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全册配套精品完整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管理心理学全册配套精品完整课件.ppt》由用户(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心理学 配套 精品 完整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管理心理学全册配套精品管理心理学全册配套精品 完整课件完整课件 第1章 导论 1.1 管理心理学的学科论 1.1.1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管理与心理 (2)什么是管理心理学 具体说来,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以 下几个部分: 1)个体心理与行为。 2)群体心理与行为。 3)组织心理。 4)领导心理。 1.1.2 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定位 (1)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2)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 (3)管理心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 1.2 管理心理学的发展 1.2.1 管理心理学的产生 (1)管理心理学产生的必然性 管理实践的需要和心理科学的发展为管理 心理学的产生提供了必然性和可能性。
2、1)管理实践的需要。 2)心理科学的发展。 (2)霍桑实验管理心理学的初创 霍桑实验是于19241932年间在美国芝加哥 郊外的西方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 实验的中心课题是生产效率与工作物质条件 的相互关系。实验的主要内容和过程如下: 1)照明实验。 2)福利实验。 3)访谈实验。 4)群体实验。 霍桑实验为管理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结论。 它告诉人们:人是社会人,工人不是单纯追 求金钱收入,他们还有社会、心理的需要。 (3)管理心理学的产生 1.2.2 国外管理心理学的发展 概括起来,西方国家管理心理学的发生发展 可以分为如下阶段: (1)早期管理心理学思想的萌芽 (2)古典管理心理学理
3、论时期 (3)行为科学理论时期 (4)管理科学学派及其管理心理学理论 1.2.3 我国管理心理学的发展 1.2.4 管理心理学的动向及展望 (1)管理心理学的动向 管理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员工背景素质的变化。 2)经济全球化和交叉文化带来的管理体制、 管理功能的转换。 3)电子商务和创业管理的影响。 在这样的管理背景下,管理心理学的研究 呈现出以下趋势: 1)组织变革和发展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首 要问题。 2)强调对人力资源的系统开发。 3)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更加关注国家目标。 (2)管理心理学的展望 1.3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3.1 研究视角 1.3.2 研究方法 (
4、1)基本术语 管理心理学涉及一些专业化的术语,掌握 这些术语有助于对管理心理学的深入理 解。 1)变量。变量是任何一种可改变强度或幅 度并可观察、测量的一般性特征。变量可 以分为以下几种: 自变量。自变量是指能独立变化并引起 其他变量改变的变量。 因变量。因变量是指受自变量的影响而 发生改变的变量。 协变量。协变量是指参与对因变量的影 响从而削弱自变量影响的作用的变量。 2)假设。假设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 之间的关系的尝试性说明。 3)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指变量之间的导 引关系的方向性。 4)相关关系与相关系数。 (2)具体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观察法是以感觉器官或者仪器 为工具,有计划
5、、有目的地观察人们的行 为,并通过对其外在行为的分析去推测人 们内在的心理状态的研究方法。 2)实验法。实验法是指控制或创设一定条 件以影响和改变研究对象,从而研究变量 间相互关系的方法。 3)调查法。调查法是指通过事先拟定的一 系列问题,针对某些调查对象收集信息并 加以分析,从而了解其心理状态的方法。 4)测量法。测量法是指采用标准化的心理 测试量表或精密的测量仪器以及各种图表 来对有关的心理品质或行为进行测定、分 析的方法。 5)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一的 对象进行深入研究的方法。 6)投射法。投射法是指给人以一定的刺激, 让其自由做出反映,通过对其反映的差异 来把握其个性和心理状
6、态的方法。 第2章 需要与动机 章首案例 1992年7月,我国南方一家颇具影响力的晚 报报道了深圳一家刚刚建厂1年的制衣厂的 故事。这家名为星宇制衣有限公司的企业在 建厂之初,该厂的领导为了给工人创造一个 良好的工作环境,把厂区设计得像花园一样 美丽,并且工人的住宿条件也非常好,薪水 也比同类工厂高20。但与此同时,该厂的 领导也制定了严格的工作制度:如,不允许 同乡的工人在工休时间互相交流,不允许异 性交往,不允许对工作谈个人意见,等等。 这位领导制定这些制度可能是害怕工人之 间的交往会影响工作,但该厂仅仅运转不到 半年时间就厄运不断:一女工入厂3个月后 精神失常;某省同乡的9位名工集体逃跑
