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区域经济学(第一章).ppt

  • 上传人(卖家):金钥匙文档
  • 文档编号:1653132
  • 上传时间:2021-08-13
  • 格式:PPT
  • 页数:61
  • 大小:22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区域经济学(第一章).ppt》由用户(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区域 经济学 第一章
    资源描述:

    1、区区 域域 经经 济济 学 学 Regional Economics 前 言 o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基于空间维空间维视角、运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理论研究一国范围内一国范围内 不同区域不同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区域经济发展变化、区际经济关系、区域经 济运行调控等一般性规律的经济科学。 o 西方区域经济学滥觞于1826年-1940年代的经济区位理论;正式形成于 1950年代;1950年代-1980年代为第一次发展高峰期;1990年代以来为第二次蓬 勃发展期。 o 中国区域经济学滥觞于1949-1979年间的产业布局(生产力布局)理论; 正式形成于1980年代末期; 1990年代以来至今为其迅猛发展期

    2、。 o o 区域经济学目前仍是一门正在成长中的新兴经济学科。 o 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研究队伍大致可分为“经济学派”和 “经济地理学派”两大流派。 o 教材按“经济活动区位”、“区域经济发展”、 “区际经济传递”和“区域经济运行调控”四 大板块结构构建区域经济学理论内容体系。 o 力求体现三大特点: (1)经典性。 (2)前沿性。 (3)研究性。 第一章第一章 导论导论 o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中的“经济区域” 和“区域经济”范畴分析 o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o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学科发展概况 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经济学中的“经济区域经济区域”和和“区域经济区域经济”范畴分析范

    3、畴分析 o 经济学是从时间、空间和部门(产业)时间、空间和部门(产业) 三维视角三维视角探讨人类经济活动一般规律的科学。 o 把经济活动置于空间维的视角空间维的视角考察是 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他经济学科的根本所在。 o 每一门学科都有一系列具有自身学科一系列具有自身学科 特色的基本范畴特色的基本范畴,这是演绎本学科理论和方 法的基础。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范畴 “经济区域经济区域”(简称(简称“区域区域”) “区域经济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利益区域经济利益” “区域经济主体区域经济主体” “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区位”( 简称简称“区区 位位”) “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

    4、展” “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产业布局区域产业布局” “区域产业组织区域产业组织”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简称(简称“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空间结构”) “空间聚集与扩散空间聚集与扩散” “区域优势区域优势” “区际经济差异区际经济差异” “区际经济传递区际经济传递” “区际经济分工区际经济分工” “区际要素流动区际要素流动” “区际产业转移区际产业转移” “区际经济合作区际经济合作” “区际经济冲突区际经济冲突” “区际经济竞争区际经济竞争” “区域竞争力区域竞争力” “经济区划经济区划”、“功能区划功能区划” “区域经济规划区域经济规划” “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政策

    5、” “区域经济管理区域经济管理” “区域治理区域治理” 一、“经济区域”范畴 1. 经济区域概念的界定 o “区域”(Region)概念最早为地理学地理学所使用。社 会学家、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对区域问题的研究日渐 重视,“区域”一词已成为众多学科广泛使用的空间 范畴。 o 区域经济学家理查森理查森(HRichardson,1978)曾 深有感触地指出: o “精确地定义区域是如此可怕的一个梦魇,以至于大多数区域 经济学家宁可回避这项工作 o 地理学地理学把“区域”理解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 政治学政治学把“区域”理解为国家实施行政管理的行政单元。 社会学社会学把“区域”理解为具有共同语言、共同

    6、信仰和民 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 经济学经济学则把“区域”理解为经济上相对完整的经济单元。 o 广义的“区域区域”一般可分为“自然区域自然区域”、“行政区行政区 域域”和“经济区域经济区域”三大基本类型。 o 区域经济学所研究的“区域”为狭义的“区域”概念, 专指“经济区域经济区域”(Economy Region)。 1.1 中外学者关于“经济区域”(“区域”)概念的界定 o 1922年前苏联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直属经济区划问题委员 会所作的定义。即: “所谓区域应该是国家的一个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所谓区域应该是国家的一个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 地区。这种地区由于自然特点、以往的文化积累和

