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01第一章 古希腊早期哲学.pptx

  •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 文档编号:1484931
  • 上传时间:2021-06-15
  • 格式:PPTX
  • 页数:81
  • 大小:2.16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01第一章 古希腊早期哲学.pptx》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01第一章 古希腊早期哲学 01 第一章 古希腊 早期 哲学
    资源描述:

    1、西方哲学史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西方哲学史教材编写课题组西方哲学史教材编写课题组 第一章第一章 古希腊早期哲学古希腊早期哲学 01 伊奥尼亚伊奥尼亚派派 03 爱利亚派爱利亚派 02 毕达哥拉斯派毕达哥拉斯派 04 原子论原子论 本章概要本章概要 从人的认识发展过程看,古希腊哲学脱胎于神话。希腊人最初是 通过神话来理解和反映他们周围的世界,并且创造出堪称各民族 神话中最为完整和系统的神话,分别以荷马史诗中的诸神和 奥尔弗斯教为不同倾向。在早期希腊神话中,自然界和社会都没 有自身的秩序和规则,较晚出现的赫西俄德神谱中已有“起 源”、“秩序”和“命运”等决定论

    2、的观念。 荷马像荷马像 奥林匹斯诸神奥林匹斯诸神 酒神精神酒神精神 赫西俄德赫西俄德神谱神谱 赫西俄德的神谱描写了宇宙的形 成和诸神的谱系。希腊诸神是人格化 的自然物或自然力量。众神之首宙斯 是雷电之神,波塞冬是海洋神,哈德 斯是冥神,阿波罗是太阳神,等等。 众神住在希腊最高的奥林波斯山上。 他们长生不老,支配着自然力量,主 宰着人间祸福。然而,他们也有道德 缺陷,和人一样有虚荣心、妒忌心和 复仇心,贪图享受,争权夺利,也常 常偷情。 公元前6世纪左右,自然哲学家突破了神话的虚构传说,用新的 眼光看待世界。“人们由于惊异而开始研究哲学”,乃至“万物 生成的题”。 古希腊独有的自然地理环境激发了

    3、古希腊人对自然奥秘的好奇和 探索。 最早一批哲学家思考的宇宙起源和万物本原即最早一批哲学家思考的宇宙起源和万物本原即“自然自然”(physis), 希腊哲学的原初形态因而表现为自然哲学自然哲学。“自然”既是作为事物总 和的“世界世界”或或“宇宙宇宙”(cosmos),也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本原本原” (arche);本原既是世界的起源,也是世界中事物存在和运动的原 因。 恩格斯说他们的思想是“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在这种哲学中 辩证思维还以原始的朴素的形式出现”。西方哲学绵延不断的唯物 主义和辩证法传统得益于这个充盈的源头。 第一节第一节 伊奥尼亚派伊奥尼亚派 01 “水本原说水本原说” 0

    4、2 “无定说无定说” 03 “气本原气本原”说说 04 赫拉克利特的朴素赫拉克利特的朴素 辩证法辩证法 一、泰勒斯 泰勒斯(Thales,鼎盛年约公元前585 前584)是米利都派创始人。他出身于望 族,早年曾到埃及学习科学知识,回来后 从事几何、天文、气象等方面的研究,成 为当时的“七贤”之一。传说他成功地预 测了日食,用水利工程帮助军队渡河。 水本原说 泰勒斯首先思考“世界本原是什么”这个哲学问题。他的回答是:水 是万物的本原。并给出了两方面的理由: 1.水有滋养万物的作用。水有滋养万物的作用。 据亚里士多德说:“他得到这个想法,也许是由于观察到万物都以湿 的东西为养料,热本身就是从湿气里

    5、产生,靠湿气维持的(万物由此 产生的东西即是本原)。这是引起他的想法的一个事实。另一个事实 是:万物的种子都有潮湿的本性,而水是潮湿本性的来源。 2.泰勒斯接受了古埃及人的大地飘浮在水上的图式,用水的摇晃解释 地震现象。 泰勒斯推想,如果天上也充满着水,大地上下均为水所环绕,那 么世界的原初状态只是水,大地以及其上的事物都是后来从水中 产生的。他用水滋养种子、培育生命等经验事实来证实他的推想。 对水本原说的评价:对水本原说的评价:如果说,泰勒斯的“水本原”说在今天看来 似乎是幼稚的,那么,他试图借助经验观察和理性思维来解释世 界,则表现出哲学思维的本质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他被称为 西方哲学史

    6、上的第一位哲学家是当之无愧的。 二、阿那克西曼德 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鼎盛年 约公元前570)是泰勒斯的学生,米利 都派第二位代表人物。据说他据说他曾 率领使节团到斯巴达,在那里对斯巴达 人提出两项他的伟大发明日晷与世 界地图。并曾经担任过一个米利都殖民 地的领袖。 阿那克西曼德的宇宙图 “无定无定”说说 阿那克西曼德看到“水本原”说的局限性,认识到世界万物及性质的 多样性不能被归结为某一特定的物质形态和属性,“水本原”可以解 释事物的湿性,但却不能解释火的热性、土的干性、气的冷性;反之 亦然。他认为:“在火、气、水、土之中任何一种都不能生成万物。” 他的他的“无定无定”说的

