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备考试资料)2019年电大《心理学》简答题、名词解释、论述题汇编附答案.doc

  • 上传人(卖家):weihai2016
  • 文档编号:1555753
  • 上传时间:2021-07-10
  • 格式:DOC
  • 页数:32
  • 大小:160.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备考试资料)2019年电大《心理学》简答题、名词解释、论述题汇编附答案.doc》由用户(weihai2016)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备考试资料 心理学 备考 资料 2019 电大 答题 名词解释 论述题 汇编 答案
    资源描述:

    1、备考备考 20192019 年年电大电大心理学心理学简答题简答题、名词解释名词解释、论述题汇编附答案论述题汇编附答案 简答题【简答题【1-3 章】章】 1、简述心理学的功能? 答: (一)描述和测量 (二)解释和说明(三)预测和控制 2、列举几种常见的不同意识状态,并简要说明意识的作用? 答:以下是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1睡眠与梦 2催眠 3白日梦和幻想 4特殊药物下的意识状态 意识的作用 1意识对人所觉察的和注意的范围进行限制,从而减少刺激输入的流量。 2意识使人们依据知觉的组织规律,把连续不断的经验划分为客体和事件。 3意识使人们能利用过去的记忆对现时输入信息作出最佳的判断和行为。 4意识

    2、的能动性使人们可以有限度地超越外部的信息内容,在其范围之外建构它们的意识内容。 3、简述注意的特点及外部表现? 答:注意的两个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外部表现 1适应性运动。2生理变化。3无关动作停止。 4、举例说明注意的种类及特征? 答:根据注意产生有无目的性及所需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注意分为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 意。1不随意注意又叫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初级表现形式。不 随意注意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注意,在这种注意活动中,人的积极性水平较低,动物也有不随意注意,这种注意缺乏 预定的目的,又容易受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受客观刺激物的特点的影

    3、响,单凭这种注意是不可能进行系统学习和艰苦 工作的。所以只有把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结合起来,才能发展注意,提高工作效率。 2随意注意又叫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注意的一种高级形式,是一种 积极、主动的形式。是在不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如果说直接兴趣是引起不随 意注意的条件,那么间接兴趣则对随意注意有巨大影响。间接兴趣越稳定,就越能排除各种干扰,对活动对象保持 随意注意。例如,一个人刚开始学外语时,常常觉得背单词、学语法很枯燥乏味,但一想到学好外语就能直接阅读 国外的第一手资料,有了这种间接兴趣,在学习时,就能克服困难,刻苦攻读外语了。

    4、 3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在特征上,随意后注意同 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这方面类似于随意注意,但不需要 意志努力,又类似于不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既服从于当前活动的目的与任务,又能节省意志努力,因而对完成长 期的、持续的任务特别有利。 随意后注意实际上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例如,开始从事某项生疏、不感兴趣的工作时,人们往 往需要通过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把自己的注意保持在这项工作上。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对这项工作熟悉了,并发 生了兴趣,就可以不需要意志努力而继续保持注意。这时,随意注意就发展成了

    5、随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是一种高 级类型的注意,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是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培养随意后注意关键在于发展对活动本身 的直接兴趣。 5、简述几种注意的品质? 答: (一)注意的稳定性(二)注意的广度(三)注意的分配(四)注意的转移 6、什么是知觉的恒常性?常见的恒常性有哪些? 答: 知觉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 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稳定的特点。 常见的知觉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和颜色恒常性。 7、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时间知觉因素包括: (1)感觉通道的特性。 (2)一定时间内发生事件的数量和性质。 (3)人们的兴趣

    6、和动机。 8、产生深度知觉的线索有哪些? 答:这类线索包括: (1)线条透视(2)相对大小(3)阴影(4)遮挡(5)纹理梯度 简答题【简答题【4-6 章】章】 1、信息加工的观点是如何阐述记忆过程的? 答:信息加工的观点认为,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从这种意义上讲,记 忆就像是一台电脑。 2、简述编码特异性原则? 答:影响记忆提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塔尔文等人提出的编码特异性原则。该原则认为,什么 样的信息得到存储取决于所知觉到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怎样被编码加工,而已存储的信息又决定了什么样的提取线 索是有效的,可以通过它来提取已存储的信息。也就是说,当

