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15《诫子书》优质课堂教学设计.doc

  • 上传人(卖家):阳光灿烂杨老师
  • 文档编号:1633302
  • 上传时间:2021-08-04
  • 格式:DOC
  • 页数:9
  • 大小:372.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15《诫子书》优质课堂教学设计.doc》由用户(阳光灿烂杨老师)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统编版 诫子书 统编 年级 上册 语文 15 子书 优质 课堂教学 设计 下载 _七年级上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9 页 1515 诫子书诫子书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全文通过 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 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 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废险躁。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从另一个侧面表现 了诸葛亮这位历史伟人的高风亮节。 学习本文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把握主旨,体会情感,从中获得精神的力量:淡泊明 志,宁静致远,并由此积累背诵相关警句以自励。可以说诫子书是一篇勉学劝善的优秀 之作。引导学生学习诸葛

    2、亮的这篇家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积累,在提高学生文言水平的 同时,还可以结合诫子书的深刻内容,对学生进行治学、做人和修养方面的教育,升华 他们的灵魂和良知,启迪他们的思维。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文言文,积累重点词语和文言知识。 2.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主旨,思考其现实意义。 3.感受传统文化,了解儒家文化的思想,接受古典作品的熏陶。 【教学【教学重难点重难点】 1.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读书修身,静心养德,做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 的人。 2.积累文言实词;熟读成诵;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学习诸葛亮严密 的论证。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2 课时

    3、第第 1 1 课时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 第 2 页 共 9 页 2.厘清文章思路,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 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文天祥 师:这几句诗都提到同一个人,你知道他是谁吗?(明确:诸葛亮) 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文天祥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诸 葛亮,27 岁前,隐居隆中,淡泊名利,志在修身;27 岁后,出世为宦,志在兼济天下, 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尽显拳拳爱国

    4、之心。他是儒家文化中君子的典范。然而,作 为父亲,他和普天之下所有的父亲一样,有一颗深沉的爱子之心。他将自己多年来的生活 感悟和人生经验凝聚到 86 个字中,写就了诫子书 。我们来看看他说了些什么。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本环节从写诸葛亮的诗词入手,引出对诸葛亮事迹和精神的介绍,激发 学生阅读的兴趣,轻松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读顺文章二、初读课文,读顺文章 1.教师范读 同学们认真聆听,并完成下列任务: (1)圈出文中的生字词,并借助相关资料,注上拼音。 (2)根据朗读示范,用“/”划出语句停顿。 预设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提示:应注意易读错的词,如“夫”应该读“”,因为它用在句首

    5、,是发语 词,所以读“f” ,不读“f” ; “淫慢”的“淫”读“yn” 。 (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 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学生齐读 (1)师指导朗读停顿的划分技巧。 第 3 页 共 9 页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划分句子的停顿,首先,我们可以找找虚词,如“夫”字,它是句首发语词,无实在 意义,可与下文断开。 “以”是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因此停顿可划分为“静/以 修身,俭/

    6、以养德” 。文中这样的虚词还有“与” “则” ,它们也是连词,所以“与” “则” 前可停顿。其次,还要根据句子意思划分停顿。 (2)生齐读后思考:本文的句式有什么特点? 预设文中有许多句子字数相同,句意相对,我们把这样的句子称为对句。对句读起 来朗朗上口,具有韵律感、节奏感。 3.自由朗读 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感受句式的节奏美、韵律美。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让学生通过听读、朗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顺文章, 并了解一些文言句子停顿的规律,感受句式特点。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理解重点词语 结合注释和参考资料疏通文意,圈点出疑难词语。

    7、(1)重点实词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励精:振奋精神。 治性:修养性情。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遂:最终,竟。 (2)一词多义 非学 无以广才(动词,学习) 非志无以成学 (名词,学业) (3)古今异义 淫慢 则不能励精(古义:懈怠。今义:速度低;走路、做事等费的时间长。 ) 险 躁则不能治性(古义:轻薄。今义:地势险恶、复杂,不易通过;险要。 ) 非宁静 无以致远(古义: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今义:多指环境上的安静, 不嘈杂。 ) (4)词类活用 非宁静无以致远 (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大目标) 第 4 页 共 9 页 非学无以广 才(形容词用作动词,增长) 2.理解重点句意 课件出示:课件

