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学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学案.doc》由用户(tdj2000)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 年级 数学 上册 下载 _二年级上册_人教版(2024)_数学_小学
- 资源描述:
-
1、全册导学案 第一课时:长度单位第一课时:长度单位 班级:-姓名-评价- 周培养目标:学会观察 学习目标: 1、亲身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比较。 3、锻炼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 一、自主学习 1、仿照课本第 1 页,请你用不同的物体量量书的宽,并记录下来。 书的宽大约有()个()长。 书的宽大约有()个()长。 书的宽大约有()个()长。 书的宽大约有()个()长。 2、我想问、我想说: ()。 (以上各题第二天给全班同学展示展示你的杰作,可请你家长帮忙,表演给你家长 看一看) 二、合作探究(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小
2、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互评交流,展示。) 1、小组间相互说说你的测量结果并展示展示你的量法。 2、说说你的想法。( 三、过关检测: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长度单位长度单位 班级:-姓名-评价- 周培养目标:学会观察 学习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实际感知 1 厘米。 2、感受用尺子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锻炼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 一、自主学习 1、准备一把尺子并观察尺子,说说你知道什么。 2、自学课本第 3 页,认识 1 厘米。 3、亲身感知 1 厘米,测量身边 1 厘米长的物体。 ()的长大约是 1 厘米。 ()的长大约是 1 厘米。 ()的长大约是 1 厘
3、米。 4、看我的,我会量 (以上各题第二天给全班同学展示展示你的杰作,可请你家长帮忙,表演给你家长 看一看) 二、合作探究 (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互评交流,展示。) 三、过关检测。 第三课时:长度单位第三课时:长度单位 班级:-姓名-评价- 周培养目标:学会观察 学习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米”,实际感知 1 米。 2、感受用米尺或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锻炼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 一、自主学习 1、自学课本第 4 页,认识 1 米。 1 米=()厘米 2、制作 1 米长的绳子。 3、亲身感知 1 米。用 1 米长的绳子与自己身高、双臂展开等相比
4、较。 ()大约是 1 米。 ()大约是 1 米。 ()大约是 1 米。 4、看我的,我会量。(先估计再测量) (以上各题第二天给全班同学展示展示你的杰作,可请你家长帮忙,表演给你家长 看一看) 二、合作探究 (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互评交流,展示。) 三、过关检测: 第四课时:长度单位第四课时:长度单位 班级:-姓名-评价- 学习目标: 1、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 2、会量线段、会画线段。 3、锻炼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 一、自主学习 1、自学课本第 5 页,认识线段。 (1)
5、下面这些都是线段,线段是可以()长度的。 *(2)线段都是()的,两边都有() 。 (3)量出下面线段的长度。 ()厘米()厘米()厘米 2、自学课本第 5 页,画线段并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1)画一条 3 厘米长的线段。(2)画一条 5 厘米长的线段。 (以上各题第二天给全班同学展示展示你的杰作,可请你家长帮忙,表演给你家长 看一看) 二、过关检测: ()()()()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班级:-姓名-评价- 周培养目标:学会倾听 学习目标: 1、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2、 从例 1 重点学习并解决列竖式时如何对位的问
6、题, 例 2 着重学习计算顺序。 3、 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学习重点: 正确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 学习难点:理解计算方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一、自主学习 1、口算. 20+5030+4060+2070+10 2、阅读教材主题图,理解图意,理解两个数合成一个数用加法计算。 3、例 1 是计算二(1)班和二(2)班共有多少人。应该用 ()计算。 也可 以写成竖式,用笔算: 十个十个 还可以列成: 口答:。 4、我发现两位数加两位数列式时要注意。 5、学完教材第页,理解不同的解题方法。完成教材“做一做” 。 二、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1、列式计算 2
