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宗应成派八大疑难之题.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观宗应成派八大疑难之题.doc》由用户(四川三人行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观宗应成派 八大 疑难
- 资源描述:
-
1、中中 观观 宗宗 应应 成成 派派 八八 大大 疑疑 难难 之之 题题 一、一、 中观应成派关于中观应成派关于“不承认有阿赖耶识,但是要安立业果不坏不承认有阿赖耶识,但是要安立业果不坏”的问题:的问题: 二、二、 中观应成派不承认一切法有自相、自性等,但是要安利一切世俗因果作用中观应成派不承认一切法有自相、自性等,但是要安利一切世俗因果作用 三、三、 中观应成派承认有离心的外境,但这个外境不是实有自相中观应成派承认有离心的外境,但这个外境不是实有自相 四、四、 中观宗在破立的时候不承认有中观宗在破立的时候不承认有“自续自续”的宗因,但用他许比量:的宗因,但用他许比量: 五、中观宗不承认五、中观
2、宗不承认“自证分自证分” ,但要建立我知我见等世俗知识:,但要建立我知我见等世俗知识: 六、声闻、缘觉二乘圣者亦须通达法无自性:六、声闻、缘觉二乘圣者亦须通达法无自性: 七七如何安立烦恼障和所知障的二障差别,唯识宗和中观宗是如何安立如何安立烦恼障和所知障的二障差别,唯识宗和中观宗是如何安立 八、佛果位的尽所有智,如何观照世俗谛:八、佛果位的尽所有智,如何观照世俗谛: 在我们(此处指格鲁派)看来,只有圣龙树菩萨的中观思想才完整准确地 表达了释迦牟尼如来的究竟了义思想。虽然对圣龙树菩萨的中观宗也存在 一切不同的解释,但我们认为,在这些解释中,唯有佛护、月称、阿底侠 为代表的应成派,才如实、准确地解
3、释了圣者龙树的密意。这种解释与其 他的解释都不相同,其中最主要的不同有八点:第一、中观宗不承认有阿 赖耶识,但是要安立业果不失坏;第二、中观宗不承认一切法有自相、自 性、实体、自体等,但是要安立一切世俗因果作用;第三、中观宗承认有 离心的外境,但这个外境不是实有自相;第四、中观宗在破立的时候,不 许有“自续”的宗因,但用他许比量;第五、中观宗不承认“自证分” , 但要建立我知我见等世俗知识;第六、在中观宗看来,声闻、独觉二乘圣 者也得通达法无自性,才能得解脱,否则不能解脱生死;第七、如何安立 烦恼障与所知障的二障差别;第八、佛果位的尽所有智,如何观照世俗谛 的道理;这就是中观应成派的八个难题。
4、 这里所讲的中观见,是指格鲁派传习的佛护、月称论师所解释 的龙树的中观宗义(即中观应成派见) 。在这八个问题中,一、二、四、 五是偏重于否定的,也就是说,这四个问题在其他宗派和论师是承认的, 而佛护和月称则认为龙树是不承认的;三、六、七、八是偏重于肯定的, 也就是说别的宗派不做这样的主张,而佛护和月称则认为龙树是如此所许 的。 宗喀巴大师认为,这八个问题是佛护与月称的中观应成派不同于 佛教其他宗派的关键问题,也是最根本和最难搞懂的问题。 一、中观应成派关于“不承认有阿赖耶识,但是要安立业果不坏”的问题: 二重三世因果是佛教的基本理论,简单来说就是“种瓜得瓜、种 豆得豆” ,对于每一个有情众生来
5、说便是作什么业、感什么果,也就是“自 作自受” 。在佛教看来,只要你做了某一件事,终有一天会受到相应的果 报,此即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就是说,在受果报之前,尽 管经历万载千劫,所造之业也不会失坏。正如佛经中所说: “假使经百劫, 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这就是说,虽然早作了业后一 定会招致果报,但这并非是立竿见影式的结果。当生、来生、甚至无量劫 后受报都有可能。这就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 “这个所造之业在果报尚未 成熟之前到哪里去了?它是怎样和后来的果报联系上的?” 假如这个业自造成后到受报前,一直保存不曾改变的话,这个业 就成了永恒不变的实体,也就无法受果报了。这就
