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九单元第26、27课共2课时教案(表格式).doc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1655040
  • 上传时间:2021-08-15
  • 格式:DOC
  • 页数:20
  • 大小:4.82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九单元第26、27课共2课时教案(表格式).doc》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新教材 统编 2019 高中历史 必修 中外 历史 纲要 上册 第九 单元 26 27 课时 教案 表格 下载 _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20 页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九单元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第 2626 课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教案教案 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 课本版本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主题探索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课程标准 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认识 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2017

    2、) 教材分析 在教材编排上, 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 25 课“人民解放战争”是本课的前提, 本课是第 27 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基础。 本课相对完整地展现了 1949 年到 1956 年中国历史的概貌,涉及政治、经济、军事、 外交、文化等众多领域。本课在授课时分为两个课时,本节课为第二课时,与第一课时 讲述新中国成立及政权巩固相衔接,讲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就。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文科普通班。学生主要来自本市各镇初中,由于乡镇初中师资 力量较差,初中历史教学水平相对滞后,学生在历史科的知识储备、学习方式和学习态 度上

    3、存在较大差异。 通过发放问卷社会主义过渡知多少,发现学生在知识和思维层面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对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以及实践认识不足;第二,对社会主义经济改 造和政治建设内容不熟悉,概括能力不足;第三,对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历史意义 认识不足,未能形成合理的、客观的历史解释。 教学目标 1.通过史料分析,了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过渡,准确叙 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具体内容和特点。 2.结合图片和史料,认识社会主义经济改造和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概括和理解社 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重要性。 3.通过图片解读和史料分析,探究在社会主义改造后人民地位的提高,对“人民当 家作主”

    4、形成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第 2 页 共 20 页 教学重点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教学难点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后人民当家作主的伟大意义。 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引导探究法。 学法:问题探究法;史料分析法。 教学思路 本课设计通过“人民”这一体现新中国本质特征的对象作为主题组织教学内容,结 合人民日报的报道,以“人民的名义”、“人民的成就”、“人民的利益”为线索,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重新整合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重大史事,由表及里,分析事件之间 的联系和特点,理解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环节环节教师活动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

    5、意图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课堂导入 (2min): 出示:毛主席著名论断出示:毛主席著名论断 问题问题 1: “枪杆子”和“笔杆子”分别指的是什么? 讲解讲解: “枪杆子里出政权”指的是武装夺取政权的道 路,而 “笔杆子”在当时指的就是新闻报纸。 出示:人民日报图片出示:人民日报图片 问题问题 1:结合第一版人民报纸的日期,请同学们 推算一下人民日报的创建时间? 讲解:讲解:这份报纸是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五月十五日,也 就是在 1946 年 5 月创建的, 创建方为中共晋冀鲁豫中 央局。它的创刊词中有其名字的由来:我们的口号是 毛主席昭示我们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 教 师 的 引 导 下,讲说“

    6、枪杆 子”和“笔杆子” 具 体 指 代 的 内 容。 通 过“ 枪 杆 子”和“笔杆 子” 两个概念 的讲解, 引出 本课线索 人 民日报,迅 速切入主题, 为 课程 讲授 做好铺垫。 第 3 页 共 20 页 过渡:过渡:创刊以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近万。报纸 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人 民日报的报道,了解新中国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相 关历史。 新课讲授新课讲授 (35min): 一、人民的名义一、人民的名义 出示出示:人民日报图片:人民日报图片 问题问题 1:什么是人民? 讲解:讲解:结合课本的“历史纵横”得知,在现阶段的中 国,人民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 和

    7、民族资产阶级。 出示:材料一出示:材料一 讲解:讲解:论人民民主专政提到,新民主主义的胜利 是人民的胜利,是依靠人民取得的胜利。但是这样的 胜利对于新中国而言,只能算是万里长征完成了第一 步。 过渡:过渡:在完成新中国的建立、新生政权的巩固后,中 结合课本和所学 知识,了解人民 的含义。 通过解读材料, 认识新民主主义 的胜利与人民群 众的支持是密不 可分的。 初步了解 “人 民”的含义, 了 解新 民主 主 义的 胜利 是 新中 国建 设的起点, 为 接 下来 讲述 人 民的 成就 进行铺垫。 第 4 页 共 20 页 国共产党为了更好地建设新中国,带来人民又做了哪 些事情,又取得了怎样的成

