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01长度单位-教案33.doc

  •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 文档编号:1468784
  • 上传时间:2021-06-06
  • 格式:DOC
  • 页数:9
  • 大小:5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01长度单位-教案33.doc》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人教版 数学 年级 上册 01 长度 单位 教案 33 下载 _二年级上册_人教版(2024)_数学_小学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长度单位长度单位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 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 1 厘米、1 米的长度 观念,知道 1 米100 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 (限整厘米) 。 在 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 力。 5.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 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合作意识, 树立自信心。

    2、6.养成认真、一丝不苟的好习惯。 7.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8.建立长度观念,会初步的估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 1 厘米、1 米的长度观 念,知道 1 米100 厘米。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 整厘米) 。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格尺、软尺,米尺等。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4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 13 页(例 1例 3)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

    3、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初 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 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 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各种尺子、回形针、棱长 1 厘米的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和老师比,谁高?谁矮?(老师高,同学们矮。 ) 师:高多少?矮多少?比划一下

    4、。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 “高多少” , “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板 书课题长度单位。 二、探究新知 (一)统一长度单位 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例 1 情境图。 )观察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说: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拃或脚长为标准量物 体的长度。 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一拃(zh) 、一步 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 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度。 (师生共同测量

    5、课桌的长。 ) 交流汇报:课桌的长是几拃?学生汇报:4 拃、5 拃半、5 拃等等。 教师提出疑问:我量了只有 3 拃。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 果不一样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进行测量后, 量的结果也不同。 追问:要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学生:用相同的标准进行测量。 教师小结:因为测量选用不同的标准,它们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测量的 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 单位。 (二)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1.教学例 1。观察尺子,认识刻度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尺子,把你的尺子和同桌的

    6、比较一下,观察它 们有什么相同点呢?(学生可能回答:都有竖线、还有数字) 这些竖线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把它叫做刻度线。每一个数字都对着一条比 较长的刻度线,第一个数字是 O,我们就把这条刻度线叫做刻度 O。后面的呢? (刻度 1)让我们来读一下这些刻度。 尺子上有这样的字母cm,也有的同学的尺子上是“厘米”两个字,其 实 cm 就表示厘米的意思。 “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 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2认识 1 厘米。 教师指出:这个刻度 0 很重要,它就像起跑线一样,表示从这里开始。从 刻度 0 到刻度 1 的长度就是 1 厘米。 (板书:1 厘米) 尺子上还有哪一段

    7、的长度也是 1 厘米呢?谁上来指指看?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加手势) :从刻度 2 到刻度 3 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是 l 厘米,从刻度 3 到刻度 4 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也是 1 厘米,从刻度 4 到刻度 5 呢?我们发现了什么?(每一个大格的长度都是 1 厘米。 )因为每个大格的长度 都一样,所以我们在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时才有了统一的标准。 同学们你们觉得 1 厘米的长度怎么样啊?(很短。 )是呀,1 厘米确实很短。 追问: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厘米呢?(让学生自由发言。 ) 教师呈现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宽度、图钉的长度。 用 1 厘米来说一句话:我们的食指宽大约是 1 厘米。你也

    8、能用 l 厘米说一 句话吗? 学生积极发言。 3认识几厘米。 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 1 厘米,那现在老师要增加难度了,看从 0 到 3 的 长度是几厘米,从 O 到 7 呢? 学生自主学习。 4教学例 3(量一量) 。 (1)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条, 用手比划下它的长度, 说说它可能是几厘米, 同桌合作量一量。再汇报交流。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把尺的刻度 O 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 几,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提醒学生注意在测量时要把尺子平放在要测量的 物体边上,沿着物体的直边来量,量时要按紧尺子。 (2)如果尺子坏了,最小的刻度是 2,你还能量出这张纸条的长度吗?怎么 量?(把尺的刻

    9、度 2 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把大数减小数, 就是这张纸条的长度。 ) 5实践应用。拿起数学书,找到封面上比较短的那条边,估计这条短边大 约有多长?再量一量,看你估计得是否准确。再量一量数学书长边的长。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 4 页的“做一做” 。 让学生看刻度尺,说出铅笔的长度,再说说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 1 题。先估一估大约几厘米,再量一量。 3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 2 题。 看着尺子上的刻度,说出手掌的宽和一拃的长大约是几厘米。 说明:接近 8 厘米的,我们说它大约是 8 厘米。 同桌合作,量一量一步是多少厘米?测量从脚尖到脚尖的距离。 四、课堂

    10、小结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测量物体的长度必须用统一的长度 单位,还认识了 1 厘米的长度,并会用手上的尺子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 五、布置作业。回家量一量身边比较短的物品,看一看都是几厘米?记下 来告诉老师。 板书设计: 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 测量时, 标准不同, 结果就不同, 统一长度单位厘米 cm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量法:把尺的刻度 O 对准物体的一端,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 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 4 页。 (例 4、例 5)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 1 米的长度观念