7、、完成教材第页例 2。看图理解:这辆车可以乘()人。那么计算二(3)班和 二 ( 4 ) 班 是 否 可 以 合 乘 这 辆 车 的 问 题 首 先 要 知 道 二 ( 3 ) 班 和 二 ( 4 ) 班。列竖式计算: 然后和 70 人相比()小于() 所以二(3)班和二(4)班. 3 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 列竖式要注意, 也就是个位和 () 对齐,十位和()对齐。然后从()位开始计算。也就是()位加完后又加 () 。 4 完成教材第 10 页做一做。 三、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1、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方法:先将,然 后。 2、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
8、数用列()算式计算 3、个位加起来的数写在()的下面,十位加起来的数写在() 。 四、过关检测: 1、2 34 26 98 4 + 4 5+5 6+3 0+ 1 3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班级:-姓名-评价- 周培养目标:学会倾听 学习目标: 1、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2、会列式计算,并会自己检验对错。 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学习重点: 正确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 学习难点:理解计算方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一、自主学习 1、计算并说说是怎么计算的。 25+2343+3455+3361+25
9、 2、看教材主题图,理解图意,理解两个数合成一个数用加法计算。 3、例 1 中,这辆车可以乘坐()人,要知道能不能合坐一辆车,就要先知道二(1) 班和二(3)班。应该用 ()计算。 可以写成竖式,用笔算: 十个十个 还可以列成: 口答:。 4 、 我 发 现 就 今 天 的 算 式 也 要 注 意 列 式 时对 齐 , 从。 然后个位满 10 要十位上的数相加的时候要 记得加上。 5、学完教材第 11 页后,理解不同的列式方法。完成教材“做一做” 。 二、边练边算,并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56+3746+2425+35 1、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列竖式要注意,也就是个位和 ()对齐,
10、十位和()对齐。然后从()位开始计算。个位上满十,就向 () 。 2、完成教材第 12 页做一做。 三、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你的收获是: 你的疑惑是: 四、过关检测: 1、27364526 76364645 2、完成教材练习二第十题。 3、哪两个两位数合起来是 85?你能说出几组? 第三课时:第三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班级:-姓名-评价- 周培养目标:学会倾听 学习目标: 4、 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5、会列式计算,并会自己检验对错。 6、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学习重
11、点: 正确进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 学习难点:理解计算方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一、自主学习 1、计算并说说是怎么计算的。 27+3334+36 2、看教材主题图,读懂图意,并列式计算。 3、例 1 中,用加法解决的问题: (1) 、?列式: (2) 、?列式: 北京比多伦多多得多少票? 列式:竖式: 多伦多比北京少得多少票? 列式:竖式: 你还能题什么问题: 4、我发现就今天的算式也要注意列式时对齐,然后从() 位开始计算。也就是()位加完后又加() 。 5、学完教材第 17 页后,理解不同的列式方法。完成教材“做一做” 。 三、边练边算,并说说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4
12、31388628959271 计算方法: 。 四、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你的收获是: 你解决不了的问题是: 五、过关检测: 1、87364596 76362575 第四课时:第四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班级:-姓名-评价- 周培养目标:学会倾听 学习目标: 1、 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2、 、会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并会自己检验对错。 3、 、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学习重点: 正确进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 学习难点:理解计算方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一、自主
