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近代中国大转型的台前幕后:主角与配角.docx

  •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 文档编号:1560366
  • 上传时间:2021-07-10
  • 格式:DOCX
  • 页数:122
  • 大小:223.6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近代中国大转型的台前幕后:主角与配角.docx》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近代中国 转型 台前幕后 主角 配角 下载 _其他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近代中国大转型的台前幕后:主角与配角近代中国大转型的台前幕后:主角与配角 傅国涌傅国涌 “大丈夫当如此也”.2 剧本之争还是舞台之争?.5 先生为帝王抑为民主.7 康有为与孙中山.9 康有为要孙中山拜师才结交.10 康有为托故不见孙中山.13 康孙合作终成空.18 黄兴与孙中山.22 可贵的配角意识.25 世上已无黄克强.31 章太炎、陶成章与孙中山、陈其美.33 陶成章之死和陈其美.43 “章疯子”不疯.48 “非袁不可”.55 兵变之谜.67 “办共和”.71 “不如另外早自为计”.75 英而不雄总理自许本为虚.78 与孙中山胡汉民等产生分歧.81 从革命党到普通政党.83 革命与保皇之间

    2、.90 孙中山:梁启超“首鼠两端”.93 梁启超与袁世凯之间.95 在国民党与袁世凯之间.100 蔡锷与袁世凯.106 蔡锷与唐继尧.112 “为国民争人格”.116 后记:主角与配角.119 “大丈夫当如此也大丈夫当如此也” 翻开“二十五史” ,不难发现我们这个民族最发达的莫过于主角意识和看客意识,看客 其实也是想着当主角的。这是自古以来中国老百姓为什么要么做顺民,逆来顺受,忍受一切 苛捐杂税的压迫,要么铤而走险,揭竿而起做暴民,惟独没有堂堂正正地争取自己的权益, 朝着做人、做公民的方向去的主要缘由。难怪少年刘邦在咸阳看到一统天下、不可一世的秦 始皇,禁不住喟然叹息: “大丈夫当如此也” 。

    3、同样年轻的项羽见到秦始皇出巡时的架势、风 光,脱口而出的是: “彼可取而代也” 。虽然两人性格不同、口气不同,但传达出来的内心轨 迹却大同小异,都是对唯一的、绝对的宝座垂涎三尺。在几千年来的芸芸看客中,他们两人 并不是孤立的,或者说他们就是台下看客的典型代表,他们虽为看客,梦想的却是有朝一日 成为秦始皇那样的主角。 或为主角,或为看客,没有更多的选择,也不容许选择,没有配角卧榻之旁不容他 人酣睡,更没有人甘愿(当然也不容许)扮演并非可有可无的群众演员角色,只能做看客。 正如“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曾不无骄傲地感叹: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 几人称王! ”他说的是大实话,当绵延数百年

    4、的刘姓王朝面临瓦解之际,天下大乱,群雄四 起,想称王称帝的确实大有人在。即使他不愿自我加冕,戴上皇冠,但既然权柄在握、已然 是权力帷幕后面的真正主角,他也免不了要自称“孤” 。 毫无疑问,至少自秦始皇扫平六合以来,在喜马拉雅山和太平洋之间这片苍茫大地上, 大多数时候都是由一个人独占舞台,扮演独一无二的主角(或者一群人抢舞台、抢主角) 。 无论是“问鼎天下”还是“逐鹿中原” , “鼎”和“鹿”都是唯一的,所谓“问鼎” 、 “逐鹿” 等等,都是独占的、排他的,有你无我式的,唯一的舞台不容他人染指。天下就是一个舞台, 早在我们的文化轴心时代就已形成的天下观中, “定于一”始终是那些具有主角意识、怀抱

    5、 “大丈夫当如此也”或“彼可取而代也”的准主角们追求的梦想。 (即使永远做不了主角的 看客也不要紧,关起门来照样是主角,鲁迅总是想起左传中的那番话不是无缘无故的: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 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仆,仆臣台。 ” “王”固然是高居金字塔尖上的绝对主角, “台” 也不须担心,因为还有比他更卑的妻、更弱的子,其子也有希望,长大了可以升为“台” , 如此一环套一环,环环紧扣,丝毫不乱。 ) 成王败寇的观念、 皇权崇拜的情结根深蒂固, 在很大程度上支配了一部象形文字书写的 中国史,我们看见的只是王朝周而复始的循环,听见的只是胜

    6、利者“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豪 迈歌声,失败者渐渐被漫长的暗夜所吞噬,被遗忘了。在中国的史家中,被汉武帝阉割的太 史令司马迁是少有的为失败者唱赞歌的人,因此我们才看到了项羽不肯过乌江的英雄末路, 听到了他“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悲怆之歌。成王败寇,赢家通吃,失败者连立锥之地都没有, 要么抢到龙椅拥有一切,要么什么也没有,甚至连身家性命都难以保障,历史的逻辑就是如 此严酷。这就决定了在每个王朝末世群雄蜂起之时,各个“打天下集团”之间不可能妥协、 共存,即使在推翻旧王朝时暂时达成的联盟,一旦天下在望,就要合纵连横、大打出手,拼 个你死我活,直到其中一个集团击败所有的对手,得到觊觎已久的“鹿”和“鼎” ,才

