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管理学原理教案正式.doc

  •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 文档编号:1641320
  • 上传时间:2021-08-09
  • 格式:DOC
  • 页数:118
  • 大小:12.43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管理学原理教案正式.doc》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管理学 原理 教案 正式
    资源描述:

    1、教案 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 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 学时:48学分:3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物流管理(本) 授课学期:2011 至 2012学年第 一学期 教材名称: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参考资料:1管理学(邢以群版) 2 3 2011年 7月 15日 教学单元教案格式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教学时数:6授课类型: 理论课 教学目的、要求: 理解管理的概念、 管理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掌握管理的目的、 管理的二重性、 管理的职能;了解管理学的特点,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掌握管理的基本方法;掌 握管理的性质,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 教学重点: 管理的概念;管理的目的、管理的二重

    2、性、管理的职能;管理的基本方法; 掌握管理的性质。 教学难点: 对管理的理解 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讲解为主,辅之以案例教学 注:以下内容按实际需要进行取舍 教学分组;(指导教师及学生分组情况说明) 安全事项;(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人身、设备、仪器及产品等安全;操作安全规范说明;或 安全隐患防范措施等) 教学条件;(指教学场地、设施、设备、软件等要求的说明) 参考资料;(是提供给学生课后参考,辅助其掌握课程教学内容,扩大知识面的资料) 其它;(指另行增加的要素项目,由各系、教研室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教学需要自行 规定其名称和要求)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案 教学内容及过程旁批 1管理的职能和作用;2理解

    3、管理的性质;3管理者的类型及技能要 求;4管理者的角色类型;5管理学的研究对象;6管理学的特点 本章是管理学原理的导论,主要介绍管理、管理者、以及管理学的基 础知识,以使我们对管理学的基本架构有一个整体认识。 教学引入:如何协调有限资源与不断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邢以群版 P2) 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1.1管理 1.1.1管理的概念 管理一词有“管辖” 、“处理”、“管人”、“理事”等意,是指人们对一 定范围内的人员及事务进行安排和处理,以期达到预定目标的活动。现代 管理是一种高度科学化、组织化的活动。因此,现代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 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

    4、动,对组 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1.1.2管理的重要性 1管理是协作劳动的客观的、内在的、本质的要求。 2管理可以保证组织发挥正常功能 3管理可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1.1.3管理的基本职能 1计划职能。计划职能的主要任务是在对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 分析、研究和预测的基础上,对组织未来某个时期内的业务活动进行决策, 确定组织方向和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总体规划和具体行动方案,从而为 管理活动提供基本依据。 2组织职能。组织职能就是根据已制定好的计划,把组织活动的各 个要素、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合理地组织起来,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使组织的人、财、物、

    5、信息等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和利用。 3领导职能。领导职能是指组织的各级管理者利用各自的职位权力 和个人影响力去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4控制职能。控制职能就是根据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反馈信息,按照 既定的目标、计划和标准,对组织活动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及其成果进行监 督和检查,以便发现偏差,寻找和分析原因,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使工 作能按原计划进行。 1.1.4管理的性质 1 管理的二重性 管理二重性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正确理解管理的二重性,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有重要意义。第一,可 以全面认识管理的任务和作用。第二,可以全面认识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 求。第三,可以全面地认识国外

    6、的管理理论和经验。 2 管理的科学性 管理的科学性,是指在管理活动中存在着一系列基本规律,有其固有 的基本理论和科学方法。 3管理的艺术性 管理艺术是指管理者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灵活处理问题的一种 创新能力和技巧。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4管理的技术性 管理的技术性是指,管理本身具有一系列技术工具和技术方法,可以 解决实践中的技术问题。 5管理的系统性 管理的系统性是针对这样两个方面而言的:一是管理活动本身就是一 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这既体现了一个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连带关系,又说明 了过程与过程之间的有机联系。二是管理工作所要处理和涉及的因素是众 多的,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客观的、必

