游,常 预署空纸以授绰,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及还,启之而已。绰尝谓治国之道, 当爱民如慈父,训民如严师。 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积思劳倦,遂成气疾。十 二年,卒于位,时年四十九。太祖痛惜之,哀动左右。至葬日,又遣使祭以太牢, 太祖自为其文。明帝二年,以绰配享太祖庙庭。 (节选自周书苏绰传 )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后太祖与仆射惠达 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以其事绰即为量定惠达入呈太 祖称善 B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后太祖与仆射惠达 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以其事绰即为量定惠达入呈 太祖称善 C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后太祖与仆射惠达 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以其事绰即为量定惠达入呈太 祖称善 D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后太祖与仆射惠达 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以其事绰即为量定惠达入呈 太祖称善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 “二千石”原指汉代郡守级别的官员,后泛指地方重臣和朝中高品阶的官员。 “累世二千石”说明苏绰家世显赫。 B “朱出墨入”本指用红色的字记录支出,用黑色的字记录收入,苏绰提出的这 一区分出入情况的记账方法逐渐演变为现在的“红头文件” 。 C “太牢”指古代天子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 。少牢只有牛、 豕,没有羊。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D “配享太祖庙庭”指苏绰的神位被供奉在太庙即配享太庙,太庙是供奉皇帝先 祖及本朝历代皇帝的地方,一般只有皇帝的先辈可享此殊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苏绰才华横溢,深得众人喜爱。受堂兄苏让的推荐,做了行台郎中。行台各官 署有疑难之事都向他请教,惠达称赞他有辅佐帝王的才干。 B苏绰广闻博识,受到太祖倚重。当太祖问起汉故仓地的事时,众人皆不知,苏 绰却能详细作答。太祖在昆明池观看过下网捕鱼的第二天早上,当即授予苏绰大 行台左丞之职。 C苏绰很有谋略,和太祖心意相通。大统三年齐兵入侵,众将都打算分兵御敌, 只有苏绰与太祖的意见相同,主张合力迎战窦泰,结果证明苏绰的计策是正确的。 D苏绰节俭朴素,为国事鞠躬尽瘁。苏绰不治家产,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以天 下为己任,为国家广求贤才俊杰。政事无论大小他都了如指掌,最后积劳成疾, 死在任上。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太祖乃起,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语遂达曙不厌。 (2)太祖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及还,启之而 已。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5 题。 春望寄王涔阳 刘长卿 清明别后雨晴时,极浦空颦一望眉。 湖畔春山烟点点,云中远树墨离离。 依微水戍闻钲鼓,掩映沙村见酒旗。 风暖草长愁自醉,行吟无处寄相思。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首句即点题中“春望” ,交代了时间和天气,而“别后”二字暗扣题中“寄” 字。 B诗人隐约听闻钲鼓之声,看到沙村里酒旗时隐时现,颈联视听结合,以动衬静。 C尾联诗人直抒胸臆,以“愁”字点明情感,以“无处寄相思”表达对友人的思 念。 D整首诗融情入景,卒章显志,通过描写春天野外凄凉的景色,衬托诗人的孤寂 之情。 15本诗第二句“极浦空颦一望眉”极为精妙,请赏析其独到之处。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曹刿论战中,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_,_” 。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_,_”委婉地提醒唐统 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重蹈覆辙。 (3) 永遇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 如果像宋文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_”之雄心,也只怕会是 “_”的结局。 第第卷卷 表达题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20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正音” ,如今要被“别字”_地取而代之?专家们 陈述如此“修正”的理由, “就比如说确凿的凿(zo) 字,大家都这样 读,读着读着就成了对的 。 ”这让大家愈发不淡定了。语言文宇从来都是变动 不居、与时俱进的,当然不能_,全依祖宗,一字不能易。否则,我们 “也许”仍在之乎者也和繁体字中呢喃沉浮呢!然而“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 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传递和表达。 ”规范使用语言文字,代表着国家尊严 和文化传承,兹事体大。