6、堕入了“常见边” ,这 在佛教任何宗派都是不承认的;佛教认为业是有为法,而有为法是刹那生 灭的,如果说业造成后随即消失了,已经消失的业怎么能感得果报呢?这 就堕入了“断见边” 。针对这个问题,佛教各宗派都做出了各自不同的解 释,从而引起了很多分歧和争论: 在嘉曹杰*达玛仁钦的听闻宗喀巴大师讲八难题备忘记录里有 这样的记载: “答难有云:彼业虽坏灭,业之功能尚次第流转,由阿赖耶 识能够了知,亦有他许意识之相续;另有许业虽坏灭,但有业的得存 在;又有些许业似借债之不失券;以另有不失坏之有法故。 ” 小乘毗婆沙师对此做出解释说:业虽然坏灭了,但有个业的“得” 存在,业谢灭后,这个“得”是不会消失的,
7、由此“得”的作用使业感果。 另外一些小乘师们说,有一个不失坏的“有法” ,它能保证业的效用,即 使历经百劫也使业不消失, 直至使业感果为止。 好比人们借债时所立的 “债 券”一样。 这二种主张都是离开“业”本身之外去设置一种东西,即“得” 和“不失法” ,以此来保持业的功能,使它到时候感得果报。这一论点破 绽百出,令人无法信服。因为“得”和“不失法”本身也都是有为法,也 同样有生灭,它如何能保持自身不灭呢? 小乘经部师比前二者又进了一步,他们提出了业的“种子说” 。 他们说:当造业的时候,把业的种子(即功能)薰在身心中了,业造成后 虽已消失,但业力的影响是不会消失的,他的功能储存在身心之中,一
8、直 到因缘成熟、受到果报为止。对于经部师这一解释,很多学习大乘佛法的 人都能接受,但对种子的寄存处问题,人们又提出了疑问:这业的种子薰 习在色身上,色身不坏,业则相续不断;但如果人死了,色身坏灭了,业 的种子不是也就随之消失了吗?生到无色界的有情,根本就没有色身可 言,业的种子又该如何薰习和保存呢?这样,种子说又陷入了不可自拔的 困境。如果说把业种子薰在心中,由心来保存,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眼耳 鼻舌身前五识多有间断,不周遍三界,不能保持种子;第六识(意识)有 时也间断,如入无想定、灭尽定、极重睡眠、无心闷绝、初生时、正死时, 也要暂时间断,这一间断,岂不把业的种子给丢失掉?再说意识本身,时 善
9、时恶,本性无定,无法保持相续不变的业种子。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 了唯识宗的“阿赖耶识”说。 大乘唯识宗,为了安立业果的问题,便根据解深密经等几部 大乘经典的旨趣,提出在第六识之外还有第七识(末那识)和第八识(阿 赖耶识) 。唯识宗认为阿赖耶识具备受熏持种的条件。首先,它是实有而 不是假法,这就区别了不相应行的命根等;其次,它是无记性,这就区别 了时善时恶的转识和纯无漏的功德法等;再次,它是无始恒有的,这就区 别了有间断的意识等;又次,它与能熏法俱生俱灭,这又区别了时间前后 的东西。由于这几个条件,阿赖耶识是能够保存业的种子的,造业之后虽 经多劫,业的种子也不会失坏,终能感果。 佛护和月称论师创
