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全国卷Ⅲ).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全国卷Ⅲ).docx》由用户(四川三人行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化学 全国卷 下载 _真题分类汇编_高考专区_化学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绝密 启用前 202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化学(全国卷) (本试卷共 4 页,共 12 小题,满分 100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B 11C 12N 14O 16Na 23Al 27Cl 35.5Fe 56Ni 59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7.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 要成分为 Cu(OH)2CuCO3),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为 Cu(OH)22
2、CuC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保存千里江山图需控制温度和湿度B.孔雀石、蓝铜矿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 C.孔雀石、蓝铜矿颜料耐酸耐碱D.Cu(OH)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 Cu(OH)22CuCO3 8.金丝桃苷是从中药材中提取的一种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关于金丝桃苷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分子含 21 个碳原子 C.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D.不能与金属钠反应 9.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 L(标准状况)氮气中含有 7NA个中子B.1 mol 重水比 1 mol 水多 NA个质子 C.12
3、g 石墨烯和 12 g 金刚石均含有 NA个碳原子D.1 L 1 molL-1NaCl 溶液含有 28NA个电子 10.喷泉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应用下列各组气体-溶液,能出现喷泉现象的是() 选 项 气 体 溶液 A H2S 稀盐酸 B HCl稀氨水 C NO 稀硫酸 D CO2饱和 NaHCO3 溶液 11.对于下列实验,能正确描述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用 Na2SO3溶液吸收少量 Cl2:3SO3 2-+Cl2+H2O 2HSO3 -+2Cl-+SO 4 2- B.向 CaCl2溶液中通入 CO2:Ca2+H2O+CO2CaCO3+2H+ C.向 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 FeCl3
4、溶液: 2Fe3+H2O2O2+2H+2Fe2+ D.同浓度同体积 NH4HSO4溶液与 NaOH 溶液混合:NH4 +OH- NH3H2O 12.一种高性能的碱性硼化钒(VB2)-空气电池如图所示,其中在 VB2电极发生反应:VB2+16OH-11e- VO4 3-+2B(OH) 4 -+4H2O。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负载通过 0.04 mol 电子时,有 0.224 L(标准状况)O2参与反应 B.正极区溶液的 pH降低、负极区溶液的 pH升高 C.电池总反应为 4VB2+11O2+20OH-+6H2O8B(OH)4 -+4VO 4 3- D.电流由复合碳电极经负载、
5、VB2电极、KOH 溶液回到复合碳电极 13.W、X、Y、Z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四种元素的核外电子总数满足 X+Y=W+Z;化合 物 XW3与 WZ 相遇会产生白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WXYZB.原子半径:ZYXW C.元素 X的含氧酸均为强酸D.Y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碱 三、非选择题:共 58 分。第 2628 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536 为选考题,考生根 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43 分。 26.(14 分) 氯可形成多种含氧酸盐,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及化工领域。实验室中利用下图装置(部分装置省略) 制备 KClO3和 NaClO
6、,探究其氧化还原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1)盛放 MnO2粉末的仪器名称是,a 中的试剂为。 (2)b 中采用的加热方式是。c 中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是,采用冰水浴冷却的目的 是。 (3)d 的作用是,可选用试剂(填标号)。 A.Na2SB.NaCl C.Ca(OH)2D.H2SO4 (4)反应结束后,取出 b 中试管,经冷却结晶,干燥,得到 KClO3晶 体。 (5)取少量 KClO3和 NaClO 溶液分别置于 1 号和 2 号试管中,滴加中性 KI 溶液。1 号试管溶液颜色不 变。2 号试管溶液变为棕色,加入 CCl4振荡,静置后 CCl4层显色。可知该条件下 KClO3的氧 化能力
