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及单元分析(总计5课时).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及单元分析(总计5课时).doc》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解决问题的策略 苏教版 三年级 数学 上册 第五 单元 解决问题 策略 教案 分析 总计 课时 下载 _三年级上册_苏教版(2024)_数学_小学
- 资源描述:
-
1、1 五、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学会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分析数 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中,感受从条件出发思考对于解决实 际问题的价值,体会从条件出发思考是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策略之一,进一步发 展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 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前后知识联系: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学会从条件出发思考,从而与问题建立联系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策略的体验与形成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共 5 课时 1.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
2、(一)1 课时 2.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二)1 课时 3.练习十 2 课时 4.间隔排列 1 课时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1. 简单的一步计算 实际问题 2.简单的两步计算 实际问题(二下) 本单元内容: 1.用条件出发思考 的策略解决两步 计算实际问题 后续学习内容: 1.用从问题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 两步计算实际问题(三下) 2.灵活运用从条件或问题出发思 考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四上) 2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7172 页的例题。完成第 7273 页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依据条件寻求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方法及回顾反思的过 程, 了解从条
3、件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能用由条件想问题的策略寻找解题方 法,并正确解答。 2.使学生初步经历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实施解答及回顾反思的完整过 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初步的策略意识和成功体验,提高学好 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策略的体验与理解。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课件、导学单。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直接揭题板书策略。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你知道什么是策略吗? 生各抒己见。 师:策略实际上是一种解题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谈话:小猴真爱劳
4、动,它正在帮妈妈摘桃呢! 二、解决问题,体验策略 1.出示例题,指名读题。 2.理解题意。 (1)说一说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2)想一想,哪个条件需要解释一下它的意思? (3)你知道“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 5 个”是什么意思吗? 设计意图:从关键信息理解题目的意思,帮助解决问题。 3.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 (1)根据题中数量间的关系,你打算怎样解答?同桌相互说一说。 (2)交流反馈:你打算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这样想的依据是什么? 4.自主解答。 3 (1)选择填表或列式(或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问题。 (2)反馈、小结:不同的解答方法,求出的结果都符合题意,解答都是正 确
5、的。 变式: (1)小猴第一天摘 30 个桃子,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少摘 5 个,第三天摘多少 个?第五天呢? (2)小猴第一天摘 30 个桃子,以后每天摘的个数是前一天的 2 倍,第三天 摘多少个?第五天呢? 5.过程回顾。 回顾一下,我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时? 设计意图:解决问题后,及时回顾,厘清思路,明确在理解题目已知条件的 基础上,分析条件,从而解决问题。 三、巩固应用,内化策略 1.做想想做做第 1 题 (1)第 1 小题,说说知道什么条件?根据什么条件可以提出哪个问题? 能还能提什么问题? (2)读第 2 小题,想想能提哪些问题?你能根据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设计意图:从两个有直接关
6、系的已知条件中,提出问题,解决第一个问题,然后 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这里的关键是找出有直接关系的已知条件。 2.想想做做第 2 题 读题,理解题意(画图或用动作表示每次弹起的高度是前一次的一半) 在表里填一填。 交流:填表的结果各是多少?你每次填写的米数的依据是什么? 反馈、检验:每次弹起的高度是下落高度的一半吗? 3.想想做做第 3 题 根据题意在图中做出标记。 交流:你是怎么确定芳芳和兵兵的位置、解决这个问题的? 设计意图:从条件出发是帮助孩子审题,理解题意来解决问题。该题目中, 画出的示意图也是条件的一部分,我们要仔细看图,读图,用图,边看边想,就 能充分利用所有已知条件,顺利解决问题。
7、 变式: 4 18 个小朋友站成一排,从左往右数,红红排在第 12 个;从右往左数,军军 排在第 16 个。红红和军军之间站了多少人?(先尝试画图,再列式计算) 4.想想做做第 5 题 读题,了解题意。 猜一猜:画到第几个正方形就画不下了?圆的大小要画得一样大。 动手画一画,看看刚才猜得怎样? 算算看,第 8 个正方形要画几个? 四、课堂总结,交流收获 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第 68、69 页。 教后反思: 课上我让学生借助解决问题的“阶梯”自己拾级而上,让学生自主尝试解决 问题再从学生的解题实际情况着手,进行针对性交流,顺学而导,获得了较好的 教学效果。同时借助一些变式
