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南京某校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论语》十二章教案+课件(含2课时).zip

收藏

压缩包目录 预览区
  • 全部
    • 部编版南京某校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论语》十二章教案(含2课时).doc--点击预览
    • 部编版南京某校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含2课时).ppt--点击预览
跳过导航链接。
展开 部编版南京某校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论语十二章教案课件含2课时.zip部编版南京某校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论语十二章教案课件含2课时.zip
请点击导航文件预览
编号:162414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7.14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7-31
5
文币
资源描述:
1111 论语论语十二章十二章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学习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正确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2.品味语言,感受论语的魅力,体会其中倡导的修身和为学之道。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学习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 2.理解疏通文意。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品一、导入新课,了解作品 师:人们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 论语不仅作为一种导向,更作为一种精神, 融入了世代中国人的血脉,随着时代跳动的脉搏,流淌不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 论语十二章。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孔子和论语 。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孔子(前 551前 479)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 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与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 并称“孔孟” ,被后世尊为“圣人”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者七十二人。孔子知 识渊博,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 “万世师表” ,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 (2) 论语共 20 篇,是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写,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 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著作。 论语以语录体为主,只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说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和说话的 对象;也有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做的回答;还有叙事体,其 中有一点情节,但也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论语首创语录体写法,格言警句,美不胜收。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不耻下问” “温故知新” “学而不厌” “举一反三” “见义勇为” “当仁不让” “尽善尽美” “舍己为人” 等都出自其中。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论语十二章也是格言警句的荟萃,大体可以分为“修 身” “治学”两大类。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完成两个目标:熟读成诵,理解文意。我们 分三步进行:朗读,解读,吟诵。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介绍孔子及论语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初步感受论语魅力,激 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课文学习做准备。 二、朗读课文,理解文意二、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1.借助资料,读准字音 2.范读学读,读准节奏 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课件出示课文朗读节奏划分。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学而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为政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为政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为政 )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雍也 )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雍也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 浮云。 ” (述而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述而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子罕 )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子罕 )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子张 ) 3.自由练读 朗读提示: (1)字正腔圆。 “字正”就是字音准确, “腔圆”就是发音饱满。 (2)抑扬顿挫。读准节奏,注意语速语调。 4.指名朗读 教师指名学生朗读,并点评。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理解文言文,首先要读准文言文。从朗读开始进入课文学习,通过朗 读,感受论语语录体的特点,培养文言语感,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三、借助注释,疏通文意三、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1.理解重点词语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通假字 不亦说乎(同“悦” ,愉快) 吾十有五(同“又” ,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2)词类活用 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吾日三省吾身(形容词作状语,每天) 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 “学过的知识” “新的理解和体会”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饭疏食,饮水(名词用作动词,吃) (3)古今异义 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允许或能够。 ) 饭疏食,饮水(古义:粗糙。今义: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 ) (4)一词多义 不亦乐乎(形容词,高兴) 乐 回也不改其乐(名词,乐趣)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学而时习之(代词,指学习的内容) 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词,指学问和事业) 曲肱而枕之(代词,指胳膊) 择其善者而从之(代词,指优点) 2.理解重点句子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愉快吗?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 不也是君子吗?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 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广泛学习且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思考当前的事,仁就在其中了。 3.针对性精讲 4.翻译全文,贯通文意(参见状元大课堂本课“句段精析”栏目) 5.齐读课文 师:同学们, 论语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典籍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下面,让我们 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再一次诵读本课。 (生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进行默读,圈出难以理解的字词,再借助文 下注释、工具书和老师提供的重点词语、句子的解释,自主译读课文。教师进行有针对 性的讲解,引导学生贯通文意,达到准确理解全文意思的学习目标。 四、布置作业,课外巩固四、布置作业,课外巩固 熟练背诵本文。 第第 2 2 课时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品味语言,感受论语的魅力,体会其中倡导的修身之法和治学之道。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一、复习导入 1.检查课文背诵 2.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理解了本文的大意,今天让我们继续探究这十二章内容中所蕴 含的修身之法和治学之道。 二、分章概括,整体感知二、分章概括,整体感知 师:通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每一章论述的问题是什么。 预设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第一章: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二、三句讲修身做人。 第二章:阐述自省以提高自我修养的观点。 第三章:讲的是不同年龄阶段修身做人的一些做法。 第四章:讨论学习方法,说明了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第五章: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第六章:赞扬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第七章:讲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第八章:讲的是当“富”与“义”发生矛盾时,宁愿贫贱而坚守“义” 。 第九章:前两句讲正确的学习态度: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弥补不足。后两句讲 的是要学习别人的优点,对照别人的缺点修正自己的缺点。 第十章: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叹息,说明要学会珍惜时间。 第十一章:讲的是要坚守自己的志向。 第十二章:说明一个人要有大志,还要善于思考,才能有较大的收获。 三、分类品析,探究哲理三、分类品析,探究哲理 师:论语十二章章章精粹,有教我们修身的,有教我们治学的,我们把它 理一理,请同学们在书上批注标示,将文中的哲理句子分类归纳到“治学” “修身”两类 里。 预设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治学篇治学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方法)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习方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方法)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习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习态度) 修身篇修身篇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人处事)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道德修养)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自我修养)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 从心所欲,不逾矩。 (个人修养)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道德修养)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道德修 养)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道德修养)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道德修养)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将零散的“语录”分类归纳,既整理了思维,启迪了思考,也为进一 步体会文中倡导的修身和为学之道做了准备。 1.品读“治学篇” (生根据课件,一齐吟诵“治学篇” ) (1)思考:在新知与旧知、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孔子是怎么看的? 预设 在新知与旧知的关系上,孔子认为“温故”可以“知新” , “温故” “知新”的 人可以当老师。这里,孔子强调的是“知新” ,是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 在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孔子认为要“学而时习之” 。学了知识要按时去复习,把所 学的东西运用到行动上,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在学与思、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是怎样认为的? 预设 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只读书 而不通过自己的头脑加以思考,就会迷惑;只是一味地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在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主张既学又问,不仅问知识比自己多、才能比自己高的人, 即使是知识比自己少、才能比自己低的人,只要他们在某一方面有一技之长、一得之见, 就应该虚心向他们求教。 (3)结合自身谈一谈:你最欣赏的“学习之道”是哪一句?它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预设 示例一:我最欣赏“温故而知新” 。温习旧知识,能有新的发现,这需要在温 习的时候有所思考,有所领悟。所以,我们在复习的时候,要独立思考,从旧知识里获 得新的体会。 示例二:我最欣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不能深刻 理解,一味空想而不去踏实学习就会疑惑不解。所以,学习和思考要结合起来,才能深 入理解,有所领悟。 示例三:我最欣赏“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乐之”才能全身心地置身其中,才能有真知灼见,才能有所成就。所以要提高学习兴 趣,全神贯注投入学习。 示例四:我最欣赏“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优点, 我们要虚心向他人学习,时刻关注身边的人与事,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整理、思考、交流,逐步消除学生与 经典的隔阂,拉近典籍和现实的距离,带领学生深入领会“学习之道” ,吸取其中的有益 营养,古为今用。 2.品读“修身篇” (生根据课件,一齐吟诵“修身篇” ) 师:在“修身篇”里,有孔子及其弟子自述的修身进德之法。我们来品析一下这几 句话的意思。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 从心所欲,不逾矩。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孔子的进德修业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曾子的自我修养的方法是什么?子夏的 求“仁”途径又是什么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生交流明确) 预设 孔子的进德修业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阶段,五十到 六十岁是安心立命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 曾子的自我修养的方法是加强自我反省。 子夏求“仁”的途径是“博学” “笃志” “切问” “近思” ,就是广泛学习,坚定志向, 提出疑惑,联系实际思考自我。 (2)从孔子及其弟子的“修身之道”里,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 (生交流明确) 预设 进德修身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道德的修炼需要自我学习,自我反省。自 我反省能把外在的道德约束内化为对自己的自觉要求。当思想与言行统一,能自觉遵守 道德规范时,就达到了极高的道德境界。 (3) “品德是最高的学位。 ”明白了这些道理,你准备怎样开启自己的修身之路呢? (生联系自身实际,各抒己见) 预设 坚定志向,加强学习,加强自我反省,等等。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这一教学板块,精心整合了教学内容,细致地安排了学生的学习活动, 引导学生以吟诵、品议的方式逐步理解经典的思想核心,让学生成为课堂有序学习活动 的主体,使其在活动中启迪思维,涵养心灵,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设计亮点设计亮点】 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我运用了板块式教学思路,第一节课分三步(“朗读解读 吟诵” )落实第一个教学目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正确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 文,积累语言” ;第二课时通过分类品读落实第二个教学目标“品味语言,感受论语 的魅力,体会其中倡导的修身和为学之道” 。 