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课时作业:基础练+综合练(第127练)含解析.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课时作业:基础练+综合练(第127练)含解析.doc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高考 语文 复习 课时 作业 基础 综合 127 解析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高考语文课时作业本 (第(第 127127 练)练) 【基础训练】【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故宫存在已有 600 年了。初见故宫,不禁被其庞大的身姿所震慑,才真正明白萧何说的 “非壮丽无以重威”的意思。历朝历代都有皇宫,得以完整保存的。故宫保留至今,其 意义已不再是单纯的建筑,而是一部浓缩版历史,书写着过去,迎接着未来。 故宫的“走红” ,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的视角。对于博物馆来说,收藏文物、研究 文物,让昨天的历史能够经过今天完整地留给明天,是重要的;而让更多民众能够亲近历史, 近距离感受文化的魅力,同样是重要的。有这样一个细节值得玩味:以前故宫
2、的厕所是收费 的,每年能收入几百万元;游客要参观珍宝馆,也要花两块钱买一双环保鞋。对个人来说这 样的收费可能并不高,但却让故宫显得没那么可亲可爱。如今,厕所收费早已销声匿迹,文 化产品创收,这样的转变,不仅仅是经营模式的巨大进步,更是发展思路的。从 板起面孔到身子,从自带敬畏感到“萌萌哒” “接地气” ,更有亲和力、人情味的“人设” , 不断拉近故宫与人们的距离。 今天的博物馆,不仅要提供更多的展馆、展品,还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 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让文化真正走进人们的心里。无论是通 过充满趣味的文化创意实现知识的普及,还是通过传递 400 年老树的种
3、子回望文人精神,都 让传统文化在今天焕发了新的生命活力。 故宫的老院长郑欣森曾说:“()。 ”只有发展才有持久的影响力,只有传播才有广 泛的影响力;只有有影响力,文化才不会被“打入冷宫” ,而是一直热腾腾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屈指可数如火如荼殚精竭虑挺直 B.凤毛麟角如火如荼改弦易辙俯下 C.屈指可数风生水起改弦易辙俯下 D.凤毛麟角风生水起殚精竭虑挺直 2.与划线句中的“走红”引号用法一致的是(3 分) () A才真正明白萧何说的“非壮丽无以重威”的意思 B “九一八”以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三省 C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D白日的
4、亮光把犯罪者的“成绩”完全暴露出来了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故宫是有文化的,因为文化是活的生命 B. 故宫是有生命的,因为文化是活的生命 C. 故宫是有文化的,因为生命是活的文化 D. 故宫是有生命的,因为生命是活的文化 4下面文段是一则活动方案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问题,请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 做修改。 (5 分) 11 月 9 日是全国“119”消防日。为积极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形成各级各部门工 作合力,持续增强全市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力度,有效加大全民消防安全意识,不断提升 全市抗御火灾风险能力,有效遏制和预防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弄成良好的