    7、提取线索与编码时的情境相匹配时,提取的效果最好。 提取线索分为外部线索和内部线索两种。外部线索包括刺激的特性以及学习时周围的环境等;内部线索包括学习时 的精神状态、心境和情绪等。 3、简述遗忘发生的原因? 答:遗忘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编码和提取失败; (二)消退说; (三)干扰说; (四)压抑说 4、根据艾宾浩斯遗忘理论曲线,谈谈复习时应遵循的策略? 答: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有以下几种复习策略可供遵循。 (一)及时复习 (二)复习形式应该多样化 (三)合理的分配复习时间 5、什么是表象,表象在思维中有什么作用? 答: 表象是指事物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 大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形象的

    8、认知过程。 表象在思维中的主要作用有: 1. 表象能够促进问题解决和决策。 2. 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 6 想象有哪些功能? 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预测和计划的功能。2. 补充知识经验的功能。 3. 代替的功能。4. 生理调节的功能。 7、什么是手段目的分析,包括那些步骤? 答:所谓手段-目的分析,就是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子目标最终达 到总目标。 它的基本步骤包括: 确定事件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间的差距,并找到能够缩小差距的步骤; 如果不能直接达到最终目标,就尝试找到子目标; 寻找达到子目标的方法,实现子目

    9、标; 尝试新的子目标。如此循环往复,直至问题解决。 8、简述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与过程? 答:创造性思维的四个重要特征:新颖性、流畅性、灵活性和精致性。创造性思维包含四个阶段:准备阶段、 酝酿阶段、顿悟阶段和验证阶段。 9、简述语言的基本特征与功能? 答:语言都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一)语言的结构性(二)语言的产生性(三)语言的意义性(四)语言的社会性 基本功能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一)保存和传授社会历史经验的功能(二)交流和表达的功能(三)思维功能 10、如何理解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答: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人们思维的工具。语言与思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语言依赖思维。语言不是空

    10、洞的声音,而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心理现象,语言的意义主要来自于思维。 另一方面,思维需要通过语言来表征。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学会用词语和句子来表征客观事物的过程。掌握 了语言这一有力工具,客观事物及其相互联系就可以用一种更为经济的符号来表示了。 11、语言产生包括那几个阶段? 答:语言产生包括(一)构建阶段(二)转换阶段(三)执行阶段 简答题【简答题【7-9 章】章】 1、简述情绪的成分与功能? 答:情绪是一个多成份的复合心理现象。它是由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的。情绪具有 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和交流功能。 2、简述情绪的二维度说的基本内容? 答:情绪体验都在两个维度中,

    11、一个维度是愉快不愉快,称之为情绪的效价。另一个维度是唤醒度,有低唤醒 与高唤醒,它由弱到强。 3、请简要列出情绪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最具代表性的观点? 答:a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分别于 1884 年和 1885 年提出了内容相同的一种情绪理论, 后来人们称之为詹姆斯兰格理论。他们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后人称他们的理论为情绪 的外周理论。b 美国生理学家坎农和巴德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c 美国心理 学家阿诺德在 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了情绪的评定-兴奋学说。这种理论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 刺激出现到

    12、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d 拉扎勒斯 是情绪认知理论的另一位代表。他认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按照拉扎勒斯的观点,情绪是个体对环境 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因此,在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断地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 4、简述动机的特点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动机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动力性、指向性、隐蔽性、活动性、维持性。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以 下五个等级的需要构成的。a 生理的需要,对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b 安全需要,它表现为人们要 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c 归

    13、属和爱的需要,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 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一个团体等,就是归属和爱的需要。 d 尊重的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希望受到别人的尊 重。自尊需要的满足会使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e 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 善化。马斯洛认为,这五种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这些需要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它们构成了不同的等级, 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 5、举例说明动机与行为、工作效率的关系? 答: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同一种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即各种不同的动机通过同一种行为表现 出来;不同的活动也可能有同一种或相似的动机。例如,在同一个班

    14、级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可能是各种各样的。有 的学生希望成为优等生,在班上拔尖,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有的学生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愿辜负父母、 亲友的期望;有的学生是在英雄、模范人物的影响下,希望学好本领,将来为建设祖国服务;有的学生没有明确的 动机,上学只是为了混日子等。这些不同的动机都表现在同一种学习行为中。学习动机不同,学习效果也会不一样。 另外,同一种动机,也可以产生不同的行为。例如几个人都想休息,但有的去剧院,有的去散步,有的去划船等。 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上。 人们倾向于认为动机强度越高对行为的影响越大, 工作效率也越高;反之,动机强度越低则工作