【资料链接资料链接】 孔子的仁学观念孔子的仁学观念 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体系以“仁”学为其核心,以 “仁”释“礼” ,强调复礼归仁。 那么,孔子仁学的要义何在呢? 孔子仁学最重要的三个层面,即仁之内涵,为仁之方,仁与礼之关系。 孔子之“仁” ,即是约束自己的言行使其符合礼的规范,是以孝悌为根本而又超越血 缘亲情、由近及远的“差等”之爱,是涵蕴、孕育各种美善德行的总德。一言以蔽之, 在孔子看来, “仁”就是人的本性的最高表现,是人的美德的最高概括。 孔子释“礼”归“仁” ,将仁的基本性质确定为约束自己的言行使其符合礼的规范, 并宣扬为仁的自觉性,力图把“礼”这种外在的制约,通过“仁”的德行修养,化作主 体内在的、自觉的道德规范。 孔子所谓的“为仁之方”即为仁的工夫与方法,主要就是“忠恕”之道。 “忠”是从 积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雍也篇里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飞 黄腾达。 “恕”是从消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卫灵公篇里回答子贡“有一言而可 以终身行之者乎?”的问题时所说的:“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意的 事,不要强加给别人。总起来说, “忠恕”之道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乃至万物,以对 待自己的态度待人待物,从而成己又成物。这不就是“爱人”的具体体现吗?能如此, 不就是一个“仁者”了吗? 【疑难探究疑难探究】 论语论语里的里的“为学之道为学之道”有哪些?有哪些? 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雍也 )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述而 ) 。第三,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 足与议也。 ” (里仁 )同时,他还认为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敢于知难而进,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 (雍也 )孔子勉励冉求要知难而进,只有这样才能 得道。事实上孔子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述而 )的人。 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不善者而改之。 ” (述而 )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公冶长 ) 的学习精神。 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 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 )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 。与此 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为政 )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学而 ) ,反对 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 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 (述而 ) ,即文化知识、品德修 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孔子在重视博 学的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 (卫灵公 )这里孔子在回答子贡的 问题时,说明自己的“多学”是相对的,在多学的基础上,是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 学说的,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本,学习重在抓住根本。 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 。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子路 )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 (述而 )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 “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关于这一思想,在孔子的学生子夏的思想中也表现出来。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 (子张 )也就是说当官时有余力就应该学习, 学习后有余力就可以做官。这一思想实质上也体现了学与用的关系,也体现了孔子办私 学的目的,即通过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让他们直接登上政治舞台或做教师培养政 治人才。当然,在孔子看来,学习的目的也在于对道义、真理的追求, “士志于道” , “朝 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 ) 。更值得注意的是,孔子还提出了“为己之学”的学习目的, 所谓“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宪问 ) 。 2021部编编版七年级语级语 文上册 新课导入 人们们常说说“半部论语论语 治天下”,论论 语语不仅仅作为为一种导导向,更作为为一种精 神,融入了世代中国人的血脉,随着时时代 跳动动的脉搏,流淌不息。今天我们们要学 习习的就是论语论语 十二章。让让我们们先来 了解一下孔子和论语论语 。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 ,字仲尼,鲁鲁国陬邑(今山东东曲阜 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 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创始人, 与战战国时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并 称“孔孟”,被后世尊为为“圣人”。 相传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知识识渊博,是私人讲讲学之风风的开 创创者,为为我国教育事业业的发发展做出了重 大贡贡献,被誉为为“万世师师表”,是中国历历 史上伟伟大的教育家,更是中国传统传统 文化 的代表人物。 