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四川省广安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广安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 解析 四川省 广安市 2021 年中 化学试题 下载 _中考真题_中考专区_化学_初中
- 资源描述:
-
1、试卷第 1页,总 14页 四川省广安市四川省广安市 2021 年中考化学试题年中考化学试题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1下列事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下列事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白磷燃烧白磷燃烧B粮食酿酒粮食酿酒 C面包发霉面包发霉D干冰升华干冰升华 【答案】【答案】D 【详解】 A、白磷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所以选项错误; B、粮食酿酒会有酒精产生,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所以选项错误; C、面包发霉会生成有害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所以选项错误; D、干冰升华没有新物质生成,是从固态变为气态,属于物理变化,所以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物理
2、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题,牢记即可。 22021 年年 6 月我国成功发射了月我国成功发射了“风云四号风云四号”卫星,发射用的火箭燃料之一为液氢 卫星,发射用的火箭燃料之一为液氢(H2), 液氢属于液氢属于 A单质单质B氧化物氧化物 C混合物混合物D有机物有机物 【答案】【答案】A 【详解】 液氢是液态的氢气,属于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A。 3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量取量取 8.0mL 水水B稀释浓硫酸稀释浓硫酸 C向试管中加入石灰石向试管中加入石灰石D蒸发溶液蒸发溶液 【答案】【
3、答案】B 试卷第 2页,总 14页 【详解】 A、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符合题意; B、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的 散发出去,符合题意; C、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 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滑到容器底部,以 免打破容器。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蒸发溶液时,应在蒸发皿中进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 液滴飞溅,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4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1O
4、3),其中碘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碘 ,其中碘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碘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元素是金属元素碘元素是金属元素 B碘原子的质子数是碘原子的质子数是 53 C图中图中 n 的值为的值为 5 D碘原子在反应中一般较易失去电子碘原子在反应中一般较易失去电子 【答案】【答案】B 【分析】 元素周期表信息图中, 元素名称的左上角的数字为元素的原子序数, 右上角为元素符号, 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下边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详解】 A、由汉字结构可知,碘元素是非金属元素,错误; B、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故碘原子的质子
5、数是 53,正确; C、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 55=2+8+18+18+n,n=7,错误; D、碘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7,大于 4,在反应中一般容易得到 1 个电子,错误。 故选 B。 5下列关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关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压缩容器会使二氧化碳分子变小压缩容器会使二氧化碳分子变小 B二氧化碳分子在容器内静止不动二氧化碳分子在容器内静止不动 试卷第 3页,总 14页 C1 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1 个碳原子和个碳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构成的 个氧原子构成的 D碳原子和氧原子是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碳原子和氧
6、原子是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答案】【答案】C 【详解】 A、压缩容器会使二氧化碳分子之间间隔变小,分子本身不变,错误; B、二氧化碳分子是永远在不断运动的,错误;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 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1 个碳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构成的,正 确;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二氧化碳分子是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 小微粒,错误。 故选 C。 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 223 4Fe+3O2Fe O 点燃 B 32 2Fe+ 6HCl=2FeCl +3H C 2332 Fe O + 6HCl=2FeCl +3H OD 44
7、 Al+ CuSO =AlSO +Cu 【答案】【答案】C 【详解】 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4 3Fe+2OFe O 点燃 , 不符合题意; B、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 Fe+2HCl=FeCl +H ,不符合题意; C、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32 Fe O +6HCl=2FeCl +3H O,符合题意; D、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24 3 2Al3CuSOAlSO+3Cu,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描述错误的是化学
8、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化学与健康化学与健康 食用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食用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 B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生活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试卷第 4页,总 14页 甲醛溶液可大量用于海鲜的防腐甲醛溶液可大量用于海鲜的防腐小苏打是焙制糕点的发酵粉成分之一小苏打是焙制糕点的发酵粉成分之一 C化学与材料化学与材料 塑料塑料、 合成纤维合成纤维、 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橡胶都属于 合成材料合成材料 铁制品涂漆可防锈蚀铁制品涂漆可防锈蚀 D化学与能源化学与能源 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可适当 节省石油资源节省石油
9、资源 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能源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能源 AABBCCDD 【答案】【答案】A 【详解】 A、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食用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正确; 甲醛有毒,能使蛋白质变性,不可大量用于海鲜的防腐,错误。 符合题意; 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灭火,正确; 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能使制得的糕点松软可 口,故碳酸氢钠是焙制糕点的发酵粉成分之一,正确。 不符合题意; C、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正确; 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铁制品涂漆可隔绝氧气和水,防锈蚀,正确。 不符合题意; D、在
