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全程训练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天天练40论述性文本阅读专练能力提升篇.doc

  • 上传人(卖家):mrli2018
  • 文档编号:15799
  • 上传时间:2018-07-12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26.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全程训练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天天练40论述性文本阅读专练能力提升篇.doc》由用户(mrli20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全程 训练 2019 年高 语文 一轮 复习 天天 40 论述 文本 阅读 能力 提升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天天练 40 论述性文本阅读专练 (能力提升篇 )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茶与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了密切的关系,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的思想来源,中国茶学与儒释道的思想理念有着极深的渊源。 陆羽茶经是中国最早的茶学著作,书中也十分鲜明地体现了这种关系。茶文化与儒家思想中 “ 礼 ” 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儒家认为 “ 礼 ” 就是秩序与和谐, “ 礼 ” 也是一切民俗民风由来的源头。礼仪的观念深入到社会活动的一切领域,那么在茶文化中,自然也会有所体现。古代 家庭中的敬神祭祖、宾客相见、

    2、婚丧大典、节庆宴饮中都需要用到茶。晚唐人刘贞亮茶十德中提出了 “ 十德 ” 说,其中就有 “ 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 ” 的句子,这说明最迟在唐代,来客敬茶,以茶为礼,已成为普遍风俗。而在官场中,茶礼则已经演化为一种区别官阶等级的标志,点茶与点汤成为官场的待下之礼。 “ 中庸之道 ” 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其哲学思想强调适度原则。茶文化中体现了这一点,茶经中强调选水要选缓流的活水,反对急流之水,也不能用停蓄不流的死水。在饮茶之中,第一次泡茶之水,仅作 “ 暖盏 ” 之用,并不饮用,第二次的茶汤才是最佳之 “ 至味 ” 。饮茶的量也强调适度。饮茶人通过品茶而悟道,在精神上达到一种 “ 和 ” 的最高

    3、境界,这就是茶道。饮茶的全过程贯穿着儒家的中庸思想,也就是提倡通过茶道,营造出社会和谐稳定、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空间。 唐代诗人们的品茶,已经超越解渴、提神、解乏、保健等生理上的满足,着重从审美的角度来品赏茶汤的色、香、味、形,强调心灵感受,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通过饮茶与茶道展示,表现出人的精神气度和文化修养,表现人的清高廉洁、节俭朴素的思想品格。 道家思想强调对自然的追求。老子的道德经中说 “ 道法自然 ” ,这个 “ 自然 ” ,是指 道是自己如此的,自然而然的,而非有意造作所致。茶本是野生之物,宜生长于川谷之间,古人推崇野生茶的品质,提倡 “ 真茶 ” 的观念,反对在茶汤中掺以香料。

    4、在饮茶上,追求忘机超脱、冲淡自然的情趣,这些都是对自然之趣的反映。茶文化中也有道家养生的精神。最早的神农尝百草,以茶解毒,作为本草的茶的确与药草有密切的关系。茶主下气,除好觉,消宿食。茶可以消除心中的烦闷。因而茶与道家的养生乐生精神的结合,也就成了早期的茶文化形态。 佛教传入我国是在西汉末期,由于僧侣活动的需要,茶就与佛教结下了缘分。佛教的重要活动是僧人坐禅修行, “ 过午不食 ” ,不可饮酒,戒荤吃素,清心守规。因而就需要有一种既符合佛教规诫,又能消除坐禅带来的疲劳和补充 “ 过午不食 ” 的营养,茶叶中丰富的营养成分,提神醒脑的作用,使茶成了僧侣最理想的饮料。晋书中记载,东晋敦煌人单道开,

    5、在昭德寺修行时,室内坐禅,昼夜不眠, “ 不畏寒暑 ” ,诵经四十余万言,经常用饮 “ 茶苏 ” 来提神防睡。 “ 茶苏 ” 是一种将茶和姜、桂、桔、枣等香料一同煮成的饮料。虽然这时茶叶尚未单独饮用,但它表明佛教徒饮茶的最初目的是坐禅修行。唐宋时,佛教盛行,寺院饮茶之风更热,此时,饮茶已成为禅僧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 要内容。 茶与佛教的结合还表现在一个 “ 悟 ” 字上。正是在这个 “ 悟 ” 字上,茶与禅有了它们的共同之处, “ 凡体验有得处,皆是悟 ” ,都与茶事活动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佛家视茶道为一种修身的过程。把佛家的 “ 悟 ” 的境界和茶道统一起来,要求保持高尚的情操,茶道融贯着佛

    6、家对真、善、美的追求。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中国的茶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儒释道的思想和茶学相结合,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茶之为饮,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与相处,营造的是一种清正廉洁、恬淡安静、和诚处世的气氛,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选自中国的茶文化与儒释道,有删改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最早的茶学著作是茶经,其内容鲜明地体现了中国茶学与儒释道的思想理念有着极深的渊源。 B礼仪观念深入到社会活动的一切领域,中国的茶文化也体现出礼仪的观念。在唐代,来客敬茶,以茶为礼,开始成为普遍的风俗。 C古人推崇野生茶的品质,提倡 “ 真茶 ” 的观念