13、学习 1、计算并说说是怎么计算的。 47337536 2、看教材 16 页主题图,读懂图意,并提出数学然后列式计算。 3、例 1 中,用减法解决的问题: (1) 、?列式: 竖式:个位上:68 不够,向() 个位上就是()()得() 十位上就是() () *(2) 、?列式: 竖式: 个位上:6不够,向() 个位上就是()()得() 十位上退了还剩() 4、我发现今天的算式也要注意列式时对齐,然后从()位 开始计算。也就是()位计算完后又计算() 。 *、在昨天的基础上:我还知道了: 。 二、做一做、想一想 41386285927 过关检测: 1、我来改错。 2、完成教材页做一做的第 1、2
14、题。 *、减去几个以后得?算算看。 *、减法从十位开始计算方便吗?先试试再谈谈。 第五课时:第五课时: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班级:-姓名-评价- 周培养目标:学会倾听 学习目标: 、会用学过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初步学会结合信息,提出问题并正确解决问题。 、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学习重点: 理解“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数量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理解计算方法,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一、自主学习 (1) 、小红有元钱,明明比他多 2 元,明明有()元。 (2) 、小红有元钱,明明比他少 2 元,明明有()元。 (3) 、小红有元钱,他比明明多 2 元,明明有()元。 (4
15、) 、小红有元钱,他比明明多 2 元,明明有()元。 2、看教材 23 页主题图,读懂图意。 二1 班得了()面小红旗,二.2 班比二.1 班少()面,二.2 班有多少面? 从这道题可以知道二.2 班的小红旗比二.1 班的 () , 两个班相比 () 的多,() 的少,我们要求的是比较() ( 填多或少)的那一个班,所以用减法计算。 列式是: 3、二2 班得了()面小红旗,三.1 班比二.2 班多()面, 三.1 班比二.2 班() ,我们要求() (填多或少)的那一个班,所以用()计算。 列式: *4、你可以编一道类似的题吗?把它解答出来 二、议一议 通过做这两道题你知道了 :你解决不了的问
16、题是: 三、过关检测: 1、 完成教材 23 页做一做 问题一:列式: 问题二:列式: 问题三:列式: *2、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 5 题 用加法解决的问题是: 问题一:列式: 问题二:列式: 用减法解决的问题是: 问题一:列式: 问题二:列式: *3、你得出了了什么规律: 第六课时:第六课时:连加连减连加连减 班级:-姓名-评价- 周培养目标:学会倾听 学习目标: 1、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 2、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 3、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 学习重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 学习难点: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提高计算能力
17、。 一、自主学习 1、计算复习 56+3572+1983-7766-18 2、 今年农场的西瓜丰收了,2、 2 班的同学去帮助收西瓜,他们分小组进行比赛,下面是他 们比赛的统计。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28 个34 个23 个 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列式: 写写计算过程:仔细观察:你的计算过程能不能再简单一点: 3、我们一共摘了 85 个西瓜,叔叔用拖拉机运走了 40 个,小明用推车运作了 26 个,还 剩多少个? 总共 85 个西瓜,运走 40 个,就用()() ,还剩余了() ,又运走了 个,就用()() ,最后剩余了()? 用一个算式计算: 计算时:在计算时,能够口算的可以口算,不能口算的进
18、行笔算。 *4、你可以编一道类似的题吗?把它解答出来 。 二、议一议 通过做这两道题你知道了 : 你解决不了的问题是: 三过关检测: 1、在草稿本上完成 27 页的“做一做” 2、一本故事书共有 64 页,小明第一天看了 14 页,第二天看了 17 页,还有多少页没有 看? 3、图书馆 3 月借出图书 26 本,4 月借出 37 本,5 月借出 34 本。3 个月图书馆一共借出 了多少本图书? 第七课时:第七课时:加减混合加减混合 班级:-姓名-评价- 周培养目标:学会倾听 学习目标: 1、掌握加减混合竖式的写法。 2、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题目。 3、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
