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高考政治复习中的易错易混知识点大全.pdf

  • 上传人(卖家):汀枫
  • 文档编号:1485397
  • 上传时间:2021-06-15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406.56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考政治复习中的易错易混知识点大全.pdf》由用户(汀枫)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考 政治 复习 中的 易错易混 知识点 大全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政治_高中
    资源描述:

    1、高中政治复习策略 一、 掌握基础知识。(这是最基本的, 假期多少掌握几个知识点, 开学上课时记忆就能轻松点。 ) 二、 重点:掌握高频考点中绝大多数考生容易出错、容易混淆 的知识点: (一) 经济生活 1. 判定一个物品是否是商品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劳动产品; 用于交换。 2. 比较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和其他三个职能。 3. 明确判断一国汇率的升高和跌落,以及带来的利弊影响。 4. 掌握价格、价值、价值量、价值总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 系。 5. 消费的分类标准及种类。 6. 明确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中:谁起决定作用,谁起反作用。 7. 准

    2、确区分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有制经济与 非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 用。 8. 熟记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区分公有资产和国有资产。 9. 熟记两种法定公司形式及二者的最大区别。 10.掌握商业银行的三大主要业务并区分。 11.明确投资股票获得的收益组成。 12.掌握三种债券的风险大小及收益大小的比较。 13.区分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 14.明确我国目前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 分配;区分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区分劳动收入和合 法非劳动收入;明确工资收入有几种分配方式等。 15.明确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效率与公平没 有谁先

    3、谁后之分。 16.明确掌握财政的三大作用及准确区分。 17.准确掌握扩张性、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8.明确掌握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作用。 19.明确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计划和市场,也就是宏观调控和 市场调节,也就是有形手和无形手。 20.区分市场调节的三个固有弊端及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 21.明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围绕一个主题:科学发展观;抓住 一条主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 政治生活 1. 区分人民和公民;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和人民民主的特 点;民主与专政。 2. 明确在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及如何处理二者关系。 3. 明确我国目前采用的选举方式及适用范围。 4. 掌握并

    4、区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方式。 5. 明确基层民主中村委会和居委会的性质。 6. 政府的知识要系统掌握:性质、职能、作用、宗旨、工作原 则、依法行政、审慎用权、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接受监督、 树立威信。 7. 区分权力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权力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和人大代表的职权、人民代表大会与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的政体。 8. 中国共产党的知识系统掌握:地位及意义、执政方式、执政 理念、指导思想、性质、宗旨、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9. 掌握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10.掌握人民政协的性质、主题、职能。 11.明确中共、人民

    5、政协等都不是国家机关,不履行国家职能。 12.区分新型民族关系、民族三原则和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 13.掌握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对象、自治地方、自治机关、核 心内容。 14.明确宗教政策并注意最后一点: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 社会相适应,而不是社会主义。 15.区分主权国家的四个权利。 16.明确国际组织的分类标准。 17.把握好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18.掌握理解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共同利益是合 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冲突的根源。 19.明确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20.明确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一个也没有解决;世界多极 化只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还没实现。

    6、 21.掌握并区分我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点: 基本立场、基本目标、宗旨和基本准则。 (三) 文化生活 1. 明确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它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 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2. 明确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3. 明确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中:经济政治起决定作用,文 化起反作用。文化作用再大也不会起决定作用文化作用再大也不会起决定作用,只能是影响只能是影响。 4. 明确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同时文化有自身的传承性。 5. 区分文化对人影响的两个特点: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 6. 明确只有优秀先进的文化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 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

    7、面发展。 7.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成为文化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成为文化。 8. 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 大的智力支持。大的智力支持。 9. 三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三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10.世界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之间是共性世界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之间是共性 与个性的关系。与个性的关系。 11.商业贸易商业贸易、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教育等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等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口语口语、 文字、印刷、电

    8、子和网络等是文化传播的手段,大众传媒是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是文化传播的手段,大众传媒是 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主要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主要 手段。手段。 12.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 志。传统文艺,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志。传统文艺,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13.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在继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在继 承的基础上发展。我们要继承的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承的基础上发展。我们要继承的是优秀的传统文化

    9、。 14.就文化自身传承而言,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教育都会对文就文化自身传承而言,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教育都会对文 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5.明确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文化创新的根本明确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文化创新的根本 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16.区分文字和汉字的作用。区分文字和汉字的作用。 17.明确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具有实明确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具有实 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18.明确对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态度:对落后文化需要

    10、通过明确对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态度:对落后文化需要通过 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或剔除;对于腐朽文化必须坚决抵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或剔除;对于腐朽文化必须坚决抵 制,依法取缔。制,依法取缔。 19.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 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20.明确我国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明确我国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 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 产业。产业。 21.明确思想道

    11、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明确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 节。节。 (四)(四) 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 1. 明确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明确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马克思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 明确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明确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 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哲学 不是科学之科学,也不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不是科学之科学,也不

    12、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 3. 明确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区分它包含明确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区分它包含 的两个方面的内容。的两个方面的内容。 4. 明确划分唯物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明确划分唯物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 本原问题的回答。本原问题的回答。 5. 明确唯物和唯心主义哲学都既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明确唯物和唯心主义哲学都既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 6. 区分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及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区分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及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 7. 明确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反映,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明确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