    7、居民及地区。这种地区由于自然特点、以往的文化积累和居民及 其生产活动能力的结合而成为国民经济总链条中的一个环其生产活动能力的结合而成为国民经济总链条中的一个环 节节 o 该定义强调“区域”是一国范围内的“一个特殊的经 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其经济活动是“国民经济总链 条中的一个环节”。 o 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EMHoover)在区 域经济学导论(1971,1975,1984)一书中从 应用和管理的角度指出: 1. “区域即是区域经济学家获准研究的地区区域即是区域经济学家获准研究的地区”; o 2 2.区域是区域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 政策等目

    8、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察的一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察的一 片地区。它可以按照内部的同质性或功能一体化片地区。它可以按照内部的同质性或功能一体化 原则划分该定义强调原则划分该定义强调“区域区域”是按同质性标准或是按同质性标准或 功能一体化标准划分出的功能一体化标准划分出的“一片地区一片地区”。 【背景知识背景知识】 胡佛是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曾执教于美国密执安 大学、哈佛大学和匹兹堡大学,担任过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 国际区域科学协会主席、国际区域科学评论及区域科学杂志编 委。代表作有:区位理论以及靴鞋和皮鞋业(1937)、经济活 动区位(1948)、都市区域剖析(1

    9、959)、区域经济学导论 (New Rork: Alfred A.knopf Inc,1971;second edition, 1975;third edition, 1984)等。胡佛的区域经济学导论是国外最有影响的区域 经济学教科书之一,商务印书馆1990年引进出版了该书1975年英文第 二版中文本,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年引进出版了该书1984年英文第三 版中文本。 表表1.1 国内区域经济学学者关于国内区域经济学学者关于“经济区域经济区域”(“区域区域”)概念定义的代表性观)概念定义的代表性观 点点 学者(年份)基本观点 程必定(程必定(19891989) 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

    10、具有特定的地域构成要素的不可无限分割的经 济社会综合体。在国家没有消亡的时代,经济学所研究的区域一般是指一国范 围的经济区域。 张敦富张敦富(1999) 区域是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 空间。 郝寿义、安郝寿义、安 虎森虎森(1999、 2004) 区域是指便于组织、计划、协调、控制经济活动而以整体加以考虑、并考虑行 政区划基础上的一定的空间范围,它具有组织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 能力,常有一个以上高级循环占重要比重的中心城市、一定数量的中小城镇以 及广大乡村地区所组成。 张可云张可云 (2001) 区域是指在经济上具有同质性或内聚性且构成空间单元具

    11、有一定的共同利益的 彼此邻接的地区,是通过选择与特定经济问题相关的特性并排除不相关特征而 有目的地界定的。 杜肯堂、戴士 根(2004) 经济区域是一国之内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和自主权益,在专业化分工中担负 一定职能、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 魏后凯魏后凯 (2006) 区域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原则而划定的地球表面的一定范围的空间,是因自 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内聚力而历史奠定,并具有相对完整的结构,能够独 立发挥功能的有机整体。区域的内聚力、结构、功能、规模和边界是构成一个 区域的五个基本要素。 2“经济区域”的基本内涵 (1 1)经济区域是在一个主权国家范围内基于分析、)经济区域是在一个主

    12、权国家范围内基于分析、 研究、规划、管理的需要而划分的经济空间。研究、规划、管理的需要而划分的经济空间。 经济学视域中的“经济区域”一般可分为三个层面: 一国范围内的经济区域一国范围内的经济区域。如中国的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四大 板块、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湾地区等。 跨越国家边界、由若干国家疆土或部分疆土构成的世界经济区域跨越国家边界、由若干国家疆土或部分疆土构成的世界经济区域。如 欧盟经济区、东盟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等。 由若干国家部分疆土共同构成的经济区域由若干国家部分疆土共同构成的经济区域。如湄公河流域经济区等。 (2 2)经济区域是由在经济上具有同质性、内聚)经济

