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完整版)金匮要略背诵原文.pdf

  •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 文档编号:1500734
  • 上传时间:2021-06-21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33.5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完整版)金匮要略背诵原文.pdf》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完整版 金匮要略 背诵 原文
    资源描述:

    1、金匮要略 第一篇 (1)【原文】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 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 补用酸, 助用焦苦, 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 焦苦入心, 甘入脾。 脾能伤肾, 肾气微弱, 则水不行; 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 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经曰: “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 (2)【原文】 夫人禀五常, 因风气而生长, 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 如水能浮舟, 亦

    2、能覆舟。 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 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 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若人能养慎, 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 未流传脏腑, 即医治之。 四肢才觉重滞, 即导引、 吐纳、 针灸、 膏摩, 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 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 (13) 【原文】 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馨饪之邪,从口入

    3、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前,寒 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湿流关节,食伤脾胃,极寒伤经,极热伤络。 (14)【原文】 问曰: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 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 (15) 【原文】 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17)【原文】 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18)【原文】 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 者,但风

    4、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20) 【原文】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麻黄加术汤方:麻黄三两(去节 ) 桂枝二两 (去皮 )甘草一两 (炙) 杏仁七十个 (去皮尖 ) 白术四两 (21) 【原文】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 日晡所剧者, 名风湿。 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麻黄(去节 )半两 (汤泡 ) 甘草一两 (炙) 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 (去皮尖,炒 )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1) 【原文】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

    5、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欲 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 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 (5) 【原文】 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 百合地黄汤方:百合七枚(擘) 生地黄汁一升 (10)【原文】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蜮,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 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 甘草泻心汤方:甘草四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半夏半升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2) 【原文】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

    6、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 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8) 【原文】 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桂枝四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麻黄二两生姜五两白术五两知母四两防风四两附子二枚 (炮) (10) 【原文】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乌头汤方: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 麻黄 芍药黄芪各三两甘草三两 (炙) 川乌五枚 (父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2)【

    7、原文】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黄芪桂枝五物汤方:黄芪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 (3)【原文】 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 (13) 【原文】 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小建中汤方:桂枝三两 (去皮 ) 甘草三两 (炙) 大枣十二枚芍药六两生姜三两胶饴一升 (14) 【原文】 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 (15)【原文】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肾气丸方:干地黄八两山药山茱萸各四两泽泻 牡丹皮茯苓各三两桂枝 附子 (炮)各一两

    8、 (17) 【原文】 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酸枣仁汤方:酸枣仁二升甘草一两知母二两茯苓二两芎藭二两。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6) 【原文】 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射干麻黄汤方: 射干十三枚一法三两。麻黄四两生姜四两细辛 紫菀款冬花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大枣七枚半夏 (大 者,洗 )八枚一法半升。 (8) 【原文】 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 厚朴麻黄汤方:厚朴五两麻黄四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半升半夏半升干姜二两细辛二两小麦一升五味子半升 (13) 【原文】 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 越婢加半夏汤方: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

    9、大枣十五枚甘草二两半夏半升 (14) 【原文】 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小青龙加石膏汤方: 千金证治同,外更加胁下痛引缺盆。 麻黄 芍药桂枝 细辛甘草 干姜各三两五味子半夏各半升石膏二两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1)【原文】 师曰: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师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 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 (2) 【原文】 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 奔豚汤方:甘草芎藭当归各二两半夏四两黄芩二两生葛五两芍药二两生姜四两甘李根白皮一升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3)【原文】 胸痹之病,喘息

    10、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栝蒌薤白白酒汤方:栝蒌实一枚(捣) 薤白半斤白酒七升 (4) 【原文】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栝蒌薤白半夏汤方:栝蒌实一枚(捣) 薤白三两半夏半升白酒一斗 (5)【原文】 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枳实薤白桂枝汤方: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斤桂枝一两栝蒌一枚 (捣) 人参汤方:人参甘草干姜 白术各三两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2) 【原文】 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3) 【原文】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

    11、,当与温药。 (9) 【原文】 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 厚朴七物汤方:厚朴半斤甘草三两大黄三两大枣十枚枳实五枚桂枝二两生姜五两 (11) 【原文】 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 厚朴三物汤方:厚朴八两大黄四两枳实五枚 (12) 【原文】 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方: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 (洗) 枳实四枚 (炙) 大黄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五两 (13) 【原文】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 (14) 【原文】 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大建中汤方:

    12、蜀椒二合(去汗 ) 干姜四两人参二两饴糖 (15) 【原文】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大黄附子汤方:大黄三两附子三枚 (炮 ) 细辛二两 (17)【原文】 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汗出,手足 厥冷,其脉沉紧者,大乌头煎主之。 乌头煎方:乌头大者五枚(熬,去皮,不父咀)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7) 【原文】 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 旋覆花汤方:旋覆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 (16) 【原文】 肾著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

    13、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 衣一作表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甘草白术各二两干姜茯苓各四两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1) 【原文】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2) 【原文】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 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 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15) 【原文】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16) 【原文】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

    14、术甘汤主之。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茯苓四两桂枝白术各三两甘草二两 (17) 【原文】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22) 【原文】 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 十枣汤方:芫花(熬)甘遂大戟各等分 (23) 【原文】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大青龙汤方:麻黄六两(去节 ) 桂枝二两 (去皮 )甘草二两 (炙) 杏仁四十个 (去皮尖 ) 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石膏如 鸡子大 (碎) 小青龙汤方:麻黄三两(去节 ) 芍药三两五味子半升干姜三两甘草三两 (炙) 细辛三两桂枝三两(去皮 ) 半夏半 升(汤洗 ) (35)【原文】 咳逆,倚息不得卧,

    15、小青龙汤主之。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3) 【原文】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10) 【原文】 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栝蒌瞿麦丸主之。 栝蒌瞿麦丸方:栝蒌根二两茯苓三两薯蓣三两附子一枚 (炮) 瞿麦一两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1)【原文】 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 外证胕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 腹满不喘。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 (18) 【原文】

    16、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22) 【原文】 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腹痛加芍药。 防己黄芪汤方:方见湿病中。 (23) 【原文】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越婢汤方: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大枣十五枚甘草二两 (24) 【原文】 皮水之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 防己茯苓汤方:防己三两黄芪三两桂枝三两茯苓六两甘草二两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13)【原文】 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茵陈蒿汤方: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大黄二两

    17、 (15) 【原文】 酒黄疸,心中懊憹或热痛,栀子大黄汤主之。 栀子大黄汤方:栀子十四枚大黄一两枳实五枚豉一升 (18) 【原文】 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 茵陈五苓散方:茵陈蒿末十分五苓散五分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14) 【原文】 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 柏叶汤方:柏叶干姜各三两艾三把 (15) 【原文】 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 黄土汤方:亦主吐血衄血。 甘草 干地黄白术 附子 (炮) 阿胶 黄芩各三两灶中黄土半斤 (16) 【原文】 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17) 【原文】 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泻心汤方:亦治霍乱。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12) 【原文】 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 (16) 【原文】 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千金云:“治胃反不受食,食入即吐。外台云:治呕,心下痞鞕者。” 大半夏汤方:半夏二升(洗完用 )人参三两白蜜一升 (17) 【原文】 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外台方:又治吐水。 大黄甘草汤方:大黄四两甘草一两 (31) 【原文】 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 (47) 【原文】 气利,诃梨勒散主之。诃梨勒散方:诃梨勒十枚(煨)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完整版)金匮要略背诵原文.pdf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50073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