    7、主要内容有说的主要内容有: 1. 他把生成万物的本原称作他把生成万物的本原称作“无定无定”(apeiron),因为它没有任何规),因为它没有任何规 定性。定性。 可以这样理解他的想法:世界的原初状态是各种事物与性质共生共处 的状态,就像周易描述宇宙那种“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的混沌 状态。假使最初有相反的东西,它们也会相互抵消、中和,因而必然 呈现出无差别、无规定的状态;单个事物只有在脱离出这个整体的情 况下才表现出特定的性质,才表现出与其他事物的对立。 2. 阿那克西曼德把“无定”分化为万物的过程当作生成,把与之相 反的万物归复于“无定”的过程当作消亡,生成与消亡共同构成 世界的运动。 3.

    8、他提出“补偿原则”,用以解释一些事物的生成伴随着另一些 事物消亡的必然性和原因。 根据这个原则,从“无定”中分离出事物的生成过程是对“无定” 的损害,因而一些事物必须回归“无定”作为补偿,这是“时间 的安排”和“报应”,“根据必然性而发生”。 对无定说的评价对无定说的评价:在古希腊语里,“原因”和“有罪责”是同一 个词(aitia),阿那克西曼德用补偿罪责的涵义第一次表达了古 希腊人循环往复的因果观。 三、阿那克西美尼 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约 公元前570年前526年)古希腊 哲学家、米利都学派的第三位学 者,是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他 继承了前两位米利都学派哲学家 的传统,也是

    9、该学派最后一位哲 学家。 “气本原气本原”说说 1. 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找到了一种可以转化为其他性质的普遍性质, 这就是气的性质。 “气的形状是这样:当它处于最平稳的状态时,不为视力所见。 但加热、变冷、潮湿及运动时就呈现出来。” 2.气有冷和热两种性质,以及与之对应的浓聚合稀疏两种运动。 “它通过浓聚和稀散表现出区别:当它发散而稀疏时,便生成了 火。再者,风是浓聚起来的气;通过凝结,气就变成云;凝结的 程度再高一些,便成为水;更高些则凝结形成大地;当气浓聚到 最密集的程度时即成石头。这样看来对立,即热和冷是生成的最 有力的因素。 对“气本原”说的评价: “气本原”说综合了“水本原”和“无定”的

    10、特征:一方面保留了 “无定”的不定形和无限的特征;另一方面,气和水一样具有特定的 性质。 01 02 阿那克西曼德不承认一种性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性质,因而不赋予本 原任何特定性质。 03 这种生成观是典型的转化生成观,与阿那克西曼德的分离生成观有所 不同。 可以说,米利都派是古希腊哲学第一个派别,是西方哲学史的开 端。它第一次提出万物本原的问题,第一次从自然界本身的物质 形态说明世界的统一性和生成变化。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突 破。米利都派思想是自发的朴素唯物主义,为后来的唯物主义奠 定了基础,但是他们没有完全摆脱原始宗教迷信的束缚,不能彻 底理解思维与物质的关系。 四、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

    11、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鼎盛年约公元前504前501)是 一位富传奇色彩的哲学家,爱菲斯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出生 在伊奥尼亚地区爱菲斯城邦的王族,本来应该继承王位,但 据说他将王位让给了他的兄弟,自己跑到女神阿尔迪美斯庙 附近隐居起来。波斯国王大流士曾经写信邀请他去波斯宫廷 教导希腊文化。著有论自然一书,现有残篇留存。 从这些残篇来看,他以箴言表达思想观点,大有先知风格。 据说,他故意把书写得晦涩难懂,以免被民众所轻视。现存 残篇基本保留了他的宇宙观、自然观和伦理观。 “火本原”说 1.赫拉克利特提出“火本原火本原”说说,认为:“这个世界,对于 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

    12、的,也不是任 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这段话里的“本原”有两层意思:一是火的活动状态火的活动状态(活 火),即火的燃烧和熄灭;二是世界秩序世界秩序,是永恒不变的原 则,决定着火的活动的分寸,并在所有事物之中保持着自身 的同一。 2. 火与万物之间的循环转化被说成是火的运动火与万物之间的循环转化被说成是火的运动:火转化成万物是 火的消耗和熄灭,万物转化为火是火的充裕和燃烧。 3. 火的运动是符合自身本性的运动火的运动是符合自身本性的运动。 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说认为,外在的本原是火的形态,它是 世界的开端和归宿,内在的

    13、本原是符合火的本性的原则,它决定 着世界运动的方向(生成或归复),控制着运动的节奏,支配着 火与万物之间循环往复的转化。外在的本原可生可灭,变动不居, 内在的本原是不变的同一原则,在各种形态(包括不是火的形态) 的事物之中起作用。 评价:评价:赫拉克利特是一位朴素唯物主义者,但他的本原观比米利 都派的思想更加复杂,他没有简单地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 变化状态,而是在一与多、永恒和变化的关系中把握本原。 逻各斯逻各斯 赫拉克利特用赫拉克利特用“逻各斯逻各斯” (logoslogos)这一概念来说明事)这一概念来说明事 物的本原。逻各斯的原义是物的本原。逻各斯的原义是 “话语话语”,赫拉克利特用