    7、会罢 手,然后等待下一轮的循环。 这一切都根植于一元的文化心理、绝对的主角意识当中,如此悠久,如此深厚,又具有 如此旺盛的繁殖力。几千年间, “打天下,坐天下”的逻辑几乎支配了我们全部的政治文化, 之所以没有人愿意当配角, 因为当不上主角就意味着在这方舞台上出局, 只有等待朝不保夕、 随时可能被宰杀的命运,或者乐不思蜀的下场。著名的传说中,隋朝末世,怀抱“打天下” 大志的虬髯客一见李世民身上的“王气”就自动放弃,远走海外,另辟新天地。 1945 年 12 月, 大公报名笔王芸生曾发表过一篇长文我对中国历史的一点看法 : “中国历史上打天下,争正统,严格讲来,皆是争统治人民,杀人流血,根本与人民

    8、的 意思不相干。胜利了的,为秦皇汉高,为唐宗宋祖;失败了的,为项羽、为王世充窦建德。 若使失败者反为胜利者,他们也一样高据高位,凌驾万民,发号施令,作威作福,或者更甚。 更不肖的,如石敬唐、刘豫、张邦昌之辈,勾结外援,盗卖祖国,做儿皇帝,建树汉奸政府, 劫夺权柄,以鱼肉人民。这一部兴衰治乱史,正如中国历史的写法,只看见英雄争天下的人 物,而看不见人民,至少是看不见人民意志的表现。事实也恰恰如此,中国过去两千多年的 历史,所以乱多治少甚至竟无清明之治,就因为只见英雄争,不见百姓起,人民永远做被宰 制者。 ” 胜利的刘邦、朱元璋们可以建立起一姓王朝、子子孙孙绵延数百年之久,当然也有不过 二世而亡的

    9、秦和隋,失败的从陈胜、吴广到王巢、李自成、洪秀全,更是史不绝书。说他们 打天下、争正统也好,说他们争主角、争舞台也罢,为此目的他们都可以杀人盈野,流血漂 杵,不在话下。从秦末项羽、刘邦之争,元末朱元璋与张士诚、陈友谅之争,明末李自成、 张献忠之争,无不如此。由于我们的文化基因中缺乏兼容、多元的因子,封闭的色彩浓厚, 逐渐形成了一种“天无二日” (或你死我活,有我无你,不共戴天)的潜意识。这样的政治 文化传统注定了只能是一个“打天下集团”击败另一个集团,单独扮演舞台的主角。一方面 是残酷的专制制度本身造成了这样的思维定式, 另一方面这种强烈的主角意识又进一步强化 (乃至毒化)了一个民族的政治思维

    10、。 中国传统中最典型的就是水浒里面的梁山泊英雄派座次,等级秩序井然,高低尊卑 一清二楚。这样的观念几乎渗透到了所有领域,在这样的文化氛围里,就很难形成一个彼此 可以信任的社会空间, 发展出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 但我尊重你的人格等具有包容性的观 念。比如我反对你的观点,但我一样捍卫你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或者如梁漱溟信奉的“不 要在人格上轻于怀疑人家” 、 “不要在识见上过于相信自己”这样的观念,这是构成一个理性 社会或者说一个社会良性发展的前提。与主角意识连接在一起的就是“敌人意识” ,排除异 己,非己即敌,非黑即白之类就是自然而然的。历史因此弥漫着血腥气,鲁迅说翻开每一页 都是“吃人”二字,

    11、翻开每一页,又何尝不是血污。明末的张献忠因为眼看着李自成进了京 城、满洲人入了关,争主角失败,天下已不再属于他,于是他在四川大开杀戒。鲁迅一生曾 多次地提起此事: “张献忠的脾气更古怪了,不服役纳粮的要杀,服役纳粮的也要杀,敌他的要杀,降他 的也要杀” 。 “张献忠在明末的屠戮百姓,是谁也知道,谁也觉得可骇的,譬如他使 AB 杀 C,又命 A 杀 B,又令 A 自相杀。为什么呢?是李自成已经入北京,做皇帝了。做皇帝是要百姓的, 他就要杀完他的百姓,使他无皇帝可做。 ” “ 蜀碧一类的书,记张献忠杀人的事颇详细,但也颇散漫,令人看去仿佛他是像为 艺术而艺术的一样,专在为杀人而杀人了。他其实是别有

    12、目的的。他开初并不很杀人, 他何尝不想做皇帝。 后来知道李自成进了北京, 接着是清兵入关, 自己只剩了没落这一条路, 于是就开手杀, 杀他分明的感到, 天下已没有自己的东西, 现在是在毁坏别人的东西了, 这和有些末代的风雅皇帝, 在死前烧掉了祖宗或自己所搜集的书籍古董宝贝之类的心情, 完 全一样。他还有兵,而没有古董之类,所以就杀,杀,杀人,杀” 鲁迅全集的注解中总是一再地指出旧史书、野史夸大张献忠杀人,其实,这可不是 出于鲁迅的文学想象, 杂文笔法的虚构, 史书上的记载墨迹斑斑, 张献忠杀官绅、 杀读书人、 杀一切没有反抗能力的人,仅青羊宫一次就将贡生、举人、进士在内的读书人诱杀了一万七 千