    11、。 2.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单位的工具进行测 量。 3.根据 1 厘米和 1 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 1 米100 厘米。 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 1 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根据 1 厘米和 1 米的实际长度, 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知道 1 米100 厘米。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教具准备教具准备:米尺、软尺。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 生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

    12、度单位厘米。 生 2:厘米可以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课。 教学例 4。一名用学生格尺量黑板的长,一名学生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发现 了什么?引出米尺。让学生看看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要量几次。量完后,提问: “用哪种尺量黑板的长度更方便一些?” (米尺) “量操场的长用哪种尺方便 些?” (米尺) 教师说明: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 以用厘米作单位。如果要量黑板或操场的长用厘米作单位就不方便了,就要用 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来量。 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板书课题:认识米 用米量 1认识米尺。 刚才我们用的这把尺子是米尺,它

    13、的长度正好是 1 米。 (板书:1 米) 米是比厘米大的单位,1 厘米只有这么一点,1 米却有这么长,请同学们用手来 比划一下。 量比较短的物体,我们可以用“厘米”作单位,用我们手上的直尺就行了,可 是量比较长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就麻烦了,这时我们可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m”表示。 把用两手臂伸直用米尺比一比, 用米尺量一量自己的身高, 感受 1 米的长度。 2观察刻度。 教学例 5:在米尺上看看 1 米里面有多少个 1 厘米。 看着尺子上的刻度,数一数,010 表示从 0 到 10 是 10 厘米,接着是 20、 30、40、100。 1 米里面有几个 10 厘米?(10 个 10

    14、厘米。 ) 1 厘米 1 厘米地数,1 米里面有几个 l 厘米? (100 个) 让学生数并作答。 (板书:1 米100 厘米) 3量出长绳。拿出准备好的长绳,量出 1 米。 (注意:量时刻度 O 对准绳子 的左端。 ) 学生分小组合作量,交流反馈,接着量 2 米、3 米 4估量。把绳子放下,把手张开比划 1 米的长度,看谁估的准。 教师指出:通常情况下,我们不可能随身携带尺子,当我们要测量一些物 体的长度时,我们可以用身体的尺子去估一估。 三、巩固练习。 1量一量,填一填。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 3 题) (教师出示一支铅笔。 )这支铅笔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厘米?大约几支长 1 米? 一根筷

    15、子大约长多少厘米?大约几根长 1 米? 同桌合作进行测量和估算。 (由于铅笔和筷子的规格不同,在学生测量时建 议学生取整厘米数。 ) 2估一估。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 4 题) (出示实物:跳绳,小猫玩具,长椅。 )先估量,再在合适答案后的口里打 “” ,说说理由。 3操作性练习。 (l)认识卷尺和皮尺。 我们可以用卷尺和皮尺来量身高。 教师出示卷尺和皮尺。学生认识卷尺和皮尺。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 5 题。 同桌合作量一量。用卷尺量黑板的长和身高。 四、课堂小结 小结: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 ,把我们的两只手张开,大 约是 1 米。生活中有很多长度是 1 米的物品,

    16、下课后带着发现的眼睛去找找它 们吧! 五、布置作业:数学同步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认识米用米量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m”表示。 1 米100 厘米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 5 页第 6 页。 (例 6、例 7)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 可度量的。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学会量线段、画线段

    17、的方法。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指导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具准备:教具准备:直尺、各种直、弯的实物若干。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出示一幅图,有很多路有直的有弯的,问:走哪条路比较 近?为什么?师: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事例还很多,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 题。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 6(认识线段) 。 (l)出示两根毛线,这两根线是直的吗?(不是。 ) 你知道哪根长,哪根短?(一下子看不出长短。 )谁能想个办法比比它们的 长度? 指名两个学生比较线的长短。 (学生拉直毛线。 ) 追问:为什么要拉直以后一头对齐再比呢? 教师演示:把其中一根毛线拉直贴到黑板上,另一根对齐左端点。

    18、现在,你知道哪根长,哪根短了吗? (2)教师指出:贴在黑板上的这段直的线就是线段。 (板书课题。 ) (3)认识线段是直的。 老师手上的这根毛线,我把它放松,它是线段吗?(不是,弯弯的不是线 段。拉直,现在呢?(是线段。 ) 教师把线段斜拉,竖拉,不同方向拉,问:是线段吗?怎么判断? 小结: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 点。 (4)找线段。 请你找一找,我们身边有没有线段? 摸一摸书本的边,说一说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哪里?(可进行爱护书本的教 育:如果把书搞坏了,边变成弯弯曲曲的或是角翘起来了,就不是线段了,因 此同学们一定要爱护书本。 ) 还有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成线