    15、效率越低。但事实并非如此。 6、在学校环境中,如何发挥社交动机的积极作用? 答:在学校环境中,学生的社交动机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得以满足:师生之间的沟通和同伴之间的沟通。 1.师生沟通良好的师生沟通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心理背景。可以使学生获得社交的满 足,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我们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感和乐观性格。良好的 师生沟通有助于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才能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学生对自己所尊敬的老师的一切言行往往会毫 不怀疑地接受和仿效。良好的师生沟通能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智力活动的积极性。良好的师生交流和 友谊,也能起到“爱屋及乌”的效

    16、果。 2.同伴沟通 同伴沟通主要表现为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它是儿童社交活动的又一重要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加,同伴 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种影响在青少年时期达到顶点,并可能取代父母和老师在儿童心目中的第一地 位。同伴沟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影响。如果缺乏同伴沟通,儿童的社交需要和情感得不到满足,常常会引发 一些不正常的问题状态和行为表现。研究发现,在学校环境中,社交状况不良的儿童会表现出高焦虑、低自尊、情 绪不稳、出现回避行为或攻击行为等一系列不正常行为。同伴沟通对儿童的社会化和社交能力的培养有重要影响。 同伴间的交往为学生的社会化提供了演习、观摩及模仿的机会和场所,提供了榜样和

    17、强化的作用,学生通过与同伴 的交往来学习、巩固和内化各种社会行为规则。同伴沟通有助于儿童从他人角度上看待问题,设身处地的理解他 人的感受和需要。从他人角度看待问题影响了以下几方面的活动:有效地获得信息,有效地综合信息,建设性地解 决人际间冲突,有效地解决团体中的问题,能与人合作。 同伴沟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许多研究表明,同学之间的友好或敌对的交流,对学习有很多影响。在友好的、 相互关怀的同伴关系中,同学之间相互得到支持和鼓励,更能发挥学习的潜力。 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学生对于同伴交往的渴求和需要,以及同伴沟通对学生的深刻影响,努力创设条件来增加他 们相互了解和交流的机会,培养健康友好的沟通气氛,使

    18、这种需要得到合理的满足,或充分利用它来作为增强学习 的动力。比如,在课堂上增加讨论的机会,鼓励每个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多采用合作学习方式, 让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某项教学目标,体会彼此交流、指导与支持的重要性;组织课外的兴趣小组,促进学生之 间的频繁交往,使他们优势互补。 7、能力是如何分类的? 答: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能力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二)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8、请简要列出智力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最具代表性的观点? 答:a 斯皮尔曼的二因素学说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认为人的智力可以分为两种因素:一般因素(G

    19、 因素)和特殊因素(S 因素) 。 b 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 把智力看成是多种成分的复杂结构,提出了智力三维结构模型。他认为,智力应从操 作、内容和产物三个维度去考虑。 c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作为个体,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 8 种智力。这 8 种相对独立的智力 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绝对孤立、毫不相干的,而是错综复杂地以不同方式组合在一起。个体 8 种智力的不同组合使 得每一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同时使每一个人的智力又各具特点。 d 沙洛维和梅耶的情绪智力理论 概括出情绪智力可定义为 4 个主要成分:准确和适当地知觉、评价和表

    20、达情感的能力;运用情感、促进思考的 能力;理解和分析情感信息、有效地运用情感知识的能力;调节情绪以促进情感和智力发展的能力。 9、在人的一生中,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如何? 答:在人的一生中,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如下: 1.童年期和少年期能力发展迅速 2.能力中各种成分的发展达到顶峰的时间不同 3.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的发展趋势不同 4.成年期能力发展最稳定 10、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的类型差异、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和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三个方面。 简答题【简答题【10-12 章】章】 1、人格有哪些特征?狭义的人格结构主要有哪些成分组成? 答: (一)自然性与社会

    21、性的统一(二)独特性与共同性的统一(三)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四)独立性与 整体性的统一 狭义的人格结构观认为,人格结构由气质、性格、认知风格和自我调控等心理现象构成。 2、简述不同气质类型的主要心理特征及其在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答: 胆汁质 直率、果断、热情、内心外露、心境变化剧烈、精力充沛、反应迅速、易激动 多血质 活泼好动、敏捷乐观、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易变更、轻率、浮躁 黏液质 安静、稳重、善于忍耐、脚踏实地、反应缓慢、情绪不外露 、注意稳定但难于转移 抑郁质 富于联想、善于觉察他人不易觉察的细节、情绪体验深刻、孤僻、胆小、多愁善感 3、简述性格的结构及其主要表现? 答:

    22、对性格结构的分析,着眼于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和性格的理智特征四个方 面。 a 性格的态度特征:人对现实的态度体系是性格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性格最直接的表现。它与人的社会属 性相关。 b 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个体在调节自己行为方式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人特点。 c 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一个人在情绪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以及主导 心境方面的特征。 d 性格的理智特征:人们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就是性格的理智特征。 4、请简要列出人格理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最具代表性的主要观点,以及人格测评

    23、的方法? 答:a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他认为人格结构有三个组成部分: “本我”,“自我”和“超我” 。 b 人格特质学说代表人物是奥尔波特与卡特尔。人格是由多个彼此相关联、能互动的特质所形成的整体。 c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主要有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和其它学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别关注人的尊严和价 值,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提倡以人为中心,培养完整的人,并相信任何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潜能,能够朝着正面和 建设性的方向发展。 d积极心理学代表人物主要有塞利格曼和奇克森特米哈伊积极心理学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 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5、

    24、简述自我概念的内容? 答: (1)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2)现实自我与假定自我 6、简述亲社会行为发生的过程? 答:1、知觉到需要 2、个人责任 3、权衡成本与收益 4、决定如何给予帮助 7、关于攻击性行为理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及其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什么? 答:1. 习性学观点其代表人物是著名习性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洛伦兹采用习性学观点对攻击性行为进行了 阐述。他认为攻击是人和动物的本能,它同喂食、逃跑、生殖一起共同构成了人类和动物的四大本能系统。人和动 物的攻击驱力来自有机体内部,与外界刺激无关,随着个体的攻击能量在有机体内不断积累,他必须借助于适当的 外部刺激周期性地进行释放。攻击性

    25、行为之所以被以遗传的形式保存下来,原因在于它具有“护种功能” 。 2、挫折-攻击理论 20 世纪 30 年代,多拉德等提出了“挫折-攻击”理论,认为人类的攻击行为不是来源于攻 击本能,而是来源于挫折。博克维茨修正了挫折攻击理论。 3、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从研究儿童的攻击行为入手,引入认知中介过程讨论攻击行为的获得机制和发生过程, 提出了攻击的社会学习理论。他认为儿童的攻击行为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获得:一是直接学习,二是观察学习或模仿。 8、影响人际吸引因素有哪些?亲密关系至少应该在那几个方面与其他关系有所不同? 答:1、相似性与互补性 2、熟悉与邻近 3、外貌 4、人格品质 亲密关系至少应该在六个方

    26、面与其他关系有所不同,这就是:了解、关心、信赖、互动、信任和承诺。 9、简述心理健康的意义和乐观的意义? 答:心理健康的意义(一)心理健康是人类整体健康的一部分(二)心理健康是影响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三) 心理健康是个体实现良好社会适应的前提和保障(四) 心理健康是保障社会和谐与安宁的重要条件 乐观的意义 1、乐观有益于健康 2、乐观与成年时期良好的学业成绩、职业适应和家庭生活密切相关 3、 乐观具有保护作用 10、什么是沉浸体验?那些活动中容易出现沉浸体验? 答: 沉浸是由心理学家奇克森特米哈伊提出的用来描述人的高度投入状态的概念, 比如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 “一 气呵成” 、 “才思如泉涌”

    27、的状态都可称为沉浸体验,它是个体幸福的一个重要来源。从事自己爱好的活动,参加体 育运动、看电影等活动最容易产生沉浸体验,而闲逛、休闲等活动中出现沉浸体验的时候非常少。 11、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几种?发展性辅导包括那些内容? 答:心境障碍、应激性相关障碍、人格障碍。发展性辅导的具体内容可包括学习辅导、生活辅导、人格发展辅 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3 章】章】 1、个体心理:人是以个体而存在的,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2、认知:认知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过程。它 包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惟和言语等。 3、观

    28、察法:观察法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 现象发生和发展规律性的方法。观察法分为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 4、实验法是一种有控制的观察。它是在控制条件下,操作某种变量的变化,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它变量 所产生的影响。实验者操作的变量称之为自变量,由自变量所引起的相应变化的变量称之为因变量。其它变量为无 关变量,实验法就是要控制无关变量对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影响,使实验所需的心理现象得以产生并重复出现,从而 研究一定条件与某种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5、意识:意识是一种觉知。一种高级的心理机能。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 6、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