5、消防环境, 根据“XX 省消防总队关于做好消防宣传活动准备工作的通知”的安排部署,特制定“119” 消防宣传月活动方案。 5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75 个字左右。 (6 分) 北京“城市病”的主要成因,不是全行政区人满为患,而是中心城区人挤为患。导致人 挤为患的主要原因在于北京“同心圆”式的城市发展模式,使商业、文化、教育、医疗等功 能过度集聚在中心城区内。要缓解北京“城市病” ,关键在于大力疏解中心城区的功能,避免 过度集聚。近十年来,为改变单中心的城市发展方式,北京市不断研究新的空间功能布局方 案,从已建成的重点新城即可窥见一斑。然而事实是,通州、顺义、
6、大兴等重点新城由于规 划规模偏小、配套服务滞后、功能不完整,职住严重分离的弊端难以缓解,不仅不能起到疏 解中心城区功能的作用,反而在城市“摊大饼”的背景下成为“大饼”的一部分,未达到预 期的规划效果,这使得重点新城的传统发展思路亟待创新。 二、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6-7 题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李贺 其一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其四 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 风吹千亩迎雨啸,鸟重一枝入酒尊。 【注】本组诗写于李贺任奉礼郎以病辞归昌谷时。箨(tu)落:笋壳落掉。 长竿: 新竹。茂陵:地名。 史记司马相如传记载“相如既病免,家居茂
7、陵” 。 6.下列对两首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君看母笋是龙材”描述竹子在春天初长时的情景,语势流畅而又清丽自然。 B “茂陵归卧叹清贫”说自己已经年老,只能像居茂陵时的司马相如甘守清贫。 C “风吹千亩迎雨啸”写千亩之竹风吹过后声浪仿佛雨啸,有排山倒海之气势。 D两诗赋普通意象奇特之处,与传统借竹抒怀诗不同,集中体现李贺创作风格。 7.竹是古诗常见意象,往往寄托着诗人情志。试分别简要分析这两首诗中竹子的形象。 (6 分) 三、古诗词情景默写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以,说明了自己对不合礼 义的高官厚禄持否定态度。 (
8、2)庄子在逍遥游中,两句,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 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3) 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是:, 。 【综合训练】【综合训练】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 题。 材料一: 苏绣起源于何时?由于文献与实物资料的限制,现在尚难断言。刺绣是在织物上进行再加 工的手工艺品。工艺美术界一般认为刺绣的出现略迟于纺织的出现,是随着缝纫而产生、发 展的。从 20 世纪 50 年代吴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织物与骨针等实物来看,早在上古时期吴 地就可能有刺绣了。关于苏绣的最早记载,见于西汉刘向说苑正谏中关于吴人迎送外 交使节排场的记述: “晋平公使叔
9、向聘于吴,吴人拭舟以逆之,左五百人,右五百人,有绣衣 而豹装者, 有锦衣而狐裘者。 ” 晋平公在位时间为公元前 557 年至公元前 532 年, 可见早在 2500 年前,吴地“断发文身”的习俗就已被披锦饰绣的衣服所代替。 吴越春秋夫差传中也有 记载: “吴王临欲伏剑,顾谓左右曰,吾生既惭,死亦愧矣死必连繴组以罩吾目,恐其不 蔽,愿复重罗绣三幅,以为掩明。 ”这也可说明吴地早期刺绣是以绣衣、绣帕等重实用的绣品 为主的。从上古时期到春秋战国时期,是吴地苏绣的初创时期。 (摘编自孙佩兰吴地苏绣 ) 材料二: 苏绣讲求“顺” ,强调丝理对表达物体凹凸转折、阴阳向背的重要作用。任何事物都有丝 理,若对