论语论语 共20篇,是由孔子的弟子 和再传传弟子编编写,以语录语录 体和对话对话 体为为 主,是记录记录 孔子和他的 弟子言行的一部儒 家经经典著作。 论语论语 以语录语录 体为为主,只记录记录 孔 子及其弟子说说的话话,不写出说话说话 的环环境 和说话说话 的对对象;也有对话对话 体,记录记录 孔子 对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问题 所做的回答 ;还还有叙事体,其中有一点情节节,但也以 记录记录 孔子的话为话为 主。 论语论语 首创语录创语录 体写法,格言警 句,美不胜胜收。我们们耳熟能详详的成语语“不 耻下问问”“温故知新”“学而不厌厌”“举举一反 三”“见义见义 勇为为”“当仁不让让”“尽善尽美”“ 舍己为为人”等都出自其中。 我们们今天学习习的论语论语 十二章 也是格言警句的荟荟萃,大体可以分为为“ 修身”“治学”两大类类。这节课这节课 的学习习,我 们们要完成两个目标标:熟读读成诵诵,理解文 意。我们们分三步进进行:朗读读,解读读,吟 诵诵。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 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u 听课课文朗读录读录 音,读读准字音,读读准节节奏 。 朗读课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 /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子张) u 多种形式练读练读 ,要求: 1. 字正腔圆圆。“字正”就是字音准确,“腔圆圆” 就是发发音饱满饱满 。 2. 抑扬顿扬顿 挫。读读准节节奏,注意语语速语调语调 。 (1)通假字 不亦说乎 吾十有五 u 理解重点词语词语 。 疏通文意 (同“悦”,愉快) (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 间间) (2)词类词类 活用 学而时习之 吾日三省吾身 温故而知新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饭疏食,饮水 (名词词作状语语,按时时) (形容词词作状语语,每天) (形容词词用作名词词,“学过过的知 识识”“新的理解和体会”) (形容词词的意动动用法 ,以为为快乐乐) (名词词用作动词动词 ,吃) (3)古今异义义 可以为师矣 饭疏食,饮水 (古义义:可以凭借。 今义义:表示允许许或能够够。 ) (古义义:粗糙。 今义义:事物之间间距离远远, 事物的部分之间间空隙大。 ) (4)一词词多义义 不亦乐乎 回也不改其乐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而时习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曲肱而枕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 (形容词词,高兴兴) (名词词,乐乐趣) (形容词词的意动动用法,以 为为快乐乐) (代词词,指学问问和事业业) (代词词,指学习习的内容) 乐 之 (代词词,指胳膊) (代词词,指优优点)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 译译文: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远方来,不是很 愉快吗吗?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恼怒,不也 是君子吗吗?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译文:只是读书读书 却不认认真思考,就会迷惑 ;只空想却不读书读书 ,就会疑惑。 u 理解重点句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译文: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 做我老师师的人。选选取他们们的优优点而学习习,如果 也有他们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译译文:孔子在河边边感叹叹道:“时时光像流水一 样样消逝,日夜不停。”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译文:广泛学习习且能坚坚定自己的志向,恳恳切 地发问发问 ,思考当前的事,仁就在其中了。 孔子说说:“学习习了,然后按时时温习习,不是很愉 快吗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恼怒,不是君子吗吗?” 曾子说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别人办办 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呢? 老师传师传 授的知识识是否复习过习过 了呢?” u 翻译译全文,贯贯通文意。 孔子说说:“我十五岁时岁时 ,有志于做学问问;三 十岁时岁时 ,有所成就(说话办说话办 事都有把握);四十 岁岁,心里不再感到迷惑;五十岁岁知道天命是什么 ;六十岁岁能吸取各种见见解而加以容纳纳;七十岁岁我 就可以随心所欲,但也不会越出规规矩。” 孔子说说:“在温习习旧知识时识时 ,能有新体会、 新发现发现 , 就可以(凭借这这个)做老师师了。” 孔子说说:“只是读书读书 却不认认真思考,就会迷惑 ;只空想却不读书读书 ,就会疑惑。” 孔子说说:“颜颜回的品质质多么高尚啊!一竹筐饭饭 ,一瓢水,住在简简陋的巷子里,别别人都不能忍受那 种困苦,颜颜回却不改变变他自有的快乐乐。多么高尚 啊,颜颜回!” 孔子说说:“懂得某种学问问的人不如喜爱爱它的人 ,喜爱爱它的人不如把研究这这种学问问作为为快乐乐的人 。” 孔子说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 头头,乐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 富贵贵,对对于我来讲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样。” 孔子说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 以做我老师师的人。选选取他们们的优优点而学习习,如果 也有他们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孔子在河边边感叹叹道:“时时光像流水一样样消逝 ,日夜不停。” 孔子说说:“一国军队军队 ,可以改变变其主帅帅; 一个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变的。” 子夏说说:“广泛学习习且能坚坚定自己的志向 ,恳恳切地发问发问 ,思考当前的事,仁就在其中了 。” u 论语论语 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典籍之一 ,对对后世影响深远远。