8、对题目进行拓展,以打开学生的思维。 例题的教学中,我通过了解学情,发现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接触解决实际问 题, 积累了较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二年级下册又学习了简单的两步计算的 实际问题。可谓经验丰富,例题也不难,我估计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可以 独立完成。所以我放手让学生解决,再进行针对性地引导。我先出示第三天摘了 几个这个问题。根据我对孩子们的了解,他们在做题的时候,肯定是根据题目的 已知条件来分析, 想到用第一天的 30 个+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的 5 个就是第二天 的。那么我要做的就是引导他们将这样的一种解题思路进行强化: “哦,原来我 们都是从题目的已知条件中找到信息,从而解决问题的
9、。从已知条件出发思考, 这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它帮助我们顺利解决了这个问题。以后解题时,我们 还可以这样,关注已知条件,从中思考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 解决了第三天的之后, 第五天这个问题的处理其实恰好就是运用到了刚才解 决第三天这个问题的经验了。 5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二)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p7475 例题 2,及“想想做做”练习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解答一些已知三个数量间的关系和其中一个 数量, 求另一个数量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时间并体验从条件出发思考 的策略,提高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第一步引导学生弄清题目意思,尝试画出线段图进行
10、分析,第二步 帮助学生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第三步独立解决问题,第四步思考解决问题的价 值。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使学生经历依据条件寻求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过程,用线 段图表示题意的方法, 进一步学会从条件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 画出线段图, 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中,感受从条件想起对于解决实际问 题的价值,进一步体会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条件与问题的联系,发展集合直观, 培养分析、判断、推理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价 值,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教学重
11、点:帮助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从条件出发有序思考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复习回复 1.昨天我们学了什么?你觉得这个策略有什么好的地方? 指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板书课题。 2.结合题目的条件、问题和要求,补充条件。 (1)苗圃 20 棵杨树苗,柳树有多少棵? 补充一个加法计算的条件。 补充一个减法计算的条件。 一般:比多少的条件,可以列加法或减法计算。 补充一个乘法计算的条件。 6 补充一个除法计算的条件。 一般:根据谁是谁的几倍,可以列式乘法或除法计算的算式。 设计意图:从简单的数量入手,理解数量
12、关系,为画线段图做铺垫。 二、探索策略,尝试解决问题 1.出示例题 2 学生独立读题。 说说题目有哪几个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2.指导学生尝试画出线段图。 学生独立尝试画出线段图。 指导画图:说说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结合线段图来说说已知条件和问题。 在画线段图的过程中, 注意细节的指导。 比如: 两个事物写的时候上下对齐, 冒号对齐,先画一份的,再画几份或者比多少的,标好已知条件和问题,大括号 的使用。 3.说说你的解题思路? 先算什么?根据哪两个条件来算的? 再算什么?根据哪两个条件来算的? 绿花有 12 朵 黄花的朵数 黄花的朵数是绿花的 2 倍红花的朵数 红花比黄花多 7 朵 找出有直
13、接关系的两个条件,求出第一个小问题。 4.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板书:黄花:122=24(朵) 红花:247=31(朵) 5.想一想:如果“红花比黄花少 7 朵” ,应该怎样解答? 想一想,图应该怎么改?根据学生的交流改一改。 说说现在解题的思路是怎么样的?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6.比较原来的题目与现在的题目,在解答过程上,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 7 同? 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变式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题目的意思,能够看懂 线段图,从中厘清数量关系,帮助解题。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 1 题 根据线段图,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 想想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
14、提问。 组织交流: 提一步计算的问题可以问题什么?提两步计算的问题可以问什么? 一步计算的问题:排球有多少个? 二步计算的问题:足球有多少个? 篮球和排球一共有多少个? 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2.想想做做第 2 题 学生独立回答。 说说你是怎么思考的? 3.想想做做第 3 题 学生独立完成。 说说你的解题思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 4.想想做做第 4 题 学生独立完成。 说说你的解题思路。 四、课堂小结 说说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指出:现在我们的解决问题条件变多了,一定要确定解题思路,根据相关联 的两个条件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有时,题目比较复杂,要学会画出线段图 帮助分析。 课堂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