    13、区域是由在经济上具有同质性、内聚 性的地域单元所构成的经济空间。性的地域单元所构成的经济空间。 o 在某一或某些重要因素特征上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特点的多个不同空 间经济单元所组成的经济区域为“均质区域”(Homogeneous Region)。 o 由若干异质空间经济单元所组成的在功能上联系紧密的经济区域为 “极化区域”(Polarizable Region,又称“集聚区域”、“功能区域”、 “节结区域”)。 (3 3)经济区域是由在经济上具有共同利益、在地缘上彼经济区域是由在经济上具有共同利益、在地缘上彼 此邻接的地域单元所构成的经济空间。此邻接的地域单元所构成的经济空间。 内聚力是构成经济

    14、区域的基本要素之一。 o 区域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区域经济区域”(简称(简称“区域区域”) 概念可进一步界定为: o 经济区域(区域)是指一国范围内在经济上具有同质经济区域(区域)是指一国范围内在经济上具有同质 性或内聚性、具有一定的共同利益,经济结构较为完性或内聚性、具有一定的共同利益,经济结构较为完 整的地域空间。整的地域空间。 3. 经济区域的类型 3.1经济区域的划分标准 (1 1)差异性标准或同质性标准 “差异性标准”又称“同质性标准”。对区际间而言,不同区域具有一 定差异;对区域内而言,区域组成部分在某些方面是同质的。 (2 2)内聚性标准或集聚性标准 “内聚性标准”(又称“集聚性

    15、标准”)强调每个区域均由核心区及对 其有同心倾向的边缘区所组成。 (3 3)毗邻性标准 “毗邻性标准”强调构成一个区域的若干地区在地理上必须相互连接, 不能出现飞地。 (4 4)兼顾行政区划标准兼顾行政区划标准 o 胡佛胡佛指出:运用同质性标准、内聚性标准可将区域划分为均质区域和结节 区域两类;基于管理以及制定、实施各种规划和国家政策的需要,“最有用的区 域分类,也就是那些遵循行政管理范围的边界划分而成的区域”(胡佛,1975), “最实用的区域划分应当符合行政区划的疆界”(胡佛,1984)。 o 阿姆斯特朗和泰勒阿姆斯特朗和泰勒(Harvey Armstrong Jim Taylor,200

    16、0)也强 调:数据的可用性经常迫使研究者采取一种不那么严密的定义而采取一种非常 务实的方法,“区域”术语“被用于指代像国家或省份那么大的行政区域或政治 管辖区,并且也用于表示像地方行政区域那样小的地区”,通常被模糊而又简单 对待的“区域”实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次级地理单元,“区域”与“国家”之间存 有明显差别(HARVEY ARMSTRONG ,JIM TAYLOR. Regional Economics and PolicyM.Third Edition.New York;Blackwell Publishers ,2000;英哈姆阿姆斯特朗,吉姆泰勒. 区域经济学 与区域政策M.刘乃全,等译.

    1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 3.23.2经济区域的分类经济区域的分类 布代维尔的区域分类法布代维尔的区域分类法 法国区域经济学家布代维尔布代维尔(1966,1968)主张 将区域分为三类: 均质(均一)区域均质(均一)区域 节点(极化)区域节点(极化)区域 规划(计划)区域规划(计划)区域 均质区域均质区域具有某些共同特点的多个不同空间单元所组成的区 域。其共同特征既可是地理或自然资源禀赋等方面的,也可是社会 经济方面的。研究均质区域侧重于区域内部的一致性或相似性,而 忽略区域内部差异和区内相互作用。 节点区域节点区域由在功能上彼此紧密联系的异质单元所组成的区域。 其内部具有功能相互

    18、联系、等级分明、核心突出等特点。研究节点 区域很少考虑区域内部的一致性。 规划区域规划区域为了以最经济的方式实现一定目标而设定的延续空 间。规划区域的设定与行政调控或政治因素有关,其主要目的是便 于为解决特定空间范围的问题而实施一系列特殊的政策与规划。 克拉森的区域分类法克拉森的区域分类法 o美国区域经济学家克拉森(1965)提出按增长率进行区 域分类: o繁荣区繁荣区 o潜在的欠发达区潜在的欠发达区 o落后区落后区 4.4.极化区域的构成要素极化区域的构成要素 4.14.1. .经济中心经济中心 经济中心是经济区域的核心要素。 经济中心的形成是区域由一般的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发展为经济区域的重