    14、它,赫拉克利特用它 专门表示专门表示“说出的道理说出的道理”, 并且认为正确的道理表达了并且认为正确的道理表达了 真实的原则。真实的原则。 逻各斯是人所认识的道理,逻各斯是人所认识的道理, 它可被理解为它可被理解为“理性理性”和和 “理由理由”,这是逻各斯的主,这是逻各斯的主 观意义。逻各斯又是世界的观意义。逻各斯又是世界的 本原,它又可被理解为本原,它又可被理解为“原原 则则”、“规律规律”等,这是逻等,这是逻 各斯的客观意义。各斯的客观意义。 客观逻各斯客观逻各斯 赫拉克利特认为,客观的逻各斯就是上面谈及的 “世界秩序世界秩序”,是控制万物生灭的是控制万物生灭的“一定分寸一定分寸” 的火的

    15、火。火的运动所造成的万物的生成与毁灭是可 感的,但支配可感运动的逻各斯却是不可感的。 他有句名言:“自然喜欢躲藏起来。”这里的“ 自然”作“本性本性”解,意思是:事物运动的内在 本性(逻各斯)是看不见的。 逻各斯是因火的自身变化而造成事物之间转化火的自身变化而造成事物之间转化 的原则的原则。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的构成是不足, 焚烧则是多余;火在升腾中判决和处罚万物。这 里的“判决和处罚”暗示着万物要偿还它们生成 时对火的损害之意,与阿那克西曼德提出的“补 偿原则”意思相近。 主观逻各斯主观逻各斯 主观的逻各斯是符合客观逻各斯的思想和真理符合客观逻各斯的思想和真理。 赫拉克利特说:“思想是最大的

    16、优点,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并 且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既然一切事物变动不居、处于 永恒的生成变化状态,真理的话语也应是真理的话语也应是“既是既是又不是又不是”的判的判 断断。赫拉克利特著作的残篇里充满了这类格言。 朴素辩证法朴素辩证法 赫拉克利特用直观朴素的例子,说明了生成中的事物之间有以下的关系:赫拉克利特用直观朴素的例子,说明了生成中的事物之间有以下的关系: 对立面的统一关系对立面的统一关系 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对立面。 比如,医生治病所用的恶的 手段(割、烧等)和善的效 果,圆周上的终点和起点, 上行与下行的道路,这些对 立的方面是统一的。 对立面的转化对立面的转化关系关系 事物无时

    17、无刻不朝向自己的对 立面转化,当我们肯定一个事 物是如此这般时,它已变化成 另外一个事物,“一切皆流, 万物常新”,“我们不能两次 踏进同一条河”。对立面的对 立是事物转化运动的动力。 对朴素辩证法的评价对朴素辩证法的评价 阿那克西曼德看赫拉克利特推测出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 一致性,以及事物的生成、转化、和谐、同一和相对的辩证关 系。他对真理的认识和表述采取“既是自身,又不是自身”的 辩证形式。比如:“我们踏进又不踏进同一条河,我们存在又 不存在”,“不死者有死,有死者不死”,“唯有智慧是一, 它既不愿意又愿意被人称之为宙斯”。 他关于事物矛盾、对立以及统一、和谐关系的论述充满辩证思 想,

    18、他的辩证法是自发的,但内容丰富,具体生动。列宁 评价 说:“把赫拉克利特作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来阐述,那是非 常有益的。” 第二节第二节 毕达哥拉斯派毕达哥拉斯派 01 “数本原数本原”说说 02 宇宙的观念 03 灵魂的净化与和灵魂的净化与和 谐谐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鼎盛年约公元前 532前531)生于伊奥尼亚海域的萨摩斯岛, 青年时可能接触过米利都派的学说。40岁时 因不堪忍受僭主统治而移居意大利南部的克 罗顿城邦,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兼有宗教、政 治和学术特征的秘密团体。毕达哥拉斯没有 著作,他的学说在学派内部以秘传方式传播, 并从中衍生出一些宗教信条和禁忌,他的弟 子分成恪

    19、守信条的信条派和从事学术研究的 数理派。毕达哥拉斯试图把神秘宗教与哲学 思辨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原始唯心主义的倾 向。 “数本原”说 1. 毕达哥拉斯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数是万物的本原,数是众多、不变的,强调 世界万物的数学规定性。 毕达哥拉斯派强调“数本原”的理由是,“在数目中间发现了许 多特点与存在事物以及自然过程中所产生的事物相似之处,比在 火、土或水中找到的更多”。就是说,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可以被 归结为数的规定性,一个事物可以缺乏某一种物理属性,但却不 能没有数的规定性。因此,适用于万物的本原不是具有某种物理 属性的物质,如水、气、火,而是数。 2.毕达哥拉斯派理解的“数本原”,大致可分

