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 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讲义.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 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讲义.doc》由用户(大布丁)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新教材 【2021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 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讲义 2021 新教材 人教版 高中物理 必修 一册 实验 探究 两个 角度 合成 规律 讲义 下载 _必修 第一册_人教版(2019)_物理_高中
- 资源描述:
-
1、1 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实验目标实验目标:1.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2.练习用作练习用作 图法求两个力的合力。图法求两个力的合力。 一、实验原理和方法一、实验原理和方法 1合力合力 F的确定的确定:一个力:一个力 F的作用的作用效果效果与两个共点力与两个共点力 F1与与 F2共同作共同作 用的用的效果效果都是把橡皮条拉伸到某点,则都是把橡皮条拉伸到某点,则 F为为 F1和和 F2的合力。的合力。 2合力理论值合力理论值 F 的确定的确定: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
2、 F1和 和 F2的合力的合力 F 的图的图 示。示。 3平行四边形定则的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的验证: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比较比较 F和和 F 是否是否 大小大小相等,相等,方向方向相同。相同。 二、实验器材二、实验器材 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两只两只)、橡皮条、细绳套、橡皮条、细绳套(两个两个)、三角板、刻度、三角板、刻度 尺、图钉尺、图钉(若干若干)、铅笔。、铅笔。 三、实验步骤三、实验步骤 1仪器的安装仪器的安装: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方木板上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方木板上。 。用图钉把橡皮用图钉把橡皮 条的一端固定在条
3、的一端固定在 A 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如图所示。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如图所示。 2操作与记录操作与记录 (1)两力拉两力拉: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两个细绳套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地拉橡皮条, 使橡皮条伸长使橡皮条伸长,结点结点到达某一位置到达某一位置 O(如图所示如图所示)。用铅笔描下用铅笔描下结点结点 O 的位置和两的位置和两 条细绳套的条细绳套的方向方向,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2)一力拉: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与前面一力拉: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
4、结点拉到与前面 相同相同的位置的位置 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读数和细绳套的和细绳套的方向方向。 (3)改变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再重做两次实验。改变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再重做两次实验。 2 四、数据处理四、数据处理 1用铅笔和刻度尺从结点用铅笔和刻度尺从结点 O 沿两条细绳方向画直线沿两条细绳方向画直线, ,按选定的标度作出这按选定的标度作出这 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F1和和 F2的图示的图示,并以并以 F1和和 F2为邻边用刻度尺作平行四为邻边用刻度尺作平行四 边形,过边形,过 O 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此对角线即为合力点画平行四边
5、形的对角线,此对角线即为合力 F 的图示。的图示。 2 用刻度尺从用刻度尺从 O 点按同样的标度沿记录的方向作出实验步骤点按同样的标度沿记录的方向作出实验步骤(2)中弹簧测力中弹簧测力 计的拉力计的拉力 F的图示。的图示。 3 比较比较 F 与与 F是否完全重合或几乎完全重合是否完全重合或几乎完全重合, 从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从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五、误差分析五、误差分析 (1)读数误差:弹簧测力计数据在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大一些,读数时眼睛读数误差:弹簧测力计数据在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大一些,读数时眼睛 一定要正视,要按有效数字正确读数和记录。一定要正视,要按有效数字正确读数和记录。 (2)
6、作图误差:作图误差: 结点结点 O 的位置和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方向画得不准确,造成作图误差。的位置和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方向画得不准确,造成作图误差。 两个分力的起始夹角两个分力的起始夹角太大太大,如大于如大于 120,再重复做两次实验再重复做两次实验,为保证结为保证结 点点 O 位置不变位置不变(即保证合力不变即保证合力不变),则,则变化范围不大,因而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变化范围不大,因而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 不显著,读数误差较大,导致作图产生较大误差。不显著,读数误差较大,导致作图产生较大误差。 作图比例不恰当、不准确等造成作图误差。作图比例不恰当、不准确等造成作图误差。 六、注意事项六、注意事项
7、1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1)测量前应首先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前应首先检查弹簧测力计的零点零点是否准确,注意使用中不要超过其是否准确,注意使用中不要超过其 弹性限度弹性限度。 (2)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平行,且拉力应沿,且拉力应沿轴线轴线方向。弹簧方向。弹簧 测力计的指针、拉杆都不要与刻度板和刻度板末端的限位孔发生测力计的指针、拉杆都不要与刻度板和刻度板末端的限位孔发生摩擦摩擦。 (3)读数时应正对、读数时应正对、平视平视刻度,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刻度,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2规范实验操作规范实验操作 (1)位置不变:在同
8、一次实验中,将橡皮条拉长时结点的位置位置不变:在同一次实验中,将橡皮条拉长时结点的位置一定要相同一定要相同。 (2)角度合适:两个弹簧测力计所拉细绳套的夹角不宜太小,也不宜太大,角度合适:两个弹簧测力计所拉细绳套的夹角不宜太小,也不宜太大, 以以 60100为宜。为宜。 (3)在不超出弹簧测力计量程及在橡皮条弹性限度内的前提下,测量数据应在不超出弹簧测力计量程及在橡皮条弹性限度内的前提下,测量数据应 尽量大尽量大一些。一些。 (4)细绳套应适当长一些,便于确定力的方向。不要直接沿细绳套方向画直细绳套应适当长一些,便于确定力的方向。不要直接沿细绳套方向画直 3 线,应在细绳套两端画个投影点,去掉