如果少了_的敬畏之心,在改动时随意性太强, 会带来简单粗暴、杂乱混淆甚至人文历史的断裂。 ( )但这并不是说,祖 先魂魄所依的皇皇汉字,就一定要向“错误的大多数”屈服。像“远上寒山石径 斜(xi) ” ,这样的名句,几乎是每一代小朋友开蒙必读,这个读音不仅合辙押 韵且_。倘若改成“xi” ,便让晩唐七绝圣手杜牧陷入不会“押韵”的窘 境。久而久之,我们的后人还怎么体会唐诗的铿锵优雅、宋词的婉转清丽?怎么 告诉孩子某处读音的别扭该由谁来负责?兹事体大,且请广开视听,慎之又慎。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堂而皇之 抱残守缺 诚惶诚恐 浑然天成 B冠冕堂皇 食古不化 战战兢兢 浑然天成 C堂而皇之 食古不化 诚惶诚恐 水乳交融 D冠冕堂皇 抱残守缺 战战兢兢 水乳交融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标点使用有误,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 “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传递和表达。 ” B “对于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 ” C “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 ” D “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 。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语言文字的改革,要兼顾历史流变、地域融合,要尊重约定俗成,也要注意外 来语言的转化吸收。 B语言文字的发展,要兼顾历史流变、地域融合,要注意外来语言的吸收转化, 也要尊重约定俗成。 C语言文字的改革,要兼顾历史流变、地域融合,要注意外来语言的吸收转化, 也要尊重约定俗成。 D语言文字的发展,要兼顾历史流变、地域融合,要尊重约定俗成,也要注意外 来语言的吸收转化。 20.下面是一封同学聚会邀请函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妥,请找出并作修 改。 (5 分) 同窗三载,温馨如昨,悠悠岁月,依稀像在做梦。 光阴易逝,一晃三十五载。想当年青春年少,风华正茂,意气方遒;如今是 年华已逝,头发全白了。但我们相信:无论你是事业辉煌,还是一事无成;无论 你是身居要职,还是身为平民;无论你悠然自得,还是忙得乱套总之,同窗 之情不变。往事如烟,多少回梦里相聚。我们想约你,约你重续旧梦,听听久违 的声音,看看熟悉的脸蛋,诉诉离别的思绪。让你我抛开尘世的喧嚣、摆脱身边 的烦恼,让心栖息,忘却忧愁。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6 分) 当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或表面时就会形成静电。 : 正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就形成了正静电,负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就形成了负 静电。 静电的累积不可避免,严重时会对工业、医疗等产生较大危害。 ,但我们不能笼统地认为所有的静电都是有害的。 做好预防措施避免静电伤害的 同时, ,如静电除尘、静电复印等。 四、写作(四、写作(6060 分)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随着各种自拍神器的横空出世,借助美颜相机、美图秀秀等自拍软件的神效, 矮穷矬、黑穷丑能瞬间变为高富帅、白富美,这满足了不少男女的爱美之心,但 也有人认为这是对真实的掩盖,是自欺也是欺人。 近日有一款“反美颜”应用软件问世。该软件号称能消除美图效果,将“美 丽”瞬间“打回原形” 。不少人坦言,上社交网站再也不用担心被欺骗了,但也有 人认为将真实的生活美化一下又有何妨?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 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少于 800 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9-2020 学年必修下册第二单元训练金卷 语语 文文(一一)答答 案案 1 【答案】B 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 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A 项,强加因果,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 果关系。故选 A。 2 【答案】A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 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 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 项,原文表述为“诗歌光 有外在的形式如语言、结构是不够的,还必 须具有一定的精神风度和丰富的话语 蕴涵” ,所以选项的表述“不必去追求作品的形式”过于绝对。故选 B。 3 【答案】B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中的观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 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B 项, “说的应是读者之韵” 错误,评论的是“诗歌之韵” 。故选 B。 4 【答案】A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 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不属于举办一带一路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论坛的目的 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A 项, “为农林产品和食品贸易便利化创造条件”错误,选项扩大了范围。