    29、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的两个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7、催眠:催眠就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一种介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8、感觉:感觉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最初阶段。外部的物理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的头脑接受 和加工了这些刺激的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的过程,这就是感觉。 9、知觉:人们通过感官获得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分析与解释后,产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就是知觉。 10、绝对阈限:将那种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感觉的绝对阈限。 11、韦伯定理:德国生理学家韦伯曾系统研究了人类的差别阈限,并提出了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个“自然定律” 韦

    30、伯定律,该定律的核心观点是:引起最小可觉差的刺激变化量和原刺激强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12、似动: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位移的地方,看到 了连续的位置变化。 13、三色论:三色论认为,有三类视锥细胞,分别对红、绿和蓝这三种不同波长的光敏感。 14、对立过程理论:对立过程理论认为,颜色视觉产生于三个基本的系统,每个系统包含两种对立的成分,分 别是:红-绿,蓝-黄和黑-白。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4-6 章】章】 1、记忆: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凡是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 的情感以及操作过的动作,都会在人们的头脑

    31、中留有印记,其中一些印记还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被提取出来,这个过 程就是记忆。 2、陈述式记忆:所谓陈述性记忆,主要是指对事件、情景或知识的记忆。如人们关于家庭住址的记忆,关于 历史地理知识的记忆,关于参加某次聚会的记忆等。 3、程序式记忆: 程序性记忆主要是指对技能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 4、组块:所谓组块,是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编码过程。 而以这种方式形成的信息单位也被称作组块。 5、精细加工:所谓精细加工,就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应用己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 识使新信息合理化。 6、系列位置效应:人们对

    32、序列之初和序列结尾的项目记忆效果最好,对序列中间部分的回忆效果最差。这一 现象被称为系列位置效应。 7、思维与想象: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 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8、定势: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如果先前曾采取某 种方法解决某类问题并多次获得成功,以后再次遇到同类问题时还会重复采用同样的方法,这就是问题解决过程中 的定势。 9、功能固着:所谓功能固着,是指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只看到事物的某种典型功能,而看不到该事物其他方 面作用的现象。 10、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

    33、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 理过程。 11、词频与语境:所谓词频,是指某个单词在书面语言中的使用次数。任何一种语言交际活动都是具体的、在 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的,或者说,都离不开什么人说、对谁说、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场合说等,这些语言使用时 的环境,就是通常所说的语境。 12、图式:图式是知识的心理组织形式。它说明了一组信息在头脑中最一般的排列或可以预期的排列方式。也 有人把图式看做是有组织的知识单元。 13、语言产生:语言产生也叫语言的表达,是指人们通过语言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来或写出来的过程。语言 的生成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种形式。 14、电报式语言:儿童一

    34、旦越过了双词语阶段,在他们的话语中就会很快地出现较长的短语。布朗将这一时期 的语言为电报式语言。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7-9 章】章】 1、情绪:情绪是一个多成份的复合心理现象。它是由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的。 2、基本情绪与复合情绪:基本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在发生上有着共同的模式,它们是先天的,不学而 能的。复合情绪是由两种以上的基本情绪组合而形成的情绪复合体。 3、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积极情绪是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 极性和活动能力。如快乐、兴趣、满足和爱等。消极情绪是指生活事件对人们心理上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如痛苦、 悲伤、愤

    35、怒、恐惧等。 4、心境、激情和应激: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紧张度、持续性等指标,可将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 激。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持续性的、比较平稳的情绪状态。激情是一种与心境相反的情绪,它是一种爆发快、 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人的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5、动机: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6、需要: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 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这种不平衡状态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不平衡。 7、驱力:所谓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所引

    36、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 紧张,从而减少驱力,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8、诱因:诱因是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 9、成就目标:美国心理学家平崔克认为,成就目标是指“关于个体追求成就任务的理由和目标的认知表征” 。 10、自我效能感: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论是另一种动机的认知理论。他认为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 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评价等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期待是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强化的效果存在于 期待奖赏或惩罚之中,是一种期待强化。班杜拉把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两种。结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行 为结果的估计(或强