10、立的中观应成派则不承认阿赖耶识,他们认为 龙树的中观论是主张一切法都是缘起性空,缘起故自性空,自性空故 缘起。因此他们不同意用阿赖耶识等实有自性的东西来保持业种子。中观 应成派虽然不承认有阿赖耶识等受熏持种,但认为所作之业是不会消失 的,因为他们承认业灭了还能感果。这里的关键问题是“业灭是不是有为 法”的问题。在佛教其他宗派来看,当说某一法坏灭时,便说某法无实有、 无自性了。也就等于说某法没有了。他们并不说某法虽然灭了,但仍然是 一种有为法。所以他们认为业灭时,业已没有了,如果业灭后仍然要感果 的话,就需有业以外的某种法,如“得” 、 “不失法” 、 “实有种子” 、 “阿赖 耶识”等实有自性
11、的东西来保持业的存在,使它不失坏。 在中观应成派看来,业灭本身也是一种有为法,是业的继续, 可以相续不断,可以感果,无需另熏种子,亦无须用别的东西来寄存它, 所以业灭并不等于说业没有了,就像我们现在说的: “物质的具体形态是 经常变化的,但物质是不灭的” 。总之,业灭也好、业不灭也好,此二种 业都是有为法,都是因缘所生的缘起法,也都是无自性的、空的,它必须 到感果之后方能消失掉,这都是缘起性空的道理。 中观应成派认为业灭是有为法,例如“生老病死”的“死” ,是一 生最后的灭,而这个灭死并非是没有了,而只是说以生为缘所生的一法, 并且是有作用的有为法。如十地经中说:死有坏灭此生诸蕴的作用, 故是
12、有为法摄。又大小乘经论都将“灭”作为有为法,生住异灭四相之一, 属行蕴摄。所以行蕴里的“灭”不能说没有,既然“灭”是有为法,是四 有为相之一,那么“业灭”就理所当然的是有为法。有为法就是因缘所生 法,是因缘所生法就应该感果。 龙树对于安立业果问题的根本观点是:业之生起,无自性而缘起; 业之坏灭,亦无自性而缘起。这样,业本身就成了无自性而缘生缘灭的东 西了。这个无自性的业从造成之后直到未感果报之前,不必在阿赖耶识等 处所里储藏,也会照样自类相续而不断灭,这样既不陷入常见边,也不堕 入断见边,这就是“因缘所生法,不常亦不断”的道理。 综上所述,按照中观应成派的观点,只要领悟了“业灭也是有为 法”的
13、道理,也就自然能理解业灭亦可感果的意思,也就不会执著阿赖耶 识等实有法了。这就是中观宗不承认阿赖耶识等的原因所在。 二、中观应成派不承认一切法有自相、自性等,但是要安利一切世俗因果 作用: 中观应成派,不承认一切法有自性自体等,乃至名言中亦不许有 自相自性,但认为要安立一切世俗法能生所生、能作所作等一切作用。中 观应成派这个观点,不但与小乘诸师不同,与大乘唯识师对立,就是在中 观宗内部,也与清辨、静命、莲花戒论师等的观点也是差别极大。凡许自 相为胜义有,则成实事师;婆沙师、经部师、唯识师皆属实事师。虽不成 就自相为胜义有,而亦许为名言中成就者,则为中观自续派,清辨、静命、 莲花戒论师等属这一派
14、。名言中亦不许成就为自相者,为中观应成派,佛 护、月称二师即是。这里要划分二个界限,其一是实事师和中观宗的界限: 实事师认为诸法自相于胜义中有,中观宗则认为诸法自相于胜义中无;其 二是中观自续派和中观应成派的区别:中观自续派认为一切诸法于名言中 有自相,中观应成派则认为诸法于名言中亦不许有自相、自性等。 在月称论师看来,如果按照中观自续派的意思:只破诸法自相于 胜义中有,而名言世俗中则承认诸法有自性而不破,那么圣人的根本智成 了破坏这个“有事”的主因,这样性空就成了他自性空,而不是诸法本身 自性空,因为计诸法本有自性、自相,其自体不空,但圣者的根本智却见 为空,这样,此圣智便成了破法之因。又既
15、自体不空,但经说诸法空时, 只能约离执而说空,如唯识宗的依他起性,由离遍计执性故名空。 假如诸法有自相的话,其自相本来就应该是实有的。这种实有的 自相, 圣人的根本无分别智应该看得非常清楚才对。 因为它是诸法的本质, 圣智就是用来观照此本质的,但是圣智在亲证诸法之本质时,只见他空无 自性,不见它实有自相;按照实有论者的观点来看,诸法就它的本来面貌 讲是有自性的,由于被圣者的根本无漏智观察后才使它成了性空。照此推 理,圣人的根本无漏智便成了破坏实有自体之诸法的根本原因,这种观点 是站不住脚的。 自续派虽破诸法自性为胜义有,然于名言中尚执有自性。这样, 则在名言中只能说诸法是他空而非是自空了。但佛