    8、出示: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译文: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译文: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 有贡献。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只能悲哀地守着穷困的屋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3.通译全文大意 (1)指名学生通译全文。 (2)根据学生通译的结果,老师指点修正并明确文意。 结束语:本文不足百字,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音韵和谐,文字优美而富有意蕴。 作为家书,本

    9、文情感真挚。它是一篇美文,也是一份沉甸甸的希望。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默读和自主学习,借助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 并疏通文意。学习过程中,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用法,为以后的文言文阅读 打下基础。 四、布置作业四、布置作业 课外背诵并默写诫子书 。 第第 2 2 课时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挖掘文章内涵。 2.了解与文章相关的儒家思想,接受古典作品熏陶,探讨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一、检查背诵,导入新课一、检查背诵,导入新课 (师指名学生背诵课文) 第 5 页 共 9 页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理解了文章的意思,诸葛亮这篇诫子书是为了告诫儿

    10、子而 写,他要告诫儿子什么呢?又是怎么告诫儿子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二、细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二、细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本文是作者写给儿子的信,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原文句子回答。预设夫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作者开篇提出“修身养德” ,他认为怎样才能做到“修身养德”呢?用自己的话 简要说说。 预设要“静”与“俭” 。 “静”就是淡泊、宁静,是一种屏除杂念和干扰而宁静专一 的精神状态。只有内心宁静,方能自省、自察。 “静以修身”强调内心宁静对个人品德修 养的重要作用。 “俭”就是节俭、俭朴。 “俭以养德”强调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对个人

    11、品德修 炼的关键性作用。 (3)作者又明确了“静”与“明志” “成才”的关系, “静”与“明志” “成才”分别 有怎样的关系?结合具体内容说说。 预设“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中强调了“明志” “致远”是“淡泊” “宁 静”的目的,即作者认为明确志向和达到目标是目的,其途径是“淡泊” “宁静” ,并用双 重否定句的句式强调“淡泊”和“宁静”的重要性。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中阐述了“静” “学” “志” “才”之间的关系,即人的才学是通过学习来增长的,而学习时要静,要想学有所成必须 先立志。作者强调了这四者的关系,其核心是学习,途径是静,前提是立志,目的是

    12、成才。 (4)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一句是从什么角度阐述“静”的?又是怎 样阐述的? 预设从反面阐述“静” 。这句话强调了“淫慢” “险躁”所造成的危害,强调了“静” 的价值。 (5)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一句阐述 了什么道理? 预设惜时。时光飞逝,如果不珍惜时间就一事无成,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到年老 时后悔就来不及了。 (6)从全文来看,作者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第 6 页 共 9 页 来? 预设成才要具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立志,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 远”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3、;第二个条件是学习,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第 三个条件是惜时,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志是 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 2.回顾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学生根据上面的内容分析,小组讨论本文的思路。 (2)小组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师点评并明确。 预设文章开篇以“君子之行”这个高标准来要求儿子,告诫儿子要“静以修身,俭 以养德” ,接下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阐述了“静”的价值,指出只有 宁静专一才能明确志向,实现目标。接着先正后反,论述“

    14、静” “学” “才” “志”之间的 关系,核心是实现志向的途径学。具体来说,就是有“志”才可成学,而为学须“静” ; 学习才能增长才干,而成才必须学习。第四句,从反面说明不静,即“淫慢” “险躁”的 害处,还是彰显“静”的价值。最后一句从反面论述,强调要勤学刻苦,不能荒废学业, 暗含惜时之意。 (3)根据理清的文章思路,生齐读课文,读出情感、语气。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分析课文,揣摩写作意图,理清文章的 思路。 三、品读课文,体会深层内涵三、品读课文,体会深层内涵 快速默读课文,结合相关的材料,小组讨论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1.品读材料谈发现 诸葛亮告诫儿子要成为一

    15、个君子必须修身养德,他为什么强调君子要修身养德?中国 儒家的先贤大德又是怎样修身养德的?结合下面材料,说说你的发现。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中国传统文人历来注重“修身” 。儒家经典大学中就强调: “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 “诚 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成为儒家推崇的人生规划,即从一个人内在的修养出发, 到外在事业的成功,而其中修身是中心。 第 7 页 共 9 页 (2)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 ( 论语雍也 )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