7、; 工人熟练程度迅速提高了而产量一直却提高 幅度不大,并且老是出质量问题。这位领导 对此深感迷惑不解,甚为恼火:为什么远远 优于其他同类工厂的工作环境和高于其他工 厂的薪水,却不能创造出高于其他工厂的效 率呢?并且还麻烦事不断? 该案例中的制衣厂之所以会出现如此混乱 与败局,关键在于工厂领导不了解人的需 要是多层次和多元的,视人的需要为“经 济惟一”,采用的激励方式单一。尤其在 现代社会,只有了解并有效地满足组织成 员多层次和多元的合理需要,才能充分调 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本章将通过对 需要、动机理论以及激励理论的分析与阐 述,来帮助管理者把握并运用相关理论, 提高管理绩效。 2.1 需要
8、与动机概述 图2.1 人类行为的基本模式 2.1.1 需要的产生与种类 (1)需要的产生及其概念 (2)需要的种类 1)按水平高低分,有低层次需要、中层次 需要、高层次需要或基本需要与高级需要。 2)按发生学来源分,有本能性需要与社会 性需要。 3)按承载主体分,有个体需要与群体需要 或个人需要、集体需要、国家需要。 4)按性质分,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5)按诱因分,有内部需要和外部需要。 2.1.2 需要的特点 (1)需要的对象性 (2)需要与个体生存发展的相关性 (3)需要的共同性与个别差异性 (4)需要的社会历史制约性 2.1.3 动机的特性与分类 (1)动机的特性 1)支配性。 2)
9、维持性。 3)自我调节性。 4)内隐性。 2)动机的分类 1)动机的种类。 按主体的主观出发点来分,有利他主义 动机和利己主义动机。 从性质来分,有积极动机和消极动机。 从动机的诱导因素来分,有内在动机和 外在动机。 2)如何促进积极动机的形成。 从8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有效地促使积极动机 的形成: 第一,提供充分理由。 第二,指向鲜明的目标。 第三,得到行为的强化。 第四,使新的动机具有改进自我形象的意 义。 第五,显示出理想的社会效果。 第六,受到人际关系的推动。 第七,注意运用参照者的影响。 第八,不断记录实现目标的进程。 2.1.4 动机的功能 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内在原因和直接动 力,主
10、要具有以下3种功能: (1)始发功能 (2)导向功能 (3)强化功能 2.1.5 影响动机的因素 (1)内在因素 1)个体的身体健康状况。 2)个体的本能要求。 3)个体的需要。 (2)外在因素 1)目标价值的大小。 2)奖惩的刺激度。 2.1.6 需要、动机与行为 (1)需要与行为 (2)动机与行为 动机对行为的推动是否有力,主要受两个 因素的制约: 1)作为行为动机的基础的需要是否强烈。 2)人的动机被意识的程度。 2.2 强化型激励理论 2.2.1 学习理论 该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 结。先期的代表人物是桑代克,当代的代 表人物是斯金纳(B.F.Skinner)。 学习理论强
11、调管理者在管理实务中要善于 放权,多给职工一些主动实践、敢于实践 的机会,使职工“从做中学”,在试错学习 中积累直接经验。职工在实践中所获得的点 滴成功经验本身就是一种奖赏,将激励其未 来的实践行为,调动其积极性与创造性。当 然,挫折也可能削弱职工的实践激情甚至半 途而废。学习理论的不足之处,是把学习理 解为外界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联结,而忽 视了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变化。 2.2.2 强化理论 这种理论观点主张对激励进行针对性的刺激, 只看员工的行为及其结果之间的关系, 而不是突出激励的内容和过程。强化理论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首先提出的。 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强化可以分为正 强化和负强
12、化两大类型。 (1)正强化 所谓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符合组织目标 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加强, 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2)负强化 所谓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 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甚至消失, 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 2.3 内容型激励理论 2.3.1 需要层次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 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教授在1945年 出版的人类的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的。 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如下: 1)人有多种需要,共分为5个层次: 第一层次:生理需要(the physiological needs)。 第二层次:
13、安全需要(the safety needs)。 第三层次:社会需要(the love needs)。 第四层次:尊重需要(the esteem needs)。 第五层次:自我实现需要(the needs for selfactualization )。 2)5种需要按照重要性和层次性不同,可以 排成一定的次序。 3)人的行为产生的原因是未满足的需要。 (2)ERG理论 图2.2 需要层次理论的两种模型示意图 美国耶鲁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克莱顿奥尔德 弗认为人有 3种核心需要,即生存(existence) 需要、相互关系(relatedness)需要和成长 (grouth)需要,所以称之为ERG理
14、论。 1)人的3种基本需要: 一是生存需要。 二是关系需要。 三是成长需要。 2)ERG理论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关系 2.3.2 成就动机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David Mcclelland)提出成就需要理论。他认为在基本 生存需要满足的前提下,人的行为取决于3种 需要的满足与否。 (1)3种需要 1)成就需要。 2)权力需要。 3)友谊需要。 (2)基本观点 1)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更喜欢具有个人责任, 能够获得工作反馈和适度冒险性的环境。 2)高成就需要的人不一定就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图2.3 高成就者与工作的匹配 3)友谊和权力需要与管理者的成功有密切关系。 4)可
15、以通过培训激发员工的成就需要。 2.3.3 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two-factor theory)是美国心 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提出的。 (1)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 1)保健因素(hygiene factors)。 2)激励因素(motivation factors)。 图2.4 传统观点与赫茨伯格观点的比较 (2)对双因素理论的分析 1)对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的批评。归结起来, 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第一,赫茨伯格调查取样的数量和对象缺乏 代表性。 第二,赫茨伯格在调查时,设计问卷的方法 和题目有缺陷。 第三,赫茨伯格认为,满意和生产率的提高
16、有必然的联系,而实际上满意并不等于劳动 生产率的提高,这两者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第四,赫茨伯格将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截 然分开是不妥的。 2)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的贡献。 2.4 过程型激励理论 2.4.1 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行为科学家维 克多弗鲁姆于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一 书中首次提出来的。目前,人们已把期望 理论作为最主要的激励理论之一。 期望理论的基本思想比较集中地反映在如 下公式中: M代表激励力量。 V代表目标效价。 E代表期望值。 E与V结合,有以下几种激励形式: 图2.5 期望理论模式图 弗鲁姆认为,根据人的期望模式,为了有效地激 发职工的工作动机,应该正确处理以下
17、3种关系: 第一,努力与绩效的关系。 第二,绩效与奖励的关系。 第三,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 2.4.2 公平理论 (1)公平理论概要 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 )亦称社会比较理论, 是美国心理学家史坦斯亚当斯于1976年提 出来的。 (2)公平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1)员工的行为取向。根据公平理论,当员 工感到不公平时,他们可能采取以下几种 做法以期实现公平: 图2.6 亚当斯公平理论模式图 改变自己的投入。 改变自己的产出。 改变自我感知。 改变对其他人的看法。 选择另一个参照对象进行比较。 离职。 2)对公平的正确理解。 公平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公平理论的研究,其产出着
18、眼于工资。 公平理论重视的是分配的公平。 (3)公平理论在管理中的意义 1)提醒管理者要关注企业中的社会比较, 因为这直接影响到职工的工作动机。 2)管理人员要意识到,不是他对员工投入 产出的评价,而是员工自己的感知是造成 他觉得是否公平的来源。 3)公平理论认为应把金钱作为支付报酬的 主要手段。 4)管理者采取分配报酬的原则会直接影响 到员工对公平的认识。 2.4.3 目标设置理论 20世纪 60年代,爱德温洛克提出(1967年) 目标设置理论 。 (1)目标设置理论的主要观点 1)明确、具体的目标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绩 效。 2)目标越具挑战性,绩效水平越高。 3)绩效反馈能带来更高的绩效。