    13、人,成都的河道都为尸体堵塞,不能行船。对此清史专家萧一山等都曾有过详实的考证。 我不知道在世界史上还能不能找到类似的例子, 鲁迅之所以一而再、 再而三地提及张献 忠的“杀人如草” ,就是为这种荒唐而残酷的逻辑充满痛苦,张献忠一旦确切地意识到做主 角无望, 可以想象等待他的将是怎样的命运, 所以他就杀人, 尽可能多地杀人。 正是独占的、 排他的主角意识下容不下配角,甚至也不需要群众演员,天下人都只是供其役使的奴才、看 客,唱的都是称“孤”道“寡”的独角戏(从历史舞台到戏曲舞台,我们都可以听到帝王自 称“朕” 、 “孤” 、 “寡” ,也就是孤家寡人) ,竞争天下的失败者是无路可走的,恐怕欲做看客

    14、 都不得了。 这种中国式的天下观支配下的主角意识畸形膨胀是我们民族苦难的重要根源之一, 假如 不是唯一的话。几千年来,不断地重蹈覆辙,不断地恶性循环,所以我们只看到王朝姓氏的 更迭, 看不到制度的转型, 文明的更新, 文化的演进, 当然也不可能滋生出新型的角色意识。 直到近代,引进了维新、共和思想之后,情况才开始改变,但是长期以来被主角意识笼罩的 民族要走出这一步又是何其艰难。 即使生活在 19 世纪和 20 世纪之交的袁世凯身上, 我们照 样可以依稀看到多少个世纪前司马昭的影子,明明有帝制自为之心,却偏偏要别人一而再、 再而三地上表“劝进” ,还要假惺惺地再三退让,最后在举国舆论“斯人不出,

    15、奈苍生何” 的呼声下,才肯黄袍加身、粉墨登台,牺牲自己(或者说陷自己于“不义” ) ,而不是直截了 当地披上黄袍。这种权力游戏简直已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不成文的经典规则。 鲁迅说: “有人论中国说,倘使没有带着新鲜的血液的野蛮的侵入,真不知自身会腐败 到如何!这当然是极刻毒的恶谑,但我们一翻历史,怕不免要有汗流浃背的时候罢。外寇来 了,暂一震动,终于请他作主子,在他的刀斧下修补老例;内寇来了,也暂一震动,终于请 他做主子,或者别拜一个主子,在自己的瓦砾中修补老例。 ” 所有王朝更迭都不过是周而复始的循环, 原地踏步, 以鲁迅锐利的目光早已洞穿中国历 史算不上秘密的秘密。或许也只有异质文明的因

    16、子,输入新鲜的文明血液,才有可能改变我 们几千年来目光专注于抢椅子的政治文化心理、 绝对主角意识、 卧榻之旁不容他人酣睡的集 体潜意识。在宋教仁身上,我们可以依稀看到一闪即过的一线曙光。他倒在了血泊中,但刹 那即是永恒,毕竟曙光已经闪现,道路就在脚下。 剧本之争还是舞台之争?剧本之争还是舞台之争?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最大的一次社会转型, 依然逃脱不了陈旧的主角之争模式, 这种主角之争,本质上不是剧本之争,而是舞台之争。争主角,争的是中国这方舞台,也就 是要将天下据为己有,定于一尊。没有发言权的天下人不过是看客而已。宋教仁试图将政治 竞争纳入和平的宪政轨道,以政见主张来争政权、争主角,就

    17、是要改变游戏规则,将数千年 习惯的舞台之争变为剧本之争。谁的剧本更适合观众的需要,就将谁推上舞台。而舞台之旁 容许其他人合法的监督、觊觎,上与下,进与退,都有程序可循。胜者不是王,败者也不是 寇,是非高于成败。既然在和平的轨道上争主角,争的是剧本,就是以政见、主张来争,由 观众来决定取舍。胜者也只是暂时的、相对的,不是永久的、绝对的,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一 劳永逸地独霸舞台,而是要时刻面对七嘴八舌的议论、乃至喝倒彩,或干脆撒手而去。这是 一种全新的竞争模式, 是宦海里浮沉了一辈子的袁世凯们所难以理解的, 因此他们才会视之 如蛇蝎、如洪水猛兽,年轻的宋教仁也因此才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洞察民国初年政局

    18、的名记者黄远生在论衡发表过一年以来政局之真相 ,分析当 时的局势,精辟地区分了剧本之争与舞台之争: “人有常言,国家犹舞台,政治乃犹演剧,今一国之中,盖有嗜历史剧旧剧者,有嗜 社会剧新剧者,于社会剧之中,有嗜理想主义之剧者,有嗜写实主义之剧者,于是新旧剧 派各得炫示其角色技艺以相为进退于舞台之中,视客之所嗜好,以为兴衰。固无害其并立, 乃若有两造之人,在各欲争取此舞台之主权,而其所谓政策之异同,特利用之题目,而其本 意初不在此。则社会观客,永无得睹政治演剧之日,而惟睹此两造之强有力者,抢攘垢詈于 舞台之上, 其强有力之羽翼, 则各欲其主人之得占此舞台, 拼力誓死为之助战, 则栋折榱崩、 同归于