    19、 要标志。 经济中心是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点(即城市)。 区域经济的空间聚集指向于城市,主要是由于城市具有聚集经济效益的缘 故。 城市作为经济区域的经济中心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空间聚集运动的 结果。 区域经济中心的四大特征:区域经济中心的四大特征: 等级结构的多层次性。在不同地域范围内,城市的聚集能力不同, 城市的经济吸引或辐射力也不同,从而形成多等级、多层次的经济中心。 城市选择性。区域的经济中心是城市,但并非所有的城市都是 经济中心。 经济中心性。区域经济中心并非区域的地理几何中心,而是区 域经济活动的中心。 功能和职能的综合性。区域经济中心具有综合性的经济功 能和区域职能,多为区域的工

    20、业中心、商业中心、金融中心、科教文化中心、 信息中心和区域的交通枢纽。 4.2.4.2.经济腹地经济腹地 经济腹地是经济区域的基础要素。 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腹地是经济运动地域格局的一种依 托(“底盘”),其基本态势是经济运动的空间聚集共同经济运动的空间聚集共同 指向于同一经济中心(城市)。指向于同一经济中心(城市)。 所谓经济腹地,即指经济中心影响和辐射所及的地域范围。 它既是经济中心的辐射范围,也是经济区域的空间范围。 4.34.3经济网络经济网络 o 经济网络表示经济发展的地域联系以及这种联系的各种依托。经济经济 网络包括网络包括“渠道渠道”、“系统系统”和和“组织组织”三层含义。三层含

    21、义。 (1)经济网络是经济联系的实体渠道或载体经济网络是经济联系的实体渠道或载体。其物质构成主要是交 通运输网络、邮电通讯网络。 (2)经济网络是经济联系的系统经济网络是经济联系的系统。其物质构成是经济中心与经济腹 地之间有序的经济交往和信息交往(或以产业联系为载体,或以市场联 系为载体)。 (3)经济网络是经济联系的组织。其表现形式有经济中心与经济腹 地之间的资源互补、产品互补、产业互补的要素组合,以及企业、产业 间的生产、经营、市场一体化组织等。 o 经济区域三要素构成论的实质是强调一个完整的经济区域必须具备经 济中心(即中心城市)、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三大地域构成要素。该经 济区域实为极化

    22、区域。 二、二、“区域经济区域经济”范畴范畴 (一)区域经济的内涵和特征(一)区域经济的内涵和特征 1 1区域经济的内涵区域经济的内涵 o区域经济是指“一定地域空间内各种经济活动所组合的有机整体一定地域空间内各种经济活动所组合的有机整体”。 o“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国民经济”的关系:任何一国国民经济都是由部门 (产业)、空间和时间因素有机构成的三维系统。从空间维的角度而言, 国民经济是由不同的异质区域经济有机耦合而成。区域经济是一国国民 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器官”或“子系统”,是具有区 域特色的国民经济。 2.区域经济的特征 (1 1)中观性)中观性。区域经济是一种承上

    23、启下、介于宏观经济(国民经济)和 微观经济(企业经济)间的中观性经济。 (2 2)区域性)区域性。各区域的不同特点和区域客观情况使区域经济呈现出强烈 的区域性特点。区域性是区域经济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 (3 3)差异性)差异性。不同区域所具有的经济发展要素条件(诸如地理位置、自然资源 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各不相同,这种差异性实质上反映了各区域经 济的优劣势,也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 (4 4)开放性)开放性。一方面,与国家经济相比,区域经济一般在社会制度、经济体制、 经济运行规则和币制等方面是一致的,没有国家之间常有的关税、进口配额、 移民限制等人为障碍,因而具有更

