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19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docx》由用户(luzy369)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下载 _六年级上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 资源描述:
-
1、 语文语文 S S 版版六六年级年级上上册册语文语文 教教 学学 设设 计计 2019 年 7 月 1 稻草人稻草人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刻画的人物的思想感情,能对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3.帮助学生认识“肤、怠、穗、瘪、搓”5 个会认字和“肌、肤、懒、穗、喉、耕、橘、褐、祸、 挽、甸”11 个会写字,掌握“肌肉、皮肤、稻穗、勉强、白喉、耕种、橘子、褐色、祸事、挽救、 沉甸甸”等词语。 【教学重点】 了解在稻田里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稻草人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是怎么 做的,结果如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刻画的稻草人是个怎样
2、的人物。 【教学过程】 一、抓对比突出责任感情朗读课文第 1、2 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是怎样介绍稻草人的样子的?请用横线在文中勾画出相关语句。你觉得稻草人美吗? 2、稻草人的责任是什么?你喜欢稻草人吗?为什么?写牛和狗有什么作用? 二、抓飞蛾突出善良 感情朗读第 35 自然段,小组合作交流 1、稻草人看到新出的稻穗一个挨着一个,心里为什么很高兴? 2、哪些事让老太太笑不出来?这说明了什么? 3、稻草人看到蛾子飞来,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4、从描写稻草人的内心和动作的词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再次阅读这三个自然段。想一想:稻草人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三、抓祸事突出忠诚默读课文
3、第 68 自然段,自学并讨论 1、老太太“看一切事情都很好” , “一切事情”指的是哪些事情?想一想:老太太此时心情怎样? (指导观察插图) 2、主人要走了,稻草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再次阅读这三个自然段。想一想:稻草人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4、从稻草人的动作和心理描写的词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抓肉虫突出悲惨朗读第 9 自然段,思考 1、稻草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么? 2、想一想:稻草人为什么而“痛心”?为什么而“哭了”? 3、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4、稻草人的感情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五、抓变化突出中心再次默读全文,找出稻草人感情变化的语句读一读。 1、结合课文,仔细
4、体会他感情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想一想: 稻草人这篇童话故事有什么特点?想要告诉人们什么? 3、课堂练习。 展开想象,想想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再写下来。 模仿第 2 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注意用上中心句。 【教学后记】 2 自相矛盾自相矛盾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自相矛盾 。 2、引导孩子们感受人物形象,从人物形象中理解寓意。 3、凭借课文中的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教学重点】 引导孩子们感受人物的形象,从人物形象中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5、、师述:孩子们,你们喜欢成语故事吗?那我们来做个小游戏看图片猜成语。 2、教师出示图片,孩子们猜成语故事的名称。 3、师述: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 都有一个意义深远的故事,经过时间的打磨,千万年的口口叮传,每一句成 语又是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 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的语言素材。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自相矛盾这 则成语故事吧!学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自学生字词 1、教师出示生词,开火车读词语。 2、师述:在这些词语中你最喜欢那个词语呢?你能用它说一句话吗? 3、教师指导“矛盾”二书写。 教师出示田子格中的“矛” “盾”