    13、代的精神反映,真正的哲学是自己 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8. 旧哲学既有唯物论也有唯心论,既有辩证法又有形而上学,旧哲学既有唯物论也有唯心论,既有辩证法又有形而上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阶级性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阶级性和实践 性。性。 9. 物质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的。看得见、摸得物质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的。看得见、摸得 着的东西都是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着的东西都是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 性与个性的关系。性与个性

    14、的关系。 10.物质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不是万事万物的总和。物物质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不是万事万物的总和。物 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11.规律是有条件的、客观的、没有好坏之分的。人类通过发挥规律是有条件的、客观的、没有好坏之分的。人类通过发挥 主观能动性能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创造、消灭规主观能动性能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创造、消灭规 律。律。 12.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内容归根到底来自客观事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内容归根到底来自客观事 物;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是大脑。物;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是大脑。

    15、 13.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意识,都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根源于客观事物。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根源于客观事物。 14.人的认识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人的认识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人类的认识是无限的。人类的认识是无限的。 15.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因此,物质和意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因此,物质和意 识相互影响是正确的。但是物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因识相互影响是正确的。但是物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因 此说二者相互制约是错误的。因

    16、此笼统说物质和意识相互影此说二者相互制约是错误的。因此笼统说物质和意识相互影 响、相互制约是错误的,同样说法错误的还有响、相互制约是错误的,同样说法错误的还有“客观规律性客观规律性 和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和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 、 “实践和认识相互制约实践和认识相互制约” 、 “社会存社会存 在与社会意识相互制约在与社会意识相互制约”等。等。 16.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的主体是人,实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的主体是人,实 践的对象是客观世界。践的对象是客观世界。 17.实践是人有意识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有目的的活动,但是盲目的实践是存在的但是盲目的实践是存

    17、在的。 18.区分实践的三个特点。区分实践的三个特点。 19.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是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种:通过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是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种:通过 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而获得的直接经验和通过知识的学习和传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而获得的直接经验和通过知识的学习和传 递而获得的间接经验。注意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递而获得的间接经验。注意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 产物。产物。 20.认识也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认识起积极作用,错误的认识也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认识起积极作用,错误的 认识起消极作用。认识起消极作用。 21.准确理解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准确理解真理的客

    18、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 22.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又具有条件性,联系的普遍性并不等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又具有条件性,联系的普遍性并不等 于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于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23.整体功能可能大于、小于或者等于部分功能之和。不能笼统整体功能可能大于、小于或者等于部分功能之和。不能笼统 说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说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24.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5.联系时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在联系面前无能为力,人们可联系时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在联系面前无能为力,人们可 以改变事

    19、物联系的具体状态。以改变事物联系的具体状态。 26.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系统更强调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系统更强调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7.变化不一定是发展,只有前进上升的变化才是发展。变化不一定是发展,只有前进上升的变化才是发展。 28.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判断新事物的标准是:符合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判断新事物的标准是:符合 事物发展规律,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事物发展规律,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 29.明确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明确量变达

    20、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 30.明确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而不是全盘否定。明确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而不是全盘否定。 31.掌握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是唯物辩证法掌握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是唯物辩证法 的实质与核心。的实质与核心。 32.明确两点论不是优点和缺点。明确两点论不是优点和缺点。 33.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 系,不是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不是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4.重点论包括两种情况:复杂事物重的主要矛盾和一个矛盾的重点论包括两种情况:

    21、复杂事物重的主要矛盾和一个矛盾的 主要方面;两点论也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复杂事物中的主要主要方面;两点论也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复杂事物中的主要 矛盾和次要矛盾,一是同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和次要矛盾,一是同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35.熟记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熟记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36.明确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明确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37.明确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都要求做到主观与明确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都要求做到主观与 客观的具体历史的统一。客观的具体历史

    22、的统一。 38.熟记矛盾特殊性的三种表现。熟记矛盾特殊性的三种表现。 39.明确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不是外力的否定;辩证明确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不是外力的否定;辩证 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而不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而不 是抛弃。是抛弃。 40.明确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点以及对立的焦点和根本明确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点以及对立的焦点和根本 分歧。分歧。 41.明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明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但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不一定同步发展,因为社会意识具但是

    23、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不一定同步发展,因为社会意识具 有相对独立性。有相对独立性。 42.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 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43.明确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社会明确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社会 基本矛盾的解决:在阶级社会里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在基本矛盾的解决:在阶级社会里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在 社会主义社会是通过改革实现的。社会主义社会是通过改革实现的。 44.记住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

    24、盾和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记住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和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 的普遍规律。的普遍规律。 45.明确劳动群众不等于人民群众明确劳动群众不等于人民群众, 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 且人民群众是个历史范畴。且人民群众是个历史范畴。 46.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贡献和索取不是对等的关系,贡献始终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贡献和索取不是对等的关系,贡献始终 是第一位的。是第一位的。 47.个人利益有正当和不正当之分,坚决反对个人主义。个人利益有正当和不正当之分,坚决反对个人主义。 48.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是在社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是在社 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 49.准确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准确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50.明确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明确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51.明确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即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明确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即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 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 值。值。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考政治复习中的易错易混知识点大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485397.html
    汀枫
         内容提供者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