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材分析及全部教案(共14课时).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材分析及全部教案(共14课时).doc》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五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七 单元 集体 备课 教材 分析 全部 全体 整个 教案 14 课时 doc 下载 _五年级上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 资源描述:
-
1、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一、教材简析: 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展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 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百年噩梦。选文具有匠心,针对小学生 年段特征,以选取正面典型事例为主,而又正视近代史上的国耻,体现了作者强 烈的爱国热情与民族精神。 口语交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 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 狼牙山五壮士颂扬了抗日英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 伟大的献身精神; 难忘的一课叙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刚“光复”时,台 湾人民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 最后的一分钟抒发了香港回归祖国时,华 夏儿女无比的喜悦与自豪之情。这几篇课文虽然体裁不一,有
2、叙事性的散文,有 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抗日英雄的事迹,也有诗歌,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 精神和爱国热情, 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 凭借。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掌握本组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结合相关资料与课文中的相关 信息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勿忘国耻。 3、还要引导学生总结交流整理资料的方法,提高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整合阅读、口语交际与习作等教学环节,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 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要从文中领悟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 四、单元课时划分: 圆明园的毁灭3
3、 课时 狼牙山五壮士3 课时 最后的一分钟2 课时 难忘的一课2 课时 口语交际1 课时 习作2 课时 回顾拓展1 课时. 共计 14 课时 21圆明园的毁灭 知识与能力 1会认 6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 2正确读写“不可估量、举世闻名”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3、4 自然段。 2学习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增强民族责任感和使命 感。 教学重点 1会认 6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不可估量、举世闻名”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
4、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增强民族责任感和 使命感。 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 3 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有哪些同学去过北京的圆明园遗址?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圆明园呢?(学生说) 同学们说得都很不错。现在的圆明园是一片废墟,可是它是怎样成为废墟的呢? 圆明园原来是什么样的呢?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会告诉我们一切的。(板书课 题:圆明园的毁灭)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 (1)全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在文中标出
5、) (2)课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1)全文共有 5 个自然段。 (2)本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的景象,表 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 (3)课文一共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请说说每个部分的大意。 2阅读第 1 自然段。 (1)朗读指导:朗读时语气可强一些,读出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 (2)提问:这一自然段中的两个“不可估量”说明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明确:两个“不可估量” ,说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难以计算,也点明了 圆明园在祖国和世界文化史上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加重了对圆明园毁灭的惋惜和 对
6、侵略者的憎恨之情。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课文一开头便表现出了作者的痛惜和愤怒。那么,到底发生过怎样的事情让作者 如此呢?同学们可以自己课后读一读,找一下答案。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2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来一探究竟,看看在圆明园发生了什么令 人发指的事情。让我们继续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吧!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第 24 自然段,在学习过程中完成重要词语的理解、运用和拓展,包括 近义词和反义词。 (1)朗读指导:朗读第 3 自然段时,要用舒缓的语调读出作者深深的自豪、沉醉 之感。 (2)齐读第 2 自然段
7、,说说开头一句交代了些什么。 明确:这一句话虽短,但交代了圆明园的地理位置、历史地位和用途。 (3)“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 周围”一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圆明园比作月亮,把小园比作星星,形象地描 述了圆明园的总体格局,彰显了圆明园的建筑风格。 (4)朗读第 3 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第一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 用? 明确: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不但写出了圆明园中的主要景物富丽与朴素、热 闹与宁静完美结合的特点,而且语言生动,令文章更有气势。 (5)你怎样理解第 3 自然段? 明确: 这一自然段描