    7、然的、固有的联系,管理工作 也必须在充分认识这些联系的基础上层开。 6管理的创新性 管理的创新性是指把新的管理办法、新的管理手段、新的管理模式等 应用于管理实际的创新活动。 1.2管理者 1.2.1管理者的含义 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指挥他人完成具体任务的人。管理的主体是管理 者。管理者的责任是管理一个组织,对管理效用承担着重大的责任。 1.2.2管理者的分类 1按照管理者在组织中的层次,可以把管理者划分为基层管理者、中 层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三种类型。 2 按照管理者所从事的工作领域,可以把管理者划分为一般管理者和 职能管理者两种类型。 1.3.2管理者的角色 1人际关系方面(1)挂名首脑的角色。

    8、(2)领导者的角色。(3) 联络者的角色。 2信息联系方面(1)信息接受者。(2)信息传播者。(3)发言人 的角色。 3 决策方面(1)企业家的角色。(2)资源分配者角色。(3)故 障排除者。(4)谈判者角色。 1.3.2管理者的技能 1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使用技术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即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 的工作所需的技术和方法,也称专业技术能力。 2人际技能 人际技能是指与人共事、激励或指导组织中的各类员工或群体的能 力。主要包括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和激励能力。 3概念技能 概念技能是指对事物进行抽象思考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它包括要在复 杂多变的环境中纵观全局,找出关键影响因素的能力、确定和协

    9、调各方面 关系的能力以及权衡利弊和风险程度的能力等等。 1.3管理学 1.3.1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1管理学的涵义。管理学是研究各类组织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 般方法的科学。 2管理学研究的对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管理活动中的各种现象 及其内在的本质联系。 3管理学研究的内容 1.3.2管理学的特点 1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科学 2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3管理学是一门不精确的学科 4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 1.3.3学习管理学的意义 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 2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 3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 1.3.4管理学的学习方法 1准确理解

    10、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理论联系实际 3辩证思维与实践应用 本章小结 1管理是协作劳动的客观的、内在的、本质的要求。管理随着组织 规模的扩大而日益显其重要性。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 制。 2组织的管理人员按其所处的管理层次不同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 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按其所从事的工作领域不同可分为一般管理者和 职能管理者。 3管理人员能否开展行之有效的管理工作,取决于他是否具备了相 应的管理技能,即: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管理者所处的层次 不同,所需掌握的各种管理技能的比例也有所不同。 4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组织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 科学。管理学以一般组织的管理

    11、为研究对象。本书以管理的基本职能为主 线,重点阐述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5学习和研究管理学,要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为指导, 综合运用系统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学会辩证思维与实践应用。 作业布置:(包括作业、思考题、讨论题、实验实训报告、实实训练习 等) 浏览世界经理人网站 课后小结: (教师完成本教学单元教学后对教学设计、教学重难点把握、教学方法应 用、教学效果等课堂教学过程情况的总结与分析,为以后教学提供经验和 素材) 教学单元教案格式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教学时数:6授课类型: 理论课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沿革与

    12、主要管理理论的应用背景、主要内容。 2、理解西方管理思想与中国管理思想的文化背景差异。 教学重点: 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沿革与主要管理理论的应用背景、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西方管理思想与中国管理思想的文化背景差异。 教学方法和手段: 1、课前布置思考题与阅读材料:孙子兵法与企业管理 中国式管理 (曾仕强)三国演 义中的管理原理 2、课堂讲授与案例剖析 注:以下内容按实际需要进行取舍 教学条件;(指教学场地、设施、设备、软件等要求的说明) 参考资料;(是提供给学生课后参考,辅助其掌握课程教学内容,扩大知识面的资料) 其它;(指另行增加的要素项目,由各系、教研室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教学需要自行

    13、规定其名称和要求)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案 教学内容及过程旁批 1、中国传统管理思想;2、西方传统管理思想;3、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 发展; 4、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教学引入(可选): 从管理理论应用的“适用性”与“先进性”谈开来 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第一节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一:中国传统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五千年的文化,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都是中国的文化背景,在研究现代管 理思想的时候,不能不首先研究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 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 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1:宏观管理的治国学(财政赋税、人口管 理、货币管理、等) 2:微观管理的治生学(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等) (一

