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三单元9-12课共4课时教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三单元9-12课共4课时教案.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 统编 2019 高中历史 必修 中外 历史 纲要 上册 第三 单元 12 课时 教案 下载 _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 1 页 共 36 页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第 9 9 课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教案教案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课有四个子目,具有前后递进的逻辑关系。先将“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由强化集权的弊端进入 第二个子目“边防压力和财政危机”。由于解决边防压力和财政危机的需要,引起变法,也就是第三目王 安石变法。变法引发激烈的党争,加速了北宋的衰亡,北宋灭亡后出现南宋,因此又有了第四目“南宋 的偏安” 【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 1、唯物史观:通过
2、对宋初中央集权的措施以及影响辩证分析培养学生辩证唯主义观点;通过王安石变法的 学习,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客观评价王安石变法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认识;认识到历史发展的曲折性。 2、时空观念:结合历史地图及相关文献,明确两宋民族政权对峙的空间分布及历史变迁,培养学生的时空 观念。 3、史料实证:通过历史文献、历史图片、历史实物等实证材料,进一步加深对两宋中央集权、王安石变法 等内容的感性具体的认知以及理性客观的思考。 4、历史解释:通过对比、分析、归纳、概括等方法,加深对历史概念、历史判断、历史现象的理解,提高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家国情怀:通过对王安石变法改革精神的学习,岳飞抗金
3、精神的学习,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影响、王安石变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对王安石变法的的评价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对比分析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方法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展示图片黄袍加身导入新课:展示图片黄袍加身 第 2 页 共 36 页 提问:图片反映的是历史上的什么事件,黄袍加身的主角是谁?他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回答: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陈桥兵变,959 年,周世宗柴荣驾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 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
4、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了军权。960 年正月初一(1 月 31 日), 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 匡胤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 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 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 仍定都开封。赵匡胤在位时期,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1、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中央 军政:枢密院专掌军政,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三衙: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枢密 院有调兵权但并统兵,三衙统兵但无调兵权
5、。 财政:三司专掌财政,其长官为三司使 行政: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宰相为同平章事,同时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权力。 监察:设御史中丞和知谏院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 P50 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理解北宋如何通过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地方 军权:强干弱枝,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 财权:地方设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第 3 页 共 36 页 行政权:文官担任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 监察权:设四监司、州设通判监察知州 【学生活动】直观感受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 北宋文官政治 【问题探究 1】宋代文官政治出现的原因? 科举制
6、度的完善,增加了寒门子弟入仕的机会;宋太祖吸取前朝武将专权、割据逇教训,加强中央集权的 需要;宋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问题探究 2】如何看待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利弊 利:北宋采取的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铲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文化的 交流和发展。 弊:权力分割过细,造成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影响了行政效率;文官政治、强干弱枝,削弱了军队战斗 力,造成北宋对外战争的失利;给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助长了北宋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 二、边防压力和财政危机 1、边防压力 展示辽、北宋、西夏形势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并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交战双方战争结果和议内容影响 辽与北