16、经中说:性空不是外加 的,不是造作的,而是诸法自身本来就是空性的,是一切法的固有本性。 所以唯识师和中观自续派所坚持的观点,实际上就变成了由人的思想加上 去的“他空见” 。这是不符合经义的。 佛护、月称论师的中观应成派的观点,则与以上的这二者说法不 同。他们认为: “是故,诸缘起法唯名言中安立所作、能作,此中须先破 法有自性,次须于能作所作破有自性故,名言中亦破有自性” 。意思是说: 如果要承认缘起诸法唯由假名故而安立作用者,即承认世俗谛的缘起作用 者,首先要破除诸法的自体实有,通达诸法无自性的本质,而后才能解决 假名安立作用的问题。中观应成派的一个根本观点便是:即要承认名言中 诸法有能立所生
17、的作用和功能,又要破名言中许有自相。 清辨论师认为凡是世间名言识所见的色声等法有自相,对于诸法 自相没有迷误, 这种境相便叫作正世俗; 其余错乱识所见的相, 如 “阳焰” 、 “水月”等如所见相无彼作用,即为倒世俗;至于能见的内心,不论是否 迷乱,都有它本身的作用,如能取境的作用,或给自证分作所缘的作用等。 所以能缘的内心皆是正世俗谛,而无正倒世俗之差别。 月称论师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世间有漏识对于自相没有一个不 是迷乱的,世间有漏识所见的境相,也没有一个不是颠倒的、错误的。所 以世间凡夫们的认识全部是错误的,因而无所谓正倒世俗的问题。但如果 不从有无自性方面来说,仅就世俗谛法本身的范围来讲,
18、即专就名言识迷 乱的不同程度来讲,也可以分出正世俗和倒世俗之不同。例如青色是正世 俗法, 这种世俗谛法尚未通达诸法真理时, 认识不到诸法性空的这一本质。 再例如影像是倒世俗, 对于这种世俗谛法, 在没有通达诸法真实义的时候, 也能认识到这种现象的不真实性。又如水中之月,世俗的人们一看就能知 道它不是真正的月亮本身。这就是依据能缘心之不同来区分所缘境之正 倒。由此也可以就所缘境之不同来区分能缘心的正倒。所以在月称论师看 来,世俗谛的正倒须从心和境两个方面来分,不是说境有正倒而心无正倒 之差别。中观应成派的这个观点和中观自续派的看法差别甚大,其差别的 焦点还是在于承不承认诸法在名言中有无自性的问题
19、。 有人这样质问中观应成派: “若名言中亦无自性,则不可有世俗谛 故,亦当无有二谛安立了” 。对于这个问题,中观应成派首先区分了“世 俗谛”和“胜义谛”的含义,认为对于内外一切诸法来说,凡是一般的凡 夫俗子所能了解的,即由他们的认识所能获得的,就是世俗谛法;凡是由 修习圣道者所求通达的,即由圣人的智慧所能获得的,便是胜义谛法。前 者如青色等缘起法,后者即青色等法的无自性真理。青色等诸法由世间凡 夫的俱生无明之力,总是执著为谛实有,所以叫做世俗谛;对于青色等法 的无自性这个本质,对具备了智慧的圣者来说,则直接能观见诸法无自性 的本质,在他们面前一切法都不妄现为实有,这就是胜义谛。 这里要注意的一
20、个问题便是“世俗谛”和“胜义谛”并非是两个 对立的概念,而是一个法的两个方面,即一法上的“缘起有”和“自性空” 两个方面。因缘所生有能作所作的作用,这种作用是一种有,但是一种假 有、幻有、缘起有、世俗有,名言假安立而有,这便是世俗谛的一面;而 一切法的本质是空的、无自性的、无实体的,这又是一法上胜义谛的一面。 或问:诸法的无自性纯属遮遣。遮遣不是观察智所能亲缘到的东西。那么 这种无自性的道理是如何通达的呢?在中观应成派看来,要认识诸法无自 性,就要在所依法上观察有无所妄执的自性、实体;由这种观慧之力观察, 若于所依法上普遍寻求,结果其自性不可得时,便能断除妄执实有自性的 增益执,这样就通达了诸
