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第二编如何做对题-情感形象语言技巧四大考点逐一精析第5讲古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题重点高中适用作业.doc

  • 上传人(卖家):mrli2018
  • 文档编号:15771
  • 上传时间:2018-07-12
  • 格式:DOC
  • 页数:12
  • 大小:56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第二编如何做对题-情感形象语言技巧四大考点逐一精析第5讲古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题重点高中适用作业.doc》由用户(mrli20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全国 通用版 2019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专题 古代 诗歌 阅读 第二 如何 情感 形象 语言 技巧 四大 考点 逐一 精析第 讲古 鉴赏 表达 重点高中 适用 作业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古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题”配套检测 重点高中适用 作业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 (2)题。 (11 分 ) 红 梅 苏 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 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 注 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石曼卿红梅中有 “ 认桃无缘叶,辨杏有青枝 ” 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 )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对红梅绿叶与青枝的赞美。 B “ 冰容 ” 二字运用绝 妙,绘出了梅花玉洁冰清的形象和孤傲超群的品格

    2、,从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不愿趋时的情感。 C “ 尚余 ” 句在写红梅 “ 雪霜姿 ” 的同时,也透露出无奈。 D “ 独开迟 ” 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E面对百花盛开的 “ 春态 ” ,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解析:选 AC A 项,只是表达了对红梅的赞美。 C 项, “ 尚余 ” 句在写红梅 “ 雪霜姿 ”的同时,没有透露出无奈,而是说红梅斗雪凌霜的本性。 (2) 诗人是用哪些艺术手法来勾画梅花的?请作赏析。 (6 分 ) 答: 解析:逐句分析这首诗使用的表达技巧,可从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两方面来考虑。作答时,先指明技巧,再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参考答

    3、案: 拟人。如 “ 怕愁贪睡 ” 四字是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梅花不愿招致愁怨而贪睡的娇憨之态。 用典。 “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 这句引典故作结,点明主旨,锁住全篇,含蓄蕴藉。 托物言志。借咏梅来表达自己不同流俗的孤高品性。 诗歌鉴赏 苏轼写梅花的诗并不多,但这首红梅却堪称一首借物 寓人、托物言志的咏梅佳作。 首联以拟人手法描写梅的形象:冬末晚开,迟于群芳,像一位贪睡懒起的美人,唯恐自己那玉洁冰清的容颜不合时尚,受到世人猜忌。此处写出了梅的意态宛然,愁情荡漾。其实,=【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这是诗人自己的悲慨。颔联 “ 故做小红桃杏色 ” 句,写出 “ 红 ” 的缘由。紧

    4、接着 “ 尚余孤瘦雪霜姿 ” 却奇峭地勾出了梅的神韵,道出了梅的本来气质。颈联诗人把梅的内心 “ 寒心 ” 与外表 “ 春态 ” 对立起来,用 “ 未肯 ” 来连接,表示出梅的孤傲品格。而对红色的出现,诗人轻松地解释道:美人刚喝过酒, “ 酒晕 ” 浮上了 “ 玉肌 ” 。尾联是说前辈诗人不知道红梅 原来是有气质与品格的,往往只看重对外表枝叶的描绘。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 (2)题。 (11 分 ) 菩 萨 蛮 李 晔 登楼遥望秦宫殿,茫茫只见双飞燕。渭水一条流,千山与万丘。 远烟笼碧树,陌上行人去。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 中? 注 李晔,唐昭宗。乾宁三年 (896),凤翔节度使李茂贞

    5、攻入长安,李晔逃奔华州,心绪烦乱郁闷。 “ 七月甲戌,帝与学士、亲王登齐云楼,西望长安,令乐工唱御制菩萨蛮词,奏毕,皆泣下沾襟。 ”( 旧唐书 昭宗纪 ) 大内:皇帝殿宇。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 项是 (5 分 )( ) A “ 秦宫殿 ” 实指唐宫殿。借秦说唐,以此掩盖身为皇帝却不得不仓皇逃窜的难言之隐。 B词人虚写 “ 双飞燕 ” ,既表达了词人奔逃在外的孤单,也写出了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C “ 千山 ”“ 万丘 ” 既是阻挡词人视线的大景、近景,也是词人内心高低起伏的深刻写照。 D最后两句,是望景后所发感慨,将唐昭宗祈求天下英雄相助而不得的失意之情推向极致。 E本词

    6、有一种极为真切自然的有我之境,言情处动人心志,写景处豁人耳目。情真语真,浑朴苍凉。 解析:选 BC B 项, “ 双飞燕 ” 不是虚写,文中景物描写都承自首句 “ 登楼 遥望 ” ,故而为实景; “ 写出了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 理解错误,本词写家国情怀,不掺杂儿女之情。 C项, “ 千山 ”“ 万丘 ” 不是近景,是远景。 (2) 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词上片。 (6 分 ) 答: 解析:题干明确考查 “ 情景关系 ” ,故思考的方向应为该词用了什么抒情手法。情景之间,无非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再兼顾情感的乐哀和景物描写的乐哀。本词写词人遥望远方之景,长安宫室,双 飞之燕,渭水长流,千山

    7、迢迢,借景物抒发忧愤之情,使用了借景抒情,=【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寓情于景的抒情手法。另外,词人心怀国都被破之悲,却眼见双飞之燕快乐飞翔的乐景,以乐衬哀,倍增其哀。 参考答案: 乐景衬哀情。 (1 分 )词人登上齐云楼,遥望长安的宫室,目力不及,只见燕子快乐双飞。词人用燕子的快乐反衬自己的失意和痛苦。 (2 分 ) 寓情于景。 (1 分 )遥望远方,渭水长流,千山阻隔,表达了词人思念旧日宫殿却欲归不能的忧愤之情。 (2 分 ) 诗歌鉴赏 本词首句 “ 登楼遥望秦宫殿 ” ,直笔陡起,如开门见山。自王粲写作登楼赋之后,古人登楼往往与无 穷的忧愁联系在一起。李晔贵为天子,却被叛臣凌逼,仓