    14、)顺道顺应宏观的治国理论和客观的经济规律 (二)重人 1:重人心向背2:重人才归离 (三)人和调整人际关系,讲团结、上下和、左右和 (四)守信信誉是人类社会人们之间建立稳定关系的基础 (五)利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六)求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思想方法和行为的准则 (七)对策运筹谋划,以智取胜。两个要点1:预测 2:运筹 (八)节俭理财和治生都提倡开源节流,勤俭治国 (九)法治我国的法治思想起源于先秦法家和管子,后逐渐演变 成一套法治体系 第二节西方传统管理思想 一: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 1: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英国) 认为:劳动是人民财富的源泉,各国人民每年消费的一切

    15、生活用品的源泉 是本国人民每年的劳动。亚当。斯密在分析“劳动生产力”的因素时,特 别强调了“分工”的作用。 2:查理。巴贝奇(英国) 发展了亚当。斯密的观点,提出了关于生产组织机构和经济学方面的带有 启发性的问题。巴贝奇提出了“边际熟练”原则,即对技艺水平、劳 动强度定出界限,作为报酬的依据。 3:罗伯特。欧文(英国的空想主义家) 经过一系列的试验,提出了“在工厂生产中重视人的因素”。欧文是人事 管理的创始人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之父 泰罗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管观点 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2:达到

    16、最高效率的重要手段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方法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要求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 来一个彻底的改变 泰罗提出的以下管理制度 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效率 2: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 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 4: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 5:使管理和劳动分离,把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 职能 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 年 亨利。甘特 重要贡献之一是设计了一种用线条表示的计划的因素成“甘特图” 代表作工业的领导1916,工作组织1919 布雷斯及他的妻子 两人以进行“动作研究”而

    17、著称 泰罗及其他同期先行者的理论和实践构成了泰罗制。“泰罗制”着重解决 的问题是用科学的方法提高生产现场的生产效率问题 (二)对“泰罗制”的评价 “泰罗制”应用在生产现场管理中效果显著,但其推广却很不顺利,遭到 了资本家和工人的反对。“泰罗制”当时之所以遭到反对,一方面是因为 社会上传统意识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它本身也存在着弱点,我们应当 用历史的观点客观地评价。 1:它冲破了传统地落后地经验管理办法,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创立 了一套具体地科学管理方法 2:科学地管理方法和科学地操作程序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二三倍,推动了 生产地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地发展。 3:由于管理职能于执行职能地分离,企

    18、业中开始有一些人专门从事管理 工作 4:泰罗把人看成会说话的机器,只能按照管理人员的决定、指示、命令 执行劳动,在体力技能上受很大的压榨 缺陷 泰罗制是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同时也受到历史条件和个人经历 的限制,它的科学管理所涉及的问题比较小,管理的内容比较窄,企业的 财务、销售、人事等方面的活动都没有涉及。 (三)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 泰罗制在科学管理中的局限性主要是由法国的亨利。法约尔加以补充的。 “组织理论”的中心问题: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的合理化,管理人员职责 分工的合理化。 法约尔:认为要经营好一个企业,不仅要改善生产现场的管理,而且应当 注意改善有关经营的六个方面的职能 技

    19、术职能、经营职能、财务职能、安全职能、会计职能、管理职能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14 条原则 1:分工 2:权力与责任3 :纪律 4 :统一命令 5:统一领导6 :员工个人要服从整体7 :人员的报酬要公平 8:集权 9:等级链10 :秩序 11 :公平 12:人员保持稳定13:主动性14 :集体精神 法约尔的贡献:在管理的范畴、管理的组织理论、管理的原则方面提出了 崭新的观点 马克斯。韦伯:德国社会学家,在组织体系和组织原则方面提出了若干新 的理论 第三节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1:世界大战结束后,工业发达的国家的劳工运动有了发展,劳资矛盾尖 锐 2:企业规模在激烈竞争中迅速扩大