21、法无自性之义。 关于世俗谛相, “是由彼名言量所获得者为世俗谛义” 。这是说世 俗谛相是由迷乱的名言识所获得的。但是问题的复杂性还在于: “当成就 彼青色唯由错乱之名言识所获得时,亦须成就衡量青色之量即错乱识,如 彼见青色之眼识所见之自相不成就故,须待理智悟解故,即由究竟观察之 理智及能量青色之名言识二种来了解其相”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虽然世 俗谛相由错乱的名言量所获得,但如果要成立青色等诸法为迷乱名言识所 获得的时候,必须首先成立能缘青色等法的量是迷乱识;若想成立此名言 识为迷乱识,则又必须先用理智了达如彼识所见的自相不成实的道理。故 而,要了解世俗谛相,即要依赖两种智的力量:一种是观察真
22、理的理智, 一种是现见缘起诸法的名言识;由名言识现见其为青色等法,由理智力了 达其自相不成实。要具备这二种意义,才是世俗谛的义理。所以不了解胜 义谛就不能了达世俗谛,也就是说,在没有通达诸法无自性的道理以前, 是不会真正了解诸法缘生的道理的。安立胜义谛和世俗谛的问题是很复杂 的,也是极难理解的。所以对此产生的很多的误解。如:在中观应成派看 来, “世俗谛法,在已断尽烦恼障的圣人心前,唯是世俗” 。有人将其误解 为“青色等诸法在凡夫心前为世俗谛,在已断尽烦恼障的圣人心前唯是世 俗,而非世俗谛” 。这是对中观应成派所讲的“世俗谛法”和“世俗谛法” 之“谛”义没有搞清楚而产生的误解。 首先要了解世俗
23、谛法对什么人都是存在的,而世俗谛的“谛”字 义,则是由无明力而安立的,所以在已断尽烦恼障的圣人的后得智前,则 只现为缘起的世俗法,不复现为实有自相了。中观应成派说“唯是世俗” 时说已断尽无明实执的二乘阿罗汉和大乘八地以上的菩萨,他们用后得智 见诸法时,仅见为缘起世俗法,不见为谛实。所以在他们的心前唯是世俗, 而非谛实。但并不是说在他们的后得智前,连色声等世俗谛法都没有了。 假若在已断尽烦恼障的圣人心前没有世俗谛了,则成圣人不应安立二谛差 别了,不能讲说二谛差别了。 又经中说: “都无所见,是最胜见” 。这是说,用智慧观察无始以 来所妄执的自相究竟是不是实有,尔时见到都无这种自性,那时,这种能
24、观察的智慧就是最殊胜的知见了。因此“都无所见,是最胜见”的意思就 像一般人说的:我看见空了。如果问是怎样看见虚空的呢?便可答道: “有 质碍的色法本可看见,今看不见,这就叫做看见了虚空” 。也就是说,圣 人的根本智亲证无实体时,见到的只是空无自体;假若真有实法的话,圣 智本应观见,但今没有观见。这就充分说明了诸法之性空是本然,它是客 观对象的本来面貌,而不是外加或者虚构的。 又说,在根本智前,一切世俗境相戏论也必须完全息灭不现。因 为在未断尽烦恼障的圣人心前,若现世俗相,则必现为实有。若见诸法实 有者,则彼智则应成为有迷乱的名言识,已不成其为圣根本智了。 综上所述,不承认一切法有自相自体,乃至
25、名言中也不承认诸 法有自相,这是龙树中观思想的根本旨意。对此,除佛护和月称的解释外, 其他诸派的疏释均未了达此究竟旨趣。 三、中观应成派承认有离心的外境,但这个外境不是实有自相:中观应成派承认有离心的外境,但这个外境不是实有自相: 唯识宗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万法唯心,没有离心的外境,一切法的 存在都不离开心识。唯识宗的这个观点主要是为了破离开识而有独立存在 的外境,成立“内识所缘一切境界,皆不离开内识” 。也就是说所缘的外 境皆是自内识所变现的,离开内识而独立存在的外境或物自体是没有的。 中观应成派不同意唯识宗的这个观点, 并反驳了他们的无 离心外境义,而要成立自己的关于名言中承认有外境的论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