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古诗歌阅读”综合提能练一唐代诗歌普通高中适用作业.doc

  • 上传人(卖家):mrli2018
  • 文档编号:15780
  • 上传时间:2018-07-12
  • 格式:DOC
  • 页数:11
  • 大小:52.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古诗歌阅读”综合提能练一唐代诗歌普通高中适用作业.doc》由用户(mrli20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全国 通用版 2019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专题 古代 诗歌 阅读 综合 提能练一 唐代 普通高中 适用 作业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 古诗歌阅读 ” 综合提能练 (一 ) 唐代诗歌 普通高中适用 作业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题。 (11 分 ) 秋日还京陕西十里作 薛 稷 驱车越陕郊,北顾临大河。 隔河望乡邑,秋风水增波。 西登咸阳 途,日暮忧思多。 傅岩既纡郁,首山亦嵯峨 。 操筑无昔老,采薇有遗歌。 客游节回换,人生知几何? 注 “ 京 ” 指长安。 “ 陕西十里 ” ,即河南陕县以西十里的长亭,供行役者途中暂息。此诗是诗人从陕县西回京时作。 咸阳:都城长安。 傅岩、首山是诗人家乡山西的两座山。傅岩,相传为商朝奴隶傅说筑土墙之处,后傅说 被商王武丁重用,国政大治。首

    2、阳山,据史记记载:周初殷朝遗民伯夷、叔齐两兄弟义不食周粟,采薇首阳山,作采薇歌,最终饿死在首阳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 ) A开头四句,写自己奔波在外,眺望家乡,表现的是一种对故乡的深深眷念之情。一个 “ 望 ” 字,活画出诗人引颈翘首,深情注目故土的情景,触发出无穷的乡思。 B中间四句,借家乡名山的典故,写已无傅说、伯夷、叔齐这样的贤士,表达了对古人的追念与仰慕,也流露出对当今朝廷的不满。 C诗人先从思乡写起,到 “ 西登 ” 二句时,突然 作一顿挫,这样,既使乡情显得强烈,又为下文表现从乡情生发开去的复杂思想做了铺垫。 D这首诗的最后,诗人想到自

    3、己已多年客游在外,时间轮回般地不断前进,一生还能有多长的时间呢?表达了人生无常、须及时行乐的感叹。 E “ 驱车 ” 四句,纯是散行,在气势流转中,极为自然地抒发了思乡情怀;而 “ 傅岩 ”四句,却是工丽的对偶,使语言显得十分精美,在深沉婉曲中传达了不易言喻的隐衷。 解析:选 BD B 项, “ 对当今朝廷的不满 ” 有误,应为 “ 对当今政治的隐忧 ” ,因为傅说、伯夷、叔齐代表了政治清明; D 项, “ 须及时行乐 ” 于诗无据。 (2)开头两句 “ 驱车越陕郊,北顾临大河 ” 中的动词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6 分 ) 答: 解析:抓住这句诗中的关键动词 “ 驱 ”“ 越 ”“ 顾

    4、” ,结合全诗主旨分析其表达效果。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参考答案: “ 驱 ”“ 越 ” 两个动词的连用,开篇就给人一种马不停蹄、车轮滚滚、行色匆匆之感,写出了诗人奔波的辛苦和飘忽无定。 “ 顾 ” 字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怀恋之情。 诗歌鉴赏 诗作表现的是一种对故乡的深深眷念之情。首句 “ 驱车越陕郊 ” 中 “ 驱 ”“ 越 ” 两个动词的连用,开篇就给人一种马不停蹄、车轮滚滚、行色匆匆之感,为王命奔波的辛苦和自己的飘忽无定,全都隐含在字句之中。第三句一 个 “ 望 ” 字,活画出诗人引颈翘首,深情注目故土的情景,触发出无穷的乡思。开始四句起得极为自然,语言朴实,但境界却十

    5、分阔大。由于望家乡而不见,一片乡思萦绕不去,日暮之时,诗人想到了家乡蒲州的两座名山,并因山及人。从对家乡的怀恋中产生出的对古人的追念,表现出作者仰慕贤士、高人的思想,但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今政治的隐忧。最后,诗人又从思乡之念中,想到自己已经多年客游在外了,时间像轮回般地不断前进,一生不知还有多长的时间。于是诗人把思乡之情,扩展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表现了更为深长、悲凉的意味,使得全诗至此充满了一种令人 回肠荡气的思想感情。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题。 (11 分 ) 早 行 刘 驾 马上续残梦,马嘶时复惊。 心孤多所虞,僮仆近我行。 栖禽来分散,落月照孤城。 莫羡居者闲,溪边人已

    6、耕。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 ) A诗的首联写诗人从梦乡中被唤起,残梦若续,又被马嘶惊醒,以马嘶写早行之早。 B “ 心孤多所虞 ” ,正反映出诗人早行时的心理状态,因为早行,前路漫漫,诗人孤独的心多有所虑,心绪不宁。 C从 “ 僮仆近我行 ” 中,即可感觉出诗人内心的趋向:他在寻找一种心理上的平衡 ,使自己获得一种安全感。 D诗人在诗的颈联展现的是一幅清晨行旅图;同时,诗人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寄托了自己的早行的喜悦心情。 E尾联点出 “ 溪边人已耕 ” ,突出农人的辛勤,表达出诗人对农夫辛勤耕作的赞美和对农夫备受辛劳的同情。 解析:选 AD A 项, “ 以