7、(填“大于”或“小于”)NaClO。 27.(15 分) 某油脂厂废弃的油脂加氢镍催化剂主要含金属 Ni、Al、Fe 及其氧化物,还有少量其他不溶性物质。 采用如下工艺流程回收其中的镍制备硫酸镍晶体(NiSO47H2O ): 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 pH 如下表所示: 金属离子 Ni2+Al3+Fe3+Fe2+ 开始沉淀 时(c=0.01 molL-1)的 pH 7.2 3.7 2.2 7.5 沉淀完全 时 (c=1.010- 5molL-1) 的 pH 8.7 4.7 3.2 9.0 回答下列问题: (1)“碱浸”中 NaOH 的两个作用分别是。为回收金 属,用稀硫酸将“滤液”调
8、为中性,生成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 (2)“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3)“转化” 中可替代 H2O2的物质是。若工艺流程改为先“调 pH”后“转化”,即 ,“滤液”中可能含有的杂质离子为。 (4)利用上述表格数据,计算 Ni(OH)2的 Ksp=(列出计算式) 。如果“转 化”后的溶液中 Ni2+浓度为 1.0 molL-1,则“调 pH”应控制的 pH范围是。 (5)硫酸镍在强碱溶液中用 NaClO 氧化,可沉淀出能用作镍镉电池正极材料的 NiOOH。写出该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 (6)将分离出硫酸镍晶体后的母液收集、循环使用,其意义是。 28.(14 分) 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
9、成乙烯是综合利用 CO2的热点研究领域。回答下列问题: (1)CO2催化加氢生成乙烯和水的反应中,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n(C2H4)n(H2O)=。当反应 达到平衡时,若增大压强,则 n(C2H4)(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2)理论计算表明,原料初始组成 n(CO2)n(H2)=13,在体系压强为 0.1 MPa,反应达到平衡时,四种组 分的物质的量分数 x随温度 T 的变化如图所示。 图中,表示 C2H4、CO2变化的曲线分别是、。CO2催化加氢合成 C2H4反应的H (填“大于”或“小于”)0。 (3)根据图中点 A(440 K,0.39),计算该温度时反应的平衡常数 Kp=
10、 (MPa)-3(列出计算式。 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乙烯反应往往伴随副反应,生成 C3H6、C3H8、C4H8等低碳烃。一定温度和 压强条件下,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和乙烯选择性,应当。 (二)选考题:共 15 分。请考生从 2 道化学题中任选一道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5.化学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15 分) 氨硼烷(NH3BH3)含氢量高、热稳定性好,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固体储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H、B、N 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根据对角线规则,B 的一些化学性质与元素的 相似。 (2)NH3BH3分子中,NB 化学键称为
11、键,其电子对由提供。氨硼烷在催化剂作 用下水解释放氢气: 3NH3BH3+6H2O3NH4 +B3O 6 3-+9H2 B3O6 3-的结构为 。 在该反应中,B 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由变为。 (3)NH3BH3分子中,与 N原子相连的 H呈正电性(H+),与 B 原子相连的 H 呈负电性(H-),电负性大小 顺序是。与 NH3BH3原子总数相等的等电子体是(写分子式) ,其熔 点比 NH3BH3(填“高” 或“低”),原因是在 NH3BH3分子之间,存在, 也称“双氢键”。 (4)研究发现,氨硼烷在低温高压条件下为正交晶系结构,晶胞参数分别为 a pm、b pm、c pm,=90。氨硼烷的 2
12、22 超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氨硼烷晶体的密度=gcm-3(列出计算式,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36.化学选修 5:有机化学基础(15 分) 苯基环丁烯酮(PCBO)是一种十分活泼的反应物,可利用它的开环反应合成一系列多官 能团化合物。近期我国科学家报道用 PCBO 与醛或酮发生4+2环加成反应,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 多官能团化合物(E),部分合成路线如下: (C9H9O3Na) B (R=CH2COOC2H5)E 已知如下信息: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 (2)B 的结构简式为。 (3)由 C 生成 D 所用的试剂和反应条件为;该步反应中,若反应温度过高,C 易发生脱羧