19、 学习重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及加减混合的方法和简便写法。 学习难点:能灵活、正确的计算加减混合的题目,并总结运算顺序。 一、自主学习 计算复习 1、25+28+3678-59-11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笔算? 2、小华有 4 支铅笔,他又买了 3 支,后来用去了 5 支,他还有()只? 3、小青有 6 支铅笔,用了 4 之后,他又买了 2 支,他现在有()支铅笔? 看教材 28 页图填空: 车上原来有 () 人, 到站后下车 () 人, 又上车 () 人,? 先算:再算: 列式:列式: 但是这样做比较麻烦,可以用一个式子计算: 算式: 竖式: 二、练习总结: 1、计算并总结规律
20、: 50+30+1870-23-2956+34-20 * 上面 3 道题都是先把()相加或相减,然后再加上或减去() 2、你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过关检测: (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 1、同学们折纸鹤庆祝元旦,第一组折了 45 只,第二组折了 36 只,他们把这些折好的 纸鹤送给孤儿院的小朋友 16 只,现在还剩下多少只纸鹤? 2、学校合唱队原有 64 人,有 7 人年毕业了,又新加入了 15 人。学校合唱队现在有多 少人? 第八课时:第八课时:加减法估算加减法估算 班级:-姓名-评价- 周培养目标:学会倾听 学习目标: 1、学会两位数加、减法估算方法 2、会用学到的估算的知识去解决生活
21、中遇到的问题。 学习重点: 初步学会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学习难点:用估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自主学习 1、写出下面的数最接近哪一个整十数。 28 ()43()24()67() 2、妈妈带了 100 元钱去买这三样东西,够吗? 热水瓶 28 元烧水壶 43 元茶杯 24 元 方法(1)热水瓶的价格大约是()元,烧水壶的价格大约是()元,茶杯的价格 大约是()元,这三样加起来大约是()元, ()()因此,100 元够了。 方法(2)买热水瓶后大约剩()元,买烧水壶后大约还剩()元, ()()买茶杯够了。 方法(3)买热水瓶和烧水壶大约花去 ()元,还剩()元, ()(买茶杯够了。 小结一下:
22、这道题里我们把 28 看成了() ,43 看成了() ,24 看成了() 二、练习总结: 1、二年级参加学校的运动会,一班 39 人,二班 42 人。二年级大约有多少人参加学 校运动会?学校准备了 62 个座位够吗? 一班可以看成是()人,二班可以看成是()人,因此: ()+()=()所以,二年级大约有()人参加。 ()()学校座位不够。 小结一下:这道题里我们把 39 看成了() ,42 看成了() ,62 看成了() 2、通过做这两道题你知道了 : 你解决不了的问题是: 三、过关检测: 1、 同学们折纸鹤庆祝元旦, 第一组折了 45 只, 第二组折了 36 只, 两个组大约折了 () 个纸
23、鹤。他们把这些折好的纸鹤送给孤儿院的小朋友 16 只,现在大约还剩下() 只纸鹤? *2、我们班有 45 人,大家要去公园划船,大船每条租金 51 元,限乘 40 人。中船每条 租金 38 元,限乘 25 人。小船每条租金 17 元,限乘 8 人。应该怎样租船?请你设计一 个乘船方案,再预算一下大约要花多少钱?哪一种方案较为经济合理? 第九课时:第九课时:我长高了我长高了 班级:-姓名-评价- 周培养目标:学会倾听 学习目标: 、正确使用各种测量工具测量物体长度及人的身高。 、学会收集、整理数据,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 3、加深对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认识 学习重点: 用正确的方法测量出物体长度 学
24、习难点:收集数据分析数据 一、自主测量,父母检查 1、测量你家的物品 你测的物品名称测量结果父母更正 (写好单位) 2、测量家人的身高 爸爸的身高是()厘米,妈妈的身高是()厘米,你的身高是()厘 米。 *3 说说你在测量中遇到的问题: 你是怎么解决的: 二、对照一下。 68 岁儿童生长发育对照表 男生女生 头围(厘米)43594258 胸围(厘米)48644763 身高(厘米)9913398132 你的头围是 () , 比标准头围 () ; 你的胸围是 () , 比标准胸围 () ; 你的身高是() ,比标准身高() *你想说: 三、明天的课堂上你还想测什么? *四、如果没有尺子,又想知道操
25、场大概有多长怎么办? 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 班级:-姓名-评价- 周培养目标:学会倾听 学习目标: 1、 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 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3、 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学习重点: 认识并会画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学习难点:能正确地画角。 一、自主学习 角的初步认识 1、自学 38 页的主题图,找出图中带红色勾画出的角。 2、自学教材 39 例 1,找出大小不同的角。 3、认识角的名称和组成部分。 一个角有()个顶点, ()条边。 4、小组交流,说一说周围那些物体的表面有角? 5、自己试着用两根纸条做一个活动的角。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