    20、3:科学技术的个发展 4:职工队伍的结构、文化程度都有了变化 社会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为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a:突出了企业的经营决策问题 b:要求运用更先进的管理手段 c:要求管理理论和经营方法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一:行为科学学派 (一)行为科学的由来 泰罗制的“科学管理“理论把人看成“经济人”而行为科学把人看成“社 会人” 即:影响工人生产效率的因素除了物质条件外,还有人的工作情绪。 行为科学一门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科学 (二)“行为科学”的早期理论人群关系论(代表人:梅奥) 霍桑试验 目的:找出工作条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以寻求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经 过程:试验首先从变化现场工作的照明强度着

    21、手。研究人员将参加工作的 工人分成两组,一组为试验组,一组为控制组。控制组一直在平常的照明 强度下工作,而试验组则给予不同的照明强度。当试验组的照明强度逐渐 增大时,试验组的生产增长比例与控制组大致相同,当试验组的照明强度 逐渐降低时,试验组的产量明显下降。试验表明,照明度的一般改变不是 影响生产率的决定因素。后来再进行其他方面的试验。 观点: 1: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 2:满足工人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3:企业中实际存在一种“非正式组织”企业职工在共同工作和共同 生产中必然产生相互之间的人群关系,产生共同的感情,自然形成一种行 为准则和惯例,要求个人服从。这就构成了“非正式

    22、组织” 4: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 影响:人群关系理论是“行为科学”管理学派的早期思想,它只强调要重 视人的行为,而行为科学还要求进一步研究人的行为规律,找出产生不同 行为的影响因素,探讨如何控制人的行为以达到预定目标。 (三)“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 1: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 尚未满足的需要为目标而驱使的行为目标的满足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的观点 a:一个人的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什么,尚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 需要能够影响行为 b: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某一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需要才出现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感情和归属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 缺点:缺乏

    23、客观实际性 2: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 赫茨伯格抛弃了传统的观点:满意(对立面)不满意 提出新观点:满意没有满意没有不满意不满意 调查认为: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都是工作的性质和内容方面的。而使他 们不满意的因素都是工作环境或者工作关系方面的。赫茨伯格把前面的因 素叫激励因素,后者叫保健因素 (1) 保健因素:当这类因素得到改善时,职工的不满就会消除,但是, 保健因素对职工起不到激励的积极作用。 包括:企业的政策与行政管理、监督、与上级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工 作安全 个人生活、工作条件等 (2) 激励因素:这些因素具备时可以起到明显的激励的作用,当这类因 素不具备时,也不会造成职工的极大不满。 包

    24、括:工作上的成就感、受到重视、提升、工作本身的性质、个人发展的 可能性、职责 结论:激励因素是以工作为中心的,即以对工作本身是否满意,工作中个 人是否有成就、是否得到提升为中心的。而保健因素则与工作的外部环境 有关,属于保证工作完成的基本条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赫茨伯格 的双因素理论有很大的相似性,马斯洛的高需要层次即赫茨伯格的激励因 素。而为了维持生活所必须满足的低层次需要相当于保健理论 3:X、Y理论 (1) X 理论和 Y理论麦戈雷格 X 理论的主要观点:人的本性是坏的,一般人都好逸恶劳,尽可能逃避工 作的特性,由于人有厌恶工作的特性,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仅用奖励的 办法是不够的,

    25、,必须进行强制、监督、指挥、对惩罚进行威胁,才能使 他们努力地去完成工作目标。一般人胸无大志,通常满足于平平稳稳地完 成工作。 Y 理论的主要观点:人都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对工作的喜欢取决于他们把 工作看成是一种满足还是一种惩罚。人们在通常情况下愿意承担责任,人 们都热衷于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制造性。 结论: x 理论假设较低层次的需要支配着个人的行为,y 理论则假设高层 次的需要支配着人的行为。麦戈雷格认为y 理论比 x 理论更实际有效,因 此他建议让员工参加工作于决策。为员工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建立 良好的群体关 (2) 超 Y 理论乔伊。洛尔斯 主要观点:管理方式要由工作性质、成员素质等来