    24、大的开放性。另一方面,区域经济是一种充 分承认并利用不同区域所具有的各种经济要素及其程度上的差异,注重区域间 经济交往的开放式经济。 (5 5)独立性)独立性。区域经济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内部又有着密切联系的有机系 统,区域经济活动具有一定的自组织特点。尽管任何区域的经济发展战 略都必须受制于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战略,并为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服务, 但也必须注重能动地发挥本区域优势,扬长避短,也必须为谋求本区域 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福利服务。 (二)区域经济存在的客观基础(二)区域经济存在的客观基础 1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依赖性是区域经济存在的一般前提 2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是区域经济存在的物质基础 o生

    25、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和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形成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异,共同构成区域经济存在的物质基础。 3市场机制作用与政府调控干预作用是区域经济存在的社 会经济条件 o (三)区域经济主体(三)区域经济主体 o 区域经济运行是指区域经济系统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动态过程, 包含资源要素的空间配置、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区域空 间结构优化、区际分工协作和协调发展等内容。 o 区域经济运行水平是众多区域行为主体决策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 o 区域经济运行的行为主体(简称区域经济运行的行为主体(简称“区域经济主体区域经济主体” 或或“区域主体区域主体”)类型说的代表性观

    26、点:)类型说的代表性观点: (1 1)二类说。)二类说。区域经济运行的主体分为微观主体(企业、农户、 家庭户及其他经济单位)和政府机构(杜肯堂等,2004)。 (2 2)三类说。)三类说。区域经济中的重要行为主体为企业、家庭(居民) 和公共机构(政府)(陈秀山、张可云,2003) (3 3)四类说。)四类说。区域经济主体是指能够实现一定经济空间(经济 区域)组织和运行的最少类别的微观承载对象,包括企业、居民、地方 政府、区域协调组织(郝寿义,2007) 区域经济运行的行为主体可进一步界定为四类:区域经济运行的行为主体可进一步界定为四类: 企业企业 家庭(居民)家庭(居民) 地方政府(或区域政府

    27、)地方政府(或区域政府) 第三部门(商会、行业协会等)。第三部门(商会、行业协会等)。 第三部门亦称非营利性组织第三部门亦称非营利性组织,是指除政府部门和以营 利为目的的市场部门(企业)之外的组织或部门,包括商会、行业协会、 企业家协会、志愿团体等。 o 第三部门与政府部门、市场部门共同构成当代社会的三大支柱,成 为当代社会协调运转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o 第三部门作为一种介于政府部门和私营企业部门之间的组织形式, 在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具有创新优势、贴近基层优势、 灵活优势、效率优势等独特优势。 o 第三部门中的商会、行业协会等组织的服务功能突出地表现为:促 进企业或行业与政

    28、府的沟通;编制行业发展规划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加 强行业自律,维持市场秩序,维护行业利益等。商会、行业协会等组织 现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的一种重要力量。 第二节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中外学者关于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内容的观点 (一)国外学者的代表性观点 1. 1. 关于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代表性观点关于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代表性观点 (1 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 和空间组织。和空间组织。 诺思(HONourse)的区域经济学( 1968):区域经济学为“研 究为人

    29、们所忽视的经济空间秩序,研究稀有资源地理分布的科学”。 理查森(HWRichardson)的区域经济学概论(1969):区域经 济学是研究经济学家一直不愿承认的经济的空间组织规律性。 胡佛(EMHoover)的区域经济学导论(1975,1984): 区域经济学即空间经济学,其研究对象为“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又该 怎么办”。“有什么”即指各类经济活动(工厂、农场和矿山等生产企 业、商行、居民户、公共及私立机关);“哪里”即指就另一种经济活 动而论的区位(涉及经济活动空间结构中的邻近、集中、分散和异同等 问题);“为什么”和“怎么办”指经济学家的种种解释;区域经济学 代表了“一种可以解释经济系统空

    30、间特征的理论框架”。 尼茨坎普(Peter NijKamp)主编的区域经济学手册(1986,1996): 区域经济学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与协调。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区域经济学的主要问题是解释一国国 民经济范围内生产与人口分布状况。 (2)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分为区内和区际两个层次。 杜贝(VDubey)的区域经济学的定义(1964):区域经济学是 “以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在资源不均匀分配且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世界 中,各个地区的差异以及各地区间的关系的科学”。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与变化、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以及区际经济关系。 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区域经济