19、4)参与设置自己的目标可以提高目标的可 接受性。 (2)影响目标与绩效关系的主要因素 1)目标承诺。 2)自我效能感。 3)个体差异。 (3)目标设置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1)设立目标。 2)过程管理。 3)评价效果。 2.5 激励理论的综合应用 本节将探讨评价一些在实践中得到不同程 度认可的激励技术和方法,主要介绍合理 的工资福利制度、目标管理(成绩评定)和 参与管理3种激励技术和方法。 2.5.1 成绩评定 图2.7 目标管理示意图 一般而言,目标管理包括如下几个关键阶 段或环节: (1)第一阶段目标体系的确立阶段 (2)第二阶段目标实施阶段 (3)第三阶段目标成果评价阶段 2.5.2 薪酬
20、制度 为了充分发挥金钱的激励作用,必须制定 合理的工资福利制度。具体技术和方法如 下: (1)浮动工资制度 (2)技能工资制度 (3)灵活福利制度 2.5.3 参与管理 参与管理,亦称之为员工参与(employee involvement),即指通过设计一种参与过程, 鼓励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贡献才智并分担 责任。 (1)参与式管理(参与决策) (2)合理化建议 (3)代表参与 (4)质量管理小组 (5)员工股份所有制 第3章 态度与价值观 章首案例 “以产业报国,振兴民族工业”是四川长虹 人的经营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经营理念,他 们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范。 在沿海某市一家彩电生产企业,员工长
21、期受 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认为8 h工作制就是 仅工作 8 h,对提前到岗很不理解,工作时 抽烟、聊天成了正常现象。当长虹人兼并这 家企业,并将严格的管理方式融入其中时, 遭到了员工顽强的抵抗。员工认为,管理严, 给的钱少,拿他们当奴隶使,剥削得太 多。一时间,有的人要求辞职,有的人要 求下岗,有的人要求增加工资,企业出现 了暂时的混乱局面 本章将通过态度、价值观和工作满意度的 分析,来帮助管理者运用态度规律服务于 管理实践,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3.1 态度与价值观概述 3.1.1 态度及其形成 (1)态度的含义、结构和性质 1)态度的含义。态度(attitudes)是个体对某 一对象所持有的
22、评价和行为倾向。 2)态度的结构。态度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 分和意向成分3个组成成分。 3)态度的性质。 习得性。 针对性。 持久性。 内隐性。 间接性。 价值性。 表3.1 态度的内在结构特征 (2)态度形成的过程 态度的形成要经历3个阶段:模仿与服从阶 段、同化阶段和内化阶段。 1)模仿与服从阶段。 2)同化阶段。 3)内化阶段。 3.1.2 态度的改变 (1)态度转变幅度大小 (2)在积极参加活动中转变态度 (3)群体规范与态度的转变 (4)宣传与态度转变 3.1.3 价值观及其形成 (1)价值观和价值体系 (2)价值观的形成 (3)价值观的分类 1)奥尔波特(Allport)和其助手史
23、布兰格的分 类。 2)格雷夫斯(.raves)的观点。 3)罗克奇(M.Rokeach)的分类。第一种类型 称为终极价值观 ;另一种类型称为行为方 式价值观。表3.2列出了每一种价值观的范 例。 表3.2 终极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价值观 3.1.4 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条件 (1)个人欲望的满足程度 (2)新知识的接收和积累 (3)个体与团体的关系 (4)人格特征 3.1.5 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 (1)概念 (2)三者之间的关系 3.2 人性假设及管理 3.2.1 经济学家的人性假设及管理 (1)X理论的基本观点 (2)相应的管理措施 3.2.2 行为科学家的人性假设及管理 (1)基本观点 (2
24、)相应的管理措施 3.2.3 其他的人性假设及管理 (1)“工具人”假设 1)X理论的基本观点。 2)相应的管理措施。 (2)“自我实现人”假设 麦克雷戈用理论来描述这种人性假设。 1)Y理论的基本观点 。 2)相应的管理措施。 (3)“复杂人”假设 其特点是综合各家之言,强调人的差异以 及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强调人性的复杂性 与复合性。据此,有学者提出Z理论,或称 超Y理论,或权变理论。 1)Z理论的基本观点: 2)相应的管理措施。 (4)“决策人”假设 (5)“文化人”假设 (6)“网络人”假设 (7)“知识人”假设 3.3 态度改变的理论 3.3.1 刺激反应理论(-理论) 图3.1 态度
25、的刺激反应模式 3.3.2 预言的实现理论 在企业管理中,预言的实现理论可以表示 为如下公式: 职工的行为=f(管理者的期望) 3.3.3 参与改变理论 3.3.4 沟通改变态度的理论 心理学家认为,沟通对态度改变的影响, 主要依赖于以下3个因素: 1)沟通者。 2)沟通过程。 3)沟通对象。 3.3.5 功能主义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们的态度是由自己去选择 的,为何选择这样的态度,而不选择另外 的态度,就是由于这样的态度符合人们的 特殊心理需要。基于这种认识,丹尼尔卡 兹(Karz)提出了以下4种态度的功能: (1)工具性功能 (2)自我防御功能 (3)价值表现功能 (4)认识功能 3.3.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