6、。 师述:仔细观察,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两个字写得漂亮大方。 师小结: “矛”的横钩起笔在横中线上收笔在横中线上,弯钩在竖中线上。 “盾” 的主笔横要长一些。 孩子们描红仿写。 过渡语:生字我们都读会了,相信课文也读得不错了吧!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成 语故事,感受其中的人物形象。 三、初读故事,概括内容 1、教师出示矛和盾的图片,指名读图片介绍文字,认识矛和盾。 2、指名读成语故事:要求读得正确和流利。思考:用简短的语言概括这则成语故事的内容。 3、同桌两人交流概括的主要内容。 4、指名回答。 5、教师小结:因为这是一则故事,所以我们在概括主要内容时,要交代清楚什么时候谁干了一 件什么事,结果如何。
7、6、过渡语:通过刚才的初读,相信那个楚国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让我们再次走 进故事,进一步感悟人物形象。 四、品读故事,理解寓意 1、小组内仔细阅读自相矛盾 ,讨论。 A: “夸口”是什么意思?文中谁在夸口?他是怎样“夸口”的呢?书中的插图并 没有画出来你能给大家展示一下吗? (教师出示: “夸口” :说大话“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 “我 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 ) B: “张中结舌”什么意思呢?那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呢? (教师出示: “张口结舌” :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自相矛盾。 ) C:你能说说“自相矛盾”的意思。 (教师出示:自相
8、矛盾:比喻一个人的语言、行动前后不一致,相抵触。 )让学生记录在课堂记 3 录一栏中。 2、小组展示讨论的结果,教师适当板书:夸口张口结舌。 3、实际生活中,你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吗? 人们一边高喊保护环境的口号, 一边乱砍乱伐破坏环境。 2、 今年过节不收礼, 收礼就收脑白金。 ) 4、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并且演一演。 5、小组展示。学生评价。 五、拓展练习,学以致用 1、师述:孩子们,课下你搜集了那些成语故事?谁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2、指名讲述收集的成语故事。 3、教师出示郑人买履 。 郑人买履 郑国有个人想买鞋,就先在家里量好了脚的尺码。 他来到集市上卖鞋的地方,挑了半天,挑中了
9、一双鞋。当他准备买的时候,突然说: “啊!我忘 了带尺码! ” 说完,他马上回家去取记着尺码的纸,并带在了身上。他又返回到了集市,却发觉那个卖鞋的已 经走了。他又看了几个鞋铺,却再也挑不到自己喜欢的鞋了。朋友听说了,就问他: “你当时为什么 不用自己的脚去试鞋呢?” 他说: “我只相信尺码,不相信自己的脚! ” 朋友听完这句话,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走了。 4、自己阅读,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1)做事不能很死板。 (2)做事情不能马虎。 六、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1、教师出示:阅读成语,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语言。 2、推荐阅读成语故事 。 【教学后记】 画蛇添足画蛇添足 【教学目标
10、】 1、理解课文意思。 2、懂得寓言所折射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先画好蛇的人,为什么“终亡其酒”? 一、导入 1、 师: 在上课前老师说一件自己生活中的小事: 前几天马老师给了我一块咸肉, 说是醃了很久, 够咸的了。可我回家后又加了一把盐继续醃制。等到蒸熟后一尝,已经咸得发苦,没法再吃了。谁能 用一个成语来说说老师这样做法叫什么?(画蛇添足) 二、揭题 1、板书:画蛇添足。 2、我们今天再学习一则以古文形式呈现的寓言,来,齐读课题。 3、师:打开课本。谁来说说这个出自于寓言的成语的意思。 ( “画”是“画好后”还是“画时” ) 4 4、师:除了意思,你还知道它的有关知识吗?(引导学生说出故
11、事的出处) 三、初读课文 1、师:既然是一个故事,那我们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呢?(讲故事的语气)好的。谁来给我们 示范一段? 2、师:给我们作了榜样。好的,齐读。 3、师:读了这个古文,你知道它主要讲什么吗? 4、师:已经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局讲清楚了。快速找出写起因、经过、结局的相关段 落。 5、指名读,指名读,齐读。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默读第一段,想想这一段告诉我们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板书:祠者赐酒。 2、师:学习古文,理解意思很重要。咱们复习上节课的一些方法。 3、第六列指名读。 4、师:我们理解第一自然段时,是怎么把这些方法用上的?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我们可以用这几种方