    31、学是运用一般经济理论和其他 经济学科的理论,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空间变动及其决定力;区 域经济发展和增长及其决定力;区际经济关系和如何解决区际经济发展 不平衡问题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2. 2. 关于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的代表性观点关于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的代表性观点 o19872007年间,国内引进、翻译出版了6本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欧美区 域经济学教科书及手册。即: 前苏联学者涅克拉索夫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区域经济学(理论问题问题方法)方法)(1978年 俄文第二版;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中译本); 美国学者理查森的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969年英文版;海潮出版社1990年 版中译本); 美国学

    32、者胡佛的区域经济学导论区域经济学导论(1975年英文第二版;商务印书馆 1990年版中译本); 美国学者胡佛、杰莱塔尼的区域经济学导论区域经济学导论(1984年英文第三版; 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年版中译本); 荷兰学者尼茨坎普主编、31位欧美学者参编的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和 城市经济学手册第1卷,1996年英文第二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中译本); 英国学者阿姆斯特朗、泰勒的区域经济学与区域政策区域经济学与区域政策(2000年英文 第三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中译本)。 o欧美经典区域经济学教科书及手册的理论内容框架体系设计安各具特色 (见表1.2)。 表表1.2 欧美经

    33、典区域经济学教科书、手册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内容体系欧美经典区域经济学教科书、手册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内容体系 国别作者/书名(版次、出版年)区域经济学理论内容体系 美国哈利W理查森(HarryWRichardson) /区域经济学概论(1969) 匀质区(区际宏观经济学):区域收入;区域经济增长 节点区:区位和集聚;节点体系。 规划区:规划模型;区域规划与全国规划比较;区域规划方法;区域政策方向 美国艾德加M胡佛(EdgarMHoover)、 弗兰克杰莱塔尼(Frank Giarratani)/区域经济学导论 (第三版,1984) 区位及空间组织理论:单个区位决策;转移成本;分散力支配的区位模式;由

    34、凝聚力 支配的区位模式;土地利用;城市地区的空间结构;城市区位;人口区位 区域及区域发展理论:区域的本质和分类、区域内的经济联系、区域专业化;区域发 展的原因及内外因素、区际贸易与要素移动、区际贸易与要素移动、区际趋同、城市对区 域发展的作用、区域目标和政策 城市活动的空间格局变化引发的城市问题 荷兰彼得尼茨坎普(Peter Nijkamp) 主编/区域经济学(区域和城市 经济学手册第1卷,第二版,1996) 区位分析(现代区位理论):生产活动区位;家庭区位模型;公共设施区位;空间均 衡分析;区域经济动力学 区域经济模型和方法:区域和多区域经济模型;区域、区际间以及多区域投入产出 分析;空间相

    35、互作用、运输和区域间商品流动模型;区域经济计量和动态模型;区域经济 分析的定性统计模型等 区域经济发展和政策:区域经济学中的多目标决策分析;区域劳动力市场分析;区域 能源和环境分析;区域结构的创新与变革;发展中国家的区域政策 英国哈维阿姆斯朗(Harvey Armstrong)、吉姆泰勒(Jim Taylor)/区域经济学与区域政策 (第三版,2000) 区域收入与就业的决定 区域经济建模的投入产出法 区域经济差异(新古典主义观点) 出口需求模型、聚集和循环累积的增长过程 区际贸易 区际移民 区域失业差异 区域政策:政策工具及政策评价等 o 在美国一些大学开设的区域经济学课程中,其教学 内容体

    36、系也是各具特色。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课程课程的教学内 容主要包括“区域及其度量工具”、“区域的目标”、 “历史区域增长和发展形式”、“区域增长理论”、“区 域政策”、“区域预测”。 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高级区域经济学高级区域经济学课程课程的教学内容 主要包括“区位和增长”、“迁移、人口估计和预测”、 “多部门区域影响模型”、“制度变迁的区域影响”、 “地方和区域劳动力市场”、“空间统计”、“地方和区 域经济发展”。 (二)中国学者的代表性观点(二)中国学者的代表性观点 o 贡献卓著者当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工 业经济研究所和