7、宋北宋失败维持已有边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 称,北宋每年给辽“岁币” 北宋北部边防相对安定, 加重北宋财政负担 西夏与北宋北宋失败西夏向北宋称臣, 北宋每年送给西夏 钱物,称为“岁赐” 北宋西北边防相对安定, 加重北宋财政负担 中央 路 府州军监 县 府州军监 府州军监 府州军监 府州军监 中央 通判 知州(或知府) 第 4 页 共 36 页 【问题探究 3】对于北宋“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你如何评价? 利:稳定了边界,使国家相对安定,双方维持和平关系,有利于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以及民族融合。 弊:加重了北宋积贫积弱的状态,“岁币”加重北宋人民的负担,最终导致亡国。 2、财政危机 【学生活动】
8、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造成北宋财政危机的原因有哪些? 根本原因: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带来的结果 具体原因:冗官:机构重叠,人浮于事,官员过烂 冗兵:募兵过烂,军队人数增加 冗费:军费开支过大、官费开支过大、对外岁币 教师过渡:北宋中期统治危机日益加重,主要表现在对外军事上的失利,和政府财政的日益窘迫,积贫积 弱。为改变这种情况,统治集团内部开始改革。 三、王安石变法 1、庆历新政:范仲淹主持,改革重点为整顿吏治,改革触犯了官僚集团的利益,引发抵制,结果失败。 3、王安石变法:内容 第 5 页 共 36 页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学思之窗”的内容并思考问题 材料言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变法的某些缺陷。
9、如涉及面过广,头绪过多,操之过急等。 结果 王安石变法达到了富国的目的,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但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一些措施在执行的过程 中加重了人们的负担,引发激烈的争议。 失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社会的矛盾 直接原因:触犯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其他原因: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宋神宗的去世;司马光任宰相废除新法。 三、南宋的偏安 1、南宋建立 靖康之变:1127 年,北宋被女真的金朝攻灭,宋徽宗、宋钦宗被俘虏北去。 南宋:1127 年,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称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2、岳飞抗金 诗词欣赏: 【学生活动】谈谈你对这首词的感受? 该词
10、表现了岳飞收复故土,忠君爱国的壮烈情怀,读之让人热血澎湃。岳飞抗金包围了人民的生命财产, 保卫了中原地区较高的经济文化发展,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是正义的。 3、宋金对峙 绍兴和议:1141 年,双方以东起淮水,西之大散关为界,南宋对金称臣。 【学生活动】学生结合金、南宋、西夏形势图,在地图上找到宋金分界线,理解南宋偏安的含义。 【课堂练习】 1、导致北宋中期财政危机的根源是(D) A.辽、西夏经常进攻北宋B.财政入不敷出 C.土地兼并严重D.宋太祖过分集权 满江红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 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1、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 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第 6 页 共 36 页 2、下列能正确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C) A.南宋B.金辽C. 西夏金D.辽 西夏辽南宋南宋西夏南宋 4、宋代:“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命,以佐邦治”的机构是(D) A. 中书门下B.兵部 B. 三司D.枢密使 5、宋史载某位官员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则不可更造也”。这 表明此官员(C) A. 支持变法,主张新制B.否定任何形式的改革 C.主张变法应循序渐进D.主张变法应选择时机 【
12、课堂总结】 北宋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铲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但也成为了北宋 积贫积弱的根源。为维护统治,实现富国强兵,宋朝统治集团内部进行了改革,但改革触犯了大地主大官 僚的利益,改革归于失败,1127 年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后,双方时战时和,并最终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第 7 页 共 36 页 第第 1010 课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辽夏金元的统治教案教案 课标分析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 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结合知识卡片、地图等,掌握辽夏金元政权建立发展的脉络
13、,同时通过了解辽夏金元与宋的并立关 系,引导学生树立平等的民族观。(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2、了解辽南北面官制度的主要内容。依据史料探究其建立的背景,理解制度的产生与经济发展和民族 交融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地图,从空间变化的角度分析其背景,感受少数民族杰出首领的政治智慧。 (唯 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3、阅读教材知道西夏制度建设的特点,通过教师讲解了解西夏汉藩两套制度。同时理解汉族文化对周 边民族所造成的影响。(家国情怀) 4、阅读史料概括金猛安谋克的特点,通过教师讲解,加深理解。(史料实证) 5、阅读史料,概括辽、金政治制度的共同影响,认识少数民族制度建设在巩固政权、边疆治