10、此缺乏正确认知,很难使绣品获得应有的艺术效果。但关于这一问题,前人没有文 字记录,全靠今人在实践中摸索。一个偶然的机会,苏绣艺术大师李娥媖发现一朵在墙角含 苞待放的深红色月季花,她由花叶上放射形的纤维组织,特别是合抱形花瓣的姿态,联想到 刺绣的丝理,顿生灵感,后在艺术实践中逐步总结出丝理规律,即刺绣丝理必须与植物纤维 组织及动物毛丝生长方向一致,并随它们姿态的不同和变化灵活运用。如绣花卉,宜用散套 针。该针法线条组织灵活,丝理转折自如,可使镶色、接色和顺,适宜表现花卉娇艳多姿、 五彩缤纷的特点。又如绣猫,宜用施针,因为施针的线条是稀铺后分批逐层施密的,线条略 有交叉,适合表现小猫遍身柔和松软的
11、茸毛。乱针则以似乱非乱的线交叉掺和绣面,使作品 生动逼真。按丝理规律刺绣,可使花儿迎风争艳,金鱼游姿优美,鸟儿枝头跳跃,小猫呼之 欲出,其艺术效果远胜图画。这项创造性发现,成为苏绣技艺的一大特色。 (摘编自李明苏绣 ) 材料三: 如今,苏绣大师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模仿任何一种绘画效果,苏绣似乎发展到了尽头,再 也变不出新花样了。姚惠芬开始思索:苏绣区别于绘画的媒介特性是什么?毫无疑问是针法, 针法构成了苏绣的艺术语言。但眼下,一些传统针法尤其是衣饰上使用的实用针法,正被人 们渐渐淡忘。于是,姚惠芬决心回到更早的传统里,去寻找新的可能性。她从刚开始的别扭、 不习惯到最后的从心所欲不逾矩,进入了自由、
12、自觉的创作状态,能自主地决定每个局部采 取何种针法。姚惠芬的骷髅幻戏图系列刺绣作品,亮点不在于用刺绣去模仿绘画,而在 于借绘画去展现针法:每一块城砖,每一个局部,都由不同的、矛盾的针法构成。如果说过 去的重点是“绣什么” ,现在则变成了“怎么绣” 。针法上的自觉使苏绣变得纯粹了,摆脱了 形似而变得抽象了,类似于格林伯格所说的现代主义绘画对写实绘画、叙事绘画的超越,充 满了对媒介特性的自我批判。由此,苏绣在向古老传统的创造性回归中,完成了华丽的蜕变。 (摘编自陈岸瑛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 起 ) 1下列对材料中“苏绣”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依据说苑 吴越春秋等文献,我们可
13、以推断出,苏绣起源于 2500 年前的吴地, 早期以绣衣、绣帕等重实用的绣品为主。 B苏绣独树一帜相当程度上得益于丝理规律的发现和运用,而丝理规律的要核在于刺绣 丝理与物体丝理的一致。 C苏绣讲求“顺” ,强调丝理对表达物体凹凸转折、阴阳向背的作用,这使所绣之物有 接近图画的效果。 D苏绣的出路不在于“绣什么” ,而在于“怎么绣” ,即加强针法上的自觉性,努力回归 到过去使用实用针法的古老传统中去。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苏绣源远流长,上古时期吴地可能就有刺绣。而刺绣是在织物上进行再加工的,所以 一般来说纺织的出现要略早些。 B李娥媖在前辈大师的指
14、点下,由一朵深红色月季花,悟得花叶上的纤维组织与刺绣丝 理的关联,总结出了丝理规律。 C按丝理规律绣一朵牡丹,最好用散套针,因为该针法线条组织灵活,丝理转折自如, 有利于表现牡丹的突出特点。 D针法是苏绣区别于绘画的媒介特性。创造性地运用针法,苏绣突破了形似的艺术藩篱, 完成华丽的蜕变。 3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苏绣的历史渊源,技艺亮点和蜕变路径。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李纲,字文纪。少慷慨,尚风节。仕周为齐王宪参军事。宣帝将杀宪,召僚属诬左其罪, 纲矢死无桡辞。及宪诛,露车载尸,故吏奔匿,纲抚棺号恸,为瘗讫,乃去。 事隋为太子洗马。太子勇宴宫臣,左庶子唐令则奏
15、琵琶,又歌武媚娘曲 。纲曰: “令 则官调护,乃自比倡优,进淫声,惑视听,诚使上闻之,岂不为殿下累乎?臣请正其罪。 ”勇 曰: “置之,我欲为乐耳! ”后勇废,文帝切让,官属无敢对,纲独曰: “陛下不素教,故太子 至此。太子资中人,得贤者辅而善,得不肖导而恶,何特太子罪邪?”帝曰: “朕过矣! ”擢 尚书右丞。时杨素、苏威用事,纲据正不诡迎随,素等多憾。会大将军刘方讨林邑,素言林 邑多珍赀,非纲不可任,遂署行军司马。方揣素指,数危辱之,几殆。军还,不得调。稍除 齐王府司马。复诏出南海,应接林邑。久不召,乃身入奏。威劾纲擅去所部,以属吏。会赦 免,屏居鄠。大业末,贼帅何潘仁劫为长史。 高祖受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