    19、尽之祸,容复可免,故人国之所谓政争,乃剧本之争,真政争也。吾国之所谓政争, 乃非争剧本之得失,而争舞台之所有权,乃个人势力之争,非真政争也。 彼争剧本者,其意未尝不在舞台,顾于他造登台奏艺之时,其本身特处于诚实之批 评及监督的地位,决不若吾国之根本不相容,其所挟以为攻击者,仅针对其剧本政策之精 粗美恶而立言,决不若吾国之专认己造之人格,而取消他造之人格,故其决胜负也,仅求之 于选举及议会,决不求之于兵力。 ” 革命派与立宪派, “自其主义言之,虽有急进与渐进之别,而爱国之本义则同,然略知 二派之内幕者,则因其持论之异同不相下,运动进行之各相妨碍” ,在清朝瓦解以前,两派 之间就已演成“互相水火

    20、不共戴天之势” ,不仅是政治主张的距离,还有历史渊源、领袖个 人的性格等因素在内。然而,当武昌起义发生后,国内的宪政与革命二派,曾在推倒清廷的 目标上达成了暂时的共识,等到南京临时政府出现,同盟会掌握了主导权, “旧日两派之恶 感,隐然勃发。而革命中之不平分子,复凑合以与为标榜,党争之烈,已萌发矣。 ”所以政 治的胜利果实既不属宪政派,也不属革命派,最后而落在了袁世凯的手里。黄远生认为“其 最大原因,则不外势力之莫与敌而已” ,恐不尽然。不过他确实看清了,当时的政治之争仍 未跳出权力之争的老套路, “大半由于势力问题” ,双方或三方之间都把政见放在其次(以宋 教仁为代表可能是个难得的例外) ,

    21、 “惟是以暗中角斗势力为宗旨,而以政治主义、法律问题 云云者为利用之口实,一年以来,莫非势力角逐之幻想,而绝无政治主义胜负之可言。盖以 其出发点之本以势力为根据故耳。 ” 如果孙中山、黄兴等代表革命派,梁启超、张謇、汤化龙等所代表的立宪派和袁世凯代 表的官僚派三方之间, 从旨在争舞台的主角之争转向旨在争剧本的主角之争, 而不是以武力 为后盾暗中角逐,或者动不动就诉诸武力、大打出手,把古代史上一再重复的天下大乱时期 那种“逐鹿” 、 “问鼎”式的主角之争,变成近代文明背景下的主角之争,争剧本而不是争舞 台,以剧本论英雄,而不是气力争高下,近代的转型也许就顺利得多了。但历史是不能假设 的,所有伏笔

    22、早已深埋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甚至本人都很难察觉,民族潜意识是世代累积 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轻易改变的。辛亥革命是雷霆,是闪电,它撕开了满清数百年统 治的长夜,形式上结束了皇帝的垂拱而治,但它不可能一夜之间改变古老的土壤,改变在漫 长岁月中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那需要阳光,需要和风细雨,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而且不单 纯是政治层面的努力。其实,包括黄远生在内的有识者,当时已看到了问题的要害所在。 先生为帝王抑为民主先生为帝王抑为民主 1905 年 7 月 28 日, 同盟会成立前夕, 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第一次约见宋教仁、 陈天华时, 就表示: “中国现在不必忧各国之瓜分,但忧自己之内讧,此一省欲起事

    23、,彼一省亦欲起事, 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元末朱、陈、张、明之乱,此时各国乘而 干涉之,则中国必亡无疑矣” 。孙中山似乎意识到了, “驱逐鞑虏,创建民国”的事业完全有 可能淹没在主角之争这一古老循环的波涛风浪中。 黄兴也很早就对太平天国领袖之间 “互争 权势,自相残杀”深为忧虑,极力想避免重蹈覆辙,他所以一心要做配角,从未打算取代孙 中山的主角地位,就与他的这种忧虑有很大的关系。 缺乏健全的角色意识, 无论是改良者与革命者之间, 还是革命者与革命者之间都将一再 地陷入旧式的主角之争的泥潭。孙中山曾一而再、再而三地寻求与维新派的合作,却遭到康 有为一而再的拒绝, 一度热心合

    24、作的梁启超最终也放弃了这样的念头, 乃至把兴中会仅有的 华侨基础也占去了。 即使在以海外华侨和受过西式教育的人群为基础的兴中会内部, 也有过 主角之争。 在孙中山与杨衢云之间,早就为谁做会长、谁在武装起义成功后做总统而发生分歧。杨 衢云原名杨飞鸿, 1861 年 12 月生于香港, 比孙中山年长 5 岁。 他早年就读于香港英文学院, 毕业后执教于圣约瑟学院,后在招商局任职,对西方文明有相当的了解。1891 年,他与孙 中山初识,但没有深交。1892 年 3 月 13 日,当他和香港公务局职员谢瓒泰等 16 人发起以 “开通民智”为信条的“辅仁文社”时,孙中山并没有参加。1895 年,孙中山的檀

    25、香山兴 中会与辅仁文社联合成立香港兴中会总会。孙、杨两人在社会背景、所受教育、西学知识、 兴趣爱好等方面确有很多相似之处, 他们的合作不是偶然的。 1895 年中日之间不平等的 马 关条约签字前,兴中会举行了一次会议,决定重阳节(10 月 26 日)在广州举行起义,孙 负责军事行动,杨负责在香港筹款、购买军火、募集死士。据说杨的朋友黄咏商把一所洋房 卖了八千港币,并全部捐出。部署已定,10 月 10 日在香港乾亨行举行会议, “始投票选举 会长,名之曰伯理玺天德,此职即起事后之合众政府大总统也。 ”杨衢云志在必得,曾亲口 对孙中山说“非此不足以号召中外” 。郑士良、陈少白极力反对,郑表示这个位