    7、马嘶写早行之早 ” 有误,应是以作者当时 “ 依然梦思缕缕,睡意绵绵 ” 的形态来写早行之早; D 项, “ 早行的喜悦心情 ” 不合诗意,应是 “ 羁旅情怀 ” 。 (2)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6 分 )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答: 解析: “ 莫羡 ” 二字,是作者的自责,同时也是一种自我勉励; “ 溪边人已耕 ” 更是对农人的一种赞颂。 参考答案: 自责,作者感叹 “ 莫羡居者闲 ” 来告诉自己不应对自己的早行产生寂苦之感,表达了作者的内疚自责之情。 自勉,诗人触景生情,见到更早的已耕人,深感必须振奋精神,催马前行。 赞美农夫的辛勤耕作和对农夫备受辛

    8、劳的同情,通过 “ 溪边人已耕 ”来突出农人的辛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题为早行,是诗人就切身所感、亲眼所见之事,写出旅人 行早路的感受。 首联说诗人起早赶路,没明说早到什么时候,他只诉诸感觉。说自己上马启程以后,残梦若断若续;不知走了多 大 一会,被马嘶声惊醒,才发现自己原来在赶路。颔联是诗人通过自己的心理来写早行。 “ 心孤多所虞 ” ,正反映出晚唐时期动乱的社会现实中,诗人早行时的心理状态。从 “ 僮仆近我行 ” 中,即可感觉出诗人内心的趋向:他在寻找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使自己获得一种安全感。颈联是旅途早行时的特定景象。因为夜色迷漫,万物俱寂。所以,诗人也只能依稀可见一些景物:近处的树木寂静

    9、地站立着,想来那些栖息的鸟儿还在依枝恋巢;远处的天边悬 挂着残月,微茫月色下隐约矗立着孤孑的城池。最后,诗人宕开一笔,劝慰自己: “ 莫羡居者闲,溪边人已耕。 ” 这是由早行时见到的另一种景象引起的感叹。即通过早行时所见 “ 人已耕 ” 的眼前之景,抒写了 “ 莫羡居者闲 ” 的情怀。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题。 (11 分 ) 送魏万之京 李 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 ) A首联上句说魏万离去,下句再用

    10、“ 昨夜 ” 点明其来的时间, “ 微霜初渡河 ” 写出深秋时节宁静的气氛。 B颔联运用倒装手法,加深了描写,先写 “ 鸿雁 ”“ 云山 ” 这些感官能接触到的物象,然后写 “ 愁里听 ”“ 客中过 ” ,这就由景生情。 C颈联 “ 催 ” 字用得精妙,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但寒不可见而树色可见,好像是树=【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色把寒气催来的,一个 “ 催 ” 字,把平常景物写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动。 D尾联用 “ 行乐处 ” 三字虚写长安,与颈联后一句中的 “ 御苑砧声 ” 相应,表明了诗人的谆谆告诫,可谓语重心长。 E本诗把叙事、写景、抒情交织在一起,中间四句或在议论中写景叙事,或在

    11、写景叙事中 议论,描绘了一幅寒秋送别的凄凉画面。 解析:选 AE A 项, “ 宁静 ” 错误,应是 “ 萧瑟 ” 。 E 项, “ 议论 ” 应为 “ 抒情 ” 。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6 分 ) 答: 解析:本诗为送 别诗,感情基调是 “ 哀伤 ” ,所以有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颔联,魏万跋山涉水,路途艰险,诗人满含担忧之情;尾联,长安是繁华之地,诱惑极多,而时间易逝,不要白白浪费大好光阴,表达了对友人的嘱托和关心。 参考答案: 魏万赴京,分别之际,诗人满怀依依不舍之情。 魏万跋山涉水,路途艰险,诗人满含担忧之情。 长安是行乐之地,诗人提醒魏万不要

    12、虚度岁月,饱含关爱之情。(每点 2 分 ) 诗歌鉴赏 此诗意在抒发别离的情绪。首联用倒戟法落笔,点出出发前,微霜初落,深秋萧瑟;颔联写离 愁 ,写游子面对云山,黯然神伤;颈联介绍长安秋色 ,暗寓此地不可长留;尾联以长者风度,嘱咐魏万,长安虽乐,不要虚度光阴,要抓紧成就一番事业。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题。 (11 分 ) 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 赵 嘏 宅边秋水浸苔矶 ,日日持竿去不归。 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 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 。 今夜秦城 满楼月,故人相见一沾衣。 注 苔矶:水边突出的长满青苔的岩石。 翠微:青翠的山色,泛指青翠的山。 秦城:指长安。

    13、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 ) A “ 宅边秋水浸苔矶 ” 描写了住宅旁边秋水 浸湿苔矶的情景,既点明了时令特点,又渲染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B “ 日日持竿去不归 ” 是虚写,回忆了当年在故乡的生活状态, “ 持竿 ” 表现诗人生活的闲适, “ 去不归 ” 表现诗人对持竿垂钓的喜爱。 C “ 重嘶匹马吟红叶 ” 使用拟人的手法,意思是马的嘶鸣也许是在吟唱红叶的美好吧,诗人以此表现对家乡风物的赞美之情。 D “ 却听疏钟忆翠微 ” 是对故乡风物的回忆,意思是诗人回忆起在故乡山中听到的钟声,还有那满眼的青翠欲滴的山色。 E尾联回到现实,写诗人与友人相见,禁不住流下泪来,泪水沾湿了衣裳,这表现了诗人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 的深情。 解析:选 AD A 项, “ 渲染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 ” 错,诗人回忆中的故山生活是轻松闲适的。 D 项,理解错误, “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古诗歌阅读”综合提能练一唐代诗歌普通高中适用作业.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578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