    8、就? 二、人民的成就二、人民的成就 (一)回顾政权巩固(一)回顾政权巩固 出示:社论分布与占比表出示:社论分布与占比表 。 。 说明:社论是指报社代表编辑部意见所发表的评论当 前重大问题的文章。 问题问题 2:为什么社论会在 1953 年之后大幅度增多? 讲解:讲解: 1953 年开始进行社会主义过渡,而“社会主 义”无疑是当时最大的热点词,围绕其的社论也是层 出不穷。 问题问题 3:请大家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新中国为巩固政 权采取哪些措施呢?又和社会主义过渡有什么关系? 讲解:讲解:剿匪反霸、土地改革、稳定物价、抗美援朝, 是巩固人民政权紧迫而必要的措施,为国家向社会主 义转变、实现工业化准备

    9、了条件。 过渡过渡: 巩固人民政权后新中国是如何走向社会主义, 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这是接下来我们探讨的重 点问题。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出示出示:材料二:材料二 问题问题 4: 阅读新闻报道,思考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措 施有哪些? 讲解讲解: 1953 年 9 月 25 日,人民日报正式公布了 由毛泽东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拉开了中国社会主 根据问题,结合 表格数据,有条 理地表达自己的 观点。 倾听老师对材料 的 讲 解 。 认 识 1953 年前的工作 是为新中国从新 民主主义社会向 社会主义社会过 渡做好准备。 通过提取和整合 材料中的有效信 息,说出社会主

    10、 义改造的措施; 结合教师讲解, 通过分析社 论数变化的 趋势, 直观地 了解以 1953 年为界,从 1949 年到 1956 年分为 两个时期, 通 过历史分期 厘清相关事 件, 增强时空 观念, 培养时 空意识。 陈月明:使命与主体社论的话语呈现(1949-2008),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3 年版,第 165 页。 第 5 页 共 20 页 义改造的序幕。 出示: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出示: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 讲解:讲解: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变革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并举: 在进行三大改造, 改变生产关系之时, 也实现各行业生产力的发展。 过渡:过渡: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社会主义改造的

    11、具体内 容! 1.工业化工业化 出示:材料三出示:材料三 问题问题 5: 结合材料, 思考工业化过程中具有哪些特点? 为什么? 讲解:讲解:特点: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原因:新中国刚 刚建立不久,为了防止和应对帝国主义的外来侵略,巩 固国防; 为了改变落后农业国的局面, 实现经济发展 。 出示:出示:“一五计划一五计划”主要成就图主要成就图 讲解讲解: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使我国初步 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理解过渡时期总 路 线 的 具 体 内 容。 阅读材料,结合 所学知识,说出 工业化的特点。 通过分析“一五 计划”成就图, 加强对工业化的 第 6 页

    12、 共 20 页 是未来中国经济腾飞的起点。“一五计划”中,国家 在工业方面和交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其中包括汽 车厂、机床厂以及钢铁厂的建成,铁路和公路干线的 开通等等。 2.三大改造三大改造 出示:三大改造具体方案表格出示:三大改造具体方案表格 问题问题 6:三大改造方式和特点分别是什么? 讲解讲解: 农业、 手工业通过组建合作社的方式实现社会 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经历了和平赎买到 公私合营的政策变迁, 最终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 出示:经济成分变化图出示:经济成分变化图 讲解:讲解:如图所示,1952 年底新中国的经济成分 以个体经济占主要地位,公有制经济占比较少,而到 了 1

    13、956 年, 公有制经济已经占绝对的主导地位了, 一 切都归功于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 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建立! 过渡:过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的变革、巨 大经济建设成就的取得推动了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 发展。 (三)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三)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出示:材料四和照片出示:材料四和照片 理解。 根据问题,结合 表格,归纳三大 改 造 的 具 体 内 容。 理解三大改造的 完成与社会主义 经济制度的基本 建 立 之 间 的 关 系。 通过分析史 料、 图片和地 图, 深刻认识 新中国社会 主义改造的 方式以及取 得的

    14、成就, 理 解新中国初 期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的 巨大变革。 第 7 页 共 20 页 问题问题 7: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什么重要的 文件? 讲解:讲解: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问题问题 8:宪法的颁布具有怎样的意义? 讲解:讲解: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 建设的成果;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问题问题 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什么? 讲解:讲解:从本质上来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 的地位至高无上,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 属于人民。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15、商制度 出示:材料五和人民日报图片出示:材料五和人民日报图片 回忆上节课所学 得知第一届人大 制定了宪法,在 思考后说出宪法 以及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的意义。 第 8 页 共 20 页 问题问题 10: 结合上节课的内容, 思考为什么 人民日报 认为第一届人民政协会议“宣告了旧中国的永远灭亡 和新中国的伟大诞生”? 讲解:讲解: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通过了关于国旗、 国歌、国都、纪年等决议,在当时还不具备召开普选 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下,肩负起执行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职权的重任, 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 揭开了新中国历史的第一页。 展示:政协制度的形成过程图展示:政协制度的形成过程图 讲解