9、细绳套后,连直线确定力的线,应在细绳套两端画个投影点,去掉细绳套后,连直线确定力的方向方向。 3规范合理作图规范合理作图: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选定的标度要相同: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选定的标度要相同, , 并 且 要 恰 当 选 定 标 度 , 使 力 的 图 示 稍 大 一 些 。并 且 要 恰 当 选 定 标 度 , 使 力 的 图 示 稍 大 一 些 。 对实验原理及实验操作的考查对实验原理及实验操作的考查 【例【例 1】某同学做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 其中其中 A 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
10、,O 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 和和 OC 为细绳为细绳。图图 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甲甲乙乙 (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 F 与与 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两力中,方向一定沿 AO 方向的方向的 是是。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建立物理模型法 (3)实验时,主要的步骤是:实验时,主要的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
11、白纸钉在方木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 板上;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 A 点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 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 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 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 使橡皮条伸长使橡皮条伸长, 结点到达某一位置结点到达某一位置 O,记录下,记录下 O 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
12、力 F1和和 F2的的 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 F; 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读出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 F的图示;的图示; 4 F比较比较 F和和 F 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上述步骤中,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和和; 遗漏的内容分别是遗漏的内容分别是 和和。 解析解析(1)由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
13、至由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至 O 点的拉力一定沿点的拉力一定沿 AO 方向方向; 而根而根 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合力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合力,由于误差的存在由于误差的存在,不一定沿不一定沿 AO 方向方向,故一定故一定沿沿 AO 方向的是方向的是 F。 (2)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它们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它们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 替代,故替代,故 B 正确。正确。 (3)根据根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的操作规程可知,有重要遗漏实验的操作规程可知,有重要遗漏 的步骤的序号是的步骤的序号是 C、E。 在在 C
14、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E 中未说明是否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中未说明是否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 一位置一位置 O。 答案答案(1)F(2)B(3)CEC 中应加上中应加上“记下两条细绳的方记下两条细绳的方 向向”E 中应说明中应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 O” 对实验过程及数据处理的考查对实验过程及数据处理的考查 【例【例 2】在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实验中,现有木板现有木板、白纸白纸、图钉图钉、 橡皮筋、细绳套和一把弹簧秤。橡皮筋、细绳套和一把弹簧秤。 (1)为完成实验,某同学另找来一根弹簧,先测量其劲度
15、系数,得到的实验为完成实验,某同学另找来一根弹簧,先测量其劲度系数,得到的实验 数据如表:数据如表: 弹力弹力 F/N0.501.001.502.002.503.003.50 伸长量伸长量 x/(10 2) m 0.741.802.803.724.605.586.42 根据表中数据在图甲中作出根据表中数据在图甲中作出 Fx 图像并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图像并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 k N/m。 5 甲甲 (2)某次实验中某次实验中,弹簧秤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弹簧秤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其读数为N;同时同时 利用利用(1)中结果获得弹簧上的弹力值为中结果获得弹簧上的弹力值为 2.50 N,请
16、在下面虚线框中画出这两个共,请在下面虚线框中画出这两个共 点力的合力点力的合力 F合 合。 。 (3)由图得到由图得到 F合 合 N。 解析解析(1)以水平方向为以水平方向为 x 轴轴,竖直方向为竖直方向为 F 轴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建立直角坐标系,然后描然后描 点点,选尽可能多的点连成一条线选尽可能多的点连成一条线,其图线的斜率即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其图线的斜率即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k,在直线在直线 上任取一点,如上任取一点,如(610 2,3.2),则 ,则 k 3.2 610 2 N/m53 N/m。 (2)弹簧秤的读数为弹簧秤的读数为 2.10 N,选标度,合力的图示如图所示。,选标度,合力的
17、图示如图所示。 (3)经测量,合力经测量,合力 F合 合 3.3 N。 答案答案(1)见解析图见解析图53(说明:说明:2 范围内都可范围内都可) 6 (2)2.10(说明:有效数字位数正确,说明:有效数字位数正确,0.02 范围内都可范围内都可)见解析图见解析图 (3)3.3(说明:说明:0.2 范围内都可范围内都可) 实验拓展与创新实验拓展与创新 【例【例 3】某同学尝试用橡皮筋等器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某同学尝试用橡皮筋等器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两他找到两 条相同的橡皮筋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以及刻度尺、三角板三角板、铅
18、笔铅笔、细细 绳绳、白纸白纸、钉子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与细绳连接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与细绳连接,结点为结点为 O, 细绳下挂一重物,两橡皮筋的另一端也都连有细绳。实验时,先将一条橡皮筋细绳下挂一重物,两橡皮筋的另一端也都连有细绳。实验时,先将一条橡皮筋 的另一端的细绳固定在墙上的钉子的另一端的细绳固定在墙上的钉子 A 上上,另一条橡皮筋任其下垂另一条橡皮筋任其下垂,如图甲所示如图甲所示; 再将另一条橡皮筋的另一端的细绳也固定在墙上的钉子再将另一条橡皮筋的另一端的细绳也固定在墙上的钉子 B 上,如图乙所示。上,如图乙所示。 (1)为完成实验,下述操作中不需要的是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