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2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常考题答题思路答题模板汇编(含地理大题的答题套路).docx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1649498
  • 上传时间:2021-08-12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4.95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常考题答题思路答题模板汇编(含地理大题的答题套路).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年高 地理 地舆 专题 复习 温习 考题 答题 思路 模板 汇编 套路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地理_高中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21 页 2022022 2 年年高考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地理专题复习:常常考考题答题思路题答题思路答题模板汇编答题模板汇编 1、以某市为中心的城市群的优势区位条件: 1、地处平原,地形平坦;2、属气候,气候宜人; 3、处于河流沿岸,水源充足;4、该区资源丰富; 5、水陆交通方便(交通网完善) ;6、国家政策扶持。 2、中西部城市群(相对于东部的长三角、珠三角)发展的 优势区位 1、土地租金低,发展空间大;2、劳动力廉价充足; 3、矿产资源(尤其是能源类水电、风电)丰富;4、国家政策扶持 3、在靠近大城市的某区域开辟新区的区位优势 1、地价较低,发展空间大; 2、毗邻大城市,承接

    2、产业转移,承接部分职能; 3、以大城市为依托,有金融、物流、技术(科研) 、信息等支撑; 4、交通方便;5、资源丰富;6、政策扶持。 4、经济落后地区发展的合理建议: 1、挖掘本地区资源的优势; 2、加强区域联系、合作,引进资金、技术、人才; 3、加大科技投入,优化品质,打造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4、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新兴工业和现代农业; 5、加强环境保护;6、完善交通;7、加大对外开放、开发力度。 第 2 页 共 21 页 5、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调整工业布局,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2、资源重组,优势互补,去产能,保质量; 3、加大科技投入,优化品质,打造品

    3、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4、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5、保护环境; 6、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调整工业布局,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2、优化产业结构,产业转型、升级; 3、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兴工业、第三产业,向多元化发展; 4、加大科技投入,优化品质,打造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5、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6、加强环境保护;7、加大对外开放、开发力度 7、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发挥地区优势,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3、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生态农业、文明消费; 4、加大科技投入,优化品质,打造品

    4、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5、积极发展新兴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6、加强环境保护7、完善交通;8、加大开放、开发力度。 8、某农产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化建议(打造某农业经 济特色的措施) 1、扩大该产品生产规模,提高专业化、机械化生产水平; 2、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 第 3 页 共 21 页 3、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4、实施生态农业,不施、少施农药、化肥,提高产品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 5、拓展旅游文化市场,实现多元化经营; 6、完善交通,加大开放度,实施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系。 9、重工业重组的意义 1、资源重组,优势互补,提高竞争力; 2、优化产业布局,发挥区域

    5、优势; 3、有利于去产能,保质量; 4、调整产业结构,科技创新,发展高端产品。 5、扩大企业规模,打造品牌。 10、新疆作为中国西大门的区位优势 1、地理位置优越,“西大门”“桥头堡”。 2、资源丰富(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 3、交通便利(第二座亚欧大陆桥、西气东输管道) 4、劳动力、土地价格低,内部交易成本低; 5、开发较晚,市场潜力大,发展空间大;6、政策扶持(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 。 11、西部(12 个省级行政区)大开发的意义 1、充分挖掘西部资源(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2、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加强民族团结

    6、,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 4、扩大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2、大桥建设的意义 第 4 页 共 21 页 1、完善交通网; 2、缩短两岸行程时间、距离; 3、加强两岸的联系,对经济欠发达的一岸起辐射和引导作用; 4、缓解相邻道路(桥梁)的交通压力。 13、穿过山区、高原的铁路、大桥建设面临的自然困难 1、地形起伏大;2、地质条件复杂(断层、地震、滑坡、泥石流、冻土) ; 3、高寒、缺氧。 14、某河流航运价值大的原因 1、流经平原地区,通航里程长;2、径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3、无冰期,全年通航(冰期短,通航时间长)4、流经经济发达地区,运输量大。 15、酸雨防治的措施 1、优化能源