    26、置非孙中山 莫属, “如有他人作非分想,彼当亲手刃之” ,孙中山劝止。小小的兴中会分成了挺孙、挺杨 两派,为争夺子虚乌有、八字没有一撇的“总统”位置而进行的斗争异常激烈,乃至双方的 支持者几乎为此而放弃起义计划。 当时杨的势力在兴中会占有优势, 最后孙中山为避免发生 内讧,顾全大局, “表示谦退” ,杨当选。 广州重阳起义计划挫败后, 兴中会香港总会也随之瓦解。 此后杨在名义上一共担任兴中 会会长达五年,康有为派也更愿意与杨打交道。从 1898 年 3 月起,杨移居横滨,教授英语 为生,曾与梁启超会面。而事实上孙中山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影响力都要在杨之上,特别是 伦敦蒙难事件发生后,孙中山成了国

    27、际知名的中国革命家。1896 年 11 月 26 日,香港德 臣西报转载日本神户记事报的一篇文章中国的革新 ,未署名的陈少白在文中称, “当今对中国有深切了解而又具有大无畏革命精神者, 舍孙医生别无他人。 仅此勇气就足以 使其整个民族复兴。 ”两天后,杨的忠实追随者谢瓒泰为此郑重其事地给德臣西报编辑 去信澄清: “革新派的领袖是杨衢云,一位真金般高贵,白璧般无暇的进步人士,一位彻底 的爱国者和革新派人物。 他被称为护国公, 孙逸仙医生只不过是革新运动的组织者之一” 。 德臣西报在 11 月 30 日刊登了这封没有署名的来信。 谢瓒泰对孙中山评价一直不高, 他在 1895 年 5 月 5 日的日

    28、记中说: “孙的提议让人嗤之 以鼻。他以为他什么事都能办到通行无阻纸上谈兵! ”1896 年 6 月 23 日又在日记 中说: “我知道孙希望人人都听他的,这不可能,因为到目前为止,就他的经验来看,完全 依靠他是有危险的。 ” 因此当杨衢云于 1900 年 1 月辞去名不副实的会长时, 谢瓒泰才会感到 惊讶,但杨解释: “一天,孙中山博士告诉我,长江流域诸省的哥老会已拥戴他为会长 , 同时暗示我,不能有两个会长,如果我不承认他的领导地位,我们就只好分道扬镳。我向孙 中山说,我十分乐意放弃我的职位,还劝告他不要促使分裂。我也告诉他,岂止我的职位, 为了事业的利益,我经常准备牺牲自己的生命。 ”孙

    29、中山在伦敦蒙难记出版时没有自称 兴中会的领袖和创建者,有史家认为这与杨还活着有关(杨于 1901 年被清廷密谋刺死) 。 1910 年 2 月,孙中山在旧金山与大同日报主笔刘成禺谈话时说, “予少年主张,谓 汉人作皇帝,亦可拥戴,以倒外族满清为主体,杨衢云与予大闹,几至用武,谓非民国不可。 衢云死矣,予承其志誓为民国,帝制自为,吾必讨之。 ”如此看来,在杨衢云与孙中山的兴 中会主角之争背后隐约可见剧本之争的闪光。这一点几乎长期以来都没有引起史家的注意。 孙中山最初更重视的确是“驱除鞑虏” ,而不是“创立民国” ,其故乡广东香山有个素有 帝王思想的富商刘学询,对民权思想毫不了解,孙中山早年办“农

    30、学会” ,刘曾列名发起, 孙中山与刘商量过广州起义的计划, 刘大喜, 并以朱元璋、 洪秀全自居, 而以孙中山为徐达、 杨秀清。孙因为刘思想陈腐、难以合作,逐渐与其疏远。1900 年,为了利用刘的巨款策动 李鸿章独立,乘乱在广东起兵,孙中山仍有过推刘为帝,自揽兵政的方案(当然没有成功) 。 直到 1905 年的同盟会成立会上,有人突然向孙中山提问: “他日革命告成,先生其为帝 王乎?抑为民主乎?”全场寂然,孙中山竟“不知所谓,默然莫对” 。最后程家柽出来解了 围。 从孙中山与刘成禺的谈话可知, 杨衢云思想对孙中山矢志追求民国、 反对帝制产生过举 足轻重的影响。 康有为与孙中山康有为与孙中山 “当

    31、时1897 年在岭南士林中,有一个与孙逸仙齐名的人物,就是康有为。他们在思想 上是相同的, 都主张民权共和之说。 但孙立基于西学, 康则因袭汉学。 一个受耶稣教的培养, 一个受儒教的教育。前者质而后者华。质则重实行,华则喜议论。二者见解虽然一致,其教 养和性格却不同如斯。这就是孙所以为革命的急先锋,康所以为教育家的原因。革命的急先 锋因起义失败而逃亡海外,使人有难以再举之感;教育家的康有为却依然安坐其私塾中万 木草堂,以振聋发聩之辞,大倡自由共和的理论,挥舞如椽之笔,痛责腐败颓废的国政, 前途实似不可限量。人心之逐渐归向于他,也是不无道理的。 ” 宫崎滔天三十三年之梦 康有为和孙中山不仅教养、