    16、:讲解:第一届人民政协的召开,也代表着政协制度的 初步形成;到了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而人民政协也转变了职能,起 到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这也意味着政协制度 的正式确立。1956 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政协制 度迎来了新阶段,人民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继 续存在,行使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职能。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出示:自治区地图与人民日报图片出示:自治区地图与人民日报图片 根据材料和课本 知识,说出第一 届政协会议通过 的文件和重要的 决 议 以 及 其 作 用。 通过分析材 料和图片, 认 识社会主义 政治制度是 社会主义基 本

    17、制度重要 组成部分, 理 解三大制度 的建立使得 新中国的政 治建设踏上 新的高度, 充 分体现了人 民的主体地 位。 第 9 页 共 20 页 问题问题 11:最早建立的自治区和最晚建立的自治区分别 是哪个自治区? 讲解:讲解:最早的是内蒙古自治区,在 1947 年已经建立; 西藏自治区在 1965 年才建立,是最迟建立的自治区。 自治区的建立,使得全国各民族团结更加巩固。 小结:小结:三大制度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它们的 相继建立,使得新中国的政治建设踏上新的高度,社 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完善,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坚持 不忘初心,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过渡:过渡:经过社会主义过渡,新中国建

    18、立了社会主义制 度。那么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人民享有哪些利益 呢? 三、三、人民的利益人民的利益 (一)(一)经济方面经济方面 出示:材料六出示:材料六 根据地图,了解 自治区的建立时 间,结合新闻报 道,理解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建立 的意义。 第 10 页 共 20 页 问题问题 1:新闻报道中,周林旺农业合作社的社员生活 过得怎样? 讲解讲解: 社员在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都很大的改善, 粮食丰收,生产生活资料增多;儿童能够上学,社员 还能在晚上愉快地学习。 问题问题 2:结合课本与所学知识,为什么合作社的社员 小日子能过得这么滋润? 讲解:讲解:社员们的生活水平之所以大幅度提升,是因为 他

    19、们参加了农业合作社,在耕作时能更好地统筹安排 人力物力,提高了效率,从而提高了生产力。 (二)政治方面(二)政治方面 出示出示:材料七材料七 问题问题 3:同学们能否快速概括新闻报道的内容? 讲解:讲解:新中国成立以后,西南地区党委以及政府很重 视妇女干部的培养, 注重提高妇女的政治和文化水平。 问题问题 4: 为什么西南地区的妇女能够当选为干部,担 任县长、区长以及乡长等重要职务呢? 讲解讲解: 从根源上来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真正成为 国家的主人,哪怕是在旧社会受尽歧视的妇女,也成 为新中国的主人,参与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 在教师的引导下 解读材料,了解 社会主义制度建 成后人民在经济

    20、 生活和政治生活 上的改善。 通 过解 读材 料 感受 社会 主 义社 会能 够 满足 人民 富强、民主、 等愿望, 根本 上 符合 人民 的利益。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3min):): 出示:人民日报图片出示:人民日报图片深刻认识1953年 至1956年党领导 全国人民完成了 社会主义过渡, 确立了社会主义 帮 助理 解中 国 历史 上最 深 刻最 伟大 的社会变革, 为 当代 中国 第 11 页 共 20 页 讲解讲解: 时间转眼到了 1957 年, 我国已经建设成社会主 义国家,工业生产总值大幅增长。新年的展望的 社论指出, 这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项艰巨事业, 一定会遭到挫折,但是战

    21、胜后会取得更大的成绩。无 论挫折还是成就,都要不忘初心,不要忘记我们的事 业:社会主义的追求和建设。 基本制度,成功 实现了中国历史 上最深刻最伟大 的社会变革。 的 发展 进步 奠 定了 根本 政 治前 提和 制度基础。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 自主择自主择“业业”,可选其一,可选其一 A.编写课本剧。要求展现社会主义过渡后人民生活的变化,表演时间约 5-6 分钟; B.设计问卷调查。可以做一份有关社会主义建设的问卷调查,内容自行决定; C.分享学习感受。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真情实感用笔记录下来,同大家分享。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第 12 页 共 20 页 第第 2727 课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