    7、结构,减少化石能源,开发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核能、可燃冰) ; 2、提高原煤脱硫技术。 3、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废气达标排放; 4、回收 SO2 等酸性气体,综合利用,建硫酸厂; 5、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人们的行为,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16、资源型产业(传统工业)衰退的原因 1、资源枯竭;2、产业结构单一; 3、环境污染严重;4、新技术冲击,原有优势丧失; 5、地价、劳动力等价格上涨,成本提高。 17、地区资源短缺的措施 开源: 第 5 页 共 21 页 1、开发新资源,寻找替代品; (核能、风能发电、太阳能、地热、潮汐能) 、 (海水淡化、开采地

    8、下水、修建水库) 2、跨区域调配; (北煤南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 、 (南水北调、引黄济青、引汉济渭、引黄入晋、 ) 3、加大科技投入,开发新产品。 节流: 1、节约利用: 2、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利用率;3、低碳生活,绿色生产,绿色消费。 4、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消耗(节水农业)的产业; 18、商品谷物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1、气候温和、降水丰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我国有温带季风气候) ; 2、地势平坦开阔;3、土壤肥沃;4、有灌溉水源。 社会条件 1、市场广阔: 2、交通运输便利; 3、农业科学技术先进,专业化水平、机械化水平高(地广人稀) ; 4、政策扶持。 19、乳畜业发展

    9、的区位条件(西欧、五大湖、城市周边的主 要是市场和饲料) 自然条件 1、气候湿冷(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 ,不利于粮食作物成熟,有利于牧草生长; 第 6 页 共 21 页 2、地势平坦开阔;3、土壤肥沃(美国乳畜业土壤贫瘠) ;4、有灌溉水源。 社会条件 1、市场广阔;2、交通运输便利; 3、专业化水平、机械化水平高;4、政策扶持。 20、分析某地发展工业的区位条件 传统工业: 1、原料,能源;_2、水源;3、交通(铁路、公路、河运、海运、航空、管道) ; 4、科技力量;劳动力;5、市场;6、开发早,工业、农业基础雄厚。 高新技术产业(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 : 1、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10、2、科技先进(技术、人才) ,靠近科研机构、高等院校; 3、交通便利;4、市场需求(美国稳定的军事订货)5、政策扶持。 21、产业集聚的影响 有利 1、有利于加强协作和交流; 2、有利于减少运费和节约能耗,降低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3、有利于共用基础设施; 4、有利于集中处理废弃物; 5、有利于共享公共服务。 不利:环境污染加重;争地争水争原料争共用设施。 22、产业分散的目的 1、缓解老工业区用地、用水紧张;2、减轻环境污染; 第 7 页 共 21 页 3、有利于寻找最佳区位,发挥各地区位优势,占领市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4、有利于区域间协作交流。 23、城市病(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发展

    11、中出现的问题) : 1、环境质量下降(水污染、酸雨、固体废弃物污染) ; 2、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基础设施亟待完善; 3、人地矛盾加剧; 4、产业升级面临困境(珠三角与长三角相比,基础、科技、人才差,国内腹地小) 。 24、解决城市病的措施 1、加强规划,建设新城、卫星城;2、改善交通、居住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3、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4、加大投入,防治污染,改善城市环境;_ 5、提高绿化覆盖率。 25、卫星城、周边小镇对主城区的影响 1、分散城市职能,承接产业转移;2、缓解土地、交通、住宅等公共设施的压力; 3、有利于保护、改善主城区环境;4、有利于城市合理规划,协调发展。 26

    12、、城市群发展存在问题及措施 问题: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城市等级体系不够完善;城市间发展不均衡;城市 间功能互补不够;互通亟待加强 措施:提升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培育中小城市,优化城市体系结构; 促进核心城市的产业升级;增强城市群内部各级城市的产业分工协作,完善区域协同发展 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城市群内部的互联互通。 作用:合理布局城市群;加强区域间资源调配;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减轻交易成本;促进 区域发展和开放程度(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促进西部大发) ;促进边境贸易; ;增强 第 8 页 共 21 页 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增强区域竞争能力;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

    13、略等 27、湿地的作用 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净水中污染物、维持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提供水源、美 化环境、航运等。 28、难民潮对涌入国的影响 有利影响 1、增加劳动力;2、拉到消费,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3、树立良好国际形象。 不利影响 1、增加社会负担;2、易引发民众与难民冲突,宗教冲突,不利于社会稳定; 3 增加就业压力;4、增加交通、住房、环境、卫生等压力。 29、棉花种植有利的自然条件 1、气候:生长期内(尤其是收摘期)晴天多,光照强,热量充足;日温差大,有利于提 高棉花品质; 2、地形:地势平坦; 3、土壤:疏松沙性(盐碱性) ;土壤肥沃; 4、水源:苗期有灌溉水源。 30、为什么要