    32、性格不同,他们思想、见解也有很大的差距。不过,直到 1894 年 6 月,孙中山北上给李鸿章上书,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 货能畅其流”等改革主张时,我们还看不出他们之间的差异。这篇上书当年 9 月、10 月以 “广东香山来稿” 上李傅相书为题在上海著名的万国公报上连载不是偶然的,它和 万国公报 倡导的改革思路是一致的。 此时, 孙中山的思想确和康有为并没有多大的差距, 选择的方式也与康有为大同小异。 康有为的故乡广东南海与香港相去不远,在 1888 年第一次上书光绪帝之前,他曾两次 到过香港, “宫室之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都让他大为震惊, “乃知西人治国有法 度”

    33、 ,从此他开始购买西书,学习西学,逐渐产生了变法维新的思想。 孙中山的故乡广东香山离香港更近, 而且他在香港度过了他青少年时代的求学生涯, 虽 然他放弃“医人”而转向“医国” ,但这段长达 5 年的学习经历对他的影响是长远的。三十 年后,他故地重游,1923 年 2 月 19 日在香港大学发表演说,忆及当年漫步香港街头, “见 其秩序整齐,建筑闳美,工作进步不断,脑海中留有甚深之印象” ,与“相距仅五十英里” 的故里香山“情形迥异” 。他禁不住思考为什么“外人能在七八十年间在一荒岛上成此伟绩, 中国以四千年之文明,乃无一地如香港者”?他找到的答案是“政治不良” ,与康有为的“西 人治国有法度”

    34、一样,都是感受到了制度的不同。 可以说,康有为和孙中山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最初质疑,新思想的萌生都与香港有关,但 两人最终无论思路还是行为方式都大为不同, 他们将扮演不同阶段的历史主角。 比孙中山年 长 8 岁的康有为内心更为复杂,他是典型的过渡型人物,身上带有更多传统社会的烙印。孙 中山到天津给炙手可热的重臣李鸿章上书,连面都没见上,从此放弃了递折子的路。当年 11 月他就转向革命,在檀香山创立了一个以华侨为基础的小团体兴中会,提出“驱除 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口号。而康有为依然锲而不舍地给光绪帝上书,从 1888 年到 1898 年的十年间,先后上了七次书,终于“上达天听” ,推动了

    35、 1898 年的百日维新, 康有为的路走通了, 他的兴奋可想而知。 依赖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成就 “帝 王之师”的万世之业,同时以孔子再生的姿态重建道统, 孔子改制考 、 新学伪经考就 是他在学理上为这条路寻找依据。 即使在流亡异国的岁月里, 以 “衣带小臣” 、 “皇上之腹心” 自居的康有为日夜梦想的也是光绪帝复位,骨子里还是想以帝师身份扮演政治舞台的主角。 孙中山踏上的则是另一条风险更为莫测、志在另起炉灶的不归路,1895 年广州重阳起义的 计划还来不及打响一枪就被扼杀了, 他的挚友陆皓东慷慨捐躯, 没想到在流亡伦敦期间因为 被清政府驻外使馆绑架,幸得早年在香港西医书院的老

    36、师、英国人康德黎相救,从而名闻全 球,成就了一代革命家的美名,这是他事先没有料想到的。伦敦蒙难事件成为孙中山革命生 涯的新起点。 康有为要孙中山拜师才结交康有为要孙中山拜师才结交 康有为自号长素,就是取“长与素王” 、 “凌驾素王”之意, “少有创立新教,取孔子而 代之志” ,门下弟子陈千秋号超回,梁启超号轶赐,麦孟华号驾孟,曹泰号越伋,韩文举号 乘参,也都取此义,就是要超过孔门弟子。 ( 章太炎自定年谱中称其“狂悖滋甚” 。 )当时 还有人因为康有为立论怪僻,自称“圣人” ,叫他“颠康” 。 (戊戌变法被血洗后,族中长辈 如此教训少年鲁迅: “康有为是想篡位,所以他的名字叫有为;有者, 富有

    37、天下 ,为者, 贵为天子也。非图谋不轨而何?” ) 最初康有为在广州长兴里讲学,号“长兴学舍” ,喜欢读西方译本,凡是上海广学会出 版的书报都尽量购取。后移到广府学宫,改名“万木草堂” ,和双门底圣教书楼近在咫尺。 宫崎滔天说的“在当时,康有为和革命党的关系是非常接近的”恐怕不是事实,不过康有为 在万木草堂也推荐学生读民约论 、 法国革命史 、 美国独立史 、 万国公法等书籍, 并以华盛顿为理想人物,以吉田松阴自任。当时孙中山在那里挂牌行医,因为康有为常到书 楼来买书,知道他有志于西学,想和他结交,就托人转达此意。康有为的回答是: “孙某如 欲订交,宜先具门生帖拜师乃可。 ”孙中山认为康妄自尊

    38、大,就此作罢。 1895 年,孙中山在广州倡议成立“农学会” ,曾想请康有为和他的门徒陈千秋加入, “陈 颇有意,以格于师命而止。 ”这年春天,孙中山的好友、 “四大寇”之一陈少白有事到上海, 住在洋泾浜全安栈,听说康有为和他的门生梁启超进京参加会试,也住在同一个客栈,就去 拜访。康有为“庄重接见,正襟危坐,仪容肃然” ,陈少白则“痛言清朝政治日坏,非推翻 改造,决不足以挽救危局” 。 “康首肯者再,且介绍梁启超相见,谈论颇欢。 ” 当孙中山广州举义失败后,也正是康、梁通过办报、结社,倡言变法,开始大放异彩的 时候。这一期间兴中会重要人物杨衢云、谢瓒泰等也与康有为弟弟康广仁、何易一多次商谈 两