14、理理念以 及促进民族交融等方面的贡献,并再次感受其政治智慧。(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6、通过对金朝迁都燕京的意义、“大定之治”、以及海陵王完颜亮一统南北夙愿的讲解,认识少数民 族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做的贡献,培养家国情怀。同时通过史料的互证,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意识和学科 素养。(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7、通过阅读教材,概括元巩固统一的措施。通过史料、地图,重点分析行省制的特点、影响,特别是 行省制对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发挥的作用。并由此概括元代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贡献, 培养家国情怀。(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8、 通过阅读教材最后一框, 能够认识到元朝存在民族矛盾, 但不同
15、民族的交流交融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从而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从而认识民族交融这一历史趋势。(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10、通过对“唐小中国,元大中国”的探究,科学的认识辽夏金元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 从而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共同体,汉族与游牧民族共同塑造了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第 8 页 共 36 页 本课是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中的第二课。第九课从政治史的角度简 述了宋朝的情况,本课继续从政治史的角度简述辽夏金元几个少数民族政权的情况。本课共有四个子目, 基本按照时间顺序设置。先讲与北宋大致同时的辽和西夏
16、,后与南宋大致同时的金朝,最后讲完成全国大 统一的元朝。元朝时民族关系作为一个有时代特色的重要问题,最后单立一目讲授。 第一、二子目讲述辽、西夏和金政权的建立和发展,在政治制度建设方面既借鉴了汉族政权,又凸显 了其民族性。辽、夏与宋朝维持了较长时间的稳定统治,尤其是金朝从东北入主中原,一度出现治世。 第三、四子目讲述了蒙古崛起和元朝统一,以及巩固统一的一些重要举措。作为少数民族政权统一全 国之后,推行有差别的民族政策,虽然存在民族矛盾,但从历史长时段看,元的统一使不同民族的交往和 交融也得到进一步加强。这些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基于课标要求,在概述辽夏金元几个
17、少数民族政权建立、发展基本线索的同时,要尽量对其有特色的 重要制度予以重点讲授。同时,元朝民族关系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史上具有特殊地位,也应该有所 讲解,其余内容限于篇幅可以从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辽夏金元政权更替;南北面官制;猛安谋克;大定之治;行省制度; 难点:分析辽夏金元的统治政策实行的原因和影响;认识辽夏金元的统治有利于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 一体;理解辽夏金元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巩固、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本教学设计是面向高一学生。本部分内容在初中历史部编教材(即人教新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 7 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第 8
1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第 10 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第 11 课元朝的统治中有所涉及。初中教材对辽夏金元在政治方面的讲授,侧重其兴起发展历程,对其 重要的制度建设,没有涉及或一带而过,学生对辽夏金元的历史了解不够深入。特别是学生对辽夏金元制 度建设的原因和影响缺乏理性分析,也很难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角度来理解这些制度的影响。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导入设计导入设计: 北京大学张帆教授说过这么一段话: 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小中国”。到了元朝,中国才变成了“大中国” 张帆:元朝开启了“大中国”时代 出示问题: 为什么说唐代的中国是“小中国”,元代却变成了“大中国”?从
19、唐到元,中国是如何实现疆域拓展 第 9 页 共 36 页 的?有哪些政权为祖国疆域的拓展做出了贡献? 学生活动:七嘴八舌说答案 教师旁白:这些少数民族是如何建立的?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又发挥了什么作用,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 10 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节选张帆教授元朝开启了“大中国”时代,紧扣课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并为最后 的探究提示做铺垫。 第一篇章第一篇章政权并立看特色政权并立看特色 一、一、东北草原篇东北草原篇辽辽 1、发展概况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 54 页第一段,结合地图,完成知识卡片 教师活动:补充讲解辽强盛时期的疆域: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今
20、蒙古)、外兴安 岭一带(今俄罗斯),南到河北中部的白沟河。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学生落实基础知识。强调与北宋的并立关系,渗透平等的民族观。借助地图,让学生了解辽 和北宋的空间位置,培养学生时空意识,为最后探究“小中国”到“大中国”辽的贡献铺垫。 2、特色制度:南北面官制 (1)特点 教师过渡:作为典型的游牧民族,辽采用了什么样的制度来加强管理呢? 出示材料 史料: 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 第 10 页 共 36 页 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辽史百官志一 问题:材料反映了辽朝实行了怎样的政治制度?其职官设置的突出特点是?