    14、跨地域资源调配? 1、资源分布不均衡; 2、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大,资源供求不平衡; 3、实施地区可持续发展,达到地域产业合作共赢,共同富裕。 3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优点:、取水点在长江下游,水量大; 第 9 页 共 21 页 缺点:、取水点在长江下游,水质较差; 地势渐高,需要建若干水电站提水,工程量大。 3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有古河道利用,减少工程量。 、从扬州到黄河南侧(东平湖) , 与东线相比 优点:、取水点在汉江上游,水质较好;、送水线路上地势由高到低,基本自流。 缺点:、无古河道利用,开挖新渠,工程量大;、 取水点在汉江上游, 水量受影响。 33、南水北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受

    15、水区的积极意义: 生态效益:缓解水资源短缺,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缓解过度开采地下 水引起的地面下沉。 经济效益:大大促进北方的经济发展。 社会效益:缓解争水矛盾,利于社会稳定;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资金。 消极影响: 调水区:可能使长江口海水上溯,影响长江下游水质;可能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可能 给长江生物带来不利影响。 受水区:若灌溉不当,容易发生次生盐碱化。 34、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 调入区: 缓解能源紧张;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大气环境质量;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 第 10 页 共 21 页 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调出区: 使西部的

    16、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 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不利影响:破坏工程沿线的植被,加剧环境恶化。 35、天然气管线(国外到国内)建设的积极意义 输入区: 1、缓解能源紧张; (增加能源供给渠道;保障能源安全,增加能源储备) 2、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大气质量;3、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4、带动相关产业发展;5、增加就业机会;6、促进合作交流。 输出区: 1、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3、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4、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36、为什么要产业转移(影响因素: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 市场、环保、政策)

    17、1、原有的低成本等优势弱化,成本上升,转入地成本低; 2、环境污染严重;3、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 4、开拓市场的需要;5、国家政策调控。 37、承接产业转移时要注意什么 1、避免区域间产业同构现象;2、尽量少引进或不引进污染严重、高能耗的企业和项目; 3、结合自身优势,引进优势特色产业;4、引进科技含量高,升值空间大附加值高的产业。 38、产业转移的影响: 第 11 页 共 21 页 有利影响: 移出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优化升级;有利于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有利于改善 环境;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 移入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优化升级;有利于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增加就业机 会;有利

    18、于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不利影响: 移出区:减少就业机会,增加失业率。移入区:环境污染加剧;大量占用耕地。 39、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 深居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大风;全球变暖,蒸发量大;植被稀少;沙土疏松。 人为原因: 人口迅速增长,加剧生态压力;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40、荒漠化治理措施 1、制定相应法律法规,规范人们的行为,提高环保意识; 2、 (矫正不合理生产方式)禁樵禁采;退耕还林、退耕还牧(草) ,种草种树(“三北” 防护林) ;规定载畜量,划区管理,定期放牧,轮流打草;合理利用水资源;控制人口增 长;合理安排农林牧各业。 3、建立自然

    19、保护区(生态移民) 。 4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整治措施: 1、制定相应法律法规,规范人们的行为,提高环保意识; 2、根据“保塬、护坡、固沟”的原则,采取工程、生物、耕作措施相结合的方法,综合 治理。 第 12 页 共 21 页 工程措施:修建水库、缓坡上修建梯田、打坝淤地。 生物措施:种草种树。 耕作措施: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合理安排农林牧各业。 (合理开垦、合理放牧、矿区复垦) 42、森林的作用 1、水土流失严重区(河流上游、黄土高原区)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沙漠化严重区(沙漠边缘)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3、原始森林(雨林) :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