    20、为三类: 第一类数字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和几何结构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和几何结构,l是点,2是线,3 是面,4是体。 第二类是数学关系数学关系,规定了事物的对立和比例关系,如有限和无 限、奇数和偶数、一和多、直线和曲线、正方形和长方形。 第三类是用数字代表的自然和社会的抽象原则用数字代表的自然和社会的抽象原则,如右和左、静和 动、明和暗、善和恶。 “数本原数本原”说评价说评价 毕达哥拉斯派认为数先于有形事物而存在,为唯心主义开辟了道 路; 但“数本原”不完全是抽象原则,也有几何结构。亚里士多德批 评毕达哥拉斯派混淆了数字单元和有体积的物理质点,这是他们 理论的缺陷。毕达哥拉斯派所说的数仅限于当时

    21、所知的自然数, 按照数字与几何形状相对应的想法,这意味着构成任何几何形状 的线段都有公度。然而,毕达哥拉斯定理所规定的直角三角形边 长在很多情况下却无公度。 在没有无理数概念的认识条件下,毕达哥拉斯派的“数本原”理 论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所否定。现在一些研究者认为,理论上的矛 盾是导致毕达哥拉斯派瓦解的一个重要原因。 宇宙的观念 毕达哥拉斯派的一个贡献是首次使用了“宇宙宇宙”这个词。 “宇宙”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天地之间一切事物的总和天地之间一切事物的总和,二是指 天地间的秩序天地间的秩序。恩格斯评论说:“这样就第一次表述了宇宙的规 律性。” 毕达哥拉斯派以数字10代表完满,但作圆周运动的天体只有9

    22、个, 他们于是构想出第10个星体,名曰“对地”;意思是它与地球对 立,其上下左右、白昼黑夜皆与地球相反。这意味着地球不是宇 宙中心。毕达哥拉斯派把宇宙看作和谐的球体:宇宙中央是“宙 斯的祭坛”,10个天体拱卫中心作永恒的圆周运动。天体的运行 服从数学关系。 这种以数学关系为宇宙秩序的思想对古代天文学发展有积极的意 义。 灵魂的净化与和谐 毕达哥拉斯派的灵魂观混合了神秘宗教和他们的哲 学,其宗教来源于奥尔弗斯教派的灵魂转世说奥尔弗斯教派的灵魂转世说(一 说来自埃及)。根据这种古老的灵魂观,一切生物 都有灵魂,灵魂不朽,灵魂可由一个身体转移到另 一个身体;为了生前不失去灵魂,或死后重新获得 灵魂,

    23、人需要净化自己的灵魂。毕达哥拉斯派认为 人和动物同类,因而禁食动物,只用素食献祭。传 说毕达哥拉斯有一次在挨打的幼犬的哀鸣中辨别出 已故朋友的声音。 毕达哥拉斯派力图使宗教的灵魂观与哲学观念相调宗教的灵魂观与哲学观念相调 和和。他们认为灵魂之所以不朽,原因在于它们处在 永恒运动之中,如同日月星辰等天体。他们中有些 人认为灵魂是“空气尘埃”,可与几何点相类比。 毕达哥拉斯最重要的格言有两条: “什么是智慧?数目。什么最美好?和谐。” 1.和谐首先是数目的性质数目的性质,但数目的和谐可以感染和净化灵魂, 使灵魂处于同样的和谐状态。 2.灵魂达到和谐的途径是音乐和哲学音乐和哲学。音乐通过和谐音调的感

    24、染 净化灵魂,而哲学通过对数目的和谐的思考净化灵魂。 “哲学”即“爱智慧”(philo-sophia)。毕达哥拉斯派把爱智慧 作为净化灵魂的思辨活动,追求灵魂脱离肉体的迷狂,可谓神秘 主义哲学的始祖。 第三节第三节 爱利亚派爱利亚派 01 色诺芬尼色诺芬尼 02 巴门尼德巴门尼德” 03 芝诺悖论芝诺悖论 04 麦里梭悖论麦里梭悖论 爱利亚派因活动于意大利南部城邦爱利亚而得名,流行于公元前 6至公元前5世纪。这一派别主张的世界本原是“不变的一”,与 主张本原是“变化的一”的伊奥尼亚派以及主张本原是“不变的 多”的毕达哥拉斯派都不同。爱利亚派擅长逻辑论辩,指出对手 结论中隐藏的悖论,其中既有辩证

    25、法因素,但也有一些诡辩之处。 希腊哲学论辩成风,就是因为爱利亚派的推波助澜,促进了哲学 思维的深化和系统化。 一、色诺芬尼 色诺芬尼(Xenophanes)与阿那克西 美尼同时,鼎盛年约在公元前540年; 另一说他的鼎盛年约在第40届奥林匹 克赛会期间,即公元前620至公元前 617年,早于泰勒斯。无论如何,他 的贡献可与泰勒斯相媲美:正如泰勒 斯提出的“世界本原是什么”的问题 首先突破了神话世界的窠臼,色诺芬 尼对神人同形同性论的批判开始动摇 了神话的基础。 理神论理神论 1.色诺芬尼认为,神话里的神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想象出来的。 2.他指出了神人同形同性的荒谬性。 各民族有不同的外表和性格