    26、决定 不同的人对管理方式的要求不同。有人希望有正规化的组织与规章条例来 要求自己的工作,而不愿参与问题的决策去承担责任。这种人欢迎以x 理 论来指导工作,有的人则需要更多的自治责任和发挥个人创造性的机会。 这种人则欢迎用y 理论来指导工作。 4:Z 理论威廉。大内 主要观点:认为企业管理当局与职工的利益是一致的,两者的积极性可融 为一体。 管理的主要内容:a:企业对职工的雇佣应是长期的而不是短期的 b:上下结合制定决策,鼓励职工参与企业的管理工作 c:实行个人责任制 d:上下级之间关系要融洽 e:对职工要进行知识全面的培训,使职工有多方面工作的经验。 F:相对缓慢的评价和稳步提拔 G :控制机

    27、制要较为含蓄而不正规,但检测手段要正规 二:“管理科学”学派 (一)管理科学学派的特点 1:生产和经营各项领域的各项活动都以经济效果好坏作为评价标准,即 要求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使衡量的标准定量化,借助数学模型找出最优的实施方案和描述事物 的现状及发展规律,摒弃单凭经验和自觉确定经营目标与方针的做法 3:依靠计算机进行各项管理 4:强调使用先进的科学理论和管理方法 主导思想:使用先进的数理方法及管理手段,使生产力得到最合理的组织 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而较少考虑人的行为因素 (二)数学模型与“管理科学” 1:根据模型的作用可分为:描述性模型和指示性模型 2:根据模型的变量种类分为

    28、:确定性模型和随机性模型 (三)系统管理理论的应用 把管理对象看作一个整体,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研究企业管理的 任何个别事物,都要从系统的整体出发,既要研究出此事物与系统内各组 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又要研究此事物同系统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 系统的 6 要素:人、物质、财、任务、信息、设备。企业的具体组织是各 式各样的, 但可按照理论将上述6 个要素分为许多个系统,如技术子系统、 财务子系统等! 三:“决策理论”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是以统计学和行为科学作为基础的。 “决策理论”学派主要观点: 1:管理就是决策 2: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图) 程序化决策:按既定的程序所进行的决策,往往

    29、可制定一个例行程序的 非程序化决策:新发生的,非结构性的,问题极为重要、复杂、没有例行 程序可循的决策。 四:对现代管理理论的思考 五:新经济时代管理思想的变革 新经济时代的特征:信息化、网络化、知识化、全球化 (一)管理思想的创新 传统:以资源短缺性原理和投资收益递减规律为理论基础 新经济时代:以知识的无限性和投资收益递增规律为指导思想 (二)管理原则的创新 前四代管理思想的基本原则: 1:劳动的分工和再分工、自身利益(亚当。斯密)2 :依据精细划分的 工作付酬(巴贝奇) 3:管理的分工和再分工、体力与脑力分离(泰罗)4 :所有权和管理权 分离(泰罗、韦伯) 5:每个人应该只有一个上司(法约

    30、尔)6 :自动化运动 新经济时代的管理的原则基础: 1:对等的知识联网2:集成的过程 3:对话式工作4 :人类的时间与计时 5:建立虚拟企业与动态团队 (三)经营目标创新 1:以可持续发展代替利润最大化2 :以公司市场价值代替市场份额 (四)经营战略创新 传统的竞争战略: “零和博弈”信息时代: 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双赢原则” (五)生产系统创新 1990 年代后由MPR 和 MPR2 发展出 EPR(企业资源计划) EPR 的核心思想: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2 :体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 和敏捷制造的思想。3 :体现事先计划和事中控

    31、制的思想 (六)企业组织创新 1: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由极端化向扁平化方向发展2 :建立学习型组织 3:规模经济的传统正在改变4 :虚拟公司正在代替传统的实体型企业 第三节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中国官僚资本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的管理 (二)我国革命根据地公营企业的管理 (三)全面学习西方的管理模式 (四)探索中国现在管理模式 二: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一)由国内管理向国际化管理转化 (二)由科学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化 (三)由首长管理向人性化管理转化 (四)由政府管理向民营化管理转化 (五)由封闭式实体管理向开放式虚拟管理转化 作业布置: 1泰罗的科学