下面,让让我们怀们怀 着一种自豪的心情再一次诵读诵读 本课课。 u 熟练练背诵诵本文。 布置作业 复习导入 上节课节课 我们们初步理解了本文的大意 ,今天让让我们继续们继续 探究这这十二章内容中 所蕴蕴含的修身之法和治学之道。 整体感知 第一章:第一句讲讲学习习方法,第二、 三句讲讲修身做人。 第二章:阐阐述自省以提高自我修养的 观观点。 u 通读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话概括每一章论论述的 问题问题 是什么。 第三章:讲讲的是不同年龄阶龄阶 段修身做人 的一些做法。 第四章:讨论讨论 学习习方法,说说明了温习习 旧知识识的重要性。 第五章:阐阐述学习习和思考的辩证辩证 关系 。 第六章:赞扬颜赞扬颜 回安贫乐贫乐 道的高尚品 质质。 第七章:讲兴讲兴 趣对对于学习习的重要性。 第八章:讲讲的是当“富”与“义义”发发生矛 盾时时,宁愿贫贱贫贱 而坚坚守“义义”。 第九章:前两句讲讲正确的学习态习态 度: 要虚心求教,取长补长补 短,弥补补不足。后两 句讲讲的是要学习别习别 人的优优点,对对照别别人的 缺点修正自己的缺点。 第十章:对时间对时间 流逝、生命短暂暂的叹叹 息,说说明要学会珍惜时间时间 。 第十一章:讲讲的是要坚坚守自己的志向。 第十二章:说说明一个人要有大志,还还要 善于思考,才能有较较大的收获获。 探究哲理 u 论语论语 十二章章章精粹,有教我 们们修身的,有教我们们治学的,在书书上批 注标标示,将文中的哲理句子分类归纳类归纳 到“ 治学”“修身”两类类里。 治学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习习 方法 学习习 态态度 修身篇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 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 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为人处处 事 道德修养 自我修养 个人修养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 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道 德 修 养 在新知与旧知的关系上,孔子认为认为 “ 温故”可以“知新”,“温故”“知新”的人可 以当老师师。这这里,孔子强调调的是“知新” ,是一种开拓、创创新的精神。 u 品读读“治学篇”,思考:在新知与旧知、知 识识与实实践的关系上,孔子是怎么看的? 在知识识与实实践的关系上,孔子认为认为 要“学而时习时习 之”。学了知识识要按时时去复 习习,把所学的东东西运用到行动动上,在实实 践中加深对对知识识的掌握程度。 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认为 学习习 与思考必须结须结 合,二者缺一不可。只读读 书书而不通过过自己的头脑头脑 加以思考,就会 迷惑;只是一味地空想而不读书读书 ,就会疑 惑。 u 在学与思、学与问问的关系上,孔子是怎样样 认为认为 的? 在学与问问的关系上,孔子主张张既学又 问问,不仅问仅问 知识识比自己多、才能比自己 高的人,即使是知识识比自己少、才能比自 己低的人,只要他们们在某一方面有一技之 长长、一得之见见,就应该应该 虚心向他们们求教 。 示例一:我最欣赏赏“温故而知新”。温 习习旧知识识,能有新的发现发现 ,这这需要在温 习习的时时候有所思考,有所领领悟。所以, 我们们在复习习的时时候,要独立思考,从旧 知识识里获获得新的体会。 u 结结合自身谈谈一谈谈:你最欣赏赏的“学习习之道 ”是哪一句?它给给了你怎样样的启示? 示例二:我最欣赏赏“学而不思则则罔, 思而不学则则殆”。一味读书读书 而不思考就不 能深刻理解,一味空想而不去踏实实学习习就 会疑惑不解。所以,学习习和思考要结结合起 来,才能深入理解,有所领领悟。 示例三:我最欣赏赏“知之者不如好之 者,好之者不如乐乐之者”。兴兴趣是最好的 老师师,“乐乐之”才能全身心地置身其中,才 能有真知灼见见,才能有所成就。所以要提 高学习兴习兴 趣,全神贯贯注投入学习习。 示例四:我最欣赏赏“择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每个人都有缺点和 优优点,我们们要虚心向他人学习习,时时刻关 注身边边的人与事,从中汲取经验经验 教训训。 u 在“修身篇”里,有孔子及其 弟子自述的修身进进德之法 。我们们来品析一下这这几句 话话的意思。 三个阶阶段:十五到四十岁岁是学习习 领领会阶阶段,五十到六十岁岁是安心立命 阶阶段;七十岁岁是主观观意识识和做人的规规 则则融合为为一的阶阶段。 u 孔子的进进德修业业可以分为为哪几个阶阶段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 加强自我反省 u 曾子的自我修养的方法是什么?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 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夏求“仁”的途径是“博学”“笃笃志”“ 切问问”“近思”,就是广泛学习习,坚坚定志向 ,提出疑惑,联联系实际实际 思考自我。 u 子夏的求“仁”途径又是什么呢?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进进德修身是一个循序渐进渐进 的过过程。 道德的修炼炼需要自我学习习,自我反省。自 我反省能把外在的道德约约束内化为对为对 自 己的自觉觉要求。当思想与言行统统一,能自 觉觉遵守道德规规范时时,就达到了极高的道 德境界。 u 从孔子及其弟子的“修身之道”里,你懂得 了什么道理呢? 坚坚定志向,加强学习习,加强自我反省 ,等等。 u “品德是最高的学位。”明白了这这些道理, 你准备备怎样样开启自己的修身之路呢? 板书设计 论语十二章 治学:学思结结合,独立思考,谦谦虚好学, 联联系实际实际 。 修身:坚坚定志向,重道厚义义,自我反省, 循序渐进渐进 。
展开阅读全文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版南京某校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论语》十二章教案+课件(含2课时).zip》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关 键 词:
论语 部编版 南京 某校七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三 单元 十二 12 教案 课件 课时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部编版南京某校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论语》十二章教案+课件(含2课时).zip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624141.html
副主任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