    37、化) 。如相信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做作业就会取得好的成绩。效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 有能力来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这种推测和判断就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11、能力与智力: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根据能力所表现的 活动领域不同,可以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人们所共同具有的最基本的能力,如观察能力、记 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一般能力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智力。 12、模仿能力:模仿能力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技能,然后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能 力。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0-12 章】章】 1、人格: 综合中西方学者

    38、的观点,可以将人格界定为: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 这个独特的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2、气质和性格:气质指的是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表现为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灵 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特点和差异的组合。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上 的心理特征。 3、认知风格:认知风格也称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信息加工方式。 4、自我概念:自我概念可以定义为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行为特点、人格特征、社会角色、社会关系和 思想观念等诸多方面的看法和观念的总和。 5、社会刻板印象:社

    39、会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人产生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6、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 赠等。 7、从众:从众是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而导致的行为或行为变化。也就是说个人在群体压力下,放弃 自己的观点,转变为采纳大多人的看法。 8、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 (2005)将心理健康定义为“一种良好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 “个体认 识到自己有能力应对正常的生活压力,有能力从事富有成效的工作,并且能够为自己所处的社区做贡献” 9、适应性障碍和人格障碍:适应性障碍是一种以情绪障碍为主的主观痛苦体验或情绪紊乱状态,同时伴有适

    40、应不良行为或生理功能障碍。当个体所特有的人格特征持久而显著地偏离正常,并由此引起较严重的痛苦状态或明 显影响社交和职业功能时,就是一种人格障碍。 10、心理辅导:心理辅导主要是指在学校中进行的,由心理辅导者与来访的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 融洽关系,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的过程。 论述题【论述题【1-3 章】章】 1、论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它是一种精神现象,是由脑这种物质所产生的一种精神现象。心理学对象 的具体内容是: (1)个体心理人是以个体而存在的,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个体心理一般分为认知

    41、、动机 与情绪、能力与人格等三部分。认知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心理的最 基本的过程。人们通过感觉与知觉获取外界的信息,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或特性的认识,如感觉到红的颜色、高 的声音等。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对事物的态度,引起喜爱、厌恶、满意、不满意等主观体验就是情 绪。事业的成功、朋友的支持、家人的聚会使人感到愉快和喜悦;而工作的失利、朋友的不和、家人的争吵使人感到 难过或愤怒。情绪是在认知基础上产生的,它又对情绪产生重要的影响。人的认知和行为不仅受情绪的影响,而且 是在动机支配下进行的。动机是由目标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例如一个人

    42、想成为一名医生,为大 众解决病痛之苦,这种内部的动力成为推动他学习的动机。动机具有性质和强度的区别,动机性质不同,人们对现 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也不同。 人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特征,使人们之间形成差 别。这些心理特征有的是暂时的、偶然的,有的是经常的、稳定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称之为个性心理特征或个性。 心理特征包括能力和人格两个方面。例如,有人记得快,有人记得慢,有人长于想像,有人善于思考,这是能力的 差异。有人比较温柔,有人比较暴躁,有人反应敏捷,有人迟钝;有人谨慎,有人骄傲自满;有人坚强,有人软弱等这 是人格差异。 认知、动机与情绪、能力与人格是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

    43、方面,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 系的。 (2)社会心理 人是社会的实体,人是一个社会的成员,他总是生活在各种社会团体中,与其他的人结成各种 各样的关系,如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国家关系等,由于这些关系的存在,于是 就会有许多团体的存在,这样就产生了团体心理或社会心理。团体和个体一样,有团体的需要、利益、价值、规范、 舆论、意志和目的等心理特征。一个团体由于具有某些特定的心理特征而区别于其它团体。另外,团体心理离不开 个体心理,同时,它对个体心理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影响着个体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个 体心理也有社会心理。 2、试述格

    44、式他学派提出的知觉组织原则? 答:1912 年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出现了一个新的学派,称为格式塔心理学,又叫完形心理学,它是由德国心 理学家魏特墨、考夫卡和苛勒等创立的。格式塔是德文 Gestalt 的译音,它的意思是“完形” 、 “模式” 、 “结构” 、 “组 织” 。他们认为,每一种心理现象都是一个“被分离的整体” 。并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也不是由若干元素所组 合而成的。相反,整体先于部分的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要从整体的角度考虑构成知觉的基本成分。 “整 体大于各部分之和”是完形主义者的口号。主张从整体的角度来研究知觉和思维的组织结构,考察知觉意识的心理 历程,而不是分解。格