8、写了圆明园在建筑上的特点景点多、 景点美、 风格迥异, 点明了漫步圆明园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圆明园的喜爱和赞叹。 (6)思考: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这句话在文中 是什么句子?它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过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前半句是对上文的总结:圆明园建筑 的特点;后半句引出下文:圆明园内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7)提问:第 4 自然段中的“上自” “下至”两个词语体现了什么? 明确:从时间跨度上罗列珍宝类型,体现了圆明园收藏的历史文物数量多、历史 悠久、价值珍贵的特点。 2学习第 5 自然段,在学习过程中完成重要词语的理解、运用和拓展,包括近 义词和
9、反义词。 (1)朗读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时语调要由高到低, “灰烬”要读得低沉,表达出 无比痛心的心情。 (2)提问:末尾一句与哪个自然段呼应? 明确:与第 1 自然段呼应。再次表达了作者痛心、愤怒的感情。 (3)从圆明园的毁灭你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示例:从圆明园的毁灭,我感受到了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 行,更感受到了中国曾经饱受屈辱的苦难。 3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的景象, 表达了作者对 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 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 激发了人们不忘国耻, 增强了人们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
10、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 圆明园 的毁灭 不可估量的损失 辉煌的过去 布局 建筑 文物 化为灰烬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第三课时 看拼音,写词语。 g lingsnshdin tnghng wiq zhn y bo ()() () () () xio hugu bohu jnqnrlng lng ttu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损()莱()销()杭() 捐()菜()锁()抗() 三、选合适的词语填空。 留恋流连 假日里,我们在北海公园划船,()在绿树红墙之中。 游人们依依不合地离开了桂林,心中还()着漓江山水。 损失损害 这幢大楼设计和施工都不符合要求,要推倒重建,
11、()很大。 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做()国家和集体利益的事。 2 22狼牙山五壮士 知识与能力 1会认 10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 2正确读写“全神贯注、横七竖八”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课文, 体会五壮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气概和不畏 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 1会认 10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全神贯注、横七竖八”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
12、写人记事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2体会五壮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 精神。 3 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941 年秋,五壮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为掩护我军 主力和群众撤退,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痛歼敌人后,英勇跳崖,视死如归。 这伟大的壮举,气吞山河,可歌可泣,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让我们满怀崇 敬之情品读课文,来感受英雄伟大的献身精神吧!(板书:狼牙山五壮士)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以下
13、问题: (1)全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在文中标出)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明确:(1)全文共有 9 个自然段。(2)本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 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 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 2阅读第 1 自然段。 (1)朗读思考:这一自然段第一句话交代了哪些内容? 明确: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当时的形势。 (2)提问:从“集中兵力” “大举进犯”这两个词语中,你看出了什么? 明确:看出了敌人的气势汹汹,兵力强大,与下文担任掩护任务的五位战士形成 鲜明的对比,说明五位壮士接受的任务十分艰巨。 (3)说说这一自然
14、段的大意。 明确:这一自然段写五壮士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学习了第 1 自然段,我们知道了五壮士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艰巨任务。 我们从哪些地方能看出这项任务艰巨呢?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五壮士会遇到哪 些困难呢?他们都是如何面对的呢?同学们可以自己想象一下, 或是相互之间讲 一讲,或是写一写。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2导入新课:同学们,在那个炮火连天的年代,有许许多多的革 命者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保护群众的安全,保证革命之路顺利走下去。这节课, 我们继续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去看看他们是否
15、完成了他们的任务吧!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第 2 自然段,在学习过程中完成重要词语的理解、运用和拓展,包括近 义词和反义词。 (1)朗读指导:朗读这段话时,语调要高昂,表达出悲愤、仇恨之情。 (2)齐读并思考:第一句中的“一边一边”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为了保护群众和连队成功转移,五位战士既英勇又善战,用智慧和勇 气与敌人周旋。 (3)从这一自然段中找出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时的动作和神态的词语。从这些词 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明确:动作:指挥、命令、吼、抡、瞄准。 神态:沉着、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 从这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他们想拖住敌人、消灭敌人的决心和对敌人的无比仇 恨。 (4)如
16、何理解“横七竖八” “许多”等词语? 明确: “横七竖八” “许多”说明敌人伤亡惨重,反衬出五壮士的英勇善战。 2学习第 3 自然段,在学习过程中完成重要词语的理解、运用和拓展,包括近 义词和反义词。 (1)“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 说了一声: 走! 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这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 用? 明确: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交代了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的原因。 (2)“走” “斩钉截铁”这些词语表现了什么? 明确: 这些词语体现出班长态度之坚定, 决定之果断, 饱含着五壮士高昂的斗志、 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和对人民深切的爱。 3学习第 4