    26、,按照自己形状和性格想象出来的神 的观念是相对的:埃塞俄比亚人说他们的神是黑皮肤、扁鼻子; 特拉基人却说他们的神是蓝眼睛、红头发。既然每一类人都有各 自的造神理由,为什么不能设想动物也按照它们的形象和本性造 神呢?这些观点包含着这样的论辩:想象神有与人同样的形象必 然导致荒谬。 3.诺芬尼得出结论说,神是一个没有形象的存在。 4.神是唯一的、不变的世界本原。作为世界主宰的神必须是绝对 的。 评价:评价: 色诺芬尼所说的“神”是唯一的,不变的本原,是世界最高原则 的代名词。除极少例外,后来希腊哲学家所说的神都是统摄世界 万物的、非人格的原则、原因或实体,是人的理智所能认识的最 高对象。这一肇始于

    27、色诺芬尼的传统可被称为“理神论” (deism,来自拉丁文的deus),有别于崇拜人格神的“有神论” (theism,来自希腊文的theos)。 在后来的发展中,理神论有泛神论、自然神论等形态,发展为取 代有神论的宗教信仰和盲目崇拜的理论学说。 二、巴门尼德 巴门尼德(Parmenides,鼎盛年约公元前500) 是色诺芬尼的学生,同时也受到毕达哥拉斯 派的影响,爱利亚派的主要代表者。他在著 作残篇论本性中,把色诺芬尼的唯一、 不变的神转变为 “不变的一”的“存在”概 念,并作出真理与意见、是与非是、思想与 存在、动与静、一与多的区分,为古希腊罗 马哲学开辟了形而上学的发展方向。 真理与意见的

    28、区分真理与意见的区分 巴门尼德提出了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的区分。巴门尼德提出了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的区分。 首先,两者是两种根本不同的认识能力两种根本不同的认识能力:意见之路依靠众人的习惯众人的习惯, 依靠感觉感觉,“以茫然的眼睛、轰鸣的耳朵和舌头为准绳”;而真理之 路则依靠理智理智进行辨析和思考。 第二,两者是理智和感觉所认识的两种不同对象两种不同对象:真理之路通往“圆 满的”、“不动摇的中心”,而意见的对象“不真实可靠”;巴门尼 德用“光明”和“黑暗”比喻真理对象和意见对象的根本对立。 最后,两者达到完全不同的结果不同的结果:意见之路上的人“心中不知所措”, 像“聋子和瞎子一样无所适从”;而真

    29、理使人确定知道所学的各种事 情,“用你的心灵牢牢地注视那遥远的东西,一如近在眼前”。 巴门尼德认为,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归根到底是两种思维方式的分歧。巴门尼德认为,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归根到底是两种思维方式的分歧。 第一条第一条:是者为是,不可能不是,这是确信的道路,因为它遵循真理。 是者不是,不是者必然是。我告诉你,此路不通。 巴门尼德激烈地批判那种认为巴门尼德激烈地批判那种认为“是和非是既相同又不是和非是既相同又不 相同相同”和和“一切都朝向自己的反面一切都朝向自己的反面”的观点。在他看的观点。在他看 来,这无异于来,这无异于“不能分辨是非不能分辨是非”和和“两头彷徨两头彷徨”。不。不 难看出

    30、,这些批判所针对的恰恰是赫拉克利特。难看出,这些批判所针对的恰恰是赫拉克利特。 。 第二条第二条: “存在存在”概念的辨析概念的辨析 1. 巴门尼德所说的“是”包括希腊文“是是”动词的不定式动词的不定式 (einai)、第三人称单数第三人称单数(estin)和中性现在分词中性现在分词(eon)。 “是”动词及其名词形式在希腊文中兼有系词的语法功能和表示 “存在”概念或指示事物存在的指称功能。巴门尼德利用希腊文 的这一特点,用逻辑论辩的方式,把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转变为关 于世界本原的存在论。 2. 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 。 巴门尼德说“不是者必然是”行不通时,他的意思是说,“不是

    31、者”是不能进行思想和表达的。因为“能够被说和被想的与存在 是同一个东西”。这一观点通常被概括为“思想和存在是同一 的”。 巴门尼德首次提出“思想与存在同一性”的原理,理由是思想需理由是思想需 要通过系词要通过系词“是是”来判断来判断,而思想的对象是而思想的对象是“存在存在”,思想的表 述和思想的对象是同一个东西。巴门尼德把“是”的系词功能与 实际存在混为一谈,把思想的形式等同于思想的对象,他所说的 “思想与存在同一性”其实是在思维基础上唯心主义的同一性。 在巴门尼德的论辩中,“是”的意义是关键。马克思、恩格斯揭 露了思辨哲学家混淆语言和存在时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正像哲学家们把思维变成