    16、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 论语述而 ) 预设(1) “修身”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是为人处世的根本、基础。只有先修身, 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诸葛亮把修身放在首要位置,要修身养德成为君子。 (2)儒家 的先贤大德也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孔子、颜回“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一箪食,一瓢饮” ,体现出他们的生活俭朴;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说明颜回淡泊名利。 师小结:修身养德是一个人立身之根本,是基础,我们要以静来修身养德,屏除心中 的各种杂念,不汲汲于富贵,不被外界的物质诱惑所干扰,保持内心的宁静专一,这样才 能达到修身养德的目的。 【设计意图【

    17、设计意图】在理解文章内涵的基础上,挖掘“君子”背后的儒家思想,感受儒家文 化。 2.结合现实谈收获 结合自己的现实情况,谈谈你学完本文的认识和收获。 (生自由发言,师点评指导) 预设示例一:关于“静” ,我们要高质量地学习,就需要静,不静,我们就做不到 严谨治学;我们要陶冶性情,也需要静,只有在静的时候,才能屏除杂念,审视自己的内 心,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示例二:关于“俭” ,我看到学校有很多攀比现象,比穿的衣服是不是名牌,比吃的 是不是进口的,比穿的鞋子是不是明星款的,这种现象反映了学生热衷于对物质享受的追 求,容易受到外界物质的诱惑,造成虚荣、自私等心理,不利于我们优秀品质的培养。 示例

    18、三:关于“志” ,我明白了立志很重要,志当存高远,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我们 如果不立志,在学校就会不用心学习,成绩落后,不能考上大学;进入社会后,浑浑噩噩, 终将一事无成。 示例四:关于“学” ,我明白了只有勤学才能增长才干。拥有自己的才能,才能在社 会上发挥自己应有的价值。 示例五: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让我想到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我们要 第 8 页 共 9 页 珍惜时间,不要等到回顾一生时才发现自己什么贡献都没有。 结束语:诸葛亮是儒家文化的践行者, 诫子书是作者人生经验的总结,也传承了 中华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他劝勉儿子,要“淡泊”自守, “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 励志

    19、,从淡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下功夫,以慈父的口吻谆谆教导儿子:少壮不努力,老 大徒伤悲。字字句句都是真心话,不仅劝诫他的子孙,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学习之处。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由课内学习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给学生以有益的指导和启迪。在学 习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在思辨的过程中,将课文内容巩固、消 化、吸收,加深对人生的认识。 四、布置作业四、布置作业 课外搜集诸葛亮生平经历和经典的故事, 网上查找,也可以读隆中对 和出师表 , 了解诸葛亮有哪些事迹,具有哪些精神。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在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认知之后,要求学生课外搜集一些有关诸葛亮生

    20、 平经历的资料,读读与诸葛亮有关的文章,有利于学生感受诸葛亮身上体现的儒家思想和 精神,进一步接受古典作品熏陶。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设计围绕文本特点,以朗读为语文素养培养主线,在读中明节奏,在读中明 内容和情感,在读中明重点和思路,在读中懂内涵和文化,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逐层深入 理解文章。以儒家文化为人文线索,从文本出发,紧扣“君子”的“接世”情怀,拓展延 伸。本教学设计思路清晰,可操作性强,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的基础上,有所拓展和深化。 第 9 页 共 9 页 【疑难探究】【疑难探究】 怎样理解文中的怎样理解文中的“静静”? “静”是诫子书中的一个关键词语。 “静”是修身养德的基础, “静以修身”意为 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物质 享受而分神劳力。 “静”是学习的前提。 “静”指的是一种屏除杂念和干扰而安宁专一的精 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可以心无旁骛地学习,可以静静地沉思,可以安静地反思自己的 作为。要做到“静” ,自然要屏除名利的束缚和干扰,这就是“淡泊” 。只有做到“淡泊” 和“宁静” ,才能使志向坚定、明确(明志) ,并最终实现远大目标(致远) 。若心不静, 陷入“险躁” ,则不能专心学习,也就不能增长才干,更谈不上修养心性了。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15《诫子书》优质课堂教学设计.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633302.html
    阳光灿烂杨老师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