    7、,反对在茶汤中掺以香料,体现了道家 “ 道法自然 ” 的思想。 D饮茶的全过程贯穿着儒家的中庸思想,不仅体现在选水要选缓流的活水,还体现在饮茶的量也要适度等方面。 答案: B 解析: B 项,混淆时间。 “ 开始成为普 遍的风俗 ” 错误,选项对应的语句是 “ 这说明最迟在唐代,来客敬茶,以茶为礼,已成为普遍风俗 ” ,说明至少在唐代的时候 “ 来客敬茶,以茶为礼 ” 已经成为普遍风俗,而不是选项中的 “ 开始成为普遍的风俗 ” 。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唐代诗人的饮茶已不是解渴、提神、解乏等生理的需要,而是从审美的角度来品赏茶汤的色、香、味、形,强调心灵感受,

    8、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B因为茶叶中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有提神醒脑的作用,可以消除坐禅带来的疲劳和补充 “ 过午不食 ” 的营养,同时还符合佛教规诫,因此茶成了僧 侣最理想的饮料。 C茶文化有道家养生的精神,这和作为本草的茶有主下气、除好觉、消宿食、消除心中烦恼的药草特性有很大关系。 D由于僧侣活动的需要,茶与佛结下了缘分,但佛教徒饮茶的最初目的是坐禅修行。 答案: A 解析: “ 不是 ? 而是 ” 错误,这是并列关系,选项对应的原文是 “ 唐代诗人们的品茶,已经超越解渴、提神、解乏、保健等生理上的满足,着重从审美的角度来品赏茶汤的色、香、味、形,强调心灵感受 ” ,即诗人们饮茶除了生理需要

    9、外,更看重心灵感受等,原文是递进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来源,它与茶学的结合,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也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B饮茶人通过品茶而悟道。从儒家的角度可表现为追求 “ 和 ” 的最高境界,从道家的角度可表现为追求忘机超脱、冲淡自然的情趣和养生乐生的精神。 C佛家把悟得茶道视作修身的过程,只要保持高尚的情操,佛家的 “ 悟 ” 的境界和茶道就可以统一起来。 D茶之为饮,既可以营造出和谐稳定、和睦相处的空间,也可以营造出清正廉洁、恬淡安静、和诚处世的气氛,利于人们之间的交流与相处。 答案: C 解析:原文说 “ 把佛家

    10、的 悟 的境界和 茶道统一起来,要求保持高尚的情操 ” ,意思是茶道与佛教的统一要求人具有高尚的情操,但选项中的 “ 只要 ? 就 ” 说法绝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 6 题。 莫把汉学当国学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慕朵生 日前,美国著名汉学家史景迁携带曹寅与康熙等新书来华举办首发式,并在多所高校进行讲座,在学界和媒体引发新一轮 “ 汉学热 ” 。但笔者以为, “ 汉学 ” 当热,然不可将之混同为 “ 国学 ” 。 汉学是外国尤其是欧美国家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学问,历经游记性汉学、传教士汉学、学院派汉学,以及侧重研究中国现实问题的 “ 中国学 ” 等几大阶段,至今已有

    11、 600多年历史。面对中国浩瀚的文化和复杂的现实,汉学家们皓首穷经,著书立说,既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也带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甚至改写了世界的文明进程。比如,欧洲 “ 启蒙运动 ” 就深受来华传教士介绍的儒学的启迪。 不过,中国学界对汉学的追踪和介绍仅有 100 多年的历史,且忽冷忽热,不成系统。其中,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国内曾分别兴起一股 “ 汉学热 ” ,原因是这两个时段中国社会变动剧烈,思想争鸣活跃,国人迫切希望通过汉学来了解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以及中华文化的。此次史景迁访华引发的新一轮 “ 汉学热 ” ,则是在经济 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时代背景下,国人试图借助汉学对自

    12、己国家崛起和文化复兴进行的一种心理上的印证和调适。不难看出,汉学不仅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还是中华文化反观自身的镜子。通过汉学,中华文化既能发现自己的优缺点、长短处,也能了解自己在世界文化生态中的方位和价值。 然而,汉学虽有重要价值,但亦不可无限拔高。因为,汉学在本质上是一种 “ 西学 ” ,是西方人用西方价值观念、学术范式来研究中华文化的学问。对汉学家来说,中华文化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客观对象,就像实验室的试验品或博物馆的展览品一样,很难内在于自己的生命,灌注以自 己的情感,更很少负有弘扬和光大的责任感。 但是,中国人注定做不了中华文化的旁观者。因为千百年来积累沉淀下来的中华文化,亦即通常所

    13、说的国学,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正如国学大师章太炎所言: “ 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 ” 所以,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学者,须对国学有一种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的使命感;否则,遗失国学就等于抛弃了传统,丢掉了根本,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整个国家和民族就会得历史失忆症和精神分裂症。 令人遗憾的是,百余年来中国人一度迷失国学,崇拜西学,形成了一种与 “ 西学心态 ”互为表里的 “ 汉学心态 ” 前者指试图以西学取代国学,后者指像汉学家一样把国学仅视为学术研究的对象,不再用生命和情感去体验并证实国学的优美价值。尤其是近些年,中国学界还出现了以获得外国汉学奖项为荣,谋求学术名望乃至经济利益的灰色学术现象。上述现象的实质是国学的 “ 汉学化 ” 。如任其发展下去,国学将会变成一种 “ 在中国的汉学 ” ,而汉学乃至西学则会变成 “ 在中国的国学 ” 。 总之,汉学当热,但不能将之混同为国学,更不能以之取代国学。我衷心祝愿汉学能早日成为国际显学,更希望中国能大踏步复兴自己的国学,同时热烈欢迎 海外汉学回家,使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全程训练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天天练40论述性文本阅读专练能力提升篇.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579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