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工程全册配套完整精品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细胞工程全册配套完整精品课件.ppt》由用户(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细胞 工程 配套 完整 精品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细胞工程全册配套 完整精品课件 2 第第2讲讲 植物人工繁殖植物人工繁殖 3 o本节主要内容 o 1、组织培养再生植物 o 2、人工种子 o本节重要问题 o 1、细胞全能性、细胞分化与脱分化 o 2、激素在细胞分化中的调节作用 o 3、植物经组织培养的再生途径 4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细胞全能性细胞全能性 细胞分化细胞分化 脱分化脱分化 再分化再分化 5 1细胞全能性 o细胞全能性细胞全能性(totipotency):指分化细胞保留着全部的核基因 组,具有生物个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遗传信息,具 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o1902年,德国植物学家哈伯兰德(Haberlandt)提出了细胞
2、全 能性学说,预言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n 细胞全能性首先在植物中被证实。1958年,史都华德(Steward) 等利用胡萝卜根韧皮部组织培养出了完整的新植株,证明高度分 化的植物营养组织仍保持着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以无性繁殖 方式繁殖后代。 n 1960年,Morel提出了离体无性繁殖兰花的新方法,其繁殖系数之 高,可谓始料不及,于是很快被兰花生产者所采用,从而在西方 迅速建立起了“兰花工业兰花工业”。可以说,这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第 一次在园艺作物上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应用。 6 2 细胞分化 o细胞分化细胞分化(Differentiation)是指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 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包
3、括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化。 n 时间上的分化是指一个细胞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可以形成不同 的形态和功能; n 空间上的分化是指同一种细胞由于所处的环境或部位不同可 以形成不同的形态和功能。细胞分化能力的强弱称为发育潜 能。 o细胞分化与形态发生(Morphogenesis)是相互联系在 一起的。形态发生是指通过细胞增殖、分化和行为塑 造组织、器官和个体形态的过程。 7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差异表达基因的差异表达 o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差异表达差异表达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是奢侈基因按照一 定顺序表达的结果。 o 一些特定奢侈基因表达的结果生产一种类型的 分化细
4、胞。 n 在基因差异性表达中包括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的 差异性表达,差异表达的结构基因受组织特异性 表达的调控基因调控。 8 3细胞脱分化 o脱分化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又称去分化,是指分 化细胞失去特有的结构和功能变为具有未分化细 胞特性的过程,即分化的细胞在适当条件下转变 为胚性状态而重新获得分裂能力的过程。 o不同生物的细胞脱分化能力不同,通常采用人工 诱导技术诱导体细胞的脱分化。不同生物的细胞 脱分化能力不同,决定了组织培养再生的难易。 9 o 脱分化后的植物细胞 经过细胞分裂,产生 无组织结构、无明显 极性的松散的细胞团 (原始胚样组织), 称之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