17、、5 自然段,在学习过程中完成重要词语的理解、运用和拓展,包括 近义词和反义词。 (1)思考:第 4 自然段中的第一、二句描写了什么场景? 明确:这两句描写五壮士到达山顶时的歼敌情景。 “居高临下” “射击”表现了五 壮士杀敌时的英勇, “粉身碎骨”表现了敌方丧命的惨状。 (2)“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 上砸去”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石头比作雹子, 说明石头砸下去非常迅猛有力, 非常密集,体现了战士英勇杀敌的坚定决心和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也揭示“五 位壮士的决心” “中国人民的仇恨”是五壮士顽强
18、战斗的力量源泉。 (3)提问: “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中“又一群”体现了什么? 明确: “又一群”体现出了五壮士与敌人力量的悬殊,从侧面表现了五壮士英勇 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4)你怎样理解第 5 自然段“用尽”一词? 明确: “用尽”一词体现了五位战士对敌人的仇恨,同时这句与上段中“夺过手 榴弹插在腰间”一句相互照应,突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的作用。 4学习第 69 自然段,在学习过程中完成重要词语的理解、运用和拓展,包括 近义词和反义词。 (1)提问:如何理解第 6 自然段中“屹立” “胜利的喜悦”这些词句? 明确: “屹立”一词,在这里突出了五位战士像山峰一样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 “胜利
19、的喜悦”表现出五位战士完成任务时的喜悦和自豪。 (2)品味“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 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 跳”这两句话。 明确:面对绝境,面对死亡,战士们丝毫没有犹豫。 “说、砸、走、跳”这些动 词写出了五位壮士跳崖时的无畏与悲壮。他们态度从容,脚步坚定,好像不是走 向死亡,而是又投身于一场新的战斗。 (3)“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中的“这声音”指的是什么声音?表现了什 么? 明确: “这声音”指的是五壮士英勇跳崖时壮烈豪迈的口号,充分表现了五壮士 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这
20、种恨与爱,是五壮 士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力量之源,也是全体中华儿女一致抗日的力量之源。 5为什么课题叫“狼牙山五壮士” ,而不是“狼牙山五战士”呢?“狼牙山五壮 士”的“壮”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 “壮士”是特别英勇豪壮的战士。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不是一般的战士, 他们为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敢于献身,用“壮士”更能体现出五位战士壮烈 豪迈的英雄气概。 “五壮士”的“壮”表现在以下方面:“壮士”的“壮志”敌众我寡,勇 于受任。“壮士”的“壮行”诱敌上山,痛击敌人;毅然把敌人引上绝路; 顶峰歼敌。“壮士”的“壮举”完成任务,舍身跳崖,壮烈牺牲。“壮 士”的“壮语”高呼口号,视死如归。“壮士”的“
21、壮气”为国捐躯, 浩气长存。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狼牙山 五壮士 接受任务:敌众我寡略 诱敌上山:英勇奋战详 引上绝路:斩钉截铁略 顶峰歼敌:决一死战详 英勇跳崖:壮烈豪迈详 英勇顽强 视死如归 第三课时 一、根据意思写词语。 1、比喻说话做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 2、比喻声音响亮或事业伟大。 () 3、形容气魄像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 () 4、站在高处,对着低处。形容所处的地势极为有利。 () 5、全部精力集中在一点,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 6、仰着头挺着胸无所畏惧的样子。 () 二、辨字组词。 撤()晋
22、()寇()仍()剂()狠()冀()抡() 撒()普()冠()扔()挤()恨()翼()抢() 三、填适当的词。 ()的山路()的力气()的怒火()的喜悦 () 地瞄准 () 地躺着尸体 () 地完成任务 () 地打四、 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气()山河全神()注()高()下满()怒火 斩钉()铁横七()八()首挺()() ()绝壁 23*难忘的一课 知识与能力 1会认 2 个生字。 2正确读记“停泊、光复”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课文的主线,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透露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1会
23、认 2 个生字。理解“停泊、光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课文的主线,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 2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透露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2 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抗战胜利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聆听了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难忘的一 课“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老师教得认真,孩子们学得专注。现在,让 我们穿越时空,跟随作者的见闻,去学习难忘的一课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并借助字(词)典解决生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
24、思考以下问题: (1)全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在文中标出)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明确:(1)全文共有 16 个自然段。(2)本文记叙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作者在台湾 的一所乡村小学, 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 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的事情。 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阅读第 1 自然段,在学习过程中完成重要词语的理解、运用和拓展,包括近 义词和反义词。 提问:这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介绍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我”的工作情况,为下文写作者被台湾的师 生学习祖国文字所吸引、打动埋下伏笔。 2阅读第 29 自然段,在学习
25、过程中完成重要词语的理解、运用和拓展,包括 近义词和反义词。 (1)朗读指导:朗读第 6 自然段时,语气要坚定,读出老师和孩子们对祖国文字 的热爱。 (2)思考:第 2 自然段中“不记得走了多远”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作者在悠闲的散步中,也说明这所学校在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郊外。 (3)提问:说说第 4 自然段的作用。 明确: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第一次在文中出现,它是一条情感线索, 集中体现了“光复”后台湾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向往。正是这句话吸引“我”情 不自禁地走进了教室。 (4)齐读并思考:从第 6 自然段中“一遍一遍地读” “那么严肃认真,又那么富有 感情” “火热而真挚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