    22、折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教案教案 课课 题题 第第 2727 课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课标要求 概述 20 世纪 50 年代70 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发展和伟大成就,认识“文化大 革命”的错误及教训;理解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 开创性、奠基性意义;了解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建设在我国全面展开,中共八大对国 内矛盾和当前任务都做出了正确的分析,但在碳素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的过

    23、程中,由于急于求成, 后来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失误,六十年代我国经济建设出现了调整,为后期建设取 得了一定的成效。文革给我国经济文化带来了劫难,但在也科技和经济取得了一定成就。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本课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已有一定知识储备,且与今天我国经济发展联系较近,学习难度 不大,但本课内容历史概念和历史事实较多,对历史分析和思维能力有一定挑战。需创设多种情境, 努力形成开放思辨的课堂,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培养其历史思维与创新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核心素养目标 第 13 页 共 20 页 (一)唯物史观 把握建国后我国经济建设的特点,即社会主义建设既有巨大成就,又有

    24、严重失误,而总的趋 势是前进的。 引导学生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 (二)时空观念 展示时空轴,让学生能够对于这节课在这一单元以及在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当中的作用 与地位。 (三)历史解释 正确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对社会和历史现象的 想法与观点,以及解释一般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 的有效信息,判断或评价经济建设探索中的是与非,提高学生的解析、论证问题的能力。 (四)史料实证通过展示相关史料,让学生能够去快速提取有效信息,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家国情怀 通过对本课的

    25、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有能力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建设 必须从国情出发,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关注国情的意识。 同时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认识毛泽东思想对于中国革命和社会 主义建设的贡献。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的经验教训。同时政治、 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正确分析 20 世纪 5070 年代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教学思路教学思路 如何把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渗透在这

    26、节课中呢?这就要求自己必须充分解放思想,把主要 备教材转变为主要被学生,把以讲为主变为以组织学生活动为主,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同时还要 注意把新课改理念同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把课程标准和教材主干知识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 14 页 共 20 页 教教 学学 环环 节节 教师活动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 导 入 多媒体展示:以“一切向前一切向前 走来走来,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 走的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走的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 来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 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共产党成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共产党成 立立 95 周年

    27、大会上的讲话引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引 入。入。 在新中国成立后, 在探索社会 主义建设,但道路却并不平 坦, 20 世纪 5070 年代新中 国经济的发展和曲折, 展示了 党在这一时期对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的探索与失误, 包含着 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学生根据自己预习的情况说一说:在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的历史事 实。 并说说那些是成功的探索,那些是探 索过程中的失误。 展示时空轴,让学生 能够对于这节课在这 一单元以及在新中国 成立后经济建设当中 的作用与地位有所了 解。 第 15 页 共 20 页 . 讲 授 新 课 1.1.正确探索:正确探索:中共八大 主要内容: 主要矛盾: 人民对

    28、于建立先 进的工业国的要求, 同落后农 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人民 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 要, 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 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把我国 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 先进的工业国。 问题探究:问题探究: 谈 论 中 共 八 大 召 开 的 背谈 论 中 共 八 大 召 开 的 背 景?学习八大内容结合历史景?学习八大内容结合历史 事实对中共八大进行评价。事实对中共八大进行评价。 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理 解回答以上两个问题: 背景: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 度基本建立起来。评价:这次大会对 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 分析是正确的,是对我

    29、国建设社 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其路 线未能坚持下来。 根据唯物史观进行理 解,引导学生理解生 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 的辩证关系,主观能 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 间的关系。 2.2.探索失误:探索失误:“大跃进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1) 背景 1958 年, 中共八大 二次会议提出 “鼓足干劲、 力 争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 主义”的总路线。 (2)内容: “大跃进”:片面要 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 “人民公社化”:一 切财产由人民公社统一核算, 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 学生谈论分析探索中出现失误的原 因,并进行简要的评价。 评价: 两者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和

    30、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 19591961 年,我国出现了建国 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正确分析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 和教训,培养学生有 条理地表达对社会和 历史现象的想法与观 点,以及解释一般社 会现象和历史问题的 能力。 第 16 页 共 20 页 国民经济的调整: 【思维引领】: (1)内容:在农村对国民经 济实行 “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方针。 (2)成效:1962 年,经济逐 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1965 年,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思维探究】: 如何理解“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 八字方针? “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 系,主要是农轻重、工业内部、