    32、一种独立的力量那样,他们也一定要把 语言变成某种独立的特殊的王国。”他们还指出,在“哲学幻想 中”,某些思想家要“寻找这样一个词,这个词作为词构成可寻 觅的过渡,这个词作为词不再单纯是词了,这个词用神秘的超语 言的方式指出从语言走到它所指示的现实客体的道路”。因此, 巴门尼德“用神秘的超语言的方式”,从“是”的意义过渡到外 部存在。 形而上学世界观形而上学世界观 巴门尼德说的“存在”概念是表示世界本原的一个概念表示世界本原的一个概念。并且他 认为,本原的意义和性质只能由理性思辨和逻辑论辩理性思辨和逻辑论辩来把握。 首先,巴门尼德证明存在不生不灭首先,巴门尼德证明存在不生不灭。 他假设存在是被生

    33、成出来的,提出那么它是如何、从哪里生成出 来的呢?只有两个可能的答案:或者“有生于有”,或者“有生 于无”;但两者都不可能。前者将导致无穷倒退,后者自相矛盾。 他推论认为:“存在既不是过去又不是将来,因为它全部是现在。 如果它是过去,那么它现在不复存在;如果它是将来,那么它尚 待存在;在这两种情况下,它都什么也不是;因此,存在只能是 现在,并且永远保持着同样状态;就是说,存在是不灭的。 其次,巴门尼德证明存在是其次,巴门尼德证明存在是“连续的一连续的一”。 他认为存在不可分割,它是完全相同的;它也不会或多或少,这 将阻碍它的联结,它充满着全部的是,因而是整个连续的。他从 系词“是”在所有判断中

    34、相同的语法功能过渡到无所不包的有形 存在,认为存在的各个部分都是完全相同的,不能在某一位置上 大一点或小一点;这就是说,各部分的位置与中心位置的距离相 等,就“好像一个滚圆的球体”,其他形状或无形状都将妨碍是 的联结。 存在的一既是时间上连续的一,又是空间上整体的一;存在的不存在的一既是时间上连续的一,又是空间上整体的一;存在的不 变既是不生不灭,又是静止不动。变既是不生不灭,又是静止不动。 三、芝诺悖论 芝诺生活在古代希腊的埃利亚城邦。他 是埃利亚学派的著名哲学家巴门尼德 (Parmenides)的学生和朋友关于他的 生平,缺少可靠的文字记载。 柏拉图在他的对话巴门尼德篇中, 记叙了芝诺和巴

    35、门尼德于公元前5世纪 中叶去雅典的一次访问。其中说:“巴 门尼德年事已高,约65岁;头发很白, 但仪表堂堂那时芝诺约40岁,身材魁 梧而美观,人家说他已变成巴门尼德所 钟爱的了。” “二分法二分法” 运动着的事物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先要完成全程的1/2;在达到 1/2处之前,又要完成它的1/2,如此分割,乃至无穷,永远也达 不到目的地。 “阿基里和乌龟赛跑阿基里和乌龟赛跑” 设想奥林匹克赛跑冠军阿基里和乌龟赛跑,乌龟先爬一段路程; 当阿基里跑完这段路程时,乌龟又向前爬了一段路程;当阿基里 跑完这一段时,乌龟又再向前爬了一段;一追一爬,以至无穷, 阿基里永远也赶不上乌龟。这个悖论说明:运动中事物没

    36、有快慢 之分。 AAAA AAAA BBBB BBBB CCCC CCCC 起点起点 终点终点 “飞矢不动飞矢不动” 飞矢在一段时间里通过一段路程,这一段时间可被分成无数时刻; 在每一个时刻,箭矢都占据着一个位置,因此是静止不动的;就 是说,它停驻在这段路程的各个不同位置上,而不是从一个位置 飞至另一个位置。 “运动场运动场” 设有三排大小相同、数目相等的事物,如下图所示: A = 静止的物体 B = 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物体 C = 从终点到起点运动的物体 设B、C两排事物运动速度相同,那么,B到达终点的时间与C到达 起点的时间相等,但B系列的运动时间是C系列运动时间的一半, 或者说,C系列的

    37、运动时间比B系列运动时间多一倍。故有“一倍 时间等于一半时间”的悖论。 评价:评价: 除“运动场”悖论纯属数学游戏,其余三个悖论的文字内容可用 无穷收敛数列表示。如二分法表示的是1,1/2,1/4,1/81/2n (n趋向无穷大)的等比数列。虽然数学计算的结果也可以显示 这些悖论的错误,但它们却不是简单诡辩。 芝诺悖论在人们习以为常的运动现象中,揭露连续和间断、无限 和有限、整体和部分的矛盾,深化了早期自然哲学家关于一和多、 不变和变关系的讨论。 芝诺悖论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它的根源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思维 方式的矛盾:他用辩证思维方式揭露运动中的矛盾,而用形而上他用辩证思维方式揭露运动中的矛盾,