21、学生活动:阅读材料结合教材 54 页第 2 段加以回答。 教师活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大辽皇帝的行帐(行宫),随四季而迁徙。契丹民族有拜日的传统,所以皇帝帐殿坐西朝东。“辽俗 东向而尚左”。文武百官分列宫帐两旁,左边北面官,南边南面官。南面官主要管理幽云十六州汉人聚居 地的地方行政、财经和军备后勤等事务。北面官主要负责契丹部落及属国事务。所以,它的突出特点是“因 俗而治”。 (2)原因 教师活动:辽为什么要实行因俗而治的南北面官制?出示材料 材料一: 为了适应这些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生产方式,辽太宗耶律德光(902947 年)取得幽云十六州后,在 中央设置南面官和北面官的双轨统治机构。
22、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等 材料二: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思考回答。 提示:统治区域扩大;民族众多;经济形态、生产方式不同。 教师活动:结合地图补充解读: 400 毫米的降水量线,是古代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天然分界线。而辽取得的幽云十六州正处于此分 界线,所以辽统治区域内的经济形态、生产方式不同,因而采取了灵活的“因俗而治”的统治方式。因俗 而治不仅表现在南北面官制,还表现在地方行政系统,祭祀礼仪等方面。 第 11 页 共 36 页 (3)影响 材料:在历史上将北部中国的一部分地区统一在一个政权管辖之下,辽朝是第一次。而北部地区 的开发,也是与辽统治者的措施分不开的。 金灭辽之后,对两面官制
23、多有借鉴。 齐涛:中国通史教程 学生活动: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辽南北面官制的影响 提示:实现局部统一,巩固统治;促进民族交融;扩大疆域,促进边疆开发;因俗而治的理念被后世沿用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理解这些制度的产生与经济发展以及民族交融之间的 内在联系。通过教师补充,更深入的理解辽因俗而治的理念,肯定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智慧,感受多元并 存的文化,培养家国情怀。 二、西北荒漠篇二、西北荒漠篇西夏西夏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 P55 页,结合地图依据提示及重要时间节点,描述西夏建立发展历程。 教师活动:西夏的政治建设有什么特点? 同学们阅读教材 P55 前两段
24、,说一说西夏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什么?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回答 教师活动:补充“西夏王陵”考古成就及考古现状,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意识。 教师过渡:“贺兰山下古冢(zhong,三声)稠,高下有如浮水沤(ou 一声)”隐藏在贺兰山下的 200 多座古 墓,神秘其震撼,这就是有“东方金字塔”之称的西夏王陵。它是研究西夏最重要的考古遗址。从史料形 式上分,西夏王陵属于?(实物史料);从史料产生时期、出处来看,西夏王陵属于?(第一手史料) 西夏王陵考古是中国 20 世纪 100 项考古大发 现之一。 西夏王陵目前已出土了 14 万件瓦当和 200 件建筑装饰品及其他文物。西夏王陵拥有高度 的历史价
25、值、考古价值以及艺术价值。 但是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经过考古学 家几十年的调研考察,截止 2014 年,仅确认了 9 第 12 页 共 36 页 师:其中一个障碍就是西夏语和西夏文。因此,要解开西夏历史的未解之谜,还需要更多的有志之士涉足 西夏史的研究。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感受民族特色,同时培养史料实证的意识以及责任担当。 三、白山黑水篇三、白山黑水篇金金 1、金的崛起 教师过渡:北宋灭亡后,西夏又向一个兴起于东北的民族称臣。1114 年这个民族首领率领 2500 人起兵反 辽。1115 年(第 2 年)其首领称帝,正式建立政权。10 年后 1125 年灭辽,又仅过了 2 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