    19、段?黑板边、直尺边、书本边、铅笔边、桌 子边等都可以看成线段。 (强调物体的边是线段。 ) (5)量线段。 线段是直的, 可以量出长度。 打开教材第 5 页, 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 (把 尺的刻度 0 对准线段的一个端点,另一个端点对准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 2教学例 7(画线段) 。 (1)学画线段。同学们已经学会量线段了,那么你会画线段吗?你能画一条 长 3 厘米的线段吗?(学生在作业纸上画。 ) 谁来说说看,你是怎么画的呢?(学生演示。 ) 教师演示:从刻度 O 开始,画到刻度 3 的地方。 设疑:如果尺子坏了,最小的刻度是 2,你还能画出长 3 厘米的线段吗?怎 么画? 引导学生操作

    20、:从刻度 2 开始,画到刻度 5 的地方,也可以从刻度 5 开始, 画到刻度 8 的地方。 (2)做一做。 教材第 6 页也有一条线段, 现在请你画一条和它同样长的线段, 说说怎样才能和它同样长?(先量一量这条线段的长度,再画一条二样长的线 段。 ) 学生练习画,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点评学生所画的线段,强调:画线段时,要用一只手按住尺子,使 它不要移动。画出的线段一定要直。要在线段的两端标上端点。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 5 页“做一做”的第 1 题。 同学们真聪明,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看看你们有没有火眼金睛。 指名说说哪些是线段。 (强调线段的特征,说出原因。 ) 2完成教材第 5 页

    21、“做一做”的第 2 题。 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一共画出了几条线段,说说画出的是什么图形。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交流。 3巩固应用。 (l)完成教材第 6 页“做一做”的第 2 题。 教师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按要求完成:在距离红旗 3 厘米处画一朵花。 5 厘米处画一棵树,10 厘米处画一个气球。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 6 题。出示图形,先估计,再用尺量。 量长方形,你发现了什么?(对边相等。 ) 量正方形,你发现了什么?(四条边相等。 ) (3)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 7 题。看看哪条线段长,再量一量。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认识了线段,知道线段是直的,还一起找线段、

    22、 画线段、量线段。 )测量长度还有很多的工具,下课后请同学们自学教科书第 6 页“你知道吗?” ,了解测量长度的工具。 板书设计 认识线段 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 7 页。 (例 8 和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类比、观察,学会如何运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2.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身边的物体,进行想象、猜测、推 想、对比等,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 3.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 义。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2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自主探索、交流合作、质疑反思。 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实物、尺子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前面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你能用手比划一下 1 厘米长度和 1 米 的长度吗? (学生用手比划。 ) 教师口头出题,学生比划:2 厘米,5 厘米,10 厘米,20 厘米、50 厘米。 小结:厘米和米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途,那么,什么时候用厘米作单位, 什么时候用米作单位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 (板书课题。 ) 二、探究新课 1教学例 8。 教师谈话:同学们看操场上我们学校的旗杆,你知道它的高度是多少吗? (让学生猜测。 ) 降低难度:这样猜测范围太广了,老师给同学们

    24、提个问题:一根旗杆的高 度是 13 厘米还是 l3 米?和你小组的同学互相说说想法。 指名回答,说想法。 引导:方法一:排除法。 l 厘米只有这么长, (用手比划)那么 13 厘米就只有这么长,旗杆不可能这 么短,所以是 13 米。 方法二:推算法。把旗杆的高度和我们的身高对比一下,我们大约是 1 米 多高,才到旗杆的这个高度,所以旗杆应该是 13 米高。10 个小朋友的身高加起 来差不多和旗杆一样高。 方法三:类比法。和身边的 13 厘米高的物品进行比较,旗杆是不是和这个 物品一样高,比如,我们手上的铅笔都不止 13 厘米长,旗杆的高度应该是 13 米。 小结:原来要确定答案有这么多种方法,

    25、我们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要 多思多想,最终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 三、巩固练习。 1.小明来到百鸟馆,看见了这样一只小鸟,教材 7 页图。 这只小鸟的脚印的长度是 1 厘米还是 1 米呢?(学生交流。 ) 指名汇报,说说理由。 让学生自己说说思考的方法,我们的身高大约是 1 米,小鸟的脚印不可能 和我们的身高一样大,所以,小鸟的脚印应该是 1 厘米。 2做一做。 (l)出示教材第 7 页“做一做”题目。 让学生讨论:课桌的宽是 60 厘米还是 60 米? 引导: 60 米是多大?我们的教室长大约是 6 米, 课桌的宽会比教室还大吗? (不会。 )所以用厘米比较合适。 让学生自己推算:操场的长是 28 米。 (2)选择合适的单位。 我们的教室长 6()黑板长 2() 小明身高 124()课桌高 90() 四、课堂小结: 这一单元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初步认识了线段,学会确定 长度单位。 五、布置作业:教材 9 页,10 页 811 题。 板书设计 确定长度单位 旗杆的高度是 13 米。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01长度单位-教案33.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46878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