    31、生产 与基建、积累与消费等比例关系; “巩固”:已经取得的经济建设成果; “充实”:那些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 工业和手工业品的生产,发展塑料、 化纤等新兴工业; “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企业管理, 提高劳动生产率。“八字方针”的中 心是调整。 适合国情适时进行调 整经济建设的政策。 第 17 页 共 20 页 3.3.“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 (1)原因: “文革动乱由思 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 扩展到经济领域。 (2)表现: 行之有效的政策、 规章制度被 废除, 大批工人、 干部停产 “闹 革命”。 两年里损失的工农业总产值 超过一千亿元。 (3)恢复: 1971 年,周恩来主持中央工 作。到

    32、1973 年,国民经济出 现复苏局面。 1975 年,邓小平主持中央工 作,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 想,国民经济迅速回升。 【思维探究】: (1)邓小平全面整顿的实 质是什么? (2)“文化大革命”对我 国国民经济建设造成什么损 失? 学生看课本说出:(1)系统纠正文 革中的“左”倾错误。(2)“文化大 革命”全面爆发以后,我国的社会主 义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的干扰和全方位 的破坏。1967、1968 两年的时间里, 损失的工农业总产值超过一千亿元。 李先念同志曾说过:“文化大革命” 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 就损失人民币 5 000 亿元。这个数字 相当于建国 30 年全部基本投资的 80

    33、%,超过了建国 30 年全部固定资产 的总和。 建国初期的经济发展 给我们留下什么经验 与教训? 第一,进行社 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 情出发,实事求是, 正确分析国内的主要 矛盾; 第二,经济建 设必须正确处理主观 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 的关系,必须尊重客 观规律; 第三,国民经 济建设要有计划按比 例进行,不能急于求 成; 第四,生产关 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 力的水平相适应。 第 18 页 共 20 页 4.4.伟大的建设成就伟大的建设成就 教师展示史料,图片以及 补充讲述:5070 年代,我 国在工业,农业,科技国防, 外交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使学 生体会建设成就, 并且感受这 些科学家, 建设

    34、者的奉献爱国 精神。 让学生感受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爱 国人士的努力下我国的经济科技均取 得了一定成就。 爱国情怀: 让学生认识到:中国 共产党有能力领导人 民进行经济建设;社 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 情出发,培养学生实 事求是的精神和关注 国情的意识。 同时感悟这一时期中 国人民艰苦奋斗、奋 发图强的精神风貌。 认识毛泽东思想对于 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 建设的贡献。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 20 世纪 5070 年代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 难探索的历程。20 年间,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有过严重挫折,但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这一时期正面的经验和反面的教训,为党继续领导经济建设的

    35、提供了宝贵的财富。同时也能 感受到这些科学家,建设者的爱国精神。 【课后作业】思考:19561976 二十多年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和教训,为我们今天的社会 主义建设留下了哪些经验教训?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第 19 页 共 20 页 【板书设计】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 年) 1. 正确探索:中共八大(1956 年),整风运动,反右派斗争; 2. 结果:三年困难:(1959 年-1961 年) 3. 调整:(1952 年-1966 年) 二、文革时期(1966-1976 年) 1. 经济遭到全面破坏 2.1971 年,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 3.1973 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 4

    36、. 1975 年,邓小平全面整顿,国民经济迅速回升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50 至 70 年代) 工业、农业、国防、外交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项目项目 小小 组组 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教师评价 对所学内对所学内 容掌握容掌握 对所学内对所学内 容应用容应用 师生互师生互 动情况动情况 组员间合组员间合 作情况作情况 知识迁移能知识迁移能 力力 语言表达能语言表达能 力力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第 20 页 共 20 页 这节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整体来看基本教学要求有所落实,根据新教材的改编, 本节课时间从 1956

    37、年讲述一直到 1976 年文革结束,最后一个小栏目加入了 50 年70 年代的建 设伟大成就。根据新教材的编排和新课标要求,我补充了相关内容,同时展示相关材料和图片素材, 使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所提升,同时能够对这段时间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有宏观掌握,进而从中 吸收经验教训。此外,通过建设成就的了解,认识到这一时间大家发奋图强的精神面貌。最后以学 生现阶段的求学之路作为收尾点,和学生分享泰戈尔的话: “你的负担将变成礼物,你受的苦难将你的负担将变成礼物,你受的苦难将 照亮你的路。照亮你的路。” 进而鼓励学生在求学之路上要发奋图强。整体这节课效果可以。其中,需要改进的 地方是:第一:对于人物介绍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例如,可以加入一些毛泽东的著作等。这样课堂 会更加立体一些,鲜活一些。第二,课本时间跨度较大,所以恰当的取舍还从在一些欠缺。第三, 对于本节课立意和主线的确定还需要进一步推敲。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九单元第26、27课共2课时教案(表格式).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655040.html
    wenku818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