5、 (Callus)。它具有再 分化成为完整植物体 的潜能。 愈伤组织愈伤组织 10 4 细胞再分化细胞再分化 o 再分化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是指在离体条件下, 无序生长的脱分化的细胞在适当条件下重新 进入有序生长和分化状态的过程。细胞再分 化过程事实上是基因选择性表达与修饰的人 工调控过程。 o 再分化是再生的基础。离体培养植物组织或 细胞再生植株就是通过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 实现的。 o 脱分化是细胞全能性细胞全能性表现的前提,再分化是 细胞全能性的最终体现。 11 植物人工繁殖:通过无性繁殖实现植物快速繁殖 方法:组织培养、人工种子、胚胎培养 目的:为克服自然有性生殖
6、的不足,满足对优良植物的大量需求 12 二 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再生再生 o 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是将植物器官、 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外植体材料无菌条件下培养 在人工培养基上,在适当条件下诱发长成完整植株的 一种技术。 o 愈伤组织愈伤组织:指由植物的一种组织或器官经历脱分化形 成的原始胚样组织,它具有再分化成为完整植物体的 潜能。 o 外植体外植体(Explant):主要指用于离体培养的植物或组 织切段。可以是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等。 o 继代培养继代培养:愈伤组织在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后营养 物枯竭,水分散失,并已经积累一些代谢产
7、物,此时 需要将这些组织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 13 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 14 http:/ 15 http:/www.lanmei.cc/ 16 5 脱病毒植株脱病毒植株 o 很多农作物都带有病毒,尤其是无性繁殖植物, 如马铃薯、甘草、草莓、大蒜等。病毒积累,危 害加重。 o 植物生长点附近的病毒浓度很低甚至无病毒。因 为该区无维管束,病毒难以进入,所以茎尖培养 成为获得无病毒植株的重要途径。 17 http:/ 18 19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o 1.快速繁殖:例如一株兰花一年可以繁殖到400万株。 o 2.种苗脱毒:可以有效地培育出大量的无病毒种苗。 已经取得成功的有马铃薯、草莓、香蕉等。
8、 o 3.突变育种:可以直接诱变筛选出具抗病、抗盐以及 高赖氨酸、高蛋白等优良性状的品种。 o 4.基因工程育种:基因转导后通过组织培养途径实现 植株再生。 o 5.远缘杂交:利用离体受精技术和组织培养结合可以 实现远缘杂交,培育一些罕见的新物种。例如苹果与 梨的杂交种。 20 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技术 o 1.生物条件 n 外植体(Explant)主要指用于离体培养的植物或组 织切段。 o 因素: n 不同植物品种 n 同一品种不同取材部位、发育阶段。一般:生长点、幼嫩组 织 n 大小适中,进行清洗、灭菌,大了容易污染,小了不易成活 21 2.物理条件: o 培养环境、组织培养 室