12、法理解第二自然段,看看舍人如何处理这壹酒,可以自言自语说一 说。 2、同桌交流。 3、同桌汇报,一人读,一人说意思。 (注意点拨:1、你把比赛的规则说得很清楚了。2、从“先成”看出画蛇要求快、完整) 板书:蛇成饮酒。 4、指导朗读:舍人也是一群廉廉君子,能够明确、温和地商量,不失礼仪。谁来读。 六、学习第三自然段 1、相约“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那谁喝到了酒,画蛇添足的又是哪个人? 2、自读第三自然段,此段写了哪几个人物?(先成者,另一人) 3、划出描写这两个人言、行的句子,指名读。 4、读“蛇先成者”的句子,说意思。 5、读“另一人”的句子,说意思。 七、学习第四段 1、齐读故事结局,用可惜
13、语气。理解意思,完成板书。 2、为什么“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3、学生自由发言:因为他画好后做了多余的事。 4、心理诊断:为什么这个人会作出画蛇添足的举动?从他的言行中寻找答案。 5、完成点拨。 A、第一句的朗读,读出骄傲,沾沾自喜,自作聪明。 B、从“另一个人”的话中明确“蛇画上脚就不是蛇”了。 C、读出此人的不屑。 6、总结(就问题 2、4 进行)舍人相约“画地为蛇,先成饮酒” ,一个人先画完了蛇,但他沾沾 自喜、骄傲,给蛇画上了脚,这个多余的举动使蛇不再是蛇,也耽误了时间。所以“终亡其酒” 。 八、总结寓意 那这个寓言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引导 A:画蛇添足者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
14、弄糟。我们归纳的时候可以从相反的说,让别人不要 这样,那该怎么组织语言呢? B、也可以用“假设” , “如果?就” 。 九、拓展延伸 1、生活有没有做了类似事情的人? 2、因为这个成语有着宽广的生活意义,所以解释时前一部分说了它的本意后,还讲了“比喻” 5 生活中? 3、师:学习了这些理解古文,感悟寓言道的方法后,老师还想请大家看看本课的 3 个代词,看 它们在句子中代替什么? 十、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用学习古文的一些基本方法,按照祠者赐酒的故事顺序学习了画蛇添足这则 寓言,并懂得了自作聪明、多此一举会而弄巧成拙的道理。希望能够引起同学们学习古文的兴趣,在 课外自己理解一些优秀的古诗文,例如我
15、们的古诗文诵读 。 作业 1、背诵课文; 2、把课文扩写成现代白话文故事。 【教学后记】 卖火柴的小女孩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深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 运用在阅读中进行旁批的方法读懂课文,深入理解语言文字。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与作者产生共鸣。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阅读了课文, 谁还记得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新年即将来临人们的心情 本应是高兴的、欢乐的、幸福的。而小女孩却冻死在街头,你觉得她的处境是怎样的?能把你感受深 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吗? 二、深入阅读,理解内
16、容,体会感情 1、默读课文 5-11 自然段,出示学习提示 2、小组交流学习情况。 3、全班汇报。 步骤一:解决“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分别看到了什么?” 教师出示表格 擦燃火柴 幻想 现实 学生交流补充填写。 擦燃火柴 幻想 现实 第一次 暖和的火炉 烧过的火柴梗(寒冷) 第二次 喷香的烤鹅 又厚又冷的墙(饥饿) 第三次 美丽的圣诞树 消失在夜空一颗星陨落(痛苦) 第四、五次 慈爱的奶奶 和奶奶在快乐中飞走了(无人疼爱) 步骤二:作者将幻想与现实交替表达的写作方法,让你感受到什么呢?结合自己的画批谈感受, 6 再带着理解有感情地读一读。 教师结合学生发言相机出现文稿,重点体会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
17、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初步阅读,体会她开始到底“敢不敢抽出一根”?可是最后“终于抽出了一根”说明什么? -“卖火柴”是她帮助家里度日的,她是不敢轻易擦燃的。但今天又冷又饿的大年夜她实在受 不了了,考虑再三“终于”擦燃了一根,可见小女孩的处境多么艰难,她多么迫切地渴望温暖。 有感情地读一读。 (读好“?” 、 “终于” ) 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分别指名读,这两个场景发生在什么时候?你感受到什么? -这是火柴熄灭后小女孩眼前的景象。幻象终究是幻象。在这个黑暗、冷酷的现实中,美好的
18、 愿望终将破灭,幻象里的一切不是小女孩的现实生活。 谁愿意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 (语气悲伤的、惋惜的。可强调“只有” 、 “又厚又冷” ) 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 越飞越高, 飞到那没有寒冷, 没有饥饿, 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自由读,谈体会。-在小女孩的现实生活中“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是没有 的。这句话预示着她死去了。小女孩渴望的生活这个世界没有,现实是多么残酷呀! 再体会这句话应读出怎样的感情。自己试一试。 指名读 10、11 自然段。出示这两句话,找不同,谈感受。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