10、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适当节省石油资 源,正确; 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能源,正确。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8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毒害作用很大的有一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毒害作用很大的有一 氧化碳氧化碳、尼古丁和含有致癌物的焦油等尼古丁和含有致癌物的焦油等。下列有关尼古丁下列有关尼古丁(化学式为化学式为 C10H14N2)的说法正的说法正 确的是确的是 A尼古丁完全燃烧只生成尼古丁完全燃烧只生成 CO2和和 H2OB162g 尼古丁中氢元素质量为尼古丁中氢元素质量为 14g C尼古丁
11、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571 D尼古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尼古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答案】B 【详解】 试卷第 5页,总 14页 A、从尼古丁的化学式 C10H14N2中可知,尼古丁中不仅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还含有氮 元素,因此尼古丁完全燃烧不仅生成 CO2和 H2O,还有含氮物质生成,选项 A 不正确; B、162g 尼古丁中氢元素质量为: 1 14 162g100%=14g 12 10+1 14+14 2 ,选项 B 正确; C、根据尼古丁的化学式 C10H14N2,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0)(114)(142)=
12、60714,选项 C 不正确; D、根据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60714,尼古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最大,选项 D 不正确。 故选 B。 9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目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案 A测定某废水的酸碱度测定某废水的酸碱度取样,将湿润的取样,将湿润的 pH 试纸浸入样品中试纸浸入样品中 B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碳酸钠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碳酸钠加入适量的硝酸钙溶液,过滤加入适量的硝酸钙溶液,过滤 C鉴别氮肥鉴别氮肥(氯化铵氯化铵)和钾肥和钾肥(氯化钾氯化钾)取样,加稀盐酸,闻气味取样,加稀盐酸,闻气味 D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鉴别稀盐
13、酸和稀硫酸取样,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变浑浊取样,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变浑浊 AABB CCDD 【答案】【答案】D 【详解】 A、测定某废水的酸碱度,湿润的 pH 试纸浸入样品中会污染待测液,A 错误。 B、碳酸钠和硝酸钙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加入适量的硝酸钙溶液,过滤会引入杂 质硝酸钠,B 错误。 C、氮肥(氯化铵)和钾肥(氯化钾),加入稀盐酸都不反应,现象相同,无法鉴别,C 错误。 D、硫酸和氯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盐酸和氯化钡不反应,现象不同无法鉴别, D 正确。 故选:D。 10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下列说法正
14、确的是 试卷第 6页,总 14页 A反应前后反应前后 Fe 元素的化合价由元素的化合价由+2 价变为价变为 0 价 价B充分加热,充分加热,a 处固体由黑色变为处固体由黑色变为 红色红色 Cb 处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处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 CO2 D可用水吸收尾气中的可用水吸收尾气中的 CO 【答案】【答案】C 【详解】 A、氧化铁中铁元素化合价为+3,反应前后 Fe 元素的化合价由+3 价变为 0 价,错误; B、a 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可观察到固体由红色变为 黑色,错误;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正确; D、一
15、氧化碳不与水反应,且难溶于水,不能用水吸收 CO,错误。 故选 C。 11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下列推理正确的是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点燃甲烷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纯度点燃甲烷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纯度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所以汽油去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所以汽油去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D无色酚酞溶液遇碱变红色,所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的一定是碱无色酚酞溶液
16、遇碱变红色,所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的一定是碱 【答案】【答案】A 【详解】 A、甲烷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点燃可燃性气 体前要检验纯度,符合题意;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 和臭氧的混合物只含氧元素,但是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 小油滴,随水冲走,汽油去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不符合题意; D、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但是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不一定是碱,如碳酸钠溶液 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但是属于盐,不符合题意。 故
17、选 A。 12下列有关量的变化图像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下列有关量的变化图像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试卷第 7页,总 14页 A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 B室温下向室温下向 pH=9 的氨水中不断加水稀释的氨水中不断加水稀释 C把一定质量的把一定质量的 NaOH 和和 NH4NO3固体分别溶于水中固体分别溶于水中 D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入 NaOH 溶液至过量溶液至过量 【答案】【答案】C 【详解】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溶液的质量增大,溶质的质量分数 会减少,故选项图像不正确; B、室温
18、下加水稀释 pH=9 的氨水,溶液的碱性变弱,但溶液始终显碱性,溶液的 pH 不可能小于或等于 7,故选项图像不正确; C、NaOH 和 NH4NO3固体溶于水分别放热、吸热,使温度分别升高、降低,最后恢复 至常温,故选项图象正确; D、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氢氧化钠会先与 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铜反应,所以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后,才会出现沉淀,氯化铜反 应完全后,沉淀质量不再增加,故选项图像不正确。 故选 C。 试卷第 8页,总 14页 【点睛】 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 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 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