9、n无菌环境,人工控制 温度、光照、湿度等 培养条件。 n需要一定的设备、器 材和用具。 22 23 3 化学条件:培养基 o(1)无机盐无机盐 n 培养基中无机盐的浓度通常在 25mmol/L左右。 n 根据添加量分为大量元素(浓度大于0.5mmol/L)和微 量元素(浓度低于0.5mmol/L)。 n 大量元素主要有氮氮、硫、磷、钾、钙、镁。氮、硫、 磷是蛋白质、氨基酸、核酸和酶的主要成分。 n 微量元素主要包括铁、锰、铜、锌、氯、硼、钼等。 这些微量元素对于蛋白或酶的生物活性十分重要,并 参与生物过程的调节。 24 (2)有机物 o常用的有机物成分包括糖类、氨基酸、维生素、醇 类等。 n
10、糖类:是离体培养的植物细胞所必需的,既可以作为 碳源,又可以维持渗透压。蔗糖或蔗糖或D-葡萄糖是常用碳葡萄糖是常用碳 源源。 n 蔗糖浓度多在310之间,因不同植物材料而异。 n 一般在诱导培养阶段蔗糖浓度高诱导培养阶段蔗糖浓度高一些,分化培养时蔗分化培养时蔗 糖浓度低糖浓度低一些。 n 大多数植物以蔗糖为碳源时生长都较好,少数适合在 葡萄糖或果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也有植物利用 麦芽糖、半乳糖、甘露醇、山梨醇和乳糖作为碳源。 25 o 氨基酸:通常采用蛋白质水解产物(包括酪蛋白水解物)、谷 氨酰胺或氨基酸混合物。 o 维生素:直接参与酶的合成,还参与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尽 管在培养过程中细
11、胞能合成必需的维生素,但是数量上满足不 了需求,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 n常用的维生素:硫胺素(Thiamine,VB1),吡哆醇(Pyridoxin,VB6)、 烟酸(Nicotinic acid,Vpp)、生物素(Biotin,VH)、泛酸钙(Ca- pantothenate) 、叶酸(Folic acid)、维生素C等。 o 肌醇:在糖类的相互转化、维生素和激素利用等方面具有促进 作用,并能刺激细胞快速生长。 o 腺嘌呤:是合成细胞分裂素的前体物质之一。添加腺嘌呤能促 进细胞合成分裂素,有利于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促进芽的形成。 (2)有机物 26 (3)调节物质调节物质 o植物激素植物激素(
12、Phytohormone)是植物自然状态下产生的、 对生长发育有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物。能影响生能影响生 长和分化。长和分化。 o在个体发育中,不论是种子发芽、营养生长、繁在个体发育中,不论是种子发芽、营养生长、繁 殖器官形成以至整个成熟过程,殖器官形成以至整个成熟过程,主要由激素控制主要由激素控制。 n 植物激素的作用机理:植物体内的激素与细胞内某种 称为激素受体的蛋白质结合后,影响DNA、RNA和蛋 白质的合成,并对特殊酶的合成起调控作用,从而表 现出调节代谢的功能。 27 生长素生长素(Auxin) o 是由色氨酸通过一系列中间产物形成的。 o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主要用来刺激细 胞分
13、裂和诱导根诱导根的分化。常用的生长素有: 吲哚乙酸(IAA)、2,4-二氯苯氧乙酸(2, 4-D)、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 等。其中吲哚乙酸在植物体内普遍存在,是 生理活性最强的生长素生长素。 o 生长素处理植物细胞主要作用于转录系统。 用生长素处理植物细胞能够刺激mRNA和 rRNA的合成以及某些核蛋白的磷酸化。 28 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素(Cytokinin) o 大多是嘌呤族衍生物大多是嘌呤族衍生物,自然状态下 分裂素主要在根中形成,茎端、萌 发中的种子、发育中的果实和种子 也能合成分裂素。 o 分裂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是诱导芽的诱导芽的 分化促进侧芽萌发生长分化促进侧芽萌发生
14、长、促进细胞 分裂与扩大。多用于诱导不定芽的 分化和茎、苗的增殖,而在生根培 养时使用较少或用量较低。 o 主要有激动素(KT)、6-苄基腺嘌腺嘌 呤呤(BA)和玉米素(ZT)等。其中 最常用的是常用的是6苄基腺嘌呤。苄基腺嘌呤。 o 对于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机理还不清 楚。 29 激素配比 o 1956年,米勒(Miller)从鱼精子中分离得到比腺嘌呤 活性高的激动素,效果比腺嘌呤好,代替了腺嘌呤而与 生长素一起控制器官分化并与斯库格(Skoog)一起提 出了植物激素控制器官形成的观点 19481948年,斯库格等较好地解决了如何从离体组年,斯库格等较好地解决了如何从离体组 织或器官中诱导植物再