    38、而用形而上 学思维方式否定运动学思维方式否定运动。 四、麦里梭悖论 麦里梭(Melissus,鼎盛年约在公元前441年),古希腊哲学家,爱利 亚学派,著有实在论。在哲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对在哲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对“存在存在”的性质的性质 进行了正面论证。进行了正面论证。 面对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等人对巴门尼德的挑战,麦里梭坚持 “存在为一”的学说,但超越了巴门尼德关于存在是球形的思想。他 指出,如果认为存在是有形体,或是运动变化中的“多”,那么就会 有以下三个悖论: (1)“存在有形状存在有形状”的悖论的悖论 存在无始无终,不生不灭,因而在时间上是无限的。如果存在有形状, 那么它有部分,至少是“

    39、二”;“如果它是二,必定不能是无限的, 而只能相互限制”。存在有形状与它的无限相矛盾,因而是不可能的。 (2)“存在变化存在变化”的悖论的悖论 事物的可感性质多种多样,变化不居,或冷或热,或软或硬,或 生或死;但存在不会变化;如果它变化了,那么所是的东西将消 失,什么都不是的东西将成为存在。这是不可能的。因此,所有 变化的性质是欺人的外观,只有不变的存在才是真实的。 (3)“存在运动存在运动”的悖论的悖论 非存在是什么都不是的虚空,而存在是无所不在的充实。区分非 存在和存在的标准是看它是否充实,而“区别是否充实的标准是: 如果一个东西移进移出,那么它不充实;如果它既不移进,也不 移出,那么它就

    40、是充实的”。既然存在是充实的,那么它必不运 动。 评价评价: 麦里梭悖论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逻辑悖论,而是麦里梭悖论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逻辑悖论,而是 对存在是对存在是“变化的多变化的多”观点的反驳,以维护爱利亚观点的反驳,以维护爱利亚 派认为存在是派认为存在是“不变的一不变的一”的立场。而这一悖论从的立场。而这一悖论从 反面启发对手,促使他们提出关于存在是反面启发对手,促使他们提出关于存在是“变化的变化的 多多”的新论证和新观点。的新论证和新观点。 第四节第四节 原子论原子论 01 原子论的前驱原子论的前驱 02 原子和虚空 03 必然与偶然必然与偶然 04 感觉与理智感觉与理智 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

    41、前4世纪的唯物主义形成一种新的见解,认为认为 本原是众多物质微粒,它们构成复杂多样的感性事物本原是众多物质微粒,它们构成复杂多样的感性事物。亚里士多 德把这种本原观称作“元素论” “元素”(stoichenon)的原意是“字母字母”,代表不可分割的单,代表不可分割的单 元。元。元素是物质,具有物理性质,因此不是毕达哥拉斯派所说的 数;元素是不可感的物质微粒,因此也不是伊奥尼亚派所说的物 质整体状态。元素或是“四根”,或是众多的“种子”,或是 “原子”。“四根四根”说和说和“种子种子”说可谓是原子论的理论前驱。说可谓是原子论的理论前驱。 一、原子论的先驱 恩培多克勒恩培多克勒 提出“四根”说的是

    42、恩培多克 (Empedocles,约前495前 435)。他出生在西西里,是坚定 的民主派,政治活动培养了他的 雄辩才能,亚里士多德推他为 “修辞学的创始人”。他同时也 是一名医生,著有医书,对 生命现象有比较详细的论述。 “ “四根说四根说” ” 维持生命的呼吸维持生命的呼吸 气气 固体部分固体部分 土土 火火 血液血液 水水 液体部分液体部分 四根说的主要内容四根说的主要内容: 1. 恩培多克勒认为,火、气、水、土是组成万物的根火、气、水、土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四 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 2. 针对巴门尼德主张的“不变的一”,恩培多克勒提出了“双重 道理”:根根“从多中产生

    43、出一,当一瓦解时又变为多从多中产生出一,当一瓦解时又变为多”。 “从一中生多”和“从多中生一”分别是可感事物的生成和朽灭 的原因。但根在变化中不变根在变化中不变,保持同样的数目,既不增加也不减 少,既不扩大也不缩小,全体的每一部分都“既不缺又不盈”。 3. 从一到多和从多到一的运动是无休止的循环,世间万物的演化从一到多和从多到一的运动是无休止的循环,世间万物的演化 永无止境永无止境。同时,根的循环是有序的,各类根随着时间的变更而 轮流取得优势。 4. “四根四根”加加“爱爱”和和“恨恨”,恩培多克勒实际上认为本原在数,恩培多克勒实际上认为本原在数 量上是六个。量上是六个。 恩培多克勒认为,四根

    44、自身并没有组合与分离的能力,它们之间 分合需要外部的力量;“爱”的力量使根相互眷恋,“恨”使根 相互争斗。“爱”和“恨”的希腊文原意是“友好”和“争吵”。 他用人的情感来类比自然的合力和斥力;爱与愉悦和美相关,恨 与痛苦和丑相关。 评价:评价: 亚里士多德说,恩培多克勒首次提出以善和恶为本原。实际上, “爱”和“恨”只是对物质组合和分离力量的修辞学比喻,并不 能说明恩培多克勒就混淆了人的道德与自然本原。但他假定“四 根”以外的能动力量来说明“四根”的运动变化,这反映了朴素 唯物主义直观的局限性 种子说种子说 阿那克萨戈拉阿那克萨戈拉 提出“种子”说的是阿那克萨戈拉 (Anaxagoras,约前