    39、党合作事宜, “久无成议” 。1896 年 2 月,经陈锦涛、梁澜芬介绍,谢瓒泰第一次在香港 与康广仁等会面,双方讨论了联合与合作的重要性,谢自称一贯主张“联合各党派,统一中 国” ,极力劝告各政党要合作以救中国。10 月,谢又与康有为在惠升茶行约见,讨论了中国 的政局, 同意在维新工作中开展联合与合作, 由康有为拟订维新计划大纲。 (也有说他们 “所 谈不得要领” 。 )1897 年 3 月、9 月,谢瓒泰与康广仁有过两次会谈,建议召集两派领导层开 会,实现“对王朝和千百万民众都有好处的和平革命” 。康广仁表示: “像孙逸仙那样的 一些人使我惊骇, 他们要毁坏一切。 我们不能同这样的轻率鲁莽

    40、的人联合。 杨衢云是个好人, 我想见见他。 ” “广仁谓其兄非忠心扶满,不过欲以和平革命方法救国,现时大臣如张之洞等 咸赞成其主张,故不便与革命党公然往还,致招疑忌,孙文躁妄无谋,最易偾事,杨衢云老 成持重,大可合作,彼当力劝其兄与杨联合救国等语。 ”并强调“和平”革命不是反满,不 是“反朝廷的或革命的运动” 。随后,康广仁到上海向康有为、梁启超作了汇报,谢瓒泰则 写信给远在南非的杨衢云。 孙中山也一直在积极寻求与康有为派的合作。 从 1897 年 8 月到 1898 年 8 月间, 他在日 本与宫崎滔天有多次笔谈,其中有这样一番对话: 孙: “弟近欲发信上海,请梁启超或其亲信一人到此一游,同

    41、商大事。他敢来与否,弟 尚不能料。 ” 宫崎: “康有为先生或梁先生此两人中一人来此地与先生商议,万事可望也。 ” 孙: “康断不能来。因他在中国亦未有公然出名,此指新闻纸而言。若他来此,必大招 物议,因弟在此也。梁氏或别位已可。弟不过欲彼到来报知中国现在情形耳,因弟离国已有 二年,各事已有多变矣。 ” 宫崎: “康先生何时回来广东?” 孙: “康之所行,欲学战国之鬼谷子,多使其门弟子出来办事,而彼则隐其名。 ” 不过 1897 年冬天,有一陶姓人到上海访康有为, “穗卿、菊生往康处适见之,此人即行 者遣以召康者,其言甚诞。菊生以告兄,穗卿未尝言也。 “穗卿” 、 “菊生”即汪康年、张元 济,

    42、 “行者”即孙中山,陶姓人是孙中山派来请康有为的。 与孙中山关系密切的陈少白在广州、港、澳一带与康有为早年弟子、 知新报主笔何 树龄及赵兰生、张寿波等也都有交往。 (1900 年 6 月 17 日孙中山抵达香港,兴中会重要骨 干在乘坐的法国轮船旁一条舢板上开会,与会者中竟有张寿波。 )1897 年 7 月,日本的平山 周、宫崎滔天与康门弟子张寿波(玉涛)在澳门见面,张表示: “内有康有为先生,外有孙 逸仙先生,中国之事,还不能说是毫无希望。 ”期间,孙中山曾接到何树龄的来信,他对宫 崎说; “何君信内所陈之意,必商之同志多人,并为康先生所许,方敢发此言也。是则此意 非一人之私,实中国群贤之公意

    43、也。彼胆小心细,弟深知此等之意非彼一人所敢言也。 ”宫 崎问何是否参与了 1895 年的广州起义计划,孙回答: “未与。彼无此等胆量,但甚有心耳。 ” 谢瓒泰、康广仁联络两派合作事宜,何树龄是知道的,但宫崎滔天回忆,当他带着陈少 白的介绍信,在广州见到何树龄时,何却说自己与孙中山并不相识,与陈少白也不是知交, “令人感到他胆小怕事” 。其实,从上述孙中山与宫崎的笔谈来看,孙、何似也相识。 1897 年,吴樵在写给汪康年的信里几次提及孙中山: “孙氏(即孙文)闻已设议院,制 船械,沪上有闻否?” “久不得湘中书,不审彼中如何?都中、粤中(逸仙先生近况如何?) 又不审如何?念之辄为焦急。 ”189

    44、7 年底、1898 年初,汪康年东渡日本考察报务,与孙中山 有所来往。回国后他认为“行者之无能为” ,并将此意“遍喻于人” 。不久就有关于孙中山与 时务报馆私通、甚至有“汪康年将报馆存款给孙文作乱”的传言,大概是康有为一方面 担心汪、 孙交往会牵累到自己, 一方面又想借机打击汪康年, 密谋举报。 徐勤写信给韩文举, 称汪康年“东见行者,大坏时务报馆声名” ,要黄遵宪、梁启超“速致书都中士大夫, 表明此事为公(汪康年)一人之事,非时务报馆之事” 。其实,汪康年东渡事先曾与梁 启超函商进止日程等。 而且康有为派与孙中山派的合作此时也在进行, 很明显的成果之一就 是日本横滨的“大同学校” 。1897