15、生的方法,并确定了织或器官中诱导植物再生的方法,并确定了腺腺 嘌呤嘌呤/ /生长素的比例生长素的比例是控制芽和根形成的一个是控制芽和根形成的一个 重要条件:重要条件: 30 兰花组织培养兰花组织培养 o 兰花是第一个组织培养兰花是第一个组织培养 成功产业化的植物成功产业化的植物。 o 名贵兰花达摩兰: 以禅宗“一花开五叶, 结果自然成”的诗意命 名。 o 在台湾,早期达摩量少, 求种者多,非常昂贵; 有人曾以一盆爪艺达摩爪艺达摩 交换台中市一栋高楼交换台中市一栋高楼。 o 珍稀而名贵的达摩兰等 名贵兰花,如今已成市 井之花。一株不过百元。 31 激素配比举例激素配比举例 32 虽然海藻组织培养
16、成果显著,但是仍然存在许多尚未解 决的问题。海藻的愈伤组织由于诱导率低、生长缓慢 及分化困难,很难像高等植物一样大规模用于养殖育苗 和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 海藻组织培养海藻组织培养 33 其它一些有激素生理活性的物质,如其它一些有激素生理活性的物质,如:甾类、多胺类、水杨酸类等 五类植物激素五类植物激素 赤霉素:赤霉素:属于二萜类酸,由四环骨架衍生而得。赤霉素种类至少38种,广泛 应用于农业生产。可刺激叶和芽的生长,提高产量。最突出的生理效应是促进 茎的伸长和诱导长日植物在短日条件下抽薹开花。遗传上矮生的植物对赤霉素 最敏感。 34 (4)常见培养基 o MS培养基:1962年穆拉辛格和斯库格
17、为 烟草细胞培养而设计,其中硝酸盐的浓度 高,适合植物原生质体、细胞和组织培养。 o B5培养基:1968年甘伯尔格为大豆细胞 培养而设计,铵的浓度低,适合木本植物 的组织和细胞培养。 35 培养基培养基分类分类 o 富盐平衡培养基富盐平衡培养基 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类,代表性的培养基有 MS、LS、BL、BM、ER等。特点是:无机盐浓度高,微量元素种 类齐全,浓度高;元素间比例适当,离子平衡性好,具有较强的 缓冲能力、稳定性好、营养丰富,一般培养时无需再加入有机成 分。 o 高硝态氮培养基高硝态氮培养基 代表性培养基有B5、N6、SH。特点是:硝酸钾 浓度高,氨态氮浓度低,含有较高浓度的硫胺
18、素(VB1)。 o 中盐培养基中盐培养基 代表性培养基有Nitsch、Miller、Blaydes、H。大多是 在MS培养基基础上进行改良设计。特点是:大量元素无机盐为MS 的一半,微量元素种类减少、含量增高。维生素种类比MS增多, 例如增加了生物素、叶酸等。 o 低盐培养基低盐培养基 代表性培养基有 White、WS、HE、HB。特点是:无 机盐、有机成分含量浓度低,多用作生根培养的培养基。 36 37 与微生物培养基的区别? o 组分复杂,价钱昂贵 o 需要大量无机盐 o 多种维生素和激素维生素和激素 o 一般采用无机氮源 o 一般以蔗糖为碳源 38 4 植物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途径植物组织
19、培养再生植株的途径 o 两条途径完成: o 一是器官发生途径一是器官发生途径:成熟细胞愈伤组织出根出芽出根出芽完 整植株。 o 二是体细胞胚发生途径二是体细胞胚发生途径:成熟细胞分生细胞胚状体胚状体 完整植株。 39 (1)器官发生途径 o 植物的器官发生是指离体培养的组织或细胞 团(愈伤组织)分化形成不定根、不定芽等 器官的过程。 o 在自然界,许多植物的无性繁殖(如插条、 嫁接等)属于器官发生途径的发育方式。 40 过程: o (1)启动期:启动诱导外植体细胞脱分化和分裂。 n 用于培养的植物组织多是由已经分化成熟的细胞组成,这 些细胞大部分已经丧失分裂能力。由这些细胞诱导产生愈 伤组织必