原文是“体 现了中国政府为农产品和食品贸易便利化创造条件的强大决心” 。原文是“农 产品”而不是“农林产品” 。故选 A。 5 【答案】C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 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 “一项”或“两项”的要求,然后浏 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C 项, “但食品消费 的安全性还是放在更高的位置”曲解文意;原文是“在新时代,人民群众对食品 消费的需求不会仅仅满足于食品的安全保障,对食品的质量、营养、口味等将提 出更多更高的要求” 。故选 C。 6 【参考答案】从消费者的角度,要强化食品安全意识,将其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从政府角度,健全食品标准,实施严格监管;从企业角度,坚持新发展理念, 加快推进我国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创新食品安全文化。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 求,如本题“结合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概括食品安全治理如何才能做到理念 和实践 ”的有机结合” ,然后浏览三则材料,筛选出相关的信息,并从不同角度 概括。结合材料二的图表来看,消费者购买食品时考虑的因素中, “安全性”仅仅 占据 16.5,这说明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度不够,材料三中也提到“在新时 代,人民群众对食品消费的需求不会仅仅满足于食品的安全保障,对食品的质量、 营养、口味等将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 ,由此可知,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应该强 化食品的安全意识,将安全意识放在更重要的位置。结合材料一“中国政府顺应 当前经济发展趋势,充分满足百姓消费发展需求,高度重视生态农业发展和食品 安全工作。市场监管总局将通过改革创新,借鉴国际经验,健全最严谨的标准, 创新监管方式、实施最严格的监管,完善基础制度、实行最严厉的处罚,落实监 管责任,坚持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 ,这是对政府 提出的要求,政府应该健全食品标准,实施严格监管。结合材料三“广大企业必 须坚持新发展理念,通过系统改革创新,加快推进我国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全 面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全面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水平,还需要企业创新食 品安全治理文化” ,这是对企业的要求,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应该坚持新发展理 念,加快推进我国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创新食品安全文化。 7 【答案】C 本题综合考查考生对于小说内容和艺术手法的把握能力。题干中答题关键词“不 正确的一项” 。选项 C 中“渲染了恐惧的氛围”错误,文章第四段叙述村里人砍古 柏树时发生的一些怪事,有后文中“许多年后,我在这棵树下站了很久。我想, 树的生命难道只是枝、是叶?人的生命难道只是肉、是血” “当我听到村西那棵古 柏树枯了,心情极为难过,我知道它的心思”可以推测,这里主要是是表明古柏 树的神圣。故选 C。 8 【参考答案】桃花源里的人们都过着幸福生活,桃花源的环境优美,令人向往; 作者希望故乡的人们都能过上桃花源里一般的生活,甚至生活得更好。 本题考查考生对于文章中关键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答题首先回到原文找到句子 “我多么祈盼那粒桃花源的种子在故乡的泥土里长成参天大树”所在第二段,然 后抓住句子中关键词“祈盼” “桃花源的种子” “在故乡的泥土里长成参天大树” , 结合第二段中“我脑子里时常闪着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他描绘的最佳幸福生 活” “有树的地方就有绿,绿色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永恒体现” “二十世纪四五 十年代,我们家乡也曾有一番桃源美景” 、最后一段“又一个二十年过去了,村边 四周的山依然杂草丛生,零星点点地站着几棵树,多少让人揪心” ,推测作者情感, 理解句子含义。 9 【参考答案】在情感上,树,作为家乡曾经的骄傲,在两次疯狂的砍伐中逝去, 令人痛心。在艺术结构上,照应标题;省略号的运用,给人留下了回味和想象 的余地,韵味十足。在主题上,提醒人们要为人类的生存环境留住青山绿水尽 自己的一份力量。彰显作品的主题,发人深思。 这是一道结尾写作意图的探究题。答题关键词“意图” “从情感、结构、主题三个 方面任选两个方面” “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 “情感”方面,结合文章中“在这场运 动中青山已逝,没有了绿,整个村庄曾经拥有的蓬勃生机与活力连同那些铁炉灰 飞烟灭,风光不再” “又一个二十年过去了,村边四周的山依然杂草丛生,零星点 点地站着几棵树,多少让人揪心” “当我听到村西那棵古柏树枯了,心情极为难过, 我知道它的心思”可知,面对树在两次疯狂的砍伐中逝去的民运,作者是痛心的; “结构”方面, “我愿是一棵树”照应标题“我愿做一棵树” ,同时结尾使用 省略号的,给人留下了回味和想象的余地,韵味十足;“主题”方面,结合文章 中体现作者情感态度的语句“我想,树的生命难道只是枝、是叶?人的生命难道 只是肉、是血” “也许,空巢注定是飞鸟的宿命,还有村庄的宿命” “山空了,村 子空了,在我的记忆中,乡亲们砍下了树,种下了风,收获了暴风雨。