13、反应,生成分子式为 C8H8O2的副产物,该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4)写出化合物 E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E 中手性碳(注:连有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的碳) 的个数为。 (5)M 为 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已知:1 mol M 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充分反应能放出 2 mol 二氧化 碳;M 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对苯二甲酸。M 的结构简式为。 (6)对于,选用不同的取代基 R,在催化剂作用下与 PCBO 发生的4+2反应进行深入研 究,R对产率的影响见下表: R CH3C2H5CH2CH2C6H5 产 率 /% 918063 请找出规律,并解释原因。 参考答案 2020 年化学(全国卷) 查缺
14、补漏表 题组及考查主 题 题型考查要点和核心素养 查缺 补漏 7(化学与 STS) 选择 题 通过(传统文化)古代字画所用颜料的成分及性质分析,考查酸、碱、 盐的性质;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8(有机物的结 构与性质) 选择 题 给出较为陌生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推测可能具有的性质;证据推理 与模型认知 9(阿伏加德罗 常数) 选择 题 关于 NA的正误判断;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10(化学实验基 础) 选择 题 喷泉实验原理及对应气体与溶液的分析;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11(离子反应、 选择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离子方程式)题 12(电化学原 理) 选择 题 原电池装置与原
15、理分析;电极判断、电子流向及转移、电极反应方程 式与分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13(元素推断与 周期律) 选择 题 根据信息推断元素,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元素及化合物性质;证据推 理与模型认知 26(综合实验 题) 非选 择题 氯气的制备、除杂、尾气吸收,用氯气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制备 KClO3、NaClO,同时还考查了物质氧化性强弱的比较等;科学探究与 创新意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27(工艺流程图 题) 非选 择题 以废弃的含镍催化剂为原料,通过一定的工艺流程制取硫酸镍晶体的 过程,考查原料的处理、操作过程中滤液中粒子的分析、离子方程式 书写、Ksp的计算等;科学态度与社
16、会责任 28(化学原理综 合题) 非选 择题 压强、温度对平衡的影响,压强平衡常数的计算,催化剂的使用及平衡 图像的分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35(选修 3 物质结构与性 质) 非选 择题 原子半径大小比较,对角线规则、配位键、元素电负性、等电子体、 物质熔点高低比较、晶胞密度计算等;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宏观辨 识与微观探析 36(选修 5 有机化学基础) 非选 择题 有机物的命名、结构简式的书写、反应条件、官能团的识别、手性 碳原子的判断、限定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等;证据推理与模型认 知 【试题分析】2020年全国理综卷的知识覆盖面较广,既体现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又体现
17、 了高考选拔人才的功能。多数题目延续了近几年来高考的重点和热点题型,在进行知识和能力 考查的同时,又较好地体现了对考生学科素养的有效考查。具体说来,整套考卷能体现高考的稳 定性和连续性,特别是第 9、11、13、26、27、28、35题的题型和考查点,与近几年全国理综卷 高考试题相似度较高。 试题注重学科主干,夯实学生发展基础;注重化学学科特色,考查学科素养;聚焦时代主题,弘 扬传统文化。试卷考查的大多数物质都是学生熟悉的或者生活中常见的铁、铝、镍等金属元素 和氯、碳、氧、氮、硼等非金属元素。第 8题以中药材中提取的金丝桃苷为背景,考查有机物 的结构和性质,展现中医药的神奇魅力和作用,弘扬中医
18、药文化。第 7 题以千里江山图中典 型绘画颜料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激发学生热爱艺术的兴趣。 同时试题稳中求变,如第 11题考查了高中课本上的喷泉实验;第 36题,有机化学选考中给出 实验数据,要求学生分析取代基大小对反应活性的影响,且没有出现有机合成路线考查。 7.C本题考查了孔雀石颜料和蓝铜矿颜料的主要成分及性质。字画保存需要控制适宜的 温度和湿度,温度、湿度过高或过低,均对字画的保存造成危害,A项正确;Cu(OH)2、CuCO3中 Cu、 H、C 元素都处于最高价,无还原性,不易被 O2氧化,B项正确;Cu(OH)2、CuCO3都可与酸性物质 反应,C项错误;由于 Cu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