    45、 年冬,横滨华侨邝汝磐、冯镜如等发起组织学校,以教育 华侨子弟,想在祖国聘请懂得新学的教师,与孙中山商量。因为兴中会缺乏文人,他毫无芥 蒂地推荐了梁启超,并将学校拟名为“中西学校” 。邝汝磐带着孙中山的介绍信到上海,见 到康有为,当时梁启超正在主持时务报笔政走不开,康就推荐另一得意弟子徐勤,并派 出陈默庵、汤觉顿、陈荫农等康门弟子协助。康还建议把校名改为“大同学校” ,并亲自书 写了门额。徐勤等初到日本,与孙中山、陈少白等“时相过从,互讨论时政得失” 。 到 1898 年夏秋间,光绪帝锐行新政,康有为沐浴在皇恩浩荡中,直上青云梯的机会突 然来临,称得上一登龙门,身价百倍,虽官位不显,却有专折奏

    46、事权,俨然以“帝师”自居。 此时他与革命党的任何关系都有可能成为保守势力攻击他们的炮弹, 有传言徐勤在日本 “与 叛贼孙文设立大同会” ,指的就是这个“大同学校” 。康有为担心这会牵连变法大计,有碍仕 途,影响已取得的地位,写信给徐勤,要他断绝与孙中山等的来往。又据说百日维新时,远 在日本的康门弟子徐勤等无不弹冠相庆, 自然逐渐与孙中山疏远, 两派门户之见 “从此日深” 。 当时,宫崎滔天在万木草堂日籍教师田野橘次介绍下,认识了康派的人, “康先生当时在北 京,已为王佐之臣,声望震于四海,因此其党羽的气势也为之大张。但是,孙党以及其他一 部分人士, 却把他们看做是变节分子, 非常憎恶他们的行为

    47、。 把他们看做是放弃了共和主义, 投降异族帝王的变节分子。因而,互相对抗,彼此倾轧,已达极点。 ”日本人早就关注孙、 康之间的合作,但到了戊戌政变之前,康有为因为平山周是“孙文党”而不愿相见,并指责 引见的毕永年,毕在诡谋直纪中称“殊可笑矣” 。康广仁虽然想和杨衢云见面,也终于 没有如愿。随着他作为“戊戌六君子”之一牺牲,他和谢瓒泰所主导的这一条联合之路就失 去了可能性。 (冯自由在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中说,康有为弟弟康广仁和康门弟子何 章、陈千秋在戊戌政变前还曾见孙中山、杨衢云“磋商合作” ,这一说法恐未必可靠。 ) 康有为托故不见孙中山康有为托故不见孙中山 百日维新昙花一现,戊戌政变发生后

    48、,康有为在英国军舰保护下避居香港,梁启超在日 本使馆安排下在天津从日本商船登上日本军舰。 (近代史家王树槐外人与戊戌变法说, 梁启超改穿西服,剪去发辫,化装猎人摸样,在日本人陪同下逃到天津,最后乘日本军舰离 开, “日本志士平山周伴行” 。 ) 宫崎滔天在香港接走康有为时还有一个小插曲,当康亡命香港、去向未定之时,听说李 盛铎取代黄遵宪做清廷驻日公使,康立即敏感到“这是事先估计我将去日本而采取的行动, 他们的本意实际上是要杀害我” ,因而不敢到日本去,前去救援的宫崎寅藏(滔天)斥责“康 门弟子何其胆小,假如老师不幸命丧刺客之手,你们就应该代他完成遗志,否则就只有和老 师困守在这儿,终生无所作为

    49、” 。名为骂学生实乃骂先生,康有为这才下定决心。宫崎感到 康有为“是个优柔寡断的策士” ,一个“故作矜持自重”的“扭扭捏捏的策士” 。 当时日本总理大臣大隈重信(进步党领袖) 、文部大臣犬养毅都主张日、中亲善政策, 对维#人非常优待。康有为等三人的所有费用都由日本政府提供,即使大隈内阁倒台后, 进步党也继续供给。 孙中山他们认为他和康有为此时同为流亡客,“同是为国是而失败的人” , 应有同病相怜之感,准备亲自去慰问,增进友谊,托宫崎寅藏和平山周向康示意。 康依然是以帝师自任,自称身奉清帝衣带诏,不便与革命党往还,托故不见。他一方面 担心与孙中山这样的革命党首领来往, 于自己将来的活动有碍, 另

    50、一方面还是内心深处的主 角意识在起作用。1898 年 10 月 25 日,陪同康有为到达日本的宫崎在三十三年之梦中 有详细回忆: “次日孙逸仙来访,要我介绍与康先生会晤。康托词拒绝。孙先生之所以要见康,并非 在主义方针上有如何相同之处, 而只是对他当前的处境深表同情, 意在会面一慰他亡命异乡 之意,这实在是古道热肠,一片真诚。而康先生之避而不见也自有其理由,盖从清帝看来, 孙先生为大逆不道的叛徒,悬赏而欲得其首级。孙先生之视清帝,亦不啻是不共戴天之仇, 伺机想一蹴而推翻他。而康先生虽然中道挫折,亡命异国,但依然梦想挽回大局,恢复皇上 的统治,自己作一个幕后的人,以立空前的大功。因此,无论从以往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近代中国大转型的台前幕后:主角与配角.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56036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