    45、500前428)。 他出生于小亚细亚地区,20岁左右时 来到雅典,在那里讲授哲学达30年之 久。他是第一个把哲学引入雅典的人。 民主派领袖伯里克利是他的学生和朋 友,伯里克利的政敌以不敬神的罪名 指控他,迫使他离开雅典。后来他回 到伊奥尼亚,隐居于朗普萨柯。 种子说的主要内容有:种子说的主要内容有: (1)构成万物的细小粒子是种子。)构成万物的细小粒子是种子。 阿那克萨戈拉的理由是,世界的原初状态处在“万物相混,不辨 颜色”的混沌之中,后来分化出不同的部分。世界的分化在体积 上无止境,再小的事物也可被分割为更小的组成部分。但无论如 何分割,分布在较大部分中的性质和分布在较小部分中的性质必 然相

    46、同;否则的话,“毛怎能来自非毛,肉怎能来自非肉呢?” 因此,他得出结论:我们虽然不能推断组成世界的最小部分有多 大,但却可以肯定组成事物的最小单元有什么性质。 (2)种子的性质:)种子的性质: 数量上无限多数量上无限多;在体积上非常细微在体积上非常细微;在种类上与可感性质相同,在种类上与可感性质相同, “有各种形状、颜色和气味有各种形状、颜色和气味”。 (3)阿那克萨戈拉和恩培多克勒一样,认为分与合的能动力量认为分与合的能动力量 在元素之外,他称之为心灵(在元素之外,他称之为心灵(nous)。)。 “心灵”有两个特征:一是灵魂在形体内部起作用灵魂在形体内部起作用,而心灵独立 于形体,在有形事物

    47、之外起作用有形事物之外起作用;二是灵魂有可感性质可感性质,而心灵 是没有可感性质的精神,或弥漫于世界之中,或超越世界之外。 二、原子和虚空 原子论创始人是留基波(Leucippus),米利 都人,生卒年代不详。他最早提出“原子” 的概念,认为原子是构成万物的始基。他的 学生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鼎盛年约公 元前435)是原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德谟克 利特著述丰厚,拉尔修列举他的著作目录有4 类70多篇。 马克思、恩格斯称德谟克利特为“经验的自 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 者”。在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意义上, 列宁谈论“柏拉图的和德谟克利特的倾向或 路线的斗争”。 原

    48、子论者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论者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原子”(atomon)的原意是不可分割,它被用来表示充实的最 小微粒;“虚空”的意思与“充实”相反。 原子论者面临麦里梭悖论的难题:原子论者面临麦里梭悖论的难题: 如果说原子为存在的话,那么虚空就必须是非存在;如果放弃虚 空的话,那么原子不能运动。 原子论者的唯一选择是坚持非存在 也是本原。 原子论者从事实出发论证存在和非存在同是世界本原原子论者从事实出发论证存在和非存在同是世界本原。原子论。原子论的论证的论证 可被概括为下面四个步骤:可被概括为下面四个步骤: 一、以可感事实为标准,肯定一、以可感事实为标准,肯定存存 在的在

    49、的东西是多东西是多 二、讨论分割充实所需要的条件,二、讨论分割充实所需要的条件, 这就是虚空这就是虚空 如果没有虚空,则充实的东西之间如果没有虚空,则充实的东西之间 没有间隙;如果没有间隙,则充实没有间隙;如果没有间隙,则充实 的东西不会彼此分开而成为众多的的东西不会彼此分开而成为众多的 东西;同样,如果没有间隙,则充东西;同样,如果没有间隙,则充 实的东西不会移动。既然充实的东实的东西不会移动。既然充实的东 西的众多和运动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西的众多和运动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那么,虚空对于事物的存在和运动那么,虚空对于事物的存在和运动 是必不可少的。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说存在是充实,那么,存如

    50、果说存在是充实,那么,存 在不可能是不可分割的一;在不可能是不可分割的一; 因为只有通过分割,才会产生因为只有通过分割,才会产生 出众多的充实东西。出众多的充实东西。 三、确定充实的最小单元三、确定充实的最小单元 四、从逻辑上分析四、从逻辑上分析 。 “存在存在”不等于所是的东西,不等于所是的东西, “非存者非存者”不等于不是任何不等于不是任何 东西。如果说原子是存在,东西。如果说原子是存在, 虚空是非存在,那么可以符虚空是非存在,那么可以符 合逻辑地说:合逻辑地说:“存在并不比存在并不比 非存在更是某些东西非存在更是某些东西”“”“既既 有存在,也有非存在有存在,也有非存在” 他们同意爱利亚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01第一章 古希腊早期哲学.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48493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