    20、。 4、城市(道路边、工业区边) :美化环境、吸烟滞尘、减弱噪音。 43、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 1、全球气候变暖,将使世界主要粮食带向高纬高海拔扩展。 2、地表的蒸发加大,地下水位下降,旱情趋于加重,使土地的荒漠化加剧。 3、低纬度的高温和中纬度干旱加剧,造成中、低纬度地区粮食产量下降;高纬度种植面 积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全球总的减产。 4、使农业病虫大量繁殖,因此对农作物的危害也会加剧。 5、极端天气、自然灾害增多,危害农业生产。 6、气候变化使农作物品质、产量变化。 44、治理雾霾的措施 1、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加强宣传,提高公众防范意识; 2、加强监测、预报(NARS 系统) ,

    21、制定、实施应急预案。 3、节能减排,严格控制工厂、交通工具的废气、建筑扬尘排放。 4、优化能源结构,推广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 第 13 页 共 21 页 5、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煤液化、气化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6、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7、提高植被覆盖率;8、采取“行政手段、技术手段、经济手段”综合治理。 45、某种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 1、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规范人们的行为,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2、加强监测、预报、预警; 3、制定应急预案; 4、矫正以前不好的做法,对危害进行治理; 5、采取“行政手段、技术手段、经济手段”综合治理。 46、某流域多洪涝灾害的原因、对策

    22、自然原因: 1、气象:降水时间长、雨量大(暴雨) 、范围广;2、地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3、水系:流域面积大,支流众多,扇形水系,河道弯曲,入海河道少; 4、植被: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原因: 1、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加剧水土流失,淤积河道; 2、围湖造田,湖泊调节洪水能力降低;3、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差。 对策: 1、上中游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2、中下游加固堤坝、疏浚河道、增加人海河道,兴修蓄洪、分洪水利工程; 3、加强监测、预报,制定应急预案。 第 14 页 共 21 页 47、建水库主要考虑思路 1、选库区(集水区域大小、库容量大小;淹没耕地多少、搬迁量大小;工程量大小) 2、选坝址(峡谷

    23、最狭窄处、围出口袋型库区、工程量小) 48、自然灾害的主要种类 1、气象灾害 旱涝、台风、寒潮、沙尘暴、龙卷风、雾霾、酸雨。 2、地质灾害 地震、火山爆发、滑坡、泥石流、崩塌。 3、海洋灾害 海啸、风暴潮、赤潮、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 49、原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原因 1、农业结构调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 2、耕地面积减少,城市化、工业化和交通建设占用大量耕地,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 3、市场需求的变化,使原来种粮的改种花卉、蔬菜等经济作物。 50、地壳物质循环判断 1、各种岩石都能融化为岩浆,岩浆只能转变成岩浆岩(3 进 1 出) ;或岩浆只能由变质岩 转变成(

    24、1 进 1 出) 。 2、所有岩石都有可能转变成沉积物、沉积岩;沉积物(碎屑物)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 3、岩浆岩分为喷出岩(玄武岩)和侵入岩(花岗岩) ;沉积岩(石灰岩、砾岩、砂岩、 页岩) ;变质岩(大理岩、石英岩) 。 51、建物流中心的有利条件 1、位置优越 中心位置桥头堡门户咽喉之地; 2、交通便捷 交通枢纽交通方式; 第 15 页 共 21 页 地理大题的答题套路地理大题的答题套路 地理主观大题一般分成 9 类: 一、意义类 二、评价类 三、判断类 四、描述类 五、过程类 六、分析类 七、措施类 八、比较类 九、区位类 一、意义类一、意义类 意义类题目会这样提问:“说明*在*方面的意

    25、义”“运用* 知识(原理),分析*对*的意义”等。 这种类型一般有两种考法,一是分析自然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 要从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来组织答案,对各要素的影响有则回答, 没有则不答。 比如问你水循环的意义,你就应该要答“维持全球水量平衡、水 资源更新、地球各圈层联系及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等等。 第 16 页 共 21 页 二是分析人文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 这类设问相信大家都比较熟 悉,围绕经济、生态、政治和战略四个方面宏观把握,并按照试题的 具体要求,从四个方面或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就好了。 二、评价类二、评价类 评价类试题的设问中一般有“评价”“影响”“分析”“利弊” 等关键词,常

    26、见问题有评价大型工程(如水库建设、跨流域调水、能 源跨区域调配等)带来的影响,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优劣,评价工农 业、城市区位。 这个类型有两个问法: 一是要求直接评价某个地理事物或者现象。答题要点:一要从有 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来辩证阐述;二要从多角度分析利弊。影响类的问 题可以从对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等的影响加以分析;而区位问题或 发展条件评价类问题, 可以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去分析。 二是给出限定条件,比如“与*相比,评价其优势或不足”或 “从*方面进行评价”。 一定要看清题目问的是优势还是不足,可不要脑子一热全答了, 答多了虽然也不扣分,但是你浪费的时间可不少哦。 第 17 页 共