19、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 了。 对比读,你发现什么? 个人读,感受句子,你如何理解?-“大年夜”本来是欢乐幸福的,但在这个现实社会里, 它只属于富人。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得到的是寒冷、饥饿、痛苦甚至死亡。社会太不公平了。 齐读文中的句子。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 去。 句子中有两个“幸福” ,你怎样体会?-第一个“幸福”是小女孩在幻象中看到了她所向往 的一切, 所以说在幻象中她是幸福的。 而第二个 “幸福” 不是真正的、 现实中的、 新年里该有的幸福, 而是指她悲惨地死去,不再忍受现实的痛苦,所以是
20、幸福的。 作者这样表达,你感受到什么?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三、小结内容,情感深化 课文将小女孩的悲惨现实生活与美好的幻象对照写出,使我们感受到了小女孩可怜、悲惨,当今 社会的黑暗。还有千千万万的贫苦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值得同情呀! 四、布置作业 1、积累课文中词语。 2、再把感受深的语句读一读。 3、朗读文章后的“阅读链接” 。 【板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街头 安徒生 寒冷暖和的火炉(温暖) 现实饥饿喷香的烤鹅(美食)幻象 痛苦美丽的圣诞树(欢乐) 无人疼爱慈爱的奶奶(疼爱) 悲惨、黑暗值得同情 【教学后记】 7 刺猬汉斯刺猬汉斯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
21、主要内容,并注意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2.引导学生对童话中的人物进行评价。 3.帮助学生学会“讽、磕、诫、膏”4 个会认字。读读记记“冷嘲热讽、告诫、膏药、兑现、不 屑一顾、言而无信、悉心照料、熊熊燃烧”等词语。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指导课文写了那几件事情。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课文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领悟作者的表达意图。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透过课题知内容。 学生读课题三遍,然后质疑。 (1)刺猬是谁?汉斯是谁?他怎么叫刺猬汉斯? (2)课文围绕刺猬汉斯写了哪几件事情? (3)刺猬汉斯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22、感情? (4)简介: 格林童话 、格林兄弟及相关作品。 (5)教师小结:课文写了汉斯 8 岁时带着父亲买的一管笛子,骑着公鸡,赶着几头猪住到森林 里。他先后为两个迷路的国王指路,并让他们写下保证。第一个国王言而无信,第二个国王兑现了诺 言,把公主嫁给了汉斯。汉斯脱下并烧掉刺猬皮,变成了一个英俊的小伙子,与公主举行了婚礼的故 事。 二、根据内容明思路。 学生快速地默读课文,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课文围绕刺猬汉斯写了哪几件事情? 第一段(第 12 自然段)写有个农夫的妻子生了一个怪儿子刺猬汉斯。刺猬汉斯顽强地活了下 来。 第二段(第 37 自然段)写刺猬汉斯带着父亲买的笛子,骑着公鸡,赶着猪住到森林
23、,照看着 他的猪。 第三段(第 812 自然段)写刺猬汉斯先后向两个迷路的国王指路,并让他们写下保证。但两个 国王对待诺言的态度却不一样。 第四段(第 1319 自然段)写刺猬汉斯把一大群猪赶回家,去找那两个国王。他对言而无信的 国王不屑一顾;他变成了一个英俊的小伙子,和遵守诺言的第二个国王的公主举行了婚礼。 第五段(第 20 自然段)写汉斯把父母接到了自己的王国。 三、沿着思路理层次。 (一)学生默读第三段,思考:哪几个自然段在写刺猬汉斯向第一个迷路的国王指路?哪几个自 然段在写刺猬汉斯向第二个迷路的国王指路?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作者为什么 要这么写? 1.第一层 (第 81
24、0 自然段) 写刺猬汉斯向第一个国王指路, 并让他写下保证。 国王回到王宫后, 不愿意把女儿嫁给刺猬汉斯。 2.第二层(第 1112 自然段)写汉斯向第二个迷路的国王指路,同样让他写下保证。公主劝说 国王答应刺猬汉斯的事情不可以反悔,同意嫁给刺猬汉斯。 (二)学生默读第四段,思考。 1.汉斯是怎么做的? 2.联系前文想一想:汉斯向国王提出了什么要求? 8 3.国王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哪几个自然段在写刺猬汉斯和第一个国王的故事?哪几个自然段在写刺猬汉斯和第二个国王的 故事?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1.第一层(第 1314 自然段)写第一个国王下令把汉斯挡在王宫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