    37、南开大学的区域经济学研究工作者。 1. 1. 人大学者人大学者( (人大学派人大学派) ) 先后出版了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周起业、刘再兴、祝诚、 张可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区域经济理论区域经济理论 与方法与方法(刘再兴主编,中国物价出版社,1996)、区区 域经济学原理域经济学原理(张敦富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区域经济学教程区域经济学教程(孙久文、叶裕民,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03)、区域经济理论(陈秀山、张 可云,商务印书馆,2003)、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孙久文主 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等多种版本教科书。 陈秀山(陈秀山(2002200

    38、2):区域经济学的内容体系主要由区域经济理 论、区域经济经验研究(方法)和区域经济政策三部分构 成。 孙久文和叶裕民(孙久文和叶裕民(20032003):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分为区域经 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关系理论和区域经济政策理论三部 分。 孙久文等(孙久文等(20062006):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 理论、区域经济关系理论和区域经济应用工具三部分。 张可云(张可云(20052005):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框架为区域经济学的基 本问题(基本概念、学科发展史等)、区域经济发展、区 域经济关系和区域经济运行四部分。 2. 2.社科院学者(社科院学派)社科院学者(社科院学派) o区域经济学

    39、区域经济学(陈栋生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现代区域现代区域 经济学经济学(魏后凯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分别提出区域经济学 理论体系的“三板块说”、“五板块说”(见表1.3)。 陈栋生等(陈栋生等(19931993):区域经济学是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学是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 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决策性科学,具有宏观性、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决策性科学,具有宏观性、 决策性和应用性等显著学科特征决策性和应用性等显著学科特征;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关系”和“区域 经济政策”三大部分。 魏后凯等(魏后凯等(20062006)

    40、:区域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观点研究国内区域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观点研究国内 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 性应用学科,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三大学科特征性应用学科,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三大学科特征;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活动区位”、“区 域供给与需求”、“区域经济发展”、“区际经济关系” 和“区域政策与管理”五大部分。 表表1.3 中国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学学者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内容体系观中国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学学者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内容体系观 体系观体系观作者作者代表作(出版年)代表作(出版年)区域经济学理

    41、论内容体系区域经济学理论内容体系 三板块说三板块说陈栋陈栋 生,等生,等 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19931993)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区际经济关系:区际经济分工;区际贸易;区区际经济关系:区际经济分工;区际贸易;区 际要素流动;区际经济合作际要素流动;区际经济合作 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政策 五板块说五板块说魏后魏后 凯,等凯,等 现代区域经现代区域经 济学济学(20062006) 经济活动区位:运输成本与集聚经济;区位决经济活动区位:运输成本与集聚经济;区位决 策

    42、与企业迁移;产业区位理论;国际投资区位;策与企业迁移;产业区位理论;国际投资区位; 集中、专业化与集群集中、专业化与集群 区域供给与需求:区域产出与要素市场;区域区域供给与需求:区域产出与要素市场;区域 支出、价格与交换支出、价格与交换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城市与 区域发展;创新、制度变迁与区域发展;人力资区域发展;创新、制度变迁与区域发展;人力资 本与区域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本与区域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区际经济关系:区域经济差异、区际要素流动区际经济关系:区域经济差异、区际要素流动 、区际分工与贸易、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区际分工与贸易、空

    43、间相互作用模型 区域政策与管理:区域经济政策、地方政府区域政策与管理:区域经济政策、地方政府 与公共财政、区域营销与管治与公共财政、区域营销与管治 3.3.南开学者(南开学派)南开学者(南开学派) o长期致力于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探索及区域经济学理论体 系建设,先后出版了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郝寿义、安虎森主 编,经济科学出版社,第一版,1999;第二版,2004)、 区域经济学通论区域经济学通论(安虎森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区域经济学原理区域经济学原理(郝寿义,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等教科书,先后提出了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旧 “五板块说”、“六板块说”、新“五板块说”(见表

    44、 1.4)。 郝寿义、安虎森等(郝寿义、安虎森等(19991999,20042004):):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 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区域决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区域决 策的科学策的科学,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区域结构”、 “区域经济活动自组织”、“区域地域结构(区域空间结 构)及其组成单元”、“区际分工与联系”和“区域经济 政策”五大部分。 安虎森等(安虎森等(20042004):):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与协调以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与协调以 及与其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是应用性、综合性很强的经济