    27、 21 页 三、判断类三、判断类 常见的判断类设问形式有:判断的分布是否合理;指出 的类型等。有的设问是“此时 A 城镇的风向是”,“四个地区中规模 最大的是”,“图中所示的是什么海区”等,分别属于对地理事物特 点、形式和分布的判断。脑海里有没有浮现类似的题目捏? 判断类也有两种问法: 一、判断是什么、属于什么。 这类问题往往是自然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判定, 解答思路主要依据 三个方面:第一,基本的规律和原理;第二,图中的信息(点、线、 面、图例和文字等);第三,基本的方法,如根据影响风的形成因素 判断风向等。 二、判断怎么样、是否合理 这类试题往往是对人类生产活动的评价, 解答这类试题的思路依

    28、据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个方面来分析。比如是否影响人 的生活需求啊,有没有增加利润,会不会污染环境啊这些。 四、描述类四、描述类 第 18 页 共 21 页 高考中特征描述类试题的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特点”, “描述状况”,“简述特征”,“从等方面归纳主 要特征”等。 具体答题思路是: 首先要明确区域位置 (海陆位置、 经纬度位置、 相对位置)和图文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特征分析;在描述时 要言简意赅,不要啰嗦,不然老师看着也烦鸭。 比如要你描述某河的水文特征, 你就围绕着“年径流总量、 汛期、 径流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含沙量、结冰期、凌汛、水能蕴藏量” 回答就好了。 五、过程类

    29、五、过程类 设问形式一般有“描述的过程”, “描述的变化过程”, “简述的成因”等。 这类问法比较灵活,比较难,要求判断起点到终点经过哪些重要 核心环节,按其发生、发展、变化的次序逐一简要描述出来。比如冷 锋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上升、风力增大,往往出现雨雪天气。 六、分析类六、分析类 第 19 页 共 21 页 通常的设问形式有“试分析*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因” “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等。 答题时一般回答自然原因或人文原因,或者两个都涉及。 自然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 植被、土壤、矿产、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方面来分析; 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

    30、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工程建 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宗教等方面来分析。 七、措施类七、措施类 措施类试题的设问中常见设问词有“措施”“ 治理方 法”“ 建议”“发展方向”等,常见问题有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的 治理措施,人口、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方法等。 例如旱灾的解决办法: 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产业结 构调整,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减轻和避免干旱的威胁;在干旱 多发地区,选种耐旱的作物;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建造防护林, 改进耕作制度等。 八、比较类八、比较类 第 20 页 共 21 页 设问方式主要有:比较图中和的差异(不同或异同), 分析和的共同特点(问题),说明图示的自然条

    31、件和类型的 差异等。 例如地表环境特征,分为气候(气候类型、湿、热、冷、干)、 地形、植被状况、土地利用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 发育程度等。 九、区位类九、区位类 设问形式一般有 “分析的条件”“分析甲、乙两地区 区位优势的共同点”“比较的区位条件”“评价的区位条 件”等。 这类题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比较全面, 要多看教材多回顾知识点啦。 答题一般回答两个方面。一是区位因素,一般包括自然因素和社 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自然因素一般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 置)、地形、气候、水源、植被、土壤、资源等方面来分析;社会经 济因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市场、政策、 科技、原料等方面来分析。二是影响某事物的区位因素有有利和不利 的两个方面。答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的要求,按规定作答哦。 第 21 页 共 21 页 高考地理大题基本上都按照以上九种类型出题, 看完的同学一起做个 小测试: Q1Q1:从地理角度说明:从地理角度说明“来桌山避暑吧来桌山避暑吧”的理论依据。的理论依据。 Q2Q2:指出三阳路越江隧道盾构施工遇到的困难。:指出三阳路越江隧道盾构施工遇到的困难。 以上两个问题分别属于 9 类主观题中的哪一种呢?留言说出答案吧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常考题答题思路答题模板汇编(含地理大题的答题套路).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649498.html
    wenku818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