    32、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贡献。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贡献。 3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贡献。 4梅奥根据霍桑实验提出了哪些新的理论观点? 5行为科学的特点是什么?贡献是什么? 6现代管理理论有哪些特点? 7几种主要的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 课后小结: (教师完成本教学单元教学后对教学设计、教学重难点把握、教学方法应 用、教学效果等课堂教学过程情况的总结与分析,为以后教学提供经验和 素材) 教学单元教案格式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 教学时数:4授课类型: 理论课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 使学生对理解并掌握管理基本原理,同时, 对管理者

    33、应具备的思维方式有初 步认知。 教学重点: 系统原理、责任原理、人本思想。 教学难点: 管理者应具备的思维方式 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讲授为主 注:以下内容按实际需要进行取舍 教学分组;(指导教师及学生分组情况说明) 安全事项;(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人身、设备、仪器及产品等安全;操作安全规范说明;或 安全隐患防范措施等) 教学条件;(指教学场地、设施、设备、软件等要求的说明) 参考资料;(是提供给学生课后参考,辅助其掌握课程教学内容,扩大知识面的资料) 其它;(指另行增加的要素项目,由各系、教研室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教学需要自行 规定其名称和要求) 课程教案 教学内容及过程旁批 1、管理原理的特征

    34、;2、系统原理;3、人本原理;4、责任原理;5、效 益原理; 6、伦理原理。 教学引入(可选): 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础思维方法:发散思维与系统思考。 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管理原理的特征 一: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 指对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总结而形成的基本真理,它是 现实管理现象的抽象,是对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高度综合与概括 1:客观性2 :概括性 3 :稳定性4 :系统性 二: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制,避免盲目性2 :有助于掌握管理的基 本规律 3:有助于迅速找到解决管理问题的途经 第二节系统原理 一:系统的概念 是指若干相互联

    35、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 有机整体 二:系统的特征 1:集合性。这是系统最基本的特征。一个系统至少由两个及两个以上的 系统构成。 2:层次性。系统的结构是有层次的,构成一个系统的子系统和子子系统 分别处于不同的地位 3:相关性。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就是系统的 相关性 三:系统原理要点 1:整体性原理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关系以 整体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从整体,使整体效果为最佳 2:动态性原理系统作为一个运动着的有机体,其稳定状态是相对的, 运动状态则是绝对的。 3:开放性原理明智的管理者都应当从开放性原理出发,充分估计外 部与本

    36、系统的联系,努力扩大本系统从外界吸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 4:环境适应性原理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外界不断发生联系的 5:综合性原理把系统的各部分各方面和各种因素联系起来,考察其 中的共同性和规律性 2个含义 a:系统目标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b:组织的产品是综合而制造的 第三节人本原理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20 世纪末管理理论发展的主要特点 主要观点: 一:职工是企业的主体 (一)要素发展阶段泰罗“科学管理”阶段 早期的管理理论基本上限于把劳动者视为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 因素。泰罗之 后的几十年中所有对劳动和劳动力的研究大多都未摆脱把人视为机器附 属物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二)行为研究阶段马斯

    37、洛、赫茨伯格等 二战后,一部分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意识到劳动者的行为决定了企业 的生产效率、质量和成本。劳动者的需要是多方面的,经济需要只是其中 的一种。 (三)主体研究阶段 70 年代以后企业界逐渐意识到职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性,逐渐 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二: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 两种不同的途经 1:高度集权,从严治厂,依靠严格的管理使得企业目标统一,行动一致, 从而实现高的工作效率。 2:适度分权,民主治厂,依靠科学管理和职工参与使个人利益和企业利 益联系在一起,使职工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自觉努力的奋斗,从而实现高的 工作效率。 两种途经的根本不同之处:a:前者职工处于

    38、被动地位,职工是管理的客 体 b:后者职工处于主动地位,职工是管理的主体 三: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四:管理是为人服务的 1:企业要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研究市场需求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据此 确定企业的经营和产品发展的方向。 2:企业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提高设备和材料的使用效率,降低成本 3:企业要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研究企业的消费者 总结: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是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第四节责任原理 一:明确每个人的职责 挖掘人的潜能的最好的办法是明确每个人的职责 1:职责的界限要清楚2 :职责中要包括横向联系的内容3 :职责要落实 到人 二:职位设计和权限委任要合理