    45、式塔心理学在知觉组织原则以及学习、注意、思维和记忆等心理过程的研究中做过积极的贡 献,为后来认知心理学的产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举例说明错觉产生的原因? 答:觉是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错觉与幻觉不同,前者是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产生的歪曲 的知觉,后者则是在没有相应的外部刺激出现的情况下产生的无中生有的知觉体验。例如,人们如果听见并不存在 的声音就是幻觉,而将放炮的声音听做雷声就是一种错觉了。 错觉的产生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 客观上,错觉的产生大都是知觉对象所处的客观环境有了某种变化导致的。有的是对象结构发生了某种变化, 如垂直水平错觉,有的是对象所处背景发生了变化,

    46、如月亮错觉。知觉对象发生变化,但人们仍以原来的知觉模式 进行感知就是导致错觉产生的客观原因。 主观上,错觉的产生可能与个体过去的经验、动机、预期和认知方式等因素有关。人们对当前事物的感知总是 要受到过去经验的影响,错觉产生也有一部分来自这种影响。比如,人们在知觉三维空间物体的大小时,总是把距 离估计在内,这是保持物体大小恒常性的重要条件。当人们把知觉三维世界的这一特点用于知觉平面物体时,就会 引起错觉现象。以潘佐错觉为例,由于两条相交直线提供了线条透视,夹在它们中间的两条横线在深度上被分开了, 上方的线条应该比下方的线段远些,而画面上的两条线段实际上相等,它们在视网膜上的投影也相等。按照知觉恒

    47、 常性的原理,人们在知觉物体大小时估计了物体的距离,因而把看起来离得更远的线段看得更长一些。 论述题【论述题【4-6 章】章】 1、论述加工水平理论和相关的实验证据? 答:克雷克与洛克哈特提出的著名的加工水平理论认为,作用于人的刺激经受一系列不同水平的分析,从表浅 的感觉分析开始,到较深的、较复杂的、抽象的和意义的分析。针对一个刺激的加工水平或深度会对记忆效果产生 很大影响,更深水平的加工比浅水平的加工产生更精细、更持久及更强烈的记忆痕迹。 在证明加工水平理论的研究中,克雷克等人让被试完成不同水平的信息加工任务,但并不要求他们记忆。待任 务完成后,出乎意料的对他们进行记忆测验。比如在一个实验中

    48、,每次给被试呈现一个词,同时就该词提出一个问 题,让被试做出“是”或“否”的回答。问题分为三类,分别涉及字词的字形,语音和语义 3 种由高到低的不同水 平的加工,例如: 字形:这个词是大写还是小写的? 语音:这个词与 WEIGHT(重量)押韵吗? 语义:这个词能否填入这个句子:他在街上碰到_。 研究者利用一些不同的词进行实验,在这些任务完成后,进行事先未告知的再认记忆测验。结果发现,之前的 加工水平越深,随后的再认成绩也就越好,其中语义加工水平的成绩最好。这证明记忆痕迹是加工水平的函数,支 持了加工水平说。 2、论述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中,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含义和特征? 答:记忆的三

    49、级加工模型认为,根据信息保存时间的长短,可以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也叫瞬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信息输入感觉器官后,感觉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感觉痕迹的形式在人 脑中被保留下来的过程。感觉记忆只停留在感官层面,保存时间大约为 0.252 秒,不加以注意则转瞬即逝。感觉记 忆不只局限于视觉,其他感觉通道如听觉、触觉和嗅觉等也存在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一般是指保存时间少于 1 分钟的记忆。在电话簿中查到某人的电 话号后不断默念并拨出去的过程,就用到了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是信息处理的中转站,这些信息还需要进一步的加 工处理,只有那些经过复述的信息才有

    50、可能进入长时记忆系统,否则就会消失。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的保留下来。长时记忆是一个真正的信息库,其保存时 间可达几年甚至终生;它的容量没有限度;它存储着我们关于世界的一切知识,为我们的一切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知 识基础。 3、联系实际论述问题解决得思维过程? 答:问题解决过程就是克服各种障碍,由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虽然由于需要解决的问题性质不同, 以及个体的个性和经验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在解决问题时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但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都遵循共同 的规律,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大部分的问题解决都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选择策略和检验策略四个相互联系 的阶段。 (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备考试资料)2019年电大《心理学》简答题、名词解释、论述题汇编附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55575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