那一年村 里的大人吃了亏,老人吃了亏,妇女也吃了亏,就是小孩没有吃亏。老天爷说, 小孩子还不懂事,大人怎么就糊涂了呢” “又一个二十年过去了,村边四周的山依 然杂草丛生,零星点点地站着几棵树,多少让人揪心” ,联系结尾“当我听到村西 那棵古柏树枯了,心情极为难过,我知道它的心思。树没了,我愿是一棵树” ,推 究答题。答题时至少答出两点,注意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10 【答案】D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 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 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 中, “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后太祖与仆射惠 达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以其事,绰即为量定。惠达入呈。 太祖称善” ,这段话是说“但行台各部门的官员遇到疑难不决的事情,总是向他求 教才作决定。对各部门发送的公文,苏绰又分门别类地为他们拟定行款格式。一 次周文帝与仆射周惠达讨论政事,惠达答不上来,请求允许出外找人商议,于是 召来苏绰,把所讲座的事情告诉他,苏绰即刻为他酌情裁定。惠达入内呈报。周 文帝连声叫绝” ,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诸曹” “绰” “公文” “太祖” “仆 射” “惠达” “之”等,然后根据句意和语法关系进行排除,如“询于绰而后定” 中“而”是连词,表承接关系,两个动作之间不能断开,排除 BC 两项;“称善” 的主语应是“太祖” ,如断成“惠达入呈太祖称善” , “称善”的主语就变成“惠 达”了,这就与文意不符,排除 A 项,故选 D 项。 11 【答案】C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 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 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 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C 项, “少牢只有牛、豕,没有羊”错误,应是只有羊、豕,没有牛。故选 C。 12 【答案】B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 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 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B 项, “太祖在昆 明池观看过下网捕鱼”错误,文章第三段说“竟不设网罟而还” ,意思是“竟然没 令下网捕鱼” ,由此可知,太祖没有观看下网捕鱼。故选 B 项。 13 【参考答案】 (1)太祖于是起身,整理好衣衫,端端正正地坐着(听) ,双膝不知 不觉地移到了席子的前部(不知不觉膝行到了席子前部) ,两人一直谈论到天亮也 不满足。 (2)太祖有时出去游玩,经常预先在空白纸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交给苏绰,如果有 事情需要处理,苏绰便根据情况做出裁决加以实行,等太祖回来后,禀告他就可 以了。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 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 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 “乃” ,于是;“危” ,端正;“膝” ,名词做动词,膝行,双膝移动, “之” ,动词, 到;“前席” ,席子的前部;“语” ,谈论;“曙” ,天亮;“厌” ,满足。第二句 中, “或” ,有时;“预” ,预先,提前;“署” ,签名;“署空纸”省略介词“于” , 应为“署于空纸” ;“以” ,连词,表顺承关系;“若” ,如果;“处分” ,古今异 义,处理;“则” ,就;“及” ,等到;“还” ,回来;“启” ,禀告。 【参考译文】 苏绰,字令绰,武功郡人,三国魏侍中苏则的第九代孙。他家代代都有人做 到太守一级的官,父亲苏协曾任武功郡太守。 苏绰少年时期喜欢学习,博览群书,尤其擅长算术。他的堂兄苏让出任汾州 刺史,北周太祖宇文泰在都城东门外设宴相送。即将分别时,宇文泰问苏让: “你家子弟当中,有谁可以担任官职吗?”苏让于是推荐苏绰。宇文泰便把苏绰 召来,任命他为行台郎中。苏绰任行台郎中一年多后,宇文泰对他还不是很了解。 但行台各官署有什么疑难的事,都要找苏绰商量后才做出决定。颁行的各种公文, 格式也是苏绰制定的。后来,宇文泰同行台尚书仆射周惠达讨论事情,周惠达回 答不上来,请求到外面找人商量一下。于是周惠达把苏绰叫来,把讨论的事情告 诉他,苏绰当即为他分析情况并做出裁决。周惠达进去向宇文泰禀告,宇文泰称 赞他作出的决定,对周惠达说:“这个建议是谁给你出的?”周惠达回答说是苏 绰,并趁机称赞苏绰有辅佐帝王的才干。宇文泰说:“我也很久就听说过他是个 有才能的人了。 ”不久,任命苏绰为著作佐郎。 恰遇宇文泰和朝廷公卿们一起前往昆明池观看捕鱼,来到京城长安西边一个 汉代故地叫仓池的地方,宇文泰回头向左右的人询间关于仓池的事,竞没有人知
展开阅读全文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高一)第二单元单元训练金卷.zip》由用户(大布丁)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关 键 词:
2021统编版 统编 高中语文 必修 下册 第二 单元 训练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高一)第二单元单元训练金卷.zip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65784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