    39、 一个人对工作是否能做到完全负责取决于三个因素 1:权限:实行任何管理都要借助于一定的权力,没有一定的权力任何人 都不可能对工作实行真正的管理。 2:利益:完全负责意味着要承担风险,任何的管理者在承担风险的同时 都要对收益进行权衡。这种利益不仅仅是物质利益,还包括精神利益。 3:能力:能力是完全负责的关键因素。 职责和权限、利益、能力之间的关系遵守等边三角形 三: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 第五节效益原理 效益管理的永恒主题。任何组织的管理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效益,效益 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一:效益的概念 效益、效率、效果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效果:由投入经过转换而产出的成果,其

    40、中有的是效益的,有的是无效益 的 效率:单位时间内所取得的效果的数量,反映了劳动时间的利用状况,与 效益有一定的联系 效益: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管理,可从社会和经济两个不同角 度去考察,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比社会效益直接、明显,可 有效度量;社会效益则难以计量,只能借助于其他形式来间接考察 二:效益的评价 不同的主体可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所以效益的评价没有一个绝对的标 准。不同的评价和标准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不同的评价都有它的长处和不 足,应配合运用,以求获得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 三:效益的追求 1:管理效益的直接形态是通过经济效益而得到表现的。 2:影响管理效益的因素很多,其

    41、中主题管理思想正确与否占有相当重要 的地位。 3:追求局部效益必须同追求全局效益协调一致。4 :管理应追求长期稳 定的高效益。 5:建立管理活动的效益观。 第六节伦理原理 伦理是指导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在当今世界,一个组织要维 持足够长的生命力,不仅需要遵守法律,还需要遵守伦理规范或讲究伦理。 对于伦理的重视,有助于经济组织取得较高的经济利益。 一:伦理的重要性 举例说明1:强生公司1982 年案例 2 :美国埃可森公司1989 年案例 二:伦理的特性 1:非强制性伦理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起作用,体现了 自觉性和内在性 2:非官方性伦理是约定俗成的,不需要通过行政命令或法定程序

    42、来 制定 3:普适性所有人都受伦理的指导、调节和约束4 :扬善性 三:伦理与法律的关系 伦理和法律在内容上相互渗透。伦理是不成文的法律,法律是最低程度的 伦理。伦理和法律在作用上相互补充。伦理可以引导人们遵守法律,而法 律可以作为维护伦理的威慑力量 四:伦理与效益的关系 企业的伦理经营不仅使除所有者之外的利益相关者(债权人、 员工、 顾客、 供应者、竞争对手、社区和政府)的利益得到不同程度的增进,而且使企 业自身的效益得到提高。 1:企业的伦理经营意味着企业注重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而需付出 一定的成本 2:伦理与效益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 3:历史证明效益和伦理具有兼得的可

    43、能性 作业布置:(包括作业、思考题、讨论题、实验实训报告、实实训练习 等) 1、什么是系统?系统有哪些基本特征?管理者应从系统原理中得到哪些 启示? 2、如何理解责任原理?责任原理的本质是什么?管理者应从责任原理中 得到哪些启示? 3、为什么说“情商的核心是责任”? 4、如何理解“以人为本”? 课后小结: (教师完成本教学单元教学后对教学设计、教学重难点把握、教学方法应 用、教学效果等课堂教学过程情况的总结与分析,为以后教学提供经验和 素材) 教学单元教案格式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第四章管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时数:4授课类型: 理论课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 使学生初步理解

    44、管理方法论, 理解各种管理方法的 内涵。 教学重点: 各种管理方法的内涵 教学难点: 管理方法论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根据教学目的进行教学方式(讲授、演示、实验、实作、讨论、 案例分析、仿真或真实现场实作指导等)、教学辅助手段(教具、模型、图表、实物、现代 教学设施设备,以及特殊教学或实践环境等)、师生互动、板书等的设计。要能有效地调动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 注:以下内容按实际需要进行取舍 教学分组;(指导教师及学生分组情况说明) 安全事项;(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人身、设备、仪器及产品等安全;操作安全规范说明;或 安全隐患防范措施等) 教学条件;(指教学场地、设