20、须首先使这些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变成分生性细 胞。 n 主要通过向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种类和比例的外源激 素刺激外植体细胞改变原来的代谢途径来诱导细胞活化, 重新获得分裂能力,需要选择合适的较高浓度的生长素诱 导剂(如NAA、IAA、2,4-D等)或细胞分裂素启动诱导 外植体细胞脱分化和分裂。 41 o (2)愈伤组织诱导:即细胞开始分裂并不断增生子 细胞的过程。 n这个阶段一般需要降低激素浓度,有些情况下甚至不需要 生长素和分裂素。外植体外层细胞开始分裂并脱分化。质 量好的愈伤组织多呈淡黄(绿)色或无色、疏密适中。 o (3)拟分生组织的形成:将愈伤组织转移到有利于 有序生长的条件下培养,细
21、胞内部开始发生一系列 形态和生理变化,分化出形态和功能不同的细胞。 n此时,表层细胞分裂减慢,内部的局部细胞也开始分裂。 在若干部位出现类似形成层的细胞群,通常称为“生长中 心”,又可称为“拟分生组织”,该过程是器官发生的一个转 变时期。 42 o (4)器官原基和器官的形成:拟分生组织 形成后,一些细胞分化成为管状细胞,进 而形成维管组织,形成不同的器官原基, 进一步分化出相应的组织和器官。 o 大多数情况下,植物再生过程中器官的发 生是通过提供适宜的植物激素来实现的。 43 植物愈伤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植物愈伤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 o 愈伤组织的 形成 o 愈伤组织的 生长 o 愈伤组织的 分
22、化与形态 的发生 o 此为概念流程图,图片非关联 44 45 (2) 体细胞胚发生途径体细胞胚发生途径 o 体细胞胚体细胞胚(Somatic embryo)又叫胚 状体,是指离体培养条件下没有经 过受精过程而形成的胚胎类似物。 o 体细胞胚发生途径是指体细胞在离 体培养过程中经过了胚胎发育过程。 体细胞胚起源于非合子细胞,因此 不同于合子胚。 o 离体培养条件下体细胞胚的发生最 早是在胡萝卜中发现的,经过胚状经过胚状 体形成、心形期、鱼雷期、子叶期、体形成、心形期、鱼雷期、子叶期、 幼苗幼苗几个阶段 . 46 胡萝卜体细胞胚发生胡萝卜体细胞胚发生 A 器官外植体直接发生途径器官外植体直接发生途
23、径 B 悬浮培养细胞发生途径悬浮培养细胞发生途径 C 愈伤组织发生途径愈伤组织发生途径 47 A 器官外植体直接发生途径器官外植体直接发生途径 o 属于离体培养条件下体细胞胚发生 的直接途径。茎表皮、叶、子叶、 下胚轴等外植体分化细胞经过脱分 化后均可以产生胚状体。 o 以叶片为外植体直接形成体细胞胚外植体直接形成体细胞胚 为例,一般经过2个阶段:(1)诱 导期。叶片表皮细胞或亚表皮细胞 感受刺激后进入分裂状态,形成小 的瘤状突起瘤状突起;(2)胚胎发育期。 瘤状物继续发育,经过球形胚、心 形胚等阶段最后形成体细胞胚 48 o B 悬浮培养细胞发生途径悬浮培养细胞发生途径: 在悬浮培养的细胞中
24、一些细胞 可以产生胚性细胞团,一个胚性细胞团胚性细胞团可以发育成一个胚 状体,也可以产生多个胚状体。这种方式可以得到大量的 胚状体。 o C 愈伤组织发生途径愈伤组织发生途径:是胚状体发生常见的形式。愈伤组愈伤组 织织内部或表面细胞均可以产生胚状体。这种途径包括三个 阶段:第一阶段,诱导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第二阶段, 诱导愈伤组织胚性化;第三阶段,体细胞胚形成。 49 5 植物组织培养的问题分析植物组织培养的问题分析 o(1)玻璃化问题玻璃化问题:植物组织培养中,常会出 现一些半透明状的畸形试管植物半透明状的畸形试管植物,这类植物 体被称为“玻璃苗”,这种现象称为玻璃化玻璃化 (Vitrifi
25、cation)现象,又称过度水化现象。 o 由于玻璃苗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异常,因此 分化能力低分化能力低,难以增殖成芽,也难以生根成苗, 移栽大田更难成活,已成为组培的一大问题。 o 组织培养过程中试管苗的玻璃化现象主要是适 应性的生理问题,是不能很好适应培养基和培 养环境的结果。 50 o (2)褐变问题褐变问题 o 褐变褐变(Browning)可分为酶促褐变和非酶促褐变, 主要是酶促褐变。酶促褐变是由多酚氧化酶 (Polyphenol oxidase, PPO)引起的。 o 当外值体处于机械损伤等逆境时,细胞膜的结构遭 到破坏,酚酶催化多酚类化合物,使其发生氧化形 成棕褐色的醌类物质和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