    8、皇避难华州。其内心的忧愤,不难想见。何况华州节度使韩建早有不臣之心,更使李晔于忧愤之外,还有危惧之感,亟盼返回京师。但京师尚在叛臣控制之下,欲归不得,只能以遥望暂慰愁肠。下片头两句,虽然是写遥望所见,但情感已经深化一步。词人力图从无可奈何的忧愤中挣脱出来,以求改变这种类似软禁的境遇。他的目光已由遥望宫殿转向探寻出路。这种探寻是徒劳的。远望天际,唯见 “ 烟笼碧树 ” 而已。这凄迷的景象,犹如一团裹于心头的愁云惨雾,驱之不散。 本词以 “ 望 ” 字统摄全篇。上片写登临极目所 见所感,由景生情,又融情于景;下片从“ 望 ” 字生出切盼之心,景为情设,情由景生。通篇结转出一种极为真切自然的有我之境

    9、,而无矫揉造作之态,故词的思想内容虽无足论,而艺术上却有可取。这首词情真语真,浑朴苍凉。持平而论,其艺术价值不减唐代名家之作。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题。 (11 分 ) 戏题牡丹 韩 愈 幸自同开俱隐约,何须相倚斗轻盈。 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注 。 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 注 经营:指蜂儿于花间盘旋采蜜。 (1)下列对这首 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 ) A首联 “ 幸 ” 字流露了作者担心、紧张的情绪, “ 何须 ” 则带有劝告语气,呼应题中“ 戏题 ” 二字,写了牡丹同开皆隐约,又写了它们的 “

    10、 斗轻盈 ” 。 B第二联就牡丹的性格做进一步描绘, “ 并作 ” 仍强调同样的特征,同上联“ 同 ”“ 俱 ” 相呼应,说明 “ 斗轻盈 ” 的不必要。 C第三联写 “ 双燕 ” 轻轻掠过,却是没有心机的,一个 “ 还 ” 字点出了繁忙; “ 游蜂 ”劳动经营,却是多情的,着一 “ 正 ” 字也表明忙碌。 D第四联采用叙述手法,说多年来 “ 我 ” 已懒于过问世事,今天在栏边看到这些牡丹,=【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禁不住眼睛 暂时明亮起来。 E全诗既描绘了牡丹的娇艳,又抒发了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前六句采用拟人手法,通过戏谑调侃的语气,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赏花画卷。 解析:选 BE

    11、B 项, “ 性格 ” 分析不正确,应为 “ 神态 ” 。 E 项, “ 娇艳 ” 分析不正确,应为 “ 婀娜多姿 ” 。 (2) 与前两联相比,本诗后两联描写牡丹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6 分 ) 答: 解析:本诗的主体对象是 “ 牡丹 ” ,其他 的人 (作者 )和物 (双燕、游蜂 )的描写对主体对象起侧面衬托的作用。 “ 双燕 ”“ 游蜂 ” 作为牡丹的身外之物也频频关照、时时拂掠,侧面写出了牡丹花的姿态。尾联就很清楚地表露了作者见牡丹而心喜,忘却多年尘俗之事的愉悦之情,侧面表现牡丹之美。 参考答案:侧面描写, (2 分 )第三联通过描绘牡丹花开之后燕舞蜂忙的嬉闹场面来表现牡丹的

    12、美, (2 分 )尾联通过写作者见牡丹而心喜,忘却多年尘俗之事的愉悦之情来表现牡丹的美。 (2 分 ) 诗歌鉴赏 首联写牡丹 “ 同开俱隐约 ” ,不必 “ 相倚斗轻盈 ” ,这是指牡丹花之间 “ 同开俱隐约 ” ,还是以牡丹与别 的花相比较,并未言明。从诗意看,似指牡丹花之间可能性为大。 “ 幸 ” 字流露了作者担心、紧张的情绪。 “ 何须 ” 则是劝告语气,正应 “ 戏题 ” 二字。这联写了牡丹“ 同开俱隐约 ” ,又写了它们之 “ 斗轻盈 ” 。 “ 隐约 ”“ 轻盈 ” 写牡丹的神态,但这并不轻松。这一联里显然凝聚着韩愈内心深处的难言之隐。颔联就牡丹的神态作进一层描绘。 “ 并作 ”

    13、仍强调同样的特征,同上联 “ 同 ”“ 俱 ” 呼应,更说明 “ 斗轻盈 ” 的不必要。是上联旨意的形象论证。颈联描绘了牡丹花开之后燕舞蜂忙的嬉闹场面。实际也是渲染了牡丹花所处的环境。尾联很清楚地表露了作者见牡丹而心喜,忘 却多年尘俗之事的愉悦之情。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 (2)题。 (11 分 ) 采 桑 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 注 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 西湖:指颍州 (今安徽阜阳 )西北颍河、清河等交汇处的天然湖泊。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 ) A上片第一句有总摄全篇、点明题旨、直抒赞美之情的作用,也表明全词是以 “ 轻舟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作为观察风景的基点,用舟动景换的方法来展现西湖美景的。 B上片主要写堤岸风景, “ 短棹 ” 写词人的船桨不趁手,所以舟只能缓慢地漂荡在湖面上,游人也才有足够的时间来观赏两岸春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第二编如何做对题-情感形象语言技巧四大考点逐一精析第5讲古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题重点高中适用作业.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577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