    45、学分支学及与其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是应用性、综合性很强的经济学分支学 科。科。其中,“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指产业、消费者、公共设施的区位 选择;“经济活动协调”主要指区内外经济活动的相互匹配;“区域决 策”主要涉及如何组织区域经济(选择何种路径)、所选择路径的支持 系统(如何支持所选路径)两大问题。安虎森等(2004)将区域经济学 的研究内容概括为“区域的拓扑性质”、 “经济活动区位“、“区域 经济自组织”、“区域空间的地域单元及区域空间结构演化”、“区际 分工与联系”和“区域经济政策”六大部分。 郝寿义(2007):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为“区域经济研究的逻辑前提 及均质与非均质有机统一的空间

    46、分析方法论”、“经济区域形成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主体与主体行为理论”、“区域治理理 论”五大部分。 表表1.4 南开大学区域经济学学者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内容体系观南开大学区域经济学学者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内容体系观 体系观作者代表作(版次、出版年) 区域经济学理论内容体系 旧五板块说郝寿义、安虎森, 等 区域经济学(1999) 区域经济学(第二版, 2004) 区域结构:经济活动的区位;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工与区域 空间的形成 区域经济活动自组织: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地域结构(区域空间结构)及其组成单元:区域空间 的地域结构;城市经济、城乡边缘区、乡村经济 区际分工与联系

    47、区域经济政策 六板块说安虎森,等区域经济学通论(2004)区域的拓扑性质:区域概念、作为经济组织的区域 经济活动区位:企业间竞争与活动区位选择 区域经济自组织: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环 境经济;区域旅游经济 区域空间的地域单元及地域结构演化:区域的地域结构; 城市经济、乡村经济 区际分工与联系 区域经济政策 新五板块说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2007)区域经济研究的逻辑前提(“要素禀赋与经济空间”)及 均质与非均质有机统一的空间分析方法论 经济区域形成理论:区位;区位选择与聚集经济;聚集经 济、经济功能区与经济区域形成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与动力机制、区 域经济发展模型

    48、、区域经济发展的循环规律;区域经济的不平衡 发展 区域主体和主体行为理论:基于厂商和居民分析的区域主 体与空间经济自组织论;基于地方政府分析的区域主体与空间经 济自组织论 区域治理理论:区域治理的参与者;区域治理的运行分析 二、本书关于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内容的观点二、本书关于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内容的观点 o 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含义(即研究对象)为: o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运用经济学理论研究一国范围内不同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是一门运用经济学理论研究一国范围内不同区域经济 活动的空间分布、区域经济发展变化、区际经济关系、区域经济运行调活动的空间分布、区域经济发展变化、区际经济关系、区域经济运行调 控

    49、等一般性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经济科学。控等一般性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经济科学。 o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内容体系进一步总结归纳为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内容体系进一步总结归纳为“四板块论四板块论”(见图(见图1.2)。)。 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 经济活动区位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运行调控 理论理论 区际经济关系理论 图1.2 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示意图 (1)经济活动区位理论经济活动区位理论:古典经济区位理论、现代经 济区位理论。 (2 2)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区域经济 增长(发展)阶段理论、区域产业结构与组织理论、区域 经济空间

    50、结构理论等。 (3 3)区际经济关系理论:区际经济差异理论、区际 要素流动理论、区际贸易理论、区际梯度推移与反梯度推 移理论、区际产业转移理论、区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理论等。 其中,区际要素流动理论、区际贸易理论、区际梯度推移 与反梯度推移理论、区际产业转移理论等又可统称“区际 经济传递理论”。 (4)区域经济运行调控理论区域经济运行调控理论:经济区划理论、区域经 济规划理论、区域经济政策理论、区域治理理论等。 o目前,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正处于多学科大渗透、大融合的快速成长期。 未来区域经济学学科理论体系将从大融合向大分化方向纵深拓展,并将 形成一系列子学科群(见图1.3)。 区域经济学学科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区域经济学(第一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65313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