    45、施、设备、软件等要求的说明) 参考资料;(是提供给学生课后参考,辅助其掌握课程教学内容,扩大知识面的资料) 其它;(指另行增加的要素项目,由各系、教研室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教学需要自行 规定其名称和要求)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案 教学内容及过程旁批 1、管理的方法论;2、管理的法律方法;3、管理的行政方法;4、管理的 经济方法; 5、管理的教育方法;6、管理的技术方法。 教学引入(可选): 从方法论的重要性开始讲解 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第四章管理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管理的方法论 一:管理方法的重要性是在管理活动中为实现管理目标、保证管理活 动顺利进行所采取的工作方式 二:管理哲学是关于管理的世界

    46、观和方法论,是管理主客体矛盾运动 规律的科学 管理哲学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管理的辨证法。2:管理的方法论 3:管哩文化4 :管理的科学价值观 三:关于管理方法的分类 管理方法一般分为:管理的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 技术方法。 第二节管理的法律方法 一:法律方法的内容与实质 内容:通过各种法律、法令、条例和司法仲裁工作,调整社会经济的总体 活动和各企业单位在微观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关系,以保证和促进社会经 济发展的管理方法 实质:体现全体人们的意志,并维护他们的根本利益,代表他们对社会经 济、政治、文化活动实行强制性的统一的管理 二:法律的特点与作用 严肃性、规范性、强制

    47、性 三:法律方法的正确运用 第三节管理的行政方法 一:行政方法的内容和实质 内容: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运用命令、规定、指示、条例等行政手段按 照行政系统和层次,以权威和服从为前提,直接指挥下属工作的管理方法 实质:通过行政组织的职务和职位来进行管理 特别强调职责、职权、职位而并非个人的能力或特权 二:行政方法的特点和作用 1:权威性行政方法所依托的基础是管理机关和管理者的权威。 2:强制性行政权力机构和管理者所发出的命令、指示等对管理对象 具有程度不同的强制性,行政方法就是通过这种强制性来达到指挥与控制 的目的 3:垂直性行政方法是通过行政层次来实施的,基本上属于 “条条 “的 纵向垂直管理

    48、4:具体性5 :无偿性 行政方法的作用 1:有利于组织内部统一目标,同意意志。2 :行政方法是实施其他各种 管理方法的必要手段 3:可以强化管理作用,便于发挥管理职能。4 :行政方法便于处理特殊 问题 三:行政方法的正确运用 1: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行政方法的本质是服务2:行政方法的管理效果为 领导者水平所制约 3:信息在运用行政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4:行政方法由于借助了职位的权力,所以对下属有较强的约束力。,这种 特点使得上级在使用行政方法时忽视了下属的正确意见和合理的要求,不 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第四节管理的经济方法 一:经济方法的内容与实质 经济方法: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各种经

    49、济手段,调节不同主体之间的 关系,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管理方法。不同的经济手段在 不同的领域中发挥的作用不同。 (一)价格 价格是计量和评价劳动的社会标准,价格体系合理,是社会经济活动能实 现良性循环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 (二)税收 税收是国家取得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经济重要手段 之一。 (三)信贷 信贷是最为灵活、有效的经济杠杆,是银行存款、 贷款等信用活动的总称, 具体的手段主要有:多贷、少贷、差别利率和贷款期限等。 (四)利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是反映经济组织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标,利润把企 业的经济利益和职工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促使职工从个人利益的角度去

    50、 考虑企业的经营及其结果。 (五)工资 此经济手段直接涉及到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的物质利益,正确使用它,对于 调动企业的经营积极性和职工的个人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六)奖金与罚款 奖金和罚款最重要的是严明,该奖即奖,当罚则罚。只有如此才能成为有 效的管理手段。 管理的经济方法的实质是围绕物质利益,运用各种经济手段正确处理好国 家、集体与劳动者个人三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最大限度的调动各方面的积 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 二:经济方法的特点 利益性、关联性、灵活性、平等性 三:经济方法的正确应用 1:注重经济方法和教育方法的有机结合2 :注重经济方法的综合运用和 不断完善 第五节管理的教育方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管理学原理教案正式.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64132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